目录
- 169 第169章 富裕县城之战 上
- 170 第170章 富裕县城之战 中
- 171 第171章 富裕县城之战 下
- 172 第172章 岳扒皮
- 173 第173章 意外突现
- 174 第174章 强硬对话 上
- 175 第175章 强硬对话 下
- 176 第176章 炮轰沙俄军营
- 177 第177章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
- 178 第178章 裱糊匠的耻辱
- 179 第179章 增祺和章作林
- 180 第180章 鬼子出场
- 181 第181章 总部会议 上
- 182 第182章 总部会议 下
- 183 第183章 三姓
- 184 第184章 三姓 中
- 185 第185章 三姓 下
- 186 第186章 乌勒木 上
- 187 第187章 乌勒木 下
- 188 第188章 嫩江水师营 上
- 189 第189章 嫩江水师营 下
- 190 第190章 繁荣马市
- 191 第192章 伯力 上
- 192 第193章 伯力 下
- 193 第194章 公使私会 上
- 194 第195章 公使私会 中
- 195 第196章 公使私会 下
- 196 第197章 公使会议 终
- 197 第198章 归来 上
- 198 第199章 归来 下
- 199 第200章 白象公馆 上
- 200 第201章 白象公馆 下
- 201 第202章 上沪道台
- 202 第203章 检阅 上
- 203 第204章 检阅 中
- 204 第205章 检阅 下
- 205 第206章 最缺什么
- 206 第207章 碰头
- 207 第208章 杨海波
- 208 第209章 南明日报社
- 209 第210章 南明日报社 中
- 210 第211章 南明日报社 下
- 211 第212章 各方反应
- 212 第213章 东瀛人的顾忌
- 213 第214章 两件事
- 214 第215章 三回
- 215 第216章 备战
- 216 第217章 西路联军登陆霸王滩
- 217 第218章 战将启
- 218 第219章 首战 上
- 219 第220章 首战 下
- 220 第221章 送装备
- 221 第222章 夜袭 上
- 222 第223章 夜袭 中
- 223 第224章 夜袭 下
- 224 第225章 闹剧
- 225 第226章 西岗军分区全面换装
- 226 第227章 见面礼
- 227 第228章 战前
- 228 第229章 狼域第一战 (一)
- 229 第230章 狼域第一战 (二)
- 230 第231章 狼域第一战 (三)
- 231 第232章 狼域第一战 (四)
- 232 第233章 战后总结
- 233 第234章 锁定炮团 上
- 234 第235章 锁定炮团 中
- 235 第236章 锁定炮团 下
- 236 第237章 基里连科的新策略
- 237 第238章 西路联军的变化
- 238 第239章 十八联堡战斗打响
- 239 第240章 清军首胜
- 240 第241章 来自黑夜的恐惧
- 241 第242章 西岗形势
- 242 第243章 夜战 上
- 243 第244章 夜战 中
- 244 第245章 夜战 下
- 245 第246章 神叨的盛京将军
- 246 第247章 俘虏的用处
- 247 第248章 弃第一道防线
- 248 第249章 见鬼的
- 249 第250章 东西联军汇合
- 250 第251章 这仗,怎么打
- 251 第252章 四栖飞车
- 252 第253章 章作林来投 上
- 253 第254章 章作林来投 中
- 254 第255章 章作林来投 下
- 255 第256章 设套
- 256 第257章 独立团
- 257 第258章 好计策
- 258 第259章 雷霆之势
- 259 第260章 长顺
- 260 第261章 青霉素
- 261 第262章 六国观察团
- 262 第263章 被算计 上
- 263 第264章 亲自出手
- 264 第265章 高科技才是硬道理
- 265 第266章 扬长而去
- 266 第267章 坦诚相告
- 267 第268章 毒计
- 268 第269章 事情繁多的一天
- 269 第270章 南路清军的末日 上
- 270 第271章 南路清军的末日 下
- 271 第272章 彪悍的民风
- 272 第273章 一封信的分量
- 273 第274章 新计划
- 274 第275章 西岗军分区解散
- 275 第276章 刘牧
- 276 第277章 东交民巷
- 277 第278章 驱使百姓叩关
- 278 第279章 第三关
- 279 第280章 残酷的对决
- 280 第281章 四天后
- 281 第282章 黑龙军战后会议
- 282 第283章 解决106团的隐患
- 283 第284章 搞定长顺
- 284 第285章 清军出战
- 285 第286章 落幕
- 286 第287章 疯狂的沙俄
- 287 第288章 窦那乐和康格
- 288 第289章 军分区
- 289 第290章 半机械化部队
- 290 第291章 广州
- 291 第292章 郑士良
- 292 第293章 教育帅宏
- 293 第294章 游说
- 294 第295章 战斗如此之简单
- 295 第296章 面谈 上
- 296 第297章 面谈 下
- 297 第298章 陈家
- 298 第299章 刘根生的抉择
- 299 第300章 起义军整编
- 300 第301章 史坚如
- 301 第302章 德军至
- 302 第303章 北洋三杰
- 303 第304章 驱狼吞虎
- 304 第305章 上沪租界
- 305 第306章 卡罗恩
- 306 第307章 帅营长
- 307 第308章 起义军军事会议
- 308 第309章 初战
- 309 第310章 打打停停
- 310 第311章 玉峡山谷
- 311 第312章 战斗堡垒
- 312 第313章 战斗结束
- 313 第314章 济南府
- 314 第315章 王秋山
- 315 第316章 二当家的
- 316 第317章 里应外合
- 317 第318章 拿下
- 318 第319章 妇女主任
- 319 第320章 战前准备
- 320 第321章 谋划
- 321 第322章 钱澧河之战 上
- 322 第323章 钱澧河之战 中
- 323 第324章 钱澧河之战 下
- 324 第325章 钱澧河之战 终
- 325 第326章 中原军分区全面摩托化
- 326 第327章 难忘的一天
- 327 第328章 德军覆灭
- 328 第329章 两广军分区
- 329 第330章 吉林和蒙古局势
- 330 第331章 日俄战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9章 增祺和章作林
第179章 增祺和章作林
盛京,盛京将军府。
噼里啪啦!
又是一阵破碎之声,从将军府内院书房之内传了出来,自打沙俄入侵以来,这座内院书房里面的文房四宝、古董玉器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当然,最近三日以来,换的最为勤快,基本上是一日三换,而原因嘛,自然是因为现任盛京将军增祺在发泄心中的怒火。
增祺,字瑞堂,伊拉里氏,满洲镶白旗人,曾任齐哈尔副都统,1897年擢福州将军,充船政大臣,兼署闽浙总督,1899年改任盛京将军。
何为盛京将军?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盛京将军就是盛京地方的最高军事领导,全权节制盛京地区的军政事务,同时也要专事统治旗兵和旗民,即编入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的其人。
盛京将军,不仅管军事上的事儿,平时盛京辖区内的大小事情都需要过问和决断,用后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其实盛京将军就是盛京特别行政区的最高首长,通俗点将,盛京将军其实就是盛京辖区内的土皇帝。
增祺作为现任盛京将军,其权势之大,可见一斑,然而近日来,盛京将军增祺的日子可谓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日一年,不对,应该是一日比一日难过,这不,又在书房内开始砸东西泄愤了。
“八万人,他以为是八万头猪吗?”
“这个该死的奴才,居然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俄人。”
“不给军饷,只给编制,居然还要十日之内凑够八万人,老子这里至少五万人,李鸿章这个狗奴才,有本事自己来试试啊,……。”
……
盛京将军增祺是一边骂一边砸东西,直至整个书房砸的稀烂,自己也口干舌燥、气喘吁吁之后,才感到火气打消,浑身通透了许多,然后才整了整衣冠,慢悠悠的从书房内走了出来。
“老爷,老爷,您这火气可消了,要是没消,咱们再去砸其他地方。”
一位旗装美貌少妇,一见增祺推门而出,发现增祺脸上怒气已大减,便扭动着水蛇腰,踩着宫步,迎了上去,一张嘴,便是能够腻死人的嗲声嗲气。
“呼。”增祺深呼了口气,伸手抄在少妇的腰上,笑道:“还是小九的法子好使啊,这一通发泄,好过多了,不过,这么发泄一次,是不是太贵了?”
“哎呦,老爷您真是说笑了,一个书房而已,能花几个钱,同大人的身子骨比起来,这算的了什么啊。”小九嗲声嗲气接着道。
小九,其实是增祺的第九房小妾,出自黑水省瑷珲,全名苏麻凤,年方二十,除了床上功夫一流之外,更是能说会道,极讨增祺之欢心,就好比这砸书房,发泄怒气的方法,就是苏麻凤想出来的。
还别说,增祺试过之后,效果显著,于是便每次发怒之时都要砸一遍,至于说贵重与否,说实话,盛京将军能够差这点钱,是以苏麻凤虽然只是第九房小妾,但却是增祺最宠幸的小妾。
“哈哈,还是小九知道疼人啊。”增祺捏了捏苏麻凤那吹弹可破的脸蛋,还老不修的亲了一口,然后才大笑道。
“老爷,这光天化日的,叫人家看了去,又该有人闲言碎语了。”苏麻凤撒娇道。
“这院子内又没人,谁能看到,谁敢闲言碎语,看我不拔了他的舌头。”增祺佯怒道。
事实上,整个院子内的下人,早已经让苏麻凤赶出去了,毕竟增祺要发泄,嘴巴里面也不干净,骂骂咧咧的,砸的也噼里啪啦响,这要是传出去,总归是不好听的嘛。
“哼,嚼小九舌头的人还少吗,也没见大人怎么样。”苏麻凤突然顺着增祺的口风就便脸了,先是冷哼,随即又是哭丧着道:“苏麻家被土匪给灭了,小九没了娘家的依靠,谁都敢啐上一口,还希望老爷,早日发兵,替苏麻家报仇雪恨啊。”
原来苏麻凤是黑水省瑷珲副都统辖区二站小镇苏麻家人氏,虽然苏麻家已经被灭了一个多月,但是苏麻凤得到消息才没有多久,所以,最近苏麻凤总是粘着增祺,期盼增祺能够派兵去围剿土匪,从而替苏麻家报仇雪恨。
可是这仇,是那么好报的吗?
苏麻凤不知道,增祺可是清楚的知道,干掉苏麻家的那股土匪,最近在黑水省那可是如日中天啊,势头猛的一塌糊涂,就连俄人派出重兵数次围剿,最终都是以俄人惨败而结束,导致沙俄甚至不得不让清军增兵协助剿匪,说起来,今天生气,不就是因为俄人又要求增兵的缘故嘛。
“咳咳。
所以,苏麻凤一提报仇,增祺就感到心虚的不行,说实话,连沙俄都打不过的匪军,清军又怎么能够打得过,这点自知之明,增祺还是有的。
“小九啊,按理说军国大事,不应该同你说,但是鉴于你报仇心切,为夫也不妨给你透露一点,其实最近为夫都在忙于招兵,目的便是要配合俄人前往黑水省剿匪,你放心,苏麻家的大仇,肯定能够得报。”增祺小声附耳言道。
“啊,若是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到时候,老爷一定要将攻打苏麻家的土匪杀个一干二净。”苏麻凤喜出望外道。
“那是自然。”增祺点点头,虚应道:“好了,为夫还要召集部下,商议扩大招募事宜,虽然说李鸿章可恶,但是老佛爷亲自交代下来的事情,为夫还是要尽全力办好。”
“老爷,您去忙您的大事吧,小九会熬好滋补汤药,等着老爷回来喝。”
“好。”
……
盛京将军辖区,广宁县(即现在的北*镇),赵家庙。
一队人马从盛京匆匆而回,为首之人,骑一匹高头大马,虽然身高不高,但却是气势不凡,沿途路人见后无不拱手问好,此人姓章(张),名作林(作霖),字雨停(雨亭),乃是赵家庙一带保险队的团总。
自从年初,义和团运动兴起,随即沙俄大范围侵占东北开始,致使整个东三省动荡不安,胡匪丛生,章作林其实也是胡匪出身,不过章作林看准了社会动荡之机会,拉着队伍来到赵家庙组织保险队,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
章作林负责治安的地区,成为“保险区”,虽然章作林为胡匪出身,但是在保险区之内却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为夫治安,从而使得这个地区的治安明显好转,胡匪不敢乱犯,章作林也因此得到不少村屯百姓的称赞,章作林也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屯,手底下的兄弟达到二三百之数。
最近几日,清廷在盛京动作不断,大范围招募新兵,甚至深入村屯抓壮丁,这自然引起了章作林的注意,于是晨起之后,便匆匆进城打探消息,而今刚刚赶回,便赶紧召集了手底下几位骨干。
“诸位兄弟,俺老章刚刚从盛京回来,终于弄明白了,盛京将军增祺为什么要大肆招兵买马了,若是俺老章所料不差,自此俺们这些兄弟就要披上一身官袍了。”章作林笑言道。
“真的,大哥,咱们也能够当官兵,拿饷银了?”
“大哥,你赶紧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
自从三日前,李鸿章同德米耶夫达成协议后,增祺得知清廷要倾东三省之清军全力辅助沙俄剿匪后,盛京将军增祺和吉林将军长顺就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迅速招兵买马。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清军上上下下都是在吃空饷呢,盛京和吉林将军麾下,编制号称尚有部队四万多,然而实际兵力恐怕两万都未必有,现在好了,三日一过,沙俄更是将兵马提高到八万,单单增祺麾下至少要凑够五万,而且十日之内就必须集结完毕。
这让增祺怎么办,没办法,那就只能够数管齐下,一来通过正规手段在各地招兵,二来隐蔽些派出兵马进入村屯强抓壮丁参军,三来则是收编各地民团,甚至是土匪。
而章作林手底下的兄弟的保险队,其实是介于民团和土匪之间,当然,他们肯定也是清军收编的对象,而且清廷对于这种有些实力的收编对象,还是会给予一些优待的。
比如说章作林所部,手底下兄弟两三百,拥有枪支一百多,算是一支颇有实力的武装力量了,若是他愿意带着投靠清军,那么清庭增祺,至可以将他们独立编成一营,立马由民团转为官身,这对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的华夏人来说,能够披上一层官袍,那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这不,章作林一提,场下的兄弟立马沸腾了,至于说,清军为什么要广泛招兵,似乎,直接被章作林给忽略掉了。
历史上,章作林(张*作*霖)的崛起之路,简单来说,是靠绑架增祺的小妾,然后又通过增祺的这位小妾,最终加入了清军正规军,然后开始他的军阀生涯,而现在历史已经悄然在改变,章作林的未来也在改变,不知道小个子章作林的未来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续。)
噼里啪啦!
又是一阵破碎之声,从将军府内院书房之内传了出来,自打沙俄入侵以来,这座内院书房里面的文房四宝、古董玉器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当然,最近三日以来,换的最为勤快,基本上是一日三换,而原因嘛,自然是因为现任盛京将军增祺在发泄心中的怒火。
增祺,字瑞堂,伊拉里氏,满洲镶白旗人,曾任齐哈尔副都统,1897年擢福州将军,充船政大臣,兼署闽浙总督,1899年改任盛京将军。
何为盛京将军?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盛京将军就是盛京地方的最高军事领导,全权节制盛京地区的军政事务,同时也要专事统治旗兵和旗民,即编入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的其人。
盛京将军,不仅管军事上的事儿,平时盛京辖区内的大小事情都需要过问和决断,用后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其实盛京将军就是盛京特别行政区的最高首长,通俗点将,盛京将军其实就是盛京辖区内的土皇帝。
增祺作为现任盛京将军,其权势之大,可见一斑,然而近日来,盛京将军增祺的日子可谓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日一年,不对,应该是一日比一日难过,这不,又在书房内开始砸东西泄愤了。
“八万人,他以为是八万头猪吗?”
“这个该死的奴才,居然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俄人。”
“不给军饷,只给编制,居然还要十日之内凑够八万人,老子这里至少五万人,李鸿章这个狗奴才,有本事自己来试试啊,……。”
……
盛京将军增祺是一边骂一边砸东西,直至整个书房砸的稀烂,自己也口干舌燥、气喘吁吁之后,才感到火气打消,浑身通透了许多,然后才整了整衣冠,慢悠悠的从书房内走了出来。
“老爷,老爷,您这火气可消了,要是没消,咱们再去砸其他地方。”
一位旗装美貌少妇,一见增祺推门而出,发现增祺脸上怒气已大减,便扭动着水蛇腰,踩着宫步,迎了上去,一张嘴,便是能够腻死人的嗲声嗲气。
“呼。”增祺深呼了口气,伸手抄在少妇的腰上,笑道:“还是小九的法子好使啊,这一通发泄,好过多了,不过,这么发泄一次,是不是太贵了?”
“哎呦,老爷您真是说笑了,一个书房而已,能花几个钱,同大人的身子骨比起来,这算的了什么啊。”小九嗲声嗲气接着道。
小九,其实是增祺的第九房小妾,出自黑水省瑷珲,全名苏麻凤,年方二十,除了床上功夫一流之外,更是能说会道,极讨增祺之欢心,就好比这砸书房,发泄怒气的方法,就是苏麻凤想出来的。
还别说,增祺试过之后,效果显著,于是便每次发怒之时都要砸一遍,至于说贵重与否,说实话,盛京将军能够差这点钱,是以苏麻凤虽然只是第九房小妾,但却是增祺最宠幸的小妾。
“哈哈,还是小九知道疼人啊。”增祺捏了捏苏麻凤那吹弹可破的脸蛋,还老不修的亲了一口,然后才大笑道。
“老爷,这光天化日的,叫人家看了去,又该有人闲言碎语了。”苏麻凤撒娇道。
“这院子内又没人,谁能看到,谁敢闲言碎语,看我不拔了他的舌头。”增祺佯怒道。
事实上,整个院子内的下人,早已经让苏麻凤赶出去了,毕竟增祺要发泄,嘴巴里面也不干净,骂骂咧咧的,砸的也噼里啪啦响,这要是传出去,总归是不好听的嘛。
“哼,嚼小九舌头的人还少吗,也没见大人怎么样。”苏麻凤突然顺着增祺的口风就便脸了,先是冷哼,随即又是哭丧着道:“苏麻家被土匪给灭了,小九没了娘家的依靠,谁都敢啐上一口,还希望老爷,早日发兵,替苏麻家报仇雪恨啊。”
原来苏麻凤是黑水省瑷珲副都统辖区二站小镇苏麻家人氏,虽然苏麻家已经被灭了一个多月,但是苏麻凤得到消息才没有多久,所以,最近苏麻凤总是粘着增祺,期盼增祺能够派兵去围剿土匪,从而替苏麻家报仇雪恨。
可是这仇,是那么好报的吗?
苏麻凤不知道,增祺可是清楚的知道,干掉苏麻家的那股土匪,最近在黑水省那可是如日中天啊,势头猛的一塌糊涂,就连俄人派出重兵数次围剿,最终都是以俄人惨败而结束,导致沙俄甚至不得不让清军增兵协助剿匪,说起来,今天生气,不就是因为俄人又要求增兵的缘故嘛。
“咳咳。
所以,苏麻凤一提报仇,增祺就感到心虚的不行,说实话,连沙俄都打不过的匪军,清军又怎么能够打得过,这点自知之明,增祺还是有的。
“小九啊,按理说军国大事,不应该同你说,但是鉴于你报仇心切,为夫也不妨给你透露一点,其实最近为夫都在忙于招兵,目的便是要配合俄人前往黑水省剿匪,你放心,苏麻家的大仇,肯定能够得报。”增祺小声附耳言道。
“啊,若是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到时候,老爷一定要将攻打苏麻家的土匪杀个一干二净。”苏麻凤喜出望外道。
“那是自然。”增祺点点头,虚应道:“好了,为夫还要召集部下,商议扩大招募事宜,虽然说李鸿章可恶,但是老佛爷亲自交代下来的事情,为夫还是要尽全力办好。”
“老爷,您去忙您的大事吧,小九会熬好滋补汤药,等着老爷回来喝。”
“好。”
……
盛京将军辖区,广宁县(即现在的北*镇),赵家庙。
一队人马从盛京匆匆而回,为首之人,骑一匹高头大马,虽然身高不高,但却是气势不凡,沿途路人见后无不拱手问好,此人姓章(张),名作林(作霖),字雨停(雨亭),乃是赵家庙一带保险队的团总。
自从年初,义和团运动兴起,随即沙俄大范围侵占东北开始,致使整个东三省动荡不安,胡匪丛生,章作林其实也是胡匪出身,不过章作林看准了社会动荡之机会,拉着队伍来到赵家庙组织保险队,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
章作林负责治安的地区,成为“保险区”,虽然章作林为胡匪出身,但是在保险区之内却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为夫治安,从而使得这个地区的治安明显好转,胡匪不敢乱犯,章作林也因此得到不少村屯百姓的称赞,章作林也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屯,手底下的兄弟达到二三百之数。
最近几日,清廷在盛京动作不断,大范围招募新兵,甚至深入村屯抓壮丁,这自然引起了章作林的注意,于是晨起之后,便匆匆进城打探消息,而今刚刚赶回,便赶紧召集了手底下几位骨干。
“诸位兄弟,俺老章刚刚从盛京回来,终于弄明白了,盛京将军增祺为什么要大肆招兵买马了,若是俺老章所料不差,自此俺们这些兄弟就要披上一身官袍了。”章作林笑言道。
“真的,大哥,咱们也能够当官兵,拿饷银了?”
“大哥,你赶紧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
自从三日前,李鸿章同德米耶夫达成协议后,增祺得知清廷要倾东三省之清军全力辅助沙俄剿匪后,盛京将军增祺和吉林将军长顺就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迅速招兵买马。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清军上上下下都是在吃空饷呢,盛京和吉林将军麾下,编制号称尚有部队四万多,然而实际兵力恐怕两万都未必有,现在好了,三日一过,沙俄更是将兵马提高到八万,单单增祺麾下至少要凑够五万,而且十日之内就必须集结完毕。
这让增祺怎么办,没办法,那就只能够数管齐下,一来通过正规手段在各地招兵,二来隐蔽些派出兵马进入村屯强抓壮丁参军,三来则是收编各地民团,甚至是土匪。
而章作林手底下的兄弟的保险队,其实是介于民团和土匪之间,当然,他们肯定也是清军收编的对象,而且清廷对于这种有些实力的收编对象,还是会给予一些优待的。
比如说章作林所部,手底下兄弟两三百,拥有枪支一百多,算是一支颇有实力的武装力量了,若是他愿意带着投靠清军,那么清庭增祺,至可以将他们独立编成一营,立马由民团转为官身,这对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的华夏人来说,能够披上一层官袍,那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这不,章作林一提,场下的兄弟立马沸腾了,至于说,清军为什么要广泛招兵,似乎,直接被章作林给忽略掉了。
历史上,章作林(张*作*霖)的崛起之路,简单来说,是靠绑架增祺的小妾,然后又通过增祺的这位小妾,最终加入了清军正规军,然后开始他的军阀生涯,而现在历史已经悄然在改变,章作林的未来也在改变,不知道小个子章作林的未来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