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 第22章 约法三章
- 23 第23章 接管内库
- 24 第24章 文韬武略
- 25 第25章 兴和遗愿
- 26 第26章 机关傀儡
- 27 第27章 酒不醉人
- 28 第28章 穿针引线
- 29 第29章 朱边请愿
- 30 第30章 粉墨登场
- 31 第31章 大朝会上
- 32 第32章 真假玉玺
- 33 第33章 天命所归
- 34 第34章 信口开河
- 35 第35章 厚颜无耻
- 36 第36章 蝴蝶翅膀
- 37 第37章 好与不好
- 38 第38章 他人之事
- 39 第39章 请旨休妻
- 40 第40章 掘人祖坟
- 41 第41章 靠山压顶
- 42 第42章 皇庄见闻
- 43 第43章 一啄一饮
- 44 第44章 前程远大
- 45 第45章 诗情画意
- 46 第46章 知情识趣
- 47 第47章 精彩表演
- 48 第48章 一波三折
- 49 第49章 心有不甘
- 50 第50章 静夜之思
- 51 第51章 各有所愿
- 52 第52章 流派传承
- 53 第53章 空穴来风
- 54 第54章 卖女求荣
- 55 第55章 母子连心
- 56 第56章 暗流涌动
- 57 第57章 恶有恶报
- 58 第58章 没完没了
- 59 第59章 好物成双
- 60 第60章 将错就错
- 61 第61章 是非因果
- 62 第62章 事有对错
- 63 第63章 见微知著
- 64 第64章 人小鬼大
- 65 第65章 自以为是
- 66 第66章 其心可诛
- 67 第67章 聪明糊涂
- 68 第68章 寿诞之日
- 69 第69章 无事生非
- 70 第70章 心结难解
- 71 第71章 黄金牢笼
- 72 第72章 长夜难眠
- 73 第73章 得过且过
- 74 第74章 牵线搭桥
- 75 第75章 神秘花笺
- 76 第76章 前世种种
- 77 第77章 负负得正
- 78 第78章 密室消失
- 79 第79章 宝贝与草
- 80 第80章 如此简单
- 81 第81章 见仁见智
- 82 第82章 奇思怪想
- 83 第83章 爱学不学
- 84 第84章 不争朝夕
- 85 第85章 得不偿失
- 86 第86章 孤芳自赏
- 87 第87章 贼心不死
- 88 第88章 见机行事
- 89 第89章 不可复制
- 90 第90章 日思夜梦
- 91 第91章 弱肉强食
- 92 第92章 吵吵闹闹
- 93 第93章 跳梁小丑
- 94 第94章 借题发挥
- 95 第95章 天要下雨
- 96 第96章 登门问罪
- 97 第97章 开诚布公
- 98 第98章 仁至义尽
- 99 第99章 浮想联翩
- 100 第100章 王涣之死
- 101 第101章 休沐之日
- 102 第102章 家人难当
- 103 第103章 舍己为人
- 104 第104章 人心不足
- 105 第106章 不约而同
- 106 第106章 梅花三弄
- 107 第107章 微服私访
- 108 第108章 恶人难为
- 109 第109章 岁月如刀
- 110 第110章 请君入瓮
- 111 第111章 欧式家教
- 112 第112章 孰不可忍
- 113 第113章 私心杂念
- 114 第114章 打上门去
- 115 第115章 针尖麦芒
- 116 第116章 礼尚往来
- 117 第117章 黄雀太多
- 118 第118章 功成身退
- 119 第119章 唇枪舌剑
- 120 第120章 另一桩事
- 121 第121章 孤枕难眠
- 122 第122章 知足常乐
- 123 第123章 过犹不及
- 124 第124章 积劳成疾
- 125 第125章 始作俑者
- 126 第126章 太后驾到
- 127 第127章 忍无可忍
- 128 第128章 心想事成
- 129 第129章 不问不说
- 130 第130章 见异思迁
- 131 第131章 空穴来风
- 132 第132章 立身之道
- 133 第133章 133、无济于事
- 134 第134章 134、白费力气
- 135 第135章 125、昭然若揭
- 136 第136章 136、朱边私访
- 137 第137章 137、大同世界
- 138 第138章 138、先制人
- 139 第139章 139、低头认罪
- 140 第140章 140、毫无价值
- 141 第141章 141、无关因果
- 142 第142章 142、三年之后
- 143 第143章 143、往事重演
- 144 第144章 144、庸人自扰
- 145 第145章 145、粗心大意
- 146 第146章 146、是是非非
- 147 第147章 147、一脚踹飞
- 148 第148章 148、欢声笑语
- 149 第149章 149、相聚皇庄
- 150 第150章 150、返京途中
- 151 第151章 151、狭路相逢
- 152 第152章 152、积习难改
- 153 第153章 153、花开两处
- 154 第154章 154、各一枝
- 155 第155章 155、桃红柳绿
- 156 第156章 156、还俗待嫁
- 157 第157章 157、祸从口入
- 158 第158章 158、阴私手段
- 159 第159章 159、南辕北辙
- 160 第160章 160、另辟蹊径
- 161 第161章 161、防守反击
- 162 第162章 162、宫里宫外
- 163 第163章 163、冰肌玉骨
- 164 第164章 164、乌龟鸵鸟
- 165 第165章 165、离京之后
- 166 第166章 166、三观不合
- 167 第167章 167、自投罗网
- 168 第168章 168、无需多问
- 169 第169章 169、巧舌如簧
- 170 第170章 170、暂且合作
- 171 第171章 171、烈火干柴
- 172 第172章 172、许我来生
- 173 第173章 173、出人意料
- 174 第174章 174、新人旧人
- 175 第175章 175、以儆效尤
- 176 第176章 176、身不由己
- 177 第177章 177、新科进士
- 178 第178章 178、无妄之灾
- 179 第179章 179、非法正义
- 180 第180章 180、脑洞大开
- 181 第181章 181、算有遗策
- 182 第182章 182、保命为先
- 183 第183章 183、断壁残垣
- 184 第184章 184、难以释怀
- 185 第185章 185、兴师问罪
- 186 第186章 186、来日方长
- 187 第187章 187、曲终人和
- 188 第188章 188、番外(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2章 真假玉玺
第32章 真假玉玺
展露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羊脂玉,约有成年男子两个拳头大小,除晶莹剔透这一点外,乍一看平淡无奇,但只要稍稍调转一下眼睛的方向,就会发现玉石里竟然藏了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
高名小心翼翼地将玉石翻转过来,露出刻在底部的八个大字——
奉天承运,既寿永昌。
看到这八个字,高名不由得瞥了眼上面的戚云恒,却发现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喜意,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肯定地想道:那个蠢货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戚云恒入主京城之后,传国玉玺就和兴和帝一起没了踪影,此事虽未昭告天下,知道的大臣却也不少。
但改朝换代后找不到前朝玉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更换玉玺也是寻常惯例——受战乱等多方面影响,原本就很少有前朝的玉玺能够完好无损地传承到新朝。
戚云恒这边也早有应对,登基之前,新的传国玉玺和日常用玺就已经准备就绪。
但不管今日被进献上来的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它这个进献的流程都非常不对!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找到与皇帝陛下有私交、可面谈的大臣,将自己偶得玉玺之事传达给他,再在他的引荐下,静悄悄地将玉玺送入皇宫,交给皇帝陛下本人,让皇帝陛下能够在不惊动旁人的情况下辨别出玉玺的真伪,然后再去安排相关后续。
再之后,才能下呼上应地上演今日这般的精彩大戏。
“将此物给诸位大臣看看。”龙椅上的戚云恒没有急着查验这块真假难辨的玉玺,摆摆手,让高名将玉玺转交给魏公公,再由魏公公捧给朝臣们验看。
但一众朝臣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接手。
魏公公顿时有些进退不得,但也更加不敢轻举妄动,捧着玉玺,战战兢兢地立在朝臣面前。
高名亦谨慎地护卫在他身边,随时准备将玉玺护于怀中。
不管是真是假,这东西现在都容不得半点闪失。
见下面鸦雀无声,戚云恒挑眉问道:“诸位当中,可曾有人见过前朝的传国玉玺?”
“回陛下,即便见过,也不过是惊鸿一瞥,实在做不得准。”绯袍官员中年纪最长的万山站了出来,躬身一礼,“还请陛下容微臣僭越,向这位……”
万山顿了一下,显是不知道这位四品官员的名字。
“工部郎中令曹宏曹大人。”魏公公立刻点出了此人身份。
——又是工部!
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冒出一句腹诽。
万山也往身旁的某位同僚那里瞥了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请陛下容许微臣向这位曹大人问上几个问题。”
“万尚书请便。”戚云恒点头应许,同时将目光扫过万山身旁的朱边,却见他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安然模样。
另一边,万山已经向曹宏追问起传国玉玺的来历。
曹宏没有给出诸如“天上掉下来的”、“捡来的”这种不靠谱的答案,只说自家夫人心善,经常救助家门口的乞丐,迁至京城后亦无改变。几日前,一名被他家夫人救助过的乞丐忽然找上门来,说要送曹宏一桩大富贵,然后便拿出这枚玉玺,想要强行卖给曹宏。
曹宏虽没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但粗粗一看也能看出此物非同小可。本想将那名乞丐捉起来审问,但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家中也只有老仆和小厮,更怕搏斗中损伤了玉玺,权衡之下,终是拿出家中积蓄,与那名乞丐做了交换。
曹宏之所以会选择在大朝会上公然进献玉玺,也是因为他出身于寒门,即便在新朝里担任了官职,仍是一无背景,二无靠山,三无通天之路,这才不得不铤而走险,把玉玺藏在官帽之中,偷偷带到大朝会上。
听他说完,一众朝臣再一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信者有,不信者亦有,半信半疑者最甚。
“陛下,不如命人取几本前朝遗诏过来,与此物做一对比。”礼部尚书纪鸿提出了一个相对靠谱的法子。
这是个最直观的辨别之法,一如验证笔迹,将真迹和需要考证之物做比较。虽然即便是一模一样也不能当场判定后者为真,可若是二者存在差异,那后者便毫无疑问是在作假。
但不等戚云恒接言,大殿的最前排最左侧便传来哧哧一笑,“费那劲干嘛?”
一众朝臣立刻齐刷刷地转头,随即发现搅乱殿中气氛者正是之前才刚刚闹过一场的皇夫欧阳。
“重檐有何高见?”戚云恒并不希望欧阳搅进此事,但还是不得不出言问上一句,以免有朝臣质疑欧阳的轻浮与轻率,再与他呛了起来。
“回陛下,并无。”欧阳嘻嘻一笑,不等周围人进一步地齐刷刷变脸,便继续说道,“只是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十年前,新婚后,微臣曾将一块碎玉送与陛下把玩?”
“重檐说的可是此物?”戚云恒微微一怔,跟着就将自己腰间的荷包解了下来,从中取出一块形状很不规则的碎玉。
看到戚云恒当场就把自己说的碎玉拿了出来,再一看那碎玉虽未经过雕琢,但棱角均已磨平,显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欧阳的心情不由复杂起来,定了定神才点头道:“正是此物。”
戚云恒看了看手中碎玉,仍不明白欧阳为何会突然提到此物。
正如欧阳所言,这块碎玉就是他随手扔给戚云恒把玩的。玉的质地虽然称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通透得几乎无可挑剔,但体积太小,又明显有过碎裂,其价值就变得十分有限。
只是这块玉的底部刻有一个云字,以致于戚云恒一度以为这玉是欧阳亲手镌刻的印章,只因为恒心有限,尚未完成就没了继续的耐性,又不想白费心思,这才故作不在意地丢弃给他。
也正因为生出了这般美好的期盼,戚云恒便将碎玉小心翼翼地藏在了身边,一度还将其当成私章使用……
——私章?!
戚云恒忽地眼睛一亮,想到某种可能,当即对魏公公道:“魏卿,将你手中之玉呈上!”
魏公公不明所以,但还是将这枚真假难辨的传国玉玺送到戚云恒的案前。
戚云恒扯过一张白纸,拿起曹宏所献玉玺,沾了些朱红色的印泥,重重地压在纸上,但跟着就将这枚玉玺丢到一旁,重新拿起自己的那块碎玉,沾上同样的印泥,压在玉玺之印的旁边。
然后,戚云恒便将这张纸举了起来。
如他猜测的一样,碎玉印下的云字和玉玺上“奉天承运”四个字中的运字竟是一般大小,一模一样!
难道……
戚云恒的心情顿时也和欧阳一样复杂起来。
与此同时,随着这张纸的举起,不少朝臣也看到了白纸上的印记。
文官们依旧是满头雾水,武将这边却很快响起了接二连三的惊呼,使得一众不知情者愈发地云里雾里,迷惑不安。
“我的娘呀,难道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终于,翼国公粗犷的声音为众人解开了谜团。
戚云恒手中的碎玉只在下达密令时才会作为私章使用,见过这种密令的文臣寥寥无几,如翼国公这样的武将却是没少在征战中与之打过交道。只是能够在瞬息间便将私章和玉玺联系到一起的武将实在是少之又少,而意识到这一点还敢于将它说出来的,更是只有翼国公一个。
文官堆里的朱边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他倒是见过这块碎玉,只是近几年,他的眼神愈发不济,费了老大的劲也没看清戚云恒举起的那张纸上到底印出了什么。
“陛下,可否让臣等开开眼界?”朱边果断上前一步,向戚云恒索要那张同时盖了云字私章和玉玺的白纸。
戚云恒微微一笑,将这张纸交给魏公公,再由他转交给朱边,在朝臣中传阅。
看到纸上的对比,再联想翼国公的惊呼,文官这边也终于明白过来。
——碎玉上的云字竟与玉玺上的运字里的云字一般大小,一模一样!
可玉玺是今日由曹宏献上的,而碎玉却是十年前就落在了戚云恒的手里,还是皇夫给的!
刹那间,朝臣们不由得浮想联翩。
朱边更是直接转过身来,朝欧阳郑重地施了一礼,然后直言问道:“微臣斗胆问上一句,不知皇夫所献的云字玉乃是从何而来?”
——献你个大头鬼,我那时就是随手扔出去的!
欧阳扯了扯嘴角,但还是开口答道:“捡来的。”
“捡?!”
朝臣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第一反应就是皇夫在胡说八道。
“没错,就是捡来的。”欧阳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至于具体怎么捡,其中的过程,恕我不好细言。”
朝臣们一阵无语,心中已是各自腹诽。
朱边却不依不饶地继续追问道:“可否请皇夫给些提示,至少让我等明白,这碎玉到底是何物所碎,又因何而碎?”
欧阳没有立刻作答,抬头先看了眼戚云恒,见他微微颔首,这才斟酌了一下用辞,缓缓说道:“兴和七年,连旱三年的广岚郡忽然暴雨连降,洪水突袭,兴和帝命武平侯前往广岚郡赈灾。但武平侯在拿到赈灾所用的钱粮之后,不仅没有将其送往灾区,反而用这些钱粮招募了一众灾民,将其纳入麾下,集结成军,然后自立为王,举起了反旗。此事传回京城,兴和帝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面前的桌案掀翻,摔了御笔,砸了玉玺。”
说到这里,欧阳便闭上嘴巴,不再继续。
高名小心翼翼地将玉石翻转过来,露出刻在底部的八个大字——
奉天承运,既寿永昌。
看到这八个字,高名不由得瞥了眼上面的戚云恒,却发现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喜意,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肯定地想道:那个蠢货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戚云恒入主京城之后,传国玉玺就和兴和帝一起没了踪影,此事虽未昭告天下,知道的大臣却也不少。
但改朝换代后找不到前朝玉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更换玉玺也是寻常惯例——受战乱等多方面影响,原本就很少有前朝的玉玺能够完好无损地传承到新朝。
戚云恒这边也早有应对,登基之前,新的传国玉玺和日常用玺就已经准备就绪。
但不管今日被进献上来的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它这个进献的流程都非常不对!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找到与皇帝陛下有私交、可面谈的大臣,将自己偶得玉玺之事传达给他,再在他的引荐下,静悄悄地将玉玺送入皇宫,交给皇帝陛下本人,让皇帝陛下能够在不惊动旁人的情况下辨别出玉玺的真伪,然后再去安排相关后续。
再之后,才能下呼上应地上演今日这般的精彩大戏。
“将此物给诸位大臣看看。”龙椅上的戚云恒没有急着查验这块真假难辨的玉玺,摆摆手,让高名将玉玺转交给魏公公,再由魏公公捧给朝臣们验看。
但一众朝臣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接手。
魏公公顿时有些进退不得,但也更加不敢轻举妄动,捧着玉玺,战战兢兢地立在朝臣面前。
高名亦谨慎地护卫在他身边,随时准备将玉玺护于怀中。
不管是真是假,这东西现在都容不得半点闪失。
见下面鸦雀无声,戚云恒挑眉问道:“诸位当中,可曾有人见过前朝的传国玉玺?”
“回陛下,即便见过,也不过是惊鸿一瞥,实在做不得准。”绯袍官员中年纪最长的万山站了出来,躬身一礼,“还请陛下容微臣僭越,向这位……”
万山顿了一下,显是不知道这位四品官员的名字。
“工部郎中令曹宏曹大人。”魏公公立刻点出了此人身份。
——又是工部!
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冒出一句腹诽。
万山也往身旁的某位同僚那里瞥了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请陛下容许微臣向这位曹大人问上几个问题。”
“万尚书请便。”戚云恒点头应许,同时将目光扫过万山身旁的朱边,却见他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安然模样。
另一边,万山已经向曹宏追问起传国玉玺的来历。
曹宏没有给出诸如“天上掉下来的”、“捡来的”这种不靠谱的答案,只说自家夫人心善,经常救助家门口的乞丐,迁至京城后亦无改变。几日前,一名被他家夫人救助过的乞丐忽然找上门来,说要送曹宏一桩大富贵,然后便拿出这枚玉玺,想要强行卖给曹宏。
曹宏虽没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但粗粗一看也能看出此物非同小可。本想将那名乞丐捉起来审问,但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家中也只有老仆和小厮,更怕搏斗中损伤了玉玺,权衡之下,终是拿出家中积蓄,与那名乞丐做了交换。
曹宏之所以会选择在大朝会上公然进献玉玺,也是因为他出身于寒门,即便在新朝里担任了官职,仍是一无背景,二无靠山,三无通天之路,这才不得不铤而走险,把玉玺藏在官帽之中,偷偷带到大朝会上。
听他说完,一众朝臣再一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信者有,不信者亦有,半信半疑者最甚。
“陛下,不如命人取几本前朝遗诏过来,与此物做一对比。”礼部尚书纪鸿提出了一个相对靠谱的法子。
这是个最直观的辨别之法,一如验证笔迹,将真迹和需要考证之物做比较。虽然即便是一模一样也不能当场判定后者为真,可若是二者存在差异,那后者便毫无疑问是在作假。
但不等戚云恒接言,大殿的最前排最左侧便传来哧哧一笑,“费那劲干嘛?”
一众朝臣立刻齐刷刷地转头,随即发现搅乱殿中气氛者正是之前才刚刚闹过一场的皇夫欧阳。
“重檐有何高见?”戚云恒并不希望欧阳搅进此事,但还是不得不出言问上一句,以免有朝臣质疑欧阳的轻浮与轻率,再与他呛了起来。
“回陛下,并无。”欧阳嘻嘻一笑,不等周围人进一步地齐刷刷变脸,便继续说道,“只是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十年前,新婚后,微臣曾将一块碎玉送与陛下把玩?”
“重檐说的可是此物?”戚云恒微微一怔,跟着就将自己腰间的荷包解了下来,从中取出一块形状很不规则的碎玉。
看到戚云恒当场就把自己说的碎玉拿了出来,再一看那碎玉虽未经过雕琢,但棱角均已磨平,显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欧阳的心情不由复杂起来,定了定神才点头道:“正是此物。”
戚云恒看了看手中碎玉,仍不明白欧阳为何会突然提到此物。
正如欧阳所言,这块碎玉就是他随手扔给戚云恒把玩的。玉的质地虽然称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通透得几乎无可挑剔,但体积太小,又明显有过碎裂,其价值就变得十分有限。
只是这块玉的底部刻有一个云字,以致于戚云恒一度以为这玉是欧阳亲手镌刻的印章,只因为恒心有限,尚未完成就没了继续的耐性,又不想白费心思,这才故作不在意地丢弃给他。
也正因为生出了这般美好的期盼,戚云恒便将碎玉小心翼翼地藏在了身边,一度还将其当成私章使用……
——私章?!
戚云恒忽地眼睛一亮,想到某种可能,当即对魏公公道:“魏卿,将你手中之玉呈上!”
魏公公不明所以,但还是将这枚真假难辨的传国玉玺送到戚云恒的案前。
戚云恒扯过一张白纸,拿起曹宏所献玉玺,沾了些朱红色的印泥,重重地压在纸上,但跟着就将这枚玉玺丢到一旁,重新拿起自己的那块碎玉,沾上同样的印泥,压在玉玺之印的旁边。
然后,戚云恒便将这张纸举了起来。
如他猜测的一样,碎玉印下的云字和玉玺上“奉天承运”四个字中的运字竟是一般大小,一模一样!
难道……
戚云恒的心情顿时也和欧阳一样复杂起来。
与此同时,随着这张纸的举起,不少朝臣也看到了白纸上的印记。
文官们依旧是满头雾水,武将这边却很快响起了接二连三的惊呼,使得一众不知情者愈发地云里雾里,迷惑不安。
“我的娘呀,难道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终于,翼国公粗犷的声音为众人解开了谜团。
戚云恒手中的碎玉只在下达密令时才会作为私章使用,见过这种密令的文臣寥寥无几,如翼国公这样的武将却是没少在征战中与之打过交道。只是能够在瞬息间便将私章和玉玺联系到一起的武将实在是少之又少,而意识到这一点还敢于将它说出来的,更是只有翼国公一个。
文官堆里的朱边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他倒是见过这块碎玉,只是近几年,他的眼神愈发不济,费了老大的劲也没看清戚云恒举起的那张纸上到底印出了什么。
“陛下,可否让臣等开开眼界?”朱边果断上前一步,向戚云恒索要那张同时盖了云字私章和玉玺的白纸。
戚云恒微微一笑,将这张纸交给魏公公,再由他转交给朱边,在朝臣中传阅。
看到纸上的对比,再联想翼国公的惊呼,文官这边也终于明白过来。
——碎玉上的云字竟与玉玺上的运字里的云字一般大小,一模一样!
可玉玺是今日由曹宏献上的,而碎玉却是十年前就落在了戚云恒的手里,还是皇夫给的!
刹那间,朝臣们不由得浮想联翩。
朱边更是直接转过身来,朝欧阳郑重地施了一礼,然后直言问道:“微臣斗胆问上一句,不知皇夫所献的云字玉乃是从何而来?”
——献你个大头鬼,我那时就是随手扔出去的!
欧阳扯了扯嘴角,但还是开口答道:“捡来的。”
“捡?!”
朝臣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第一反应就是皇夫在胡说八道。
“没错,就是捡来的。”欧阳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至于具体怎么捡,其中的过程,恕我不好细言。”
朝臣们一阵无语,心中已是各自腹诽。
朱边却不依不饶地继续追问道:“可否请皇夫给些提示,至少让我等明白,这碎玉到底是何物所碎,又因何而碎?”
欧阳没有立刻作答,抬头先看了眼戚云恒,见他微微颔首,这才斟酌了一下用辞,缓缓说道:“兴和七年,连旱三年的广岚郡忽然暴雨连降,洪水突袭,兴和帝命武平侯前往广岚郡赈灾。但武平侯在拿到赈灾所用的钱粮之后,不仅没有将其送往灾区,反而用这些钱粮招募了一众灾民,将其纳入麾下,集结成军,然后自立为王,举起了反旗。此事传回京城,兴和帝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面前的桌案掀翻,摔了御笔,砸了玉玺。”
说到这里,欧阳便闭上嘴巴,不再继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