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0 第七十章 毒士贾诩
- 71 第七十一章 赵云离去
- 72 第七十二章 组建商会
- 73 第七十三章 刘宏驾崩
- 74 第七十四章 十常侍、何进
- 75 第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
- 76 第七十六章 宫闱内斗
- 77 第七十七章 董卓进京
- 78 第七十八章 聪慧的杨婉儿
- 79 第七十九章 商业奇才
- 80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 81 第一章 天怒人怨
- 82 第二章 动如雷霆(上)
- 83 第三章 动如雷霆(下)
- 84 第四章 强攻陇县(上)
- 85 第五章 强攻陇县(中)
- 86 第六章 强攻陇县(下)
- 87 第七章 陇县易主
- 88 第八章 推心置腹
- 89 第九章 再无芥蒂
- 90 第十章 一统西凉
- 91 第十一章 联军盟主
- 92 第十二章 双雄初见
- 93 第十三章 歃血为盟
- 94 第十四章 各怀鬼胎
- 95 第十五章 内斗不休
- 96 第十六章 西凉勇华雄
- 97 第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
- 98 第十八章 射术无双
- 99 第十九章 人中吕布(上)
- 100 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中)
- 101 第二十一章 人中吕布(下)
- 102 第二十二章 三“熊”战吕布(上)
- 103 第二十三章 三英“熊”吕布(下)
- 104 第二十四章 坐收名利
- 105 第二十五章 大败亏输
- 106 第二十六章 巧遇郑泰
- 107 第二十七章 奇袭洛阳
- 108 第二十八章 奇袭洛阳(中)
- 109 第二十九章 奇袭洛阳(下)
- 110 第三十章 宛若惊鸿
- 111 第三十一章 乱世佳人
- 112 第三十二章 斗阵徐荣(上)
- 113 第三十三章 斗阵徐荣(下)
- 114 第三十四章 神兵宝甲
- 115 第三十五章 重剑巨阙
- 116 第三十六章 霸道的爱意
- 117 第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 118 第三十八章 洛阳大乱(上)
- 119 第三十九章 洛阳大乱(中)
- 120 第四十章 洛阳大乱(下)
- 121 第四十一章 飞熊卫,除名!
- 122 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
- 123 第四十三章 小会盟(上)
- 124 第四十四章 小会盟(下)
- 125 第四十五章 董卓西迁(上)
- 126 第四十六章 董卓西迁(下)
- 127 第四十七章 千里哀鸿
- 128 第四十八章 宁负天下人
- 129 第四十九章 解忧饮
- 130 第五十章 儒将周瑜?(上)
- 131 第五十一章 儒将周瑜?(下)
- 132 第五十二章 纵横驰骋(上)
- 133 第五十三章 纵横驰骋(中)
- 134 第五十四章 纵横驰骋(下)
- 135 第五十五章 凿穿!凿穿!
- 136 第五十六章 坐地分赃(上)
- 137 第五十七章 坐地分赃(下)
- 138 第五十八章 分道扬镳
- 139 第五十九章 殊死激战(上)
- 140 第六十章 殊死激战(中)
- 141 第六十一章 殊死激战(下)
- 142 第六十二章 冒险的勇气
- 143 第六十三章 兵不厌诈
- 144 第六十四章 虎口脱险
- 145 第六十五章 空城计
- 146 第六十六章 明日之星
- 147 第六十七章 建塞黄土塬
- 148 第六十八章 整顿西凉
- 149 第六十九章 大变革(上)
- 150 第七十章 大变革(下)
- 151 第七十一章 西凉学府
- 152 第七十二章 武装到牙齿
- 153 第七十四章 大洗牌(上)
- 154 第七十五章 大洗牌(下)
- 155 第七十六章 童渊辞世
- 156 第七十七章 马超大婚(上)
- 157 第七十八章 马超大婚(中)
- 158 第七十九章 马超大婚(下)
- 159 第八十章 别样的贺礼
- 160 第八十一章 洞房花烛夜
- 161 第八十二章 外松内紧
- 162 第八十三章 祭师出征
- 163 第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上)
- 164 第八十五章 针锋相对(中)
- 165 第八十六章 针锋相对(下)
- 166 第八十七章 吕布,败退!(上)
- 167 第八十八章 吕布,败退!(中)
- 168 第八十九章 吕布,败退!(下)
- 169 第九十章 华佗的善心
- 170 第九十一章 郑泰献策
- 171 第九十二章 裂痕
- 172 第九十三章 四面埋伏
- 173 第九十四章 困兽之斗
- 174 第九十五章 丧家之犬(上)
- 175 第九十六章 丧家之犬(中)
- 176 第九十七章 丧家之犬(下)
- 177 第九十八章 高顺投诚
- 178 第九十九章 离心
- 179 第一百章 商会之争
- 180 第一百零一章 照单全收
- 181 第一百零二章 坚守陈仓
- 182 第一百零叁章 攻破陈仓(上)
- 183 第一百零四章 攻破陈仓(中)
- 184 第一百零五章 攻破陈仓(下)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话分两头,先不说马超在金城励精图治,且说董卓自离开陇西,一路东进,不一日来到了洛阳城,率军驻扎在洛阳城外十里之处,随时等待着何进召唤他进入洛阳。
因为董卓所部的到来,洛阳城中的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张让等宦官们,心头的沉重一日胜似一日,他们清楚,碍于外官进入京城必须得到当朝天子的允准,所以董卓才未能马上进入洛阳,可一旦何进假借刘辩之手,以刘辩天子的名义宣召董卓入城,那就意味着张让等人的好日子也就彻底走到尽头了。
生死一线间,张让等人铤而走险,事先在宫城的城门内埋伏下了大量的人马,然后谎称是何太后想要召见何进,请何进入宫议事。
何进在接到假消息之后,日益骄狂的他已经失去了往昔采纳谏言的好习惯,自认为京城的局势已经完全被自己掌控在了股掌之间,张让等人已是瓮中之鳖,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于是何进不顾袁绍的劝阻,只带了数名护卫便进入了宫城,结果却被张让等人事先埋伏好的猛士们,三下五除二的给解决了,只把何进的人头,隔着高高的宫墙给扔了出来。
可怜何进眼看着就要完全掌握大汉江山了,却在最后的关键一步上,因为自大和愚蠢,被已日渐式微的宦官们给翻了盘。何进这一死,立刻成了宫廷大乱的导火索,宦官们试图重新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袁绍等人则是奋力反抗,想要夺回先机;另一边,驻扎在城外的董卓,在得知何进被诛杀的消息之后,仰天大笑了三声,随即指挥部下兵马趁乱入城,联合自己时任奉车都尉的弟弟董旻、何进原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趁乱将何进的大部分兵马收归己用,进而观望朝廷的动向。
等到八月二十五日,袁绍等人与宦官之争,以宦官与袁绍两败俱伤之际,董卓拥兵而上,其野心在这一刻显露无余。
袁绍见董卓势力庞大,不敢与其争锋,只好暂时避让;宦官们自知董卓是冲着刘辩这个小皇帝来的,所以便胁迫着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往了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但是很快便被董卓部下的兵马给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围困在了山上。
随即董卓率大部人马赶到,诛杀了张让等人,随后虚情假意的请刘辩回宫。
在回宫的路上,董卓曾问及刘辩,被张让等人胁迫的细节,刘辩因内心恐惧,竟是语无伦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事情清楚的陈述出来。倒是一旁比刘辩还要小几岁的陈留王刘协,条理清晰的将事情讲了一个大概,惹得董卓对刘协没来由的生出了几分喜爱之意。
或许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的缘故,亦或许是董卓从这一刻起便包藏祸心,一路之上,董卓对刘协关爱有加,在和刘协的攀谈中,得知刘协并非是何太后所生,而是董太后所生之后,董卓自认为董太后与自己乃是同族本家,刘协乃是自家的外甥,因此对刘协更多了几分关照。
等回到了洛阳之后,董卓便有心要废除刘辩的帝位,扶持刘协登上大宝。无奈的是,此时在洛阳城中,还有一支武装力量,牵制着董卓的野心,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这支部队,就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并州军。
其实董卓倒也不怕丁原和他的并州军,但是董卓在内心中深深地畏惧丁原的义子——飞将吕布!
这位吕布又是何人?因何被人称为飞将?
吕布字奉先,乃是并州九原人,现为丁原账下的骑都尉,丁原视吕布,如同己出。在此时此刻,还没有达到后来闻名天下的程度,可这并不会减少吕布的武勇。
早在丁原驻守并州的时候,吕布便已经是名声鹊起了,凭借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和一身高超的武艺,吕布在与胡人的战斗中,势不可挡,令胡人闻风丧胆。除了自身的无人能敌的武力之外,吕布还擅长指挥骑兵作战,部下直属的三千并州铁骑,在战场上往来如风,在吕布的率领下,屡屡于闪电奔袭之中破阵杀敌,创下了赫赫威名,因此在提起吕布的时候,胡人都发自内心的尊称其为“飞将”!
自出道以来,吕布大小近百战,无一战败,可谓是百战百胜!因此成为了董卓眼下最为忌惮之人。
为了解决掉丁原这个心腹大患,进而掌握整个洛阳城,董卓听从了李肃的建议,定下了欲杀丁原,先从吕布下手的战略方针。
李肃与吕布昔日曾有旧交,因此李肃深知吕布的为人,知晓吕布虽勇,可是刚愎自用,性情反复无常,于是劝说董卓拿出了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宝马赤兔,以及整整一斗的金珠,由李肃拿着去贿赂吕布,劝说吕布反水。
在李肃的劝说下,吕布果然被策反,手持那杆杀人无数的方天画戟,毫不犹豫的斩下了对他情如父子的丁原的人头,然后拿着丁原的首级,骑着赤兔宝马,来到了董卓的面前投诚。
董卓见吕布当真来投效自己,心中喜不自胜,又觉的吕布的武艺以及其麾下的势力,对自己是一个绝强的助力,因此当场便认吕布做了干儿子,升吕布做了中郎将,对吕布麾下的张辽、高顺等大将也一一给予了封赏。
至此,何进残部的数千人马,以及吕布麾下的近万并州军,都成了董卓的部下,再加上董卓带过来的八千西凉军,三股人马合在一起,使得董卓成为了洛阳城中目前实力最大的人,由此董卓的底气也便足了起来,正式将废除刘辩帝位,改立刘协为帝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但是,董卓乃是西凉人,对洛阳城中这些达官显贵、士族世家们的那些弯弯绕,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别看平时他们一个个的都和缩头乌龟差不多,可是当董卓真的要欲行废立,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抵抗,竟是远远超出了董卓的预料。
为了震慑住这些人,董卓与女婿李儒商议出了一个对策,董卓下令让部下的西凉兵们,在临近傍晚的时候换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悄悄的出城,然后在次日的上午,又换回西凉军的制式铠甲,拿起武器大张旗鼓的进入洛阳城,如此循环往复一连数日,令搞不清楚董卓到底带来了多少部下的达官显贵们,心中充满了狐疑,唯恐董卓当真带来了大股的兵马,仗着这些兵马为所欲为,因此,对董卓的反对声音,便逐渐减弱了下来。
反抗的声音减弱,并不代表就此彻底消亡,为了进一步控制洛阳城的局势,残暴的董卓利用酒宴之际,竟是残忍的杀害了当朝的司空张温等数名重臣,然后站立在张温等人的血泊之中,当众将刘辩从龙椅上扯了下来,然后把刘协按在了龙椅上,随后又逼迫刘协发布了天子第一诏,由董卓接替刚刚被其杀死的张温,担任司空的职务,一跃而成为了当朝的三公之一,顷刻之间便位极人臣。
摄于董卓的淫威,太傅袁隗、两朝老臣王允等人,不得不承认了董卓的合法地位,董卓权倾朝野的时刻,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然,董卓心中还是清楚的,朝中的大臣们不过是怕了自己的武力,因此才向自己让步的,但是董卓此时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一旦被这些大臣发现,自己手中的兵马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多,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的。
于是,董卓暗自传令自己的西凉老巢,令自己的女婿牛辅继续镇守西凉,令部下四大中郎将中的李傕、郭汜、徐荣三人火速率军前来洛阳。
九月十二日,早已整装待发的李傕等人来到了洛阳,分别率军屯驻在洛阳城外的西、南、北三个方向,令朝野震动,使得朝中的大臣们,对董卓的畏惧变的更深了。
借着这个机会,董卓胁迫刘协再次发布诏书,明面上是表彰已经被分封到各地的刘虞、刘焉等人,实际上却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在这道诏书中,刘协册封刘虞为大司马,兼任幽州牧,其他被分封到各地的汉室宗亲们,也都获得了一些虚名,但是董卓自己,却假借刘协之手,将自己封为了太尉、兼任大将军之职,爵位也晋为了郿侯,进一步掌控了洛阳的军、政要务。
为了获取天下士族们的信任,董卓大量征召天下的名士进京为官,蔡邕、荀爽等名士尽皆在列;同时,董卓还借刘协之手,给洛阳周边的一些小诸侯们加以封赏,用以拉拢人心,袁绍、曹操等一些人,因此而官位得到了晋升;董卓更是对部下的众将官大加封赏,即便是最近才投到他麾下的吕布,都被封为了温侯的爵位。
不足两个月之后,十一月一日,欲求不满的董卓又自封为相国,效仿大汉之初的相国萧何,享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即在登上殿堂的时候,不必除去脚上的鞋子,不必解除腰间的佩剑,一时之间,董卓手中的权利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权势如日中天。
因为董卓所部的到来,洛阳城中的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张让等宦官们,心头的沉重一日胜似一日,他们清楚,碍于外官进入京城必须得到当朝天子的允准,所以董卓才未能马上进入洛阳,可一旦何进假借刘辩之手,以刘辩天子的名义宣召董卓入城,那就意味着张让等人的好日子也就彻底走到尽头了。
生死一线间,张让等人铤而走险,事先在宫城的城门内埋伏下了大量的人马,然后谎称是何太后想要召见何进,请何进入宫议事。
何进在接到假消息之后,日益骄狂的他已经失去了往昔采纳谏言的好习惯,自认为京城的局势已经完全被自己掌控在了股掌之间,张让等人已是瓮中之鳖,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于是何进不顾袁绍的劝阻,只带了数名护卫便进入了宫城,结果却被张让等人事先埋伏好的猛士们,三下五除二的给解决了,只把何进的人头,隔着高高的宫墙给扔了出来。
可怜何进眼看着就要完全掌握大汉江山了,却在最后的关键一步上,因为自大和愚蠢,被已日渐式微的宦官们给翻了盘。何进这一死,立刻成了宫廷大乱的导火索,宦官们试图重新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袁绍等人则是奋力反抗,想要夺回先机;另一边,驻扎在城外的董卓,在得知何进被诛杀的消息之后,仰天大笑了三声,随即指挥部下兵马趁乱入城,联合自己时任奉车都尉的弟弟董旻、何进原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趁乱将何进的大部分兵马收归己用,进而观望朝廷的动向。
等到八月二十五日,袁绍等人与宦官之争,以宦官与袁绍两败俱伤之际,董卓拥兵而上,其野心在这一刻显露无余。
袁绍见董卓势力庞大,不敢与其争锋,只好暂时避让;宦官们自知董卓是冲着刘辩这个小皇帝来的,所以便胁迫着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往了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但是很快便被董卓部下的兵马给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围困在了山上。
随即董卓率大部人马赶到,诛杀了张让等人,随后虚情假意的请刘辩回宫。
在回宫的路上,董卓曾问及刘辩,被张让等人胁迫的细节,刘辩因内心恐惧,竟是语无伦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事情清楚的陈述出来。倒是一旁比刘辩还要小几岁的陈留王刘协,条理清晰的将事情讲了一个大概,惹得董卓对刘协没来由的生出了几分喜爱之意。
或许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的缘故,亦或许是董卓从这一刻起便包藏祸心,一路之上,董卓对刘协关爱有加,在和刘协的攀谈中,得知刘协并非是何太后所生,而是董太后所生之后,董卓自认为董太后与自己乃是同族本家,刘协乃是自家的外甥,因此对刘协更多了几分关照。
等回到了洛阳之后,董卓便有心要废除刘辩的帝位,扶持刘协登上大宝。无奈的是,此时在洛阳城中,还有一支武装力量,牵制着董卓的野心,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这支部队,就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并州军。
其实董卓倒也不怕丁原和他的并州军,但是董卓在内心中深深地畏惧丁原的义子——飞将吕布!
这位吕布又是何人?因何被人称为飞将?
吕布字奉先,乃是并州九原人,现为丁原账下的骑都尉,丁原视吕布,如同己出。在此时此刻,还没有达到后来闻名天下的程度,可这并不会减少吕布的武勇。
早在丁原驻守并州的时候,吕布便已经是名声鹊起了,凭借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和一身高超的武艺,吕布在与胡人的战斗中,势不可挡,令胡人闻风丧胆。除了自身的无人能敌的武力之外,吕布还擅长指挥骑兵作战,部下直属的三千并州铁骑,在战场上往来如风,在吕布的率领下,屡屡于闪电奔袭之中破阵杀敌,创下了赫赫威名,因此在提起吕布的时候,胡人都发自内心的尊称其为“飞将”!
自出道以来,吕布大小近百战,无一战败,可谓是百战百胜!因此成为了董卓眼下最为忌惮之人。
为了解决掉丁原这个心腹大患,进而掌握整个洛阳城,董卓听从了李肃的建议,定下了欲杀丁原,先从吕布下手的战略方针。
李肃与吕布昔日曾有旧交,因此李肃深知吕布的为人,知晓吕布虽勇,可是刚愎自用,性情反复无常,于是劝说董卓拿出了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宝马赤兔,以及整整一斗的金珠,由李肃拿着去贿赂吕布,劝说吕布反水。
在李肃的劝说下,吕布果然被策反,手持那杆杀人无数的方天画戟,毫不犹豫的斩下了对他情如父子的丁原的人头,然后拿着丁原的首级,骑着赤兔宝马,来到了董卓的面前投诚。
董卓见吕布当真来投效自己,心中喜不自胜,又觉的吕布的武艺以及其麾下的势力,对自己是一个绝强的助力,因此当场便认吕布做了干儿子,升吕布做了中郎将,对吕布麾下的张辽、高顺等大将也一一给予了封赏。
至此,何进残部的数千人马,以及吕布麾下的近万并州军,都成了董卓的部下,再加上董卓带过来的八千西凉军,三股人马合在一起,使得董卓成为了洛阳城中目前实力最大的人,由此董卓的底气也便足了起来,正式将废除刘辩帝位,改立刘协为帝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但是,董卓乃是西凉人,对洛阳城中这些达官显贵、士族世家们的那些弯弯绕,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别看平时他们一个个的都和缩头乌龟差不多,可是当董卓真的要欲行废立,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抵抗,竟是远远超出了董卓的预料。
为了震慑住这些人,董卓与女婿李儒商议出了一个对策,董卓下令让部下的西凉兵们,在临近傍晚的时候换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悄悄的出城,然后在次日的上午,又换回西凉军的制式铠甲,拿起武器大张旗鼓的进入洛阳城,如此循环往复一连数日,令搞不清楚董卓到底带来了多少部下的达官显贵们,心中充满了狐疑,唯恐董卓当真带来了大股的兵马,仗着这些兵马为所欲为,因此,对董卓的反对声音,便逐渐减弱了下来。
反抗的声音减弱,并不代表就此彻底消亡,为了进一步控制洛阳城的局势,残暴的董卓利用酒宴之际,竟是残忍的杀害了当朝的司空张温等数名重臣,然后站立在张温等人的血泊之中,当众将刘辩从龙椅上扯了下来,然后把刘协按在了龙椅上,随后又逼迫刘协发布了天子第一诏,由董卓接替刚刚被其杀死的张温,担任司空的职务,一跃而成为了当朝的三公之一,顷刻之间便位极人臣。
摄于董卓的淫威,太傅袁隗、两朝老臣王允等人,不得不承认了董卓的合法地位,董卓权倾朝野的时刻,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然,董卓心中还是清楚的,朝中的大臣们不过是怕了自己的武力,因此才向自己让步的,但是董卓此时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一旦被这些大臣发现,自己手中的兵马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多,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的。
于是,董卓暗自传令自己的西凉老巢,令自己的女婿牛辅继续镇守西凉,令部下四大中郎将中的李傕、郭汜、徐荣三人火速率军前来洛阳。
九月十二日,早已整装待发的李傕等人来到了洛阳,分别率军屯驻在洛阳城外的西、南、北三个方向,令朝野震动,使得朝中的大臣们,对董卓的畏惧变的更深了。
借着这个机会,董卓胁迫刘协再次发布诏书,明面上是表彰已经被分封到各地的刘虞、刘焉等人,实际上却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在这道诏书中,刘协册封刘虞为大司马,兼任幽州牧,其他被分封到各地的汉室宗亲们,也都获得了一些虚名,但是董卓自己,却假借刘协之手,将自己封为了太尉、兼任大将军之职,爵位也晋为了郿侯,进一步掌控了洛阳的军、政要务。
为了获取天下士族们的信任,董卓大量征召天下的名士进京为官,蔡邕、荀爽等名士尽皆在列;同时,董卓还借刘协之手,给洛阳周边的一些小诸侯们加以封赏,用以拉拢人心,袁绍、曹操等一些人,因此而官位得到了晋升;董卓更是对部下的众将官大加封赏,即便是最近才投到他麾下的吕布,都被封为了温侯的爵位。
不足两个月之后,十一月一日,欲求不满的董卓又自封为相国,效仿大汉之初的相国萧何,享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即在登上殿堂的时候,不必除去脚上的鞋子,不必解除腰间的佩剑,一时之间,董卓手中的权利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权势如日中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