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4 第214章 转折
- 215 第215章 父女相见
- 216 第216章 萱娘的缘分
- 217 第217章 惊觉
- 218 第218章 邵有德意外之死
- 219 第219章 秋闱
- 220 第220章 兄弟的良苦用心(和氏璧加更)
- 221 第221章 皇后发威
- 222 第222章 大堂兄要上京
- 223 第223章 皇帝之病
- 224 第224章 担忧
- 225 第225章 金顶銮轿
- 226 第226章 公主的苦衷(Sunflower889和氏璧加更)
- 227 第227章 倾诉
- 228 第228章 约见
- 229 第229章 大堂兄
- 230 第230章 二皇子的分析
- 231 第231章 答应
- 232 第232章 萱娘的嫁妆
- 233 第233章 嫡母的“好心”
- 234 第234章 待嫁
- 235 第235章 征战之伤
- 236 第236章 计世澜的算计
- 237 第237章 父子争执
- 238 第238章 该不该恨
- 239 第239章 他来了?
- 240 第240章 诗会
- 241 第241章 采桑子
- 242 第242章 试探
- 243 第243章 邵琬清、丁睿
- 244 第244章 旧情
- 245 第245章 面对
- 246 第246章 说错话 (Sunflower889和氏璧兼升宗师加更)
- 247 第247章 西北战事
- 248 第248章 偶遇前生父
- 249 第249章 疑心再起
- 250 第250章 夫妻交锋(和氏璧加更)
- 251 第251章 丁睿的心思
- 252 第252章 慧妃用心良苦
- 253 第253章 赴宴
- 254 第254章 不见了
- 255 第255章 邵琬清的挑拨
- 256 第256章 冲动的代价
- 257 第257章 乌龙
- 258 第258章 不可思议的女人(Sunflower889和氏璧加更)
- 259 第259章 后续
- 260 第260章 拦路
- 261 第261章 挑拨
- 262 第262章 刁难
- 263 第263章 二夫人上京
- 264 第264章 方家
- 265 第265章 方家(二)
- 266 第266章 购物
- 267 第267章 计夫人的恼怒
- 268 第268章 拒绝
- 269 第269章
- 270 第270章
- 271 第271章
- 272 第272章
- 273 第273章
- 274 第274章
- 275 第275章
- 276 第276章
- 277 第277章
- 278 第278章
- 279 第279章
- 280 第280章
- 281 第281章
- 282 第282章
- 283 第283章
- 284 第284章
- 285 第285章
- 286 第286章
- 287 第287章
- 288 第288章
- 289 第289章
- 290 第290章
- 291 第291章 Sunflower889盟主加更
- 292 第292章
- 293 第293章
- 294 第294章
- 295 第295章
- 296 第296章
- 297 第297章
- 298 第298章
- 299 第299章
- 300 第300章
- 301 第301章
- 302 第302章
- 303 第303章
- 304 第304章
- 305 第305章
- 306 第306章
- 307 第307章
- 308 第308章
- 309 第309章 (和氏璧加更)
- 310 第310章
- 311 第311章
- 312 第312章
- 313 第313章
- 314 第314章
- 315 第315章
- 316 第316章
- 317 第317章
- 318 第318章
- 319 第319章
- 320 第320章
- 321 第321章
- 322 第322章
- 323 第323章
- 324 第324章
- 325 第325章
- 326 第326章
- 327 第327章
- 328 第328章
- 329 第329章
- 330 第330章
- 331 第331章
- 332 第332章
- 333 第333章
- 334 第334章
- 335 第335章
- 336 第336章
- 337 第337章
- 338 第338章
- 339 第339章
- 340 第340章
- 341 第341章
- 342 第342章
- 343 第343章
- 344 第344章
- 345 第345章
- 346 第346章
- 347 第347章
- 348 第348章
- 349 第349章
- 350 第350章
- 351 第351章
- 352 第352章
- 353 第353章
- 354 第354章
- 355 第355章
- 356 第356章
- 357 第357章
- 358 第358章
- 359 第359章
- 360 第360章
- 361 第361章
- 362 第362章
- 363 第363章
- 364 第364章
- 365 第365章
- 366 第366章
- 367 第367章
- 368 第368章
- 369 第369章
- 370 第370章
- 371 第371章
- 372 第372章
- 373 第373章
- 374 第374章
- 375 第375章
- 376 第376章
- 377 第377章
- 378 第378章
- 379 第379章
- 380 第380章
- 381 第381章
- 382 第382章
- 383 第383章
- 384 第384章
- 385 第385章
- 386 第386章
- 387 第387章
- 388 第388章
- 389 第389章
- 390 第390章
- 391 第391章
- 392 第392章
- 393 第393章
- 394 第394章
- 395 第395章
- 396 第396章
- 397 第397章
- 398 第398章
- 399 第399章
- 400 第400章
- 401 第401章
- 402 第402章
- 403 第403章
- 404 第404章
- 405 第405章
- 406 第406章
- 407 第407章
- 408 第408章
- 409 第409章
- 410 第410章
- 411 第411章
- 412 第412章
- 413 第413章
- 414 第414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24章 担忧
第224章 担忧
前朝后宫不知多少双眼睛眼巴巴的望着乾清宫呢,太医们和乾清宫的奴才都被严禁外出,她再不出去走走,不知多少人都要等不及了。
眼见内阁那边迟迟拿不出章程,前线的告急情报雪片似的一封接着一封传递上京,内阁几位成员包括六户主事官及相关人等,已经分不清什么是上朝、什么是下朝,整天就忙着聚在一起争吵不休。兵员补充、粮草后勤等事宜倒能很快达成一致,唯有南疆军队前方主帅是否更换及如何应对南越国二事上始终不能统一意见。直到最后惹得皇帝震怒,内阁才不得不拿出了方案,将主帅简辽撤职,暂为副帅,将原副帅计秉毅提拔为主帅,统领三军,全权负责作战事宜。
而针对南越国调兵遣将一事,则由右相齐良生为使节出使南越国,向对方晓以利害,使之退兵。
齐良生此行乃是受简氏一派所激,愤而主动请缨,皇帝虽然也知道他并非合适人选,在众口一辞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副使身上大做文章,欲寻出一名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性子圆滑稳妥又能顾全大局相机行事的副使。
原本,皇帝是想让甄老爷同行,但齐良生一走,他又病着尚在恢复中,甄老爷再走,内阁便再无人可让简阁老等顾忌,且户部的一摊子事这个时候也是万万乱不得的。皇帝甚是无奈,只得命人举荐。
不料除了几个态度不明不发言的,余者几乎一致举荐甄老爷。都说甄尚书堪当此任,将皇帝堵得脑子又一阵一阵的发晕。好在齐良生站了出来,压根不管有没有伤到谁的颜面,直言此时甄尚书断断不能离开上京。不然前方粮草供应谁来调动负责?皇帝一听正中下怀,立刻就表态赞同齐右相的话,众臣见皇帝态度如此。也不好意思跟皇帝对着干,甄老爷自己也暗自松了口气。
而后,甄老爷便向皇帝举荐了一人,乃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方瞻。皇帝对这个方侍讲虽然从未听过,但他相信甄老爷不是那等信口雌黄之人,立刻传旨宣方瞻觐见。
方瞻人过中年,面皮白净。须髯飘飘,双目沉静,一派儒雅,戴着官帽,穿着天蓝色鹭鸶补服的圆领官服迈步而来。恭敬有礼中透出一股自然流露的从容淡定。虽初次见驾,却不见一丝慌乱与局促,更不像有的人,早已脸色发白、腿脚发抖、冒了一脑门的汗。
皇帝见了如此心中便先满意了几分,待问得几句话,得知他本籍便在与南越交界的永州一带,更是心中大定,略略考问了几句,便封他为副使。随同主使齐良生一同前往。
方瞻谢恩之后,又向皇帝提了个要求,表示要带自己的长子方泽同行,皇帝诧异相问,方瞻便解释长子方泽幼时曾在南越生长过一段时间,熟知南越风俗民情。更能说的一口流利的南越话。皇帝问明了方泽如今在御林军中供职,乃是一名普通侍卫,更是深感诧异,便准了方瞻的请求,钦点方泽随同使者一起出使南越。
齐良生带着方瞻下去准备,皇帝又留了甄老爷说话。
“那方瞻胆识过人,仪态不俗,看起来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又是这般年纪了,怎么只是翰林院一个小小的侍讲?这个侍讲,朕还从未见过!”皇帝的声音带着些许不满,眉头也微微蹙了蹙。
翰林院侍讲,主要的职责便是轮流为皇帝讲书,皇帝却从未见过他,岂能不恼?
甄老爷忙躬身向皇帝禀道:“万岁有所不知,这方侍讲是去年才进的翰林院,照规矩,得明年方有资格给万岁讲书。”
“哦?”皇帝越发诧异,问道:“那么他从前在何处任职?”
甄老爷也有些迟疑,顿了顿,说道:“听闻他本是地方上的一名小吏,因学识渊博,地方长官便推荐来到翰林院,候补了两年方进了翰林院。”
皇帝闻言不禁笑了笑,又道:“既是如此,爱卿如何知晓他这一等人物?”
甄老爷也笑了,有些不太好意思回道:“皇上是知道微臣的,微臣平日里没什么别的嗜好,闲了就爱去书局转转,上茶馆坐坐,恰好在琉璃路广文斋那一带碰见他几次,一来二去便相熟了些。”
“原来如此!”皇帝点了点头,却又仍有些不太满意道:“既是爱卿知晓了这一等人物,怎么不早早向朕举荐呢!像这样的人才,可不多见了!”
甄老爷仍是不慌不乱,笑道:“横竖他已是翰林院的侍讲,陛下迟早会见着他的,微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多此一举,所以便不曾向陛下提起。”
皇帝怔了片刻,无奈失笑道:“听起来倒也是的,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甄老爷笑了笑,身子微躬拱手,不再多言。
皇帝理解的瞟了他一眼,轻叹道:“你也有你的难处和顾忌,朕心里都明白!罢了,下去吧!户部和内阁那边,就劳你多操点心了!”
“这是微臣份内,理当如此。”甄老爷施了一礼,躬身倒退着出去了。
甄老爷刚回到府中,便见甄夫人忙赶上来问道:“老爷,皇上没有派你出使南疆吧?”甄钰听见了也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父亲,和母亲一样一脸的紧张。
甄老爷失笑:“自然没有!夫人怎么会这么问呢!”
“那就好,那就好!”甄夫人放心的舒了口气,笑了笑。这一两年来,她可是有点儿惊弓之鸟了,一有那等跑腿离家的事,似乎总跟自己的丈夫脱不开边。
“爹,南疆和西北如今状况如何了?要不要紧?”甄钰忍不住问道。
甄老爷蹙了蹙眉,瞧了女儿一眼,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温言道:“钰儿,这不是你该关心的,女孩儿家打听这些做什么。”
甄钰嘴唇动了动,咬了咬唇怏怏“哦”了一声。她何尝不知道自己不该问、不能问,只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着落,心慌意乱坐立不安,生生的忍却忍不住,这才贸然开口,不想,爹爹果然是不肯同自己说这些的。
甄夫人见了便含笑道:“你这孩子,乱操什么心呢!你爹这些天也累了,可别再烦他,嗯?”
“知道了,娘!那,我回自个院子去了!”甄钰勉强笑了笑,施了礼回了自己的玉兰苑。
南疆战败,连失城池,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这一仗反败为胜,也不过是将功折罪,若是大败而归,恐怕不仅仅是身败名裂这么简单。甄钰轻轻叹了口气,伏在月洞窗前,瞅着院子里那叶子开始飘零,打着旋儿往下落的玉兰树发呆。
如果计家没有先前那一桩桩事,此次出征主帅必定是他,凭他的经验,应该不会出现如今这般状况吧?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来说去,这件事终究与自己不能脱了关系!如果他因此有个三长两短——
甄钰的心悚然一惊,突突的剧跳起来,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不能有事,她还没查出娘亲的真正死因,还没真正剖开计夫人的真面目,他绝对不能有事!
“姑娘,喝口茶吧!”秋朗端着小小的填漆梅花托盘近来,俯身呈上给她,笑道:“这是唐妈妈特意泡的枫露松针茶,清心去火,润口生津,最适宜如今饮了。”
甄钰闻言不禁抬头瞟了秋朗一眼,觉得她似乎另有所指似的。见她面色淡淡,也没多问,接过茶轻轻喝了一口。
“姑娘放心,计公子一定不会有事的!”秋朗突然压低了声音,向她轻轻说道。
“计公子?”甄钰一怔,口内的茶没来得及咽下去顿时就呛得直咳嗽,一边咳一边弯腰指着秋朗道:“你,你——”她想问“你说什么!”却是问不出来完整的一句话,只是咳得满脸涨红发热。
“姑娘仔细着!”秋朗忙上前替她轻轻拍着背顺气,一边劝道:“姑娘不必如此忧心,计公子他心里有数的,西北那边悍将多得是,还有谦将军和杨九娘他们,都不会让公子吃亏的。再说那胡人挥骑南下也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本是年年都有,只不过今年来得比往年晚了些,恰好与南疆那边的事撞在一起罢了!往年单是这事,也没见朝廷慌乱成这个样!西北边境虽然吃紧,损失也免不了,但是却不会酿到无法挽回。奴婢见姑娘这几日坐立不安,愁眉不展,姑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若是那边有什么事,奴婢得到消息一定会禀报姑娘的!”
“姑娘不是——”秋朗一时愣了神。对上甄钰有些恼羞的神色又闭了嘴。这些天甄钰的神色她都看在眼里,理所当然的便认为甄钰是为计世宜担忧,且甄钰平日里待她们姐妹也没那么多规矩要求,她不忍见她这样挂心,便寻了个机会好好劝慰她一番,不想完全没劝对地方!她当着甄钰的面说出这一番话来,甄钰岂有不恼的?
“好了,停!”甄钰心中甚是无语,好容易缓过气来,抬起头睨着秋朗道:“你说的这些,我怎么越听越不明白?秋朗,我管他什么西北告急不告急,于我何干?你唠唠叨叨这一大串是要做什么?你若是想回西北去,我也不会拦着你的!”RS
眼见内阁那边迟迟拿不出章程,前线的告急情报雪片似的一封接着一封传递上京,内阁几位成员包括六户主事官及相关人等,已经分不清什么是上朝、什么是下朝,整天就忙着聚在一起争吵不休。兵员补充、粮草后勤等事宜倒能很快达成一致,唯有南疆军队前方主帅是否更换及如何应对南越国二事上始终不能统一意见。直到最后惹得皇帝震怒,内阁才不得不拿出了方案,将主帅简辽撤职,暂为副帅,将原副帅计秉毅提拔为主帅,统领三军,全权负责作战事宜。
而针对南越国调兵遣将一事,则由右相齐良生为使节出使南越国,向对方晓以利害,使之退兵。
齐良生此行乃是受简氏一派所激,愤而主动请缨,皇帝虽然也知道他并非合适人选,在众口一辞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副使身上大做文章,欲寻出一名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性子圆滑稳妥又能顾全大局相机行事的副使。
原本,皇帝是想让甄老爷同行,但齐良生一走,他又病着尚在恢复中,甄老爷再走,内阁便再无人可让简阁老等顾忌,且户部的一摊子事这个时候也是万万乱不得的。皇帝甚是无奈,只得命人举荐。
不料除了几个态度不明不发言的,余者几乎一致举荐甄老爷。都说甄尚书堪当此任,将皇帝堵得脑子又一阵一阵的发晕。好在齐良生站了出来,压根不管有没有伤到谁的颜面,直言此时甄尚书断断不能离开上京。不然前方粮草供应谁来调动负责?皇帝一听正中下怀,立刻就表态赞同齐右相的话,众臣见皇帝态度如此。也不好意思跟皇帝对着干,甄老爷自己也暗自松了口气。
而后,甄老爷便向皇帝举荐了一人,乃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方瞻。皇帝对这个方侍讲虽然从未听过,但他相信甄老爷不是那等信口雌黄之人,立刻传旨宣方瞻觐见。
方瞻人过中年,面皮白净。须髯飘飘,双目沉静,一派儒雅,戴着官帽,穿着天蓝色鹭鸶补服的圆领官服迈步而来。恭敬有礼中透出一股自然流露的从容淡定。虽初次见驾,却不见一丝慌乱与局促,更不像有的人,早已脸色发白、腿脚发抖、冒了一脑门的汗。
皇帝见了如此心中便先满意了几分,待问得几句话,得知他本籍便在与南越交界的永州一带,更是心中大定,略略考问了几句,便封他为副使。随同主使齐良生一同前往。
方瞻谢恩之后,又向皇帝提了个要求,表示要带自己的长子方泽同行,皇帝诧异相问,方瞻便解释长子方泽幼时曾在南越生长过一段时间,熟知南越风俗民情。更能说的一口流利的南越话。皇帝问明了方泽如今在御林军中供职,乃是一名普通侍卫,更是深感诧异,便准了方瞻的请求,钦点方泽随同使者一起出使南越。
齐良生带着方瞻下去准备,皇帝又留了甄老爷说话。
“那方瞻胆识过人,仪态不俗,看起来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又是这般年纪了,怎么只是翰林院一个小小的侍讲?这个侍讲,朕还从未见过!”皇帝的声音带着些许不满,眉头也微微蹙了蹙。
翰林院侍讲,主要的职责便是轮流为皇帝讲书,皇帝却从未见过他,岂能不恼?
甄老爷忙躬身向皇帝禀道:“万岁有所不知,这方侍讲是去年才进的翰林院,照规矩,得明年方有资格给万岁讲书。”
“哦?”皇帝越发诧异,问道:“那么他从前在何处任职?”
甄老爷也有些迟疑,顿了顿,说道:“听闻他本是地方上的一名小吏,因学识渊博,地方长官便推荐来到翰林院,候补了两年方进了翰林院。”
皇帝闻言不禁笑了笑,又道:“既是如此,爱卿如何知晓他这一等人物?”
甄老爷也笑了,有些不太好意思回道:“皇上是知道微臣的,微臣平日里没什么别的嗜好,闲了就爱去书局转转,上茶馆坐坐,恰好在琉璃路广文斋那一带碰见他几次,一来二去便相熟了些。”
“原来如此!”皇帝点了点头,却又仍有些不太满意道:“既是爱卿知晓了这一等人物,怎么不早早向朕举荐呢!像这样的人才,可不多见了!”
甄老爷仍是不慌不乱,笑道:“横竖他已是翰林院的侍讲,陛下迟早会见着他的,微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多此一举,所以便不曾向陛下提起。”
皇帝怔了片刻,无奈失笑道:“听起来倒也是的,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甄老爷笑了笑,身子微躬拱手,不再多言。
皇帝理解的瞟了他一眼,轻叹道:“你也有你的难处和顾忌,朕心里都明白!罢了,下去吧!户部和内阁那边,就劳你多操点心了!”
“这是微臣份内,理当如此。”甄老爷施了一礼,躬身倒退着出去了。
甄老爷刚回到府中,便见甄夫人忙赶上来问道:“老爷,皇上没有派你出使南疆吧?”甄钰听见了也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父亲,和母亲一样一脸的紧张。
甄老爷失笑:“自然没有!夫人怎么会这么问呢!”
“那就好,那就好!”甄夫人放心的舒了口气,笑了笑。这一两年来,她可是有点儿惊弓之鸟了,一有那等跑腿离家的事,似乎总跟自己的丈夫脱不开边。
“爹,南疆和西北如今状况如何了?要不要紧?”甄钰忍不住问道。
甄老爷蹙了蹙眉,瞧了女儿一眼,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温言道:“钰儿,这不是你该关心的,女孩儿家打听这些做什么。”
甄钰嘴唇动了动,咬了咬唇怏怏“哦”了一声。她何尝不知道自己不该问、不能问,只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着落,心慌意乱坐立不安,生生的忍却忍不住,这才贸然开口,不想,爹爹果然是不肯同自己说这些的。
甄夫人见了便含笑道:“你这孩子,乱操什么心呢!你爹这些天也累了,可别再烦他,嗯?”
“知道了,娘!那,我回自个院子去了!”甄钰勉强笑了笑,施了礼回了自己的玉兰苑。
南疆战败,连失城池,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这一仗反败为胜,也不过是将功折罪,若是大败而归,恐怕不仅仅是身败名裂这么简单。甄钰轻轻叹了口气,伏在月洞窗前,瞅着院子里那叶子开始飘零,打着旋儿往下落的玉兰树发呆。
如果计家没有先前那一桩桩事,此次出征主帅必定是他,凭他的经验,应该不会出现如今这般状况吧?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来说去,这件事终究与自己不能脱了关系!如果他因此有个三长两短——
甄钰的心悚然一惊,突突的剧跳起来,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不能有事,她还没查出娘亲的真正死因,还没真正剖开计夫人的真面目,他绝对不能有事!
“姑娘,喝口茶吧!”秋朗端着小小的填漆梅花托盘近来,俯身呈上给她,笑道:“这是唐妈妈特意泡的枫露松针茶,清心去火,润口生津,最适宜如今饮了。”
甄钰闻言不禁抬头瞟了秋朗一眼,觉得她似乎另有所指似的。见她面色淡淡,也没多问,接过茶轻轻喝了一口。
“姑娘放心,计公子一定不会有事的!”秋朗突然压低了声音,向她轻轻说道。
“计公子?”甄钰一怔,口内的茶没来得及咽下去顿时就呛得直咳嗽,一边咳一边弯腰指着秋朗道:“你,你——”她想问“你说什么!”却是问不出来完整的一句话,只是咳得满脸涨红发热。
“姑娘仔细着!”秋朗忙上前替她轻轻拍着背顺气,一边劝道:“姑娘不必如此忧心,计公子他心里有数的,西北那边悍将多得是,还有谦将军和杨九娘他们,都不会让公子吃亏的。再说那胡人挥骑南下也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本是年年都有,只不过今年来得比往年晚了些,恰好与南疆那边的事撞在一起罢了!往年单是这事,也没见朝廷慌乱成这个样!西北边境虽然吃紧,损失也免不了,但是却不会酿到无法挽回。奴婢见姑娘这几日坐立不安,愁眉不展,姑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若是那边有什么事,奴婢得到消息一定会禀报姑娘的!”
“姑娘不是——”秋朗一时愣了神。对上甄钰有些恼羞的神色又闭了嘴。这些天甄钰的神色她都看在眼里,理所当然的便认为甄钰是为计世宜担忧,且甄钰平日里待她们姐妹也没那么多规矩要求,她不忍见她这样挂心,便寻了个机会好好劝慰她一番,不想完全没劝对地方!她当着甄钰的面说出这一番话来,甄钰岂有不恼的?
“好了,停!”甄钰心中甚是无语,好容易缓过气来,抬起头睨着秋朗道:“你说的这些,我怎么越听越不明白?秋朗,我管他什么西北告急不告急,于我何干?你唠唠叨叨这一大串是要做什么?你若是想回西北去,我也不会拦着你的!”RS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