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0 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热
- 141 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笼(上)
- 142 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笼(下)
- 143 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龙
- 144 第三十七章 海和尚
- 145 第三十八章 铜殿(上)
- 146 第三十八章 铜殿(下)
- 147 第三十九章 射日
- 148 第四十章 有筋无骨(上)
- 149 第四十章 有筋无骨(下)
- 150 第四十一章 尸鬽
- 151 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针
- 152 第四十三章 奔月
- 153 第四十四章 南海僵人
- 154 第四十五章 蚀天
- 155 第四十六章 古鼎铁树
- 156 第四十七章 震惊百里
- 157 第四十八章 龙穴
- 158 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
- 159 第五十章 刮蚌采珠
- 160 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
- 161 第五十二章 鲛姥
- 162 第五十三章 绝境
- 163 第五十四章 过龙兵
- 164 第五十五章 在天空中飞翔的荷兰人
- 165 第五十六章 救命
- 166 第一章 琉璃厂(上)
- 167 第一章 琉璃厂(下)
- 168 第二章 八臂哪吒
- 169 第三章 盗墓往事
- 170 第四章 老熊岭义庄
- 171 第五章 耗子二姑
- 172 第六章 送尸术
- 173 第七章 咬耳
- 174 第八章 洗肠
- 175 第九章 古狸碑(上)
- 176 第九章 古狸碑(下)
- 177 第十章 探瓶山
- 178 第十一章 工兵掘子营
- 179 第十二章 移尸地
- 180 第十三章 溶化(上)
- 181 第十三章 溶化(下)
- 182 第十四章 腾云驾雾(上)
- 183 第十四章 腾云驾雾(下)
- 184 第十五章 六翅(上)
- 185 第十五章 六翅(下)
- 186 第十六章 防以重门
- 187 第十七章 瓮城
- 188 第十八章 神臂床子孥
- 189 第十九章 无限永久连环机关
- 190 第二十章 无间得脱
- 191 第二十一章 金风寨
- 192 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鸡无六载
- 193 第二十三章 裁鸡令
- 194 第二十四章 山阴
- 195 第二十五章 分山掘子甲
- 196 第二十六章 穴陵
- 197 第二十七章 斗宫
- 198 第二十八章 强敌
- 199 第二十九章 诈死
- 200 第三十章 丹炉
- 201 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
- 202 第三十二章 云藏宝殿
- 203 第三十三章 雾隐回廊
- 204 第三十四章 观山太保
- 205 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
- 206 第三十六章 撼岳
- 207 第三十七章 夜幕
- 208 第三十八章 白猿
- 209 第三十九章 挑尸
- 210 第四十章 黑琵琶
- 211 第四十一章 湘西尸王
- 212 第四十二章 虎车
- 213 第四十三章 颠倒乾坤
- 214 第四十四章 吸魂
- 215 第四十五章 魁星踢斗
- 216 第四十六章 剥龙阵
- 217 第四十七章 动咒
- 218 第四十八章 点名状
- 219 第四十九章 江湖
- 220 第五十章 风水先生
- 221 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馆
- 222 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静
- 223 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
- 224 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记录
- 225 第五十五章 瞒天过海
- 226 第五十六章 拜访解读谜文暗示的专家
- 227 第一章 地仙村古墓
- 228 第二章 潜逃者
- 229 第三章 云深不知处
- 230 第四章 小镇里的秘密
- 231 第五章 黑匣子
- 232 第六章 五尺道
- 233 第七章 被从地图上抹掉的区域
- 234 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
- 235 第九章 空袭警报
- 236 第十章 棺材峡
- 237 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厂
- 238 第十二章 无头之王
- 239 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
- 240 第十四章 看不见的天险
- 241 第十五章 吓魂桥
- 242 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
- 243 第十七章 暂时停止接触(上)
- 244 第十七章 暂时停止接触(下)
- 245 第十八章 尸有不朽者
- 246 第十八章 尸有不朽者(下)
- 247 第十九章 隐士之棺(上)
- 248 第十九章 隐士之棺(下)
- 249 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
- 250 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中)
- 251 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下)
- 252 第二十一章 写在烟盒纸上的留言
- 253 第二十二章 九宫螭虎锁
- 254 第二十三章 神笔
- 255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
- 256 第二十五章 画门
- 257 第二十六章 十八乱葬
- 258 第二十七章 尸虫
- 259 第二十八章 恶魔
- 260 第二十九章 鬼音
- 261 第三十章 肚仙
- 262 第三十一章 行尸走肉
- 263 第三十二章 空亡
- 264 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
- 265 第三十四章 妖术
- 266 第三十五章 难以置信
- 267 第三十六章 烧饼歌
- 268 第三十七章 观山盗骨
- 269 第三十八章 九死惊陵甲
- 270 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
- 271 第四十章 天地无门
- 272 第四十一章 炮神庙
- 273 第四十二章 紧急出口
- 274 第四十三章 噩兆
- 275 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
- 276 第四十五章 奇遇
- 277 第四十六章 盘古神脉
- 278 第四十七章 忌火
- 279 第四十八章 隐藏在古画中的幽灵
- 280 第四十九章 秉烛夜行
- 281 第五十章 棂星门
- 282 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
- 283 第五十二章 万分之一
- 284 第五十三章 捆仙绳
- 285 第五十四章 焚烧
- 286 第五十五章 怪物
- 287 第五十六章 在劫难逃
- 288 第五十七章 启示
- 289 第五十八章 移动的大山
- 290 第五十九章 超自然现象
- 291 第六十章 悬棺
- 292 第六十一章 龙视
- 293 第六十二章 天怒
- 294 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
- 295 第六十四章 千年长生草
- 296 第六十五章 金点
- 297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
- 298 第六十七章 最终回——帐薄
- 299 第六十八章 帐薄之金盆洗手
- 300 第六十九章 物极必反
- 301 第七十章 起源(全文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一章 尸鬽
第四十一章 尸鬽
第四十一章 尸鬽
我尚未听清他在说些什么,就见明叔双膝一软,咕咚一声跪倒在地,多玲和古猜也跟着跪下,他们好象见到了什么令蛋民极其畏惧的东西,明叔以膝代脚,爬过去将那“有筋无骨”的软尸装进一个大密封袋里,见尸体并没有沾水,难看已极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下来,他连连叩头,祈求渔主保佑。
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蛋民渔民们无不视“妈祖”为神,天后娘娘在海上救苦就难,是保佑舟船平安的一方神圣,但冒险出海的人不是为了迎风搏浪,而是为了养家糊口挣饭吃,在海里采蛋屠鲸,或是打捞青头,捕到千斤大鱼,则务必要拜祭“渔主”,请海神赏口饭吃。
我始终以为“渔主”是传说中海里的龙王爷,却见明叔等人诚惶诚恐,竟对那螺壳中的女尸如此恭敬,实在不知他们这三个蛋民想做什么,形炼修道之人,死后飞升化仙,留下的尸体称为“遗蜕”,难道这软如烂泥的女人皮囊,便是“渔主”的遗蜕不成?
shirley杨想在螺壳中寻找“归墟”的地图,不料却让明叔和多玲姐弟三人,受了一场虚惊,显然青螺壳里藏的诸般事物,是蛋人渔民们都识得的,于是问明叔等人,那有筋无骨的女尸,以及螺中的铜剑、玉盘等物,究竟是做什么的?
明叔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道:“你阿叔这顾问自然不是白当的,别看你们摸金搬山的高手,历来搜山剔泽履险如夷,可在海上就不懂采蛋的掌故和规矩了,虽然在七十二行里都是凭手艺吃饭的,但隔行如隔山,所以你们不知道这女尸和短剑是做什么用的,在蛋民眼中,这可都是祖宗留下的神物。”
我说:“明叔你就是个反动学术权威,别说得云山雾罩的大卖官子,我就是以前从没采过蛋也能猜出三分,螺甲中所藏的,大概都是古时候疍人祖先在海第采蛋所用之物。”
明叔说:“胡仔不愧是摸金校尉中的元良,眼光确实犀利,这被铜盖封住的螺甲,既不是什么棺椁,也不是陪葬的明器箱子,蛋人的手艺都传自秦汉时期海上的蛮子疍民,传说龙户獭家的祖宗,能在海底置鬽引蚌,现在某些年代古老的海神庙里,还可以见到有记载那些古时神迹的壁画,凡是下过海的蛋民没有不知道的,就好比摸金校尉大多都知道摸金祖师爷在幽王墓里盗走丹砂异书,这丹砂异书皆是西周的神物,摸金的手段究其根源出处,都是从中演化而成,但后世却谁也没见过丹砂异书什么样,蛋人祖师的蚌鬽就如同摸金祖师的丹砂异书,是采蛋之人听说过没见过的神器。”
听明叔如此一说,我和shirley杨就明白了一多半,疍人是恨天氏的遗族,他们应该知道祖先是如何下海采蛋屠蚌,螺甲中所藏的古物,都是恨天氏在海底采珠所使用的道具,相传都是海神渔主所造,件件都是世上仅有,想不到被我们无意中掘了出来,不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怎样来使用的?那所谓“蚌鬽”的无骨女尸,难道也是捉蚌采珠的道具?对蛋民这些事,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确实是外行了。
明叔说这些东西既然教咱们撞见,都是托了渔主的洪福,干脆都带回去,将来再想到南海采蛋,全都派得上大用场,如今沿海的天然珍珠都被采尽了,珊瑚螺旋里的也不多了,可能在几百年间都未必再有成形的月光明珠了,不过这些古物都是海底遗存的青头之祖,用不上还可以变卖出去,也是一桩不小的富贵。
但这批“青头”之中,唯有“蚌鬽”比较危险,刚才shirley杨说古时徐偃王全身无骨,只有筋肉血脉,这女尸可能生前患有徐偃王的无骨怪疾,实际上在古代确实有这种怪病,古徐国的徐偃王就患有无骨奇疾,他从生下来起,就是一个有筋无骨的废人,只能仰面朝天的躺着,一生不能坐立俯视,不过作为“蚌鬽”的女尸却并非如此,她是被一种残酷的刑法化去了全身骨骼,尸体皮肉更经过特殊的处理,象是被制成了一个诡异的标本,但这制鬽的方法,就根本没从归墟里流传出来,所以后人无法得知。
在秦汉之际起,因为有些千年老蚌藏得严密,更兼躯体庞大,难以托出水面,所以疍人中的龙户入海必带“珠媒”,于水底置珠媒引珠,老螺巨蚌见珠媒闪动,就会误以为明月在天,纷纷从藏身处现形展甲,吐珠弄月,采纳天地灵气之精华,龙户趁此机会舍命夺珠,这套方技极其危险,因为此时海底精光四射,引得深海恶鱼鲛龙随之出没,龙户往往要一面力搏龙触鲨吻,一面又要在老蚌藏珠闭甲的间不容发之际,夺取蚌珠,以前汉文帝听到这些龙户采珠的事迹后,曾连声惊叹:“险哉!”
“珠媒”最早的原形,就是用女子躯体所化而成的“尸鬽”,原始鸿蒙的海底极阴处常有蚌祖,实已成精,这种蚌都活了不下千年万年,已经与海底礁石化为一体,非到月圆极明之时不肯吐珠,它的蚌珠光华绝伦,而且老蚌狡猾通灵,普通的“珠媒”根本无法引出它的蚌珠,只有给女尸穿以珠衣,珠衣上的珍珠都是不值钱的鱼珠,类似于鱼脑中的结石,在水底并无光华,但女尸体内一股忧怨之气,在海底能使鱼珠产生暗淡的精光,这种光晕阴气沉重,极似月阴,采珠者只有背负“尸鬽”赴水潜海,才能引得蚌精吐纳明珠。
“尸鬽”平时不能见水,遇水就会展其形骸,损耗阴气,这种原始而有效,并带有几分邪恶残忍和神秘色彩的采珠之法,只掌握在于疍人的祖先手中,连龙獭之辈也不会制作“尸鬽”,只能以平常的死者磷膏混合鱼珠为媒,对成形的蚌精则毫无办法。
至于螺甲中的两柄短剑,剑身漆黑,背刃有透孔,呈北斗七星排列,刃柄吞口都铸为浑然一体,剑柄是鳞族鲛人的形态,鲛尾弯曲盘缩,人头上仰口吐剑刃,双剑一阴一阳,工艺对称精确,刃口已经变得微微泛出暗红,但依然锋锐十足,人离得近了,就会感到森森凉意,将剑刃的透孔附在耳畔,能听到隐隐海潮之声,两柄短剑都和“龙弧”相似,是疍人先祖入海宰蚌屠龙的利器,看这天井下堆积如坟山的螺甲,想来已不知有多少水族丧在刃下。
明叔自称蛋民,虽然从未真正在海中采过蛋,但他精于事故,常年在海上做不法勾当,熟知海事,对蛋民的手艺和各种掌故来历,简直比那些真正以此为生的蛋人还要熟悉,我察颜观色,知他所言不虚,不过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这就好比是古时候说的屠龙之术,根本没有实际的用途,如今老蚌都被捕杀得近乎绝迹了,它们所需的生存环境又十分特殊,海底哪里还有需要用尸鬽才能引出来的老蚌?”
我最关心的,还是螺甲中那套玉盘和蜡烛,相传周文王推演先天卦数之时,所使用的器具,正是龟甲和照烛,盖因诸如龟甲龙骨或是海底玉石等物中,都自身蕴涵着神秘的龙气,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通天的灵物,归墟古城中很可能有先天十六卦的遗迹,于是就让明叔不要再说那些不相干的蚌祖渔主,玉盘、玉瓶,还有那几只人鱼蜡烛,可是古人用以占卜之物?
明叔说蛋人是海上蛮子,从不行巫卜之事,玉盘和蜡烛是通过烛影来测算月之阴晴圆缺的月璧,早时有许多龙户也继承了这种古法,后来测月观星之物种类多了,就逐渐不再用这老法子了,而那黑色玉瓶中的油膏,是鲛人鳞下的分泌之物,除了能治潜水病之外,还可用来涂抹到采珠人身上,否则活人的气息就在水下遮掩不住,那些有灵性的巨蚌便知有人夺珠,闭合坚甲藏匿,使蛋人难以接近,这些东西,实际上正是一整套古时采珠所用的神秘器具,恐怕也并非是有意埋在螺甲蚌壳的残骸中,这天井四下通风,可以消减血腥之气,很可能就是一处古时刮蚌的屠场。
众人听罢明叔所言,无不心中忐忑,望着脚下堆积的螺蚌甲骸,似乎都能闻到一股血腥的气息,蚌病而生珠,在水下生活千百年,与人无害,却常常惨遭屠戮,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仅是人之贪欲,就连那些鲛鳞之属的海怪,也常自舍命追逐海珠,求之不倦,归墟遗迹中的蚌壳虽多,从古至今这么多年来,为南珠丧命的蛋民水族数目,恐怕更多上十倍也还不止,难怪明珠皆取月之精华,实是因为阴气附着难消,这股阴气甚至可以使古尸驻颜千载,不知古时那些对南珠贪婪无度的达官贵人,若知道每一粒姆指盖大小的明珠,都是无数蛋民鱼龙性命换来的,还敢不敢再随身配戴赏玩?
我和胖子将阮黑的尸体装入已经掏空的螺甲,重新封上铜盖,纳入蚌壳堆积的坟墓掩埋,合手掰了两掰,但愿他在天有灵,能够含珠安息,并保佑我们顺风顺水,早日回家,随后众人吃些东西充饥,就地休息。
胖子对目前的处境毫不担心,他将翡翠宝衣,以及人鱼吞珠的遗骸等价值连城之物,全填入一个背囊里,搂在怀中呼呼大睡,梦里似乎正在数钱,嘟嘟囔囔说着胡话:“钞票贴在脸上的感觉可真他妈好……”
明叔一会儿看看“尸鬽”,一会儿又摸摸那对鲛鳞短剑,虽然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却又不禁为如何从海底脱身感到忧心忡忡,想到害怕绝望处,全身都跟着一阵阵发抖。
古猜和多玲一是伤心师傅惨死,二是担忧今后命运和眼下的困境,吃了些东西后也都辗转难眠,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躺在“螺甲坟”上听着城外阵阵海水涌动之声。
我分别过去让他们抓紧时间合上眼休息一阵,看这海气涌动的势头不祥,稍后可能要有大难临头,到时候搏浪一击,是生是死在此一举,倘若不能养足了精神气力,便抓不住稍纵即逝的生机,咱们吉人自有天相,眼下什么也不要多想,只管睡上一觉再说。
自从进了“珊瑚螺旋”之后,人人精神紧绷,谁也没得喘息片刻,这时已都精疲力竭,经过我一番劝说,精神稍稍放松,明叔和多玲姐弟陆续倒在橡皮艇中睡着了。
只有shirley杨心潮起伏难以入睡,她侧倚在小艇上,低声和我商议如何解决打捞队面临的种种困难,青头是越捞越多,包袱也就越来越重,接下来的情况不容乐观,归墟上的几处海眼,都有灼热的阴火流动,挡住了千万吨海水灌入,但是海底地壳中,被常年大规模的采矿都给挖空了,使得地脉中海气动荡不定,凝结积郁的海气一旦变化,就会再次产生海陷,大海洞又会卷着无穷的海水灌入归墟,想从海眼中返回海面比登天还难,海洞噬海的威力我们亲身经历过,当时海洞产生的巨大吸力,能把空中的海鸟都卷进来,所以“海眼”基本是条绝路。
shirley杨说:“归墟下乱流涌动,水面有时平静,又时又翻涌如沸,甚至还有浪涌潮汐,小艇无法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航行,虽然远处可能会有伏流的出口,但也万难接近,不知几时大海洞又会把海水吸入,到时这浮出水面的古城遗迹立刻就会被大水淹没,咱们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为了让头脑清醒一些,摸出烟盒来点了支烟,心想能在几千年前的古代遗迹中抽烟,这种待遇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看着香烟燃烧的烟雾缥缈,忽然想起以前有个高人,是渔民出身叫做“刘白头”,他平生嗜食烟草,也是一代风水宗师,不过他不看山只看水,最精海气之道,著有奇书《海底眼》,详细阐述论证海气海蜃,相水观海之法独步天下,堪称一绝。
“摸金校尉”所著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穷究天地之变,自成一家之言”的风水秘术总诀,集合了许多宗师大家的堪舆精髓,书中内容的形式可分为“图、表、歌、诀、赋”五类,只在“寻龙诀”中才涉及“南龙”,由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本“摸金指南”,所以对古墓山陵奇少的“南龙”解析得并不详细,其中对“海眼、海气、龙火”的论述,都得自于海上奇人刘白头所著的《海底眼》。
《海底眼》中说海气之变,不外“盘古浑沦,阴阳清浊”之理,其实都是开天辟地时便已留存在海中的混沌之气,阴阳之水相互混合,海气下必有伏流,也就是海底的淡水热泉,古时恨天氏僻处海岛,从遗迹规模来看,人口应该不少,他们常年在地下开铜矿采龙火,但并非就一直住在这鲸腹般的海底,珊瑚螺旋海沟里的建筑遗迹,当年都是从海面上沉下去的,他们需要庞大的淡水资源供应日常所须,珊瑚森林里有许多奇溜无比的乱流,大概都是以前淡水深井的遗迹,如果能辨明方向,也许能借着海底喷上去的淡水浮回珊瑚螺旋。
我自认为此计甚妙,shirley杨却说绝不可行,这里距离海面太深,上下交错的水压和乱流之强根本无法估计,可以轻易将人撕成碎片,随后她又说古猜身后的纹身中,似乎还隐藏着许多秘密,也许如能参悟其中真相,会找到逃出生天之路。
透海纹身里描绘的海中之山,与我们所见相互吻合,各种建筑大殿都建在起伏的山中,山呈环形,中间有一根黑色巨木,木下压着一具形态奇怪的僵尸,再深处是鲛人和古龙遗骸,其中奥秘若不亲眼所见,实是难以想象,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暂且养精蓄锐,休整之后再到古迹中探明真相,谋求脱身之策,我和shirley杨说了一阵,就觉得眼皮打架,不知不觉的沉沉睡去。
也许是太累了,这一觉睡得很实,突然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只觉四周海涌呼啸而至,众人一齐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天井中的海水暴涨,四壁门洞皆被淹没,两艘被拖上“蚌坟”的小艇也都浮了起来,我揉了揉眼睛,担心小艇被水流冲走,赶紧叫众人上船,正这时,就听天井外铜甲铿镪,不绝于耳,好象殿中射日的青铜武士神像,都忽然活了过来,浑身铜甲摩擦碰撞,朝我们围拢过来,而且声音密集难以分辨数量,绝不仅是我们在射日铜殿里见到的那几十尊青铜巨人,似乎是一只成千上万的青铜大军开始在海中复活,千军万马踏水而出,青铜碰撞与海水涌动之声混合,也不知是军声如潮,还是潮似军声,但这震耳欲聋的响动格外使人颤栗胆寒。
我尚未听清他在说些什么,就见明叔双膝一软,咕咚一声跪倒在地,多玲和古猜也跟着跪下,他们好象见到了什么令蛋民极其畏惧的东西,明叔以膝代脚,爬过去将那“有筋无骨”的软尸装进一个大密封袋里,见尸体并没有沾水,难看已极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下来,他连连叩头,祈求渔主保佑。
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蛋民渔民们无不视“妈祖”为神,天后娘娘在海上救苦就难,是保佑舟船平安的一方神圣,但冒险出海的人不是为了迎风搏浪,而是为了养家糊口挣饭吃,在海里采蛋屠鲸,或是打捞青头,捕到千斤大鱼,则务必要拜祭“渔主”,请海神赏口饭吃。
我始终以为“渔主”是传说中海里的龙王爷,却见明叔等人诚惶诚恐,竟对那螺壳中的女尸如此恭敬,实在不知他们这三个蛋民想做什么,形炼修道之人,死后飞升化仙,留下的尸体称为“遗蜕”,难道这软如烂泥的女人皮囊,便是“渔主”的遗蜕不成?
shirley杨想在螺壳中寻找“归墟”的地图,不料却让明叔和多玲姐弟三人,受了一场虚惊,显然青螺壳里藏的诸般事物,是蛋人渔民们都识得的,于是问明叔等人,那有筋无骨的女尸,以及螺中的铜剑、玉盘等物,究竟是做什么的?
明叔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道:“你阿叔这顾问自然不是白当的,别看你们摸金搬山的高手,历来搜山剔泽履险如夷,可在海上就不懂采蛋的掌故和规矩了,虽然在七十二行里都是凭手艺吃饭的,但隔行如隔山,所以你们不知道这女尸和短剑是做什么用的,在蛋民眼中,这可都是祖宗留下的神物。”
我说:“明叔你就是个反动学术权威,别说得云山雾罩的大卖官子,我就是以前从没采过蛋也能猜出三分,螺甲中所藏的,大概都是古时候疍人祖先在海第采蛋所用之物。”
明叔说:“胡仔不愧是摸金校尉中的元良,眼光确实犀利,这被铜盖封住的螺甲,既不是什么棺椁,也不是陪葬的明器箱子,蛋人的手艺都传自秦汉时期海上的蛮子疍民,传说龙户獭家的祖宗,能在海底置鬽引蚌,现在某些年代古老的海神庙里,还可以见到有记载那些古时神迹的壁画,凡是下过海的蛋民没有不知道的,就好比摸金校尉大多都知道摸金祖师爷在幽王墓里盗走丹砂异书,这丹砂异书皆是西周的神物,摸金的手段究其根源出处,都是从中演化而成,但后世却谁也没见过丹砂异书什么样,蛋人祖师的蚌鬽就如同摸金祖师的丹砂异书,是采蛋之人听说过没见过的神器。”
听明叔如此一说,我和shirley杨就明白了一多半,疍人是恨天氏的遗族,他们应该知道祖先是如何下海采蛋屠蚌,螺甲中所藏的古物,都是恨天氏在海底采珠所使用的道具,相传都是海神渔主所造,件件都是世上仅有,想不到被我们无意中掘了出来,不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怎样来使用的?那所谓“蚌鬽”的无骨女尸,难道也是捉蚌采珠的道具?对蛋民这些事,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确实是外行了。
明叔说这些东西既然教咱们撞见,都是托了渔主的洪福,干脆都带回去,将来再想到南海采蛋,全都派得上大用场,如今沿海的天然珍珠都被采尽了,珊瑚螺旋里的也不多了,可能在几百年间都未必再有成形的月光明珠了,不过这些古物都是海底遗存的青头之祖,用不上还可以变卖出去,也是一桩不小的富贵。
但这批“青头”之中,唯有“蚌鬽”比较危险,刚才shirley杨说古时徐偃王全身无骨,只有筋肉血脉,这女尸可能生前患有徐偃王的无骨怪疾,实际上在古代确实有这种怪病,古徐国的徐偃王就患有无骨奇疾,他从生下来起,就是一个有筋无骨的废人,只能仰面朝天的躺着,一生不能坐立俯视,不过作为“蚌鬽”的女尸却并非如此,她是被一种残酷的刑法化去了全身骨骼,尸体皮肉更经过特殊的处理,象是被制成了一个诡异的标本,但这制鬽的方法,就根本没从归墟里流传出来,所以后人无法得知。
在秦汉之际起,因为有些千年老蚌藏得严密,更兼躯体庞大,难以托出水面,所以疍人中的龙户入海必带“珠媒”,于水底置珠媒引珠,老螺巨蚌见珠媒闪动,就会误以为明月在天,纷纷从藏身处现形展甲,吐珠弄月,采纳天地灵气之精华,龙户趁此机会舍命夺珠,这套方技极其危险,因为此时海底精光四射,引得深海恶鱼鲛龙随之出没,龙户往往要一面力搏龙触鲨吻,一面又要在老蚌藏珠闭甲的间不容发之际,夺取蚌珠,以前汉文帝听到这些龙户采珠的事迹后,曾连声惊叹:“险哉!”
“珠媒”最早的原形,就是用女子躯体所化而成的“尸鬽”,原始鸿蒙的海底极阴处常有蚌祖,实已成精,这种蚌都活了不下千年万年,已经与海底礁石化为一体,非到月圆极明之时不肯吐珠,它的蚌珠光华绝伦,而且老蚌狡猾通灵,普通的“珠媒”根本无法引出它的蚌珠,只有给女尸穿以珠衣,珠衣上的珍珠都是不值钱的鱼珠,类似于鱼脑中的结石,在水底并无光华,但女尸体内一股忧怨之气,在海底能使鱼珠产生暗淡的精光,这种光晕阴气沉重,极似月阴,采珠者只有背负“尸鬽”赴水潜海,才能引得蚌精吐纳明珠。
“尸鬽”平时不能见水,遇水就会展其形骸,损耗阴气,这种原始而有效,并带有几分邪恶残忍和神秘色彩的采珠之法,只掌握在于疍人的祖先手中,连龙獭之辈也不会制作“尸鬽”,只能以平常的死者磷膏混合鱼珠为媒,对成形的蚌精则毫无办法。
至于螺甲中的两柄短剑,剑身漆黑,背刃有透孔,呈北斗七星排列,刃柄吞口都铸为浑然一体,剑柄是鳞族鲛人的形态,鲛尾弯曲盘缩,人头上仰口吐剑刃,双剑一阴一阳,工艺对称精确,刃口已经变得微微泛出暗红,但依然锋锐十足,人离得近了,就会感到森森凉意,将剑刃的透孔附在耳畔,能听到隐隐海潮之声,两柄短剑都和“龙弧”相似,是疍人先祖入海宰蚌屠龙的利器,看这天井下堆积如坟山的螺甲,想来已不知有多少水族丧在刃下。
明叔自称蛋民,虽然从未真正在海中采过蛋,但他精于事故,常年在海上做不法勾当,熟知海事,对蛋民的手艺和各种掌故来历,简直比那些真正以此为生的蛋人还要熟悉,我察颜观色,知他所言不虚,不过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这就好比是古时候说的屠龙之术,根本没有实际的用途,如今老蚌都被捕杀得近乎绝迹了,它们所需的生存环境又十分特殊,海底哪里还有需要用尸鬽才能引出来的老蚌?”
我最关心的,还是螺甲中那套玉盘和蜡烛,相传周文王推演先天卦数之时,所使用的器具,正是龟甲和照烛,盖因诸如龟甲龙骨或是海底玉石等物中,都自身蕴涵着神秘的龙气,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通天的灵物,归墟古城中很可能有先天十六卦的遗迹,于是就让明叔不要再说那些不相干的蚌祖渔主,玉盘、玉瓶,还有那几只人鱼蜡烛,可是古人用以占卜之物?
明叔说蛋人是海上蛮子,从不行巫卜之事,玉盘和蜡烛是通过烛影来测算月之阴晴圆缺的月璧,早时有许多龙户也继承了这种古法,后来测月观星之物种类多了,就逐渐不再用这老法子了,而那黑色玉瓶中的油膏,是鲛人鳞下的分泌之物,除了能治潜水病之外,还可用来涂抹到采珠人身上,否则活人的气息就在水下遮掩不住,那些有灵性的巨蚌便知有人夺珠,闭合坚甲藏匿,使蛋人难以接近,这些东西,实际上正是一整套古时采珠所用的神秘器具,恐怕也并非是有意埋在螺甲蚌壳的残骸中,这天井四下通风,可以消减血腥之气,很可能就是一处古时刮蚌的屠场。
众人听罢明叔所言,无不心中忐忑,望着脚下堆积的螺蚌甲骸,似乎都能闻到一股血腥的气息,蚌病而生珠,在水下生活千百年,与人无害,却常常惨遭屠戮,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仅是人之贪欲,就连那些鲛鳞之属的海怪,也常自舍命追逐海珠,求之不倦,归墟遗迹中的蚌壳虽多,从古至今这么多年来,为南珠丧命的蛋民水族数目,恐怕更多上十倍也还不止,难怪明珠皆取月之精华,实是因为阴气附着难消,这股阴气甚至可以使古尸驻颜千载,不知古时那些对南珠贪婪无度的达官贵人,若知道每一粒姆指盖大小的明珠,都是无数蛋民鱼龙性命换来的,还敢不敢再随身配戴赏玩?
我和胖子将阮黑的尸体装入已经掏空的螺甲,重新封上铜盖,纳入蚌壳堆积的坟墓掩埋,合手掰了两掰,但愿他在天有灵,能够含珠安息,并保佑我们顺风顺水,早日回家,随后众人吃些东西充饥,就地休息。
胖子对目前的处境毫不担心,他将翡翠宝衣,以及人鱼吞珠的遗骸等价值连城之物,全填入一个背囊里,搂在怀中呼呼大睡,梦里似乎正在数钱,嘟嘟囔囔说着胡话:“钞票贴在脸上的感觉可真他妈好……”
明叔一会儿看看“尸鬽”,一会儿又摸摸那对鲛鳞短剑,虽然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却又不禁为如何从海底脱身感到忧心忡忡,想到害怕绝望处,全身都跟着一阵阵发抖。
古猜和多玲一是伤心师傅惨死,二是担忧今后命运和眼下的困境,吃了些东西后也都辗转难眠,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躺在“螺甲坟”上听着城外阵阵海水涌动之声。
我分别过去让他们抓紧时间合上眼休息一阵,看这海气涌动的势头不祥,稍后可能要有大难临头,到时候搏浪一击,是生是死在此一举,倘若不能养足了精神气力,便抓不住稍纵即逝的生机,咱们吉人自有天相,眼下什么也不要多想,只管睡上一觉再说。
自从进了“珊瑚螺旋”之后,人人精神紧绷,谁也没得喘息片刻,这时已都精疲力竭,经过我一番劝说,精神稍稍放松,明叔和多玲姐弟陆续倒在橡皮艇中睡着了。
只有shirley杨心潮起伏难以入睡,她侧倚在小艇上,低声和我商议如何解决打捞队面临的种种困难,青头是越捞越多,包袱也就越来越重,接下来的情况不容乐观,归墟上的几处海眼,都有灼热的阴火流动,挡住了千万吨海水灌入,但是海底地壳中,被常年大规模的采矿都给挖空了,使得地脉中海气动荡不定,凝结积郁的海气一旦变化,就会再次产生海陷,大海洞又会卷着无穷的海水灌入归墟,想从海眼中返回海面比登天还难,海洞噬海的威力我们亲身经历过,当时海洞产生的巨大吸力,能把空中的海鸟都卷进来,所以“海眼”基本是条绝路。
shirley杨说:“归墟下乱流涌动,水面有时平静,又时又翻涌如沸,甚至还有浪涌潮汐,小艇无法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航行,虽然远处可能会有伏流的出口,但也万难接近,不知几时大海洞又会把海水吸入,到时这浮出水面的古城遗迹立刻就会被大水淹没,咱们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为了让头脑清醒一些,摸出烟盒来点了支烟,心想能在几千年前的古代遗迹中抽烟,这种待遇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看着香烟燃烧的烟雾缥缈,忽然想起以前有个高人,是渔民出身叫做“刘白头”,他平生嗜食烟草,也是一代风水宗师,不过他不看山只看水,最精海气之道,著有奇书《海底眼》,详细阐述论证海气海蜃,相水观海之法独步天下,堪称一绝。
“摸金校尉”所著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穷究天地之变,自成一家之言”的风水秘术总诀,集合了许多宗师大家的堪舆精髓,书中内容的形式可分为“图、表、歌、诀、赋”五类,只在“寻龙诀”中才涉及“南龙”,由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本“摸金指南”,所以对古墓山陵奇少的“南龙”解析得并不详细,其中对“海眼、海气、龙火”的论述,都得自于海上奇人刘白头所著的《海底眼》。
《海底眼》中说海气之变,不外“盘古浑沦,阴阳清浊”之理,其实都是开天辟地时便已留存在海中的混沌之气,阴阳之水相互混合,海气下必有伏流,也就是海底的淡水热泉,古时恨天氏僻处海岛,从遗迹规模来看,人口应该不少,他们常年在地下开铜矿采龙火,但并非就一直住在这鲸腹般的海底,珊瑚螺旋海沟里的建筑遗迹,当年都是从海面上沉下去的,他们需要庞大的淡水资源供应日常所须,珊瑚森林里有许多奇溜无比的乱流,大概都是以前淡水深井的遗迹,如果能辨明方向,也许能借着海底喷上去的淡水浮回珊瑚螺旋。
我自认为此计甚妙,shirley杨却说绝不可行,这里距离海面太深,上下交错的水压和乱流之强根本无法估计,可以轻易将人撕成碎片,随后她又说古猜身后的纹身中,似乎还隐藏着许多秘密,也许如能参悟其中真相,会找到逃出生天之路。
透海纹身里描绘的海中之山,与我们所见相互吻合,各种建筑大殿都建在起伏的山中,山呈环形,中间有一根黑色巨木,木下压着一具形态奇怪的僵尸,再深处是鲛人和古龙遗骸,其中奥秘若不亲眼所见,实是难以想象,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暂且养精蓄锐,休整之后再到古迹中探明真相,谋求脱身之策,我和shirley杨说了一阵,就觉得眼皮打架,不知不觉的沉沉睡去。
也许是太累了,这一觉睡得很实,突然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只觉四周海涌呼啸而至,众人一齐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天井中的海水暴涨,四壁门洞皆被淹没,两艘被拖上“蚌坟”的小艇也都浮了起来,我揉了揉眼睛,担心小艇被水流冲走,赶紧叫众人上船,正这时,就听天井外铜甲铿镪,不绝于耳,好象殿中射日的青铜武士神像,都忽然活了过来,浑身铜甲摩擦碰撞,朝我们围拢过来,而且声音密集难以分辨数量,绝不仅是我们在射日铜殿里见到的那几十尊青铜巨人,似乎是一只成千上万的青铜大军开始在海中复活,千军万马踏水而出,青铜碰撞与海水涌动之声混合,也不知是军声如潮,还是潮似军声,但这震耳欲聋的响动格外使人颤栗胆寒。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