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36 第735章 西门吹雪的由来
- 737 第736章 亲王陛下的烦恼
- 738 第737章 化敌为友
- 739 第738章 狼王星的新国王
- 740 第739章 王小七的绝招
- 741 第740章 西门吹雪的等待
- 742 第741章 王小七和西门吹雪的对决
- 743 第742章 忘我的境界
- 744 第743章 西门大官人
- 745 第744章 故事与发展
- 746 第745章 象棋世界情节
- 747 第746章 象棋在国外的发展
- 748 第747章 新加坡象棋高手
- 749 第748章 象棋精神
- 750 第749章 象棋界的神雕侠侣
- 751 第750章 吕布
- 752 第751章 来自地球的少年
- 753 第752章 狼王星的时间
- 754 第753章 象棋知识普及时间
- 755 第754章 象棋文化探索
- 756 第755章 象棋的文化
- 757 第756章 象棋文化的海外传播之旅
- 758 第757章 象棋在澳洲的发展
- 759 第758章 象棋在国外
- 760 第759章 象棋天才少年成长史
- 761 第760章 象棋高手李开先
- 762 第761章 象棋十大高手
- 763 第762章 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 764 第763章 王小七的梦境
- 765 第764章 象棋文化的精研
- 766 第765章 唐代象棋的那些事儿
- 767 第766章 象棋教学教习
- 768 第767章 象棋小故事赏析
- 769 第768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1)
- 770 第769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
- 771 第770章 象棋故事
- 772 第771章 象棋
- 773 第772章 象棋与爱情
- 774 第773章 象棋与爱情
- 775 第774章 象棋最高境界
- 776 第775章 象棋与谋略
- 777 第776章 象棋
- 778 第777章 中国棋文化
- 779 第778章 象棋文化
- 780 第779章 象棋
- 781 第780章 象棋文明
- 782 第781章 象棋棋谱
- 783 第782章 象棋的境界
- 784 第783章 象棋文化
- 785 第784章 象棋故事
- 786 第785章 象棋故事
- 787 第786章 象棋高手
- 788 第787章 象棋精髓
- 789 第788章 象棋精髓
- 790 第789章 象棋
- 791 第790章 象棋
- 792 第791章 象棋
- 793 第792章 象棋的发展
- 794 第793章 象棋影视作品
- 795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 796 第795章 王小七的穿越之旅
- 797 第796章 苏先生的担忧
- 798 第797章 苏先生的反击
- 799 第798章 幽古战神的象棋实力
- 800 第799章 来自幽灵城的问候
- 801 第800章 第七百七十七主章 幽灵少主
- 802 第801章 城主大人的心思
- 803 第802章 一念之间的输和赢
- 804 第803章 尔虞我诈
- 805 第804章 少主大人的烦恼
- 806 第805章 终于苏醒过来了
- 807 第806章 狼王星的曙光
- 808 第807章 真正的象棋
- 809 第808章 象棋知识普及
- 810 第809章 国际象棋简介
- 811 第810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12 第811章 国际象棋故事
- 813 第812章 星际联盟
- 814 第813章 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
- 815 第814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渊源
- 816 第815章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
- 817 第816章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 818 第817章 电脑和人脑的对决
- 819 第818章 国际象棋进化史
- 820 第819章 国际象棋在美国的发展
- 821 第820章 国际象棋大师 诸宸
- 822 第821章 国际象棋和俄罗斯
- 823 第822章 国际象棋和苏联
- 824 第823章 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
- 825 第824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26 第825章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之光
- 827 第826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8 第827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9 第828章 中国 国际象棋协会
- 830 第829章 国际象棋奥赛
- 831 第830章 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菲舍尔
- 832 第831章 国际象棋知识普及
- 833 第832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
- 834 第833章 象棋大师赵国荣
- 835 第834章 国际象棋女子赛
- 836 第835章 象棋大师赵国容(2
- 837 第836章 国际象棋的家国荣誉
- 838 第837章 国际象棋在深圳
- 839 第838章 棋的智慧
- 840 第839章 周武帝宇文邕
- 841 第840章 象棋故事
- 842 第841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3 第842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4 第843章 象棋大师
- 845 第844章 象棋七星
- 846 第845章 象棋大师于幼华
- 847 第846章 中国象棋与古代文明
- 848 第847章 象棋文化的传播
- 849 第848章 象棋大师
- 850 第849章 象棋大师
- 851 第850章 象棋大师李义庭
- 852 第851章 象棋大师
- 853 第852章 象棋大师
- 854 第853章 象棋大师
- 855 第854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56 第855章 象棋大师简介
- 857 第856章 国际智力联盟
- 858 第857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59 第858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60 第859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61 第860章 女中豪杰
- 862 第861章 女子象棋高手
- 863 第862章 象棋大师宋国强
- 864 第863章 女子 象棋大师 尤颖钦
- 865 第864章 蒙古象棋
- 866 第865章 象棋文化
- 867 第866章 越南象棋
- 868 第867章 象棋高手蒋川
- 869 第868章 枭雄与象棋
- 870 第869章 象棋与大人物
- 871 第870章 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 872 第871章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
- 873 第872章 越南象棋文化
- 874 第873章 国际象棋 故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45章 象棋世界情节
第745章 象棋世界情节
第七百二十四章象棋世界情节
世界象棋联合会(WXF)WorldXiangqiFederation1993年4月6日成立于北京,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世界象棋联合会章程》。首任主席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霍英东先生,现任主席为霍震霆先生。世界象棋联合会的宗旨:1、推动世界范围内象棋事业的发展,组织和开展国际性象棋活动。2、鼓励和协助本会所属的象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象棋活动。3、通过象棋活动促进各国(地区)象棋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和象棋爱好者之间的友谊。世界象棋联合会赛事:世界象棋锦标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至2011年已举办12届,共产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27人(其中:男棋手17人、女棋手10人);产生象棋国际大师30人(其中:男棋手27人、女棋手3人)。世界象棋联合会为推动象棋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象棋协会或组织,开展象棋活动异常活跃。
世界象棋锦标赛:世界象棋锦标赛是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象棋世界大赛,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象棋比赛之一。每两年一届。
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0年4月1-7日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20支代表队,49名棋手(男36,女7,非华组6,非华组是单独比赛)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新加坡张心欢,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新加坡威廉士。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1年9月7-16日在中国昆明举办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中国象棋协会名誉主席秦基伟专程前往参加了开、闭幕式,并为比赛挂帅。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16支代表队,36名男子棋手(含8名非华裔棋手),4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赵国荣和胡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新加坡威廉士。
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3年4月4-10日在北京中国棋院举办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27支代表队,76名男子棋手(含32名非华裔棋手),11名女子棋手参赛。本次比赛,华裔与非华裔棋手同场竞赛,非华裔另算成绩。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徐天红和胡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梅青明。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青岛华丽杯”第三届象棋国际擂台赛。
1993年4月6日世界象棋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世界象棋联合会章程》。中国香港霍英东先生被选举为首任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
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5年9月1-8日在新加坡举办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24支代表队,66名男子棋手(含18名非华裔棋手),12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西马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加拿大黄玉莹,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武文黄松。
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7年11月19-23日在香港举办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28支代表队,76名男子棋手(含25名非华裔棋手),9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中国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意大利林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梅青明。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越洋电脑联网象棋对抗赛”、“特级大师胡荣华车轮战”和“特级大师柳大华闭目应战擂台赛”等特别表演节目。
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9年10月27-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支代表队,65名男子棋手(含18名非亚裔棋手),6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西马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金海英,非亚裔组(本届改为非亚裔组,但日本棋手可参与本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仁和大厦杯”象棋国际擂台赛。
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1年12月7-14日在澳门举办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支代表队,62名男子棋手(含14名非亚裔棋手),6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越南,中国吕钦第四次夺得男子个人冠军、中国王琳娜和中华台北高懿屏并列女子个人冠军,非亚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3年12月6-12日在香港举办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3支代表队,56名男子棋手(含14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法国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郭莉萍,非华越裔组(本届开始改为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
第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5年7月31-8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第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70名男子棋手(含28名非华越裔棋手),14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华台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郭莉萍,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7年10月16-22日在澳门举办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66名男子棋手(含22名非华越裔棋手),13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国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伍霞,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
第十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9年8月28-9月3日在中国新泰举办第十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28支代表队,77名男子棋手(含31名非华裔棋手),12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华台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赵鑫鑫和尤颖钦,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印尼伊万·塞蒂亚万。本届世锦赛原定在加拿大举行,因金融危机的缘故,加拿大象棋协会放弃承办权。为了确保世界象棋锦标赛的连续性,中国象棋协会决定接办本届赛事。
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1年11月20-26日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4支代表队,68名男子棋手(含28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新加坡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蒋川和唐丹,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十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3年10月22-26日在中国惠州举办第十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70名男子棋手(含30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国澳门、越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王天一和唐丹,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泰国基沙纳。
第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5年8月21-27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第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0支代表队,54名男子棋手(含23名非华越裔棋手),7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国澳门、越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郑惟桐和王琳娜,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晴。(本届世锦赛首次采用全自费参赛模式)
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7年11月13-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菲律宾当地时间11月18日夜间,“陈罗平杯”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盛大的闭幕仪式暨欢送晚会。
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陈辉煌先生首先代表东道主致答谢词,陈辉煌感言“这次是菲律宾有史以来第一次承办这么大型的世界性象棋大赛,世锦赛的成功主办,得到了世象联和各会员兄弟单位的友好支持,有菲律宾象棋协会全体同仁齐心参与。为了这次盛会,我们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很辛劳的付出,真的发自内心的感谢大家”。陈辉煌表示菲律宾象棋协会将为宏扬象棋事业继续坚持努力,并祝愿各参赛队返程顺利。
世界象棋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陈泽兰代表世象联致辞,陈泽兰首先送上祝贺“为期五天的陈罗平杯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圆满成功,在此,我谨代表世界象棋联合会,向在本届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队伍和棋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她高度评价菲律宾象棋协会为大赛所付出的努力,“本届比赛,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名棋手相聚在美丽的马尼拉,参加两年一度的世界象棋锦标赛。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创造良好的赛事氛围和生活环境,东道主菲律宾象棋协会精心组织、安排,以饱满的热情,为大家提供周到的服务。比赛期间,世界象棋联合会召开了第六届执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七届代表大会和第七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一届执委机构。菲律宾象棋协会为会议的顺利举行提供了热情的接待和悉心的照顾,世象联的各位执委在马尼拉期间生活、工作的十分愉快”。?
陈泽兰同时表达了感谢“为此,我谨代表世界象棋联合会,感谢菲律宾象棋协会以及为本届比赛付出辛勤努力的裁判员、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朋友们。你们以严谨的工作、优质的服务为赛事和各项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本届比赛增光添彩,谢谢你们”。?
陈泽兰有感而发“在过去的5天里,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棋手参与到世界象棋竞技交流的舞台,并且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和巨大的提升空间,你们出色的表现和超凡的智慧令全世界象棋爱好者惊艳。此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棋手们依靠象棋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通过象棋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让本届世锦赛成为了一次友好、和谐、精彩纷呈的象棋盛会”。?
陈泽兰憧憬道“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各方组织的积极配合和多方人士的相互协作下,本届世锦赛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世象联的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各会员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谋求发展新思路和新途径,扩大象棋项目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象棋组织加入,不断将象棋运动在世界范围普及和推广。让我们共同期待象棋运动的明天会更好”!
随后,盛大的颁奖仪式开始,来自世象联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菲律宾的领导嘉宾们,共同为优秀获得队伍及棋手颁奖,裁判长葛维蒲宣布了赛会成绩。中国队、德国队、中国澳门队、马来西亚队、中国香港队、越南队、东道主菲律宾队、中华台北队分获男子团体前八名;中国队王天一、中国队郑惟桐、中国澳门队曹岩磊、德国队薛涵第、东道主菲律宾队刘子健、越南队阮明日光、马来西亚队杨添任、中国香港队郑彦龙分获男子个人前八名;中国队唐丹、越南队阮黄燕、东马队余婷婷、美国队贾丹、英国队李琛、新加坡队陈茗芳分获女子个人前六名;荷兰队纳布斯、马来西亚队安华、日本队所司和晴、东马队嘉涵、德国队耐格勒、白俄罗斯队柯棋斯基、缅甸队段培超、柬埔寨队邱亮分获非华越裔组前八名。
精彩的颁奖过后,陈泽兰作为世象联代表,从本届世锦赛主办国菲律宾手中接过了世象联会旗,移交给下一届象棋世锦赛(第十六届)的主办国加拿大手中。
世界象棋联合会(WXF)WorldXiangqiFederation1993年4月6日成立于北京,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世界象棋联合会章程》。首任主席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霍英东先生,现任主席为霍震霆先生。世界象棋联合会的宗旨:1、推动世界范围内象棋事业的发展,组织和开展国际性象棋活动。2、鼓励和协助本会所属的象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象棋活动。3、通过象棋活动促进各国(地区)象棋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和象棋爱好者之间的友谊。世界象棋联合会赛事:世界象棋锦标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至2011年已举办12届,共产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27人(其中:男棋手17人、女棋手10人);产生象棋国际大师30人(其中:男棋手27人、女棋手3人)。世界象棋联合会为推动象棋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象棋协会或组织,开展象棋活动异常活跃。
世界象棋锦标赛:世界象棋锦标赛是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象棋世界大赛,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象棋比赛之一。每两年一届。
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0年4月1-7日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20支代表队,49名棋手(男36,女7,非华组6,非华组是单独比赛)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新加坡张心欢,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新加坡威廉士。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1年9月7-16日在中国昆明举办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中国象棋协会名誉主席秦基伟专程前往参加了开、闭幕式,并为比赛挂帅。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16支代表队,36名男子棋手(含8名非华裔棋手),4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赵国荣和胡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新加坡威廉士。
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3年4月4-10日在北京中国棋院举办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27支代表队,76名男子棋手(含32名非华裔棋手),11名女子棋手参赛。本次比赛,华裔与非华裔棋手同场竞赛,非华裔另算成绩。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徐天红和胡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梅青明。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青岛华丽杯”第三届象棋国际擂台赛。
1993年4月6日世界象棋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世界象棋联合会章程》。中国香港霍英东先生被选举为首任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
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5年9月1-8日在新加坡举办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24支代表队,66名男子棋手(含18名非华裔棋手),12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西马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加拿大黄玉莹,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武文黄松。
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7年11月19-23日在香港举办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28支代表队,76名男子棋手(含25名非华裔棋手),9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中国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意大利林野,非华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越南梅青明。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越洋电脑联网象棋对抗赛”、“特级大师胡荣华车轮战”和“特级大师柳大华闭目应战擂台赛”等特别表演节目。
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1999年10月27-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支代表队,65名男子棋手(含18名非亚裔棋手),6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西马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金海英,非亚裔组(本届改为非亚裔组,但日本棋手可参与本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本届世锦赛期间还进行了“仁和大厦杯”象棋国际擂台赛。
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1年12月7-14日在澳门举办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支代表队,62名男子棋手(含14名非亚裔棋手),6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越南,中国吕钦第四次夺得男子个人冠军、中国王琳娜和中华台北高懿屏并列女子个人冠军,非亚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3年12月6-12日在香港举办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3支代表队,56名男子棋手(含14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华台北、法国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郭莉萍,非华越裔组(本届开始改为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
第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5年7月31-8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第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70名男子棋手(含28名非华越裔棋手),14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华台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吕钦和郭莉萍,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7年10月16-22日在澳门举办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66名男子棋手(含22名非华越裔棋手),13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国香港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许银川和伍霞,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睛。
第十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9年8月28-9月3日在中国新泰举办第十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28支代表队,77名男子棋手(含31名非华裔棋手),12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中华台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赵鑫鑫和尤颖钦,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印尼伊万·塞蒂亚万。本届世锦赛原定在加拿大举行,因金融危机的缘故,加拿大象棋协会放弃承办权。为了确保世界象棋锦标赛的连续性,中国象棋协会决定接办本届赛事。
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1年11月20-26日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4支代表队,68名男子棋手(含28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越南、新加坡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蒋川和唐丹,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中国香港邝伟德。
第十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3年10月22-26日在中国惠州举办第十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25支代表队,70名男子棋手(含30名非华越裔棋手),10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国澳门、越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王天一和唐丹,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泰国基沙纳。
第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5年8月21-27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第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0支代表队,54名男子棋手(含23名非华越裔棋手),7名女子棋手参赛。团体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中国澳门、越南队,男、女个人冠军得主分别为中国郑惟桐和王琳娜,非华越裔组个人冠军得主为日本所司和晴。(本届世锦赛首次采用全自费参赛模式)
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17年11月13-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菲律宾当地时间11月18日夜间,“陈罗平杯”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盛大的闭幕仪式暨欢送晚会。
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陈辉煌先生首先代表东道主致答谢词,陈辉煌感言“这次是菲律宾有史以来第一次承办这么大型的世界性象棋大赛,世锦赛的成功主办,得到了世象联和各会员兄弟单位的友好支持,有菲律宾象棋协会全体同仁齐心参与。为了这次盛会,我们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很辛劳的付出,真的发自内心的感谢大家”。陈辉煌表示菲律宾象棋协会将为宏扬象棋事业继续坚持努力,并祝愿各参赛队返程顺利。
世界象棋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陈泽兰代表世象联致辞,陈泽兰首先送上祝贺“为期五天的陈罗平杯第十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圆满成功,在此,我谨代表世界象棋联合会,向在本届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队伍和棋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她高度评价菲律宾象棋协会为大赛所付出的努力,“本届比赛,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名棋手相聚在美丽的马尼拉,参加两年一度的世界象棋锦标赛。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创造良好的赛事氛围和生活环境,东道主菲律宾象棋协会精心组织、安排,以饱满的热情,为大家提供周到的服务。比赛期间,世界象棋联合会召开了第六届执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七届代表大会和第七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一届执委机构。菲律宾象棋协会为会议的顺利举行提供了热情的接待和悉心的照顾,世象联的各位执委在马尼拉期间生活、工作的十分愉快”。?
陈泽兰同时表达了感谢“为此,我谨代表世界象棋联合会,感谢菲律宾象棋协会以及为本届比赛付出辛勤努力的裁判员、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朋友们。你们以严谨的工作、优质的服务为赛事和各项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本届比赛增光添彩,谢谢你们”。?
陈泽兰有感而发“在过去的5天里,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棋手参与到世界象棋竞技交流的舞台,并且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和巨大的提升空间,你们出色的表现和超凡的智慧令全世界象棋爱好者惊艳。此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棋手们依靠象棋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通过象棋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让本届世锦赛成为了一次友好、和谐、精彩纷呈的象棋盛会”。?
陈泽兰憧憬道“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各方组织的积极配合和多方人士的相互协作下,本届世锦赛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世象联的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各会员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谋求发展新思路和新途径,扩大象棋项目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象棋组织加入,不断将象棋运动在世界范围普及和推广。让我们共同期待象棋运动的明天会更好”!
随后,盛大的颁奖仪式开始,来自世象联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菲律宾的领导嘉宾们,共同为优秀获得队伍及棋手颁奖,裁判长葛维蒲宣布了赛会成绩。中国队、德国队、中国澳门队、马来西亚队、中国香港队、越南队、东道主菲律宾队、中华台北队分获男子团体前八名;中国队王天一、中国队郑惟桐、中国澳门队曹岩磊、德国队薛涵第、东道主菲律宾队刘子健、越南队阮明日光、马来西亚队杨添任、中国香港队郑彦龙分获男子个人前八名;中国队唐丹、越南队阮黄燕、东马队余婷婷、美国队贾丹、英国队李琛、新加坡队陈茗芳分获女子个人前六名;荷兰队纳布斯、马来西亚队安华、日本队所司和晴、东马队嘉涵、德国队耐格勒、白俄罗斯队柯棋斯基、缅甸队段培超、柬埔寨队邱亮分获非华越裔组前八名。
精彩的颁奖过后,陈泽兰作为世象联代表,从本届世锦赛主办国菲律宾手中接过了世象联会旗,移交给下一届象棋世锦赛(第十六届)的主办国加拿大手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