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九章 月嫦娥一舞应急
- 9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 10 第十一章 祸起
- 11 第三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
- 12 第十二章 醉钗馆
- 13 第十三章 只言片语的真相
- 14 第十四章 二公子寻谢家女
- 15 第十五章 问斩
- 16 第十六章 交易
- 17 第十七章 传言
- 18 第十八章
- 19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 20 第二十章 鲜为人知的关系
- 21 第二十一章 刘大人其人
- 22 第二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
- 23 第二十三章 两个谢时力
- 24 第二十四章 狂魅之如扶公子
- 25 第二十五章 夜飞房檐,战祸流民
- 26 第二十六章 封城搜索
- 27 第二十七章 搜查醉钗馆
- 28 第二十八章 闹酒
- 29 第二十九章 毒术
- 30 第三十章 孩子
- 31 第三十一章 有感
- 32 第三十三章 显芜往事
- 33 第三十四章
- 34 第三十五章
- 35 第三十六章
- 36 第三十七章
- 37 第三十八章
- 38 第四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这后院有两层,二楼是姮娘和从前几位姑娘住的,格外精致,只是只住她一个人,显得有些空旷。楼下就是两个跑堂的,厨子以及帐房先生住的。
因为谢时力还小,就让他先住在二楼一间隔得远的屋子,将珠帘帐幔都拿下来,才像是个男子的屋子。顾灵溪就住在姮娘的隔壁。
一切完毕。只剩下顾灵溪与谢时力二人。顾灵溪对他说:“阿时,还记得姐姐说的话么?你今后叫作李时,我叫顾灵溪。在这里也这么喊,知道么?”李时懂事地点头。
姮娘不知从哪儿拿来一架古琴,却是千年梧桐木做的,虽看着有年头了,也觉得精美出常。上面还刻着字:沐清秋。顾灵溪念道:“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姮娘夸赞道:“果然是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出口便成章。明儿一早你先去走个过场,免得到时候出错。”顾灵溪趁便将改名之事告诉她,不要喊错了。
高长恭回到兰陵王府。郑蝉正在大堂等候,见他回来,起身去迎。
兰陵郡王出身不高,也不受父亲喜爱,成年时赐的府邸比别的亲王是远不如的。这些年凭借军功,地位得以才往上提。
纵然天命不眷顾,他却一心图报家国,勤武习兵。因自小养成温和谦恭的习性,在将士军中颇得人心。生得白美,器彩韶澈,故人称“貌柔心壮”。且不近女色,府里至今只有郑氏一个王妃,连侍妾也没有。
“王爷回来啦,王爷辛苦。”高长恭坐下,郑婵给他倒了一杯茶。
“王爷,这事如何了?”
“皇叔只饶下谢家的小女儿,其他的还照旧。”
郑婵不语,将茶递给他。“他们两个都还好,你放心。”郑婵知道他指的是谢林惜和谢时力。
“劳王爷费心,也是郑家与他谢家多年相交一场。”这时,一个丫头端来一碗汤。“这是刚熬的参汤,趁热喝了吧。”郑婵看他喝完,俯身告辞。
走在路上,那丫头问:“王妃,那谢家那两个还管么?”
“我怎么管,这事到此就了了,我家为这事前后奔波,也是尽了情分了。父亲都不让湘弟再管,我一个出嫁了的女儿,更不能管。若为他们获罪,我兰陵王府的前途岂是能玩笑的?”
那个丫头原是郑蝉的陪嫁,自是一心向着自家小姐,低头道:“王妃说的是。”
郑蝉回到佛堂,头上一匾,题曰:“平安堂”。
佛像肃穆,香炉燎烟。
郑蝉点了三炷香,跪向佛像,虔诚庄重。
“菩萨慈悲,愿菩萨保佑,王爷平平安安,信女愿自折寿以报福德。”遂恭恭敬敬拜了三拜。
翌日,高天上显出万丈云霞,缀了许久才退出高天,夜幕渐落。醉钗馆二楼,舞台子上重新布起珠帘竹帐。顾灵溪穿着姮娘给她的淡色仙衣坐于帐内,脸上覆的也是新制的面纱。时隔多年,顾灵溪重新弹起古韵琴曲。
姮娘双手合掌一拍,高着嗓音在台前道:“各位客官,今日我醉钗馆新来一位顾妹妹,今后这个时候便为大家献曲可好?”台下众人皆道好。“姮娘是又得一位佳人啦,还不快奏一曲让我们开眼呐。”
姮娘卷帘进到台内,笑说:“起吧。”
顾灵溪落指抚琴,一曲《平湖秋月》悠然而起。
楼下又来了一位新客,跑堂的来迎接:“客官里面请。”
“小二,今儿怎的有琴了?”
“新来一位弹琴的顾姑娘,王公子可要上二楼去?”
“嗯,本少爷去瞧瞧,是何美人,可有姮娘的风姿啊?”来者竟是王融。王融在小二带领下坐在一张空桌上。
一曲完毕,众客皆鼓手称赞。众人掌声已落,却听见一阵孤高的以扇拍掌的声音,还张狂地道:“好,好。”正是刚才那王融。
王融径直走到台前:“姑娘妙曲,想必是天仙之姿,何不出来见一见?啊?”露出猥琐的笑,脸上肥肉挤成一堆。
顾灵溪坐在帐内,依稀觉得这声音似是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但必不会出去见人的。“谢公子谬赞,小女子姿貌平庸,恐污了尊眼,还是不见的好。”
王融想那之前醉钗馆里的姑娘们皆姿容出色,色心已起,当然不肯罢休,假意着恼:“你不肯出来,就是瞧不起我们了?”他边说,边向两边看看其他人。
因为谢时力还小,就让他先住在二楼一间隔得远的屋子,将珠帘帐幔都拿下来,才像是个男子的屋子。顾灵溪就住在姮娘的隔壁。
一切完毕。只剩下顾灵溪与谢时力二人。顾灵溪对他说:“阿时,还记得姐姐说的话么?你今后叫作李时,我叫顾灵溪。在这里也这么喊,知道么?”李时懂事地点头。
姮娘不知从哪儿拿来一架古琴,却是千年梧桐木做的,虽看着有年头了,也觉得精美出常。上面还刻着字:沐清秋。顾灵溪念道:“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姮娘夸赞道:“果然是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出口便成章。明儿一早你先去走个过场,免得到时候出错。”顾灵溪趁便将改名之事告诉她,不要喊错了。
高长恭回到兰陵王府。郑蝉正在大堂等候,见他回来,起身去迎。
兰陵郡王出身不高,也不受父亲喜爱,成年时赐的府邸比别的亲王是远不如的。这些年凭借军功,地位得以才往上提。
纵然天命不眷顾,他却一心图报家国,勤武习兵。因自小养成温和谦恭的习性,在将士军中颇得人心。生得白美,器彩韶澈,故人称“貌柔心壮”。且不近女色,府里至今只有郑氏一个王妃,连侍妾也没有。
“王爷回来啦,王爷辛苦。”高长恭坐下,郑婵给他倒了一杯茶。
“王爷,这事如何了?”
“皇叔只饶下谢家的小女儿,其他的还照旧。”
郑婵不语,将茶递给他。“他们两个都还好,你放心。”郑婵知道他指的是谢林惜和谢时力。
“劳王爷费心,也是郑家与他谢家多年相交一场。”这时,一个丫头端来一碗汤。“这是刚熬的参汤,趁热喝了吧。”郑婵看他喝完,俯身告辞。
走在路上,那丫头问:“王妃,那谢家那两个还管么?”
“我怎么管,这事到此就了了,我家为这事前后奔波,也是尽了情分了。父亲都不让湘弟再管,我一个出嫁了的女儿,更不能管。若为他们获罪,我兰陵王府的前途岂是能玩笑的?”
那个丫头原是郑蝉的陪嫁,自是一心向着自家小姐,低头道:“王妃说的是。”
郑蝉回到佛堂,头上一匾,题曰:“平安堂”。
佛像肃穆,香炉燎烟。
郑蝉点了三炷香,跪向佛像,虔诚庄重。
“菩萨慈悲,愿菩萨保佑,王爷平平安安,信女愿自折寿以报福德。”遂恭恭敬敬拜了三拜。
翌日,高天上显出万丈云霞,缀了许久才退出高天,夜幕渐落。醉钗馆二楼,舞台子上重新布起珠帘竹帐。顾灵溪穿着姮娘给她的淡色仙衣坐于帐内,脸上覆的也是新制的面纱。时隔多年,顾灵溪重新弹起古韵琴曲。
姮娘双手合掌一拍,高着嗓音在台前道:“各位客官,今日我醉钗馆新来一位顾妹妹,今后这个时候便为大家献曲可好?”台下众人皆道好。“姮娘是又得一位佳人啦,还不快奏一曲让我们开眼呐。”
姮娘卷帘进到台内,笑说:“起吧。”
顾灵溪落指抚琴,一曲《平湖秋月》悠然而起。
楼下又来了一位新客,跑堂的来迎接:“客官里面请。”
“小二,今儿怎的有琴了?”
“新来一位弹琴的顾姑娘,王公子可要上二楼去?”
“嗯,本少爷去瞧瞧,是何美人,可有姮娘的风姿啊?”来者竟是王融。王融在小二带领下坐在一张空桌上。
一曲完毕,众客皆鼓手称赞。众人掌声已落,却听见一阵孤高的以扇拍掌的声音,还张狂地道:“好,好。”正是刚才那王融。
王融径直走到台前:“姑娘妙曲,想必是天仙之姿,何不出来见一见?啊?”露出猥琐的笑,脸上肥肉挤成一堆。
顾灵溪坐在帐内,依稀觉得这声音似是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但必不会出去见人的。“谢公子谬赞,小女子姿貌平庸,恐污了尊眼,还是不见的好。”
王融想那之前醉钗馆里的姑娘们皆姿容出色,色心已起,当然不肯罢休,假意着恼:“你不肯出来,就是瞧不起我们了?”他边说,边向两边看看其他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