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 第14章 心仪紫薇
- 15 第15章 模棱两可
- 16 第16章 飞来横祸
- 17 第17章 襄王无意
- 18 第18章 骅骝收围
- 19 第19章 暗夜脱困
- 20 第20章 锦心流年
- 21 第21章 月牙传音
- 22 第22章 望而生怜
- 23 第23章 以讹传讹
- 24 第24章 瞬紫雪腕
- 25 第25章 心魔萦绕
- 26 第26章 月夜朦胧
- 27 第27章 长夜相望
- 28 第28章 不堪重负
- 29 第29章 小楼西风
- 30 第30章 一场闹剧
- 31 第31章 花开无声
- 32 第33章 人心叵测
- 33 第34章 伊人临水
- 34 第35章 厌生两相
- 35 第36章 娇娥乔装
- 36 第37章 香漫轩室
- 37 第38章 萝梦萦风
- 38 第39章 光影交错
- 39 第40章 扑朔迷离
- 40 第41章 儿女情态
- 41 第42章 阿圆发作
- 42 第43章 初探心意
- 43 第44章 东厢细语
- 44 第45章 互不容让
- 45 第46章 甘为玉碎
- 46 第47章 双姝相会
- 47 第48章 平安团圆
- 48 第49章 长街并行
- 49 第50章 起笔落纸
- 50 第51章 开元祈福
- 51 第52章 捕风捉影
- 52 第53章 言语偏差
- 53 第54章 明珠耀眼
- 54 第55章 圆分左右
- 55 第56章 无伤大雅
- 56 第57章 醉酒探情
- 57 第58章 信由心生
- 58 第59章 至亲蒙蔽
- 59 第60章 一朝相逢
- 60 第61章 漏之鱼
- 61 第62章 树静风动
- 62 第63章 我为鱼肉
- 63 第64章 丝络绕指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清茶微苦
- 66 第67章 花开始艳
- 67 第68章 恃宠生娇
- 68 第69章 谨小慎微
- 69 第70章 初画紫薇
- 70 第71章 袁家三姝
- 71 第72章 子夜问心
- 72 第73章 时日长久
- 73 第74章 静日绵绵
- 74 第75章 酒肆胡舞
- 75 第76章 气走六娘
- 76 第77章 书山寻旧
- 77 第78章 阴差阳错
- 78 第79章 今昔比对
- 79 第80章 十年银盏
- 80 第81章 心怀鬼胎
- 81 第32章 东方拂晓
- 82 第82章 计出连环
- 83 第83章 剥丝抽茧
- 84 第84章 往事开封
- 85 第85章 大雪初晴
- 86 第86章 占君心
- 87 第87章 温暖如春
- 88 第88章 共饮屠苏
- 89 第89章 尚家营外
- 90 第90章 雪地猎鹿
- 91 第91章 瓶中红梅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99章 突遇嫣然
- 101 第100章 辞别上京
- 102 第101章 荒野疑兵
- 103 第102章 枯草暖阳
- 104 第103章 步步逼近
- 105 第104章 初理后宅
- 106 第105章 子君获释
- 107 第106章 相识相知
- 108 第107章
- 109 第108章
- 110 第108章 我心至上
- 111 第109章 凉州酷寒
- 112 第110章
- 113 第111章 互相依靠
- 114 第112章 又一年春
- 115 第113章 喜讯初临
- 116 第114章 王不留行
- 117 第115章
- 118 第116章
- 119 第117章
- 120 第118章
- 121 第119章
- 122 第120章
- 123 第121章
- 124 第122章
- 125 第123章
- 126 第124章
- 127 第125章
- 128 第126章
- 129 第127章
- 130 第128章
- 131 第129章
- 132 第130章
- 133 第131章
- 134 第132章
- 135 第133章
- 136 第134章
- 137 第135章
- 138 第136章
- 139 第137章
- 140 第138章
- 141 第139章
- 142 第138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4章 瞬紫雪腕
第24章 瞬紫雪腕
且不说柳嫣然如何去求老国公,忆君这边,曲四郎再三交待她抽空到园子里走两圈,她欲哭无泪,先答应下把人哄走。她其实很想直接了当拒绝,转念一想又怕给子君招来祸事。
再不识货,腕上这对镯子通透莹泽,罕见的翠、紫罗兰和血红三色交织,美得令人心惊,恐怕不是凡品。
晚上子君回来听了妹妹的话,一屁股坐到椅上沉默不语,清楚郎君的个性,那个人真要决定的事,任何人无法令他更改。更想不通为何一转眼郎君对妹妹上起心,他们兄妹行事已经很小心。
看到子君那副模样,忆君了然于心,抚着腕上的翡翠玉镯,语气轻轻,“阿兄,武英侯也没明言要把我怎么样,说不定是他兴致上来,随意打赏了一件东西,咱们别想多了。”
“对,对”,子君忙点头,说话却也没底气,第二天拐着弯求郎君收回那对镯子。
尚坤边用上好的白绢丝擦拭着长剑,带着惊讶看向身边的亲卫,不以为然:“一对俗器,叫阿圆戴着罢。”
子君终是不再出声,他只是一个小亲卫,曲江边护不住妹妹,也不能阻止郎君对妹妹逐渐生出的兴致。罗家的女儿进到侯府,只配做个滕妾,一辈子仰人鼻息抬不起头,他生平第一次想要变强的志向。
只在瞬间,子君的心中火苗熄灭,离了尚府还会有谁用他,除非去边关,说不定在战乱的时候能捞个功名,可那又会到猴年马月。
京里的人都快被烙成饼,尚坤依旧稳如泰山住在青峰岭,早起练剑打拳,同侍卫们比试武艺,信步走在湖泊水榭边,他很少听到少女轻快的脚步声。即使有,也远在月牙湖对面,从不肯靠近他一步,她真是被他给吓住了,尚坤暗笑。
即使不能见面,他能听到阿圆对着小松鼠自言自语,絮叨它太能吃;又和别院里的老侍婢们谈得相欢,闲时捉弄她的兄长,反复套问兄长的心上人。青春灵动,俏皮可爱,每说几句话她都要笑。若他出现,她肯定会落慌而逃,吓得瑟瑟发抖,那还有什么趣味。
每天京中信使往来无数,终于五月下旬时,尚坤下令收拾行装明日启程回京。虎贲营的另一多半亲卫也全部赶到青峰岭,众人汇齐后一齐护送武英侯返京。
忆君依依不舍同小松鼠告别,请兄长带它上山放归原处。她来时穿的骑马装破烂不堪,这段时日一直穿着尚府送来的衣衫,临走时忆君特意挑了一件极为普通的百花穿蝶浅妃色襦罗裙,拿一枝珍珠钗挽好发髻,将其他华服和首饰全整理收到箱笼里。
终于可以离开,事实却不让如愿,快要走到马车旁时,身后几十个整齐有力的脚步赶上她,忆君只有转身道万福。
尚坤盯着眼前半蹲下的女孩足足有片刻,弱柳扶风般娇小的身影似不堪这样行礼,螓首低垂,露出耳廊后白皙的皮肤,脖颈优美动人。扫到她腕上带的玉镯,尚坤缓步走过去,伸手扶起她抓过手腕细瞧。
雪白皓腕上一圈紫影暗浮,顺着光波流动,紫、翠、红三色也在变幻流转,衬得那玉肌跟着变化色彩,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瞧了皓腕,他又仔细端详她的脸,羽睫忽闪,遮掩住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眉眼嘴唇无一不透露着少女的青春娇艳,轻轻笑道:“这对玉镯取名为瞬紫,你戴正好合适。”
院里院外候着的亲卫并专程赶来护送尚坤的尚家军,全都木然垂头,弃耳不闻。
忆君的心高悬起,双手挣扎不脱,侧头不再看尚坤。
好歹穿越前也是长在红旗下的阳光女孩,从小到大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和一帮同龄的男孩、女孩们玩得疯,不至于怕一个上过战场的将军,真是没出息。
有克星的滋味不好受,怕了紫骅骝的纤离即是,畏惧尚坤的忆君也是。
感觉到一旁的佳人身上每根弦绷得紧紧,尚坤松手放下她的手腕,退后一步,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放声大笑。
她就好比进了陷井的猎物,由着猎人戏弄处置,忆君苦笑一下。那怕事情朝着糟糕的方向走去,她也要选择笑着面对。
“回城”,尚坤的笑声嘎然而止,上马对着子君道:“回去后,先送阿圆回家。”
子君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调应诺,扶着妹妹上车。忆君虽然一直没回头,凭着第六感知道身后有一道目光紧追着她,逼得她喘不过气。
尚坤骑着紫骅骝打头,一行人驰骋在青峰岭至上京城的官道上,惊扰无数的飞鸟盘旋在林间,宣告着武英侯高调回京。
正阳门下,一位金冠华服青年静等多时,见到尚坤一行人,老远笑语:“平安奴,听闻你醉卧温柔乡,怎么舍得回京。”
尚坤吁马,紫骅骝放慢脚力,他挥着马刺指着马下的人,肆意笑道:“武三郎,你是皮疼了,不好好呆在你的东宫,跑来挨我的拳头。”
被称为武三郎的青年气度雍容,广额星目,有五分像尚家世子尚均,正是当今太子。他听后不以为忤,大声笑道:“不敢,孤特来相迎平安奴回京,若不然姑祖母快把甘泉殿拆了,父皇特命我来搬救兵。”
尚坤跃声下马,正色问道:“事情办妥了?”
太子也收起笑容,边走边谈:“父皇和母后答应等六弟成婚后,即刻去封地。”他的同母弟六皇子裕王,这两年跳窜得厉害,大有和太子分庭抗礼的势头。
尚坤却冷哼一声,“三郎可要为裕王用心挑一位王妃。”
“那是当然”,太子轻笑道,看着身边的表弟语带玄机:“孤的七妹待字闺中,平安奴可有兴致?”
虽是说笑,却不是戏语,尚坤深知这一点,面色变冷:“尚家唯独不缺公主,太子还是为七公主再寻良人。”
太子微笑,没再继续说下去。宫中皇子皇女们的婚姻牵涉到各方利益,太子极力拉拢派系,与他的母后和弟弟抗衡,最小的嫡妹当然是重中之重。
两人上马继续攀谈,走到禁宫金水桥前,太子回头笑语:“平安奴,你的佳人不见了,孤不耽误你找人。”
进城后载着忆君的马车拐弯去了青鱼巷,尚坤岂能不知,他没功夫对着别人解释,一笑置之。
该谈的事谈完,尚坤利落抽身,带着尚显等回城北,远望到大长公府门前的两尊石狮子,他侧头问身边的尚显:“阿圆今年多大?”
“十五,九月里及笄。”尚显的声音听起来闷闷的。
九月,尚坤曲指掐算,四个月,不算长,先让她在家里呆几天。
郎君最近心情一直都很好,尚显暗自嘀咕,心里也高兴。他的高兴劲没持续多久,才到大公主府门口,相迎的长史官开口便是:“长大公主、老国公爷还有国公爷、静安长公主,世子夫妇带着小娘子全都在,就等着小侯爷到家。”
尚坤脸上的笑意凝固,眸色变冷,硬声道:“他来干什么?”
这话问得,别人根本没法子接下去,长史官摆着万年不变的笑脸,话说得圆滑:“当然是一家人团聚。”
一家人团聚?从尚坤十岁上起,尚府再没这个词,聚的最齐不是在尚家,而是宫中宴席,他自然不会天真到相信祖父会憣然悔悟,来者不善。
再不识货,腕上这对镯子通透莹泽,罕见的翠、紫罗兰和血红三色交织,美得令人心惊,恐怕不是凡品。
晚上子君回来听了妹妹的话,一屁股坐到椅上沉默不语,清楚郎君的个性,那个人真要决定的事,任何人无法令他更改。更想不通为何一转眼郎君对妹妹上起心,他们兄妹行事已经很小心。
看到子君那副模样,忆君了然于心,抚着腕上的翡翠玉镯,语气轻轻,“阿兄,武英侯也没明言要把我怎么样,说不定是他兴致上来,随意打赏了一件东西,咱们别想多了。”
“对,对”,子君忙点头,说话却也没底气,第二天拐着弯求郎君收回那对镯子。
尚坤边用上好的白绢丝擦拭着长剑,带着惊讶看向身边的亲卫,不以为然:“一对俗器,叫阿圆戴着罢。”
子君终是不再出声,他只是一个小亲卫,曲江边护不住妹妹,也不能阻止郎君对妹妹逐渐生出的兴致。罗家的女儿进到侯府,只配做个滕妾,一辈子仰人鼻息抬不起头,他生平第一次想要变强的志向。
只在瞬间,子君的心中火苗熄灭,离了尚府还会有谁用他,除非去边关,说不定在战乱的时候能捞个功名,可那又会到猴年马月。
京里的人都快被烙成饼,尚坤依旧稳如泰山住在青峰岭,早起练剑打拳,同侍卫们比试武艺,信步走在湖泊水榭边,他很少听到少女轻快的脚步声。即使有,也远在月牙湖对面,从不肯靠近他一步,她真是被他给吓住了,尚坤暗笑。
即使不能见面,他能听到阿圆对着小松鼠自言自语,絮叨它太能吃;又和别院里的老侍婢们谈得相欢,闲时捉弄她的兄长,反复套问兄长的心上人。青春灵动,俏皮可爱,每说几句话她都要笑。若他出现,她肯定会落慌而逃,吓得瑟瑟发抖,那还有什么趣味。
每天京中信使往来无数,终于五月下旬时,尚坤下令收拾行装明日启程回京。虎贲营的另一多半亲卫也全部赶到青峰岭,众人汇齐后一齐护送武英侯返京。
忆君依依不舍同小松鼠告别,请兄长带它上山放归原处。她来时穿的骑马装破烂不堪,这段时日一直穿着尚府送来的衣衫,临走时忆君特意挑了一件极为普通的百花穿蝶浅妃色襦罗裙,拿一枝珍珠钗挽好发髻,将其他华服和首饰全整理收到箱笼里。
终于可以离开,事实却不让如愿,快要走到马车旁时,身后几十个整齐有力的脚步赶上她,忆君只有转身道万福。
尚坤盯着眼前半蹲下的女孩足足有片刻,弱柳扶风般娇小的身影似不堪这样行礼,螓首低垂,露出耳廊后白皙的皮肤,脖颈优美动人。扫到她腕上带的玉镯,尚坤缓步走过去,伸手扶起她抓过手腕细瞧。
雪白皓腕上一圈紫影暗浮,顺着光波流动,紫、翠、红三色也在变幻流转,衬得那玉肌跟着变化色彩,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瞧了皓腕,他又仔细端详她的脸,羽睫忽闪,遮掩住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眉眼嘴唇无一不透露着少女的青春娇艳,轻轻笑道:“这对玉镯取名为瞬紫,你戴正好合适。”
院里院外候着的亲卫并专程赶来护送尚坤的尚家军,全都木然垂头,弃耳不闻。
忆君的心高悬起,双手挣扎不脱,侧头不再看尚坤。
好歹穿越前也是长在红旗下的阳光女孩,从小到大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和一帮同龄的男孩、女孩们玩得疯,不至于怕一个上过战场的将军,真是没出息。
有克星的滋味不好受,怕了紫骅骝的纤离即是,畏惧尚坤的忆君也是。
感觉到一旁的佳人身上每根弦绷得紧紧,尚坤松手放下她的手腕,退后一步,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放声大笑。
她就好比进了陷井的猎物,由着猎人戏弄处置,忆君苦笑一下。那怕事情朝着糟糕的方向走去,她也要选择笑着面对。
“回城”,尚坤的笑声嘎然而止,上马对着子君道:“回去后,先送阿圆回家。”
子君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调应诺,扶着妹妹上车。忆君虽然一直没回头,凭着第六感知道身后有一道目光紧追着她,逼得她喘不过气。
尚坤骑着紫骅骝打头,一行人驰骋在青峰岭至上京城的官道上,惊扰无数的飞鸟盘旋在林间,宣告着武英侯高调回京。
正阳门下,一位金冠华服青年静等多时,见到尚坤一行人,老远笑语:“平安奴,听闻你醉卧温柔乡,怎么舍得回京。”
尚坤吁马,紫骅骝放慢脚力,他挥着马刺指着马下的人,肆意笑道:“武三郎,你是皮疼了,不好好呆在你的东宫,跑来挨我的拳头。”
被称为武三郎的青年气度雍容,广额星目,有五分像尚家世子尚均,正是当今太子。他听后不以为忤,大声笑道:“不敢,孤特来相迎平安奴回京,若不然姑祖母快把甘泉殿拆了,父皇特命我来搬救兵。”
尚坤跃声下马,正色问道:“事情办妥了?”
太子也收起笑容,边走边谈:“父皇和母后答应等六弟成婚后,即刻去封地。”他的同母弟六皇子裕王,这两年跳窜得厉害,大有和太子分庭抗礼的势头。
尚坤却冷哼一声,“三郎可要为裕王用心挑一位王妃。”
“那是当然”,太子轻笑道,看着身边的表弟语带玄机:“孤的七妹待字闺中,平安奴可有兴致?”
虽是说笑,却不是戏语,尚坤深知这一点,面色变冷:“尚家唯独不缺公主,太子还是为七公主再寻良人。”
太子微笑,没再继续说下去。宫中皇子皇女们的婚姻牵涉到各方利益,太子极力拉拢派系,与他的母后和弟弟抗衡,最小的嫡妹当然是重中之重。
两人上马继续攀谈,走到禁宫金水桥前,太子回头笑语:“平安奴,你的佳人不见了,孤不耽误你找人。”
进城后载着忆君的马车拐弯去了青鱼巷,尚坤岂能不知,他没功夫对着别人解释,一笑置之。
该谈的事谈完,尚坤利落抽身,带着尚显等回城北,远望到大长公府门前的两尊石狮子,他侧头问身边的尚显:“阿圆今年多大?”
“十五,九月里及笄。”尚显的声音听起来闷闷的。
九月,尚坤曲指掐算,四个月,不算长,先让她在家里呆几天。
郎君最近心情一直都很好,尚显暗自嘀咕,心里也高兴。他的高兴劲没持续多久,才到大公主府门口,相迎的长史官开口便是:“长大公主、老国公爷还有国公爷、静安长公主,世子夫妇带着小娘子全都在,就等着小侯爷到家。”
尚坤脸上的笑意凝固,眸色变冷,硬声道:“他来干什么?”
这话问得,别人根本没法子接下去,长史官摆着万年不变的笑脸,话说得圆滑:“当然是一家人团聚。”
一家人团聚?从尚坤十岁上起,尚府再没这个词,聚的最齐不是在尚家,而是宫中宴席,他自然不会天真到相信祖父会憣然悔悟,来者不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