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显芜崖下现竹屋
- 2 第二章 郑谢家事
- 3 第四章 赴郑宴,郑婵告兰陵王归京
- 4 第五章 逛街市主仆金兰
- 5 第六章 初遇白衣公子
- 6 第七章 身世背后
- 7 第八章 秋香受屈 王融其人
- 8 第九章 月嫦娥一舞应急
- 9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 10 第十一章 祸起
- 11 第三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
- 12 第十二章 醉钗馆
- 13 第十三章 只言片语的真相
- 14 第十四章 二公子寻谢家女
- 15 第十五章 问斩
- 16 第十六章 交易
- 17 第十七章 传言
- 18 第十八章
- 19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 20 第二十章 鲜为人知的关系
- 21 第二十一章 刘大人其人
- 22 第二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
- 23 第二十三章 两个谢时力
- 24 第二十四章 狂魅之如扶公子
- 25 第二十五章 夜飞房檐,战祸流民
- 26 第二十六章 封城搜索
- 27 第二十七章 搜查醉钗馆
- 28 第二十八章 闹酒
- 29 第二十九章 毒术
- 30 第三十章 孩子
- 31 第三十一章 有感
- 32 第三十三章 显芜往事
- 33 第三十四章
- 34 第三十五章
- 35 第三十六章
- 36 第三十七章
- 37 第三十八章
- 38 第四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顾灵溪昏昏醒来,外面的天已翻成鱼肚白。
珍儿一手扶在床沿,眼下正睡着。顾灵溪想到自己这几日身上的症状,与当时在竹屋的境况十分地像,“难道是坠崖后还没好全,可我当时明明已觉得没问题了呀。”
她叫醒珍儿:“快乘天还没大亮,赶紧回房躺一会儿吧。”珍儿见她已醒,喜道:“小姐可算是醒了,昨儿晚上把我们都吓坏了。”顾灵溪不想她担心,便安慰:“我这不是醒了么,你快去歇着吧。”
珍儿又道:“昨儿晚上我让人已去告诉老爷太太,连夜请了大夫,可是那大夫也瞧不出什么,可见是个庸医,只开了几服养身的药,太太直待到后半夜才会去。小姐既已醒了,我先去叫厨房把药熬上,小姐喝了就去给老爷太太请个安,好叫他们宽心。”
顾灵溪听她一口气没停地将话都回了,打趣道:“可见你的确是个能说的,就算这一夜没休息好,这嘴也一点不打结。”
“小姐再睡会儿养养神吧。”
“我自有分寸,你且去吧。”
顾灵溪只以为是先前的伤没好全,加上这几天跑东跑西地赴宴,打点年礼,才会病倒。谢老爷又从外面请了两位大夫,多瞧不出实在的原因。而后在家里歇了两日,也就没什么了。
谢家二房听说谢林惜病了,二太太带着谢林和来探望。至傍晚,来了一位小公子,探着头走在院子里,见一个丫头端着碗从屋里出来,便问:“惜姐姐在屋里么?”
丫头接话道:“在屋里呢。”
小公子便径直走到中堂,见顾灵溪坐在西阁间的贵妃榻上翻着什么书,走过去问候道:“姐姐看什么书呢?听说姐姐病了,故特来瞧瞧,请姐姐的安。”
顾灵溪见他来,便让他坐下说话。“从前的书拿来随手看看。你今日放学怎么早了,叔父知道了可是要罚的。”
“我是来请姐姐的安,有何不可?”
“原来是拿我做幌子,若叔父怪罪,我可不替你挡着。”
“怎么是幌子呢,我这不是在姐姐这里呢?”
“好了,你已来探过了,现下你想去玩便去吧。”
谢时力听见如此说,忙作揖道:“多谢姐姐。”而后一溜烟走了。珍儿将茶端来时,不见谢二少爷,便说:“二少爷人呢?”顾灵溪笑意不减,说:“小孩子爱玩,就让他玩去吧。二叔将他看得也太紧了。”
“府里就他一个少爷,二爷对他希望抱得太大,他若不成人可怎么办?”
谢时力今年不过十一岁,谢二爷整日让他读书写字,只有年节时才让歇几天。
不久,上元佳节。
谢家全家都坐在前厅,赏花灯,吃汤圆,意趣欢颜。
谢时力乘着现在大家高兴,便说:“爹,今日上元佳节,街上热闹。儿子想男儿志在四方,既要读书,也要行路,所以儿子想去看一看。”谢二爷见他如此说,心里高兴,便准了。
顾灵溪也要同去,谢老夫人便嘱咐:“你病才好,多带件衣裳,别再着了凉。”
谢林和见哥哥姐姐都要去玩,也闹着要去,然而二太太不许她去,怕她年纪太小走丢了,只得待在家里。于是,顾灵溪和谢时力带着丫头珍儿和二房的小厮到灯街去。
此时,几人在街上正玩得高兴,一队穿官服的人马从人群中步伐节奏有律地过去,所到之处,纵然人再多,却皆让开一条路。街上众人不知原因,有议论的,但更多的人都没当一回事,继续游乐。
月已升至西南,那小厮已困了,便劝道:“少爷,时候不早了,咱回吧。”他这么一说,几人看时候也该回去了。
马车行至谢府不远,那赶车的马夫见前头不对,立即停马。珍儿掀开帘子来问:“怎么停下了?”
“门口有官兵把守,怕是不对啊。”
顾灵溪一听这话,心内好奇,便来看,门口确有一列官兵把守,那领头的面目狰狞。还有另一些人搬着箱子等物件出来。又听得院内有人高哭,声音嘈杂。马车内,几人心里十分不安。
顾灵溪正观察打量着该如何,谢时力对马夫道:“快赶车去看看呐。”顾灵溪制止:“不可,顶撞了这些官兵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事呢,且再观察观察。”
正说这话,里面出来一个看着官大的,领着官兵又都走了。顾灵溪这才叫那车夫赶到谢府门前。
珍儿一手扶在床沿,眼下正睡着。顾灵溪想到自己这几日身上的症状,与当时在竹屋的境况十分地像,“难道是坠崖后还没好全,可我当时明明已觉得没问题了呀。”
她叫醒珍儿:“快乘天还没大亮,赶紧回房躺一会儿吧。”珍儿见她已醒,喜道:“小姐可算是醒了,昨儿晚上把我们都吓坏了。”顾灵溪不想她担心,便安慰:“我这不是醒了么,你快去歇着吧。”
珍儿又道:“昨儿晚上我让人已去告诉老爷太太,连夜请了大夫,可是那大夫也瞧不出什么,可见是个庸医,只开了几服养身的药,太太直待到后半夜才会去。小姐既已醒了,我先去叫厨房把药熬上,小姐喝了就去给老爷太太请个安,好叫他们宽心。”
顾灵溪听她一口气没停地将话都回了,打趣道:“可见你的确是个能说的,就算这一夜没休息好,这嘴也一点不打结。”
“小姐再睡会儿养养神吧。”
“我自有分寸,你且去吧。”
顾灵溪只以为是先前的伤没好全,加上这几天跑东跑西地赴宴,打点年礼,才会病倒。谢老爷又从外面请了两位大夫,多瞧不出实在的原因。而后在家里歇了两日,也就没什么了。
谢家二房听说谢林惜病了,二太太带着谢林和来探望。至傍晚,来了一位小公子,探着头走在院子里,见一个丫头端着碗从屋里出来,便问:“惜姐姐在屋里么?”
丫头接话道:“在屋里呢。”
小公子便径直走到中堂,见顾灵溪坐在西阁间的贵妃榻上翻着什么书,走过去问候道:“姐姐看什么书呢?听说姐姐病了,故特来瞧瞧,请姐姐的安。”
顾灵溪见他来,便让他坐下说话。“从前的书拿来随手看看。你今日放学怎么早了,叔父知道了可是要罚的。”
“我是来请姐姐的安,有何不可?”
“原来是拿我做幌子,若叔父怪罪,我可不替你挡着。”
“怎么是幌子呢,我这不是在姐姐这里呢?”
“好了,你已来探过了,现下你想去玩便去吧。”
谢时力听见如此说,忙作揖道:“多谢姐姐。”而后一溜烟走了。珍儿将茶端来时,不见谢二少爷,便说:“二少爷人呢?”顾灵溪笑意不减,说:“小孩子爱玩,就让他玩去吧。二叔将他看得也太紧了。”
“府里就他一个少爷,二爷对他希望抱得太大,他若不成人可怎么办?”
谢时力今年不过十一岁,谢二爷整日让他读书写字,只有年节时才让歇几天。
不久,上元佳节。
谢家全家都坐在前厅,赏花灯,吃汤圆,意趣欢颜。
谢时力乘着现在大家高兴,便说:“爹,今日上元佳节,街上热闹。儿子想男儿志在四方,既要读书,也要行路,所以儿子想去看一看。”谢二爷见他如此说,心里高兴,便准了。
顾灵溪也要同去,谢老夫人便嘱咐:“你病才好,多带件衣裳,别再着了凉。”
谢林和见哥哥姐姐都要去玩,也闹着要去,然而二太太不许她去,怕她年纪太小走丢了,只得待在家里。于是,顾灵溪和谢时力带着丫头珍儿和二房的小厮到灯街去。
此时,几人在街上正玩得高兴,一队穿官服的人马从人群中步伐节奏有律地过去,所到之处,纵然人再多,却皆让开一条路。街上众人不知原因,有议论的,但更多的人都没当一回事,继续游乐。
月已升至西南,那小厮已困了,便劝道:“少爷,时候不早了,咱回吧。”他这么一说,几人看时候也该回去了。
马车行至谢府不远,那赶车的马夫见前头不对,立即停马。珍儿掀开帘子来问:“怎么停下了?”
“门口有官兵把守,怕是不对啊。”
顾灵溪一听这话,心内好奇,便来看,门口确有一列官兵把守,那领头的面目狰狞。还有另一些人搬着箱子等物件出来。又听得院内有人高哭,声音嘈杂。马车内,几人心里十分不安。
顾灵溪正观察打量着该如何,谢时力对马夫道:“快赶车去看看呐。”顾灵溪制止:“不可,顶撞了这些官兵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事呢,且再观察观察。”
正说这话,里面出来一个看着官大的,领着官兵又都走了。顾灵溪这才叫那车夫赶到谢府门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