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 2 第2章
- 3 第3章
- 4 第4章
- 5 第5章
- 6 第6章
- 7 第7章
- 8 第8章
- 9 第9章
- 10 第10章
- 11 第11章
- 12 第12章
- 13 第13章
- 14 第14章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
- 17 第17章
- 18 第18章
- 19 第19章
- 20 第20章
- 21 第21章
- 22 第22章
- 23 第23章
- 24 第24章
- 25 第25章
- 26 第26章
- 27 第28章
- 28 第29章
- 29 第30章
- 30 第31章
- 31 第32章
- 32 第33章
- 33 第34章
- 34 第35章
- 35 第36章
- 36 第37章
- 37 第38章
- 38 第39章
- 39 第40章
- 40 第41章
- 41 第42章
- 42 第43章
- 43 第44章
- 44 第45章
- 45 第46章
- 46 第47章
- 47 第48章
- 48 第49章
- 49 第50章
- 50 第51章
- 51 第52章
- 52 第53章
- 53 第54章
- 54 第55章
- 55 第56章
- 56 第57章
- 57 第58章
- 58 第59章
- 59 第60章
- 60 第61章
- 61 第62章
- 62 第63章
- 63 第64章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 66 第67章
- 67 第68章
- 68 第69章
- 69 第70章
- 70 第71章
- 71 第72章
- 72 第73章
- 73 第74章
- 74 第75章
- 75 第76章
- 76 第77章
- 77 第78章
- 78 第79章
- 79 第80章
- 80 第81章
- 81 第82章
- 82 第83章
- 83 第84章
- 84 第85章
- 85 第86章
- 86 第87章
- 87 第88章
- 88 第89章
- 89 第90章
- 90 第91章
- 91 第92章
- 92 第93章
- 93 第94章
- 94 第95章
- 95 第96章
- 96 第97章
- 97 第98章
- 98 第99章
- 99 第100章
- 100 第101章
- 101 第102章 番外一史氏
- 102 第103章 木石番外
- 103 第104章 番外三立国
- 104 第105章 番外四当著人物重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章
第9章
首先是王家,之前王氏将一些人送到了王家,让王家人处置,他们就从那些下人口中知道了始末,除了女人家觉得王氏心狠手辣,男人都暗骂一声蠢货,你要是有那个本事,干掉贾赦就是了,对着一个三岁小童下手,亏心伤阴德什么的就不说了,王家人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对于什么阴司报应,多半是不相信的,问题是,贾赦才多大年纪呢,你就觉得他生不出第二个了?这会儿下手,结果还不弄得干脆利落,死无对证,简直是愚不可及。
王家那些人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只是问清楚了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事之后,发现史氏居然也在里头插了一手,本来还觉得王氏简直是傻到家了,居然还叫史氏抓住了把柄,但是再一想,史氏居然在这事上袒护了王氏,还帮王氏遮掩,换个角度,史氏的把柄也落到他们手上了,若是日后史氏敢对王家如何,他们将这事往贾赦那边一捅,便是史氏是贾赦的生母,也得承受贾赦的愤怒。
王家想得倒好,谁知道在贾赦的逼迫下,贾代善居然准备将这本来应该捂好的盖子揭开了,王家顿时就不乐意了。
对于王氏的死活,王家其实也是不是真的那么在意,王氏做出这种事情,贾家将王氏休弃或者是直接病逝了,王家这边也不能说贾家做错了,但是,很明显,这事捅出去,不光是王家跟贾家原本还算亲密的关系从此化作泡影,王家女子的名声也将受到毁灭性的伤害,因此,王家得到贾家的传信之后,商议了一番之后,立马就匆匆跑到荣国府来了。
史家那边,这会儿史侯还活着,他跟史氏这个妹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史氏作为贾家与史家的纽带,的确也给史家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毕竟,贾代善一直圣眷不衰,大权在握,着实给了史家不少好处。
知道史氏居然做出了那等事情之后,史侯几乎是眼前一黑,老实说,史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史氏的亲生儿子,史氏对贾赦和对贾政的态度相差那么多,如今居然做出了包庇害死了自个长孙的二儿媳妇的事情,这对史侯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他真的觉得,自个的妹妹这是油蒙了心,脂迷了窍,简直是在作死。一个大家族,最怕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内耗,遇上这种事情,当机立断,赶紧将事情掐灭在萌芽状态还来不//及,居然听之任之,事后还要包庇。甭说受害者是贾赦这个正统的继承人,哪怕受害的是族中的其他子弟,也不能这般,如此一来,定然叫族中人心散乱。
史侯也顾不得史氏要史家藏着那几个人了,直接就将人给处置了,别说他们是奉命而为,敢做出这种弑主之事,就是该死!
贾家这边,祠堂还没有开,但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贾代善虽说顾忌面子,讲得语焉不详,但是,越是如此,越是会让人脑补,贾代善不是不知道这事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只是,他实在是不能够确定若是自个真的将这事捂下去了,贾赦会是什么反应。
贾代善对贾赦如今算是彻底失望,半点不懂得什么叫做家族为重,什么叫做大局,为了大局,稍微委屈一下,又如何呢?
亏得他没有问贾赦,对于贾赦来说,他早就受够了所谓的大局了,第一世的时候,他做个小公务员,很多事情看不//惯,结果成天各种大局为重,最终原本还有些意气的他最后干脆也变成了原本最不齿的人,坐在办公室里面,喝喝茶,看看报纸,上上网,跟同事磨磨牙,简直跟离退休老干部差不多。
后来到了大唐,他明明知道安禄山要造反,费了不少心思,还冒着危险,弄出了一些证据来,想要对师长示警,结果呢,又是大局为重,他几乎丢了性命得来的东西被付诸一炬,上头依旧歌舞升平,最终安史之乱还是如期爆发,山河残破,赤地千里,他最终能做的,也唯有放弃离经易道心法,改修花间游,螳臂当车,成为被所谓的历史车轮碾压的一员罢了。
如今到了这里,还跟他说什么大局,他早就累了,凭什么自己总是被牺牲的那个呢?贾代善说得轻松,牺牲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史氏看着精明,但是眼睛只盯着内宅那一亩三分地,毫无长远目光,难不成,他依旧要如同原有的轨迹一般,为这个从未让贾赦这个人得到真心的荣国府陪葬吗?
贾代化如今还是族长,他同样不能理解贾赦的选择,爵位多难得啊,尤其荣国公这个爵位还是可以往下传的爵位,不说保五代富贵吧,三代总是有的,为了个本来就未必能够长成的小儿,连爵位也不要了,这值得吗?
张家那边也听到了风声,虽说他们对贾赦的感官不怎么样,但是贾赦这回爆发,连爵位也不要,都要给自个的外孙报仇,这等两败俱伤的办法,张家那边虽说未必赞同,但是看张氏的模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默许了。
在开祠堂之前,几家人凑到了一块儿,互相之间难免有些利益交换,比如说,王家那边,坚持王家不能有被休弃的女儿,所以王氏可以死,但是得等到她生了孩子之后,这年头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熬不过去也是有的,这样的话,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而贾政以后必须再娶一个王氏女,以保持王家与贾家的关系。这个决定对贾家自然也是有利的,贾代善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个决定,王氏自己是不知道的,她之前装着动了胎气,贾代善一声令下,既然胎像不好,那就躺在床//上养着吧,别的有什么事情,都不要跟她说了。因此,王氏还当自己因为肚子里的孩子侥幸逃过一劫,正暗自得意呢!
王氏的事情好办,难办的是史氏,史氏给贾代善生儿育女,是守过老荣国公夫妇的孝的,休弃是显然不可能的,而她做的事情,说起来也就是知情不报,事后包庇而已,绝对是罪不至死。贾赦显然也不能担负为了儿子逼死母亲的罪责,二十四孝里头,人家为了奉养老母,还要直接杀了儿子呢!因此,对于史氏的处置,轻不得重不得,最终不过是叫史氏在佛堂给贾家斋戒祈福一年而已。
王家那些人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只是问清楚了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事之后,发现史氏居然也在里头插了一手,本来还觉得王氏简直是傻到家了,居然还叫史氏抓住了把柄,但是再一想,史氏居然在这事上袒护了王氏,还帮王氏遮掩,换个角度,史氏的把柄也落到他们手上了,若是日后史氏敢对王家如何,他们将这事往贾赦那边一捅,便是史氏是贾赦的生母,也得承受贾赦的愤怒。
王家想得倒好,谁知道在贾赦的逼迫下,贾代善居然准备将这本来应该捂好的盖子揭开了,王家顿时就不乐意了。
对于王氏的死活,王家其实也是不是真的那么在意,王氏做出这种事情,贾家将王氏休弃或者是直接病逝了,王家这边也不能说贾家做错了,但是,很明显,这事捅出去,不光是王家跟贾家原本还算亲密的关系从此化作泡影,王家女子的名声也将受到毁灭性的伤害,因此,王家得到贾家的传信之后,商议了一番之后,立马就匆匆跑到荣国府来了。
史家那边,这会儿史侯还活着,他跟史氏这个妹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史氏作为贾家与史家的纽带,的确也给史家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毕竟,贾代善一直圣眷不衰,大权在握,着实给了史家不少好处。
知道史氏居然做出了那等事情之后,史侯几乎是眼前一黑,老实说,史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史氏的亲生儿子,史氏对贾赦和对贾政的态度相差那么多,如今居然做出了包庇害死了自个长孙的二儿媳妇的事情,这对史侯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他真的觉得,自个的妹妹这是油蒙了心,脂迷了窍,简直是在作死。一个大家族,最怕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内耗,遇上这种事情,当机立断,赶紧将事情掐灭在萌芽状态还来不//及,居然听之任之,事后还要包庇。甭说受害者是贾赦这个正统的继承人,哪怕受害的是族中的其他子弟,也不能这般,如此一来,定然叫族中人心散乱。
史侯也顾不得史氏要史家藏着那几个人了,直接就将人给处置了,别说他们是奉命而为,敢做出这种弑主之事,就是该死!
贾家这边,祠堂还没有开,但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贾代善虽说顾忌面子,讲得语焉不详,但是,越是如此,越是会让人脑补,贾代善不是不知道这事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只是,他实在是不能够确定若是自个真的将这事捂下去了,贾赦会是什么反应。
贾代善对贾赦如今算是彻底失望,半点不懂得什么叫做家族为重,什么叫做大局,为了大局,稍微委屈一下,又如何呢?
亏得他没有问贾赦,对于贾赦来说,他早就受够了所谓的大局了,第一世的时候,他做个小公务员,很多事情看不//惯,结果成天各种大局为重,最终原本还有些意气的他最后干脆也变成了原本最不齿的人,坐在办公室里面,喝喝茶,看看报纸,上上网,跟同事磨磨牙,简直跟离退休老干部差不多。
后来到了大唐,他明明知道安禄山要造反,费了不少心思,还冒着危险,弄出了一些证据来,想要对师长示警,结果呢,又是大局为重,他几乎丢了性命得来的东西被付诸一炬,上头依旧歌舞升平,最终安史之乱还是如期爆发,山河残破,赤地千里,他最终能做的,也唯有放弃离经易道心法,改修花间游,螳臂当车,成为被所谓的历史车轮碾压的一员罢了。
如今到了这里,还跟他说什么大局,他早就累了,凭什么自己总是被牺牲的那个呢?贾代善说得轻松,牺牲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史氏看着精明,但是眼睛只盯着内宅那一亩三分地,毫无长远目光,难不成,他依旧要如同原有的轨迹一般,为这个从未让贾赦这个人得到真心的荣国府陪葬吗?
贾代化如今还是族长,他同样不能理解贾赦的选择,爵位多难得啊,尤其荣国公这个爵位还是可以往下传的爵位,不说保五代富贵吧,三代总是有的,为了个本来就未必能够长成的小儿,连爵位也不要了,这值得吗?
张家那边也听到了风声,虽说他们对贾赦的感官不怎么样,但是贾赦这回爆发,连爵位也不要,都要给自个的外孙报仇,这等两败俱伤的办法,张家那边虽说未必赞同,但是看张氏的模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默许了。
在开祠堂之前,几家人凑到了一块儿,互相之间难免有些利益交换,比如说,王家那边,坚持王家不能有被休弃的女儿,所以王氏可以死,但是得等到她生了孩子之后,这年头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熬不过去也是有的,这样的话,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而贾政以后必须再娶一个王氏女,以保持王家与贾家的关系。这个决定对贾家自然也是有利的,贾代善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个决定,王氏自己是不知道的,她之前装着动了胎气,贾代善一声令下,既然胎像不好,那就躺在床//上养着吧,别的有什么事情,都不要跟她说了。因此,王氏还当自己因为肚子里的孩子侥幸逃过一劫,正暗自得意呢!
王氏的事情好办,难办的是史氏,史氏给贾代善生儿育女,是守过老荣国公夫妇的孝的,休弃是显然不可能的,而她做的事情,说起来也就是知情不报,事后包庇而已,绝对是罪不至死。贾赦显然也不能担负为了儿子逼死母亲的罪责,二十四孝里头,人家为了奉养老母,还要直接杀了儿子呢!因此,对于史氏的处置,轻不得重不得,最终不过是叫史氏在佛堂给贾家斋戒祈福一年而已。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