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1 第五百七十六章 五毒教的定海神针
- 582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专门贩卖杂货的NPC
- 583 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客
- 584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朝脱得枷锁去
- 585 第五百八十章 广济的真实身份
- 586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丹碎功成
- 587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小姐?
- 588 第五百八十三章 腾龙九变 其血玄天
- 589 第五百八十四章 尽遣门徒
- 590 第五百八十五章 对手出招了……
- 591 第五百八十六章 死因疑团
- 592 第五百八十七章 剥茧抽丝
- 593 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594 第五百八十九章 浑水
- 595 第五百九十章 广济的毒计
- 596 第五百九十一章 变故
- 597 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网!
- 598 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相
- 599 第五百九十四章 深入敌巢
- 600 第五百九十五章 毒树
- 601 第五百九十六章 给你们一个机会
- 602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人埋伏一军
- 603 第五百九十八章 管中窥豹
- 604 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的任务
- 605 第六百章 火烧百里联营
- 606 第六百零一章 大伤元气
- 607 第六百零二章 无名的……那些人
- 608 第六百零三章 虚实
- 609 第六百零四章 悬赏万乘
- 610 第六百零五章 剑指库伦城
- 611 第六百零六章 狂怒的左贤王
- 612 第六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
- 613 第六百零八章 大义所在
- 614 第六百零九章 图穷匕见
- 615 第六百一十章 图腾之力
- 616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极无极
- 617 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势急转
- 618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军从中
- 619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剑退兵
- 620 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启太清
- 621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传承的种子
- 622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三年之后
- 623 第六百一十八章 幕阜有仙谷
- 624 第六百一十九章 尘封旧事
- 625 第六百二十章 求索之路何其难
- 626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菜一剑
- 627 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死
- 628 第六百二十三章 哪个敢动他一根汗毛
- 629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师兄的威风
- 630 第六百二十五章 焉得书剑解红尘
- 631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上古传承 偷天换日
- 632 第六百二十七章 红尘大道 芸芸众生
- 633 第六百二十八章 拜山少林
- 634 第六百二十九章 净土之上
- 635 第六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
- 636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道即为天道
- 637 第六百三十二章 敢掘天下根
- 638 第六百三十三章 道门出招 佛门应对
- 639 第六百三十四章 宋书剑的师父?
- 640 第六百三十五章 九天兵鉴
- 641 第六百三十六章 九天之邀
- 642 第六百三十七章 最牛叉的一次物品抽取
- 643 第六百三十八章 各自出招
- 644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四剑之威
- 645 第六百四十章 金蝉脱壳
- 646 第六百四十一章 入皇城
- 647 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心人的法子
- 648 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陆大会
- 649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触即发
- 650 第六百四十五章 高手频出
- 651 第六百四十六章 首战!全力发动的诸天万劫
- 652 第六百四十七章 玄观道君的计划
- 653 第六百四十八章 打架也要打得好看
- 654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华丽出场
- 655 第六百五十章 脚踏大地 万劫不坏
- 656 第六百五十一章 盾立!分山第一神技
- 657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屋子小强
- 658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最强状态的李承渊
- 659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天下任驰骋
- 660 第六百五十五章 十年之后 谁执牛耳?
- 661 第六百五十六章 懵逼圈儿
- 662 第六百五十七章 如君所愿
- 663 第六百五十八章 自高自大的少林
- 664 第六百五十九章 无耻老道
- 665 第六百六十章 大言不惭?
- 666 第六百六十一章 红尘传人
- 667 第六百六十二章 嚣张得没边了
- 668 第六百六十三章 诛仙镇三僧
- 669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地鸡毛
- 670 第六百六十五章 玄观的苦心
- 671 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外的南斗第二星
- 672 第六百六十七章 闲来落子 竟已成林
- 673 第六百六十八章 阴差阳错
- 674 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世!海外有仙山
- 675 第六百七十章 五毒异变
- 676 第六百七十一章 八卦果然是人类的天性
- 677 第六百七十二章 你们……准备好了么
- 678 第六百七十三章 翻手镇压
- 679 第六百七十四章 惊慌失措
- 680 第六百七十五章 略施小计
- 681 第六百七十六章 飒飒风兮 木落东归
- 682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香阁的暗手
- 683 第六百七十八章 瀛洲的来历
- 684 第六百七十九章 又见故人
- 685 第六百八十章 狂得没边儿了
- 686 第六百八十一章 此战,将决定武林走向
- 687 第六百八十二章 惊天一战
- 688 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 689 第六百八十四章 家师已身在海上
- 690 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往瀛洲
- 691 第六百八十六章 登岛
- 692 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路杀过去
- 693 第六百八十八章 母女相认
- 694 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病下猛药
- 695 第六百九十章 凶焰滔天
- 696 第六百九十一章 瀛洲势力 不得踏入中原一步(补一更)
- 697 第六百九十二章 未来的五毒雏形
- 698 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年之后 加持尊号
- 699 第六百九十四章 凌天终有时
- 700 第六百九十五章 鬼谷传承
- 701 第六百九十六章 最后的突破
- 702 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本虚无生一炁
- 703 第六百九十八章 重回旧地
- 704 第六百九十九章 惊天之秘!九天盟最后两位大佬!
- 705 第七百章 天地大劫
- 706 第七百零一章 悍然动手
- 707 第七百零二章 战如来
- 708 第七百零三章 多宝的真正实力
- 709 第七百零四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710 第七百零五章 最后的底牌
- 711 第七百零六章 这个世界,是你的了……
- 712 第七百零七章 心存善念
- 713 第七百零八章 终极任务完成
- 714 第七百零九章 大结局!曲终人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八十六章 死因疑团
第五百八十六章 死因疑团
庐陵即后世的吉安,其历史极为悠久,有诗赞曰:“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这里文化发达,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而著称于世,更有“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这样的美誉。
由于此地人文昌盛,故而释教大兴,对庐陵的影响也是极为广泛,禅宗、净土宗在这里发扬光大,仅仅永和一镇,便有宝寿寺、智度寺、慧灯寺、古佛寺、本觉寺、守约斋等十余座大寺,庐陵更有宝安寺、净居寺、龙须山资国寺、禾山大智院等僧侣超过二千以上的名门大寺,堪称影响深远。
相比而言,这里的玄门则极为式微,庐陵境内零零散散分布着梅溪观、冲虚观、崇道观、五云观等道观,却香火不旺,信徒寥寥,唯有峡江玉笥山云集大大小小十余个有一定规模的道观结成一气,勉力支撑。仅有一师、一徒、一香火老道的凌仙派便坐落在山脚下。
在这等险恶之地,能够出一位玉真子这般大能之人,实在是极为罕见。也正是玉真子的存在,撑起了庐陵道门的最后一片天空,在众多名寺大庙的重压下勉力抗衡,坚持屹立不倒。
这样一位令人尊重的玄门大贤,竟然就这样去了?
赶赴庐陵的途中,萧千离反复思索方少白的那简短的话语,“兵解归天”短短四个字,却是含义深远——按照道家的说法,大凡横死,全叫做尸解,淹死的叫水解,刀砍的叫兵解,种种不一而足。若是正常老死,则被视为跳出生死轮回,是谓羽化登仙。
“玉真子乃是道门有数的武学宗师,天下间能正面击败他的寥寥无几,辈分之尊,甚至与隐道人不相上下,有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对他下手?”
“庐陵道门衰败之极,若不是有玉真子苦苦支撑,早就被释教吞得尸骨无存,如今玉真子一去,庐陵再无一人能抵御佛门无孔不入的蚕食!”
想到此节,萧千离不由得又加快催促巨鹰赶路,四千多里的路程,不眠不休两日两夜便行赶到。
峡江玉笥山又称群玉山,漫山古木森幽,重重掩映,四季如春,清泉长流。自北向南有覆箱、太白、元阳、送仙等三十二峰,皆如削玉染黛、凌云摩霄。山脚有紫霄、仙人、温涧、泰、鹤、龟等六石,或钟灵毓秀,或突兀奇峭,或虎踞龙蟠,形态各异呈奇献巧。凌仙派便坐落在仙人石边。
此时凌仙道观内外已经站有不少道士,一个个神情肃穆,观外搭起灵棚,数十位道士盘坐在灵棚内,齐齐吟诵《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一个香火老道垂泪跪坐,在灵棚外烧着黄纸,微风吹过,纸灰打着旋儿飞起,更平增添了无数凄凉之意。
只听半空中一声清脆的鹰鸣,几位负责维持秩序的道士抬头看去,只见一只巨鹰徐徐而下,鹰背上立着一位身着儒风道袍的青年道者,背负长剑,丰神俊朗。当下一位老道迎上前来,一抖拂尘,口称福生无量,稽首高声道:“来的是哪一位道友?”
“纯阳宫,萧千离!”萧千离落下鹰背,几步奔上前来,稽首郑重回了一礼,沉声道,“敢问道兄,凌仙派究竟发生了何事?”
迎客的只是一位普通道人,并无多少武功在身,对于名震江湖的纯阳宫竟然丝毫不知,见来者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玄门中人,以为是闻讯前来吊唁,当下还礼道:“原来是萧道友当面!好教道友得知,这一位遇害的,乃是庐陵道门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贤之人,只不知究竟惹出了什么样的厉害对头,竟然死得不明不白。”
萧千离也知道在这里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当下默默点了点头,问道:“敢问方少白如今何在?”
那老道连连苦笑,摇头道:“依我玄门之规,凡兵解者皆需做过法事,解狱、拜三清、破血海,继而火化入土,之后头七、三七、七七连做三日回煞。少白大约是伤心过度,这几日只是守着玉真前辈的遗蜕,死活不肯火化,咱们也是无法。”
萧千离神色一动,行礼道:“且有劳道兄带路!”
那老道点头道:“道友请随我来——”
萧千离随着老道走进灵棚,只见方少白跪在棺木前,面容凄楚,神色憔悴,双目无神,只是一遍一遍用手抚摩玉真子的遗体,以真气温养尸身,保持尸身不坏。
见到方少白的悲伤模样,萧千离轻叹一声,向正在念经的道人团团施礼,沉声道:“诸位道兄有劳,还请歇息片刻!”
听到熟悉的声音,方少白失神的眼睛中突然绽放出一丝神采,转过头来,悲声叫道:“师尊——”便再也说不下去。
那数十位道士停了经文,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方少白站起身来,只是他跪得太久,又过悲伤身,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勉强站直身子,哑着声道:“有劳各位道兄仙长,这位乃是我第二位师尊,此番前来,便是要还我凌仙一个公道,还请诸位暂避,少白在此拜谢了!”
玉真子乃是庐陵道门硕果仅存的先天大能,方少白便是他唯一的衣钵传人,既然这位年青道者是他的第二位师尊,可想而知,也必然是武林中有数的人物。众道士这才释然,纷纷起身,向萧千离稽首施礼,继而鱼贯而出。
灵棚中只剩下萧千离与方少白二人,方少白向萧千离施以大礼,这才悲声道:“师尊请来看!”
他声音嘶哑,缓缓道:“弟子寻到师父的遗体时,已经过了三四日,生恐一旦火化,便再也找寻不到线索。故而迟迟不肯火化下葬,又以真气温养,保持原状不坏,只望师尊能找出师父的死因!”
萧千离踏步上前,见玉真子音容如昔,静卧棺中,却如睡着了一般。当下略一沉吟,伸手解开他的道袍,赫然见到胸口呈现出一个乌黑的掌印。
萧千离微微一愣,伸手扶起玉真子的尸身,翻下上衣,一眼见到背后肌肤呈现不正常的扭曲褶皱,隐约透出紫黑色泽来。不由得心中一惊,低喝道:“穿心掌?”
由于此地人文昌盛,故而释教大兴,对庐陵的影响也是极为广泛,禅宗、净土宗在这里发扬光大,仅仅永和一镇,便有宝寿寺、智度寺、慧灯寺、古佛寺、本觉寺、守约斋等十余座大寺,庐陵更有宝安寺、净居寺、龙须山资国寺、禾山大智院等僧侣超过二千以上的名门大寺,堪称影响深远。
相比而言,这里的玄门则极为式微,庐陵境内零零散散分布着梅溪观、冲虚观、崇道观、五云观等道观,却香火不旺,信徒寥寥,唯有峡江玉笥山云集大大小小十余个有一定规模的道观结成一气,勉力支撑。仅有一师、一徒、一香火老道的凌仙派便坐落在山脚下。
在这等险恶之地,能够出一位玉真子这般大能之人,实在是极为罕见。也正是玉真子的存在,撑起了庐陵道门的最后一片天空,在众多名寺大庙的重压下勉力抗衡,坚持屹立不倒。
这样一位令人尊重的玄门大贤,竟然就这样去了?
赶赴庐陵的途中,萧千离反复思索方少白的那简短的话语,“兵解归天”短短四个字,却是含义深远——按照道家的说法,大凡横死,全叫做尸解,淹死的叫水解,刀砍的叫兵解,种种不一而足。若是正常老死,则被视为跳出生死轮回,是谓羽化登仙。
“玉真子乃是道门有数的武学宗师,天下间能正面击败他的寥寥无几,辈分之尊,甚至与隐道人不相上下,有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对他下手?”
“庐陵道门衰败之极,若不是有玉真子苦苦支撑,早就被释教吞得尸骨无存,如今玉真子一去,庐陵再无一人能抵御佛门无孔不入的蚕食!”
想到此节,萧千离不由得又加快催促巨鹰赶路,四千多里的路程,不眠不休两日两夜便行赶到。
峡江玉笥山又称群玉山,漫山古木森幽,重重掩映,四季如春,清泉长流。自北向南有覆箱、太白、元阳、送仙等三十二峰,皆如削玉染黛、凌云摩霄。山脚有紫霄、仙人、温涧、泰、鹤、龟等六石,或钟灵毓秀,或突兀奇峭,或虎踞龙蟠,形态各异呈奇献巧。凌仙派便坐落在仙人石边。
此时凌仙道观内外已经站有不少道士,一个个神情肃穆,观外搭起灵棚,数十位道士盘坐在灵棚内,齐齐吟诵《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一个香火老道垂泪跪坐,在灵棚外烧着黄纸,微风吹过,纸灰打着旋儿飞起,更平增添了无数凄凉之意。
只听半空中一声清脆的鹰鸣,几位负责维持秩序的道士抬头看去,只见一只巨鹰徐徐而下,鹰背上立着一位身着儒风道袍的青年道者,背负长剑,丰神俊朗。当下一位老道迎上前来,一抖拂尘,口称福生无量,稽首高声道:“来的是哪一位道友?”
“纯阳宫,萧千离!”萧千离落下鹰背,几步奔上前来,稽首郑重回了一礼,沉声道,“敢问道兄,凌仙派究竟发生了何事?”
迎客的只是一位普通道人,并无多少武功在身,对于名震江湖的纯阳宫竟然丝毫不知,见来者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玄门中人,以为是闻讯前来吊唁,当下还礼道:“原来是萧道友当面!好教道友得知,这一位遇害的,乃是庐陵道门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贤之人,只不知究竟惹出了什么样的厉害对头,竟然死得不明不白。”
萧千离也知道在这里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当下默默点了点头,问道:“敢问方少白如今何在?”
那老道连连苦笑,摇头道:“依我玄门之规,凡兵解者皆需做过法事,解狱、拜三清、破血海,继而火化入土,之后头七、三七、七七连做三日回煞。少白大约是伤心过度,这几日只是守着玉真前辈的遗蜕,死活不肯火化,咱们也是无法。”
萧千离神色一动,行礼道:“且有劳道兄带路!”
那老道点头道:“道友请随我来——”
萧千离随着老道走进灵棚,只见方少白跪在棺木前,面容凄楚,神色憔悴,双目无神,只是一遍一遍用手抚摩玉真子的遗体,以真气温养尸身,保持尸身不坏。
见到方少白的悲伤模样,萧千离轻叹一声,向正在念经的道人团团施礼,沉声道:“诸位道兄有劳,还请歇息片刻!”
听到熟悉的声音,方少白失神的眼睛中突然绽放出一丝神采,转过头来,悲声叫道:“师尊——”便再也说不下去。
那数十位道士停了经文,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方少白站起身来,只是他跪得太久,又过悲伤身,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勉强站直身子,哑着声道:“有劳各位道兄仙长,这位乃是我第二位师尊,此番前来,便是要还我凌仙一个公道,还请诸位暂避,少白在此拜谢了!”
玉真子乃是庐陵道门硕果仅存的先天大能,方少白便是他唯一的衣钵传人,既然这位年青道者是他的第二位师尊,可想而知,也必然是武林中有数的人物。众道士这才释然,纷纷起身,向萧千离稽首施礼,继而鱼贯而出。
灵棚中只剩下萧千离与方少白二人,方少白向萧千离施以大礼,这才悲声道:“师尊请来看!”
他声音嘶哑,缓缓道:“弟子寻到师父的遗体时,已经过了三四日,生恐一旦火化,便再也找寻不到线索。故而迟迟不肯火化下葬,又以真气温养,保持原状不坏,只望师尊能找出师父的死因!”
萧千离踏步上前,见玉真子音容如昔,静卧棺中,却如睡着了一般。当下略一沉吟,伸手解开他的道袍,赫然见到胸口呈现出一个乌黑的掌印。
萧千离微微一愣,伸手扶起玉真子的尸身,翻下上衣,一眼见到背后肌肤呈现不正常的扭曲褶皱,隐约透出紫黑色泽来。不由得心中一惊,低喝道:“穿心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