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显芜崖下现竹屋
- 2 第二章 郑谢家事
- 3 第四章 赴郑宴,郑婵告兰陵王归京
- 4 第五章 逛街市主仆金兰
- 5 第六章 初遇白衣公子
- 6 第七章 身世背后
- 7 第八章 秋香受屈 王融其人
- 8 第九章 月嫦娥一舞应急
- 9 第十章 元宵节路遇官兵
- 10 第十一章 祸起
- 11 第三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
- 12 第十二章 醉钗馆
- 13 第十三章 只言片语的真相
- 14 第十四章 二公子寻谢家女
- 15 第十五章 问斩
- 16 第十六章 交易
- 17 第十七章 传言
- 18 第十八章
- 19 第十九章 月夜一双孤影人
- 20 第二十章 鲜为人知的关系
- 21 第二十一章 刘大人其人
- 22 第二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
- 23 第二十三章 两个谢时力
- 24 第二十四章 狂魅之如扶公子
- 25 第二十五章 夜飞房檐,战祸流民
- 26 第二十六章 封城搜索
- 27 第二十七章 搜查醉钗馆
- 28 第二十八章 闹酒
- 29 第二十九章 毒术
- 30 第三十章 孩子
- 31 第三十一章 有感
- 32 第三十三章 显芜往事
- 33 第三十四章
- 34 第三十五章
- 35 第三十六章
- 36 第三十七章
- 37 第三十八章
- 38 第四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赴郑宴,郑婵告兰陵王归京
第四章 赴郑宴,郑婵告兰陵王归京
下午,谢老夫子及其二弟,谢林惜的叔父携聘礼及媒人亲自到郑府退亲。那媒人多问了几句,说了许多好话,还欲说和。但是谢家坚决推掉,郑府一家也是脸面上不好看,并且夏知乐每日在府上闹得不得清净,只得答应。郑子湘站在一旁没有一句话。
郑老爷道:“谢兄,这事终究是子湘对不住林惜,作罢也好,以林惜的才貌日后定有贵婿。只是郑谢两家多年为邻,且是世交,万不该因小儿女之事断了这多年的情分。谢兄意下如何?”
“郑贤弟说的是,小儿女之事就随他们去吧,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做长辈的不可以之偏重。”
“还是谢兄高明。但是,这聘礼谢兄还是收了吧,权当作我郑家给谢兄和林惜赔不是。”
谢老夫子摇摇手:“不可不可,既是未结亲,怎可收聘礼,怎么看都不像个事。”
郑老爷思忖着不说话,打量如何让他收下才好真正算了事又不伤情分。谢二想了个主意说道:“二位兄长,愚弟有个主意,不置可否?”
“谢二弟不妨直言。”
“郑兄拿回聘礼无碍,若实在想表歉意,大可摆上宴席,郑谢两家坐在一起吃顿饭,此后再不提这事,可好?”
“还是谢二弟想的好,谢兄以为如何?”
谢老夫子点点头:“如此甚好。”
几人又话几句家常,说定了后日郑家摆宴,谢府皆到。
那日晌午前,谢府中人都来到郑家。两家热闹着吃饭,连同夏知乐也坐在下桌。只有郑子湘一人郁郁不乐。吃了两杯酒就欲回屋。郑老爷喝道;“坐下,你还想到哪儿去?”
顾灵溪在此时着意冷眼看了下郑子湘。郑子湘看到她,那淡漠而疏离的眼神对他来说是一把刀割在他的心上,而这些,都看在夏知乐的眼里。
郑子湘倒了一杯酒,径直走到灵溪面前,行礼说道:“林妹妹,是为兄对不住你,我自罚三杯。日后,我们仍是好兄妹。”说完果真喝了三大杯。
灵溪遂倒了酒回敬:“当然,你我自是好兄妹。妹妹敬你。”
众人看她的神色,竟没有一丝委屈着恼,反倒神态自若,举止自然大方,自有一般风采,皆暗自诧异,只是都没表现出来。
郑子湘见她如此,竟以为她还是不肯原谅自己,恨得深了才故作无事,又怕她受了苦埋在心里而害病,青梅竹马都付之东流,终究懊恼自责。但他不知道,顾灵溪正因为解决了这桩事而放松愉悦。
而后郑子湘又给谢家几位长辈一一敬酒,后又连同同辈的谢二爷的两个儿子女儿敬酒。
饭毕后,大家正喝茶间,一个小厮来在郑老爷耳边说了些话,还给他一封书信。
“父亲在上,女儿久不回门,不能承欢膝下,实是不孝。日前,蒙皇上大恩,召王爷回京,职任中将军。故将赴京任职,想来五日后便可到京。届时可述天伦之乐,以此特告。万望父亲勿以女为念。敬上女兰陵郡王妃郑氏”
读完信,郑老爷面露喜色,叫王姨娘到一旁告知她消息。又吩咐她这两日打扫好从前郑婵住的屋子,再准备好酒席。
郑老爷道:“谢兄,这事终究是子湘对不住林惜,作罢也好,以林惜的才貌日后定有贵婿。只是郑谢两家多年为邻,且是世交,万不该因小儿女之事断了这多年的情分。谢兄意下如何?”
“郑贤弟说的是,小儿女之事就随他们去吧,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做长辈的不可以之偏重。”
“还是谢兄高明。但是,这聘礼谢兄还是收了吧,权当作我郑家给谢兄和林惜赔不是。”
谢老夫子摇摇手:“不可不可,既是未结亲,怎可收聘礼,怎么看都不像个事。”
郑老爷思忖着不说话,打量如何让他收下才好真正算了事又不伤情分。谢二想了个主意说道:“二位兄长,愚弟有个主意,不置可否?”
“谢二弟不妨直言。”
“郑兄拿回聘礼无碍,若实在想表歉意,大可摆上宴席,郑谢两家坐在一起吃顿饭,此后再不提这事,可好?”
“还是谢二弟想的好,谢兄以为如何?”
谢老夫子点点头:“如此甚好。”
几人又话几句家常,说定了后日郑家摆宴,谢府皆到。
那日晌午前,谢府中人都来到郑家。两家热闹着吃饭,连同夏知乐也坐在下桌。只有郑子湘一人郁郁不乐。吃了两杯酒就欲回屋。郑老爷喝道;“坐下,你还想到哪儿去?”
顾灵溪在此时着意冷眼看了下郑子湘。郑子湘看到她,那淡漠而疏离的眼神对他来说是一把刀割在他的心上,而这些,都看在夏知乐的眼里。
郑子湘倒了一杯酒,径直走到灵溪面前,行礼说道:“林妹妹,是为兄对不住你,我自罚三杯。日后,我们仍是好兄妹。”说完果真喝了三大杯。
灵溪遂倒了酒回敬:“当然,你我自是好兄妹。妹妹敬你。”
众人看她的神色,竟没有一丝委屈着恼,反倒神态自若,举止自然大方,自有一般风采,皆暗自诧异,只是都没表现出来。
郑子湘见她如此,竟以为她还是不肯原谅自己,恨得深了才故作无事,又怕她受了苦埋在心里而害病,青梅竹马都付之东流,终究懊恼自责。但他不知道,顾灵溪正因为解决了这桩事而放松愉悦。
而后郑子湘又给谢家几位长辈一一敬酒,后又连同同辈的谢二爷的两个儿子女儿敬酒。
饭毕后,大家正喝茶间,一个小厮来在郑老爷耳边说了些话,还给他一封书信。
“父亲在上,女儿久不回门,不能承欢膝下,实是不孝。日前,蒙皇上大恩,召王爷回京,职任中将军。故将赴京任职,想来五日后便可到京。届时可述天伦之乐,以此特告。万望父亲勿以女为念。敬上女兰陵郡王妃郑氏”
读完信,郑老爷面露喜色,叫王姨娘到一旁告知她消息。又吩咐她这两日打扫好从前郑婵住的屋子,再准备好酒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