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言——倒叙之心路历程
- 2 第一章:鬼节相遇(1)
- 3 第二章:鬼节相遇(2)
- 4 第三章:鬼节相遇(3)
- 5 第四章:随灯所愿
- 6 第五章:梦中相救
- 7 第六章:挽成烦恼
- 8 第七章:“得死”理论
- 9 第八章:娘亲落泪
- 10 第九章:青山遮不住
- 11 第十章:魏有打算
- 12 第十一章:火药被劫
- 13 第十二章:死里逃生
- 14 第十三章:挽成再烦恼
- 15 第十四章:梦中相拥
- 16 第十五章:太阳还是浮云
- 17 第十六章:与戏结缘
- 18 第十七章:小别离
- 19 第十八章:李四麻五赵十七----标签而已
- 20 第十九章:米饭和面条
- 21 第二十章: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 22 第二十一章:心理隐患
- 23 第二十二章:“吃”出的艺术
- 24 第二十三章:军中赛事
- 25 第二十四章:怒下战书
- 26 第二十五章:成玉解围
- 27 第二十六章:相约进戏班
- 28 第二十七章:“飞”来的麻烦
- 29 第二十八章:病“龙”难医(1)
- 30 第二十九章:病“龙”难医(2)
- 31 第三十章:病“龙”难医(3)
- 32 第三十一章:“踏青”还是“踏浪”
- 33 第三十二章:人生指南
- 34 第三十三章:上元灯节(1)
- 35 第三十四章:上元灯节(2)
- 36 第三十五章:浮尸疑案(1)
- 37 第三十六章:浮尸疑案(2)
- 38 第三十七章:浮尸疑案(3)
- 39 第三十八章:“案”藏杀机(1)
- 40 第三十九章:“案”藏杀机(2)
- 41 第四十章:“案”藏杀机(3)
- 42 第四十一章:夜闯义庄
- 43 第四十二章:戏班追凶(1)
- 44 第四十三章:戏班追凶(2)
- 45 第四十四章:梅含苦涩
- 46 第四十五章:冤情难解
- 47 第四十六章:茶楼聚首
- 48 第四十七章:花园叹息
- 49 第四十八章:为戏奔波(1)
- 50 第四十九章:为戏奔波(2)
- 51 第五十章:戏台遥望(1)
- 52 第五十一章:戏台遥望(2)
- 53 第五十二章:旧人来寻
- 54 第五十三章:智者千虑
- 55 第五十四章:锦言妙语
- 56 第五十五章:扇含玄机
- 57 第五十六章:圈里的规矩
- 58 第五十七章:“扇”相大白
- 59 第五十八章:心有所求
- 60 第五十九章:“移情”别“恋”(1)
- 61 第六十章:“移情”别“恋”(2)
- 62 第六十一章:忙中难偷闲(1)
- 63 第六十二章:忙中难偷闲(2)
- 64 第六十三章:偷得浮生半日闲
- 65 第六十四章:春光明媚好练摊
- 66 第六十五章:查抄书摊
- 67 第六十六章:烈火梦魇
- 68 第六十七章:巧糊彩画飞蹁跹(1)
- 69 第六十八章:巧糊彩画飞蹁跹(2)
- 70 第六十九章:巧糊彩画飞蹁跹(3)
- 71 第七十章:一言不合就扛走
- 72 第七十一章:梨花雨下说情愁
- 73 第七十二章:东郊之行(1)
- 74 第七十三章:东郊之行(2)
- 75 第七十四章:河堤垂柳别有洞天
- 76 第七十五章:木屋茶话
- 77 第七十六章:声东击西
- 78 第七十七章:男追女隔层妈
- 79 第七十八章:吊嗓还是吊丧
- 80 第七十九章:喜还是祸
- 81 第八十章:戏友有谋(1)
- 82 第八十一章:戏友有谋(2)
- 83 第八十二章:三张脸
- 84 第八十三章:非得想想
- 85 第八十四章:山水之隐匿
- 86 第八十五章:隐藏的心思
- 87 第八十六章:暮色下的翻越
- 88 第八十七章:月下的傀儡戏(1)
- 89 第八十八章:月下的傀儡戏(2)
- 90 第八十九章:月下的傀儡戏(3)
- 91 第九十章:春日的锦鲤
- 92 第九十一章:锦鲤旁的午宴
- 93 第九十二章:庭院中的欲望
- 94 第九十三章:南辕北辙
- 95 第九十四章:独到的争辩
- 96 第九十五章:君似豆汁
- 97 第九十六章:河上遇险(1)
- 98 第九十七章:河上遇险(2)
- 99 第九十八章:说话的“艺术”
- 100 第九十九章:雷大人的疑云
- 101 第一百章:贤贤易色
- 102 第一百零一章:孽缘难挡
- 103 第一百零二章:靠山山倒
- 104 第一百零三章:心中的轮廓
- 105 第一百零四章:亦真亦幻的噩梦
- 106 第一百零五章:残忍的情怀
- 107 第一百零六章:花园的争吵
- 108 第一百零七章:平淡的幸福
- 109 第一百零八章:天真的代价
- 110 第一百零九章:姻缘难测
- 111 第一百一十章:相亲不易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愿得一人心,免得老相亲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无事不精妆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义顺茶楼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面壁思过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摔倒是谁之过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桑下话沧桑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难舍的“真实”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痛快”后的不痛快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瞎寻思的噩梦
- 121 第一百二十章:跋山涉海的争论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白日说梦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梦幻般的美好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君心似柔发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行将老去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雀头钗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祸起金钗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意外遭袭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夜色下的教导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再起杀意
- 131 第一百三十章:现实与梦幻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难以送出的龙井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幽怨自责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五月端午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旧情人来访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树林争吵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宣告主权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王恭厂的火药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神机营的令牌
- 141 第一百四十章:雷永淳的心思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栽赃再栽赃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凤雨钗的心事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后情(恳求保留收藏)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生离之痛甚于死别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花常好,月长圆【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章:青山遮不住
第九章:青山遮不住
前言一句: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她那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逐渐的伸展出粗壮的枝干,这枝干总有一天会化为复仇的利爪,伸向她心里所笃定的仇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其实人这一生有些事能掌控,有些事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并努力去获得;更在于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什么,并主动加以放弃。
——————————————————————————————————————————————
吃过晚饭后,魏夫人一个人在房里,想起鸢儿那句“当年”,不由得便神游了一回。
说起当年,魏夫人本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大小姐,父亲在朝为官,膝下无子,只有三个乖巧的女儿。
魏夫人的二妹算是三姐妹中最出众的一个,且擅长刺绣,而且很有些奇思妙想,她绣出的图样与街面上卖的都不同,竟像是活的一般。也因为这幅好手艺,她被刚登基不久的皇帝看中,入宫封为贵妃。说起魏夫人这位皇帝妹夫,倒也真是个难得的手艺人。此人甚为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如此二人倒也极为登对。只是莫出后来那些事......
话说自这皇帝妹夫登基后,便终日沉迷在自己的木工活,漆工活,以及他乐此不疲的“傀儡戏”中。
熹宗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天。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他早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他常趁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熹宗批示,熹宗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词,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熹宗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专权误国,而熹宗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
可叹熹宗是一名出色的匠工,却因沉迷于自己的嗜好而误国,还让魏忠贤这奸臣钻了空子,不知有多少忠臣志士都因此而搭上了性命。
魏夫人的父亲因为为人刚正不阿,便被魏忠贤当做“异己”给铲除了。
魏夫人当年已经嫁到外省去,因为逃得快,由梁师傅和几个忠心的家丁护着,才带着年幼的雪鸢逃过了一劫。雪鸢的父亲为了掩护她们逃离,到底是搭上了性命。
至于魏夫人的母亲和尚未出阁的小妹妹,皆被送往了教坊司,被人生生折磨死后,尸体喂了野狗。
就连魏夫人那位贵妃妹妹也难逃一死。所谓的夫妻情深,你侬我侬,在利欲权利面前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
如此血海深仇,魏夫人如何能忘记。每每想起,手指甲都能扣到肉里去,上牙抵着下牙吱吱作响。
她最初的感受也许更多的是悲痛,那些曾带给她许许多多生命中美好的人就那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他们死于帝王术和某些人的利欲熏心。那些残忍的刽子手无情的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流逝,悲痛的力量渐渐减弱,反而更多的转化为刻骨铭心的仇恨。
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她那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逐渐的伸展出粗壮的枝干,这枝干总有一天会化为复仇的利爪,伸向她心里所笃定的仇人。
她忘不了,她不能忘。
灭门之仇比海深,比天高。
是以,她断定了,此仇她必报。
报仇,光靠她自己谈何容易。
所以石碌后来寻到她,她便没有推拒他。
这石碌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奇人异士,最擅长的是掘墓盗宝,专针对达官贵人的墓穴下手,发了不少横财。但是他总嫌不够,偶尔也做些偷盗抢劫,拿不上台面的事。不过他只针对地主富商和显贵之人。他打出的口号就是“劫富济贫”。
这石碌与魏夫人的相遇就要从这石碌入室偷盗,和被尚未出阁的魏夫人发现说起。
一夜,这石碌翻墙而入,打算在魏夫人父亲的家里寻些稀世珍宝或是银票。谁知宝贝没寻着,连大面值的银票也没有。他心里暗骂“这穷酸官”。
然而贼不走空,他还是把能找见的银票塞在怀里揣走了。正打算从后院逃走时,偏偏就被在后院闲逛的魏夫人给撞见了。魏夫人身边的丫鬟刚要喊,就被这石碌一个手刀给劈晕了。
魏夫人见状,赶忙拿出随身带着防身的匕首径直向这石碌刺去。
哪知这石碌反应甚快,一手抓住她握匕首的胳膊,一个使劲就掰向她身子后方,另一只手则掐住魏夫人的脖颈,然后对她说道:“别动,不然要你小命!”
魏夫人心里虽惊恐至极,面上仍强装淡定的说道:“小毛贼,你要杀就杀,当我怕你不成?”
这次倒是把石碌给惊着了,他走南闯北也有些年数,如此胆识的大家闺秀倒是头一回见,因此觉得甚是稀罕。
于是这石碌夺了她的刀,抵住她的脖颈,另一只手便掰着她的脸,借着灯笼的光来瞧,瞧完之后,还坏笑着说道:“嘿嘿,有点意思,我瞧上了。”
魏夫人当时年少,脾气倔强的很,受了如此轻薄,如何肯依,于是不顾死活的,扯着嗓子就喊。
她这喊声在这寂静的夜里可谓是划破夜空啊。很快就听到家丁们往这奔的脚步声。
石碌一看大事不妙,连忙弃了这魏夫人,一个轻功跳上了墙头,临走还不忘撂下句甚暧昧的话:“美人,后会有期,等我忙完一件要紧的事,就来聘你。”
这石碌到底是痴心妄想,要知道魏夫人当时已经和人订了亲,不过两个月后就嫁到了外省。
这石碌后来再来寻人,当然已是人去楼空。
不过这石碌既然动了心,便不肯轻易放弃,硬是打听出来她嫁到哪里,直接奔赴她夫家要人,打伤了她夫家不少家丁,还在门外大喊着她的名字。惹得街里乡亲的一干人等都在一旁看笑话。
这魏夫人气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终究是在屋里坐不住了,她只身前往,几番话下来,愣是让石碌变成了斗败的公鸡,再也气势汹汹不起来了,耷拉着脑袋便走了,再没敢去闹过事。
直到五年前,这石碌听说她家里遭了难,被皇帝下旨满门抄斩,于是就发了疯似的寻她。
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终于让他寻到了,也不知是个什么缘分。
他刚寻到她时,她带着雪鸢与几个家丁一起住在山上,过的甚是凄惨,一张好好的脸变得蜡黄蜡黄的,骨瘦嶙峋,就剩一双惊恐的大眼睛了。
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总算是积攒下不少财富的,于是在江南一个小镇,买了宅子,买了家丁,还把自己的老朋友赛神医安置在那里,让雪鸢认赛神医作爷爷。
这宅子便是后来的魏府。
托石碌的福,这才有了后来家贯满盈的魏夫人。
然而魏夫人终归是与以往那个千金大小姐不同了,她心里充满了仇恨,满心只有复仇。
石碌知晓她是个倔强的个性,劝不动的,便都依着她,帮着她。
这些年石碌找到不少与魏夫人一样被朝廷迫害的忠良之士的后人,年纪小的便养在魏府,年纪长些的便想办法安置在京城,用作耳目,以备他日复仇之需。
只有这赛神医一双老眼倒是看得分明,时常有意无意的在魏夫人耳边念叨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其实人这一生有些事能掌控,有些事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并努力去获得;更在于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什么,并主动加以放弃。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其实人这一生有些事能掌控,有些事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并努力去获得;更在于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什么,并主动加以放弃。
——————————————————————————————————————————————
吃过晚饭后,魏夫人一个人在房里,想起鸢儿那句“当年”,不由得便神游了一回。
说起当年,魏夫人本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大小姐,父亲在朝为官,膝下无子,只有三个乖巧的女儿。
魏夫人的二妹算是三姐妹中最出众的一个,且擅长刺绣,而且很有些奇思妙想,她绣出的图样与街面上卖的都不同,竟像是活的一般。也因为这幅好手艺,她被刚登基不久的皇帝看中,入宫封为贵妃。说起魏夫人这位皇帝妹夫,倒也真是个难得的手艺人。此人甚为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如此二人倒也极为登对。只是莫出后来那些事......
话说自这皇帝妹夫登基后,便终日沉迷在自己的木工活,漆工活,以及他乐此不疲的“傀儡戏”中。
熹宗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天。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他早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他常趁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熹宗批示,熹宗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词,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熹宗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专权误国,而熹宗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
可叹熹宗是一名出色的匠工,却因沉迷于自己的嗜好而误国,还让魏忠贤这奸臣钻了空子,不知有多少忠臣志士都因此而搭上了性命。
魏夫人的父亲因为为人刚正不阿,便被魏忠贤当做“异己”给铲除了。
魏夫人当年已经嫁到外省去,因为逃得快,由梁师傅和几个忠心的家丁护着,才带着年幼的雪鸢逃过了一劫。雪鸢的父亲为了掩护她们逃离,到底是搭上了性命。
至于魏夫人的母亲和尚未出阁的小妹妹,皆被送往了教坊司,被人生生折磨死后,尸体喂了野狗。
就连魏夫人那位贵妃妹妹也难逃一死。所谓的夫妻情深,你侬我侬,在利欲权利面前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
如此血海深仇,魏夫人如何能忘记。每每想起,手指甲都能扣到肉里去,上牙抵着下牙吱吱作响。
她最初的感受也许更多的是悲痛,那些曾带给她许许多多生命中美好的人就那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他们死于帝王术和某些人的利欲熏心。那些残忍的刽子手无情的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流逝,悲痛的力量渐渐减弱,反而更多的转化为刻骨铭心的仇恨。
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她那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逐渐的伸展出粗壮的枝干,这枝干总有一天会化为复仇的利爪,伸向她心里所笃定的仇人。
她忘不了,她不能忘。
灭门之仇比海深,比天高。
是以,她断定了,此仇她必报。
报仇,光靠她自己谈何容易。
所以石碌后来寻到她,她便没有推拒他。
这石碌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奇人异士,最擅长的是掘墓盗宝,专针对达官贵人的墓穴下手,发了不少横财。但是他总嫌不够,偶尔也做些偷盗抢劫,拿不上台面的事。不过他只针对地主富商和显贵之人。他打出的口号就是“劫富济贫”。
这石碌与魏夫人的相遇就要从这石碌入室偷盗,和被尚未出阁的魏夫人发现说起。
一夜,这石碌翻墙而入,打算在魏夫人父亲的家里寻些稀世珍宝或是银票。谁知宝贝没寻着,连大面值的银票也没有。他心里暗骂“这穷酸官”。
然而贼不走空,他还是把能找见的银票塞在怀里揣走了。正打算从后院逃走时,偏偏就被在后院闲逛的魏夫人给撞见了。魏夫人身边的丫鬟刚要喊,就被这石碌一个手刀给劈晕了。
魏夫人见状,赶忙拿出随身带着防身的匕首径直向这石碌刺去。
哪知这石碌反应甚快,一手抓住她握匕首的胳膊,一个使劲就掰向她身子后方,另一只手则掐住魏夫人的脖颈,然后对她说道:“别动,不然要你小命!”
魏夫人心里虽惊恐至极,面上仍强装淡定的说道:“小毛贼,你要杀就杀,当我怕你不成?”
这次倒是把石碌给惊着了,他走南闯北也有些年数,如此胆识的大家闺秀倒是头一回见,因此觉得甚是稀罕。
于是这石碌夺了她的刀,抵住她的脖颈,另一只手便掰着她的脸,借着灯笼的光来瞧,瞧完之后,还坏笑着说道:“嘿嘿,有点意思,我瞧上了。”
魏夫人当时年少,脾气倔强的很,受了如此轻薄,如何肯依,于是不顾死活的,扯着嗓子就喊。
她这喊声在这寂静的夜里可谓是划破夜空啊。很快就听到家丁们往这奔的脚步声。
石碌一看大事不妙,连忙弃了这魏夫人,一个轻功跳上了墙头,临走还不忘撂下句甚暧昧的话:“美人,后会有期,等我忙完一件要紧的事,就来聘你。”
这石碌到底是痴心妄想,要知道魏夫人当时已经和人订了亲,不过两个月后就嫁到了外省。
这石碌后来再来寻人,当然已是人去楼空。
不过这石碌既然动了心,便不肯轻易放弃,硬是打听出来她嫁到哪里,直接奔赴她夫家要人,打伤了她夫家不少家丁,还在门外大喊着她的名字。惹得街里乡亲的一干人等都在一旁看笑话。
这魏夫人气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终究是在屋里坐不住了,她只身前往,几番话下来,愣是让石碌变成了斗败的公鸡,再也气势汹汹不起来了,耷拉着脑袋便走了,再没敢去闹过事。
直到五年前,这石碌听说她家里遭了难,被皇帝下旨满门抄斩,于是就发了疯似的寻她。
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终于让他寻到了,也不知是个什么缘分。
他刚寻到她时,她带着雪鸢与几个家丁一起住在山上,过的甚是凄惨,一张好好的脸变得蜡黄蜡黄的,骨瘦嶙峋,就剩一双惊恐的大眼睛了。
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总算是积攒下不少财富的,于是在江南一个小镇,买了宅子,买了家丁,还把自己的老朋友赛神医安置在那里,让雪鸢认赛神医作爷爷。
这宅子便是后来的魏府。
托石碌的福,这才有了后来家贯满盈的魏夫人。
然而魏夫人终归是与以往那个千金大小姐不同了,她心里充满了仇恨,满心只有复仇。
石碌知晓她是个倔强的个性,劝不动的,便都依着她,帮着她。
这些年石碌找到不少与魏夫人一样被朝廷迫害的忠良之士的后人,年纪小的便养在魏府,年纪长些的便想办法安置在京城,用作耳目,以备他日复仇之需。
只有这赛神医一双老眼倒是看得分明,时常有意无意的在魏夫人耳边念叨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其实人这一生有些事能掌控,有些事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并努力去获得;更在于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什么,并主动加以放弃。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