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重生(上)
- 2 重生(下)
- 3 故人(上)
- 4 故人(中)
- 5 故人(下)
- 6 迁怒(上)
- 7 迁怒(中)
- 8 迁怒(下)
- 9 疑心(上)
- 10 疑心(下)
- 11 委屈(上)
- 12 委屈(中)
- 13 委屈(下)
- 14 春光(上)
- 15 春光(中)
- 16 春光(下)
- 17 惊鸿(上)
- 18 惊鸿(中)
- 19 惊鸿(三)
- 20 惊鸿(四)
- 21 流光(上)
- 22 流光(中)
- 23 流光(下)
- 24 云烟(上)
- 25 云烟(中)
- 26 云烟(下)
- 27 浮生(上)
- 28 浮生(下)
- 29 花信(上)
- 30 花信(中)
- 31 花信(下)
- 32 萌动(上)
- 33 萌动(中)
- 34 萌动(下)
- 35 姐妹(上)
- 36 姐妹(中)
- 37 37、姐妹(三)
- 38 姐妹(四)
- 39 微风(上)
- 40 微风(下)
- 41 云涌(上)
- 42 云涌(下)
- 43 闪电(上)
- 44 闪电(中)
- 45 闪电(下)
- 46 惊雷(上)
- 47 惊雷(中)
- 48 惊雷(下)
- 49 霹雳(上)
- 50 霹雳(中)
- 51 霹雳(下)
- 52 浓雾(上)
- 53 浓雾(中)
- 54 惊魂(上)
- 55 惊魂(中)
- 56 惊魂(下)
- 57 57 雾散(上)
- 58 58 雾散(中)
- 59 59、雾散(下)
- 60 落定(上)
- 61 落定(下)
- 62 出阁(上)
- 63 出阁(中)
- 64 出阁(下)
- 65 新妇(上)
- 66 新妇(中)
- 67 新妇(下)
- 68 伊始(上)
- 69 伊始(中)
- 70 伊始(下)
- 71 开锣(上)
- 72 开锣(中)
- 73 开锣(下)
- 74 龃龉(上)
- 75 龃龉(下)
- 76 粉墨(上)
- 77 粉墨(中)
- 78 粉墨(下)
- 79 热闹(上)
- 80 热闹(中)
- 81 热闹(下)
- 82 喧哗(上)
- 83 喧哗(下)
- 84 欲念(上)
- 85 欲念(中)
- 86 欲念(三)
- 87 欲念(四)
- 88 芳辰(中)
- 89 芳辰(下)
- 90 琐碎(上)
- 91 琐碎(中)
- 92 琐碎(下)
- 93 风起(上)
- 94 风起(下)
- 95 凛冽(上)
- 96 凛冽(中)
- 97 凛冽(下)
- 98 乍暖(上)
- 99 乍暖(中)
- 100 乍暖(下)
- 101 还寒(上)
- 102 还寒(中)
- 103 微澜(下)
- 104 浪涌(上)
- 105 浪涌(中)
- 106 发重了
- 107 翻云(上)
- 108 翻云(下)
- 109 覆雨(上)
- 110 覆雨(中)
- 111 113、覆雨(下)
- 112 114、还寒(上)
- 113 115 还寒(下)
- 114 116 融融(上)
- 115 117、融融(中)
- 116 118、融融(下)
- 117 119、冰消(上)
- 118 120、冰消(下)
- 119 121、缭乱(上)
- 120 122、缭乱(中)
- 121 123、缭乱(下)
- 122 124、迷雾(上)
- 123 125、迷雾(下)
- 124 绝击(上)
- 125 绝击(中)
- 126 128 绝击(下)
- 127 涟漪(上)
- 128 涟漪(中)
- 129 涟漪(下)
- 130 萌芽(上)
- 131 萌芽(下)
- 132 问路(上)
- 133 问路(下)
- 134 136、沉迷(上)
- 135 137、沉迷(下)
- 136 138、悲喜( 上)
- 137 139、悲喜(中)
- 138 140、悲喜(下)
- 139 141将倾(上)
- 140 142 将倾【中】
- 141 143、将倾(下) ...
- 142 144、聚散(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故人(下)
故人(下)
初慧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胜人稳重,两个人都是没有别玩伴,倒也能说到一块儿去。不过姑娘家没什么要紧事,无非是针线、胭脂,风雅一点便说点诗词,----何三舅好歹做过教谕,自家女儿当然能够识字吟诗。
何九儿斜斜梳了小巧堕马髻,因为还没有出阁,剩下头发便束成一束,随意放脑后。发髻上巧妙点了几处银饰,简单素雅,只侧首别了一只翡翠珠钗,与耳上翡翠坠子相映成趣。
配上一身黄衣白裙,好似一支摇曳生姿清水仙花。
两人说了会闲话,何九儿便要起身告辞。
初慧一向是个礼数周到人,笑着起身相送,谁知道院子大门口,何九儿却差点撞上一个人。那人三十左右年轻,身姿挺拔、面相儒雅,正是傅家大老爷傅文渊,刚从外面回来,身上官服都还没有来得及换下。
“爹。”初慧喊了一声,看向身边何九儿介绍道:“这是何家九姨。”
何九儿没料到会碰见傅文渊,来了这些日子,今儿还是头一遭见到,刚才又差点撞他怀里,脸上不由红了红,“大表哥好。”
傅文渊是回来找东西,没空闲聊,况且跟一个未出阁姑娘家,即便是表兄妹也不好多说话,只是随口道:“九表妹可还住习惯?若是缺了短了什么,只管跟你大表嫂说就是。”
何九儿因为脸上烫烫,觉气氛尴尬,低了头道:“嗯,早习惯了。”
“送你九姨出去。”傅文渊交代了初慧一句,自己便急匆匆往里而去。
初慧怕何九儿不自,没好送得太远,出了大门便笑道:“九姨先回去,下午等祖母午睡起来,我再过去找九姨说话。”
何九儿忙道:“嗯,你回吧。”
初慧等她先走了两步,方才转身,----这是待客尊敬礼数。
宋氏对大女儿要求十分严厉,初慧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平日里,听母亲透露出来意思,将来要把自己说给别人家做长媳,不能像妹妹那样娇惯。
进了正屋,初慧发现一屋子人都喜气洋洋,连刚才行色匆匆父亲,此刻也闲了下来,陪母亲身边有说有笑。
“娘,有什么喜事?”
傅文渊笑道:“才刚大夫来过,你母亲要给你们添弟弟妹妹了。”
宋氏微微一笑,“再添个小子是好,兆臣一个人孤孤单单,身边都没个兄弟做臂膀,打虎还要亲兄弟呢。”
傅文渊也想多要一个儿子,笑道:“你既这么想,将来自然是要生小子。”
宋氏笑嗔道:“我想什么便是什么,不成神仙了?”
初慧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歉意,方才只顾着和何九儿说话,连母亲这边来过大夫都不知道。好众人注意力都母亲身上,没有留意这些小事,只是一扭头,却看见妹妹坐角落里,仿佛有点闷闷不乐。
“阿盈怎么了?”初慧上前逗她,趣道:“是不是听说要添弟弟妹妹,吃醋了?”
初盈当然不是吃醋。
----而是前世里,自己根本就不曾有过弟弟妹妹!也就是说,母亲这一胎没有顺利生下来。
是早产了?还是难产了?母亲死,会不会跟这件事有关?
初盈心里有着无数个疑问,没有答案。
“我们小阿盈吃醋了。”宋氏伸手揽了初盈入怀,笑吟吟道:“傻丫头,娘就是再添十个八个孩子,你也是娘小阿盈啊。”
初盈想说不是这样,却无法说出口,轻轻无声依靠着母亲,沉溺那令人身心放松柔软,那可以完全信赖温暖。
“阿盈近总是不爱说话,也不爱玩儿。”宋氏抚摸着小女儿后背,对丈夫道:“起先我还以为她是病了,叫了大夫来瞧,却又说是没什么事。”
傅文渊安抚妻子道:“许是小丫头长大了,学得贞静了吧。”
宋氏点了点头,又道:“我这儿没事,你且去忙你自己。”笑了笑,“等下我亲自过去跟娘打个招呼,也好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
傅文渊不是头一回做爹了,不至于像毛头小伙子那样激动,闻言颔首道:“你身子素来不是很好,多保养歇着点儿。”想了想,又道:“若是实操劳不过来,就让老二媳妇帮着你一些,等到生了孩子,再操心琐碎事也不迟。”
宋氏听了这番话满心受用,笑道:“知道了。”
傅文渊说完话,自己也觉得有一点啰嗦了,于是起身出了门。
******
宋氏歇了会儿,去了傅母所住上房院子。
一进门,傅母就招手笑道:“你来正巧,刚要让人过去找你呢。”指了椅子,“九儿年纪不小了,她又没了亲娘,少不得我这个做姑姑费点心思,所以打算给她说一门亲事。”
宋氏想着婆婆自高自大性子,心下微微觉得不妥,但也不好说,只是笑问:“娘是已经瞧好人了?不知是哪家公子哥儿,这般有福气。”
傅母正兴头上,说道:“这些日子,我反反复复挑了好些人家,又要身份和九儿般配,又要年纪相貌相当,要紧是对方孩子人品要好。”颇有几分得色,“挑来挑去挑出两家,瞧着都还可以,正为难不知道该选哪个呢。”
难不成要自己来帮忙做决定?宋氏心里打着鼓,自己可不打算掺和进来,婆婆一向好高骛远很,这亲事说成了还好,万一说不成……,少不了要迁怒旁人。
面上不动声色,笑问:“不知是哪两家?”
“一个是御史中丞孙家,他家嫡出二房小孙子,相貌人品都不错,就是自个儿身份上头差了点,是姨娘养。”傅母略有一点遗憾样子,又道:“另一个是国子监杨主簿家,是个嫡出独子。正巧你三舅也国子监供事,两家若是结了亲好说话,只是你三舅将来是要高升,配他家有些平平了。”
宋氏听得心里直咂舌,面上还不敢露出什么来。
御史中丞是正四品官阶,即便孙小公子是庶出,又讲究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可人家父亲却是嫡出,绝不至于娶个九品芝麻官女儿。
而国子监主簿是正七品,比起何三舅高了两阶,本来凭着和傅家亲戚关系,勉强还能说到一起。可惜人家是家里独子,必定是看得跟心肝宝儿似,娶得既是长媳,也是唯一儿媳,哪里能够随随便便将就?
偏生就这样,婆婆还挑三拣四不甚满意。
宋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表示意见,----照着婆婆期望,怕是要把何九儿说给太子才能满意。
傅母问道:“你看哪一家好些?”
“两家各有各好。”宋氏打起太极,又不想让婆婆觉得自己敷衍,想了想道:“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外面事也得考虑,不如先让三舅参详参详,看跟哪家结亲合适一些。”笑了笑,“等三舅有了见地,咱们再帮着看看岂不好?”
傅母不是很有主见人,听着儿媳话觉得不错,便点头道:“你说得对,咱们妇道人家能懂什么?”若是能结一门好亲,弟弟仕途上多帮一把,自然好,“等你三舅中午回来,我就叫他过来说。”
宋氏松了口气,怕婆婆又扯到亲事上头去,赶紧说了自己喜讯。
傅母一听,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宋氏陪着说了会闲话,回了房,与宋妈妈说了婆婆挑侄女婿事,摇头道:“我看这两家都不大合适,只怕未必能成。”
宋妈妈不由低声一笑,“老太太可真是……”顿了顿,“所谓门当户对,这门不当户不对……,也就是想想罢了。”
宋氏打定了抽身不管念头,反正自己劝不了也管不了。
宋妈妈又道:“盈姐儿刚睡下,太太要不要歇会儿?”
“这丫头,近老实了许多呢。”宋氏叹了口气,起身去了暖阁看小女儿,还顺手盖了盖被,方才轻手轻脚出了门。
初盈其实没有睡着,不过自己现这个年纪,大都是嗜睡,若是表现跟别孩子太不一样,未免让人疑惑担心,只好老老实实躺床上。
方才听见母亲和宋妈妈谈话,----祖母居然给何九儿说过亲事?估计结果跟母亲猜度一样,后都没有成吧。
不然话,她又怎么会嫁给了自己父亲?
对于祖母来说,高攀不上低看不起,嫁到别人家又不放心,----父亲任职正五品中书舍人,何九儿即便是做续弦,也算是嫁得不错了。
况且表兄妹联姻,祖母当然是乐见其成。
----简直没有比这合适了。
母亲死,正好成全了祖母和何九儿,却是苦了自己兄妹几个,----大哥被调到了外省做官,还美其名曰历练心智;大姐被迫远嫁,一辈子都不能再回到京城;自己被何九儿和初珍气得呕血,糊里糊涂丢了性命。
这一世,绝不能让何九儿嫁进傅家门!
可是眼下祖母那么疼爱何九儿,自己又只是一个小孩子,能做些什么呢?时间一天天溜走,初盈却想不出应对办法。
何九儿斜斜梳了小巧堕马髻,因为还没有出阁,剩下头发便束成一束,随意放脑后。发髻上巧妙点了几处银饰,简单素雅,只侧首别了一只翡翠珠钗,与耳上翡翠坠子相映成趣。
配上一身黄衣白裙,好似一支摇曳生姿清水仙花。
两人说了会闲话,何九儿便要起身告辞。
初慧一向是个礼数周到人,笑着起身相送,谁知道院子大门口,何九儿却差点撞上一个人。那人三十左右年轻,身姿挺拔、面相儒雅,正是傅家大老爷傅文渊,刚从外面回来,身上官服都还没有来得及换下。
“爹。”初慧喊了一声,看向身边何九儿介绍道:“这是何家九姨。”
何九儿没料到会碰见傅文渊,来了这些日子,今儿还是头一遭见到,刚才又差点撞他怀里,脸上不由红了红,“大表哥好。”
傅文渊是回来找东西,没空闲聊,况且跟一个未出阁姑娘家,即便是表兄妹也不好多说话,只是随口道:“九表妹可还住习惯?若是缺了短了什么,只管跟你大表嫂说就是。”
何九儿因为脸上烫烫,觉气氛尴尬,低了头道:“嗯,早习惯了。”
“送你九姨出去。”傅文渊交代了初慧一句,自己便急匆匆往里而去。
初慧怕何九儿不自,没好送得太远,出了大门便笑道:“九姨先回去,下午等祖母午睡起来,我再过去找九姨说话。”
何九儿忙道:“嗯,你回吧。”
初慧等她先走了两步,方才转身,----这是待客尊敬礼数。
宋氏对大女儿要求十分严厉,初慧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平日里,听母亲透露出来意思,将来要把自己说给别人家做长媳,不能像妹妹那样娇惯。
进了正屋,初慧发现一屋子人都喜气洋洋,连刚才行色匆匆父亲,此刻也闲了下来,陪母亲身边有说有笑。
“娘,有什么喜事?”
傅文渊笑道:“才刚大夫来过,你母亲要给你们添弟弟妹妹了。”
宋氏微微一笑,“再添个小子是好,兆臣一个人孤孤单单,身边都没个兄弟做臂膀,打虎还要亲兄弟呢。”
傅文渊也想多要一个儿子,笑道:“你既这么想,将来自然是要生小子。”
宋氏笑嗔道:“我想什么便是什么,不成神仙了?”
初慧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歉意,方才只顾着和何九儿说话,连母亲这边来过大夫都不知道。好众人注意力都母亲身上,没有留意这些小事,只是一扭头,却看见妹妹坐角落里,仿佛有点闷闷不乐。
“阿盈怎么了?”初慧上前逗她,趣道:“是不是听说要添弟弟妹妹,吃醋了?”
初盈当然不是吃醋。
----而是前世里,自己根本就不曾有过弟弟妹妹!也就是说,母亲这一胎没有顺利生下来。
是早产了?还是难产了?母亲死,会不会跟这件事有关?
初盈心里有着无数个疑问,没有答案。
“我们小阿盈吃醋了。”宋氏伸手揽了初盈入怀,笑吟吟道:“傻丫头,娘就是再添十个八个孩子,你也是娘小阿盈啊。”
初盈想说不是这样,却无法说出口,轻轻无声依靠着母亲,沉溺那令人身心放松柔软,那可以完全信赖温暖。
“阿盈近总是不爱说话,也不爱玩儿。”宋氏抚摸着小女儿后背,对丈夫道:“起先我还以为她是病了,叫了大夫来瞧,却又说是没什么事。”
傅文渊安抚妻子道:“许是小丫头长大了,学得贞静了吧。”
宋氏点了点头,又道:“我这儿没事,你且去忙你自己。”笑了笑,“等下我亲自过去跟娘打个招呼,也好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
傅文渊不是头一回做爹了,不至于像毛头小伙子那样激动,闻言颔首道:“你身子素来不是很好,多保养歇着点儿。”想了想,又道:“若是实操劳不过来,就让老二媳妇帮着你一些,等到生了孩子,再操心琐碎事也不迟。”
宋氏听了这番话满心受用,笑道:“知道了。”
傅文渊说完话,自己也觉得有一点啰嗦了,于是起身出了门。
******
宋氏歇了会儿,去了傅母所住上房院子。
一进门,傅母就招手笑道:“你来正巧,刚要让人过去找你呢。”指了椅子,“九儿年纪不小了,她又没了亲娘,少不得我这个做姑姑费点心思,所以打算给她说一门亲事。”
宋氏想着婆婆自高自大性子,心下微微觉得不妥,但也不好说,只是笑问:“娘是已经瞧好人了?不知是哪家公子哥儿,这般有福气。”
傅母正兴头上,说道:“这些日子,我反反复复挑了好些人家,又要身份和九儿般配,又要年纪相貌相当,要紧是对方孩子人品要好。”颇有几分得色,“挑来挑去挑出两家,瞧着都还可以,正为难不知道该选哪个呢。”
难不成要自己来帮忙做决定?宋氏心里打着鼓,自己可不打算掺和进来,婆婆一向好高骛远很,这亲事说成了还好,万一说不成……,少不了要迁怒旁人。
面上不动声色,笑问:“不知是哪两家?”
“一个是御史中丞孙家,他家嫡出二房小孙子,相貌人品都不错,就是自个儿身份上头差了点,是姨娘养。”傅母略有一点遗憾样子,又道:“另一个是国子监杨主簿家,是个嫡出独子。正巧你三舅也国子监供事,两家若是结了亲好说话,只是你三舅将来是要高升,配他家有些平平了。”
宋氏听得心里直咂舌,面上还不敢露出什么来。
御史中丞是正四品官阶,即便孙小公子是庶出,又讲究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可人家父亲却是嫡出,绝不至于娶个九品芝麻官女儿。
而国子监主簿是正七品,比起何三舅高了两阶,本来凭着和傅家亲戚关系,勉强还能说到一起。可惜人家是家里独子,必定是看得跟心肝宝儿似,娶得既是长媳,也是唯一儿媳,哪里能够随随便便将就?
偏生就这样,婆婆还挑三拣四不甚满意。
宋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表示意见,----照着婆婆期望,怕是要把何九儿说给太子才能满意。
傅母问道:“你看哪一家好些?”
“两家各有各好。”宋氏打起太极,又不想让婆婆觉得自己敷衍,想了想道:“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外面事也得考虑,不如先让三舅参详参详,看跟哪家结亲合适一些。”笑了笑,“等三舅有了见地,咱们再帮着看看岂不好?”
傅母不是很有主见人,听着儿媳话觉得不错,便点头道:“你说得对,咱们妇道人家能懂什么?”若是能结一门好亲,弟弟仕途上多帮一把,自然好,“等你三舅中午回来,我就叫他过来说。”
宋氏松了口气,怕婆婆又扯到亲事上头去,赶紧说了自己喜讯。
傅母一听,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宋氏陪着说了会闲话,回了房,与宋妈妈说了婆婆挑侄女婿事,摇头道:“我看这两家都不大合适,只怕未必能成。”
宋妈妈不由低声一笑,“老太太可真是……”顿了顿,“所谓门当户对,这门不当户不对……,也就是想想罢了。”
宋氏打定了抽身不管念头,反正自己劝不了也管不了。
宋妈妈又道:“盈姐儿刚睡下,太太要不要歇会儿?”
“这丫头,近老实了许多呢。”宋氏叹了口气,起身去了暖阁看小女儿,还顺手盖了盖被,方才轻手轻脚出了门。
初盈其实没有睡着,不过自己现这个年纪,大都是嗜睡,若是表现跟别孩子太不一样,未免让人疑惑担心,只好老老实实躺床上。
方才听见母亲和宋妈妈谈话,----祖母居然给何九儿说过亲事?估计结果跟母亲猜度一样,后都没有成吧。
不然话,她又怎么会嫁给了自己父亲?
对于祖母来说,高攀不上低看不起,嫁到别人家又不放心,----父亲任职正五品中书舍人,何九儿即便是做续弦,也算是嫁得不错了。
况且表兄妹联姻,祖母当然是乐见其成。
----简直没有比这合适了。
母亲死,正好成全了祖母和何九儿,却是苦了自己兄妹几个,----大哥被调到了外省做官,还美其名曰历练心智;大姐被迫远嫁,一辈子都不能再回到京城;自己被何九儿和初珍气得呕血,糊里糊涂丢了性命。
这一世,绝不能让何九儿嫁进傅家门!
可是眼下祖母那么疼爱何九儿,自己又只是一个小孩子,能做些什么呢?时间一天天溜走,初盈却想不出应对办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