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84 第1384章 察言观色
- 1385 第1385章 成功招揽
- 1386 第1386章 诏书抵达
- 1387 第1387章 水到渠成
- 1388 第1388章 请旨
- 1389 第1389章 意外的相见
- 1390 第1390章 高瞻远瞩
- 1391 第1391章 用心良苦
- 1392 第1392章 提亲
- 1393 第1393章 为民请命
- 1394 第1394章 南杨陨落
- 1395 第1395章 祭奠
- 1396 第1396章 侍寝
- 1397 第1398章 线索
- 1398 第1399章 百般抵赖
- 1399 第1400章 老实招供
- 1400 第1401章 按部就班
- 1401 第1402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
- 1402 第1403章 悬赏彻查
- 1403 第1404章 柳暗花明
- 1404 第1405章 真相大白
- 1405 第1406章 往事如烟
- 1406 第1407章 教导
- 1407 第1408章 路遇不平
- 1408 第1409章 有眼不识泰山
- 1409 第1410章 波澜不惊
- 1410 第1411章 线索
- 1411 第1412章 十年之别
- 1412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 1413 第1414章 编造的真相
- 1414 第1415章 打劫
- 1415 第1416章 雕虫小技
- 1416 第1417章 穿帮了
- 1417 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
- 1418 第1419章 大惊失色
- 1419 第1420章 诱饵
- 1420 第1421章 孤注一掷
- 1421 第1424章 捉摸不透
- 1422 第1423章 化险为夷
- 1423 第1426章 试探
- 1424 第1427章 出人意料
- 1425 第1428章 一战而定
- 1426 第1429章 迎接
- 1427 第1430章 决胜千里
- 1428 第1431章 入城
- 1429 第1432章 风轻云淡
- 1430 第1433章 真实目的
- 1431 第1434章 话里有话
- 1432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 1433 第1436章 安抚民心
- 1434 第1437章 大战之前
- 1435 第1438章 一战定乾坤(一更)
- 1436 第1439章 法兰西王国(二更)
- 1437 第1440章 未雨绸缪(三更)
- 1438 第1441章 祭奠(四更)
- 1439 第1442章 回京(五更)
- 1440 第1443章 身世之谜(六更)
- 1441 第1444章 亡羊补牢(七更)
- 1442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 1443 第1446章 东风至(九更)
- 1444 第1447章 攻打对马岛(十更)
- 1445 第1448章 逃无可逃(十一更)
- 1446 第1449章 东征(十二更)
- 1447 第1450章 齐头并进(十三更)
- 1448 第1451章 先礼后兵(十四更)
- 1449 第1452章 说服(十五更)
- 1450 第1453章 大战序幕(十六更)
- 1451 第1454章 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 1452 第1455章 内忧外患(十八更)
- 1453 第1456章 出人意料(十九更)
- 1454 第1457章 杀鸡骇猴(二十更)
- 1455 第1458章 一战而定(二十一更)
- 1456 第1459章 得偿所愿(二十二更)
- 1457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94章 南杨陨落
第1394章 南杨陨落
<b></b>
在京城百姓的殷切期待下,忠王府小王爷李安明的大婚终于在十月中旬拉开了帷幕,京城为之轰动。∑頂點小說,x.
这并不是说李安明的大婚有多么的隆重,按照定制他婚礼的规格不能超过忠王府的周雨婷所生的嫡子李安邦和李安宇,引发百姓们热烈关注的是他出身平民阶层的新婚妻子赵宁儿。
大明立国以来,由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还从没有哪个平民女子得以嫁进高官显贵的家中为妻,更何况还是亲王王府,赵宁儿可谓开创了一个先河。
忠王府办喜事京城的那些权贵自然要前来恭贺,虽然李安明只是庶子但却因为张氏太皇太后的恩典得以享受嫡子的大婚待遇,值得那些权贵前来。
李云天是朝廷的重臣,地位无比尊贵,因此自然不合适抛头露面去去接待那些前来道贺的客人,一切都由周雨婷在安排,在这方面她可比李云天精通许多。
不过李云天也没有闲着,一些贵客需要他作陪,这些贵客自然是朝廷的一等一的大员,例如内阁首辅杨溥、礼部尚书胡滢以及义国公等文武重臣。
正如人们事先预想的那样,正统帝进封李安明为郡王的圣旨在婚礼上如期而至,李安明被封为忠信郡王。
不仅如此,传旨的宦官还带来了给李云天封地的恩旨,谁也想不到李云天的封地竟然有三处之多,分别在交趾、西域以及辽东。
这也出乎了李云天的意料,万万想不到正统帝竟然会给他三处封地,不过仔细一琢磨的话就明白了正统帝的心思,交趾、西域和辽东都是李云天给大明开拓的疆土,因此正统帝想以此来表彰李云天的功绩。
正统帝的这道封邑圣旨一下,京城官场为之震动,李云天不但得到了封地而且还有三处,由此可见圣眷之隆。
说起来也挺奇怪,原本这是一件非常容易招人嫉妒的事情,可这次官场的文武百官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异议。
原因很简单,一来李云天是亲王,有自己的封邑无可厚非,二来那三处封邑所在的地方都是李云天冒着生命危险给大明从敌人手里“抢”回来的,对朝廷可谓功莫大焉,故而得到三处也不足为奇,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另外,这三处封邑地处遥远,最近的辽东也是天寒地冻的苦寒之地,因此自然不会有人计较了。
对于正统帝送给自己的这份惊喜,李云天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了,尤其是交趾和西域的封地将使得他可以在两地进行布局为忠王府的以后考虑。
虽然李云天不想提前让外界知道自己要去西域和南洋巡视的事情,但随着出发日子的临近京城的高官权贵们还是隐隐约约嗅到了一丝味道。
李云天可以隐瞒住出行一事但无法掩盖他为出行所做的各种准备,朝廷的重臣们从中看出了蹊跷。
由于李云天曾经遭遇过刺杀,因此他的行踪的保密级别在某种程度上比正统帝还要高,毕竟正统帝不会像他一样时常离京办差。
因此李云天不开口说的话京城的那些权贵也没人开口询问此事,以免犯了忌讳,这点儿世故大家还是有的,只不过在心中暗自猜测李云天要去哪里,说实话谁也猜不透李云天的心思不清楚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不过,把后院事务交给周雨婷的李云天也没猜到周雨婷的心思,十一月初的时候忠王府又迎来了一门喜事,这门喜事与忠王府的子弟无关,主角是忠王府的主人李云天。
在周雨婷的安排下,王府暗中准备了纳娶云娜的事宜,由于云娜只能成为妾室故而自然没有风光的婚宴,但云娜已经知足了。
直到李云天回府,这才知道周雨婷做主把云娜收为了他的妾室,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他都已经是奔五的人了竟然还要娶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实在令他心中感到有些抵触。
可事已至此李云天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在与周雨婷成亲的时候就已经把纳妾的大权交给了她,因此周雨婷的决定也就是他的决定。
再者说了,李云天与云娜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自然会产生感情了,故而也就顺水推舟享起了老牛吃嫩草的艳福来。
在外界看来,李云天几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无论样貌还是能力在大明都是一等一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云天有太多的妾室,给外人一种风流的形象,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好色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食色性也,李云天以自己的魅力纳了那些妾室,别人除了羡慕外也唯有嫉妒了。
云娜这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她等了这么些年终于可以嫁给李云天,也不枉她白白等了这么些年。
由此一来的话李云天身边的副官就要换人了,很显然云娜成亲后要生儿育女,不再适合跟着李云天东奔西走。
周雨婷已经就这件事情跟雷婷商议过,让雷婷从讲武堂的女学员中物色一名能力优秀的人接替云娜给李云天当副官,这使得雷婷感到非常棘手。
毕竟,李云天挑选副官最重要的一条是与京城各方势力都没有瓜葛,雷婷以前是漕帮刁蛮任性的小公主根本就与官府的人没有关系,而林馨和云娜更不必说,以前都不是大明的人氏,自然也就跟官场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讲武堂设在京城,因此里面的学员又岂能跟京城里的人没有交集?
况且,要想成为李云天的副官可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天赋而且还要能吃苦,雷婷和林馨、云娜都是暗地里下了不少工夫才能胜任这项职务。
可既然周雨婷已经决定要把云娜纳给李云天当妾室,那么雷婷当然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暗中对几名女学员进行考察。
实际上,李云天身边副官的最终决定权在李云天的手上,李云天是否用那些女学员担任副官还说不定,毕竟李云天做事有他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果然,对于新副官的人选李云天有自己的打算,由于李安民等人已经长大,所以他决定以后用李安民等人来当自己的副官,也算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磨砺,有什么能比儿子们更值得他相信和期待的?
因此,这次巡视西域和南洋李云天准备让李安明和李安民当自己的副官,他觉得自己这个当父亲是应该教导儿子们了。
李云天的决定无疑让雷婷暗中松了一口气,作为李云天身边的第一任副官她非常清楚这个位子的重要,不仅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公务还肩负着保护李云天安危的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要承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世上恐怕没人比李安民和李安明等忠王府的小王爷们更会拼出性命来保护李云天了,也没人比自幼就受到讲武堂新式文化教导的他们适合担任副官的职务。
因此,李云天调远在宁波军港的李安民回京,让他在明年开春后赶回京城,届时一起启程。
十一月月底,京城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得整个京城银装素裹成为了白茫茫的世界,看上去赏心悦目。
不知为何,李云天早上起来有些心神不宁,隐隐约约预感到出了什么大事,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什么事情。
“王爷,大理寺杨少卿来报,杨阁老昨夜于睡梦中驾鹤仙游!”李云天晚上留宿在朱玉馨那里,当朱玉馨伺候着他穿衣的时候,管家急匆匆地进来禀告。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怪不得他心神不宁了原来杨溥出事了。
大理寺少卿杨旦是杨溥的三子,大理寺少卿,虽说他升任这个职务或多或少与杨溥有关系,但其也有真才实学,是朝廷的一员干才。
“王爷,我爹昨晚走了。”李云天连忙去客厅见杨旦,杨旦身穿重孝,见到李云天后哭道。
“阁老走得太匆忙了,朝廷里还有很多事要阁老打理!”李云天叹了一口气,神色黯淡地说道。
“我爹这几天身体不是太好,他或许是料到了这一天,因此吩咐下官等他走后让下官转告王爷,以后内阁的事情让王爷多多操心。”杨旦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阁老一心为公,本王甚是敬佩,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见杨溥如此关心内阁的事务,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杨溥这一走内阁可就没人能跟内廷和六部抗衡了,看来短时间内要处于一个低谷了。
实际上,杨溥由于年迈体弱两年前就向正统帝请辞,想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可是内阁离不开杨溥,正统帝需要杨溥来处理朝政。
在朝堂上的文官中,除了李云天外正统帝最为信任的就是杨溥了,杨溥是洪熙帝身边出来的老臣,曾经因为汉王与洪熙帝之间的夺嫡坐了十年诏狱,故而对皇家的忠诚非其他文官所比拟的。
况且,内阁的存在除了帮助皇帝打理政务外,还有制衡六部的意味,正统帝需要文官集团中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的大员,而杨溥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杨溥的逝世震动了京城的官场,正统帝为此更是辍朝一日以示哀悼,这份殊荣实属难得。
随后,正统帝追赠杨溥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并且授予他的孙子杨寿为尚宝司丞,令有司衙门的人安排其归葬故乡。
至此,曾经在大明官场上叱咤风云的“三杨”时代缓缓落下了帷幕,大明的官场正式进入了内廷与文官集团博弈的历史时期。
在京城百姓的殷切期待下,忠王府小王爷李安明的大婚终于在十月中旬拉开了帷幕,京城为之轰动。∑頂點小說,x.
这并不是说李安明的大婚有多么的隆重,按照定制他婚礼的规格不能超过忠王府的周雨婷所生的嫡子李安邦和李安宇,引发百姓们热烈关注的是他出身平民阶层的新婚妻子赵宁儿。
大明立国以来,由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还从没有哪个平民女子得以嫁进高官显贵的家中为妻,更何况还是亲王王府,赵宁儿可谓开创了一个先河。
忠王府办喜事京城的那些权贵自然要前来恭贺,虽然李安明只是庶子但却因为张氏太皇太后的恩典得以享受嫡子的大婚待遇,值得那些权贵前来。
李云天是朝廷的重臣,地位无比尊贵,因此自然不合适抛头露面去去接待那些前来道贺的客人,一切都由周雨婷在安排,在这方面她可比李云天精通许多。
不过李云天也没有闲着,一些贵客需要他作陪,这些贵客自然是朝廷的一等一的大员,例如内阁首辅杨溥、礼部尚书胡滢以及义国公等文武重臣。
正如人们事先预想的那样,正统帝进封李安明为郡王的圣旨在婚礼上如期而至,李安明被封为忠信郡王。
不仅如此,传旨的宦官还带来了给李云天封地的恩旨,谁也想不到李云天的封地竟然有三处之多,分别在交趾、西域以及辽东。
这也出乎了李云天的意料,万万想不到正统帝竟然会给他三处封地,不过仔细一琢磨的话就明白了正统帝的心思,交趾、西域和辽东都是李云天给大明开拓的疆土,因此正统帝想以此来表彰李云天的功绩。
正统帝的这道封邑圣旨一下,京城官场为之震动,李云天不但得到了封地而且还有三处,由此可见圣眷之隆。
说起来也挺奇怪,原本这是一件非常容易招人嫉妒的事情,可这次官场的文武百官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异议。
原因很简单,一来李云天是亲王,有自己的封邑无可厚非,二来那三处封邑所在的地方都是李云天冒着生命危险给大明从敌人手里“抢”回来的,对朝廷可谓功莫大焉,故而得到三处也不足为奇,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另外,这三处封邑地处遥远,最近的辽东也是天寒地冻的苦寒之地,因此自然不会有人计较了。
对于正统帝送给自己的这份惊喜,李云天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了,尤其是交趾和西域的封地将使得他可以在两地进行布局为忠王府的以后考虑。
虽然李云天不想提前让外界知道自己要去西域和南洋巡视的事情,但随着出发日子的临近京城的高官权贵们还是隐隐约约嗅到了一丝味道。
李云天可以隐瞒住出行一事但无法掩盖他为出行所做的各种准备,朝廷的重臣们从中看出了蹊跷。
由于李云天曾经遭遇过刺杀,因此他的行踪的保密级别在某种程度上比正统帝还要高,毕竟正统帝不会像他一样时常离京办差。
因此李云天不开口说的话京城的那些权贵也没人开口询问此事,以免犯了忌讳,这点儿世故大家还是有的,只不过在心中暗自猜测李云天要去哪里,说实话谁也猜不透李云天的心思不清楚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不过,把后院事务交给周雨婷的李云天也没猜到周雨婷的心思,十一月初的时候忠王府又迎来了一门喜事,这门喜事与忠王府的子弟无关,主角是忠王府的主人李云天。
在周雨婷的安排下,王府暗中准备了纳娶云娜的事宜,由于云娜只能成为妾室故而自然没有风光的婚宴,但云娜已经知足了。
直到李云天回府,这才知道周雨婷做主把云娜收为了他的妾室,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他都已经是奔五的人了竟然还要娶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实在令他心中感到有些抵触。
可事已至此李云天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在与周雨婷成亲的时候就已经把纳妾的大权交给了她,因此周雨婷的决定也就是他的决定。
再者说了,李云天与云娜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自然会产生感情了,故而也就顺水推舟享起了老牛吃嫩草的艳福来。
在外界看来,李云天几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无论样貌还是能力在大明都是一等一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云天有太多的妾室,给外人一种风流的形象,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好色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食色性也,李云天以自己的魅力纳了那些妾室,别人除了羡慕外也唯有嫉妒了。
云娜这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她等了这么些年终于可以嫁给李云天,也不枉她白白等了这么些年。
由此一来的话李云天身边的副官就要换人了,很显然云娜成亲后要生儿育女,不再适合跟着李云天东奔西走。
周雨婷已经就这件事情跟雷婷商议过,让雷婷从讲武堂的女学员中物色一名能力优秀的人接替云娜给李云天当副官,这使得雷婷感到非常棘手。
毕竟,李云天挑选副官最重要的一条是与京城各方势力都没有瓜葛,雷婷以前是漕帮刁蛮任性的小公主根本就与官府的人没有关系,而林馨和云娜更不必说,以前都不是大明的人氏,自然也就跟官场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讲武堂设在京城,因此里面的学员又岂能跟京城里的人没有交集?
况且,要想成为李云天的副官可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天赋而且还要能吃苦,雷婷和林馨、云娜都是暗地里下了不少工夫才能胜任这项职务。
可既然周雨婷已经决定要把云娜纳给李云天当妾室,那么雷婷当然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暗中对几名女学员进行考察。
实际上,李云天身边副官的最终决定权在李云天的手上,李云天是否用那些女学员担任副官还说不定,毕竟李云天做事有他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果然,对于新副官的人选李云天有自己的打算,由于李安民等人已经长大,所以他决定以后用李安民等人来当自己的副官,也算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磨砺,有什么能比儿子们更值得他相信和期待的?
因此,这次巡视西域和南洋李云天准备让李安明和李安民当自己的副官,他觉得自己这个当父亲是应该教导儿子们了。
李云天的决定无疑让雷婷暗中松了一口气,作为李云天身边的第一任副官她非常清楚这个位子的重要,不仅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公务还肩负着保护李云天安危的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要承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世上恐怕没人比李安民和李安明等忠王府的小王爷们更会拼出性命来保护李云天了,也没人比自幼就受到讲武堂新式文化教导的他们适合担任副官的职务。
因此,李云天调远在宁波军港的李安民回京,让他在明年开春后赶回京城,届时一起启程。
十一月月底,京城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得整个京城银装素裹成为了白茫茫的世界,看上去赏心悦目。
不知为何,李云天早上起来有些心神不宁,隐隐约约预感到出了什么大事,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什么事情。
“王爷,大理寺杨少卿来报,杨阁老昨夜于睡梦中驾鹤仙游!”李云天晚上留宿在朱玉馨那里,当朱玉馨伺候着他穿衣的时候,管家急匆匆地进来禀告。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怪不得他心神不宁了原来杨溥出事了。
大理寺少卿杨旦是杨溥的三子,大理寺少卿,虽说他升任这个职务或多或少与杨溥有关系,但其也有真才实学,是朝廷的一员干才。
“王爷,我爹昨晚走了。”李云天连忙去客厅见杨旦,杨旦身穿重孝,见到李云天后哭道。
“阁老走得太匆忙了,朝廷里还有很多事要阁老打理!”李云天叹了一口气,神色黯淡地说道。
“我爹这几天身体不是太好,他或许是料到了这一天,因此吩咐下官等他走后让下官转告王爷,以后内阁的事情让王爷多多操心。”杨旦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阁老一心为公,本王甚是敬佩,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见杨溥如此关心内阁的事务,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杨溥这一走内阁可就没人能跟内廷和六部抗衡了,看来短时间内要处于一个低谷了。
实际上,杨溥由于年迈体弱两年前就向正统帝请辞,想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可是内阁离不开杨溥,正统帝需要杨溥来处理朝政。
在朝堂上的文官中,除了李云天外正统帝最为信任的就是杨溥了,杨溥是洪熙帝身边出来的老臣,曾经因为汉王与洪熙帝之间的夺嫡坐了十年诏狱,故而对皇家的忠诚非其他文官所比拟的。
况且,内阁的存在除了帮助皇帝打理政务外,还有制衡六部的意味,正统帝需要文官集团中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的大员,而杨溥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杨溥的逝世震动了京城的官场,正统帝为此更是辍朝一日以示哀悼,这份殊荣实属难得。
随后,正统帝追赠杨溥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并且授予他的孙子杨寿为尚宝司丞,令有司衙门的人安排其归葬故乡。
至此,曾经在大明官场上叱咤风云的“三杨”时代缓缓落下了帷幕,大明的官场正式进入了内廷与文官集团博弈的历史时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