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 第十五章 刁难
- 16 第十六章 宫中隐秘
- 17 第十七章 帝后对峙
- 18 第十八章 疯狂
- 19 第十九章 见家人
- 20 第二十章 家人
- 21 第二十一章 思想枷锁
- 22 第二十二章 暴风雨的前奏
- 23 第二十三章 洞穿世事的太后
- 24 第二十四章 沉淀
- 25 第二十五章 支持
- 26 第二十六章 信任
- 27 第二十七章 深夜闲谈
- 28 第二十八章 朝堂
- 29 第二十九章 太后驾到
- 30 第三十章 拿银子赎罪
- 31 第三十一章 留膳吃馒头
- 32 第三十二章 大丰收
- 33 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动
- 34 第三十四章 号角声
- 35 第三十五章 江南安家
- 36 第三十六章 世间最罪恶的人
- 37 第三十七章 自尽
- 38 第三十八章 这就是我们的归宿
- 39 第三十九章 遗愿
- 40 第四十章 后宫团
- 41 第四十一章 争宠
- 42 第四十二章 我会盯着你的
- 43 第四十三章 暗潮汹涌
- 44 第四十四章 流言
- 45 第四十五章 下罪己诏?
- 46 第四十六章 风雨欲来
- 47 第四十七章 深不可测的太后
- 48 第四十八章 刺杀
- 49 第四十九章 昏迷
- 50 第五十章 枭雄
- 51 第五十一章 拿下
- 52 第五十二章 天下百姓归心
- 53 第五十三章 苏醒
- 54 第五十四章 升为掌事姑姑
- 55 第五十五章 休养
- 56 第五十六章 震动
- 57 第五十七章 小把戏
- 58 第五十八章 殉国和胜利
- 59 第五十九章 醉酒
- 60 第六十章 疯狂的想法
- 61 第一章 初封昭仪
- 62 第二章 初步了解后宫团
- 63 第三章 侍寝
- 64 第四章 坚定信念
- 65 第五章 平民百姓家飞出一只白凤凰
- 66 第六章 黄芽儿的表妹长的像范冰冰!
- 67 第七章 要学会应付敷衍
- 68 第八章 提醒
- 69 第九章 心思各异
- 70 第十章 试探口风
- 71 第十一章 同床异梦
- 72 第十二章 堵门的结果
- 73 第十三章 初会众妃嫔
- 74 第十四章 招架
- 75 第十五章 有心人故意找茬
- 76 第十六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77 第十七章 孕吐
- 78 第十八章 确诊
- 79 第十九章 后宫风云
- 80 第二十章 接二连三的到来
- 81 第二十一章 皇后又找茬
- 82 第二十二章 初次敞开心扉
- 83 第二十三章 蠢蠢欲动
- 84 第二十四章 玛丽苏唐
- 85 第二十五章 再见唐媚儿
- 86 第二十六章 唐媚儿献媚失败
- 87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杀人”
- 88 第二十八章 琴声截人
- 89 第二十九章 彻夜难眠
- 90 第三十章 虚情假意
- 91 第三十一章 拐了一个急转弯
- 92 第三十二章 军事为首
- 93 第三十三章 要升位了
- 94 第三十四章 贤妃
- 95 第三十五章 封妃
- 96 第三十六章 后宫反应
- 97 第三十七章 孤立和故意找茬
- 98 第三十八章 被关进佛堂
- 99 第三十九章 求救
- 100 第四十章 牌位
- 101 第四十一章 大宴未开就已经结束了
- 102 第四十二章 皇后禁足
- 103 第四十三章 宫权一分为三
- 104 第四十四章 些微感动
- 105 第四十五章 分权
- 106 第四十六章 想要见缝插针
- 107 第四十七章 处理公事
- 108 第四十八章 唐媚儿死了
- 109 第四十九章 冲击和影响
- 110 第五十章 叶母进宫
- 111 第五十一章 今日眼泪淹没皇宫
- 112 第五十二章 双胞胎?
- 113 第五十三章 露出破绽?
- 114 第五十四章 担忧难产
- 115 第五十五章 贵妃淑妃在出手
- 116 第五十六章 太后的敲打
- 117 第五十七章 不想再容忍下去
- 118 第五十八章 七月
- 119 第五十九章 勾结
- 120 第六十章 恐慌不安
- 121 第六十一章 中秋宴
- 122 第六十二章 下毒手
- 123 第六十三章 发作
- 124 第六十四章 难产和暴毙
- 125 第六十五章 自焚而死
- 126 第六十六章 动荡不安
- 127 第六十七章 母子隔阂
- 128 第六十八章 九死一生
- 129 第六十九章 仇恨!
- 130 第七十章 驱毒
- 131 第七十一章 赵家之危
- 132 第七十二章 挑拨离间
- 133 第七十三章 母子对峙
- 134 第七十四章 隔阂加深
- 135 第七十五章 满朝威逼
- 136 第七十六章 哀乐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五章 支持
第二十五章 支持
慈圣宫。
太后歪躺在塌上,眼睛似睁未睁,有些迷糊的样子,精神萎靡短乏,看起来她是真的老了,再也不是那个当年叱咤前朝后宫精力旺盛的女人了,坐在对面的端庆帝看着这样的太后,一时之间心里很是复杂。
在他心里,小时候他的母后很慈爱,对他很好,经常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那时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之后再也没有了,等他长大了,意识到皇宫里的波澜诡谲,那种单纯的快乐就没有过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或许是从他父皇迷恋长生不老,日日炼丹不理朝政开始的吧,从那之后他的母后就从后宫走上了朝堂,在那一段时间内她成为了大端皇朝短暂的女主人,直到他父皇去世,他登基,太后这才隐退于后宫中,但直到现在这朝堂上还有着他母后留下的印记,不可磨灭,这也是端庆帝一直防备太后的原因。
如今,大端皇朝遇到大危机,端庆帝即使有了自己的主意,即使忌惮防备太后,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来慈圣宫找太后商议了,一是想要获得太后的支持,二是他想看看要是太后遇到这样的危机会如何处理,会和他选择相同的办法吗?这也是他想知道的。
“皇上来慈圣宫有事吗?”端庆帝看着太后发愣时,太后突然开口问道。
瞬间端庆帝回过神来,见太后已是睁开了睿智清明的双眼看着他,他轻笑道:“母后,儿子来这里是有一事来请教母后。”
闻言,半躺着的太后从塌上起了身,端坐在塌上,耷拉着眼皮问道:“说吧,什么事啊?要是是后宫的事我还可以帮你参详参详,可要是朝堂上的事你还是想清楚了再来和我说,毕竟你已经是皇上了,我也早从朝堂上退下来了,不该再去关心朝堂的事情,我也没那个精神了。”
“呵呵。”端庆帝尴尬的笑了笑,他登基以来一直防备着太后,就是太后主政时所用的官员大多数都被找理由罢了,如今听太后如此说,他心里还真有些不自在,面皮微红了红,沉吟半晌,还是道:“母后,是朝堂上的事。”
“朝堂上的事?怎么,你是下不了决心,还是解决不了?”太后挑了挑眉,讶异道。
端庆帝默然,垂着眼睑叹道:“母后,您何必明知故问呢?就是皇后也是知道一点外面的形势的,儿子可不认为母后您会一点也不知。”
太后闻言默然,抬手招呼安嬷嬷端来两杯茶,一杯给了端庆帝,她自己拿了另一杯,端起来抿了一口,就叹道:“是,我知道外面的形势不妙,我也一直在默默看着皇上会如何处理这种形势,要是皇上能够自己一个人妥当的让这大端皇朝度过这次危机,那么皇上就是一个英主,我也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就是去了也是笑着去见先帝了。”
“可要是皇上手忙脚乱,无法应付这种局面,我心里会有些失望,也就是说这些年皇上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英主,还需要我这个老太后扶持,我也不敢就这样去见先帝,怕被先帝责骂,心中有愧!”
“母后!”端庆帝轻唤一声,看着老太后,眼里有羞愧,也有一些怒意,但更多的是震动,他的眼神复杂极了。
太后只是瞄了他一眼,就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叹道:“但不管你会处理的如何,我都以为你不会来找我这个在深宫里养老的母后,可没想到你来找我了,暄儿,说真的,我很高兴,真的,我很高兴。”
“即使你这些年都一直防备着母后,防备着母后会夺取你的权力,但最终你还是没被权力冲昏了头脑,还记得我是你的母后,还知道来此找我商议,就这一点,母后就很高兴,很高兴你能来找我。”
“母后!”端庆帝轻唤,那眼里的羞愧恼怒震动又被悔恨所替代,登基后他防备着太后那是身为帝王者的本能,身为帝王,还是一个年富力强,想要大展宏图的帝王,就不会允许有人能够夺取他的权力,发号施令。
显然,当时主政的太后有这样的权力,所以端庆帝本能的防备着,即使太后隐退后宫,端庆帝也不曾放下心中的防备。
此时,听太后说着这些话,端庆帝悔恨,想着这些年与太后的纠葛,这些年的争吵翻脸,这种悔恨就越是多了,不由的端庆帝又是默然了。
太后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理解一个帝王的心思,暄儿,你并没有做错,我也不怪你,只是我要告诫你一点的是,身为帝王,如果不想要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的话,还是找一个能够真心对待的人才好,否则帝王到了晚年,终会悲凉惨淡的落幕,没有人会为一个孤家寡人落下一滴真诚的眼泪。”
“是,儿子明白了。”端庆帝点了点头应道,表情真挚,像是真的听进了这劝告。
太后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打起了精神,那双睿智清明的眼睛看着端庆帝,道:“好了,那就和我详细说说吧,说说现在大端皇朝到底到了哪一步田地了,皇上你又是打算怎么做,又要我如何配合,皇上都直接说,我没有什么不配合的。”
“是,母后。”
端庆帝还是沉吟半晌,然后把如今大端皇朝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说了一遍,又讲了自己将要处理的办法,抄贪赃枉法的官员的家,捉拿大发国难财的奸商,最后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递给太后,道:“这里面就是儿子我查出来的那些官员了,本来明日早朝时儿子就想拿下几个以震慑人心,但又怕处置过于激烈,让人心惶惶,所以这才来慈圣宫与母后商议,母后请看。”
太后接过奏折,打开看了看,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尤其是在这奏折中她还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那都是她主政时所用的能臣,没想到他们也犯下了这诸多的罪过,不由的她指着奏折中的一个人的名字就叹道:“真是世事难料,当年这章大人可是有名的清官,在民间有青天大老爷的美名,没想到不过二十年,他也如此污浊了,被权力侵蚀成了一个害人的怪兽。”
端庆帝默然不语,这章大人是太后当年重用的人,他多说无益,还有责怪太后用人不当的意思,所以保持沉默就好。
太后也不过是感慨了几句就罢了,然后继续浏览奏折,又发现了几个她娘家赵家的人,不由又摇头叹道:“家族越大,越良莠不齐啊!也出了这样的混账东西!”
叹罢,又继续看奏折,等把奏折全看完,太后合起奏折,抬头看着端庆帝,沉声道:“你的来意我知道了,我只有一句话,放手去做吧,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罪证确凿,拿下就是,母后绝对支持你,不会给任何人求情。”
闻言端庆帝身子一震,当即起身郑重的施了一礼道:“多谢母后!”
太后歪躺在塌上,眼睛似睁未睁,有些迷糊的样子,精神萎靡短乏,看起来她是真的老了,再也不是那个当年叱咤前朝后宫精力旺盛的女人了,坐在对面的端庆帝看着这样的太后,一时之间心里很是复杂。
在他心里,小时候他的母后很慈爱,对他很好,经常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那时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之后再也没有了,等他长大了,意识到皇宫里的波澜诡谲,那种单纯的快乐就没有过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或许是从他父皇迷恋长生不老,日日炼丹不理朝政开始的吧,从那之后他的母后就从后宫走上了朝堂,在那一段时间内她成为了大端皇朝短暂的女主人,直到他父皇去世,他登基,太后这才隐退于后宫中,但直到现在这朝堂上还有着他母后留下的印记,不可磨灭,这也是端庆帝一直防备太后的原因。
如今,大端皇朝遇到大危机,端庆帝即使有了自己的主意,即使忌惮防备太后,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来慈圣宫找太后商议了,一是想要获得太后的支持,二是他想看看要是太后遇到这样的危机会如何处理,会和他选择相同的办法吗?这也是他想知道的。
“皇上来慈圣宫有事吗?”端庆帝看着太后发愣时,太后突然开口问道。
瞬间端庆帝回过神来,见太后已是睁开了睿智清明的双眼看着他,他轻笑道:“母后,儿子来这里是有一事来请教母后。”
闻言,半躺着的太后从塌上起了身,端坐在塌上,耷拉着眼皮问道:“说吧,什么事啊?要是是后宫的事我还可以帮你参详参详,可要是朝堂上的事你还是想清楚了再来和我说,毕竟你已经是皇上了,我也早从朝堂上退下来了,不该再去关心朝堂的事情,我也没那个精神了。”
“呵呵。”端庆帝尴尬的笑了笑,他登基以来一直防备着太后,就是太后主政时所用的官员大多数都被找理由罢了,如今听太后如此说,他心里还真有些不自在,面皮微红了红,沉吟半晌,还是道:“母后,是朝堂上的事。”
“朝堂上的事?怎么,你是下不了决心,还是解决不了?”太后挑了挑眉,讶异道。
端庆帝默然,垂着眼睑叹道:“母后,您何必明知故问呢?就是皇后也是知道一点外面的形势的,儿子可不认为母后您会一点也不知。”
太后闻言默然,抬手招呼安嬷嬷端来两杯茶,一杯给了端庆帝,她自己拿了另一杯,端起来抿了一口,就叹道:“是,我知道外面的形势不妙,我也一直在默默看着皇上会如何处理这种形势,要是皇上能够自己一个人妥当的让这大端皇朝度过这次危机,那么皇上就是一个英主,我也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就是去了也是笑着去见先帝了。”
“可要是皇上手忙脚乱,无法应付这种局面,我心里会有些失望,也就是说这些年皇上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英主,还需要我这个老太后扶持,我也不敢就这样去见先帝,怕被先帝责骂,心中有愧!”
“母后!”端庆帝轻唤一声,看着老太后,眼里有羞愧,也有一些怒意,但更多的是震动,他的眼神复杂极了。
太后只是瞄了他一眼,就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叹道:“但不管你会处理的如何,我都以为你不会来找我这个在深宫里养老的母后,可没想到你来找我了,暄儿,说真的,我很高兴,真的,我很高兴。”
“即使你这些年都一直防备着母后,防备着母后会夺取你的权力,但最终你还是没被权力冲昏了头脑,还记得我是你的母后,还知道来此找我商议,就这一点,母后就很高兴,很高兴你能来找我。”
“母后!”端庆帝轻唤,那眼里的羞愧恼怒震动又被悔恨所替代,登基后他防备着太后那是身为帝王者的本能,身为帝王,还是一个年富力强,想要大展宏图的帝王,就不会允许有人能够夺取他的权力,发号施令。
显然,当时主政的太后有这样的权力,所以端庆帝本能的防备着,即使太后隐退后宫,端庆帝也不曾放下心中的防备。
此时,听太后说着这些话,端庆帝悔恨,想着这些年与太后的纠葛,这些年的争吵翻脸,这种悔恨就越是多了,不由的端庆帝又是默然了。
太后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理解一个帝王的心思,暄儿,你并没有做错,我也不怪你,只是我要告诫你一点的是,身为帝王,如果不想要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的话,还是找一个能够真心对待的人才好,否则帝王到了晚年,终会悲凉惨淡的落幕,没有人会为一个孤家寡人落下一滴真诚的眼泪。”
“是,儿子明白了。”端庆帝点了点头应道,表情真挚,像是真的听进了这劝告。
太后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打起了精神,那双睿智清明的眼睛看着端庆帝,道:“好了,那就和我详细说说吧,说说现在大端皇朝到底到了哪一步田地了,皇上你又是打算怎么做,又要我如何配合,皇上都直接说,我没有什么不配合的。”
“是,母后。”
端庆帝还是沉吟半晌,然后把如今大端皇朝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说了一遍,又讲了自己将要处理的办法,抄贪赃枉法的官员的家,捉拿大发国难财的奸商,最后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递给太后,道:“这里面就是儿子我查出来的那些官员了,本来明日早朝时儿子就想拿下几个以震慑人心,但又怕处置过于激烈,让人心惶惶,所以这才来慈圣宫与母后商议,母后请看。”
太后接过奏折,打开看了看,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尤其是在这奏折中她还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那都是她主政时所用的能臣,没想到他们也犯下了这诸多的罪过,不由的她指着奏折中的一个人的名字就叹道:“真是世事难料,当年这章大人可是有名的清官,在民间有青天大老爷的美名,没想到不过二十年,他也如此污浊了,被权力侵蚀成了一个害人的怪兽。”
端庆帝默然不语,这章大人是太后当年重用的人,他多说无益,还有责怪太后用人不当的意思,所以保持沉默就好。
太后也不过是感慨了几句就罢了,然后继续浏览奏折,又发现了几个她娘家赵家的人,不由又摇头叹道:“家族越大,越良莠不齐啊!也出了这样的混账东西!”
叹罢,又继续看奏折,等把奏折全看完,太后合起奏折,抬头看着端庆帝,沉声道:“你的来意我知道了,我只有一句话,放手去做吧,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罪证确凿,拿下就是,母后绝对支持你,不会给任何人求情。”
闻言端庆帝身子一震,当即起身郑重的施了一礼道:“多谢母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