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3 第四百三十一章 洞房花烛
- 434 第四百三十二章 绝色双姝
- 435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罗婢
- 436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罗僧
- 437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同
- 438 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闲时光
- 439 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风紧
- 440 第四百三十八章 几件小事
- 441 第四百三十九章 重上羌塘(上)
- 442 几句心里话
- 443 第四百四十章 重上羌塘(下)
- 444 第四百四十一章 痴情种子
- 445 第四百四十二章 羌塘局势
- 446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张旗鼓
- 447 第四百四十四章 重逢
- 448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速刺客
- 449 第四百四十六章 精分的唐朝和尚
- 450 第四百四十七章 莲花生
- 451 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口婆心
- 452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兵分两路
- 453 第四百五十章 幼娘的建议
- 454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头人的请求
- 455 第四百五十二章 井底之蛙
- 456 第四百五十三章 跳梁小丑
- 457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京观
- 458 第四百五十五章 余韵
- 459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保证
- 460 第四百五十七章 汉家文明的对手
- 461 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 462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双雄
- 463 第四百六十章 救援
- 464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征
- 465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二月
- 466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别离
- 467 第四百六十四章 开学典礼
- 468 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归
- 469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康胖子的身份
- 470 第四百六十七章 根脉深扎
- 471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双雄归来
- 472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分兵
- 473 第四百七十章 重入呼罗珊
- 474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杀戮再起
- 475 第四百七十二章 无胆鼠辈
- 476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绿卡
- 477 第四百七十四章 毫不留情
- 478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又打又拉
- 479 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聊之日
- 480 第四百七十七章 伊斯法罕
- 481 第四百七十八章 阿卜杜拉的使者
- 482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刺杀
- 483 第四百八十章 好人卡
- 484 第四百八十一章 幼娘的疑惑
- 485 第四百八十二章 灯塔
- 486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强马壮
- 487 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土政策
- 488 第四百八十五章 腐儒之见
- 489 第四百八十六章 黑云压城
- 490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佑
- 491 第四百八十八章 残忍
- 492 第四百八十九章 彪悍的使者
- 493 第四百九十章 灯塔闪耀
- 494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万物非主
- 495 第四百九十二章 命运之战(1)
- 496 第四百九十三章 命运之战(2)
- 497 第四百九十四章 命运之战(3)
- 498 第四百九十五章 命运之战(4)
- 499 第四百九十六章 命运之战(5)
- 500 第四百九十七章 命运之战(6)
- 501 第四百九十八章 圣人之死
- 502 第四百九十九章 彻底解决
- 503 第五百章 金杯共汝饮
- 504 第五百零一章 白刃不相饶
- 505 第五百零二章 传檄而定(上)
- 506 第五百零三章 传檄而定(下)
- 507 第五百零四章 女帝受辱
- 508 第五百零五章 律宗和尚
- 509 第五百零六章 余波
- 510 第五百零七章 四境
- 511 第五百零八章 地狱
- 512 第五百零九章 地狱天使
- 513 第五百一十章 求见
- 514 第五百一十一章 圣母
- 515 第五百一十二章 圣母婊
- 516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旧话重提
- 517 第五百一十四章 固执己见
- 518 第五百一十五章 送别
- 519 第五百一十六章 骨牌效应
- 520 第五百一十七章 奇耻大辱
- 521 第五百一十八章 获救
- 522 第五百一十九章 唐河平原
- 523 第五百二十章 巴格达
- 524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见牛诩
- 525 第五百二十二章 说辞
- 526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封赏
- 527 第五百二十四章 求助
- 528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马士革
- 529 第五百二十六章 碧海银沙
- 530 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次分兵
- 531 第五百二十八章 贼咬一口
- 532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骨三分
- 533 第五百三十章 玄武门(上)
- 534 第五百三十一章 玄武门(下)
- 535 安西诗两首以及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四十章 重上羌塘(下)
第四百四十章 重上羌塘(下)
等到多杰坐稳王位之后,她便要去求大将军允许她离开,去寻找她的和尚男人。和尚比她的父亲年龄还大,估计也活不了太长时间了,她想要再最后见一见他,希望他能多陪她一段时间。
来龙兴寺之前,马璘已经安排过了一切。这一次赶往羌塘,随行的除了百余名亲兵之外,还有就是几十位安西密探和一些鹰奴。羌塘亦是他势力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点,之前没有鹰奴,所以李贡布死了二十多天了,消息才从羌塘之上传过来。而这一次鹰奴将会在高原上的受降城设立据点,也将改变这一局面。
离开龟兹城之后,直接沿着沙漠中的奇路赶往于阗。这一条道路原本是不常走的,这几年马璘主边安西,商业变得更为发达,特别是龟兹——于阗——羌塘这条线,已经变成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商道,所以这一条奇路如今走的人也极多。
受降城的驻军需要从龟兹补给物资,卖给羌人的军械大多都是龟兹所产,从羌人手里收购的东西也多要送往龟兹的大作坊里进行加工,龟兹作为安西四镇之首,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而通过在这条商道上行商致富的兴胡商人,亦是越来越多。虽然是在冬季,商道上依然时常可以见到商人,穿越沙漠直通于阗的商道很危险,可危险往往也代表着利润,代表着机遇。
安西兴胡一族极多,并非个个都是巨商大贾,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可能,大部分兴胡商人都是小本买卖,大生意都被那些大商人把持着,一辈子辛苦也未必有出头之日。不过这两年来。不少兴胡商人正是靠走龟兹——于阗——受降城这条商道大发其财,从而出人头地,一跃成为了新的兴胡富商。穿越沙漠很危险,翻越冰达坂更是危险,正是因为危险,所以才有极高的利润。不管是做安西军的生意还是马家作坊的生意都极为可靠,对于这些逐利之民而言,为了利润再大的危险也挡不住他们。
一行人并未携带什么物品,马不停蹄的直接驰往于阗,一路上商队不断,便是沙漠古道上亦是极为热闹。实际上如今这条路的危险已经减轻很多了,毕竟来往的人多,就算是遇到了什么状况,一般来说也会遇到帮忙的。至于盗匪这种东西。在这里根本是不存在的,兴胡商人们和大食海商不同,他们是绝不会劫掠别的商队的,他们是最纯粹的商人。
过了皮山镇之后不久,从于阗城附近直接越过,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桑株达坂的山路。这一条路乃是于阗连通受降城的命脉,沿途各处都有军队驻守,不少险峻的地方已经经过了修葺。足以容纳商队的战马和牦牛通行。到了这里,商队反而是更为密集。一部分走疏勒——于阗——受降城的兴胡商队也加入进来。不过见到军队的旗号,商人们都是尽可能的让开道路,让马璘他们先过去。
封常清这几年坐镇安西,一切都是在快步发展,这一条道路比当初马璘带着大军上羌塘之时,已经是好走了太多。雪线之上。冰达坂之下,乃是当初马勇他们和李贡布作战的地方,这个地方如今已经修筑了一座堡垒,有二百多名安西汉子在此常年驻守。这样的地方,冬季和夏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马璘身为安西主将。到了这里之后自然要看看这些健儿们。他在碛西的声名如日中天,见到大将军来此,健儿们自然是极为高兴。驻扎在此地的乃是一个团的人马,按照大唐军制,一个团满员乃是三百人,马璘问了一下这个叫韩林的校尉,韩林道原本的确是足额三百人,后来因为气疫和雪崩,一共折损了三四十号兄弟,由于一直没有遇到战事,所以也就没有补充。
“将军,这都没什么,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死了能有一百五十缗钱的抚恤,加起来比自己身子都沉,还能说什么!本也想上阵杀敌的,可封大夫说守住这里极为重要,大伙儿就守在这里了。一百五十缗钱,绝对不算是亏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位老卒见马璘神色有些黯然,倒是笑着安慰道。那不过是一个伙长,不过看上去已有四十来岁,看样子资格够老,所以才会接话。
马璘问了一下,老卒名叫韩忠旺,勋官头衔乃是云麾将军,这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了。看着这位老卒,马璘点了点头。这个地方极为重要,自然得有军队驻扎,在这里驻守虽然极少作战,可是没这些人又不行。
常年呆在雪线之上,对人而言绝对是一种折磨。不过这样的事情,总的是要人干的。便是在他的前世,亦是有大量的这种人,在孤寂的雪山之上默默驻守,一年一年的等待着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战事。
这样的人,虽然少有机会上阵杀敌,可也绝对称得上英雄。
据韩林所言,折损的健儿们大部分都是在第一年时出事的,这两年已经好得多了,皮山镇那边曾准备换人过来,不过大伙儿觉得已经在这里适应了,再换一团人马上来免不了又得折损几十个,所以就选择了留在这里,准备在这里多守上几年。
由安西军在此驻守,过往的兴胡商人们也会觉得安心。这里的物资都是兴胡商人们运送上来的,由于一年四季都断不了商队,所以物资并不匮乏。
要想翻越冰达坂,需要做一些准备。这些事情镇守此地的健儿们已经是驾轻就熟,最重要的就是为战马放血,战马亦是会受到气疫的影响,到了这个高度不放血的话血液压力过大,翻不过雪山就会倒下。
守军健儿们忙碌开来,马璘的青海骢极为宝贝,并没有让别人动手,自己拿着钢针在青海骢额头之上刺了一些针孔,青海骢愉悦的嘶鸣一声,显得舒服了许多。
只要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冬季翻越雪山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当初马璘带着战俘从飒秣建杀回来,便是冬季翻越葱岭,不单是带回来了大量的战马,甚至还有不少骆驼。当时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从河中掠夺而来的巨额财富,只要把保暖做好了,便是骆驼也可以翻越雪山。
桑株达坂比瓦罕走廊要高得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道理都是一样的。告别了守军,马璘带着部下再次启程,继续向着冰达坂跋涉而去。
这一道冰达坂是几个山口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其他的都没有这么陡峭,翻过桑株达坂,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由于准备做得充足,所以并没有出什么意外,跟着为了财富奔波的兴胡商人们一起又翻过了几个较低的山口,便进入到了白石滩地界了。
这里是一处极为荒凉的隔壁,被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围在其中,虽然是生命的禁区,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后世的新藏公路亦是经过此地。这里向东是羌塘,即后世的西藏,向西翻越几个低矮的山口便是大勃律,亦即后世的克什米尔一带,向北翻越桑株达坂能到于阗。对于马璘而言,大唐要继续向南扩张,控制这个地方便极为重要。
安西军要入南亚,这里便是极为重要的关口,相比通过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从这里入南亚要简单得多。其实外象雄便已经在克什米尔之内了,不过象雄人并不知道再向南有着大量的肥沃平原,所以并没有向南扩张的意识。
如今安西军的领地,已经延伸到法尔斯,法尔斯以东直到赫拉特的德赫干们都已经臣服了大唐,从后世的地理上来说,已经涵盖了伊朗大部分和阿富汗的一小半,从法尔斯往西自然要继续扩张,而赫拉特往东的地方亦是不能放过,那里有着一些忠于大唐的属国,暂时不会尽灭,可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和平原的沃土,却是马璘一直觊觎的。
当然这都是时间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天竺人引以为傲的象兵只是个笑话,这些地方被大唐征服是迟早的事情。马璘如今有了时间,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进行,不过这种事情,自然是越早越好。
象雄王国的羌人骑兵,也该到了动一动的时候了。这同样是马璘此次上羌塘的打算,不单是为了送多杰即位,也要鼓动象雄骑兵为大唐前驱,以大唐的名义做一些事情。
当然了,如果能让更多的羌人部落参与此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白石滩是无人区,见到了蓝色的狮泉河之后,便又进入了草原地带。这个时候的草原,自然是没有什么绿色的,大雪覆盖在地上经久不化,一条黑色的商道直通受降城。
受降城乃是安西军在羌塘上的据点,亦是高原上最大的城市,规模比原来的象雄王都穹窿银城要大上不少,甚至要超过逻些城。经过几年的经营,受降城已经颇为繁华,隐隐然有着中原大城的气象。
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少都是从逻些河谷赶过来的各个羌人部落的商队,他们来这里卖出自己部落最珍贵的牛羊牲畜,换回去各种军械和一些粮食。自打论弓仁占据了逻些城之后,到逻些城做生意更紧,不过这边的价格更公道,且供应更加充足,所以大宗的生意头人们还是愿意来这里。(未完待续。。)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 WwW.44Pq.cOm
来龙兴寺之前,马璘已经安排过了一切。这一次赶往羌塘,随行的除了百余名亲兵之外,还有就是几十位安西密探和一些鹰奴。羌塘亦是他势力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点,之前没有鹰奴,所以李贡布死了二十多天了,消息才从羌塘之上传过来。而这一次鹰奴将会在高原上的受降城设立据点,也将改变这一局面。
离开龟兹城之后,直接沿着沙漠中的奇路赶往于阗。这一条道路原本是不常走的,这几年马璘主边安西,商业变得更为发达,特别是龟兹——于阗——羌塘这条线,已经变成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商道,所以这一条奇路如今走的人也极多。
受降城的驻军需要从龟兹补给物资,卖给羌人的军械大多都是龟兹所产,从羌人手里收购的东西也多要送往龟兹的大作坊里进行加工,龟兹作为安西四镇之首,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而通过在这条商道上行商致富的兴胡商人,亦是越来越多。虽然是在冬季,商道上依然时常可以见到商人,穿越沙漠直通于阗的商道很危险,可危险往往也代表着利润,代表着机遇。
安西兴胡一族极多,并非个个都是巨商大贾,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可能,大部分兴胡商人都是小本买卖,大生意都被那些大商人把持着,一辈子辛苦也未必有出头之日。不过这两年来。不少兴胡商人正是靠走龟兹——于阗——受降城这条商道大发其财,从而出人头地,一跃成为了新的兴胡富商。穿越沙漠很危险,翻越冰达坂更是危险,正是因为危险,所以才有极高的利润。不管是做安西军的生意还是马家作坊的生意都极为可靠,对于这些逐利之民而言,为了利润再大的危险也挡不住他们。
一行人并未携带什么物品,马不停蹄的直接驰往于阗,一路上商队不断,便是沙漠古道上亦是极为热闹。实际上如今这条路的危险已经减轻很多了,毕竟来往的人多,就算是遇到了什么状况,一般来说也会遇到帮忙的。至于盗匪这种东西。在这里根本是不存在的,兴胡商人们和大食海商不同,他们是绝不会劫掠别的商队的,他们是最纯粹的商人。
过了皮山镇之后不久,从于阗城附近直接越过,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桑株达坂的山路。这一条路乃是于阗连通受降城的命脉,沿途各处都有军队驻守,不少险峻的地方已经经过了修葺。足以容纳商队的战马和牦牛通行。到了这里,商队反而是更为密集。一部分走疏勒——于阗——受降城的兴胡商队也加入进来。不过见到军队的旗号,商人们都是尽可能的让开道路,让马璘他们先过去。
封常清这几年坐镇安西,一切都是在快步发展,这一条道路比当初马璘带着大军上羌塘之时,已经是好走了太多。雪线之上。冰达坂之下,乃是当初马勇他们和李贡布作战的地方,这个地方如今已经修筑了一座堡垒,有二百多名安西汉子在此常年驻守。这样的地方,冬季和夏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马璘身为安西主将。到了这里之后自然要看看这些健儿们。他在碛西的声名如日中天,见到大将军来此,健儿们自然是极为高兴。驻扎在此地的乃是一个团的人马,按照大唐军制,一个团满员乃是三百人,马璘问了一下这个叫韩林的校尉,韩林道原本的确是足额三百人,后来因为气疫和雪崩,一共折损了三四十号兄弟,由于一直没有遇到战事,所以也就没有补充。
“将军,这都没什么,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死了能有一百五十缗钱的抚恤,加起来比自己身子都沉,还能说什么!本也想上阵杀敌的,可封大夫说守住这里极为重要,大伙儿就守在这里了。一百五十缗钱,绝对不算是亏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位老卒见马璘神色有些黯然,倒是笑着安慰道。那不过是一个伙长,不过看上去已有四十来岁,看样子资格够老,所以才会接话。
马璘问了一下,老卒名叫韩忠旺,勋官头衔乃是云麾将军,这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了。看着这位老卒,马璘点了点头。这个地方极为重要,自然得有军队驻扎,在这里驻守虽然极少作战,可是没这些人又不行。
常年呆在雪线之上,对人而言绝对是一种折磨。不过这样的事情,总的是要人干的。便是在他的前世,亦是有大量的这种人,在孤寂的雪山之上默默驻守,一年一年的等待着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战事。
这样的人,虽然少有机会上阵杀敌,可也绝对称得上英雄。
据韩林所言,折损的健儿们大部分都是在第一年时出事的,这两年已经好得多了,皮山镇那边曾准备换人过来,不过大伙儿觉得已经在这里适应了,再换一团人马上来免不了又得折损几十个,所以就选择了留在这里,准备在这里多守上几年。
由安西军在此驻守,过往的兴胡商人们也会觉得安心。这里的物资都是兴胡商人们运送上来的,由于一年四季都断不了商队,所以物资并不匮乏。
要想翻越冰达坂,需要做一些准备。这些事情镇守此地的健儿们已经是驾轻就熟,最重要的就是为战马放血,战马亦是会受到气疫的影响,到了这个高度不放血的话血液压力过大,翻不过雪山就会倒下。
守军健儿们忙碌开来,马璘的青海骢极为宝贝,并没有让别人动手,自己拿着钢针在青海骢额头之上刺了一些针孔,青海骢愉悦的嘶鸣一声,显得舒服了许多。
只要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冬季翻越雪山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当初马璘带着战俘从飒秣建杀回来,便是冬季翻越葱岭,不单是带回来了大量的战马,甚至还有不少骆驼。当时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从河中掠夺而来的巨额财富,只要把保暖做好了,便是骆驼也可以翻越雪山。
桑株达坂比瓦罕走廊要高得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道理都是一样的。告别了守军,马璘带着部下再次启程,继续向着冰达坂跋涉而去。
这一道冰达坂是几个山口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其他的都没有这么陡峭,翻过桑株达坂,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由于准备做得充足,所以并没有出什么意外,跟着为了财富奔波的兴胡商人们一起又翻过了几个较低的山口,便进入到了白石滩地界了。
这里是一处极为荒凉的隔壁,被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围在其中,虽然是生命的禁区,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后世的新藏公路亦是经过此地。这里向东是羌塘,即后世的西藏,向西翻越几个低矮的山口便是大勃律,亦即后世的克什米尔一带,向北翻越桑株达坂能到于阗。对于马璘而言,大唐要继续向南扩张,控制这个地方便极为重要。
安西军要入南亚,这里便是极为重要的关口,相比通过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从这里入南亚要简单得多。其实外象雄便已经在克什米尔之内了,不过象雄人并不知道再向南有着大量的肥沃平原,所以并没有向南扩张的意识。
如今安西军的领地,已经延伸到法尔斯,法尔斯以东直到赫拉特的德赫干们都已经臣服了大唐,从后世的地理上来说,已经涵盖了伊朗大部分和阿富汗的一小半,从法尔斯往西自然要继续扩张,而赫拉特往东的地方亦是不能放过,那里有着一些忠于大唐的属国,暂时不会尽灭,可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和平原的沃土,却是马璘一直觊觎的。
当然这都是时间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天竺人引以为傲的象兵只是个笑话,这些地方被大唐征服是迟早的事情。马璘如今有了时间,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进行,不过这种事情,自然是越早越好。
象雄王国的羌人骑兵,也该到了动一动的时候了。这同样是马璘此次上羌塘的打算,不单是为了送多杰即位,也要鼓动象雄骑兵为大唐前驱,以大唐的名义做一些事情。
当然了,如果能让更多的羌人部落参与此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白石滩是无人区,见到了蓝色的狮泉河之后,便又进入了草原地带。这个时候的草原,自然是没有什么绿色的,大雪覆盖在地上经久不化,一条黑色的商道直通受降城。
受降城乃是安西军在羌塘上的据点,亦是高原上最大的城市,规模比原来的象雄王都穹窿银城要大上不少,甚至要超过逻些城。经过几年的经营,受降城已经颇为繁华,隐隐然有着中原大城的气象。
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少都是从逻些河谷赶过来的各个羌人部落的商队,他们来这里卖出自己部落最珍贵的牛羊牲畜,换回去各种军械和一些粮食。自打论弓仁占据了逻些城之后,到逻些城做生意更紧,不过这边的价格更公道,且供应更加充足,所以大宗的生意头人们还是愿意来这里。(未完待续。。)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 WwW.44Pq.cOm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