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刘备驾崩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波再起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孙权称帝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议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没钱就给人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儿愁嫁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说匈奴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怀不轨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农庄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没准备的仗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虚实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阳战起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藤甲建功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争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谈崩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战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败的刺杀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收网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关将至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吴之议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锦还乡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杀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队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闻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我要回家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团聚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杀也有程序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况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发起飙来六亲不认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师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战神祠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东吴战败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琐事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将成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惊叹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广袖流仙裙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
- 599 第六百章 青楼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将欲行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边陲之地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风光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选一个吧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捷报和噩耗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临别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国不可因一人而兴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团聚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开疆拓土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邦来朝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头万绪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纷飞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钥匙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归途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刘禅的野心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宫廷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争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之前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贻误军机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祭旗出征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肯定是他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烟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峙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装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截河断流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时机到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马兵败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达回朝请兵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动兵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袭营、反偷袭、再偷袭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盘外招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价码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放权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严挂帅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连败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浊漳水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严兵败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败走黎阳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阵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邺城外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无奈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战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长戚戚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问罪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的决定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战局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
- 654 第六百五十五章 疯狂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战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胜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势已定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合围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遗忘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条件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结果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壮士暮年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乡
- 665 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
- 668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国终章
- 669 后记
- 670 新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在确定了匈奴人此时处于忙碌状态,没有出兵条件之后,蒋琬方才安心的去往冀县,如今西凉人口多在陇西、金城一带,羌民虽然也会暴乱,但因为双方生活习性相近的缘故,反而很少做出屠戮之类的事情,大汉对羌族也一直是采取一边镇压一边安抚的策略,这关系说起来,有些复杂。
这边儿局势暂时算是稳定,但中原的战报中,徐晃在河内屯兵两个月之后,已经率军渡河,抵达荥阳,并在荥阳一带开始封锁各条要道,做出攻打虎牢关的架势,但对方有多少人马,关平那边至今没能探出来。
只觉得很多,每天似乎都在进进出出,关平感觉对方在虚张声势,却又不敢贸然出击,只是在虎牢关上与徐晃对峙,通知轩辕关、旋门关、伊阙关等可能出现曹军的地方进行了封锁,以免徐晃走小路而来。
如今洛阳的重建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作为大汉这边来说,是不想开战的。
“伯渊,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跟我们交易并且有意向长期与我们交易的部落。”廉县,蒋琬已经离开,糜竺和糜威父子留在这边,负责协助刘毅,带着最近的交易记录,糜竺找到刘毅商议对于南匈奴的事情。
“有三十多个部落?”刘毅有些诧异的看着糜竺送来的单子。
“嗯,不过都是些小部落,人口不过数百。”糜竺坐下来,接过小环递来的茶汤一口饮尽,点头笑道:“这些部落收奴隶的价格不一,但能给我们提供的人口却也不多,只有三百来个。”
现在正是牲畜刚刚经历过寒冬,体态瘦弱,需要放牧的时候,也是匈奴人最忙的时候,正缺人呢,哪会过多出卖奴隶。
况且糜竺现在找的就是几个小部落,听着挺多,但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万人。
“我原本想等形成稳定交易之后,让他们相互为了更多的利益压价,但如今看来,这套不成呢。”糜竺叹了口气道。
“哦?”刘毅疑惑道:“为何?”
这么多部落,出高价,购买来的奴隶却只有三百来个,平均下来一个牧场十个人都不够,而且看糜竺的样子,显然对方对于这样买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们也不笨,过了秋季就是围猎了,到时候一发兵,这里的东西都是他们的,为何还要用奴隶来换?尤其是眼下正是忙碌的时候,他们显然不愿意把劳动力拿来交换,尽管他们同样需要盐。”糜竺给刘毅分析道。
现在做这买卖并不适合,但如果等他们过了忙碌时节,牛羊膘肥体壮了,那接下来,就是围猎了,这边有的,还不都是他们的?廉县、灵州这些地方距离匈奴人最近,也是受到劫掠最严重的地方呢。
“好算计!”刘毅拍掌笑道:“人算虎,虎亦算人呐!”
“就是这个道理,这还是那些小部落,其实奴隶最多的该算是大部落,只是大部落根本不接受我们的交易,甚至几个前去说项的人,被他们杀了。”糜竺叹了口气道。
“杀了?”刘毅眯起了眼睛,看向糜竺:“如此嚣张?”
“这也是无法的事情!”糜竺叹了口气:“他们若不讲道理起来,我等也拿他们没辙。”
刘毅点点头,金莲盐泽距此足有五百里,他带来的新兵多为步兵,就算想要找回场子,他这两万步兵若是朕开过去,后路很容易便被匈奴人断了,哪怕现在匈奴人都在各忙各的,聚集不到一起,但步兵在这种平原上跟人骑兵打,正面战场还行,但来到这里这段时间,刘毅专门了解过匈奴人的战法,以骑射游击为主,很少会跟你正面硬碰。
这也跟匈奴人制度有关,哪怕是单于,也没办法让这些牧民们去做必死的事情,而正面冲击步兵方阵,在没有马镫,也没有魏军骑兵那种马铠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找死,牧民们自然不愿意去,纪律性上来说,汉军能甩匈奴兵十八条街。
不过不硬碰才是最麻烦的,他们会骚扰到你疲惫或者自乱阵脚的时候,一窝蜂冲上来。
所以要动手是不可能的,但就这么算了,刘毅心里不舒服,别看他平日里作战以守为主,但这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并不代表刘毅就愿意在敌人招惹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忍气吞声。
就像糜竺说的那样,现在还真没什么办法对那拓跋部落进行制裁。
金莲盐泽,也确实不缺盐,拓跋部敢这么嚣张,恐怕也是因为手中控制着盐泽,哪怕匈奴单于都得敬他们三分。
“打听打听这拓跋部的盐是如何分配的,他们控制着盐泽,不可能只是自家用吧?另外再看看他们缺什么?”刘毅想了想,对着糜竺道。
“伯渊要做什么?”糜竺看着刘毅,询问道。
“现在也说不准,但这个场子得找回来,不然他还真以为我不能将他们怎么样了?”刘毅笑着摇了摇头,出兵不现实,两万新兵可不能这么糟蹋,物资上,这拓跋部显然也并不是太缺,他想干什么都干不了:“而且盐泽这种富的流油的地方,觊觎之人也不少吧?”
“的确。”糜竺点了点头,别说匈奴人,他都有些眼红。
“那就找可以合作的,最好是跟拓跋部有贸易往来,跟他们亲近的。”刘毅笑道。
“这……”糜竺想了想,苦笑道:“伯渊还真是洞彻人心。”
他经商多年,人心险恶着实见了不少,一般能算计你的,多半是你身边亲近且有利益关系之人,远的人家或许会羡慕、嫉妒,但距离太远,也够不上,只有有利益往来的,能够亲生接触和感受到这其中庞大利益的,才会有这个心思,因为他们不但距离这里近,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够到,灭了拓跋部,他们是有能力拿到盐泽的,这些人,对于拓跋部来说,才是最危险的。
“怪只怪他不守规矩,其实拓跋部愿意合作的话,我也不会想这种办法,费时又费钱。”刘毅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那些奴隶虽然少,但也别停止收,这次的三百人先给我。”
“修路?”糜竺点点头,有些疑惑的看向刘毅,如今西凉这边的确是很缺人手,尤其是廉县这一带。
“不,建个农牧结合的农场。”刘毅摇了摇头,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找寻能够将两族融合的可能,除了文化、语言的同化之外,生存问题才是最根本的。
“那些奴隶如今就在城中,伯渊何时要用?”糜竺也起身问道。
“现在!”
……
农牧结合,实际上农场要的是开垦出一片田地来,种植适合的作物,农场在刘毅的规划中,田地、灌溉的水渠之外,还有化粪池、磨坊、水车、神农庙等建筑,都是有益于增加粮产的东西,配合播种机、曲辕犁,在荆州、蜀中时,对于农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提高产量。
牧场的话,虽然也在南方高过些养殖,不过当时养的大都是家禽,只需要一个围栏,喂食的槽还有鸡笼、鸭笼或是鱼塘就可以了,但在这边,蓄养的就换成了牛羊乃至战马,南方的那一套在这边可不适用,得有牛圈、羊圈、马圈,还得保证有大量的牧草供牲口吃。
胡人逐水草而居,一般都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水草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些牧民,所以只能不断的迁徙,寻找水草丰茂的地方。
但是否可以通过重地的方式,来种曹?
此外秋收之后的谷物剩下的秸秆之类的东西是否能够当做饲料,就如同当时刘毅的渔桑循环一般,动物的粪便拿来做肥料,同时用谷物的副产品作为动物的食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能够蓄养的上限又是多少?来年还能不能继续这样的循环,这些都是刘毅要考虑的,这三百人就是刘毅准备经营一座农牧场的实验者,人数也够了,不过刘毅还需要一些农耕经验丰富的人来帮自己。
这样的人才,在汉朝是最容易找到的,作为农耕社会,经验丰富的农夫,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军队里,也很容易就能够找到。
次日一早,刘毅找齐了人手开始带着那些购买来的奴隶开垦田地,刘毅又在新军之中,挑选了一批人雇佣过来跟自己一起搭建农场和牧场的建筑,此外刘毅还想做个风车,这西北大地上,常年有风,只是并不固定,要如水流那样利用肯定不现实,但进行一些简单的转化,让生活便利一些却也不难。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三百人的更低被开垦出来,同时还有巨大的牧场,刘毅的预计中,是按照千人规模来圈地进行改造的,按照计划,这一大片地方,要能够让千人至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第一年成功还不算,要第二年还能成功的话,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在整个西凉乃至河套地区展开,一步步吸纳和收编一些匈奴的小部落,当然,这些也只是最开始的计划,能否成功,眼下还不好下结论,得靠时间来验证。
这边儿局势暂时算是稳定,但中原的战报中,徐晃在河内屯兵两个月之后,已经率军渡河,抵达荥阳,并在荥阳一带开始封锁各条要道,做出攻打虎牢关的架势,但对方有多少人马,关平那边至今没能探出来。
只觉得很多,每天似乎都在进进出出,关平感觉对方在虚张声势,却又不敢贸然出击,只是在虎牢关上与徐晃对峙,通知轩辕关、旋门关、伊阙关等可能出现曹军的地方进行了封锁,以免徐晃走小路而来。
如今洛阳的重建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作为大汉这边来说,是不想开战的。
“伯渊,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跟我们交易并且有意向长期与我们交易的部落。”廉县,蒋琬已经离开,糜竺和糜威父子留在这边,负责协助刘毅,带着最近的交易记录,糜竺找到刘毅商议对于南匈奴的事情。
“有三十多个部落?”刘毅有些诧异的看着糜竺送来的单子。
“嗯,不过都是些小部落,人口不过数百。”糜竺坐下来,接过小环递来的茶汤一口饮尽,点头笑道:“这些部落收奴隶的价格不一,但能给我们提供的人口却也不多,只有三百来个。”
现在正是牲畜刚刚经历过寒冬,体态瘦弱,需要放牧的时候,也是匈奴人最忙的时候,正缺人呢,哪会过多出卖奴隶。
况且糜竺现在找的就是几个小部落,听着挺多,但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万人。
“我原本想等形成稳定交易之后,让他们相互为了更多的利益压价,但如今看来,这套不成呢。”糜竺叹了口气道。
“哦?”刘毅疑惑道:“为何?”
这么多部落,出高价,购买来的奴隶却只有三百来个,平均下来一个牧场十个人都不够,而且看糜竺的样子,显然对方对于这样买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们也不笨,过了秋季就是围猎了,到时候一发兵,这里的东西都是他们的,为何还要用奴隶来换?尤其是眼下正是忙碌的时候,他们显然不愿意把劳动力拿来交换,尽管他们同样需要盐。”糜竺给刘毅分析道。
现在做这买卖并不适合,但如果等他们过了忙碌时节,牛羊膘肥体壮了,那接下来,就是围猎了,这边有的,还不都是他们的?廉县、灵州这些地方距离匈奴人最近,也是受到劫掠最严重的地方呢。
“好算计!”刘毅拍掌笑道:“人算虎,虎亦算人呐!”
“就是这个道理,这还是那些小部落,其实奴隶最多的该算是大部落,只是大部落根本不接受我们的交易,甚至几个前去说项的人,被他们杀了。”糜竺叹了口气道。
“杀了?”刘毅眯起了眼睛,看向糜竺:“如此嚣张?”
“这也是无法的事情!”糜竺叹了口气:“他们若不讲道理起来,我等也拿他们没辙。”
刘毅点点头,金莲盐泽距此足有五百里,他带来的新兵多为步兵,就算想要找回场子,他这两万步兵若是朕开过去,后路很容易便被匈奴人断了,哪怕现在匈奴人都在各忙各的,聚集不到一起,但步兵在这种平原上跟人骑兵打,正面战场还行,但来到这里这段时间,刘毅专门了解过匈奴人的战法,以骑射游击为主,很少会跟你正面硬碰。
这也跟匈奴人制度有关,哪怕是单于,也没办法让这些牧民们去做必死的事情,而正面冲击步兵方阵,在没有马镫,也没有魏军骑兵那种马铠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找死,牧民们自然不愿意去,纪律性上来说,汉军能甩匈奴兵十八条街。
不过不硬碰才是最麻烦的,他们会骚扰到你疲惫或者自乱阵脚的时候,一窝蜂冲上来。
所以要动手是不可能的,但就这么算了,刘毅心里不舒服,别看他平日里作战以守为主,但这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并不代表刘毅就愿意在敌人招惹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忍气吞声。
就像糜竺说的那样,现在还真没什么办法对那拓跋部落进行制裁。
金莲盐泽,也确实不缺盐,拓跋部敢这么嚣张,恐怕也是因为手中控制着盐泽,哪怕匈奴单于都得敬他们三分。
“打听打听这拓跋部的盐是如何分配的,他们控制着盐泽,不可能只是自家用吧?另外再看看他们缺什么?”刘毅想了想,对着糜竺道。
“伯渊要做什么?”糜竺看着刘毅,询问道。
“现在也说不准,但这个场子得找回来,不然他还真以为我不能将他们怎么样了?”刘毅笑着摇了摇头,出兵不现实,两万新兵可不能这么糟蹋,物资上,这拓跋部显然也并不是太缺,他想干什么都干不了:“而且盐泽这种富的流油的地方,觊觎之人也不少吧?”
“的确。”糜竺点了点头,别说匈奴人,他都有些眼红。
“那就找可以合作的,最好是跟拓跋部有贸易往来,跟他们亲近的。”刘毅笑道。
“这……”糜竺想了想,苦笑道:“伯渊还真是洞彻人心。”
他经商多年,人心险恶着实见了不少,一般能算计你的,多半是你身边亲近且有利益关系之人,远的人家或许会羡慕、嫉妒,但距离太远,也够不上,只有有利益往来的,能够亲生接触和感受到这其中庞大利益的,才会有这个心思,因为他们不但距离这里近,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够到,灭了拓跋部,他们是有能力拿到盐泽的,这些人,对于拓跋部来说,才是最危险的。
“怪只怪他不守规矩,其实拓跋部愿意合作的话,我也不会想这种办法,费时又费钱。”刘毅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那些奴隶虽然少,但也别停止收,这次的三百人先给我。”
“修路?”糜竺点点头,有些疑惑的看向刘毅,如今西凉这边的确是很缺人手,尤其是廉县这一带。
“不,建个农牧结合的农场。”刘毅摇了摇头,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找寻能够将两族融合的可能,除了文化、语言的同化之外,生存问题才是最根本的。
“那些奴隶如今就在城中,伯渊何时要用?”糜竺也起身问道。
“现在!”
……
农牧结合,实际上农场要的是开垦出一片田地来,种植适合的作物,农场在刘毅的规划中,田地、灌溉的水渠之外,还有化粪池、磨坊、水车、神农庙等建筑,都是有益于增加粮产的东西,配合播种机、曲辕犁,在荆州、蜀中时,对于农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提高产量。
牧场的话,虽然也在南方高过些养殖,不过当时养的大都是家禽,只需要一个围栏,喂食的槽还有鸡笼、鸭笼或是鱼塘就可以了,但在这边,蓄养的就换成了牛羊乃至战马,南方的那一套在这边可不适用,得有牛圈、羊圈、马圈,还得保证有大量的牧草供牲口吃。
胡人逐水草而居,一般都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水草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些牧民,所以只能不断的迁徙,寻找水草丰茂的地方。
但是否可以通过重地的方式,来种曹?
此外秋收之后的谷物剩下的秸秆之类的东西是否能够当做饲料,就如同当时刘毅的渔桑循环一般,动物的粪便拿来做肥料,同时用谷物的副产品作为动物的食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能够蓄养的上限又是多少?来年还能不能继续这样的循环,这些都是刘毅要考虑的,这三百人就是刘毅准备经营一座农牧场的实验者,人数也够了,不过刘毅还需要一些农耕经验丰富的人来帮自己。
这样的人才,在汉朝是最容易找到的,作为农耕社会,经验丰富的农夫,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军队里,也很容易就能够找到。
次日一早,刘毅找齐了人手开始带着那些购买来的奴隶开垦田地,刘毅又在新军之中,挑选了一批人雇佣过来跟自己一起搭建农场和牧场的建筑,此外刘毅还想做个风车,这西北大地上,常年有风,只是并不固定,要如水流那样利用肯定不现实,但进行一些简单的转化,让生活便利一些却也不难。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三百人的更低被开垦出来,同时还有巨大的牧场,刘毅的预计中,是按照千人规模来圈地进行改造的,按照计划,这一大片地方,要能够让千人至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第一年成功还不算,要第二年还能成功的话,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在整个西凉乃至河套地区展开,一步步吸纳和收编一些匈奴的小部落,当然,这些也只是最开始的计划,能否成功,眼下还不好下结论,得靠时间来验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