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 10 第十一章 祸起
- 11 第三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
- 12 第十二章 醉钗馆
- 13 第十三章 只言片语的真相
- 14 第十四章 二公子寻谢家女
- 15 第十五章 问斩
- 16 第十六章 交易
- 17 第十七章 传言
- 18 第十八章
- 19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 20 第二十章 鲜为人知的关系
- 21 第二十一章 刘大人其人
- 22 第二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
- 23 第二十三章 两个谢时力
- 24 第二十四章 狂魅之如扶公子
- 25 第二十五章 夜飞房檐,战祸流民
- 26 第二十六章 封城搜索
- 27 第二十七章 搜查醉钗馆
- 28 第二十八章 闹酒
- 29 第二十九章 毒术
- 30 第三十章 孩子
- 31 第三十一章 有感
- 32 第三十三章 显芜往事
- 33 第三十四章
- 34 第三十五章
- 35 第三十六章
- 36 第三十七章
- 37 第三十八章
- 38 第四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王融拿着扇子就去掀帘。一时顾灵溪脑中一闪,想起他就是年节宴上调戏她的人,更不能让他看见自己,心生急迫。
“这位公子,姑娘既不愿相见,又何须勉强?”
王融被他扰了兴致,将刚拿起的帘角甩手一丢:“你是何人?敢挡在你王大爷前面?”
“在下高长恭。阁下是?”
“高长恭?好你个高……”将将要骂出口来,忽然想起“这当今皇上姓高,他莫不是皇室宗亲?惹不得。”但是面上还不愿意露怯,假装不知道他是皇室中人,便道:“既然高公子来说情,我便不为难你了。来日定有见的时候,不急。”
于是踱步回到位子上。
坐下众人皆不言语,他们中许多都是知道这位有军功在身的王爷的。
“姑娘,此琴乃千年梧桐木所制,琴声妙绝,再奏一曲如何?”
顾灵溪记得他的声音,那样的清澈,世间难有,听之不忘。她心领其意,也不作答,又一曲《鹿鸣》从指尖流泻。
不觉间,月已高升。原本熙熙攘攘的醉钗馆,人烟已散。
顾灵溪听帐外已无声音,遂抱着梧桐古琴欲回房。刚走下台子,却见窗边一只孤影,正对月独酌。
“兰陵王爷,独自饮酒易醉伤身,现下我有空闲,不知是否有幸陪王爷喝一杯?”
高长恭示意请她坐下。他是知道顾灵溪的身份的,所以顾灵溪便解下面纱,放好古琴。高长恭为她倒一杯酒。
“姑娘这琴想必是姮娘给的吧?”
“确是,王爷如何得知?”
“本王许久不听这梧桐琴的琴音了,自娘亲去世后,已有十二年了。今日听姑娘弹奏此琴,堪称妙音。”这琴原来是高长恭的母亲留下来的。
这时,姮娘从楼下上来,听见他两个在聊着,想着“今儿是止怜他娘的忌日,止怜又不在了。诶,灵溪也是刚没了家人,兰陵王和灵溪一起,也是同病相怜了。”于是又下去了。
顾灵溪正说:“王爷想听,我再为王爷弹上一曲。”
“不必了,琴音虽好,不可过赏,否则就成了亵玩。”高长恭举杯致意,二人仰面同饮。
“灵溪受教。”
高长恭继续道:“谢姑娘,”
顾灵溪打住他,解释道:“王爷慎言,如今我是醉钗馆的歌女,顾灵溪。看顾之顾,清溪有灵,名曰‘灵溪’。”
说话间顾灵溪于杯中添酒。
“‘清溪有灵’,是个好名字。”而后沉默良久。
“王爷刚才想说什么?”
“没什么。今夜有美酒,又有顾姑娘相伴,足矣。”
顾灵溪早已看出他的伤感,他不愿提,她也不问,二人都是心知肚明。遂继续饮酒。
高长恭路遇至此,本是回府的,却因听见琴音而驻足。进醉钗馆前,已命护卫回去告诉郑婵:“就说本王歇在城防营,今夜不回去了。”
月渐西落,顾灵溪本就不胜酒力,已经醉倒,枕在左臂上睡着。两边腮子像扑了厚厚的胭脂似的。
高长恭半醉半醒,以手轻抚琴弦。自言自语:“母亲,今日是你的忌日,儿子又听到这梧桐古琴的乐声了。”说完就倒下去。
姮娘看夜已深,便来瞧瞧他们是怎么个情形,却看见他二人交颈而卧,于是露出怜爱一笑,叫来一个伙计将高长恭扶到后院的厢房,自己把灵溪带回去。
第二天清早。
顾灵溪头脑昏胀,挣扎着起身走到门外,大吸一口清早的气息。
这时厨子走来,手里端着一只碗:“顾姑娘,喝碗醒酒汤吧。”
顾灵溪笑着接来:“这么一大早起来给我煮醒酒汤,大叔辛苦了。”
“顾姑娘不必客气,我是这儿的厨子,这是我职责所在。”
顾灵溪将汤喝尽。“对了,厨房里还有么,王爷喝的比我多,我也给他送一碗去。”
“王爷睡在止怜姑娘的房里,还没醒呢。”那厨子手指着一间厢房。
“他怎么歇在一个女子的房间?止怜是谁?”
“止怜原是馆里的人,几年前得了一病,去了。”他压低声音靠近顾灵溪的耳朵说,“兰陵王爷就是她同母异父的亲弟弟。”
“这位公子,姑娘既不愿相见,又何须勉强?”
王融被他扰了兴致,将刚拿起的帘角甩手一丢:“你是何人?敢挡在你王大爷前面?”
“在下高长恭。阁下是?”
“高长恭?好你个高……”将将要骂出口来,忽然想起“这当今皇上姓高,他莫不是皇室宗亲?惹不得。”但是面上还不愿意露怯,假装不知道他是皇室中人,便道:“既然高公子来说情,我便不为难你了。来日定有见的时候,不急。”
于是踱步回到位子上。
坐下众人皆不言语,他们中许多都是知道这位有军功在身的王爷的。
“姑娘,此琴乃千年梧桐木所制,琴声妙绝,再奏一曲如何?”
顾灵溪记得他的声音,那样的清澈,世间难有,听之不忘。她心领其意,也不作答,又一曲《鹿鸣》从指尖流泻。
不觉间,月已高升。原本熙熙攘攘的醉钗馆,人烟已散。
顾灵溪听帐外已无声音,遂抱着梧桐古琴欲回房。刚走下台子,却见窗边一只孤影,正对月独酌。
“兰陵王爷,独自饮酒易醉伤身,现下我有空闲,不知是否有幸陪王爷喝一杯?”
高长恭示意请她坐下。他是知道顾灵溪的身份的,所以顾灵溪便解下面纱,放好古琴。高长恭为她倒一杯酒。
“姑娘这琴想必是姮娘给的吧?”
“确是,王爷如何得知?”
“本王许久不听这梧桐琴的琴音了,自娘亲去世后,已有十二年了。今日听姑娘弹奏此琴,堪称妙音。”这琴原来是高长恭的母亲留下来的。
这时,姮娘从楼下上来,听见他两个在聊着,想着“今儿是止怜他娘的忌日,止怜又不在了。诶,灵溪也是刚没了家人,兰陵王和灵溪一起,也是同病相怜了。”于是又下去了。
顾灵溪正说:“王爷想听,我再为王爷弹上一曲。”
“不必了,琴音虽好,不可过赏,否则就成了亵玩。”高长恭举杯致意,二人仰面同饮。
“灵溪受教。”
高长恭继续道:“谢姑娘,”
顾灵溪打住他,解释道:“王爷慎言,如今我是醉钗馆的歌女,顾灵溪。看顾之顾,清溪有灵,名曰‘灵溪’。”
说话间顾灵溪于杯中添酒。
“‘清溪有灵’,是个好名字。”而后沉默良久。
“王爷刚才想说什么?”
“没什么。今夜有美酒,又有顾姑娘相伴,足矣。”
顾灵溪早已看出他的伤感,他不愿提,她也不问,二人都是心知肚明。遂继续饮酒。
高长恭路遇至此,本是回府的,却因听见琴音而驻足。进醉钗馆前,已命护卫回去告诉郑婵:“就说本王歇在城防营,今夜不回去了。”
月渐西落,顾灵溪本就不胜酒力,已经醉倒,枕在左臂上睡着。两边腮子像扑了厚厚的胭脂似的。
高长恭半醉半醒,以手轻抚琴弦。自言自语:“母亲,今日是你的忌日,儿子又听到这梧桐古琴的乐声了。”说完就倒下去。
姮娘看夜已深,便来瞧瞧他们是怎么个情形,却看见他二人交颈而卧,于是露出怜爱一笑,叫来一个伙计将高长恭扶到后院的厢房,自己把灵溪带回去。
第二天清早。
顾灵溪头脑昏胀,挣扎着起身走到门外,大吸一口清早的气息。
这时厨子走来,手里端着一只碗:“顾姑娘,喝碗醒酒汤吧。”
顾灵溪笑着接来:“这么一大早起来给我煮醒酒汤,大叔辛苦了。”
“顾姑娘不必客气,我是这儿的厨子,这是我职责所在。”
顾灵溪将汤喝尽。“对了,厨房里还有么,王爷喝的比我多,我也给他送一碗去。”
“王爷睡在止怜姑娘的房里,还没醒呢。”那厨子手指着一间厢房。
“他怎么歇在一个女子的房间?止怜是谁?”
“止怜原是馆里的人,几年前得了一病,去了。”他压低声音靠近顾灵溪的耳朵说,“兰陵王爷就是她同母异父的亲弟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