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第一回 光和年
- 3 第二回 有孕事
- 4 第三回 大司农
- 5 第四回 大雩
- 6 第五回 樊贞人
- 7 第六回 兆象
- 8 第七回 长秋宫
- 9 第八回 北邙深秋
- 10 第九回 回宫
- 11 第十回 云何不乐
- 12 第十一回 孤掌难鸣
- 13 第十二回 六博
- 14 第十三回 鸠毒
- 15 第十四回 夜魅
- 16 第十五回 皮影戏
- 17 第十六回 深宫深处
- 18 第十七回 斜阳
- 19 第十八回 初露锋芒
- 20 第十九回 禁军
- 21 第二十回 山雨欲来
- 22 第二十一回 悄然到访
- 23 第二十二回 烛火不熄
- 24 第二十三回 回忆
- 25 第二十四回 宫变
- 26 第二十五回 有位佳人
- 27 第二十六回 在水一方
- 28 第二十七回 适值嫔妠
- 29 第二十八回 唐姬
- 30 第二十九回 画工
- 31 第三十回 绣衣
- 32 第三十回 中和韶乐
- 33 第三十二回 维鹊有巢
- 34 第三十三回 酒酣高歌
- 35 第三十四回 儿时玩伴
- 36 第三十五回 羌人来袭
- 37 第三十六回 来历不明
- 38 第三十七回 击鼓秘密
- 39 第三十八章 招安之法
- 40 第三十九回 夜不能寐
- 41 第四十回 血色玛瑙
- 42 第四十一回 锁住的时光
- 43 第四十二回 将军之死
- 44 第四十三回 主仆一场
- 45 第四十四回 复道蝙蝠
- 46 第四十五回 山野空谷
- 47 第四十六回 逆我者死
- 48 第四十七回 孤独少年
- 49 第四十八回 被困长乐宫
- 50 第四十九回 监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回 大雩
第四回 大雩
迎春殿内,弥漫着草药浓烈的气味。
采薇用陶碗捧出一大碗熬制了二个小时的堕胎汤剂时,手略微有些颤抖,她想象得到,王娘娘喝完她亲手熬的汤药,肚子里排山倒海的翻滚,褐色的汤药进入到娘娘的子宫,无情的摧毁着娘娘肚里孕育着小生命,无情的将这些已经凝结成的生命撕成片片血块,赶出体内……
采薇险些将汤药泼出陶碗外,她定了定神,轻语:“娘娘,该吃药了。”
王美人睁开双眼,从榻上坐起,接过了陶碗,发呆的看着陶碗里褐色刺鼻的汤药,迟疑了几秒,她端起碗,闭起双眼,一饮而尽。再看看采薇,早已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此时,王美人倒有了凤凰涅槃后的快感,二个月的日日夜夜,惶惶恐恐,惴惴不安的日子,都在这碗汤药里结束了。
她静静地躺下了。她知道,不一会,药效就会来了。从此,她可以抬起头挺着胸在宫里行走,再不用东躲西藏着何皇后。
闭起双眼,她,唱起了她喜欢的曲子:枝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荷余情其信芳,皎洁火中玉,芬芳泥里莲……..
王美人眼前出现了一片辽阔的土地,她独自一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然而却步履维艰,感觉背上有沉重物,她回过头看了看身后,却是一轮红日紧贴在她的背部,那轮红日,熏染天际,万丈霞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她就这样,负日而行,步履慢慢的却越走越轻松,那轮红日,紧紧地贴着王美人的背脊,越来越暖,越来越暖……
王美人坐了起来,浑身上下早已经浸湿在汗水里,看了看四周,依旧是那盏青铜鱼雁灯,发着幽幽的光芒,四周静谧。
王美人意识到,刚才只是一个梦,一个奇怪的梦。
“娘娘,您醒了?采薇关心的问道。
“采薇,什么时辰了?”
“娘娘你睡了好几个时辰了,现在是戊时。”
王美人撩起襦裙看了看,又摸了摸肚子,满脸疑惑:“这汤药都喝了好几个时辰了,为何什么反应都没有?”
采薇道:“娘娘,我也好生奇怪,就见娘娘熟睡着,却没见娘娘有任何反应。胎安不动。”
王美人略有所思:“是不是药量不够?”
“回娘娘,奴婢都是按照宝婆婆的吩咐熬制的汤药,没有一点纰漏。”采薇说道。
“哦,对了,宝婆婆说,若是万不得已,再用第二包药剂,我这就再去熬。”采薇想起了宝婆婆的话。
采薇转身入厨房,拆了第二包有红泥标记的草药,顿时满屋子的麝香味袭来,采薇明白,如果这包草药还是不能落了娘娘肚里的胎儿,那真的就没别的办法了,这是宝婆婆最强的药剂了。
采薇开始熬制第二包草药。帮着王美人换了贴身的襦衣,却见王美人似有满腹心事。
“采薇,我刚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背负着一轮红日,艰难的独自前行,那轮红日,鲜红无比,紧紧地贴在我的后背上……”王美人讲了刚才的那个梦。
采薇想了想:“娘娘,那是吉照啊,日乃属火,大汉属于火德,莫非娘娘肚子里怀的是真龙天子?自古君权神授,我倒是奇了怪了,为何别的宫女,喝了宝婆婆的汤药,立马落了胎,而娘娘喝了汤药却是胎安不动?”
王美人脸上凝重了起来。
“若是天命,我王荣哪怕身子遭受多大的痛苦,都要将吾儿带到这个世上,只是,我担心我儿即便是来到了这个世上,也是多灾多难。”
“娘娘不如就顺其天意,如何?若是到了明日,娘娘肚子还是没有动静,那就只能说是天意了。”采薇说道,匆忙的进了厨房。
第二碗堕胎汤药熬成了,采薇端了过来。
王美人什么也没说,接过了碗,犹豫了片刻,看了一眼碗中浓稠的汤剂一饮而尽。
这碗汤剂是在第一碗的基础上,加重了麝香膏成份调和而成。
喝完后,王美人皱了皱眉头,的确,汤药苦不堪言。她静静的躺在了榻上,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欣慰。
不一会,肚子便翻江倒海起来,她捧着肚子喊着采薇。采薇扶着王美人如厕,可是,一切就如平时那样。如厕之后,王美人的肚子也就恢复了平静,胎儿似乎根本就不愿意下来。
王美人只能再次回到了榻上躺着,采薇纳闷着说道:“娘娘,奴婢本以为这次娘娘肚子里的胎儿总该落下了吧,可小家伙还是不愿意下来。”
王美人疲倦的笑了笑,道:“可能,这孩子的命硬。”
此时,王美人内心是复杂的,她希望堕了腹中的胎儿,这以后的日子也就没有太大的麻烦,但是眼见着腹中的骨肉始终胎安不动,她想成为母亲的本能又升腾起来。
她,就这样的纠结中度过了大半夜,直至三分时更。
终于,腹中又有了第二次的翻腾。这次比前一次来的更为的凶猛。采薇见王美人的额头不断的冒着冷汗,心跳急速,便扶着她道:“娘娘,看来这次一定能成。”
一阵阵的绞痛袭来,王美人确信这次腹中的胎儿是保不住了。然而,疼痛过后,一切却又恢复如初,什么都没有改变。王荣喝了第二碗药汤之后,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次如厕,腹中的胎儿还是纹丝不动。
“吾儿,就是那轮红日。”王美人暗自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她知道,这孩子命不该绝。
那一晚,北方有七星绕月。
王美人相信了天命。
服用了两碗堕胎汤药,对她没有任何的作用,依然是胎安不动,王美人母性的本能占了上风。她更相信是上天给了她继续孕育胎儿的理由,这是上天的旨意。
她也不再畏惧何皇后权势,无论多艰难,一定要为大汉,为皇上再添一子,哪怕用生命来替换。
她要抬起头来做人,告诉宫里所有的人,她怀了陛下的孩子,并且这孩子天命不凡。
这一年的旱季,持续的特别长。
洛水,干涸。
洛阳城里下过的那点可怜的雨,只是杯水车薪。久旱不雨,赫赫炎炎。按照《周礼》,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是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大雩(注1)。
是日,灵帝携文武百官,嫔妃美人们在洛阳城郊灵台,设四尺青铜祭坛,舞童六十四人,设五帝之位,礼天地四方之神。举行了一场大型的祈雨大典。众臣及女巫们,手执五彩羽而舞,绕着祭坛而歌。
六十四位童男童女,则带着神灵面具,围着熊熊烈火祭祀台,边歌边舞。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怚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孓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即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糜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待礼仪完毕,司巫与灵帝执手向天长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响彻不已。
注1: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动。
采薇用陶碗捧出一大碗熬制了二个小时的堕胎汤剂时,手略微有些颤抖,她想象得到,王娘娘喝完她亲手熬的汤药,肚子里排山倒海的翻滚,褐色的汤药进入到娘娘的子宫,无情的摧毁着娘娘肚里孕育着小生命,无情的将这些已经凝结成的生命撕成片片血块,赶出体内……
采薇险些将汤药泼出陶碗外,她定了定神,轻语:“娘娘,该吃药了。”
王美人睁开双眼,从榻上坐起,接过了陶碗,发呆的看着陶碗里褐色刺鼻的汤药,迟疑了几秒,她端起碗,闭起双眼,一饮而尽。再看看采薇,早已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此时,王美人倒有了凤凰涅槃后的快感,二个月的日日夜夜,惶惶恐恐,惴惴不安的日子,都在这碗汤药里结束了。
她静静地躺下了。她知道,不一会,药效就会来了。从此,她可以抬起头挺着胸在宫里行走,再不用东躲西藏着何皇后。
闭起双眼,她,唱起了她喜欢的曲子:枝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荷余情其信芳,皎洁火中玉,芬芳泥里莲……..
王美人眼前出现了一片辽阔的土地,她独自一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然而却步履维艰,感觉背上有沉重物,她回过头看了看身后,却是一轮红日紧贴在她的背部,那轮红日,熏染天际,万丈霞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她就这样,负日而行,步履慢慢的却越走越轻松,那轮红日,紧紧地贴着王美人的背脊,越来越暖,越来越暖……
王美人坐了起来,浑身上下早已经浸湿在汗水里,看了看四周,依旧是那盏青铜鱼雁灯,发着幽幽的光芒,四周静谧。
王美人意识到,刚才只是一个梦,一个奇怪的梦。
“娘娘,您醒了?采薇关心的问道。
“采薇,什么时辰了?”
“娘娘你睡了好几个时辰了,现在是戊时。”
王美人撩起襦裙看了看,又摸了摸肚子,满脸疑惑:“这汤药都喝了好几个时辰了,为何什么反应都没有?”
采薇道:“娘娘,我也好生奇怪,就见娘娘熟睡着,却没见娘娘有任何反应。胎安不动。”
王美人略有所思:“是不是药量不够?”
“回娘娘,奴婢都是按照宝婆婆的吩咐熬制的汤药,没有一点纰漏。”采薇说道。
“哦,对了,宝婆婆说,若是万不得已,再用第二包药剂,我这就再去熬。”采薇想起了宝婆婆的话。
采薇转身入厨房,拆了第二包有红泥标记的草药,顿时满屋子的麝香味袭来,采薇明白,如果这包草药还是不能落了娘娘肚里的胎儿,那真的就没别的办法了,这是宝婆婆最强的药剂了。
采薇开始熬制第二包草药。帮着王美人换了贴身的襦衣,却见王美人似有满腹心事。
“采薇,我刚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背负着一轮红日,艰难的独自前行,那轮红日,鲜红无比,紧紧地贴在我的后背上……”王美人讲了刚才的那个梦。
采薇想了想:“娘娘,那是吉照啊,日乃属火,大汉属于火德,莫非娘娘肚子里怀的是真龙天子?自古君权神授,我倒是奇了怪了,为何别的宫女,喝了宝婆婆的汤药,立马落了胎,而娘娘喝了汤药却是胎安不动?”
王美人脸上凝重了起来。
“若是天命,我王荣哪怕身子遭受多大的痛苦,都要将吾儿带到这个世上,只是,我担心我儿即便是来到了这个世上,也是多灾多难。”
“娘娘不如就顺其天意,如何?若是到了明日,娘娘肚子还是没有动静,那就只能说是天意了。”采薇说道,匆忙的进了厨房。
第二碗堕胎汤药熬成了,采薇端了过来。
王美人什么也没说,接过了碗,犹豫了片刻,看了一眼碗中浓稠的汤剂一饮而尽。
这碗汤剂是在第一碗的基础上,加重了麝香膏成份调和而成。
喝完后,王美人皱了皱眉头,的确,汤药苦不堪言。她静静的躺在了榻上,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欣慰。
不一会,肚子便翻江倒海起来,她捧着肚子喊着采薇。采薇扶着王美人如厕,可是,一切就如平时那样。如厕之后,王美人的肚子也就恢复了平静,胎儿似乎根本就不愿意下来。
王美人只能再次回到了榻上躺着,采薇纳闷着说道:“娘娘,奴婢本以为这次娘娘肚子里的胎儿总该落下了吧,可小家伙还是不愿意下来。”
王美人疲倦的笑了笑,道:“可能,这孩子的命硬。”
此时,王美人内心是复杂的,她希望堕了腹中的胎儿,这以后的日子也就没有太大的麻烦,但是眼见着腹中的骨肉始终胎安不动,她想成为母亲的本能又升腾起来。
她,就这样的纠结中度过了大半夜,直至三分时更。
终于,腹中又有了第二次的翻腾。这次比前一次来的更为的凶猛。采薇见王美人的额头不断的冒着冷汗,心跳急速,便扶着她道:“娘娘,看来这次一定能成。”
一阵阵的绞痛袭来,王美人确信这次腹中的胎儿是保不住了。然而,疼痛过后,一切却又恢复如初,什么都没有改变。王荣喝了第二碗药汤之后,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次如厕,腹中的胎儿还是纹丝不动。
“吾儿,就是那轮红日。”王美人暗自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她知道,这孩子命不该绝。
那一晚,北方有七星绕月。
王美人相信了天命。
服用了两碗堕胎汤药,对她没有任何的作用,依然是胎安不动,王美人母性的本能占了上风。她更相信是上天给了她继续孕育胎儿的理由,这是上天的旨意。
她也不再畏惧何皇后权势,无论多艰难,一定要为大汉,为皇上再添一子,哪怕用生命来替换。
她要抬起头来做人,告诉宫里所有的人,她怀了陛下的孩子,并且这孩子天命不凡。
这一年的旱季,持续的特别长。
洛水,干涸。
洛阳城里下过的那点可怜的雨,只是杯水车薪。久旱不雨,赫赫炎炎。按照《周礼》,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是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大雩(注1)。
是日,灵帝携文武百官,嫔妃美人们在洛阳城郊灵台,设四尺青铜祭坛,舞童六十四人,设五帝之位,礼天地四方之神。举行了一场大型的祈雨大典。众臣及女巫们,手执五彩羽而舞,绕着祭坛而歌。
六十四位童男童女,则带着神灵面具,围着熊熊烈火祭祀台,边歌边舞。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怚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孓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即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糜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待礼仪完毕,司巫与灵帝执手向天长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响彻不已。
注1: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