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38 第737章 化敌为友
- 739 第738章 狼王星的新国王
- 740 第739章 王小七的绝招
- 741 第740章 西门吹雪的等待
- 742 第741章 王小七和西门吹雪的对决
- 743 第742章 忘我的境界
- 744 第743章 西门大官人
- 745 第744章 故事与发展
- 746 第745章 象棋世界情节
- 747 第746章 象棋在国外的发展
- 748 第747章 新加坡象棋高手
- 749 第748章 象棋精神
- 750 第749章 象棋界的神雕侠侣
- 751 第750章 吕布
- 752 第751章 来自地球的少年
- 753 第752章 狼王星的时间
- 754 第753章 象棋知识普及时间
- 755 第754章 象棋文化探索
- 756 第755章 象棋的文化
- 757 第756章 象棋文化的海外传播之旅
- 758 第757章 象棋在澳洲的发展
- 759 第758章 象棋在国外
- 760 第759章 象棋天才少年成长史
- 761 第760章 象棋高手李开先
- 762 第761章 象棋十大高手
- 763 第762章 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 764 第763章 王小七的梦境
- 765 第764章 象棋文化的精研
- 766 第765章 唐代象棋的那些事儿
- 767 第766章 象棋教学教习
- 768 第767章 象棋小故事赏析
- 769 第768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1)
- 770 第769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
- 771 第770章 象棋故事
- 772 第771章 象棋
- 773 第772章 象棋与爱情
- 774 第773章 象棋与爱情
- 775 第774章 象棋最高境界
- 776 第775章 象棋与谋略
- 777 第776章 象棋
- 778 第777章 中国棋文化
- 779 第778章 象棋文化
- 780 第779章 象棋
- 781 第780章 象棋文明
- 782 第781章 象棋棋谱
- 783 第782章 象棋的境界
- 784 第783章 象棋文化
- 785 第784章 象棋故事
- 786 第785章 象棋故事
- 787 第786章 象棋高手
- 788 第787章 象棋精髓
- 789 第788章 象棋精髓
- 790 第789章 象棋
- 791 第790章 象棋
- 792 第791章 象棋
- 793 第792章 象棋的发展
- 794 第793章 象棋影视作品
- 795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 796 第795章 王小七的穿越之旅
- 797 第796章 苏先生的担忧
- 798 第797章 苏先生的反击
- 799 第798章 幽古战神的象棋实力
- 800 第799章 来自幽灵城的问候
- 801 第800章 第七百七十七主章 幽灵少主
- 802 第801章 城主大人的心思
- 803 第802章 一念之间的输和赢
- 804 第803章 尔虞我诈
- 805 第804章 少主大人的烦恼
- 806 第805章 终于苏醒过来了
- 807 第806章 狼王星的曙光
- 808 第807章 真正的象棋
- 809 第808章 象棋知识普及
- 810 第809章 国际象棋简介
- 811 第810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12 第811章 国际象棋故事
- 813 第812章 星际联盟
- 814 第813章 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
- 815 第814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渊源
- 816 第815章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
- 817 第816章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 818 第817章 电脑和人脑的对决
- 819 第818章 国际象棋进化史
- 820 第819章 国际象棋在美国的发展
- 821 第820章 国际象棋大师 诸宸
- 822 第821章 国际象棋和俄罗斯
- 823 第822章 国际象棋和苏联
- 824 第823章 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
- 825 第824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26 第825章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之光
- 827 第826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8 第827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9 第828章 中国 国际象棋协会
- 830 第829章 国际象棋奥赛
- 831 第830章 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菲舍尔
- 832 第831章 国际象棋知识普及
- 833 第832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
- 834 第833章 象棋大师赵国荣
- 835 第834章 国际象棋女子赛
- 836 第835章 象棋大师赵国容(2
- 837 第836章 国际象棋的家国荣誉
- 838 第837章 国际象棋在深圳
- 839 第838章 棋的智慧
- 840 第839章 周武帝宇文邕
- 841 第840章 象棋故事
- 842 第841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3 第842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4 第843章 象棋大师
- 845 第844章 象棋七星
- 846 第845章 象棋大师于幼华
- 847 第846章 中国象棋与古代文明
- 848 第847章 象棋文化的传播
- 849 第848章 象棋大师
- 850 第849章 象棋大师
- 851 第850章 象棋大师李义庭
- 852 第851章 象棋大师
- 853 第852章 象棋大师
- 854 第853章 象棋大师
- 855 第854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56 第855章 象棋大师简介
- 857 第856章 国际智力联盟
- 858 第857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59 第858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60 第859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61 第860章 女中豪杰
- 862 第861章 女子象棋高手
- 863 第862章 象棋大师宋国强
- 864 第863章 女子 象棋大师 尤颖钦
- 865 第864章 蒙古象棋
- 866 第865章 象棋文化
- 867 第866章 越南象棋
- 868 第867章 象棋高手蒋川
- 869 第868章 枭雄与象棋
- 870 第869章 象棋与大人物
- 871 第870章 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 872 第871章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
- 873 第872章 越南象棋文化
- 874 第873章 国际象棋 故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47章 新加坡象棋高手
第747章 新加坡象棋高手
第七百二十六章新加坡象棋高手
在新加坡文华大酒店,新加坡象棋大师正“棋逢对手”,参加交锋的有现任国手、棋王、亚洲象棋特级大师、世界象棋棋联大师、亚象联特级裁判莫修邦、黄俊铭、李庆先、林耀森、赖汉顺等。大师们告诉记者,象棋将、兵、卒,车、马、炮,棋盘一摆开,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更深奥的兵法哲理尽在棋局之中。
“能在平面中创造一个胜形,或反败为胜,以确立最后胜利,这真谛,乃象棋之智慧,道尽了“苦尽甘来”的期待,教人永不绝望”。这是新加坡原象棋总会会长、马来西亚原象棋总会会长、亚洲象棋总会副会长的吕罗拔,在《中国象棋年鉴1999年版》中发表的“象棋哲学”,也是一篇浸透兵法智慧谋略的“兵家哲理”。
2001年1月1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财经版,在第一、三和第五版的右角下端,都刊登了一则由本地及国际三大电讯巨人刊登的广告,上面分别写着孙子的名言:“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曾为狮子国棋艺创造了一个全盛年代的吕罗拔对此诠释说,《孙子兵法》乃超越时空的战略思想,象棋是模拟战争的精巧游戏。用兵法解说象棋,用象棋演绎兵法,在博弈中灵活运用兵法谋略,从中领略象棋兵法的精要,谋略的神奇。他从这三句孙子名言联想到,象棋与兵法的妙用“攻其所不守”。现代的象棋高手,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都很熟稔各种开局,他们布防之严密,根本是无隙可入。因此你必须使整个局面演变得非常复杂,纷乱到超越其意料以外,然后在陌生的局面中寻找脆弱的一面,或将计就计、出奇制胜,或在他“攻于九天之上”的疏漏,一举把对手击垮,最终把对方拿下。这不但是“避实攻虚”,也是“转化”的绝招。
“守其所不攻”。防守必然稳固,是扼守了敌军无法攻取的地方。它包含了灵活性在其中,是一种意义性的方法引导。战场如此,棋局亦如此,必须了解攻守之所在。真正的象棋高手,防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防守的方法和重点目标是对手意想不到的。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这是说,作为一名象棋高手,必需同时具备攻与守的绝佳技能。也是说,善攻者,机不可失;善守者,周备无隙。故攻则克,以守则固。在守方面,这便是如孙子所说的“常山之蛇”,你若动它一动,它便全面扑过来,于是无从下手。孙子还说,“形兵至极至于无形”,这“无形”之神乎极致的用兵手法,虚虚实实的军事战略,则非一般军事家能理解。一名棋手要能作到此一变化莫测的境界,现不只是中变高手或残局专家而已,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更高一层的手法,致使对方处处挨打。
吕罗拔表示,下棋的人半点也不允许有侥幸之心,它是很细微的艺术,它教我们从已然而知未然,从现象而知未来的发展。象棋本来就是一种战争的锻炼游戏,变化无常,但它比战争艺术更为精致。因此,读《孙子兵法》的人,把象棋与兵法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化来解读孙子。吕罗拔笑谈道,中国兵家和中国象棋这两项古老的文化,就如两把青龙宝剑,其锋利像无以复制的青铜兵器,其智慧若能用于当世,必然游刃有余。
说起新加坡象棋,在国际棋坛也是举足轻重: 1990年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就是在狮城创办,海外第一女子高手张心欢力压大陆全国冠军黄玉莹抢走女子首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从中国棋手手中抢走金牌的国度。
男子象棋也是名将辈出,李庆先曾夺1989年第四届亚洲赛第四名,仅居大陆赵国荣、吕钦、邬正伟三人之后,为当届赛事海外第一人。年轻棋手中,郑海文曾力压港台棋王赵汝权、吴贵临,为新加坡夺得代表当时海外最高水平的中山杯国际赛的个人与团体双料冠军。其他如郑祥福、林耀森、林金星、康德荣等均曾在亚洲与世界赛场有出众的表现。随着张心欢、李庆先等的年岁渐长,郑海文的英年早逝,新加坡的成绩有所下滑。但近几年黄俊铭、吴宗翰等年轻棋手快速成长,多次在国际赛场上战平中国的洪智、孙勇征等特级大师与大师;在刚结束的首届罗平杯象棋赛上,由吴宗翰、林耀森、梁文杰组成的队伍,以未失一局的佳绩横扫有智运会季军陆光铎、亚洲赛殿军庄宏明压阵的马来西亚、菲律宾队,以明显高出一筹的实力,重新成为可与越南、台北、香港分庭抗礼的象棋强国。
新加坡的重新崛起,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综合性运动会的影响,亚室会增加象棋项目后,新加坡对象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象赛事的设置上增加了全国快棋赛;对获得奖牌的象棋选手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国内严格的技术等级制度与选拔制度,要参加亚洲与国际大赛,必须有国际称号和有好的成绩,如本次亚室会,康德荣大师以上届亚军的身份入选,而另一位国际特级大师黄俊铭没有达到新加坡奥委会规定的参赛资格,新加坡队也因达标的人数不够而未能组队参加团体赛的角逐。
三是通过网上与中国棋手、海外其他高手的练兵,实力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布局,年轻一代已经超越了注重实战但却不习惯研究布局的老一辈海外棋王。?
在新加坡,象棋是一项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参与者有不少是象吴宗翰般受过高等教育、有海外经历、有一份好的职业、业余爱好广泛的人士。可以期待,在官方和他们的推动下,新加坡象棋将再创辉煌,如果以吴宗翰为代表的新加坡棋手在中残局的功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话,将对大陆棋手形成更大的威胁。在我们日渐重视越南象棋的同时,新加坡很可能扮演“黄雀在后”的角色。新加坡女子乒乓球的威胁,早已证明小国同样也可以很出色。如无意外,明年第二届韩信杯国际名人战中,我们将看到以世锦赛优胜名次获得参赛资格的新加坡吴宗翰的精彩亮相,可能这又将是他实现新突破的又一次首演?
第三届亚室会男子快棋赛销烟散尽,大陆的两位特大王斌与谢靖有惊无险地包揽金银牌。但回首赛事全程,风头最劲的却不是奖牌得主与东道主越南的选手,倒是最后屈居第六名的新加坡吴宗翰(Alvin_Woo)。?请看国际特级大师吴宗翰本次赛事的惊艳演出:第二、三轮连续逼和两位排名中国等级分十强内的高手,其中对谢靖的一局更是净多双兵的胜势残局,令大陆棋手与首日的领头羊无缘,夺冠形势空前严峻!第四、五轮挑战单骑领先的香港冠军陈振杰与海外第一高手越南阮成保,均是先下一城!其中胜阮成保的首局更是堪称完胜。??尽管在连战四大高手后因体力下降与用时紧张,应胜反败不敌另一位越南棋手阮陈杜宁,痛失近在咫尺的奖牌,但仍然跻身六强,虽败犹荣了。
Alvin(吴宗翰)祖籍上海,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10岁由象棋水平并不高的父亲启蒙学会对弈; 14岁首次参加新加坡中学生象棋赛,开始涉足竞技象棋之路; 2001年赴澳洲留学,当时网络象棋刚刚兴起,网上对弈的多是海外高学历的华裔精英,求学之余,在ICCS网站与网络高手的大量实战,令水平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 2004年回国时已非吴下阿蒙,初次参加全国赛,即勇夺全国乙组冠军,其后服兵役与进修,期间没有参加全国个人赛。 2006、2008年仅两次参加亚洲锦标赛,即两次达到规定的胜率,成为继黄俊铭后新加坡第二位亚洲国际特级大师! 2007年学业有成后,初次参加全国甲组赛事即勇夺冠军,至2009年已勇夺三连冠!追平了前辈高手沈云清1983-1985年创下的纪录。 2009年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即以6胜1和2负的高分,个人跻身前六名,团体高居第四位,均创下新加坡在世锦赛的最好成绩!形象俊朗兼实力强劲的“小北斗”吴宗翰,从2004年起创下了多项首次参赛即夺冠或历史性突破的佳绩,也为相对沉寂多时的新加坡棋坛再度注入强劲的竞争活力。
蓝春雨,生于1921年。祖籍是中国广东大埔人氏。???
?蓝春雨从小喜欢下棋,战后初期他就参与棋赛活动。1947年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棋士,由于对布局毫无研究,每逢对手斗顺炮时,蓝就挥炮打中卒,以至于影响步数失先落败而不自知。经过多次失利,他还是不得其解,只好向他的一位宗叔请教。其宗叔当时的棋艺,已有一定的水平,便向他指出:“若要研究斗炮,应去买一本《桔中秘》”,细加研读,反复推敲。由于他本身对棋艺攻杀特别喜好,很快就豁然贯通,得窥其中奥秘,从此得心应手,功力一日千里。想不到一本薄薄的《桔中秘》。造就一代棋王的诞生。????
蓝君的棋艺有进步后,便向当时的各大高手如杨青峰、苏勉之与王柏芬等教。经过一段日子的对弈磨练,已达一流之列。?????
1949年,蓝君参加了“1949年度全新加坡象棋公开冠军赛”,参加比赛共48人。比赛结果:冠军董诗文、亚军林明利、蓝君获得季军。这次比赛,为蓝君两年后夺冠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1年春,新加坡华人基督教青年会主办了一项规模盛大的“全新加坡象棋公开冠军赛”,参赛的棋坛高手如林,计有卢焕文、翁世春、王柏芬、林松根、陆景贤、林仰文、曾展峰、蓝厚青和陈展鹏等好手。蓝春雨当年虽年仅25岁,但自恃棋芑以达颠峰,便满怀信心地参加逐鹿。经过几番搏杀,蓝君的棋风大刀阔斧,攻杀凌厉,结果,技压群雄,以最高积分荣登冠军宝座,与亚军翁世春、季军卢焕文和殿军王柏芬合称星洲棋坛“四大天王”,而蓝君独高居首座,乃赁真实势力,绝非挠幸。蓝君一战成名,自此更奠定了他在棋坛地位。
是年12月,青年会组队远征吉隆坡、波德申和槟城三地,由青年部干事林责率领,队员为新四大天王,三战皆捷,饮誉而归。其中蓝春雨八战六胜二和,表现最优。?
??? 1952年初,蓝春雨单刀赴西马及婆罗洲(即现在的东马)各地摆设擂台,以棋会友,转战历时年余,接战数十位名手,保持不败,其中三度挫败中马盟主侯九,战绩辉煌,威震全马,号称“星马婆棋霸”,为新加坡棋手扬威海外的第一人,这也是他的技艺臻达顶峰的时期。
1953年,香江棋王挟枝南游,这是占后以来棋坛最大的盛事。从7月27日起一连四晚,由青年会主办了的比赛,安排了卢焕文把守头关,洪机掌第二头,杨青峰把守最后两关。棋赛在快乐世界体育馆隆重举行。入门票一律1元,观众场面空前记录。四晚比赛的结果,香港棋王李志海均以直落两局取胜,震动新马棋坛。????新方三将,均为最负时誉的顶尖高手,然拥有香港棋王名衔的李志海,真所谓不是猛龙不过江,棋艺更是棋高一筹,自不在话。就有许多棋友认为当时的蓝春雨,亦是现状最佳的好手,未派出场,令人觉得可惜。于是,在各方面的怂恿下,爆出了蓝春雨,亦是现状最佳的好手,未派出场,令人觉得可惜。于是,在各方面的怂恿下,爆出了蓝春雨向李志海下贴约战,一决雌雄的新闻。最后由南洋商报在快乐世界主办一场义赛,救济芽笼火灾难民,门票分一、三、五及十元,共筹得1078元,比赛分先两局,演出了一幕极富刺激性的惊心动魄场面。蓝春雨首局得先,以中炮七路马攻李的屏风马,由于李的布局较为娴熟,很快就高奏凯歌。诗云:棋坛亦有相对克,以柔化刚破千钧;?????一步错着难回手,春雨绵绵憾终生。????蓝既负首局,次局便使出顺炮双横车的“镇山宝”,以图扳回一局。中局蓝弃马得先,步步催逼,李沉着应战,见招拆招,弃至如图形势,蓝只要车4平1吃边马后胜定,可惜他随手兑掉双车,后已炮被困死,功亏一篑,令棋友们扼腕叹息,一着棋差,造成终身遗憾,“点解唔食边马”,每回提起,蓝棋王总耿耿于心,未能释怀。(未完待续)
在新加坡文华大酒店,新加坡象棋大师正“棋逢对手”,参加交锋的有现任国手、棋王、亚洲象棋特级大师、世界象棋棋联大师、亚象联特级裁判莫修邦、黄俊铭、李庆先、林耀森、赖汉顺等。大师们告诉记者,象棋将、兵、卒,车、马、炮,棋盘一摆开,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更深奥的兵法哲理尽在棋局之中。
“能在平面中创造一个胜形,或反败为胜,以确立最后胜利,这真谛,乃象棋之智慧,道尽了“苦尽甘来”的期待,教人永不绝望”。这是新加坡原象棋总会会长、马来西亚原象棋总会会长、亚洲象棋总会副会长的吕罗拔,在《中国象棋年鉴1999年版》中发表的“象棋哲学”,也是一篇浸透兵法智慧谋略的“兵家哲理”。
2001年1月1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财经版,在第一、三和第五版的右角下端,都刊登了一则由本地及国际三大电讯巨人刊登的广告,上面分别写着孙子的名言:“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曾为狮子国棋艺创造了一个全盛年代的吕罗拔对此诠释说,《孙子兵法》乃超越时空的战略思想,象棋是模拟战争的精巧游戏。用兵法解说象棋,用象棋演绎兵法,在博弈中灵活运用兵法谋略,从中领略象棋兵法的精要,谋略的神奇。他从这三句孙子名言联想到,象棋与兵法的妙用“攻其所不守”。现代的象棋高手,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都很熟稔各种开局,他们布防之严密,根本是无隙可入。因此你必须使整个局面演变得非常复杂,纷乱到超越其意料以外,然后在陌生的局面中寻找脆弱的一面,或将计就计、出奇制胜,或在他“攻于九天之上”的疏漏,一举把对手击垮,最终把对方拿下。这不但是“避实攻虚”,也是“转化”的绝招。
“守其所不攻”。防守必然稳固,是扼守了敌军无法攻取的地方。它包含了灵活性在其中,是一种意义性的方法引导。战场如此,棋局亦如此,必须了解攻守之所在。真正的象棋高手,防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防守的方法和重点目标是对手意想不到的。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这是说,作为一名象棋高手,必需同时具备攻与守的绝佳技能。也是说,善攻者,机不可失;善守者,周备无隙。故攻则克,以守则固。在守方面,这便是如孙子所说的“常山之蛇”,你若动它一动,它便全面扑过来,于是无从下手。孙子还说,“形兵至极至于无形”,这“无形”之神乎极致的用兵手法,虚虚实实的军事战略,则非一般军事家能理解。一名棋手要能作到此一变化莫测的境界,现不只是中变高手或残局专家而已,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更高一层的手法,致使对方处处挨打。
吕罗拔表示,下棋的人半点也不允许有侥幸之心,它是很细微的艺术,它教我们从已然而知未然,从现象而知未来的发展。象棋本来就是一种战争的锻炼游戏,变化无常,但它比战争艺术更为精致。因此,读《孙子兵法》的人,把象棋与兵法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化来解读孙子。吕罗拔笑谈道,中国兵家和中国象棋这两项古老的文化,就如两把青龙宝剑,其锋利像无以复制的青铜兵器,其智慧若能用于当世,必然游刃有余。
说起新加坡象棋,在国际棋坛也是举足轻重: 1990年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就是在狮城创办,海外第一女子高手张心欢力压大陆全国冠军黄玉莹抢走女子首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从中国棋手手中抢走金牌的国度。
男子象棋也是名将辈出,李庆先曾夺1989年第四届亚洲赛第四名,仅居大陆赵国荣、吕钦、邬正伟三人之后,为当届赛事海外第一人。年轻棋手中,郑海文曾力压港台棋王赵汝权、吴贵临,为新加坡夺得代表当时海外最高水平的中山杯国际赛的个人与团体双料冠军。其他如郑祥福、林耀森、林金星、康德荣等均曾在亚洲与世界赛场有出众的表现。随着张心欢、李庆先等的年岁渐长,郑海文的英年早逝,新加坡的成绩有所下滑。但近几年黄俊铭、吴宗翰等年轻棋手快速成长,多次在国际赛场上战平中国的洪智、孙勇征等特级大师与大师;在刚结束的首届罗平杯象棋赛上,由吴宗翰、林耀森、梁文杰组成的队伍,以未失一局的佳绩横扫有智运会季军陆光铎、亚洲赛殿军庄宏明压阵的马来西亚、菲律宾队,以明显高出一筹的实力,重新成为可与越南、台北、香港分庭抗礼的象棋强国。
新加坡的重新崛起,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综合性运动会的影响,亚室会增加象棋项目后,新加坡对象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象赛事的设置上增加了全国快棋赛;对获得奖牌的象棋选手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国内严格的技术等级制度与选拔制度,要参加亚洲与国际大赛,必须有国际称号和有好的成绩,如本次亚室会,康德荣大师以上届亚军的身份入选,而另一位国际特级大师黄俊铭没有达到新加坡奥委会规定的参赛资格,新加坡队也因达标的人数不够而未能组队参加团体赛的角逐。
三是通过网上与中国棋手、海外其他高手的练兵,实力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布局,年轻一代已经超越了注重实战但却不习惯研究布局的老一辈海外棋王。?
在新加坡,象棋是一项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参与者有不少是象吴宗翰般受过高等教育、有海外经历、有一份好的职业、业余爱好广泛的人士。可以期待,在官方和他们的推动下,新加坡象棋将再创辉煌,如果以吴宗翰为代表的新加坡棋手在中残局的功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话,将对大陆棋手形成更大的威胁。在我们日渐重视越南象棋的同时,新加坡很可能扮演“黄雀在后”的角色。新加坡女子乒乓球的威胁,早已证明小国同样也可以很出色。如无意外,明年第二届韩信杯国际名人战中,我们将看到以世锦赛优胜名次获得参赛资格的新加坡吴宗翰的精彩亮相,可能这又将是他实现新突破的又一次首演?
第三届亚室会男子快棋赛销烟散尽,大陆的两位特大王斌与谢靖有惊无险地包揽金银牌。但回首赛事全程,风头最劲的却不是奖牌得主与东道主越南的选手,倒是最后屈居第六名的新加坡吴宗翰(Alvin_Woo)。?请看国际特级大师吴宗翰本次赛事的惊艳演出:第二、三轮连续逼和两位排名中国等级分十强内的高手,其中对谢靖的一局更是净多双兵的胜势残局,令大陆棋手与首日的领头羊无缘,夺冠形势空前严峻!第四、五轮挑战单骑领先的香港冠军陈振杰与海外第一高手越南阮成保,均是先下一城!其中胜阮成保的首局更是堪称完胜。??尽管在连战四大高手后因体力下降与用时紧张,应胜反败不敌另一位越南棋手阮陈杜宁,痛失近在咫尺的奖牌,但仍然跻身六强,虽败犹荣了。
Alvin(吴宗翰)祖籍上海,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10岁由象棋水平并不高的父亲启蒙学会对弈; 14岁首次参加新加坡中学生象棋赛,开始涉足竞技象棋之路; 2001年赴澳洲留学,当时网络象棋刚刚兴起,网上对弈的多是海外高学历的华裔精英,求学之余,在ICCS网站与网络高手的大量实战,令水平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 2004年回国时已非吴下阿蒙,初次参加全国赛,即勇夺全国乙组冠军,其后服兵役与进修,期间没有参加全国个人赛。 2006、2008年仅两次参加亚洲锦标赛,即两次达到规定的胜率,成为继黄俊铭后新加坡第二位亚洲国际特级大师! 2007年学业有成后,初次参加全国甲组赛事即勇夺冠军,至2009年已勇夺三连冠!追平了前辈高手沈云清1983-1985年创下的纪录。 2009年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即以6胜1和2负的高分,个人跻身前六名,团体高居第四位,均创下新加坡在世锦赛的最好成绩!形象俊朗兼实力强劲的“小北斗”吴宗翰,从2004年起创下了多项首次参赛即夺冠或历史性突破的佳绩,也为相对沉寂多时的新加坡棋坛再度注入强劲的竞争活力。
蓝春雨,生于1921年。祖籍是中国广东大埔人氏。???
?蓝春雨从小喜欢下棋,战后初期他就参与棋赛活动。1947年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棋士,由于对布局毫无研究,每逢对手斗顺炮时,蓝就挥炮打中卒,以至于影响步数失先落败而不自知。经过多次失利,他还是不得其解,只好向他的一位宗叔请教。其宗叔当时的棋艺,已有一定的水平,便向他指出:“若要研究斗炮,应去买一本《桔中秘》”,细加研读,反复推敲。由于他本身对棋艺攻杀特别喜好,很快就豁然贯通,得窥其中奥秘,从此得心应手,功力一日千里。想不到一本薄薄的《桔中秘》。造就一代棋王的诞生。????
蓝君的棋艺有进步后,便向当时的各大高手如杨青峰、苏勉之与王柏芬等教。经过一段日子的对弈磨练,已达一流之列。?????
1949年,蓝君参加了“1949年度全新加坡象棋公开冠军赛”,参加比赛共48人。比赛结果:冠军董诗文、亚军林明利、蓝君获得季军。这次比赛,为蓝君两年后夺冠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1年春,新加坡华人基督教青年会主办了一项规模盛大的“全新加坡象棋公开冠军赛”,参赛的棋坛高手如林,计有卢焕文、翁世春、王柏芬、林松根、陆景贤、林仰文、曾展峰、蓝厚青和陈展鹏等好手。蓝春雨当年虽年仅25岁,但自恃棋芑以达颠峰,便满怀信心地参加逐鹿。经过几番搏杀,蓝君的棋风大刀阔斧,攻杀凌厉,结果,技压群雄,以最高积分荣登冠军宝座,与亚军翁世春、季军卢焕文和殿军王柏芬合称星洲棋坛“四大天王”,而蓝君独高居首座,乃赁真实势力,绝非挠幸。蓝君一战成名,自此更奠定了他在棋坛地位。
是年12月,青年会组队远征吉隆坡、波德申和槟城三地,由青年部干事林责率领,队员为新四大天王,三战皆捷,饮誉而归。其中蓝春雨八战六胜二和,表现最优。?
??? 1952年初,蓝春雨单刀赴西马及婆罗洲(即现在的东马)各地摆设擂台,以棋会友,转战历时年余,接战数十位名手,保持不败,其中三度挫败中马盟主侯九,战绩辉煌,威震全马,号称“星马婆棋霸”,为新加坡棋手扬威海外的第一人,这也是他的技艺臻达顶峰的时期。
1953年,香江棋王挟枝南游,这是占后以来棋坛最大的盛事。从7月27日起一连四晚,由青年会主办了的比赛,安排了卢焕文把守头关,洪机掌第二头,杨青峰把守最后两关。棋赛在快乐世界体育馆隆重举行。入门票一律1元,观众场面空前记录。四晚比赛的结果,香港棋王李志海均以直落两局取胜,震动新马棋坛。????新方三将,均为最负时誉的顶尖高手,然拥有香港棋王名衔的李志海,真所谓不是猛龙不过江,棋艺更是棋高一筹,自不在话。就有许多棋友认为当时的蓝春雨,亦是现状最佳的好手,未派出场,令人觉得可惜。于是,在各方面的怂恿下,爆出了蓝春雨,亦是现状最佳的好手,未派出场,令人觉得可惜。于是,在各方面的怂恿下,爆出了蓝春雨向李志海下贴约战,一决雌雄的新闻。最后由南洋商报在快乐世界主办一场义赛,救济芽笼火灾难民,门票分一、三、五及十元,共筹得1078元,比赛分先两局,演出了一幕极富刺激性的惊心动魄场面。蓝春雨首局得先,以中炮七路马攻李的屏风马,由于李的布局较为娴熟,很快就高奏凯歌。诗云:棋坛亦有相对克,以柔化刚破千钧;?????一步错着难回手,春雨绵绵憾终生。????蓝既负首局,次局便使出顺炮双横车的“镇山宝”,以图扳回一局。中局蓝弃马得先,步步催逼,李沉着应战,见招拆招,弃至如图形势,蓝只要车4平1吃边马后胜定,可惜他随手兑掉双车,后已炮被困死,功亏一篑,令棋友们扼腕叹息,一着棋差,造成终身遗憾,“点解唔食边马”,每回提起,蓝棋王总耿耿于心,未能释怀。(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