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14 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六节 因势利导,取长补短
- 2715 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七节 找准目标,锲而不舍
- 2716 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八节 入手,入局
- 2717 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九节 夹缝,得益
- 2718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节 冯系,冯党
- 2719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一节 共识,核心(求月票!)
- 2720 八月,嗯,尽快结束,最后求一次票,能有几张算几张。
- 2721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二节 结党合谋,勠力同心
- 2722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三节 变故,肘腋
- 2723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四节 异动,顺水推舟
- 2724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五节 火中取栗,见缝插针
- 2725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六节 门庭,成势
- 2726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七节 势成,坐大
- 2727 癸字卷 七百五十八节 勾连,策动
- 2728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九节 对弈,三方?
- 2729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节 三方,四方?
- 2730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一节 即将摊牌,或有所谋
- 2731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二节 振聋发聩,人心在我
- 2732 癸字卷 七百六十三节 乱斗,乱象,乱局
- 2733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四节 风乍起,人渐分
- 2734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五节 变数,不定
- 2735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六节 来临,面对
- 2736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七节 票决(1)
- 2737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八节 票决(2)
- 2738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九节 间隙,暗斗
- 2739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节 内引,外联
- 2740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一节 票决(3)
- 2741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二节 满堂皆惊
- 2742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三节 爆炸性,挑战
- 2743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四节 釜底抽薪,黑虎掏心
- 2744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五节 对决,实力渐显
- 2745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六节 二十七票,碾压
- 2746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七节 定板,复盘
- 2747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八节 忐忑,整合
- 2748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九节 防线,第一家庭
- 2749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节 无眠(1)
- 2750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一节 无眠(2)
- 2751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二节 无眠(3)
- 2752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三节 后宅,家庭
- 2753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四节 合作,开启
- 2754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五节 打动,谈判
- 2755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六节 顺我者昌
- 2756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七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1)
- 2757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八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2)
- 2758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九节 云集,蓄势
- 2759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节 厉兵秣马,刀锋所指
- 2760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一节 来临,预热
- 2761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二节 前夜,第一步
- 2762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三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1)
- 2763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四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2)
- 2764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五节 改革请从难题始
- 2765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六节 天降大任必迎难
- 2766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七节 天地偶然留砥柱
- 2767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八节 反冯势力今犹在
- 2768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九节 搞清本质,分清敌友
- 2769 癸字卷 第八百节 烧火,堆薪
- 2770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节 汹汹,欲燃
- 2771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节 贺疯子(1)
- 2772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三节 贺疯子(2)
- 2773 癸字卷 第八百零四节 从龙?(1)
- 2774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五节 从龙?(2)
- 2775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六节 盛宴将至
- 2776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七节 群“雄”逐“鹿”
- 2777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八节 入京,逼近
- 2778 癸字卷 第八百零九节 退无可退,舍我其谁
- 2779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节 火起
- 2780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一节 入城,乱起
- 2781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二节 欲燃,失控
- 2782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三节 熊熊,汹汹
- 2783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四节 漫卷,无休
- 2784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五节 黄袍已备,君可敢披?
- 2785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六节 干就是了!
- 2786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七节 入戏太深
- 2787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八节 角儿,放飞自我
- 2788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节 事成,声震长街
- 2789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二节 冯氏不为帝,将如苍生何
- 2790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三节 难测,惶恐
- 2791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四节 刀斧加颈,“大义”何存
- 2792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五节 心态渐变
- 2793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六节 从龙,不寒碜
- 2794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七节 立威,破像
- 2795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2796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九节 独夫之位,身处其中
- 2797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节 迷茫,调适
- 2798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一节 八方云动,应对万千
- 2799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二节 根基所在,平衡对策
- 2800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三节 黎明前的黑暗
- 2801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四节 国策,国本
- 2802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五节 各方思量,不可阻挡
- 2803 2792.第2775章 癸字卷 造势,争先恐后
- 2804 2793.第2776章 癸字卷 渠成,运筹帷幄
- 2805 2794.请假一日。
- 2806 2795.第2777章 癸字卷 千红万艳何所逐
- 2807 2796.第2778章 癸字卷 妾身未明意难平
- 2808 2797.第2779章 癸字卷 蔚为大观君何择(终章
- 2809 2798.第2780章 番外荃妃传
- 2810 2799.第2781章 番外元春VS可卿(1)
- 2811 2800.第2782章 番外元春VS可卿(2)
- 2812 2801.第2783章 番外元春VS可卿(3)
- 2813 2802.第2784章 后记(1)
- 2814 2803.第2785章 后记(2)
- 2815 2804.第2786章 后记(3)
- 2816 2805.第2787章 后记(4)
- 2817 2806.第2788章 番外王熙凤传
- 2818 2807.第2789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
- 2819 2808.第2790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1)
- 2820 2809.第2791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2)
- 2821 2810.第2792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3)
- 2822 2811.第2793章 番外九王夺储(1)
- 2823 2812.第2794章 番外九王夺储(2)
- 2824 2813.第2795章 番外九王夺储(3)
- 2825 2814.第2796章 番外九王夺储(4)
- 2826 2815.第2797章 番外九王夺储(5)
- 2827 2816.第2798章 番外九王夺储(6)
- 2828 2817.第2799章 番外九王夺储(7)
- 2829 2818.第2800章 番外九王夺储(8)
- 2830 2819.第2801章 大结局(感谢三年来一直支持
- 2831 2820.完本感言兼新书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二节 结党合谋,勠力同心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二节 结党合谋,勠力同心
探讨进行得相当热烈,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但二人都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过二人也知道这等事情不是一次长谈就能解决的,能够初步定下来一个大方略就算是不错了。
“紫英,你说咱们这算不算是结党营私呢?”练国事轻飘飘地来了一句。
“结党或许算吧,但营私何从谈起?如果说国家命运和天下万千人的福祉也算‘私’,那这个私我也就‘营’定了。”
冯紫英很有些虽万千人吾亦往矣的气概,眉头都不稍皱一下便悍然接话。
“君豫你该知道我素来是不介意外人的诽谤讥嘲的,只要认定的事情,我变要做下去,不会被外力而改变,顶多是在策略上有所变化罢了。”
“所以你选择结党?”练国事眉峰聚而复散,脸上也残留着思索的神色。
“志同道合者聚,则事无不成,可达千里,单枪匹马欲撼动天下格局,只会遍体鳞伤,智者不为。”冯紫英淡淡地道:“我这么些年来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好的想法做法无法得到推广和实施,一来是旧有格局未打破,既得利益者绝不会放弃,他们的力量还很大;二来是我们本身力量不足,加之又零星分散,未能发出统一的声音,未能聚而合力;三来形势变化还没有到那一步,但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练国事微微沉吟了一下,“你觉得我们该主动作为,不能被动地等待形势变化?”
“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只有我们主动作为,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局面变化,促使我们的力量更加壮大,同样局势变化也会使得更有利于我们力量壮大的条件具备,我们可以更昂首挺胸地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冯紫英很肯定地道:“我们当然不能被动应对,缩短这期间的过程理所当然,而君豫,你会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环。”
练国事明白冯紫英话语中的意思,有些事情冯紫英只能摇旗呐喊,指点江山,具体运作还要靠像他这样下边的人,但人事保障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先前冯紫英和他探讨的,没有足够多的可靠可信可用之人,你怎么来实现确定的目标?
冯紫英提出的不是虚泛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大口号,他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目标。
比如开疆拓土,稳固东番、虾夷和巴拉望三处已经有了根基或者说一些进展的疆土,新拓包括苦兀在内辽北原奴儿干都司之地、西域叶尔羌东部的吐鲁番总督区、南洋包括苏禄、渤泥、旧港、满剌加在内的海疆要地,前者他定下的是五年内要有大的发展,东番要彻底纳入朝廷管治,虾夷和巴拉望要纳为特定管治区,而后面三者则是未来十年要有重大进展,二十年内要实现目标。
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不仅仅是规划,也不仅仅是有资金和物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能干事的人才来支撑,兵部的,工部的,户部的,农部的,商部的,几乎都要涉及,更需要一大批在地方上历练过有垦拓经验的人才。
还比如发展工商,力求在南北沿海建立起一系列开海港口,促进海贸发展。
这同样不是一句话就能实现的,不但需要中央各部出台切合实际的针对性政策,而且还需要地方上也有相当多的支持措施来保障。
还有稳定农业,保障粮食需求,具体如何做,从哪些方面来确定目标,并要保证实现。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官员和人才,而且还不好仅仅只限于士人,很多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工匠人才。
正因为冯紫英所罗列的这一大堆构想如此宏大,既让练国事赶到震撼兴奋,也让他有些恐惧,如此庞大的规划目标,能实现么?
别说全部实现了,就算是实现其中一部分,那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但冯紫英却是信心十足,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气势。
甚至像直接涉及到自己工作的吏治改革,以考成法的新模式来进行考评,都会涉及到千头万绪,无数利益牵扯,练国事自己心里都惴惴不安,但在冯紫英那里,却成了义无反顾易如反掌一般。
可有一点练国事是认可的,首要要做的就是在人才上的储备和甄选,为我所用,聚而合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汇万千水滴成汪洋之势,必不可挡。
冯紫英没有明确向练国事提出来如何甄选提拔官员人才的原则,但练国事却明白这正是冯紫英找自己来的目的。
志同道合者,能力出众者,敢于开拓创新,实干型,罗列了几条,都是在冯紫英话语中悟出来的,练国事觉得自己似乎也逐渐在学会揣摩上意了。
“子逊(许獬)、鹿友(吴甡)如何?”沉思良久,练国事突然问道。
冯紫英哑然失笑,“君豫,莫非你觉得我是以地域乡人来划界限的么?杨文弱在我手下我一样是大胆使用,现在回来都已经是正四品的郎中了,我何曾薄待?哪怕他很多观点和我并不一样,但是确有一些本事,那就当用。”
许獬和吴甡一个是福建士人,一个是南直士人,二人都是冯紫英与练国事在青檀书院的同学,又都是永隆五年这一科的同年进士,但二人情况又有不同。
许獬观政之后入仕迅速被叶向高相中,所以走得很顺,与冯紫英、练国事等人的关系反而就没有那么亲近了。
但吴甡虽然是南直人,却没有被朝中哪位大佬看中,毕竟许獬是二甲进士,又是庶吉士,吴甡则排在了后边,所以吴甡反而与冯紫英练国事、范景文、贺逢圣等人往来密切。
许獬现在是顺天府丞,正四品大员了,而吴甡现在是香河县令,差距已经显现出来了。
顺天府的县令要比其他府州县令品轶更高,但也只是从六品或者正六品,与正四品相比,起码相差四级了,这没有十多年的资历,根本熬不上去,而且这还要相当顺利的情况下,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法跨越这个界限。
“子逊还是有些本事的。”练国事说了一句。
“没错,但是他却未必合乎我们的理念。”冯紫英回应道。
“那我们可以多接触,把我们的这些观点想法传递给他,他并非古板守旧之人,亦有爱民之心,……”练国事坚持道。
冯紫英笑了起来,“我亦有此意,但我估计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他受原来叶相和李相影响甚大,一些观点更倾向于乡绅,……”
“鹿友那边倒是问题不大,他在香河县令上也有好几年了,若是可以,未必要入朝,在地方上做一番事业,也可以作为典范来打造。”练国事建议道。
练国事赞同,吴甡做事精细周密,在香河这个顺天府的大县上表现不差,理应考虑晋升一事了。
从长远规划到具体操作,也意味着练国事不但全盘接受了冯紫英的理念,也开始具体帮助冯紫英在具体操作上进行布局了。
“方叔(方有度)亦可考虑让其到地方上去,他在刑部时日已久,不宜一直在部里了,缺乏在最下边的做事经历,始终难以成大气候,宰相必发于州郡,这话我一直很赞同,没在府州县干过的,难堪大任。”
冯紫英的这话让练国事笑着连连摇头,“紫英,你这话可就一杆子打倒一大片人了,咱们朝中没在府州县干过的可多了去。”
“这是我的观点,我也不讳言,当然也有天才可以不需要这个吧。”冯紫英打了个哈哈。
送走了练国事,冯紫英心中踏实了许多。
有了这样一个得力臂助的加入,冯紫英信心倍增。
吏部侍郎这个关键位置上练国事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己与顾官二位以及尚书崔景荣关系都不差的情况下,未来三年里可以好生运作一番,把一些自己看好的本阵营官员用起来,用在关键岗位上,赢得民望。
当然这还不够。
不是光用好官员就行了,而要这些官员充分发挥起来,做成事情。
心念又转到了自己身边的这些人身上,小舅子沈自征,还有贾环。
这两人也都是进士出身了,贾兰、贾琮马上就要秋闱大比,冯紫英也亲自考较了一番,认为贾兰考中举人的把握比较大,但是明年的春闱就不好说,一半一半的几率,就算是能过,估计也是三甲进士的后边儿了。
贾琮略微差了一点儿,但是也算读书用功了,秀才都过了。
冯紫英也就有些想不明白,怎么贾环、贾兰、贾琮读书都不差,恰恰就嫡子贾宝玉这么差劲儿,到底是女人肚皮不行,还是其他原因?
不过这都关系不大,贾兰也好,贾琮也好,考不中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考,贾家能出两三个进士,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自己这个当姐夫兼义父的也算是够意思了。
“紫英,你说咱们这算不算是结党营私呢?”练国事轻飘飘地来了一句。
“结党或许算吧,但营私何从谈起?如果说国家命运和天下万千人的福祉也算‘私’,那这个私我也就‘营’定了。”
冯紫英很有些虽万千人吾亦往矣的气概,眉头都不稍皱一下便悍然接话。
“君豫你该知道我素来是不介意外人的诽谤讥嘲的,只要认定的事情,我变要做下去,不会被外力而改变,顶多是在策略上有所变化罢了。”
“所以你选择结党?”练国事眉峰聚而复散,脸上也残留着思索的神色。
“志同道合者聚,则事无不成,可达千里,单枪匹马欲撼动天下格局,只会遍体鳞伤,智者不为。”冯紫英淡淡地道:“我这么些年来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好的想法做法无法得到推广和实施,一来是旧有格局未打破,既得利益者绝不会放弃,他们的力量还很大;二来是我们本身力量不足,加之又零星分散,未能发出统一的声音,未能聚而合力;三来形势变化还没有到那一步,但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练国事微微沉吟了一下,“你觉得我们该主动作为,不能被动地等待形势变化?”
“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只有我们主动作为,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局面变化,促使我们的力量更加壮大,同样局势变化也会使得更有利于我们力量壮大的条件具备,我们可以更昂首挺胸地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冯紫英很肯定地道:“我们当然不能被动应对,缩短这期间的过程理所当然,而君豫,你会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环。”
练国事明白冯紫英话语中的意思,有些事情冯紫英只能摇旗呐喊,指点江山,具体运作还要靠像他这样下边的人,但人事保障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先前冯紫英和他探讨的,没有足够多的可靠可信可用之人,你怎么来实现确定的目标?
冯紫英提出的不是虚泛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大口号,他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目标。
比如开疆拓土,稳固东番、虾夷和巴拉望三处已经有了根基或者说一些进展的疆土,新拓包括苦兀在内辽北原奴儿干都司之地、西域叶尔羌东部的吐鲁番总督区、南洋包括苏禄、渤泥、旧港、满剌加在内的海疆要地,前者他定下的是五年内要有大的发展,东番要彻底纳入朝廷管治,虾夷和巴拉望要纳为特定管治区,而后面三者则是未来十年要有重大进展,二十年内要实现目标。
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不仅仅是规划,也不仅仅是有资金和物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能干事的人才来支撑,兵部的,工部的,户部的,农部的,商部的,几乎都要涉及,更需要一大批在地方上历练过有垦拓经验的人才。
还比如发展工商,力求在南北沿海建立起一系列开海港口,促进海贸发展。
这同样不是一句话就能实现的,不但需要中央各部出台切合实际的针对性政策,而且还需要地方上也有相当多的支持措施来保障。
还有稳定农业,保障粮食需求,具体如何做,从哪些方面来确定目标,并要保证实现。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官员和人才,而且还不好仅仅只限于士人,很多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工匠人才。
正因为冯紫英所罗列的这一大堆构想如此宏大,既让练国事赶到震撼兴奋,也让他有些恐惧,如此庞大的规划目标,能实现么?
别说全部实现了,就算是实现其中一部分,那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但冯紫英却是信心十足,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气势。
甚至像直接涉及到自己工作的吏治改革,以考成法的新模式来进行考评,都会涉及到千头万绪,无数利益牵扯,练国事自己心里都惴惴不安,但在冯紫英那里,却成了义无反顾易如反掌一般。
可有一点练国事是认可的,首要要做的就是在人才上的储备和甄选,为我所用,聚而合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汇万千水滴成汪洋之势,必不可挡。
冯紫英没有明确向练国事提出来如何甄选提拔官员人才的原则,但练国事却明白这正是冯紫英找自己来的目的。
志同道合者,能力出众者,敢于开拓创新,实干型,罗列了几条,都是在冯紫英话语中悟出来的,练国事觉得自己似乎也逐渐在学会揣摩上意了。
“子逊(许獬)、鹿友(吴甡)如何?”沉思良久,练国事突然问道。
冯紫英哑然失笑,“君豫,莫非你觉得我是以地域乡人来划界限的么?杨文弱在我手下我一样是大胆使用,现在回来都已经是正四品的郎中了,我何曾薄待?哪怕他很多观点和我并不一样,但是确有一些本事,那就当用。”
许獬和吴甡一个是福建士人,一个是南直士人,二人都是冯紫英与练国事在青檀书院的同学,又都是永隆五年这一科的同年进士,但二人情况又有不同。
许獬观政之后入仕迅速被叶向高相中,所以走得很顺,与冯紫英、练国事等人的关系反而就没有那么亲近了。
但吴甡虽然是南直人,却没有被朝中哪位大佬看中,毕竟许獬是二甲进士,又是庶吉士,吴甡则排在了后边,所以吴甡反而与冯紫英练国事、范景文、贺逢圣等人往来密切。
许獬现在是顺天府丞,正四品大员了,而吴甡现在是香河县令,差距已经显现出来了。
顺天府的县令要比其他府州县令品轶更高,但也只是从六品或者正六品,与正四品相比,起码相差四级了,这没有十多年的资历,根本熬不上去,而且这还要相当顺利的情况下,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法跨越这个界限。
“子逊还是有些本事的。”练国事说了一句。
“没错,但是他却未必合乎我们的理念。”冯紫英回应道。
“那我们可以多接触,把我们的这些观点想法传递给他,他并非古板守旧之人,亦有爱民之心,……”练国事坚持道。
冯紫英笑了起来,“我亦有此意,但我估计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他受原来叶相和李相影响甚大,一些观点更倾向于乡绅,……”
“鹿友那边倒是问题不大,他在香河县令上也有好几年了,若是可以,未必要入朝,在地方上做一番事业,也可以作为典范来打造。”练国事建议道。
练国事赞同,吴甡做事精细周密,在香河这个顺天府的大县上表现不差,理应考虑晋升一事了。
从长远规划到具体操作,也意味着练国事不但全盘接受了冯紫英的理念,也开始具体帮助冯紫英在具体操作上进行布局了。
“方叔(方有度)亦可考虑让其到地方上去,他在刑部时日已久,不宜一直在部里了,缺乏在最下边的做事经历,始终难以成大气候,宰相必发于州郡,这话我一直很赞同,没在府州县干过的,难堪大任。”
冯紫英的这话让练国事笑着连连摇头,“紫英,你这话可就一杆子打倒一大片人了,咱们朝中没在府州县干过的可多了去。”
“这是我的观点,我也不讳言,当然也有天才可以不需要这个吧。”冯紫英打了个哈哈。
送走了练国事,冯紫英心中踏实了许多。
有了这样一个得力臂助的加入,冯紫英信心倍增。
吏部侍郎这个关键位置上练国事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己与顾官二位以及尚书崔景荣关系都不差的情况下,未来三年里可以好生运作一番,把一些自己看好的本阵营官员用起来,用在关键岗位上,赢得民望。
当然这还不够。
不是光用好官员就行了,而要这些官员充分发挥起来,做成事情。
心念又转到了自己身边的这些人身上,小舅子沈自征,还有贾环。
这两人也都是进士出身了,贾兰、贾琮马上就要秋闱大比,冯紫英也亲自考较了一番,认为贾兰考中举人的把握比较大,但是明年的春闱就不好说,一半一半的几率,就算是能过,估计也是三甲进士的后边儿了。
贾琮略微差了一点儿,但是也算读书用功了,秀才都过了。
冯紫英也就有些想不明白,怎么贾环、贾兰、贾琮读书都不差,恰恰就嫡子贾宝玉这么差劲儿,到底是女人肚皮不行,还是其他原因?
不过这都关系不大,贾兰也好,贾琮也好,考不中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考,贾家能出两三个进士,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自己这个当姐夫兼义父的也算是够意思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