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9 第三十六章:激烈的辩论
- 350 第三十七章:暗流涌动
- 351 第三十八章:冤家路窄
- 352 第三十九章:认清你的身份
- 353 第四十章:咱们两家还真有缘分呀!
- 354 第四十一章:设个套给你们钻!
- 355 第四十二章:谈买卖就掏钱吧
- 356 第四十三章:钱财乃身外之物
- 357 第四十四章:贵不可言
- 358 第四十五章:晋国公府犯事了
- 359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 360 第四十七章:那就革职查办吧
- 361 第四十八章:你的力量,我收下了
- 362 第四十九章:不大对劲的刘氏
- 363 第五十章:受尽折磨
- 364 第五十一章:你该死了
- 365 第五十二章:美貌娇妻
- 366 第五十三章:耍的就是你
- 367 第五十四章:合谋
- 368 第五十五章:晕厥
- 369 第五十六章:中毒
- 370 第五十七章:到底是谁
- 371 第五十八章:步步紧逼的死神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这个人应该是……圣上!
傅锦仪心内暗笑。
这致宁师父倒还真有两把刷子,定是特意寻了个机会,让圣上知道了这件事——甚至是当着圣上的面揭发的!
有汉朝皇后陈阿娇施展厌胜之术的例子在前,历朝历代的皇室几乎都是谈之色变,更有不少帝王为了一个厌胜人偶牵连成千上万条人命的。这晋国公府虽然只是冒犯了皇族、用人偶祈福而已,并非诅咒,却也足够令皇帝暴怒如雷了。
话说,当初傅锦仪并非没有想过直接让薛氏动用厌胜之术——将晋国公府满门抄斩虽然太过狠毒了,但对待不共戴天的敌人,怎样做都是不为过的。只是后来转念一想,一是晋国公和薛氏几人虽然求子心切,却也不是好糊弄的,真撺掇他们用邪术,怕是人家很快就能识破自己的伎俩;二是,就算事成了,自己和徐策这被出族的一家三口,安知不会被牵连上呢?
厌胜之术是何等大罪,傅锦仪可是知道,前朝显宗曾为此诛杀过“十族”,便是在罪人的九族之外,将他的门生和师傅列为第十族,一并斩草除根。
徐策如今又登峰造极,碍了多少人的眼睛,这么个把柄递上去,定会有人联名上书求圣上将徐策作为徐家子孙一并诛杀了。
纵是如此,冒犯皇族的罪过揭出来,也很够晋国公府喝一壶了。
“太后娘娘一定要臣妇回话,臣妇自是不敢欺君的。”傅锦仪低眉顺眼地说着,神色中也露出了些许为难:“臣妇记得,当初住在晋国公府的时候,府中老太君和国公爷都是忠心侍主之人,这不臣之心……臣妇是绝不敢苟同的。至于是否曾和那些不三不四的道姑一类勾结、早在邪术上有了什么造诣,臣妇虽不敢做担保,却也绝不曾亲眼瞧见……”
傅锦仪说罢,起身朝太后行一礼道:“臣妇以为,晋国公府出了这个案子,只是求子心切、一时糊涂罢了,犯不上又抄家又审问地。而且,臣妇在国公府中居住了三年,国公府众人深知自家是太后娘娘的母族、是大秦的国丈,多年来端着国丈的尊荣和礼数、铭记着这身份之上所代表的体面,哪里会生出冒犯皇族的野心呢?臣妇今日斗胆给晋国公府求个情,毕竟就算晋国公府不肯承认大司马大人的血统,臣妇也盼望这些从前的亲人能福禄深厚、而不是罪孽加身。”
傅锦仪一番话,在座众人不由连连点头,醇王妃赞赏道:“从前都听闻徐大司马和家里宗族长辈闹得势同水火,如今看安定侯夫人如此明事理,还肯为晋国公府求情,可见是心地纯善、贤良淑德之人啊!”
然而,主位上的太后娘娘却是变了脸色。
太后用一种不可置信而又微有些狰狞的目光,死死盯着座下的傅锦仪,半晌,不知何故地扯了一抹冷笑。
旁人或许不明白,徐太后可是听懂了傅锦仪这话的意思!
明面上为晋国公府开脱、甚至求情,实则却隐隐指责晋国公府多年来以国丈自居、自恃身份、甚至恃宠而骄!这话不啻于弹劾晋国公府有不臣之心!
徐太后的胸口起伏不定。
她心有不甘地侧目看向陈皇后。
若是可以,她倒是想一手遮天把徐家这桩祸事给翻过去!可她虽然是帝王之母,却并非是这个天下的主人。今日在凤坤宫中发生的一切,陈皇后都会如实禀报给圣上,傅锦仪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圣上也都会一五一十地得知!她想徇私是不可能的!
徐太后也并非不明白,皇帝对于徐策只是利用而已,那对自己的母族晋国公府,更是多有忌惮吧。
这个案子,简直就是拱手奉给圣上的把柄!
“安定侯夫人所言……有理。”徐太后按着自己的手指道,旋即望向旁人:“醇亲王妃、恭亲王妃、辅国公夫人,你们以为呢?”
几位宗亲贵妇们可不是傅锦仪,她们和晋国公府又无冤无仇,谁愿意来淌这趟浑水白白被太后记恨?因而都不敢妄言,推三阻四半晌,恭亲王妃笑道:“安定侯夫人为晋国公府求情,儿臣倒也有这个意思,不如太后娘娘就从轻发落吧?”
从轻发落?
徐太后强压着心里的窝火:这大不敬的罪过,若是旁人,不是斩首就是杖毙。晋国公府虽不至于这般,也少不得一个削官削爵!况且,这样的结果,圣上乐见其成……
再怎样从轻,又能轻到哪里去!
恭亲王这些年本就和徐策走得近,在“徐策并非徐家血统”一事闹开后,她三番五次登安定侯府的门,显然是站在了徐策这边。如今她说出这样明嘲暗讽的话……也在预料之中。
徐太后脸色发青。她并非无知妇孺,遇上什么事儿就一味抱怨;与其说她恼恨圣上借机压制徐家、恼恨有歹人给徐家设套,不如说她对徐家这些惹祸的东西恨铁不成钢!若不是徐荣这个混账染上什么花柳病无法生育,薛氏又何至于动用邪术求子?那薛氏更是该千刀万剐,一个奴才秧子,捞了国公夫人的位子,非但没有为徐家带来福禄,反倒惹出飞来横祸,简直就是个搅家精!再有,那所谓名门望族出身的世子夫人刘氏,一样是个蠢钝如猪的,薛氏大字不识一个难道她也不明白吗?所谓的祈福庇佑若真那么灵,天下人都去求神拜佛就是,还需要努力吗?
若不是因着徐家实在没有出色的晚辈,这会儿徐太后简直想下旨将跪着的徐荣夫妇杖毙堂下。只是……唉!真是作孽啊,好好一个嫡长子徐策非要逐出家门,留下徐荣和徐敏两个废物,他们才顺心了!
徐太后沉思许久。她知道,这般情势下她想宽恕徐荣是不可能的,莫说圣上不答应,她身为一国太后的威仪又何在呢?可若是要重重处置、给皇族一个交代,这处置的方式就极微妙了。
一定有一个法子,既能抹平这件事,又能保下徐家。
终于,她斟酌着开口了:“此事……”
“此事就禀明圣上决断吧!”陈皇后似乎没有听到徐太后先开口的两个字,竟堂而皇之地高声打断了她,朝众人道:“本宫会将诸位宗亲的意思回禀给圣上的。太后娘娘一心为国、不愿意徇私,只是圣上心胸开阔,再看在皇亲国戚的情面上,想必会留一线的。”
徐太后的整个身子几乎都颤抖起来。
她没有想到,陈皇后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她!
“这,这……皇后!”徐太后拼命握着自己不住颤抖的手。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目光死死望住皇后。
“太后娘娘,您莫要气坏了身子啊!”陈皇后竟站了起来,亲手扶住了徐太后的手臂道:“儿臣知道,这徐家世子爷不像话,可再怎样也是您的亲侄子,您就多担待吧!圣上那边,儿臣也会求情的,连安定侯夫人都在为世子爷求情呢!”
徐太后觉着自个儿的哮喘都快犯了。
她知道陈皇后打的什么算盘!说得冠冕堂皇,交由圣上处置那就是要动徐家的命脉了!圣上扶持徐策和晋国公府打擂台,当她不知道圣上的心思?互相制衡的帝王心术,她历经三朝,更是曾陪着先帝夺江山的女人,她能不明白?
晋国公府这个把柄真递上去,圣上不扒了徐家一层皮才怪!
而圣上准许她召集宗亲解决此事、并将案台子摆在凤坤宫里,实则就是给她这个生母最后的体面和恩典。
徐太后到底把一切不该有的心绪都压了下去。半晌,她竭力镇定着,开口道:“皇后的好意,哀家心领了。这徐荣虽然是哀家的侄子,但正因如此,哀家才不能轻纵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一介臣子!哀家以为,四处为求子奔走的并非世子爷徐荣,而是世子夫人刘氏;再则,这用偶人祈福的主意,也是刘氏先提出来的吧?此事说来也简单,不过是刘氏一介无知妇人,撺掇了丈夫和公婆,为了求子不择手段,最终冒犯了皇族!来人,将刘氏拖出去,杖毙。”
太后此言一出,下头跪着的刘氏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她本是被两个女官扭着胳膊的,这一下子可不是摔下去,而是她自个儿窜出去的。她拼了命地往前爬了两步,嘴里的帕子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她给吐掉了,她惨呼道:“太后,太后!太后饶命,我,我没有,我不是……不是我的主意……啊呜呜呜……”
另一条帕子很快塞进了她嘴里。
徐太后自然明白她的冤屈,只是这种时候,能用一个女人的性命换来徐家的安稳,简直是上等划算的买卖。徐太后身边心腹见这刘氏竟然敢反抗,急火火地跑下去扭住她,提了她的脚就匆匆地往下拖——若耽搁了一时片刻,指不定那虎视眈眈的陈皇后出手阻拦!
傅锦仪心内暗笑。
这致宁师父倒还真有两把刷子,定是特意寻了个机会,让圣上知道了这件事——甚至是当着圣上的面揭发的!
有汉朝皇后陈阿娇施展厌胜之术的例子在前,历朝历代的皇室几乎都是谈之色变,更有不少帝王为了一个厌胜人偶牵连成千上万条人命的。这晋国公府虽然只是冒犯了皇族、用人偶祈福而已,并非诅咒,却也足够令皇帝暴怒如雷了。
话说,当初傅锦仪并非没有想过直接让薛氏动用厌胜之术——将晋国公府满门抄斩虽然太过狠毒了,但对待不共戴天的敌人,怎样做都是不为过的。只是后来转念一想,一是晋国公和薛氏几人虽然求子心切,却也不是好糊弄的,真撺掇他们用邪术,怕是人家很快就能识破自己的伎俩;二是,就算事成了,自己和徐策这被出族的一家三口,安知不会被牵连上呢?
厌胜之术是何等大罪,傅锦仪可是知道,前朝显宗曾为此诛杀过“十族”,便是在罪人的九族之外,将他的门生和师傅列为第十族,一并斩草除根。
徐策如今又登峰造极,碍了多少人的眼睛,这么个把柄递上去,定会有人联名上书求圣上将徐策作为徐家子孙一并诛杀了。
纵是如此,冒犯皇族的罪过揭出来,也很够晋国公府喝一壶了。
“太后娘娘一定要臣妇回话,臣妇自是不敢欺君的。”傅锦仪低眉顺眼地说着,神色中也露出了些许为难:“臣妇记得,当初住在晋国公府的时候,府中老太君和国公爷都是忠心侍主之人,这不臣之心……臣妇是绝不敢苟同的。至于是否曾和那些不三不四的道姑一类勾结、早在邪术上有了什么造诣,臣妇虽不敢做担保,却也绝不曾亲眼瞧见……”
傅锦仪说罢,起身朝太后行一礼道:“臣妇以为,晋国公府出了这个案子,只是求子心切、一时糊涂罢了,犯不上又抄家又审问地。而且,臣妇在国公府中居住了三年,国公府众人深知自家是太后娘娘的母族、是大秦的国丈,多年来端着国丈的尊荣和礼数、铭记着这身份之上所代表的体面,哪里会生出冒犯皇族的野心呢?臣妇今日斗胆给晋国公府求个情,毕竟就算晋国公府不肯承认大司马大人的血统,臣妇也盼望这些从前的亲人能福禄深厚、而不是罪孽加身。”
傅锦仪一番话,在座众人不由连连点头,醇王妃赞赏道:“从前都听闻徐大司马和家里宗族长辈闹得势同水火,如今看安定侯夫人如此明事理,还肯为晋国公府求情,可见是心地纯善、贤良淑德之人啊!”
然而,主位上的太后娘娘却是变了脸色。
太后用一种不可置信而又微有些狰狞的目光,死死盯着座下的傅锦仪,半晌,不知何故地扯了一抹冷笑。
旁人或许不明白,徐太后可是听懂了傅锦仪这话的意思!
明面上为晋国公府开脱、甚至求情,实则却隐隐指责晋国公府多年来以国丈自居、自恃身份、甚至恃宠而骄!这话不啻于弹劾晋国公府有不臣之心!
徐太后的胸口起伏不定。
她心有不甘地侧目看向陈皇后。
若是可以,她倒是想一手遮天把徐家这桩祸事给翻过去!可她虽然是帝王之母,却并非是这个天下的主人。今日在凤坤宫中发生的一切,陈皇后都会如实禀报给圣上,傅锦仪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圣上也都会一五一十地得知!她想徇私是不可能的!
徐太后也并非不明白,皇帝对于徐策只是利用而已,那对自己的母族晋国公府,更是多有忌惮吧。
这个案子,简直就是拱手奉给圣上的把柄!
“安定侯夫人所言……有理。”徐太后按着自己的手指道,旋即望向旁人:“醇亲王妃、恭亲王妃、辅国公夫人,你们以为呢?”
几位宗亲贵妇们可不是傅锦仪,她们和晋国公府又无冤无仇,谁愿意来淌这趟浑水白白被太后记恨?因而都不敢妄言,推三阻四半晌,恭亲王妃笑道:“安定侯夫人为晋国公府求情,儿臣倒也有这个意思,不如太后娘娘就从轻发落吧?”
从轻发落?
徐太后强压着心里的窝火:这大不敬的罪过,若是旁人,不是斩首就是杖毙。晋国公府虽不至于这般,也少不得一个削官削爵!况且,这样的结果,圣上乐见其成……
再怎样从轻,又能轻到哪里去!
恭亲王这些年本就和徐策走得近,在“徐策并非徐家血统”一事闹开后,她三番五次登安定侯府的门,显然是站在了徐策这边。如今她说出这样明嘲暗讽的话……也在预料之中。
徐太后脸色发青。她并非无知妇孺,遇上什么事儿就一味抱怨;与其说她恼恨圣上借机压制徐家、恼恨有歹人给徐家设套,不如说她对徐家这些惹祸的东西恨铁不成钢!若不是徐荣这个混账染上什么花柳病无法生育,薛氏又何至于动用邪术求子?那薛氏更是该千刀万剐,一个奴才秧子,捞了国公夫人的位子,非但没有为徐家带来福禄,反倒惹出飞来横祸,简直就是个搅家精!再有,那所谓名门望族出身的世子夫人刘氏,一样是个蠢钝如猪的,薛氏大字不识一个难道她也不明白吗?所谓的祈福庇佑若真那么灵,天下人都去求神拜佛就是,还需要努力吗?
若不是因着徐家实在没有出色的晚辈,这会儿徐太后简直想下旨将跪着的徐荣夫妇杖毙堂下。只是……唉!真是作孽啊,好好一个嫡长子徐策非要逐出家门,留下徐荣和徐敏两个废物,他们才顺心了!
徐太后沉思许久。她知道,这般情势下她想宽恕徐荣是不可能的,莫说圣上不答应,她身为一国太后的威仪又何在呢?可若是要重重处置、给皇族一个交代,这处置的方式就极微妙了。
一定有一个法子,既能抹平这件事,又能保下徐家。
终于,她斟酌着开口了:“此事……”
“此事就禀明圣上决断吧!”陈皇后似乎没有听到徐太后先开口的两个字,竟堂而皇之地高声打断了她,朝众人道:“本宫会将诸位宗亲的意思回禀给圣上的。太后娘娘一心为国、不愿意徇私,只是圣上心胸开阔,再看在皇亲国戚的情面上,想必会留一线的。”
徐太后的整个身子几乎都颤抖起来。
她没有想到,陈皇后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她!
“这,这……皇后!”徐太后拼命握着自己不住颤抖的手。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目光死死望住皇后。
“太后娘娘,您莫要气坏了身子啊!”陈皇后竟站了起来,亲手扶住了徐太后的手臂道:“儿臣知道,这徐家世子爷不像话,可再怎样也是您的亲侄子,您就多担待吧!圣上那边,儿臣也会求情的,连安定侯夫人都在为世子爷求情呢!”
徐太后觉着自个儿的哮喘都快犯了。
她知道陈皇后打的什么算盘!说得冠冕堂皇,交由圣上处置那就是要动徐家的命脉了!圣上扶持徐策和晋国公府打擂台,当她不知道圣上的心思?互相制衡的帝王心术,她历经三朝,更是曾陪着先帝夺江山的女人,她能不明白?
晋国公府这个把柄真递上去,圣上不扒了徐家一层皮才怪!
而圣上准许她召集宗亲解决此事、并将案台子摆在凤坤宫里,实则就是给她这个生母最后的体面和恩典。
徐太后到底把一切不该有的心绪都压了下去。半晌,她竭力镇定着,开口道:“皇后的好意,哀家心领了。这徐荣虽然是哀家的侄子,但正因如此,哀家才不能轻纵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一介臣子!哀家以为,四处为求子奔走的并非世子爷徐荣,而是世子夫人刘氏;再则,这用偶人祈福的主意,也是刘氏先提出来的吧?此事说来也简单,不过是刘氏一介无知妇人,撺掇了丈夫和公婆,为了求子不择手段,最终冒犯了皇族!来人,将刘氏拖出去,杖毙。”
太后此言一出,下头跪着的刘氏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她本是被两个女官扭着胳膊的,这一下子可不是摔下去,而是她自个儿窜出去的。她拼了命地往前爬了两步,嘴里的帕子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她给吐掉了,她惨呼道:“太后,太后!太后饶命,我,我没有,我不是……不是我的主意……啊呜呜呜……”
另一条帕子很快塞进了她嘴里。
徐太后自然明白她的冤屈,只是这种时候,能用一个女人的性命换来徐家的安稳,简直是上等划算的买卖。徐太后身边心腹见这刘氏竟然敢反抗,急火火地跑下去扭住她,提了她的脚就匆匆地往下拖——若耽搁了一时片刻,指不定那虎视眈眈的陈皇后出手阻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