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19 第八十五章 故人与故事(上)
- 820 第八十六章 故人与故事(下)
- 821 第八十七章 为资源 为远航
- 822 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
- 823 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
- 824 第九十章 年轻人的风景
- 825 第九十一章 界限
- 826 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
- 827 第九十三章 新舰 人选
- 828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夕
- 829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 830 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战(1)
- 831 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战(2)
- 832 第九十八章 平壤之战(3)
- 833 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战(4)
- 834 第一百章 灭国(上)
- 835 第一百零一章 灭国(下)
- 836 第一百零二章 属于朕(上)
- 837 第一百零三章 属于朕(中)
- 838 第一百零四章 属于朕(下)
- 839 第一百零五章 传说
- 840 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
- 841 第一百零八章 倭国
- 842 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
- 843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马海战(1)
- 84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马海战(2)
- 845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马海战(4)
- 84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胜利的成果
- 847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记起来
- 84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们跟你们不同
- 84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谓之天理
- 850 第一百二十章 劝降
- 85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
- 85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
- 853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战
- 85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来杀人
- 85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无灵
- 856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
- 85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规矩
- 85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契机
- 85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860 第一百三十章 追杀
- 86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远洋航线
- 862 第一百三十二章 烹小鲜
- 863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
- 86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异象
- 86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见陛下
- 86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星人
- 86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发
- 86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天机
- 86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机
- 870 第一百四十章 铁血手腕
- 87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
- 872 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开昆仑
- 873 第一百四十三章 热血未冷
- 874 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兹
- 875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与能耐
- 876 第一百四十九章 监察院
- 877 第一百五十章 刑讯
- 878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条狗的诞生
- 879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惊
- 880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军势汹涌
- 881 第一百五十四章 长安舰与白牛
- 882 第一百五十五章 灯笼
- 883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进展与大行动
- 884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福星
- 885 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营
- 886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战前夕
- 887 第一百六十章 圣军
- 888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战
- 889 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惧
- 890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护府疏勒镇
- 891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万威
- 892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斗志
- 893 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
- 894 第一百四十章 重新来过
- 895 第一百四十一章 避实击虚
- 896 第一百四十三章 确定行踪
- 89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面进攻
- 898 第一百四十五章 棋逢对手
- 89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应对
- 900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陌刀阵
- 901 第一百四十八章 黑链锁天
- 90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胜一击
- 903 第一百五十章 南部战局
- 90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触手可及的胜利
- 905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官倾城与狼牙军
- 906 第一百八十章 胜负已分
- 907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牛
- 908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最后时刻
- 909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强者的心
- 910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面恢复
- 911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2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相
- 913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4 第一百八十七章 身份与任务
- 915 第一百八十八章 焦点(上)
- 916 第一百八十九章 焦点(中)
- 917 第一百九十章 焦点(下)
- 918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击
- 919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第一(中)
- 920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下第一(下)
- 921 第一百九十五章 马伦的力量(上)
- 922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马伦的力量(中)
- 923 第一百九十七章 马伦的力量(下)
- 924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激斗
- 925 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方
- 926 第二百章 向前(1)
- 927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28 第二百零二章 向前(3)
- 929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30 第二百零四章 向前(5)
- 931 第二百零五章 向前(6)
- 932 第二百零六章 大胜(1)
- 933 第二百零七章 大胜(2)
- 934 第二百零八章 大胜(3)
- 935 第二百零九章 福星
- 936 第二百一十章 叛徒的人生哲学
- 937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友好同盟
- 938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算远
- 939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只小羊
- 94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星海璀璨
- 941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决胜(1)
- 942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决胜(2)
- 943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决胜(3)
- 944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决胜(4)
- 94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胜(5)
- 946 第一百二十章 决胜(6)
- 947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胜(7)
- 948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决胜(8)
- 949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胜(9)
- 950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胜(10)
- 95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上)
- 952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下)
- 953 第一百二十七章 岁月忽已晚(上)
- 954 第一百二十八章 岁月忽已晚(下)
- 955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后的疑难(上)
- 956 第一百三十章 最后的疑难(中)
- 957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疑难(下)
- 958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
- 959 第一百三十三章 胜利意味着什么
- 960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降
- 961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 文明
- 962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万四千年(1)
- 963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万四千年(2)
- 964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两万四千年(3)
- 965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两万四千年(4)
- 966 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天下(上)
- 967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一统天下(中)
- 968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统天下(下)
- 969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万年(上)
- 970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唐万年(下)
- 971 第一章 至暗时刻(1)
- 972 第二章 至暗时刻(2)
- 973 第三章 至暗时刻(3)
- 974 第四章 至暗时刻(4)
- 975 第五章 至暗时刻(5)
- 976 第六章 至暗时刻(6)
- 977 第七章 至暗时刻(7)
- 978 第八章 至暗时刻(8)
- 979 第九章 至暗时刻(9)
- 980 第十章 至暗时刻(10)
- 981 第十一章 英雄
- 982 第十二章 恐惧
- 983 第十三章 团队
- 984 第十四章 异常(上)
- 985 第十五章 异常(中)
- 986 第十六章 异常(下)
- 987 第十七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1)
- 988 第十八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2)
- 989 第十九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3)
- 990 第二十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4)
- 991 第二十一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5)
- 992 第二十二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6)
- 993 第二十三章 团队建成
- 994 第二十四章 出发
- 995 第二十五章 天魔世界
- 996 第二十六章 探查
- 997 第二十七章 进展与难题
- 998 第二十八章 解决方案
- 999 第二十九章 十万之众
- 1000 第三十章 行动开始
- 1001 第三十一章 城市瘫痪
- 1002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
- 1003 第三十三章 作战
- 1004 第三十四章 共进退
- 1005 第三十五章 态度
- 1006 第三十六章 不给活路
- 1007 第三十七章 难以面对的艰难
- 1008 第三十八章 只有人类自己
- 1009 第三十九章 共同需求
- 1010 第四十章 存亡之役(1)
- 1011 第四十一章 存亡之役(2)
- 1012 第四十二章 存亡之役(3)
- 1013 第四十三章 存亡之役(4)
- 1014 第四十四章 存亡之役(5)
- 1015 第四十五章 存亡之役(6)
- 1016 第四十六章 存亡之役(7)
- 1017 第四十七章 存亡之役(8)
- 1018 第四十八章 存亡之役(9)
- 1019 第四十九章 存亡之役(10)
- 1020 第五十章 存亡之役(11)
- 1021 第五十一章 存亡之役(12)
- 1022 第五十二章 存亡之役(13)
- 1023 第五十三章 存亡之役(14)
- 1024 第五十四章 同归于尽
- 1025 第五十五章 最大的恐怖(上)
- 1026 第五十六章 最大的恐怖(中)
- 1027 第五十七章 最大的恐怖(下)
- 1028 第五十八章 身陷敌境
- 1029 第五十九章 疑难杂症(上)
- 1030 第六十章 疑难杂症(下)
- 1031 第六十一章 冠冕堂皇(上)
- 1032 第六十二章 冠冕堂皇(下)
- 1033 第六十三章 幸福与阵痛
- 1034 第六十四章 目标
- 1035 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
- 1036 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
- 1037 第六十七章 最后的战争(1)
- 1038 第六十八章 最后的战争(2)
- 1039 第六十九章 最后的战争(3)
- 1040 第七十章 最后的战争(4)
- 1041 第七十一章 最后的战争(5)
- 1042 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剑
- 1043 第七十三章 议和
- 1044 第七十四章 邪恶与正义
- 1045 第七十五章 长存与再会(大结局)
- 1046 新书《第一氏族》已在纵横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不出李晔所料,旬日后前往渤海国的使臣带回消息,渤海王大玮瑎愿意再度向大唐称臣,服从大唐诏令。一起回来的还有渤海国的使者。
李晔没有在辽东城召见渤海国使者,而是安排对方直接前往长安朝贡。至于使者奉上的国书中,勃海王大玮瑎主动提出的,可以派遣军队修士,跟随唐军作战的建议,被李晔委婉拒绝。
他看不上渤海国这点力量,让他们参战,多半只有拖后腿的份。
接下来的行动顺理成章,唐军分批渡过鸭渌水,直扑大同江流域。
此时半岛形势,北部为弓裔建立的后高丽王朝,又称后高句丽,领地面积依旧是最大的,西南部则是甄萱建立的后百济王朝,东南部依然是新罗王朝。
故此,唐军首先要打击的对手,跟两百多年前也没多大区别,都是高句丽。只不过跟当年的高句丽相比,眼下的高句丽地盘太小了些,北部大片土地都落在了渤海国手里。
因为大同江上游在渤海国手中,而下游至出海口在后高句丽手中,所以大军第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平壤城。
“十年前,新罗内乱,盗贼四起,乱兵横行,率先举起大旗的,是现在的后百济王甄萱。这个所谓的后高句丽王弓裔,原是高句丽王族后裔,他起兵的地方并不在原百济的领地内,而是在北部。
“后来他逐渐占据原高句丽大片领地,在甄萱自称后百济王后,也自称后高句丽王,算得上是浴血百战成就的大位。”
行军休息的途中,牛蛋跟二狗子聊起此战要剪除的对手。
现如今,牛蛋已经不是都头,而是副都指挥使,二狗子已经是指挥使,且因为进长安修行学院呆了两年,名字也改了,叫作许仲,也就是姓氏加上排行。
两人眼下都是禁军将士,平日里就驻扎在幽州,这回大军东征,调集的都是北境附近的禁军队伍,他们也在出战之列。
“跟契丹人比起来,这些高丽人不是差了许多?看来这回战事会比较顺利,军功容易到手。”二狗子嘿嘿笑了两声,摩拳擦掌。
牛蛋给了他脑袋一巴掌,没好气的骂道:“都已经是指挥使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沉稳,到了战场上,那是能轻敌的?所有的对手,在没变成死人之前,都值得你拼尽全力!”
二狗子连忙点头应是,然而嘿嘿的笑声却没停止,显然也没太把牛蛋的话听进去,满脸都是对军功的美好向往。
牛蛋对二狗子的心情很理解,对方毕竟成亲没多久,而且刚刚有了孩子,现在正是满脑子建功立业,搏一个封妻荫子前程的想法。男人就是这样,成家之后就想着赶紧事业发达,好让妻子得享荣华富贵。
作为过来人,牛蛋每天都要对二狗子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核心就是让他悠着点,别到了战场上就记得不要命的拼杀了,能够活着回去才是对妻子最大的负责。
而此时,后高句丽往弓裔,也得知了唐军即将来袭的消息。
作为一个王族后裔,弓裔颇有远见卓识,胸怀也不小,十年的沙场征战也培养了他各方各
面的枭雄素质——虽然征战十年,也没打出方圆千里的地盘。
之前举世攻唐的时候,派遣修士响应契丹号召的,就是弓裔。
新罗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国中乱了都无法平定,自然无暇分心他顾。况且现在新罗地盘跟大唐隔得远,而百济则是偏安一隅,也没那么多想法。
唯独弓裔,自觉是高句丽王族,跟大唐皇朝有着历史遗留的深仇大恨,从情感上说,他不想看到唐朝再度强大,从理智上讲,唐朝若是恢复鼎盛面貌,就有可能再度出兵高句丽。
所以他派遣了一部分修士去跟契丹共襄盛举。
只可惜,最后的结果很不美好。举世攻唐那般浩浩荡荡的攻势,莫说没能覆灭唐朝,甚至都没能阻止唐朝国势大兴,这让弓裔这两年一直很不开心。
不开心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源于忧虑。
此次得知唐军来袭,弓裔几乎是一惊而起,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连忙召集麾下重臣,商议应对唐军来袭的策略。
之前那些在高句丽,也算是纵横捭阖的文臣武将,听说大唐前来攻伐,大部分都是胆战心惊,吓得半天拿不出一个有效策略。
一少部分则是沉浸在过往征战的辉煌成果中,完全不能理解唐朝的强大,口口声声说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回一定要效仿先王击败隋朝大军一样,将唐军杀得尸积如山,再垒一座京观出来。
面对吵吵嚷嚷的臣子,弓裔忧愁万分。
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的不说,契丹兵锋之盛、修士之强,他还是清楚的,连契丹联合四方掀起的困局,都被唐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撕碎,他如何敢夜郎自大?
就在弓裔夜不能寐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前去刺探军情的修士回报,说唐军此番来攻,只出动了步骑十万。
“只有十万步骑?”弓裔听到这个数字,就好像站在悬崖上的人,忽然发现所谓悬崖其实只有一丈高,根本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惊喜的禁不住仰天大笑。
“竟然只发动十万步骑,就赶来攻打我们,这未免太小看人了!”
“唐朝太骄傲自满了,他们只是自取其辱!”
“区区十万兵马,这根本就是来送死!”
文官武将们被弓裔告知这个消息后,几乎是同时振奋起来。在他们眼中,唐朝这就是得意忘形了,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种骄傲自大的用兵策略,无疑是给了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王!唐朝欺人太甚,末将断然不能容忍,请大王许末将出征,末将必定让唐朝知道,什么叫百战精兵!”
“大王,末将请为先锋!”
武将们在高兴之余,立马纷纷请战。就算是之前最悲观的人,在得知唐军只有十万后,也有了搏一搏的战心。
弓裔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眼下的高句丽的确不强,跟两百多年前的高句丽都没得比,唐朝若是重兵来攻,他还真的会坐立难安。
但是如今看来,唐朝皇帝李晔,也没有别人传得那么神,赢了举世攻唐那样的大战后,还
是和其他人一样,不可避免的膨胀了。现在竟然只想用十万兵马就灭亡高句丽,这就是在犯错,是在给自己机会!
弓裔面带微笑,捻着胡须寻思半响,还是认为不可大意,唐军战力还是很强的,必须全力以赴,干净果断的将唐军击败,把唐朝打痛打怕,这样他们知道了厉害,就不会再成天觊觎这片土地了。
念及于此,弓裔开始点将:“裴玄庆,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防御使,即日赶赴平壤城,主持平壤战事。申崇谦,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宣慰使,配合裴将军作战。你二人此行,务必不能让唐军渡过大同江!”
裴玄庆是弓裔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申崇谦是他麾下最足智多谋的谋士,让这两人一起出动,弓裔是没有丝毫保留。
裴玄庆与申崇谦相继起身领命,都是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大王放心,我等定让唐军有来无回!”
七月下旬,唐军在平壤城外完成集结。
赵破虏视察过平壤城防后,回头向李晔禀报:“陛下,平壤城的城防十分严密,护城河被紧急加快、挖深过,城墙也被加固加高了不少,各种防御器械很完备,看来高丽是打定主意严防死守了。”
唐军进入高句丽境内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成规模的抵抗,高句丽军队、修士莫说没有在野外出现,就连边地几个大小城池,都被对方直接弃守。
很明显,高句丽是集中兵力布防在平壤城一线,为的就是不给唐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五指紧握成拳,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让唐军攻不下坚城,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李晔对高句丽的策略并不意外,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平壤城中有多少守军?”
赵破虏回答道:“根据末将观察,再综合各方面情报,平壤城中有守军不下二十万,且左右两座卫城中,各有精兵不下五万!”
平壤城与左右两座卫城,借助地形组成了一个品字形防御体系,互为犄角,从战略上看颇为难解。
李晔露出意味莫名的笑意,“面对十万步骑,三十万兵马竟然踞城而守,朕平生也算征战不少,这种奇怪的战争却还没打过。”
赵破虏自然是理解李晔的意思,也跟着笑道:“若是在咱们国内,战争自然不会是这种打法,唐人可没不管不顾做缩头乌龟的习惯。依臣之见,这些高丽人估计是吓着了......”
攻城方的兵力,必然是守城方的数倍,这是战争常态,没有数倍于敌的兵力,攻防就不敢攻城。同理,防守方若是有数倍兵力,就不会死守城墙,而是会主动跟敌军野外交战。
毕竟,守城虽然占便宜,但对城池本身却是莫大伤害,城中的屋舍建筑、财富百姓都会在战争中遭受莫大损失。所以踞城而守往往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最后一种战法。
李晔摆摆手,示意赵破虏不必多说,直接道:“高丽以为当缩头乌龟,就能保得性命,却不知这也得龟壳够硬才行。传令三军,明日攻城,朕要让高丽人知道,大唐七万步卒,足以攻克世间任何一座坚城!”
“臣领命!”
李晔没有在辽东城召见渤海国使者,而是安排对方直接前往长安朝贡。至于使者奉上的国书中,勃海王大玮瑎主动提出的,可以派遣军队修士,跟随唐军作战的建议,被李晔委婉拒绝。
他看不上渤海国这点力量,让他们参战,多半只有拖后腿的份。
接下来的行动顺理成章,唐军分批渡过鸭渌水,直扑大同江流域。
此时半岛形势,北部为弓裔建立的后高丽王朝,又称后高句丽,领地面积依旧是最大的,西南部则是甄萱建立的后百济王朝,东南部依然是新罗王朝。
故此,唐军首先要打击的对手,跟两百多年前也没多大区别,都是高句丽。只不过跟当年的高句丽相比,眼下的高句丽地盘太小了些,北部大片土地都落在了渤海国手里。
因为大同江上游在渤海国手中,而下游至出海口在后高句丽手中,所以大军第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平壤城。
“十年前,新罗内乱,盗贼四起,乱兵横行,率先举起大旗的,是现在的后百济王甄萱。这个所谓的后高句丽王弓裔,原是高句丽王族后裔,他起兵的地方并不在原百济的领地内,而是在北部。
“后来他逐渐占据原高句丽大片领地,在甄萱自称后百济王后,也自称后高句丽王,算得上是浴血百战成就的大位。”
行军休息的途中,牛蛋跟二狗子聊起此战要剪除的对手。
现如今,牛蛋已经不是都头,而是副都指挥使,二狗子已经是指挥使,且因为进长安修行学院呆了两年,名字也改了,叫作许仲,也就是姓氏加上排行。
两人眼下都是禁军将士,平日里就驻扎在幽州,这回大军东征,调集的都是北境附近的禁军队伍,他们也在出战之列。
“跟契丹人比起来,这些高丽人不是差了许多?看来这回战事会比较顺利,军功容易到手。”二狗子嘿嘿笑了两声,摩拳擦掌。
牛蛋给了他脑袋一巴掌,没好气的骂道:“都已经是指挥使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沉稳,到了战场上,那是能轻敌的?所有的对手,在没变成死人之前,都值得你拼尽全力!”
二狗子连忙点头应是,然而嘿嘿的笑声却没停止,显然也没太把牛蛋的话听进去,满脸都是对军功的美好向往。
牛蛋对二狗子的心情很理解,对方毕竟成亲没多久,而且刚刚有了孩子,现在正是满脑子建功立业,搏一个封妻荫子前程的想法。男人就是这样,成家之后就想着赶紧事业发达,好让妻子得享荣华富贵。
作为过来人,牛蛋每天都要对二狗子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核心就是让他悠着点,别到了战场上就记得不要命的拼杀了,能够活着回去才是对妻子最大的负责。
而此时,后高句丽往弓裔,也得知了唐军即将来袭的消息。
作为一个王族后裔,弓裔颇有远见卓识,胸怀也不小,十年的沙场征战也培养了他各方各
面的枭雄素质——虽然征战十年,也没打出方圆千里的地盘。
之前举世攻唐的时候,派遣修士响应契丹号召的,就是弓裔。
新罗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国中乱了都无法平定,自然无暇分心他顾。况且现在新罗地盘跟大唐隔得远,而百济则是偏安一隅,也没那么多想法。
唯独弓裔,自觉是高句丽王族,跟大唐皇朝有着历史遗留的深仇大恨,从情感上说,他不想看到唐朝再度强大,从理智上讲,唐朝若是恢复鼎盛面貌,就有可能再度出兵高句丽。
所以他派遣了一部分修士去跟契丹共襄盛举。
只可惜,最后的结果很不美好。举世攻唐那般浩浩荡荡的攻势,莫说没能覆灭唐朝,甚至都没能阻止唐朝国势大兴,这让弓裔这两年一直很不开心。
不开心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源于忧虑。
此次得知唐军来袭,弓裔几乎是一惊而起,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连忙召集麾下重臣,商议应对唐军来袭的策略。
之前那些在高句丽,也算是纵横捭阖的文臣武将,听说大唐前来攻伐,大部分都是胆战心惊,吓得半天拿不出一个有效策略。
一少部分则是沉浸在过往征战的辉煌成果中,完全不能理解唐朝的强大,口口声声说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回一定要效仿先王击败隋朝大军一样,将唐军杀得尸积如山,再垒一座京观出来。
面对吵吵嚷嚷的臣子,弓裔忧愁万分。
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的不说,契丹兵锋之盛、修士之强,他还是清楚的,连契丹联合四方掀起的困局,都被唐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撕碎,他如何敢夜郎自大?
就在弓裔夜不能寐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前去刺探军情的修士回报,说唐军此番来攻,只出动了步骑十万。
“只有十万步骑?”弓裔听到这个数字,就好像站在悬崖上的人,忽然发现所谓悬崖其实只有一丈高,根本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惊喜的禁不住仰天大笑。
“竟然只发动十万步骑,就赶来攻打我们,这未免太小看人了!”
“唐朝太骄傲自满了,他们只是自取其辱!”
“区区十万兵马,这根本就是来送死!”
文官武将们被弓裔告知这个消息后,几乎是同时振奋起来。在他们眼中,唐朝这就是得意忘形了,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种骄傲自大的用兵策略,无疑是给了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王!唐朝欺人太甚,末将断然不能容忍,请大王许末将出征,末将必定让唐朝知道,什么叫百战精兵!”
“大王,末将请为先锋!”
武将们在高兴之余,立马纷纷请战。就算是之前最悲观的人,在得知唐军只有十万后,也有了搏一搏的战心。
弓裔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眼下的高句丽的确不强,跟两百多年前的高句丽都没得比,唐朝若是重兵来攻,他还真的会坐立难安。
但是如今看来,唐朝皇帝李晔,也没有别人传得那么神,赢了举世攻唐那样的大战后,还
是和其他人一样,不可避免的膨胀了。现在竟然只想用十万兵马就灭亡高句丽,这就是在犯错,是在给自己机会!
弓裔面带微笑,捻着胡须寻思半响,还是认为不可大意,唐军战力还是很强的,必须全力以赴,干净果断的将唐军击败,把唐朝打痛打怕,这样他们知道了厉害,就不会再成天觊觎这片土地了。
念及于此,弓裔开始点将:“裴玄庆,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防御使,即日赶赴平壤城,主持平壤战事。申崇谦,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宣慰使,配合裴将军作战。你二人此行,务必不能让唐军渡过大同江!”
裴玄庆是弓裔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申崇谦是他麾下最足智多谋的谋士,让这两人一起出动,弓裔是没有丝毫保留。
裴玄庆与申崇谦相继起身领命,都是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大王放心,我等定让唐军有来无回!”
七月下旬,唐军在平壤城外完成集结。
赵破虏视察过平壤城防后,回头向李晔禀报:“陛下,平壤城的城防十分严密,护城河被紧急加快、挖深过,城墙也被加固加高了不少,各种防御器械很完备,看来高丽是打定主意严防死守了。”
唐军进入高句丽境内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成规模的抵抗,高句丽军队、修士莫说没有在野外出现,就连边地几个大小城池,都被对方直接弃守。
很明显,高句丽是集中兵力布防在平壤城一线,为的就是不给唐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五指紧握成拳,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让唐军攻不下坚城,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李晔对高句丽的策略并不意外,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平壤城中有多少守军?”
赵破虏回答道:“根据末将观察,再综合各方面情报,平壤城中有守军不下二十万,且左右两座卫城中,各有精兵不下五万!”
平壤城与左右两座卫城,借助地形组成了一个品字形防御体系,互为犄角,从战略上看颇为难解。
李晔露出意味莫名的笑意,“面对十万步骑,三十万兵马竟然踞城而守,朕平生也算征战不少,这种奇怪的战争却还没打过。”
赵破虏自然是理解李晔的意思,也跟着笑道:“若是在咱们国内,战争自然不会是这种打法,唐人可没不管不顾做缩头乌龟的习惯。依臣之见,这些高丽人估计是吓着了......”
攻城方的兵力,必然是守城方的数倍,这是战争常态,没有数倍于敌的兵力,攻防就不敢攻城。同理,防守方若是有数倍兵力,就不会死守城墙,而是会主动跟敌军野外交战。
毕竟,守城虽然占便宜,但对城池本身却是莫大伤害,城中的屋舍建筑、财富百姓都会在战争中遭受莫大损失。所以踞城而守往往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最后一种战法。
李晔摆摆手,示意赵破虏不必多说,直接道:“高丽以为当缩头乌龟,就能保得性命,却不知这也得龟壳够硬才行。传令三军,明日攻城,朕要让高丽人知道,大唐七万步卒,足以攻克世间任何一座坚城!”
“臣领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