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54 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
- 655 第655章 星星峡之夜
- 656 第656章 瓜州逢故人
- 657 第657章 天使来了
- 658 第658章 经济制裁
- 659 第659章 闲来无事不从容
- 660 第660章 阿黛拉公主的胡旋舞
- 661 第661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
- 662 第662章 从地狱到天堂
- 663 第663章 全乱套了
- 664 第664章 胡无人,汉道昌
- 665 第665章 倾城相迎
- 666 第666章 剑履上殿
- 667 第667章 章 衙内从军记
- 668 第668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
- 669 第669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
- 670 第670章 将相和?
- 671 第671章 我只想自保你信吗
- 672 第672章 三千美娇娘
- 673 第673章 满城诗书声
- 674 第674章 悲摧的黄侍郎
- 675 第675章 狐狸满天飞
- 676 第676章 诡异的十三娘
- 677 第677章 盛世繁华
- 678 第678章 这样的一品夫人你见过吗
- 679 第679章 周瑜打黄盖
- 680 第680章 你劫财,我劫色
- 681 第681章 休假
- 682 第682章 书房那些事儿
- 683 第683章 杨家的机密
- 684 第684章 蜜月旅行
- 685 第685章 桑田里的小姑新娘
- 686 第686章 民生无小事
- 687 第687章 桑蚕业的新时代
- 688 第688章 桑叶采摘器
- 689 第689章 试验
- 690 第690章 农村合作社
- 691 第691章 声入碧云枫叶秋
- 692 第692章 天涯海角有暖流
- 693 第693章 资本掠夺
- 694 第694章 拐骗公主
- 695 第695章 迟到的时光
- 696 第696章 重心南移
- 697 第697章 吐蕃威胁论
- 698 第698章 文昌会议(上)
- 699 第699章 文昌会议(中)
- 700 第700章 文昌会议(下)
- 701 第701章 小日子
- 702 第702章 大朝会
- 703 第703章 吃力不讨好的差遣
- 704 第704章 延春阁
- 705 第705章 先问风水
- 706 第706章 虚凰假凤
- 707 第707章 潘金莲在床
- 708 第708章 防患未然
- 709 第709章 家有儿女
- 710 第710章 心灵相通
- 711 第711章 吹往印度洋的风
- 712 第712章 先发制人
- 713 第713章 殿上舌战
- 714 第714章 股价飙升
- 715 第715章 帝京风水
- 716 第716章 征地的差使我不干
- 717 第717章 蔡京杀上门来
- 718 第718章 扎棉机.弹棉弓.纺车
- 719 第719章 改进
- 720 第720章 难道真要去贩卖黑奴
- 721 第721章 盛世丰碑
- 722 第722章 一呼百应
- 723 第723章 有宝贝
- 724 第724章 倭寇来了
- 725 第725章 携美出城
- 726 第726章 全是丁子户
- 727 第727章 把钱都交出来
- 728 第728章 明察秋毫的杨太傅
- 729 第729章 大公鸡的两条腿在哪?
- 730 第730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 731 第731章 姜还是老的辣
- 732 第732章 送你一顶大帽
- 733 第733章 风云突变
- 734 第734章 东京炒房团
- 735 第735章 双喜临门
- 736 第736章 万国来朝
- 737 第737章 鬼市遇刺
- 738 第738章 我也想要个孩子
- 739 第739章 咱不拼爹行不?
- 740 第74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 741 第741章 自家建个科学院
- 742 第742章 无题
- 743 第743章 富贵闲人
- 744 第744章 货币论
- 745 第745章 利益冲突
- 746 第746章 趁火打劫
- 747 第747章 相国霜钟
- 748 第748章 按劳分配
- 749 第749章 春联
- 750 第750章 茄子芝麻
- 751 第751章 天涯节序匆匆
- 752 第752章 为君立传
- 753 第753章 路边小店的纷争
- 754 第754章 路中遇伏
- 755 第755章 要嘛不做,要做做绝
- 756 第756章 大宋的钢铁产业
- 757 第757章 苏绣
- 758 第758章 江南女子
- 759 亲们,昊远需要鼓励啊!
- 760 第759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761 第二更奉上,继续跪求月票。
- 762 第760章 海上巨无霸(第三更,继续求月票)
- 763 第761章 雌雄大盗
- 764 第762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 765 第763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 766 第764章 文惠书院
- 767 第765章 风云际会澜沧江
- 768 第766章 启航前夕
- 769 第767章 杰克船长
- 770 第768章 雨林探险
- 771 第769章 斩巨蟒
- 772 第770章 山洪暴发
- 773 第771章 牛群金矿
- 774 第772章 改名星加坡
- 775 第773章 突袭摩夕河口
- 776 第774章 水战(上)
- 777 第775章 水战(下)
- 778 第776章 民族的劣根
- 779 第777章 下一个目标
- 780 第778章 印度洋的风暴
- 781 第779章 宝石之国
- 782 第78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 783 第781章 夺城
- 784 第782章 拿下僧伽罗
- 785 第783章 阿三,我来了!
- 786 第784章 保克海峡之战
- 787 第785章 兵临城下
- 788 第786章 七重城
- 789 第787章 坦贾武尔公约
- 790 第788章 乡音未改
- 791 第789章 盛宴
- 792 第79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793 第791章 注书立说
- 794 第792章 皇家科学奖
- 795 第793章 反应
- 796 第794章 安享荣华
- 797 第795章 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64章 胡无人,汉道昌
第664章 胡无人,汉道昌
如果说前几年平西夏、灭交趾,让大宋百姓扬眉吐气了的话,那么这一次,收燕云,纳辽东,平西域,无异于把大宋的民气引爆了。.
前方一份份捷报传回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轰传天下,借刀杀人尽覆耶律明斡六万之卒;燕山诈死引完颜宗翰十万大军入瓮;声东击西智取辽阳城;混同江边生擒金主完颜阿骨打;追残寇横渡漠北勒石燕然;势如破竹一战定天山;热海之南神兵天降大破黑汗王;越葱岭南北会师下疏勒……….
一件件,一桩桩听了教人热血沸腾的事迹,早已被东京的小报编成一个个传奇故事,加以大肆渲染传扬。
无数的少年人曾因此击剑狂歌,欲学班定远投笔从戎。就是稳重的老者,也一次次的弹冠相庆,夸耀泱泱大宋已远超汉唐盛世。
人们心中的激情在频传的大捷中不断地积蓄着,就象高山上的巨湖,不断积蓄着水量,每一次捷报传来,人们也都把酒相庆过,但这远远不足以宣泄他们心中越积越高的激情。
因为,英雄还征战在外,还没有回来,他们的欢呼声、喝彩声英雄没有听到,他们艰难地忍耐着,要将最澎湃的激情,最热烈的欢呼保留到英雄凯旋的那一刻,再尽情的倾泄出来。
在万千百姓焦灼等待中,创造了一个个不朽传奇的英雄终于回来,连几岁大的皇帝也迫不及待,驾车挎剑迎出城去了。
满城百姓那早已忍得极为辛苦的激情,瞬间决堤了,就如高山巨湖倾泄而下,一发不可收拾。
上至七旬老翁,下至三岁稚子,无不争相向城外拥去,幸好京中禁军早有准备,迅速作出了反应,百人一队,在每个街口引导着激情澎湃的百姓,才没有造成可怕的踩踏事件。
但场面还是很乱,大街小巷中挤满了缓缓向前流动的人群,人们毫无营养地喊着同一句话:杨大学士班师回朝了!
除了这句,没有别的,虽然已经喊了百遍千遍,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百万人的声浪汇聚在一起,如同海啸,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永不止息。
朝中宰执的车驾被夹在浪潮般的百姓中间,想快起来,除非你会飞。
章惇与蔡京同车,望着车外摩肩接踵的人潮,听着直嚣云天的欢呼声,不禁都露出了一抹无奈的苦笑。
东京百姓心气一向就高,平曰里和宰相的车驾抢道也是惯常事,这时候群情汹涌,别说宰相,天皇老子来了恐怕也只有吃他们“尾气”的分。
再说了,此刻街上确实也没有地方可让,人们见缝插针,谁都恨不得早些出城,满街都是人头晃动,往哪里让?
蔡京带着一丝酸味儿说道:“可笑刘禹等人还在极力弹劾杨逸,瞧瞧城中百姓这份热情,谁若真把杨逸弹劾倒了,只怕自己也没法在京里呆下去了,章相公可还得当初王显杨畏等人的遭遇?”
强悍如章惇,想起王显杨畏等人被狗屎砸出京城的惨景,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百官之首,章惇自然是反对百姓这种过激行为的,但众怒难犯,你抓得了几个?而且谁下令抓人,必定也跟着臭名昭著。
章惇答非所问地说道:“元长想过没有,陛下本应是在迩英殿读书的,谁去告诉陛下杨逸今曰到京的?就算有人不小心说漏了嘴,随侍的宦官宫女为何没有阻止陛下?就算他们阻止不了,编个理由拖一下,然后迅速派人通知太后总是不难,为何直到陛下圣驾出宫之后,才有人急急忙忙来秉报?”
刚才忙乱,蔡京还真没来得及细想这些,此刻听章惇道来,不由得脱口说道:“章相公是说这是太后………”
章惇没有说什么,只是悠悠叹息了一声。杨逸身怀旷世大功,再有刘太后支持,今后还有谁能制衡于他?
不管章惇等人作何感想,此时在包毅两百禁卫的保护下,赵捷同学的六驷御驾早已离城十里,一路向西奔驰而去,车帘半卷着,车外龙旗招展,铁蹄如雷;五岁的大宋皇帝陛下端坐车中,努力挺直着腰杆,十二旒的帝王冕冠在轻轻晃动着,流旒后的小脸紧紧绷着,似乎要让自己显得更威严些。
旁边的杨大衙内努力学得他,同样挺直着腰杆,只是这姿势太累人,他终究只有四岁多,比赵捷小了半年,先就坚持不住了。
“官家,我……我累了。”
赵捷瞪了他一眼,一面严肃地训道:“你看你,平时让你陪我去抓些蛐蛐儿你不去,你身体这么弱,将来怎么做大将军?”
杨大衙内辩解道:“可是爹爹说了,只有经过他允许,才能去抓蛐蛐的呀!”
赵捷一时没话可驳,有些泄气,自己先往车壁上一靠,然后说道:“靠着吧,但你得保证,等下见到恩师时一定不能这样子才行。”
杨大衙内大喜,跟着往车壁上一靠,还惬意地伸出两条腿轻轻捶起来,欣然保证道:“官家放心吧,见了爹爹时,我一定不会这样的,官家你困不困?我帮你捶捶吧。”
“才不用你呢,你还小。”赵捷终究也改不了小孩子心姓,接着说道,“恩师出征前,答应给我带好玩的,我听说他那头白狼很利害,要是他也能给我带一头小狼就好了。”
“可是官家你不是出城犒军的吗?怎么反而向爹爹要礼物呢?”
被杨大衙内这么一问,赵捷同学才记起自己此行的任务,但一头狼闯进了他心里,怎么也驱赶不出来了:“犒军是犒军,可是我真的很想要一头小狼………”
“可是……先生说,官家富有四海,什么还想要一头狼呢?”
“那我把四海送给你好了,反正我就想要一头狼。”
还真是童言无忌,坐在车辕边的郝随听了差点没滚下车去,赵捷同学这叫什么呢,这叫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嗥!
或许是离京近了,小白有些兴奋,在车边嚎了一声,杨逸卧在美人膝上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它一声嚎叫吵醒,不由得隔帘怒斥道:“小白,鬼嚎什么?信不信我把你炖了。”
车边顿时是传来一阵委屈的“呜呜”声,正在揉着发麻的大腿的阿黛拉忍不住笑道:“大人,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什么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阿黛拉,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嘻嘻,我听说小白现在是六品狼了,大人一怒之下,就把一头六品狼炖了,这不太好吧。”
“呵呵…………”杨逸明知阿黛拉是故意逗自己开心,还是不由得苦笑了两声。
离京只有二十里了,但刚刚探马回报,京城方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随杨逸回京的几千士卒仿佛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杨逸心里也非常不舒服,他不求朝廷如何封赏自己,但至少要给这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一个应得的待遇。
将士们征战万里,翻高山,趟大河,穿漠北,度瀚海,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却得不到应有的犒赏,连一声欢呼都没有,难道朝廷就是这样对待为国征战的将士吗?
几千士卒情绪变得极为失落,一个个低着头赶路,不知是谁,想起埋骨他乡的同袍,竟然唱起了屈原的《国殇》来,苍凉的歌声如人呜咽,飘荡在深秋的冷风中:
艹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曰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杨逸听着这苍凉的歌声,再也坐不住,掀开车帘跃上乌云盖雪,大吼道:“李一忠!”
“末将在!”
“把本帅的帅旗撑起来。”
“喏!”
杨逸接着咆哮道:“将士们,你们听着,把你们的头给我昂起来,挺直你们的腰杆,不管什么时候,不要忘了你们是百战破楼兰的勇士,即便没有一声欢呼,没有一个人迎接,但谁也抹杀不了你们的功劳,青史终将记下你们不朽的功勋!”
在杨逸的大吼声中,几千士卒慢慢昂起一头颅,挺直了腰杆,望着队伍前头那面在秋风中猎猎招展的杨字大旗,想起了战场上那如雨的马蹄,如注的热血,如雷的呐喊……….
杨逸拔出宝刀,接着大吼道:“不要再唱《国殇》了,我们为大宋开疆拓土,扬威绝域,这一刻我们凯旋归来,正当慷而慨之,都随我唱,大声唱!”
随即,京城西郊响起了慷慨激昂的歌声,一个个嘶哑的喉咙仿佛在怒吼一般,歌声直透云霄: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瓢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
………………
就在这激昂的歌声中,东方的大道上,隐隐传来了闷雷般的铁蹄声,接着看到一面金龙旗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劲烈的秋风猎猎地招展着,旗面上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振振欲飞!
这是皇帝的龙旗,除了皇帝,没有人敢用五爪金龙旗,大宋皇帝竟然来了!
(未完待续)
前方一份份捷报传回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轰传天下,借刀杀人尽覆耶律明斡六万之卒;燕山诈死引完颜宗翰十万大军入瓮;声东击西智取辽阳城;混同江边生擒金主完颜阿骨打;追残寇横渡漠北勒石燕然;势如破竹一战定天山;热海之南神兵天降大破黑汗王;越葱岭南北会师下疏勒……….
一件件,一桩桩听了教人热血沸腾的事迹,早已被东京的小报编成一个个传奇故事,加以大肆渲染传扬。
无数的少年人曾因此击剑狂歌,欲学班定远投笔从戎。就是稳重的老者,也一次次的弹冠相庆,夸耀泱泱大宋已远超汉唐盛世。
人们心中的激情在频传的大捷中不断地积蓄着,就象高山上的巨湖,不断积蓄着水量,每一次捷报传来,人们也都把酒相庆过,但这远远不足以宣泄他们心中越积越高的激情。
因为,英雄还征战在外,还没有回来,他们的欢呼声、喝彩声英雄没有听到,他们艰难地忍耐着,要将最澎湃的激情,最热烈的欢呼保留到英雄凯旋的那一刻,再尽情的倾泄出来。
在万千百姓焦灼等待中,创造了一个个不朽传奇的英雄终于回来,连几岁大的皇帝也迫不及待,驾车挎剑迎出城去了。
满城百姓那早已忍得极为辛苦的激情,瞬间决堤了,就如高山巨湖倾泄而下,一发不可收拾。
上至七旬老翁,下至三岁稚子,无不争相向城外拥去,幸好京中禁军早有准备,迅速作出了反应,百人一队,在每个街口引导着激情澎湃的百姓,才没有造成可怕的踩踏事件。
但场面还是很乱,大街小巷中挤满了缓缓向前流动的人群,人们毫无营养地喊着同一句话:杨大学士班师回朝了!
除了这句,没有别的,虽然已经喊了百遍千遍,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百万人的声浪汇聚在一起,如同海啸,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永不止息。
朝中宰执的车驾被夹在浪潮般的百姓中间,想快起来,除非你会飞。
章惇与蔡京同车,望着车外摩肩接踵的人潮,听着直嚣云天的欢呼声,不禁都露出了一抹无奈的苦笑。
东京百姓心气一向就高,平曰里和宰相的车驾抢道也是惯常事,这时候群情汹涌,别说宰相,天皇老子来了恐怕也只有吃他们“尾气”的分。
再说了,此刻街上确实也没有地方可让,人们见缝插针,谁都恨不得早些出城,满街都是人头晃动,往哪里让?
蔡京带着一丝酸味儿说道:“可笑刘禹等人还在极力弹劾杨逸,瞧瞧城中百姓这份热情,谁若真把杨逸弹劾倒了,只怕自己也没法在京里呆下去了,章相公可还得当初王显杨畏等人的遭遇?”
强悍如章惇,想起王显杨畏等人被狗屎砸出京城的惨景,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百官之首,章惇自然是反对百姓这种过激行为的,但众怒难犯,你抓得了几个?而且谁下令抓人,必定也跟着臭名昭著。
章惇答非所问地说道:“元长想过没有,陛下本应是在迩英殿读书的,谁去告诉陛下杨逸今曰到京的?就算有人不小心说漏了嘴,随侍的宦官宫女为何没有阻止陛下?就算他们阻止不了,编个理由拖一下,然后迅速派人通知太后总是不难,为何直到陛下圣驾出宫之后,才有人急急忙忙来秉报?”
刚才忙乱,蔡京还真没来得及细想这些,此刻听章惇道来,不由得脱口说道:“章相公是说这是太后………”
章惇没有说什么,只是悠悠叹息了一声。杨逸身怀旷世大功,再有刘太后支持,今后还有谁能制衡于他?
不管章惇等人作何感想,此时在包毅两百禁卫的保护下,赵捷同学的六驷御驾早已离城十里,一路向西奔驰而去,车帘半卷着,车外龙旗招展,铁蹄如雷;五岁的大宋皇帝陛下端坐车中,努力挺直着腰杆,十二旒的帝王冕冠在轻轻晃动着,流旒后的小脸紧紧绷着,似乎要让自己显得更威严些。
旁边的杨大衙内努力学得他,同样挺直着腰杆,只是这姿势太累人,他终究只有四岁多,比赵捷小了半年,先就坚持不住了。
“官家,我……我累了。”
赵捷瞪了他一眼,一面严肃地训道:“你看你,平时让你陪我去抓些蛐蛐儿你不去,你身体这么弱,将来怎么做大将军?”
杨大衙内辩解道:“可是爹爹说了,只有经过他允许,才能去抓蛐蛐的呀!”
赵捷一时没话可驳,有些泄气,自己先往车壁上一靠,然后说道:“靠着吧,但你得保证,等下见到恩师时一定不能这样子才行。”
杨大衙内大喜,跟着往车壁上一靠,还惬意地伸出两条腿轻轻捶起来,欣然保证道:“官家放心吧,见了爹爹时,我一定不会这样的,官家你困不困?我帮你捶捶吧。”
“才不用你呢,你还小。”赵捷终究也改不了小孩子心姓,接着说道,“恩师出征前,答应给我带好玩的,我听说他那头白狼很利害,要是他也能给我带一头小狼就好了。”
“可是官家你不是出城犒军的吗?怎么反而向爹爹要礼物呢?”
被杨大衙内这么一问,赵捷同学才记起自己此行的任务,但一头狼闯进了他心里,怎么也驱赶不出来了:“犒军是犒军,可是我真的很想要一头小狼………”
“可是……先生说,官家富有四海,什么还想要一头狼呢?”
“那我把四海送给你好了,反正我就想要一头狼。”
还真是童言无忌,坐在车辕边的郝随听了差点没滚下车去,赵捷同学这叫什么呢,这叫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嗥!
或许是离京近了,小白有些兴奋,在车边嚎了一声,杨逸卧在美人膝上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它一声嚎叫吵醒,不由得隔帘怒斥道:“小白,鬼嚎什么?信不信我把你炖了。”
车边顿时是传来一阵委屈的“呜呜”声,正在揉着发麻的大腿的阿黛拉忍不住笑道:“大人,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什么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阿黛拉,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嘻嘻,我听说小白现在是六品狼了,大人一怒之下,就把一头六品狼炖了,这不太好吧。”
“呵呵…………”杨逸明知阿黛拉是故意逗自己开心,还是不由得苦笑了两声。
离京只有二十里了,但刚刚探马回报,京城方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随杨逸回京的几千士卒仿佛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杨逸心里也非常不舒服,他不求朝廷如何封赏自己,但至少要给这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一个应得的待遇。
将士们征战万里,翻高山,趟大河,穿漠北,度瀚海,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却得不到应有的犒赏,连一声欢呼都没有,难道朝廷就是这样对待为国征战的将士吗?
几千士卒情绪变得极为失落,一个个低着头赶路,不知是谁,想起埋骨他乡的同袍,竟然唱起了屈原的《国殇》来,苍凉的歌声如人呜咽,飘荡在深秋的冷风中:
艹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曰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杨逸听着这苍凉的歌声,再也坐不住,掀开车帘跃上乌云盖雪,大吼道:“李一忠!”
“末将在!”
“把本帅的帅旗撑起来。”
“喏!”
杨逸接着咆哮道:“将士们,你们听着,把你们的头给我昂起来,挺直你们的腰杆,不管什么时候,不要忘了你们是百战破楼兰的勇士,即便没有一声欢呼,没有一个人迎接,但谁也抹杀不了你们的功劳,青史终将记下你们不朽的功勋!”
在杨逸的大吼声中,几千士卒慢慢昂起一头颅,挺直了腰杆,望着队伍前头那面在秋风中猎猎招展的杨字大旗,想起了战场上那如雨的马蹄,如注的热血,如雷的呐喊……….
杨逸拔出宝刀,接着大吼道:“不要再唱《国殇》了,我们为大宋开疆拓土,扬威绝域,这一刻我们凯旋归来,正当慷而慨之,都随我唱,大声唱!”
随即,京城西郊响起了慷慨激昂的歌声,一个个嘶哑的喉咙仿佛在怒吼一般,歌声直透云霄: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瓢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
………………
就在这激昂的歌声中,东方的大道上,隐隐传来了闷雷般的铁蹄声,接着看到一面金龙旗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劲烈的秋风猎猎地招展着,旗面上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振振欲飞!
这是皇帝的龙旗,除了皇帝,没有人敢用五爪金龙旗,大宋皇帝竟然来了!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