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二回 有孕事
- 4 第三回 大司农
- 5 第四回 大雩
- 6 第五回 樊贞人
- 7 第六回 兆象
- 8 第七回 长秋宫
- 9 第八回 北邙深秋
- 10 第九回 回宫
- 11 第十回 云何不乐
- 12 第十一回 孤掌难鸣
- 13 第十二回 六博
- 14 第十三回 鸠毒
- 15 第十四回 夜魅
- 16 第十五回 皮影戏
- 17 第十六回 深宫深处
- 18 第十七回 斜阳
- 19 第十八回 初露锋芒
- 20 第十九回 禁军
- 21 第二十回 山雨欲来
- 22 第二十一回 悄然到访
- 23 第二十二回 烛火不熄
- 24 第二十三回 回忆
- 25 第二十四回 宫变
- 26 第二十五回 有位佳人
- 27 第二十六回 在水一方
- 28 第二十七回 适值嫔妠
- 29 第二十八回 唐姬
- 30 第二十九回 画工
- 31 第三十回 绣衣
- 32 第三十回 中和韶乐
- 33 第三十二回 维鹊有巢
- 34 第三十三回 酒酣高歌
- 35 第三十四回 儿时玩伴
- 36 第三十五回 羌人来袭
- 37 第三十六回 来历不明
- 38 第三十七回 击鼓秘密
- 39 第三十八章 招安之法
- 40 第三十九回 夜不能寐
- 41 第四十回 血色玛瑙
- 42 第四十一回 锁住的时光
- 43 第四十二回 将军之死
- 44 第四十三回 主仆一场
- 45 第四十四回 复道蝙蝠
- 46 第四十五回 山野空谷
- 47 第四十六回 逆我者死
- 48 第四十七回 孤独少年
- 49 第四十八回 被困长乐宫
- 50 第四十九回 监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二回 六博
第十二回 六博
何进想着该去见见那位刚回宫不久的外甥了,这是妹妹何皇后唯一的独子,更是皇长子。对于何进来说,刘辩不仅仅是自己外甥那么简单,他更希望这是一颗可以自己摆布的棋子。
他在长秋宫里见到了何皇后,还有外甥刘辩。
何进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把木制弓弩递给了刘辩:“辩儿,这是舅舅亲手为你做的弓弩,喜欢吗?”
小刘辩看了一眼那把弓弩,似有不情愿的接过,上下看了一眼,就放到一边去了。
何进见状,说:“辩儿不喜欢弓弩,不打紧,改天舅舅再铸一把青铜剑,辩儿也该有一把好剑了,自古以来,宝剑配天子啊。”
何进见自己的弓弩并不受外甥的欢迎,有些尴尬,也只能自圆其说了一番。
“辩儿,你真不懂事,这把弓弩好歹是你舅舅亲手为你做的,你怎么连说声谢谢都没有呢。”何皇后奚落了一番。
“舅舅,母后,弓弩也好,宝剑也罢,辩儿都不喜欢。”小刘辩突然大声说道。
大家都被刘辩的声音震慑住了。
“那辩儿喜欢什么呢?”何进试探着问道。
刘辩想了想:“史道人说过的,天下当以和为贵,才能治国。所以,辩儿不喜欢兵器,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刘辩回应道。
“你当记住,现在你的身份是皇上的皇长子,辩儿,既然回了宫了,就不要再口口声声的史道人的,记住了吗?”何皇后有些不悦,也有些无奈,自小不在宫里的儿子,心里头还是惦记着养他五年的史道人,这让何皇后多少有些失落。
何进和颜悦色道:“身为皇子,文韬武略才是天子拥有的才能啊,你的先祖汉武帝,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上,他不仅饱读诗书,还亲自披挂上战场,击败匈奴侵扰,成了我大汉的一位杰出的君主。”
刘辩听了直摇头,道:“母后,孩儿只想长大后成为一名道士,以圆融治世,顺应自然,不想武功,也不想上战场。”
何皇后听了,气呼呼的说道:“辩儿真没有鸿鹄之志,母后很失望。母后希望有朝一日,辩儿能执掌大汉的天下,这才是男儿应有的志气。”何皇后有些失落。
刘辩不出一言。接着他说道:“孩儿只想回邙山去,和史道人一起,哦,对了,邙山上还有孩儿豢养的一条黄狗,孩儿想念阿黄了。”刘辩眼眶里湿润了。
虽然贵为皇长子,可是年幼的刘辩尚未融入到宫里复杂的环境里去,他更怀念以前与史道人在邙山上的悠闲时光。
何进走上前去,拉着小刘辩的手,柔声道:“辩儿,来,舅舅带你去玩一种游戏。”
小刘辩听说有游戏可玩,便也乖巧的跟着舅舅何进走了。
四月的春色无边,正是洛阳城一年一度的牡丹花盛开时节,宫里的牡丹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引山泉水,浇灌了宫里的春色,为的也是取悦宫里的达官贵人,嫔妃美人的。
刘辩毕竟还是一名顽童,见院里百花争艳,引了无数的蝴蝶,蜂拥而至,也就没有了刚才郁闷的模样,一路小跑着穿梭在小径上。
何进追着小刘辩,道:“辩儿,咱们来玩六博好吗”
“舅舅,什么是六博啊?”刘辩果然停住了脚步。
“这六博啊,就是一种兵种棋戏。自古帝王都会玩六博。辩儿若能精通六博,这将会开启你的智慧,光武帝刘秀小时候,就精通六博棋艺。”
小刘辩跟着舅舅何进,两人走进了栖霞殿,这是供宫里嬉戏游玩的殿堂,何进命下人准备了六博棋盘。
红漆的棋盘,泾渭分明,精美绝伦,棋盘中央是黑漆底的方格子,有十二枚棋子整齐排列,六白六黑,方格里放着两枚圆形棋子。
二人席地而对坐,棋盘在中央。何进问道:“辩儿,你可听过这首童谣吗?”
刘辩茫然不知。
何进念叨:方畔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
小刘辩跟着何进念叨:方眫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方畔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
何进看着小刘辩,认真的道:“你母后怀胎十个月,将你生出来,然后担心你的未来,因为,皇宫里许多娘娘们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你母后为了你的将来,忍着痛将刚出生的你,送到了史道人家中,期望史道人的道术,可以将你孱弱的命保住。母后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你了你好啊,辩儿,既然回宫了,就将史道人忘掉吧。”
小刘辩一脸茫然的看着何进,然后悲戚戚的道:“舅舅,我明白。我只是真的很想念史道人嘛......”
小刘辩留下了两道清泪。
何进用衣袖为小刘辩拭去了眼泪。柔声道:“以后,舅舅会像史道人那样照顾好辩儿的,辩儿莫哭。”
小刘辩忽然间哇哇的大哭起来,这哭声是连日来思念史道人积累的爆发,他曾经想象着父王母后的模样,可是,一旦入宫见到他们了,他才觉得唯有史道人,才是真正喜欢他的人。
他隐约感知到母后再怎么喜欢他,终究只是她的一颗掌上棋子。
“来,辩儿,咱们继续玩六博”何进坐正了,棋盘上白棋黑子,分外惹眼。
看见中间的圆子,这叫做“鱼”入水食鱼,也叫“牵鱼”。每牵鱼一次,就可以获得博筹二根,连着牵两次鱼,获得博筹三根,谁先获得六根博筹,就是胜者。那首童谣其实就是走棋的一个路径,看你喜欢怎样的走法,但是无论怎样的走法,都要将“散”变成“骁”,才能入水食鱼。否则,骁也有可能变成散。用“茕”来掷棋子。”
刘辩仔细的听着舅舅的解释,忽然问出一句奇怪的话:“舅舅,这个世界上,一定要靠打打杀杀,方能治理天下的吗?”
何进思虑片刻,道:“的确,辩儿,咱们的始皇帝就是用武力争霸天下,统一六国的。”
小刘辩心不在焉,手执一枚棋子:“舅舅,如果人人都想争着做“骁”,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散”棋,比起天下纷争,尔虞我诈,我情愿做一颗散棋,无忧无虑,让我的百姓们也免去战争的纷扰。老子不也是这样说的吗?”
何进望着一脸稚气,却说着不符他的年龄的话语,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又是怜爱,又是疼惜,他抚摸着小刘辩的头,道:“孩子,这天下固然是以和为贵为好,可是,弱肉强食,你若只想做一颗“散”棋,那么这天下的人,都会觊觎于你,争着做一颗“骁”棋,将你活生生的吞掉啊。”
“舅舅,做王真的很重要吗?”小刘辩依然不依不挠的问道。
“是的,孩子,很重要,王者,一国之君,万人之上。”’
小刘辩将一颗棋子撤回到了河岸边。
何进见状,疑惑道:“辩儿,你这是为何啊,这“散”棋,眼看着就可变成“骁”棋了,马上就可以入水牵鱼了,你怎么就撤走了呢?多可惜啊?”
“舅舅,我不想做王,让弟弟刘协做王,我只想做哥哥。”小刘辩扬起了清澈的眸子,看着何进。
何进有些不悦,正色道:“辩儿,听着,兄弟可以有几个,而王,只能有一个。记住了吗?”
刘辩懵懂的点了点头。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邙山上,和阿黄嬉戏玩耍,游戏于山涧田野,日落晚霞,有史道人做的饭菜香味,他和阿黄雀跃着,一路奔跑着回家,阿黄在前,总会回头张望着,等待着刘辩.......
当目光遇到舅舅严肃的表情时,刘辩才意识到,以往的悠闲生活,不可能再有了。
他在长秋宫里见到了何皇后,还有外甥刘辩。
何进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把木制弓弩递给了刘辩:“辩儿,这是舅舅亲手为你做的弓弩,喜欢吗?”
小刘辩看了一眼那把弓弩,似有不情愿的接过,上下看了一眼,就放到一边去了。
何进见状,说:“辩儿不喜欢弓弩,不打紧,改天舅舅再铸一把青铜剑,辩儿也该有一把好剑了,自古以来,宝剑配天子啊。”
何进见自己的弓弩并不受外甥的欢迎,有些尴尬,也只能自圆其说了一番。
“辩儿,你真不懂事,这把弓弩好歹是你舅舅亲手为你做的,你怎么连说声谢谢都没有呢。”何皇后奚落了一番。
“舅舅,母后,弓弩也好,宝剑也罢,辩儿都不喜欢。”小刘辩突然大声说道。
大家都被刘辩的声音震慑住了。
“那辩儿喜欢什么呢?”何进试探着问道。
刘辩想了想:“史道人说过的,天下当以和为贵,才能治国。所以,辩儿不喜欢兵器,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刘辩回应道。
“你当记住,现在你的身份是皇上的皇长子,辩儿,既然回了宫了,就不要再口口声声的史道人的,记住了吗?”何皇后有些不悦,也有些无奈,自小不在宫里的儿子,心里头还是惦记着养他五年的史道人,这让何皇后多少有些失落。
何进和颜悦色道:“身为皇子,文韬武略才是天子拥有的才能啊,你的先祖汉武帝,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上,他不仅饱读诗书,还亲自披挂上战场,击败匈奴侵扰,成了我大汉的一位杰出的君主。”
刘辩听了直摇头,道:“母后,孩儿只想长大后成为一名道士,以圆融治世,顺应自然,不想武功,也不想上战场。”
何皇后听了,气呼呼的说道:“辩儿真没有鸿鹄之志,母后很失望。母后希望有朝一日,辩儿能执掌大汉的天下,这才是男儿应有的志气。”何皇后有些失落。
刘辩不出一言。接着他说道:“孩儿只想回邙山去,和史道人一起,哦,对了,邙山上还有孩儿豢养的一条黄狗,孩儿想念阿黄了。”刘辩眼眶里湿润了。
虽然贵为皇长子,可是年幼的刘辩尚未融入到宫里复杂的环境里去,他更怀念以前与史道人在邙山上的悠闲时光。
何进走上前去,拉着小刘辩的手,柔声道:“辩儿,来,舅舅带你去玩一种游戏。”
小刘辩听说有游戏可玩,便也乖巧的跟着舅舅何进走了。
四月的春色无边,正是洛阳城一年一度的牡丹花盛开时节,宫里的牡丹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引山泉水,浇灌了宫里的春色,为的也是取悦宫里的达官贵人,嫔妃美人的。
刘辩毕竟还是一名顽童,见院里百花争艳,引了无数的蝴蝶,蜂拥而至,也就没有了刚才郁闷的模样,一路小跑着穿梭在小径上。
何进追着小刘辩,道:“辩儿,咱们来玩六博好吗”
“舅舅,什么是六博啊?”刘辩果然停住了脚步。
“这六博啊,就是一种兵种棋戏。自古帝王都会玩六博。辩儿若能精通六博,这将会开启你的智慧,光武帝刘秀小时候,就精通六博棋艺。”
小刘辩跟着舅舅何进,两人走进了栖霞殿,这是供宫里嬉戏游玩的殿堂,何进命下人准备了六博棋盘。
红漆的棋盘,泾渭分明,精美绝伦,棋盘中央是黑漆底的方格子,有十二枚棋子整齐排列,六白六黑,方格里放着两枚圆形棋子。
二人席地而对坐,棋盘在中央。何进问道:“辩儿,你可听过这首童谣吗?”
刘辩茫然不知。
何进念叨:方畔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
小刘辩跟着何进念叨:方眫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方畔揭道张,张道揭畔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
何进看着小刘辩,认真的道:“你母后怀胎十个月,将你生出来,然后担心你的未来,因为,皇宫里许多娘娘们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你母后为了你的将来,忍着痛将刚出生的你,送到了史道人家中,期望史道人的道术,可以将你孱弱的命保住。母后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你了你好啊,辩儿,既然回宫了,就将史道人忘掉吧。”
小刘辩一脸茫然的看着何进,然后悲戚戚的道:“舅舅,我明白。我只是真的很想念史道人嘛......”
小刘辩留下了两道清泪。
何进用衣袖为小刘辩拭去了眼泪。柔声道:“以后,舅舅会像史道人那样照顾好辩儿的,辩儿莫哭。”
小刘辩忽然间哇哇的大哭起来,这哭声是连日来思念史道人积累的爆发,他曾经想象着父王母后的模样,可是,一旦入宫见到他们了,他才觉得唯有史道人,才是真正喜欢他的人。
他隐约感知到母后再怎么喜欢他,终究只是她的一颗掌上棋子。
“来,辩儿,咱们继续玩六博”何进坐正了,棋盘上白棋黑子,分外惹眼。
看见中间的圆子,这叫做“鱼”入水食鱼,也叫“牵鱼”。每牵鱼一次,就可以获得博筹二根,连着牵两次鱼,获得博筹三根,谁先获得六根博筹,就是胜者。那首童谣其实就是走棋的一个路径,看你喜欢怎样的走法,但是无论怎样的走法,都要将“散”变成“骁”,才能入水食鱼。否则,骁也有可能变成散。用“茕”来掷棋子。”
刘辩仔细的听着舅舅的解释,忽然问出一句奇怪的话:“舅舅,这个世界上,一定要靠打打杀杀,方能治理天下的吗?”
何进思虑片刻,道:“的确,辩儿,咱们的始皇帝就是用武力争霸天下,统一六国的。”
小刘辩心不在焉,手执一枚棋子:“舅舅,如果人人都想争着做“骁”,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散”棋,比起天下纷争,尔虞我诈,我情愿做一颗散棋,无忧无虑,让我的百姓们也免去战争的纷扰。老子不也是这样说的吗?”
何进望着一脸稚气,却说着不符他的年龄的话语,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又是怜爱,又是疼惜,他抚摸着小刘辩的头,道:“孩子,这天下固然是以和为贵为好,可是,弱肉强食,你若只想做一颗“散”棋,那么这天下的人,都会觊觎于你,争着做一颗“骁”棋,将你活生生的吞掉啊。”
“舅舅,做王真的很重要吗?”小刘辩依然不依不挠的问道。
“是的,孩子,很重要,王者,一国之君,万人之上。”’
小刘辩将一颗棋子撤回到了河岸边。
何进见状,疑惑道:“辩儿,你这是为何啊,这“散”棋,眼看着就可变成“骁”棋了,马上就可以入水牵鱼了,你怎么就撤走了呢?多可惜啊?”
“舅舅,我不想做王,让弟弟刘协做王,我只想做哥哥。”小刘辩扬起了清澈的眸子,看着何进。
何进有些不悦,正色道:“辩儿,听着,兄弟可以有几个,而王,只能有一个。记住了吗?”
刘辩懵懂的点了点头。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邙山上,和阿黄嬉戏玩耍,游戏于山涧田野,日落晚霞,有史道人做的饭菜香味,他和阿黄雀跃着,一路奔跑着回家,阿黄在前,总会回头张望着,等待着刘辩.......
当目光遇到舅舅严肃的表情时,刘辩才意识到,以往的悠闲生活,不可能再有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