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重生(上)
- 2 重生(下)
- 3 故人(上)
- 4 故人(中)
- 5 故人(下)
- 6 迁怒(上)
- 7 迁怒(中)
- 8 迁怒(下)
- 9 疑心(上)
- 10 疑心(下)
- 11 委屈(上)
- 12 委屈(中)
- 13 委屈(下)
- 14 春光(上)
- 15 春光(中)
- 16 春光(下)
- 17 惊鸿(上)
- 18 惊鸿(中)
- 19 惊鸿(三)
- 20 惊鸿(四)
- 21 流光(上)
- 22 流光(中)
- 23 流光(下)
- 24 云烟(上)
- 25 云烟(中)
- 26 云烟(下)
- 27 浮生(上)
- 28 浮生(下)
- 29 花信(上)
- 30 花信(中)
- 31 花信(下)
- 32 萌动(上)
- 33 萌动(中)
- 34 萌动(下)
- 35 姐妹(上)
- 36 姐妹(中)
- 37 37、姐妹(三)
- 38 姐妹(四)
- 39 微风(上)
- 40 微风(下)
- 41 云涌(上)
- 42 云涌(下)
- 43 闪电(上)
- 44 闪电(中)
- 45 闪电(下)
- 46 惊雷(上)
- 47 惊雷(中)
- 48 惊雷(下)
- 49 霹雳(上)
- 50 霹雳(中)
- 51 霹雳(下)
- 52 浓雾(上)
- 53 浓雾(中)
- 54 惊魂(上)
- 55 惊魂(中)
- 56 惊魂(下)
- 57 57 雾散(上)
- 58 58 雾散(中)
- 59 59、雾散(下)
- 60 落定(上)
- 61 落定(下)
- 62 出阁(上)
- 63 出阁(中)
- 64 出阁(下)
- 65 新妇(上)
- 66 新妇(中)
- 67 新妇(下)
- 68 伊始(上)
- 69 伊始(中)
- 70 伊始(下)
- 71 开锣(上)
- 72 开锣(中)
- 73 开锣(下)
- 74 龃龉(上)
- 75 龃龉(下)
- 76 粉墨(上)
- 77 粉墨(中)
- 78 粉墨(下)
- 79 热闹(上)
- 80 热闹(中)
- 81 热闹(下)
- 82 喧哗(上)
- 83 喧哗(下)
- 84 欲念(上)
- 85 欲念(中)
- 86 欲念(三)
- 87 欲念(四)
- 88 芳辰(中)
- 89 芳辰(下)
- 90 琐碎(上)
- 91 琐碎(中)
- 92 琐碎(下)
- 93 风起(上)
- 94 风起(下)
- 95 凛冽(上)
- 96 凛冽(中)
- 97 凛冽(下)
- 98 乍暖(上)
- 99 乍暖(中)
- 100 乍暖(下)
- 101 还寒(上)
- 102 还寒(中)
- 103 微澜(下)
- 104 浪涌(上)
- 105 浪涌(中)
- 106 发重了
- 107 翻云(上)
- 108 翻云(下)
- 109 覆雨(上)
- 110 覆雨(中)
- 111 113、覆雨(下)
- 112 114、还寒(上)
- 113 115 还寒(下)
- 114 116 融融(上)
- 115 117、融融(中)
- 116 118、融融(下)
- 117 119、冰消(上)
- 118 120、冰消(下)
- 119 121、缭乱(上)
- 120 122、缭乱(中)
- 121 123、缭乱(下)
- 122 124、迷雾(上)
- 123 125、迷雾(下)
- 124 绝击(上)
- 125 绝击(中)
- 126 128 绝击(下)
- 127 涟漪(上)
- 128 涟漪(中)
- 129 涟漪(下)
- 130 萌芽(上)
- 131 萌芽(下)
- 132 问路(上)
- 133 问路(下)
- 134 136、沉迷(上)
- 135 137、沉迷(下)
- 136 138、悲喜( 上)
- 137 139、悲喜(中)
- 138 140、悲喜(下)
- 139 141将倾(上)
- 140 142 将倾【中】
- 141 143、将倾(下) ...
- 142 144、聚散(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迁怒(中)
迁怒(中)
宋氏既然不是王妃诰命,又没有到傅母这种老人家年纪,今儿来人,都是各家夫人和小姐们,外头除了傅家老少爷们儿,并没有其他男宾。
因此开了席,不论内院外院,大家都是斯斯文文聚一起吃饭。
初盈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到厅堂里坐桌吃席,而是和初容、初芸两个,一起留了屋里,支了一个小桌围一起吃。
一直等到用完了饭,歇了一阵,戏台子那边才开始热闹起来。
傅母是个喜欢热闹戏文,宋氏今儿是寿星翁,象征性点了一出大众戏,便把戏折子递给了婆婆。接着又让谢夫人、高夫人等同辈女眷,因为今儿来人不多,还让何九儿点了一出,很便依依呀呀唱了起来。
原本平平无事,客人们看得差不多就会回去了。
偏生傅母不知道怎么想,趁着两折子戏中间空挡,支了何九儿回去给自己取衣服,然后与谢夫人说起侄女婚事。
“我私下给九儿瞧了两家,都还不错。”傅母儿媳面前说起孙、杨两家,有诸多挑剔,当着外人说起来却是满面得色,连着夸了好一通。
谢夫人面含微笑聆听着,点头不语。
傅母又道:“这两家人联姻,须得有一个妥当保人才行……”
宋氏听到此处,不由吓了一跳,----婆婆挑两户人家原就不妥,不论哪个都有些高攀不上,谁知道何三舅也是个心里没数,居然没有反对。
----这也罢了。
如今居然想拉着谢夫人做保人,这不是难为人家吗?不答应,有些伤了两家多年交好情分;答应了,后亲事做不成落埋怨,自己也没面子。
到时候谢夫人两头受气不痛,继而埋怨起傅家眼高手低、痴心妄想,那两家岂不是生出芥蒂?为了何九儿一个外姓人,又是根本不靠谱事儿,毁了两家情分实不划算,也不应该。
起先婆婆让马大奶奶多留意人,好歹还能有个托辞。
眼下红口白牙要谢夫人答应做保人,未免强人所难,----宋氏越想越着急,又不好直接打断婆婆话,只得皱眉捧着肚子,轻轻“哎哟”了一声。
傅母说话被人打断,甚是不满,转眼一看是有了身孕宋氏,又立马担心起来,赶忙问道:“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要是累着了,就先回去歇着吧。”
宋氏心下微微愧疚,陪笑道:“不知怎地,刚才突然疼了一下。”
谢夫人是个聪明人,方才已经听出傅母话里意思,再看宋氏眼神,旋即便明白了过来,起身道:“正巧先头喝汤出了点汗,想换一身衣裳。”上前扶了宋氏,“不如我陪着你一道回去,顺便问你借件衣服。”
傅母虽然关心何九儿亲事,但到底还是亲孙子要紧,况且侄女婚事不急一时半刻,没有多想便让人走了。
到了宋氏卧房,谢夫人扶着她坐下,问道:“可是有喜了?”
宋氏点了点头,“还不足三个月,所以就没往外头说。”
“你可真是有福气。”谢夫人说了一句好听话,又笑,“你跟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你婆婆面前捣鬼,回头让小辈们知道,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宋氏知道她心里全都明白,无奈笑了笑,“我这也是没有法子。”
“你是不想让我为难,今儿承了你情。”谢夫人笑了笑,说道:“老人家都是这样,疼小辈,又爱操心,难免着急了一些。”
宋氏叹道:“你放心,回头我会另外去找保人。”
谢夫人也是做儿媳,自然知道儿媳们不易,只是别人家事不好多说,转而笑道:“今儿可得挑你一身裙子。”为了活跃气氛,还趣了一句,“给我穿走了,回头可是不还。”
宋氏笑道:“只要你看得上。”
正巧前段儿做了两身衣,想着谢夫人比自己身量要高瘦一些,便挑了一套款式长一些,----既然说了是过来换衣服,好歹得把戏做足了。
谢夫人换了衣服没急着出去,而是陪着宋氏说话,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去傅母那里道了个别,领着女儿回了府。
宋氏等人走了,还象征性叫来大夫瞧了瞧,算是给婆婆一个交待。
等到见着了丈夫傅文渊,避了人,私下与他说了这事儿,又道:“你看这事儿可怎么办才好?只怕娘那边还认着理儿,回头再去谢家请人……”
傅文渊明白这两门亲事不合适,不过也深知母亲脾性,眼下正兴头上,去泼冷水肯定是不行。
因此一阵沉默,后道:“我去跟娘说一说。”
宋氏见丈夫也没有好办法,有点失望,却不敢让丈夫去找婆婆谈心,----做媳妇有话自己不说,还暗地里唆使丈夫,没有那个婆婆会喜欢。
原本傅家碰壁倒罢了,可如今婆婆还想拉上谢家,自己想抽身都不行,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自己摇头叹了口气,阻拦道:“你忙你,我去吧。”又道:“我把道理细细和娘说清楚,不去找谢家人便是。”
傅文渊想了想,点头道:“也好。”看了看妻子肚子,“你如今是有身子人,娘应该不会说你,只是你也别跟娘顶嘴,她老人家说什么听着便是。”
宋氏心里被熨烫十分服帖,笑道:“我知道,又不是不懂事小丫头。”
找了个空,宋氏小心跟婆婆建议道:“其实眼下表妹年纪不算大,不如议亲事暂时停一停。等到秋天,三舅那边考核出了好政绩,若是能上一层楼,对表妹议亲也有助益。”
话已经说得很委婉了,----意思是何三舅现官职不高,怕孙、杨两家看不上,偏生傅母却道:“你三舅迟早是要升,早一点迟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反倒不看了儿媳一眼,“你是觉得,九儿还高攀不上了?”
宋氏一个头两个大,婆婆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呢?眼下还把自己埋怨上了,哪里还敢再多说?赶忙赔笑道:“怎么会?我只是想着,事情办得稳妥一点好。”
傅母这才消了气,说道:“上次给你打断了,明儿得空就让人去谢家一趟。”
宋氏心里暗暗叫苦,忙道:“我想着给表妹说亲,总得八字有一撇,才用得上保婚人,若是早早就请谢夫人,倒显得咱们唐突了。”顿了顿,征询道:“不如咱们找人去问一问?大致有个谱儿再说。”
傅母皱眉想了想,----亲事还没个影儿,闹出太大动静也不大好,显得自家侄女轻浮了,因此点头道:“也好。”
宋氏又道:“依我看也不用别人,马大奶奶嘴角伶俐又会做人,不如辛苦她走一趟,回头咱们再答谢人家。”
马大奶奶虽然嘴巧却很严实,亲事说成了是功劳一件,即便说不成,也不会宣扬人人知,----毕竟傅家和马家还要做亲戚,烂也烂肚子里。
偏生傅母不同意,觉得马大奶奶既不够身份,又不是正经媒人,不悦道:“要她做什么?请官媒人便是了。”
当初傅老太爷还是个秀才时候,就迎娶了嫡妻,何家只是一介乡绅,虽然有几分读书人影子,但却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
傅母性子说好听了是敦厚,说难听了就是愚钝,但凡人家可以说道理事,到她这里就不大说得通,----不过却是个旺夫有福,一路跟着丈夫,从小小村妇,做到了如今三品诰命夫人。
宋氏知道婆婆别扭劲儿上来了,遂不敢再多说。
******
接下来,事情变得有点戏剧化。
一开始露口风时候,两家都以为傅家是给初慧说媒。孙家门第够了却是庶出,杨家嫡出门第又不够,均露出欣喜意思,甚至连初慧年纪小都不计较。
谁知道仔细一听,原来是八竿子打不着何家姑娘,顿时冷了场。
杨家出于对傅老太爷敬畏,还算客气,说自己儿子小时候算过命,一定要找属猴或者属鸡媳妇,----把何九儿排除外。
孙家则是有些不痛,直接撂了一句已经有亲事了,便打发了官媒走人。
那官媒两家都受了气,亲事也黄了,没有谢礼银子可以拿,回来说话自然不会有多讨喜。虽然面带微笑语气软和,但却把孙、杨两家嫌弃何九儿意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顿时把傅母气得倒呛。
----之前两家明明都没有订亲,突然都变得不合适了!
她自认为以弟弟“本事”,怎么着也得混个五、六品,----现娶了何九儿,对方就等于赚到了,偏偏两家都“不识货”,叫人好生懊恼。
叫傅母头疼是,先前弟弟和侄女面前打过包票,说得妥妥,甚至露出让九儿挑选对方意思。
如今可好,居然一家亲事都没有说成。
再说何九儿这边,前几天还幻想过未婚夫样子,如今得了消息,居然是两家都没有看上自己!她自负本身有美貌、有才情,对方不愿意结亲,必定不是看不起自身,而是嫌弃何家没有权势。
----既如此,姑母又何苦去高攀丢这个人?!
将来再说亲时候,传出自己被两家嫌弃风言风语,那该多难听?自己清清白白一个人,弄得好像做了不光彩事一样!
然而却不能说,不能口出任何抱怨,只能偷偷闷心里难受,甚至悄悄蒙被子里哭了几回。----一连几天,何九儿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好,一脸郁郁寡欢,可把傅母给愁坏了。
因此开了席,不论内院外院,大家都是斯斯文文聚一起吃饭。
初盈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到厅堂里坐桌吃席,而是和初容、初芸两个,一起留了屋里,支了一个小桌围一起吃。
一直等到用完了饭,歇了一阵,戏台子那边才开始热闹起来。
傅母是个喜欢热闹戏文,宋氏今儿是寿星翁,象征性点了一出大众戏,便把戏折子递给了婆婆。接着又让谢夫人、高夫人等同辈女眷,因为今儿来人不多,还让何九儿点了一出,很便依依呀呀唱了起来。
原本平平无事,客人们看得差不多就会回去了。
偏生傅母不知道怎么想,趁着两折子戏中间空挡,支了何九儿回去给自己取衣服,然后与谢夫人说起侄女婚事。
“我私下给九儿瞧了两家,都还不错。”傅母儿媳面前说起孙、杨两家,有诸多挑剔,当着外人说起来却是满面得色,连着夸了好一通。
谢夫人面含微笑聆听着,点头不语。
傅母又道:“这两家人联姻,须得有一个妥当保人才行……”
宋氏听到此处,不由吓了一跳,----婆婆挑两户人家原就不妥,不论哪个都有些高攀不上,谁知道何三舅也是个心里没数,居然没有反对。
----这也罢了。
如今居然想拉着谢夫人做保人,这不是难为人家吗?不答应,有些伤了两家多年交好情分;答应了,后亲事做不成落埋怨,自己也没面子。
到时候谢夫人两头受气不痛,继而埋怨起傅家眼高手低、痴心妄想,那两家岂不是生出芥蒂?为了何九儿一个外姓人,又是根本不靠谱事儿,毁了两家情分实不划算,也不应该。
起先婆婆让马大奶奶多留意人,好歹还能有个托辞。
眼下红口白牙要谢夫人答应做保人,未免强人所难,----宋氏越想越着急,又不好直接打断婆婆话,只得皱眉捧着肚子,轻轻“哎哟”了一声。
傅母说话被人打断,甚是不满,转眼一看是有了身孕宋氏,又立马担心起来,赶忙问道:“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要是累着了,就先回去歇着吧。”
宋氏心下微微愧疚,陪笑道:“不知怎地,刚才突然疼了一下。”
谢夫人是个聪明人,方才已经听出傅母话里意思,再看宋氏眼神,旋即便明白了过来,起身道:“正巧先头喝汤出了点汗,想换一身衣裳。”上前扶了宋氏,“不如我陪着你一道回去,顺便问你借件衣服。”
傅母虽然关心何九儿亲事,但到底还是亲孙子要紧,况且侄女婚事不急一时半刻,没有多想便让人走了。
到了宋氏卧房,谢夫人扶着她坐下,问道:“可是有喜了?”
宋氏点了点头,“还不足三个月,所以就没往外头说。”
“你可真是有福气。”谢夫人说了一句好听话,又笑,“你跟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你婆婆面前捣鬼,回头让小辈们知道,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宋氏知道她心里全都明白,无奈笑了笑,“我这也是没有法子。”
“你是不想让我为难,今儿承了你情。”谢夫人笑了笑,说道:“老人家都是这样,疼小辈,又爱操心,难免着急了一些。”
宋氏叹道:“你放心,回头我会另外去找保人。”
谢夫人也是做儿媳,自然知道儿媳们不易,只是别人家事不好多说,转而笑道:“今儿可得挑你一身裙子。”为了活跃气氛,还趣了一句,“给我穿走了,回头可是不还。”
宋氏笑道:“只要你看得上。”
正巧前段儿做了两身衣,想着谢夫人比自己身量要高瘦一些,便挑了一套款式长一些,----既然说了是过来换衣服,好歹得把戏做足了。
谢夫人换了衣服没急着出去,而是陪着宋氏说话,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去傅母那里道了个别,领着女儿回了府。
宋氏等人走了,还象征性叫来大夫瞧了瞧,算是给婆婆一个交待。
等到见着了丈夫傅文渊,避了人,私下与他说了这事儿,又道:“你看这事儿可怎么办才好?只怕娘那边还认着理儿,回头再去谢家请人……”
傅文渊明白这两门亲事不合适,不过也深知母亲脾性,眼下正兴头上,去泼冷水肯定是不行。
因此一阵沉默,后道:“我去跟娘说一说。”
宋氏见丈夫也没有好办法,有点失望,却不敢让丈夫去找婆婆谈心,----做媳妇有话自己不说,还暗地里唆使丈夫,没有那个婆婆会喜欢。
原本傅家碰壁倒罢了,可如今婆婆还想拉上谢家,自己想抽身都不行,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自己摇头叹了口气,阻拦道:“你忙你,我去吧。”又道:“我把道理细细和娘说清楚,不去找谢家人便是。”
傅文渊想了想,点头道:“也好。”看了看妻子肚子,“你如今是有身子人,娘应该不会说你,只是你也别跟娘顶嘴,她老人家说什么听着便是。”
宋氏心里被熨烫十分服帖,笑道:“我知道,又不是不懂事小丫头。”
找了个空,宋氏小心跟婆婆建议道:“其实眼下表妹年纪不算大,不如议亲事暂时停一停。等到秋天,三舅那边考核出了好政绩,若是能上一层楼,对表妹议亲也有助益。”
话已经说得很委婉了,----意思是何三舅现官职不高,怕孙、杨两家看不上,偏生傅母却道:“你三舅迟早是要升,早一点迟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反倒不看了儿媳一眼,“你是觉得,九儿还高攀不上了?”
宋氏一个头两个大,婆婆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呢?眼下还把自己埋怨上了,哪里还敢再多说?赶忙赔笑道:“怎么会?我只是想着,事情办得稳妥一点好。”
傅母这才消了气,说道:“上次给你打断了,明儿得空就让人去谢家一趟。”
宋氏心里暗暗叫苦,忙道:“我想着给表妹说亲,总得八字有一撇,才用得上保婚人,若是早早就请谢夫人,倒显得咱们唐突了。”顿了顿,征询道:“不如咱们找人去问一问?大致有个谱儿再说。”
傅母皱眉想了想,----亲事还没个影儿,闹出太大动静也不大好,显得自家侄女轻浮了,因此点头道:“也好。”
宋氏又道:“依我看也不用别人,马大奶奶嘴角伶俐又会做人,不如辛苦她走一趟,回头咱们再答谢人家。”
马大奶奶虽然嘴巧却很严实,亲事说成了是功劳一件,即便说不成,也不会宣扬人人知,----毕竟傅家和马家还要做亲戚,烂也烂肚子里。
偏生傅母不同意,觉得马大奶奶既不够身份,又不是正经媒人,不悦道:“要她做什么?请官媒人便是了。”
当初傅老太爷还是个秀才时候,就迎娶了嫡妻,何家只是一介乡绅,虽然有几分读书人影子,但却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
傅母性子说好听了是敦厚,说难听了就是愚钝,但凡人家可以说道理事,到她这里就不大说得通,----不过却是个旺夫有福,一路跟着丈夫,从小小村妇,做到了如今三品诰命夫人。
宋氏知道婆婆别扭劲儿上来了,遂不敢再多说。
******
接下来,事情变得有点戏剧化。
一开始露口风时候,两家都以为傅家是给初慧说媒。孙家门第够了却是庶出,杨家嫡出门第又不够,均露出欣喜意思,甚至连初慧年纪小都不计较。
谁知道仔细一听,原来是八竿子打不着何家姑娘,顿时冷了场。
杨家出于对傅老太爷敬畏,还算客气,说自己儿子小时候算过命,一定要找属猴或者属鸡媳妇,----把何九儿排除外。
孙家则是有些不痛,直接撂了一句已经有亲事了,便打发了官媒走人。
那官媒两家都受了气,亲事也黄了,没有谢礼银子可以拿,回来说话自然不会有多讨喜。虽然面带微笑语气软和,但却把孙、杨两家嫌弃何九儿意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顿时把傅母气得倒呛。
----之前两家明明都没有订亲,突然都变得不合适了!
她自认为以弟弟“本事”,怎么着也得混个五、六品,----现娶了何九儿,对方就等于赚到了,偏偏两家都“不识货”,叫人好生懊恼。
叫傅母头疼是,先前弟弟和侄女面前打过包票,说得妥妥,甚至露出让九儿挑选对方意思。
如今可好,居然一家亲事都没有说成。
再说何九儿这边,前几天还幻想过未婚夫样子,如今得了消息,居然是两家都没有看上自己!她自负本身有美貌、有才情,对方不愿意结亲,必定不是看不起自身,而是嫌弃何家没有权势。
----既如此,姑母又何苦去高攀丢这个人?!
将来再说亲时候,传出自己被两家嫌弃风言风语,那该多难听?自己清清白白一个人,弄得好像做了不光彩事一样!
然而却不能说,不能口出任何抱怨,只能偷偷闷心里难受,甚至悄悄蒙被子里哭了几回。----一连几天,何九儿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好,一脸郁郁寡欢,可把傅母给愁坏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