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13章 ·旻河酒店
- 14 第14章 ·神算如是
- 15 第15章 ·竹墨清兰
- 16 第16章 ·太古灵珠
- 17 第17章 ·上仙灵华
- 18 第18章 ·小楼话别
- 19 第19章 ·寂静深林
- 20 第20章 ·旻水晨暮
- 21 第21章 · 星火之源
- 22 第22章 · 日冕悲歌
- 23 第23章 · 匠剑遗孤
- 24 第24章 · 匠心神普
- 25 第25章 · 冷雨贺喜
- 26 第26章 · 苦果无量
- 27 第27章 · 泪洒新堂
- 28 第28章 · 鱼目混珠
- 29 第29章 · 入木三分
- 30 第30章 ·好歹不识
- 31 第31章 ·心灰意尘
- 32 第32章 ·狡兔撞株
- 33 第33章 ·南城之怒
- 34 第34章 ·后知后觉
- 35 第35章 ·熊胆护心丸
- 36 第36章 ·意浅情深
- 37 第37章 ·天网恢恢
- 38 第38章 ·波澜再起
- 39 第39章 ·智挑尹太师
- 40 第40章 ·小楼重逢
- 41 第41章 ·南山之巅
- 42 第42章 ·作诵南山
- 43 第43章 ·谦逊之名
- 44 第44章 ·怪蛇邬勾
- 45 第45章 ·忠义之士
- 46 第46章 ·夜行国公府
- 47 第47章 ·神秘哑夫
- 48 第48章 ·玄勾剑法
- 49 第49章 ·奇峰婀蚕
- 50 第50章 · 泪别马家村
- 51 第51章 ·任以师为
- 52 第52章 ·逶迤之变
- 53 第53章 ·夜闯万和宫
- 54 第54章 ·时至深秋
- 55 第55章 剧透篇·情殇
- 56 第56章 ·浴火重生
- 57 第57章 ·隐姓埋名
- 58 第58章 ·西市之乱
- 59 第59章 ·太岩剑法
- 60 第60章 ·无常双煞
- 61 第61章 ·变世之劫
- 62 第62章 ·燕子豫、鲁司马
- 63 第63章 ·九黎刀法
- 64 第64章 ·神秘怪人
- 65 第65章 ·惊世阴谋
- 66 第66章 ·上古尸妖
- 67 第67章 ·孽心蛊
- 68 第68章 ·骊山烽烟起
- 69 第69章 ·烽火戏诸侯
- 70 第70章 ·策计引犬羊
- 71 第71章 ·仗义身先死
- 72 第72章 ·劫后重逢
- 73 第73章 ·作名缪涵
- 74 第74章 ·王宫密牢
- 75 第75章 ·奇人异士
- 76 第76章 ·天灵夺魄阵
- 77 第77章 ·非常之败
- 78 第78章 ·沅溪楼前绝煞剑
- 79 第79章 ·铁臂神君楚西门
- 80 第80章 ·异洗沅溪楼
- 81 第81章 八十回·纵火葬西周,万镞覆贤侯
- 82 第82章 ·丝发连心
- 83 第83章 ·赤炎树下候佳音
- 84 第84章 ·永恒之力
- 85 第85章 ·双宿栖,难离舍
- 86 第86章 ·精诚所至
- 87 第87章 ·月圆圆,人满满
- 88 第88章 ·司马府风云再起
- 89 第89章 ·不死身,无双剑
- 90 第90章 ·凤舞擒尸妖
- 91 第91章 ·绝、悟
- 92 第92章 ·仙师问情
- 93 第93章 ·白发为证
- 94 第94章 ·异子降世
- 95 第95章 ·岁月静好
- 96 第96章 ·妖邪之主
- 97 第97章 ·踏焰一怒终为谁?
- 98 第98章 风霜篇·断肠
- 99 第99章 ·询诊问医
- 100 第100章 ·所托非人
- 101 第101章 ·遇困幽谷
- 102 第102章 ·绝处逢生
- 103 第103章 ·身世成迷
- 104 第104章 ·情愫暗生
- 105 第105章 ·欺人太甚
- 106 第106章 ·煮剑成茶
- 107 第107章 ·自食其果
- 108 第108章 ·知而言破、薄而不揭
- 109 第109章 ·柳暗媒明
- 110 第110章 ·得遇春风意欲还
- 111 第111章 ·强人所难
- 112 第112章 ·夏水与冰
- 113 第113章 ·父母之命
- 114 第114章 ·姐妹情深
- 115 第115章 ·偶得脉络经
- 116 第116章 ·逆而出逃
- 117 第117章 ·瑰意琦行
- 118 第118章 ·心有阴阳、殊知无愧?
- 119 第119章 ·王父退婚
- 120 第120章 ·莫如知己
- 121 第121章 ·好狠的黑袍人
- 122 第122章 ·洪荒凶兽
- 123 第123章 ·瞠乎后矣,古脉危机
- 124 第124章 ·百口莫辩
- 125 第125章 ·浊水难清
- 126 第126章 ·末路逢谗毁
- 127 第127章 ·恕难从命
- 128 第128章 ·睹睹堪之
- 129 第129章 ·鬼面青袍
- 130 第130章 ·杨尧拜师
- 131 第131章 ·西晋弃人赵叔带
- 132 第132章 ·捉箸而戏
- 133 第133章 ·西域火蟾
- 134 第134章 ·清水赶火蟾
- 135 第135章 ·阴阳相克、冰火相生
- 136 第136章 ·寻酒追凶
- 137 第137章 ·古脉之灾
- 138 第138章 ·徐蔓蓉牛刀小试
- 139 第139章 ·携王门徒
- 140 第140章 ·受人之托
- 141 第141章 ·名声在外
- 142 第142章 《妖春秋》回炉重造,敬请期待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3章 · 匠剑遗孤
第23章 · 匠剑遗孤
行至正厅,门人已将箱子抬了进来,见到伯勉,心中好奇,便问道:“少爷,这箱中装的是什么礼物?为何如此之轻?”
伯勉笑道:“你将箱子打开一看便知。”
那侍卫依言将箱子打开,见里面只不过是些旧衣物,大小不齐,心中不解,一脸茫然的望着伯勉。只听伯勉道:“你速将这些衣物拿去市集,找裁缝依这衣物尺寸赶制十二件礼装,迎亲所用,酉时前必须制出。”言至此,顿了顿,又道:“记得换个箱子。”
那侍卫“哦”了一声,便即将衣物取出,装在旧箱之内,提着箱子出门去了。此时又有仆人购了彩礼回府,但听伯勉道:“你将彩礼放下,随我去西市买鱼?”
那仆人一脸茫然,奇问道:“买鱼?南街不远便是鱼市,为何要去西市买?”
只听伯勉道:“勿须多问,随我来便是。”
那仆人“哦”了一声,只觉少爷今日言行古怪,也不敢多问,便随伯勉一起朝西市而去。
到得西市,伯勉轻易便于商贩处打听到莫二拐所在,当即与仆人一起前去。莫二拐一见是伯勉,忙起身相迎,笑道:“公子换了衣衫,可比早些俊朗得多了。”微一迟疑,又道:“俺这鱼……还没卖完呢……”
伯勉笑道:“在下便是前来向莫大叔买鱼的,你看看剩下这些鱼值得几钱,我全数要了。”
莫二拐知其所来定是为了要见那朱家女娃子,随即言道:“也罢!公子自将这些鱼拿去,我带公子去见那朱家小妮子便是。”
伯勉道:“莫大叔误会了,在下此来真是为了买鱼,今日家中有喜事,宴请宾客确实需要这些鱼,至于见那朱家小妹妹,我酉时再来也成。”
莫二拐哈哈一笑,言道:“公子好不狡猾,现下午时未至,你便将俺的鱼尽数买了去,俺若不带你去见那小妮子,难不成再去河中捞些鱼来卖?”
伯勉也是哈哈一笑,吩咐仆人将鱼全数运回府中,自己与莫二拐一起前往聆风渡口,登船渡河,朝莫家村而去。
行至莫家村,莫二拐指着山腰上一间破旧不堪的草屋道:“村头那间草屋便是朱胖子家。”
伯勉见那屋子甚是简陋,除主体几根木柱石梁外,其余均是由一些竹木和树枝搭建而成,屋顶却只是铺了些枯草,若是遇上雷雨天,屋内定会雨泽不堪。心中暗觉奇怪,这朱胖子明明有如此价值不菲的美玉,为何还要住这等破旧简陋的屋子。
两人沿着山路来到屋前,伯勉见墙角倒着两根锄头,屋外开了块菜园子,园中种了些蔬菜,一行行排列得整整齐齐。屋旁有个石头砌成的蓄水池。水池上飘着个葫芦瓢,水池旁边放着两个木桶,一个已然坏掉。屋后乃是片竹林,院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竹叶,好似很久没人打扫了一般。此刻屋门忽然打开,从里屋走出一个女娃,年纪不过十岁左右,衣着朴实简单,手中提了个竹筒。那女娃见伯勉与莫二拐站在门口,稍稍看了一眼,却也不惊,自行走到蓄水池旁,拿起葫芦瓢打了瓢水,咕噜咕噜喝了起来。喝完便将瓢中余下的水倒入竹筒内,又转身进屋去了。
伯勉见那女娃虽穿着粗布麻衣,但面容清秀,双眸明澈,十分乖巧。抬手顿足间无不透出一股雅气,并不像平常农家孩童。心中好奇,随即也推门进到屋内。那女娃见到伯勉进来,也不惊惧,好似旁若无人一般。只是她蹲在地上,右手握着根竹枝,竹枝头部用麻布包裹着,在竹筒中沾了些水,正于一块大石板上写字。伯勉移步上前,见她正写到:……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写在这里便停了下来。伯勉见她字体朴实无华,工整坚毅,前面所写已干,这后面几字倒也能算是尤劲有余。那女娃微微皱眉,沉思了片刻,见伯勉正站在一旁望着自己,随即问道:“先生可知后来如何写?”
伯勉微微一笑,走到她旁边也蹲了下来,伸手从她手中接过竹枝,占了些水,在那几个字后面写到:非朝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者而不早辩也。
这几字伯勉倒也写的工整,实而不华,笔势雄奇,并纳乾坤,却又不受拘束,顿转纵逸。直看得那女娃双目圆睁,一脸惊奇。半晌才将目光从石板上移至伯勉身上,赞道:“先生的字比舅舅写得还好。”随即又回头望着石板,将上面所写一一读出,问道:“此篇何解?”
伯勉将竹枝递还于她,微微一笑,言道:“此篇出至《周易》。言凡事皆有原因,善恶终有报,若不以善义为辩,时日久了便会惹来灾祸上身。”
那女娃细眉微皱了皱,沉思了片刻,突然愁楚起来,喃喃道:“想便是我前世为恶太多,现下才应用此报。”
伯勉见他小小年纪竟做出一副如此深沉的表情,不觉有些惊讶。忽又听那女娃转头问道:“我舅舅是不是也死了?”
听得此言,伯勉有些错愕,想必她口中所言的舅舅便是那个朱胖子了,这女娃小小年纪,独个在家中呆了两日,竟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有此一问出此言。实令人难以置信。随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姓蔓蓉。”徐蔓蓉道
伯勉微微一笑,眼中不觉露出一丝怜意,道:“朱胖子可是你舅舅吗?”
徐蔓蓉微微将头低下,轻点了两下,低声道:“他叫朱长青。”
伯勉从怀中取出那只玉镯来,递于蔓蓉,道:“这是你舅舅临终前拖我交予你的东西。”
徐蔓蓉抬头看了看,轻轻将玉镯接过,放在胸前。又低头喃喃的道:“我就知道,他也死了。”
伯勉见她听闻噩耗,不哭不闹,脸上竟显现出超乎年龄的沧桑感。暗自称奇,心道“这女娃年纪虽小,但行为言语形同大人,仿佛久历风尘,饱受沧桑一般。”随即问道:“你可还有什么亲人吗?”
只见徐蔓蓉一副目视神飞,若有所思的样子。良久,才微微摇了摇头。
伯勉见她孤苦无依,身世可怜,不觉竟升起了恻隐之心,轻叹一声,随即问道:“蔓蓉可愿意跟先生学习写字?”
徐蔓蓉不答,仍一动不动的蹲在地上,手中紧紧抓着那只玉镯,双瞳不知在看何处。良久,才见她眼角沁出泪来。
伯勉用手轻轻将她眼角泪花抹去。蔓蓉这才微转过头来,看着伯勉,她脸上那沉着的表情似乎再也绷不住了,渐渐的嘴角变得扭曲,鼻头抽搐,竟扑到伯勉怀中,大哭起来,伯勉不经感叹,毕竟只是个孩子。
伯勉被她这一哭触动心情,竟也伤感起来,想到朱胖子,虽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归根究底,确是被那气灵珠累死,心中黯然,轻轻伸手摸了摸蔓蓉的头,岂知这一摸,蔓蓉更是放肆,哭得越发伤心,眼泪犹若骤雨一般。良久,才稍稍安静下来,只是停止了哭泣,却仍趴在伯勉怀中抽咽着。
朱胖子死后,蔓蓉便成了孤女,从此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如她这般小小年纪,且不说有无生存之力,即便是日后长大成人,也定将受人欺辱。伯勉心下不忍,随即对蔓蓉言道:“蓉儿可愿意跟先生去?先生教你读书写字如何?”
只见蔓蓉摇了摇头,并不作答。伯勉很是意外,随即问道:“为何不愿?”
蔓蓉这才爬起身来,伸手搽去眼角泪痕,言道:“蓉儿哪儿也不去,蓉儿是天上的扫帚星,只会害人。”
伯勉听言,心中忽得生出一种莫名的酸楚,只觉这女娃小小年纪,竟如此悲观,人之本能的成长信念,已然扭曲。伯勉摇了摇头,低声责道:“胡说,谁告诉你的?”
“奶奶说的,奶奶说蓉儿是灾星下凡,刚一出身就克死了娘,五岁时又克死了爷爷,八岁那年,便把爹爹也克死了,奶奶说她不想被蓉儿克着,所以要用火将蓉儿送回天上去。”蔓蓉道。
伯勉听得此言,骇然失色,想必是这狠心的奶奶要将自己的孙女活活烧死,才被朱胖子将她救出,逃至于此。不经感叹天下怎会有如此无良的奶奶,更是同情这女娃的遭遇。又听蔓蓉问道:“舅舅也是被蓉儿克死的吗?”
伯勉听到此处,不经黯然,半晌才苦苦一笑,对蔓蓉道:“胡说,你舅舅乃是被贼人所害,蓉儿不是扫帚星,蓉儿聪明乖巧,决计不会是克人的灾星,你奶奶胡说八道,是骗蓉儿的。”
蔓蓉微微低头,迟疑片刻,言道:“奶奶不喜欢蓉儿,爹爹说因为蓉儿是女儿身,所以奶奶心有介怀,只要蓉儿长大好好孝敬奶奶,奶奶就会对蓉儿改观的。不过爹爹最疼蓉儿,爹爹还说不管蓉儿是女儿身还是男儿身,都是爹爹的掌上明珠。”言至于此,不经已是潸然泪下,声音呜咽,抽搐道:“不过爹爹已经不在了……”话没说完,忽然大哭起来,这孩子十多年的委屈此刻全然释放出来,泣不成声,哭得好不厉害,只让伯勉看的一阵心酸。又听她断断续续的呜咽道:“蓉儿……好想……好想爹爹。”
伯勉将蔓蓉抱着,任她在自己肩头嚎哭,哭到累了,也就渐渐的停了下来,只是身子还在不停的抽搐。伯勉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微微一笑,言道:“哥哥有个秘密,蓉儿想不想听?”
蔓蓉抽搐着,在他的肩头点了点头。伯勉这才将脸凑过来看着她。微微一笑,道:“其实哥哥跟蓉儿一样,也没了爹爹。”
蔓蓉抽搐两下,眼睛直盯着伯勉,良久,才一本正经的道:“哥哥若是想哭,便也趴在蓉儿身上哭吧。”
此话说的真切,只听得伯勉心中感动。伯勉微微一笑,手指在她鼻头上刮了刮,蓉儿眼睛一个眨吧,头稍稍后仰,又盯着伯勉,形容天真,确是个可爱至极的小女娃。只听伯勉道:“哥哥不哭,蓉儿也不哭。哥哥想跟蓉儿做个伴。蓉儿愿不愿意跟哥哥一起回家?”
只见蔓蓉轻轻摇了摇头,身子仍在止不住的抽搐着。
伯勉微微一笑,问道:“蓉儿可是怕将哥哥也克死?”
蔓蓉眼珠稍稍一转,又看了看伯勉,轻轻点了点头,这才将头低下。
伯勉抬手在她头上摸了摸,道:“傻孩子,哥哥要等蓉儿长大成人以后才会死掉。”
蔓蓉抬头看着伯勉,突然又拿起那根竹枝,在地上写了个“毂”字,问道:“这字蓉儿不识得,哥哥可否教教蓉儿?”
伯勉将这个字的读音以及注解详加解释了一遍给蔓蓉听,小蔓蓉又写了几个自己不识得的字,伯勉一一给他解释一番。心中暗觉奇怪,她小小年纪,却能记得这么多自己不识得的字,将形容笔画一一写出。随即问道:“蓉儿写的这些字,是在何处见到的?”
只见蔓蓉慢慢站起身来,从身后塌下草堆里取了两本书简递予伯勉。言道:“这些是爹爹身前的遗物。”伯勉接过书简一看,大惊失色。一本《匠心神谱》一本《徐子剑诀》署名都是北燕徐子豫。
这徐子豫乃是当今著名的剑客,北燕大夫。天下六大剑客之首,素有匠剑双绝燕子豫之称。十年前,北戎侵燕,徐子豫仅凭一柄湛卢长剑,斩杀北戎铁骑三百余,直取戎王首级于帐下,令戎兵胆寒而退,十年不敢来犯。早被传为佳话,更有民谣道:“燕蓟若得子豫在,戎狄皆畏悸方疆。”此乃剑诀。而这匠剑双绝的匠绝造诣,更在剑术之上。燕国首创四轮铁甲车,便是出自子豫之手,包括引水渠,天风引等现今广为人们所纳的农具,都是子豫手创。这本《匠心神谱》与《徐子剑诀》便是子豫平身所学,只可惜匠剑双绝一世英名,却在三年前被传暴病而亡,享年仅仅四十一岁。伯勉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小妮子竟是徐子豫遗孤。
伯勉将两本书简递还徐蔓蓉,笑道:“你爹爹乃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蓉儿若是想学爹爹的本事,哥哥教你好不好?”
徐蔓蓉听言欣若狂,会然一笑。一个劲的点头。
伯勉微笑道:“那蓉儿须得跟哥哥回去,哥哥才能教授予你爹爹的本事。”
蔓蓉稍稍迟疑了下,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伯勉见状笑了笑,道:“那咱们这便走吧。”
只见蔓蓉跑到塌前,将破旧的衣物从塌下取出,叠得整整齐齐,把那两卷书简小心翼翼的放在衣物当中,又取了些枯草将衣物系上,紧紧抱在怀中,这才转生看着伯勉。伯勉会意,上前牵住她的手,领着她出门而去。
两人出得草屋,见莫二拐趴在院内石桌之上睡得正香。伯勉随即上前唤道:“莫大叔……莫大叔……”
只听莫二拐“嗯!”的一声惊觉,方才坐起身来,一脸茫然,嘴角边还挂着青丝,猛的用手抹了抹脸,看形容定是还没回过神来。蔓蓉在旁见他如此睡姿,忍不住呵呵一笑。
莫二拐这才清醒,自觉有些不好意思,猛的做了个鬼脸吓唬蔓蓉。只听蔓蓉道:“莫叔叔你若要去河中打渔,且在船上睡一觉便是,河中的鱼自然都被你乐死了。”众人听了均哈哈大笑。
伯勉又拿了些银钱予莫二拐,言道:“劳烦莫大叔再送我一趟如何?”
只听莫二拐道:“公子今日给的钱,即便是渡舟十次都有余,哪里还需再给。”说什么也不肯再要伯勉的银钱。
岂料蔓蓉从伯勉手中拿过银钱,对莫二拐道:“莫叔叔,蓉儿要去学习爹爹的本事,要离开家好长一段时间,请你给蓉儿照看屋子好不好,这些……”言至于此,将银钱高举过头,递给莫二拐,续道“这些便先当做蓉儿付给您的工钱,若是不够,等蓉儿长大了再给您。”
伯勉见蔓蓉乖巧懂事,心中欢喜,微微一笑,轻轻在她头上摸了摸。想她这雇工的本事,定是以前在家中从父亲身上学来的。
莫二拐见状,也就不再客气,便即接过银钱收入怀中,又低下身将蔓蓉抱起,放到自己肩上,笑道:“小妮子好生乖巧,尽惹人喜欢,莫叔叔帮你看屋子便是。走,咱们坐船去”言罢,三人一起朝河边行去。
午后的旻河比起清晨更显生机,河水清澈见底,低头望去,依稀可见鱼儿在水中嬉戏,渔舟驶过,泛起阵阵涟漪,成功的将这水中丽日,撕成一条一条的。中秋正午并不炎热,莫二拐却仍撑得满天大汗。小蔓蓉坐在船头,手中紧紧攥着那只玉镯,目空无物,也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根本无暇赏阅这秋水依依。
伯勉轻轻走到她身旁,蹲下身来看着她,蔓蓉这才察觉,低头看了看手中镯子。只听伯勉问道:“这镯子可是你娘亲之物?”
蔓蓉轻轻点了点头,道:“爹爹说娘亲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可惜蓉儿从未见过娘亲,蓉儿在想,若是有一天蓉儿也死了,是不是便能与爹爹和娘亲相见了?”
伯勉心下黯然,微微摇头叹息,今日却是被着女娃触动太多心情,想她从小孤苦,小小年纪便流离失所,颠沛天涯。此种环境,莫说是个仅十岁的小姑娘,即便是个意志坚定的大人,恐怕意志也会被渐渐磨灭,随即笑道:“傻孩子,人死了就什么也没了,你不但要活着,还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活着,这样爹爹和娘亲才会高兴。”
蔓蓉双目炯炯,盯着伯勉,仿佛有所悟,微微的点了点头,又听伯勉道:“从明日起,我便先教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莫要负了你爹爹的威名。”
蔓蓉一脸激昂,愤愤的道:“蓉儿定会好好学习爹爹的本事,长大了好为爹爹报仇。”
伯勉听到“报仇”二字,大为惊奇,江湖中相传匠剑双绝徐子豫乃是暴病而亡,为何蔓蓉会提到“报仇”二字?心中不解,随即问道:“你爹爹可是得了场重病去世的?”
只见蔓蓉点了点头。伯勉笑道:“你爹爹既不是被人所害,这报仇二字……”
还没等伯勉把话说完,蔓蓉神情激动,言道:“我爹爹是被大恶人害死的。”
伯勉听这女娃说话前后矛盾,心中更觉奇怪,又问道:“你爹爹不是病死的吗?”
蔓蓉又点了点头,言道:“爹爹在家中病了三日,便死了。”言至此,心下黯然,微微低头,声音沉了下来。又道:“舅舅教我识字,便是要我长大了学爹爹的本事,将来好为爹爹报仇。”
伯勉越听越奇,沉思了片刻,双目微眯,随即问道:“蓉儿可知,爹爹是得的什么病?”
蔓蓉微抬起头,想了片刻,道:“舅舅说爹爹得的是荷香腐骨病。”
伯勉笑道:“你将箱子打开一看便知。”
那侍卫依言将箱子打开,见里面只不过是些旧衣物,大小不齐,心中不解,一脸茫然的望着伯勉。只听伯勉道:“你速将这些衣物拿去市集,找裁缝依这衣物尺寸赶制十二件礼装,迎亲所用,酉时前必须制出。”言至此,顿了顿,又道:“记得换个箱子。”
那侍卫“哦”了一声,便即将衣物取出,装在旧箱之内,提着箱子出门去了。此时又有仆人购了彩礼回府,但听伯勉道:“你将彩礼放下,随我去西市买鱼?”
那仆人一脸茫然,奇问道:“买鱼?南街不远便是鱼市,为何要去西市买?”
只听伯勉道:“勿须多问,随我来便是。”
那仆人“哦”了一声,只觉少爷今日言行古怪,也不敢多问,便随伯勉一起朝西市而去。
到得西市,伯勉轻易便于商贩处打听到莫二拐所在,当即与仆人一起前去。莫二拐一见是伯勉,忙起身相迎,笑道:“公子换了衣衫,可比早些俊朗得多了。”微一迟疑,又道:“俺这鱼……还没卖完呢……”
伯勉笑道:“在下便是前来向莫大叔买鱼的,你看看剩下这些鱼值得几钱,我全数要了。”
莫二拐知其所来定是为了要见那朱家女娃子,随即言道:“也罢!公子自将这些鱼拿去,我带公子去见那朱家小妮子便是。”
伯勉道:“莫大叔误会了,在下此来真是为了买鱼,今日家中有喜事,宴请宾客确实需要这些鱼,至于见那朱家小妹妹,我酉时再来也成。”
莫二拐哈哈一笑,言道:“公子好不狡猾,现下午时未至,你便将俺的鱼尽数买了去,俺若不带你去见那小妮子,难不成再去河中捞些鱼来卖?”
伯勉也是哈哈一笑,吩咐仆人将鱼全数运回府中,自己与莫二拐一起前往聆风渡口,登船渡河,朝莫家村而去。
行至莫家村,莫二拐指着山腰上一间破旧不堪的草屋道:“村头那间草屋便是朱胖子家。”
伯勉见那屋子甚是简陋,除主体几根木柱石梁外,其余均是由一些竹木和树枝搭建而成,屋顶却只是铺了些枯草,若是遇上雷雨天,屋内定会雨泽不堪。心中暗觉奇怪,这朱胖子明明有如此价值不菲的美玉,为何还要住这等破旧简陋的屋子。
两人沿着山路来到屋前,伯勉见墙角倒着两根锄头,屋外开了块菜园子,园中种了些蔬菜,一行行排列得整整齐齐。屋旁有个石头砌成的蓄水池。水池上飘着个葫芦瓢,水池旁边放着两个木桶,一个已然坏掉。屋后乃是片竹林,院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竹叶,好似很久没人打扫了一般。此刻屋门忽然打开,从里屋走出一个女娃,年纪不过十岁左右,衣着朴实简单,手中提了个竹筒。那女娃见伯勉与莫二拐站在门口,稍稍看了一眼,却也不惊,自行走到蓄水池旁,拿起葫芦瓢打了瓢水,咕噜咕噜喝了起来。喝完便将瓢中余下的水倒入竹筒内,又转身进屋去了。
伯勉见那女娃虽穿着粗布麻衣,但面容清秀,双眸明澈,十分乖巧。抬手顿足间无不透出一股雅气,并不像平常农家孩童。心中好奇,随即也推门进到屋内。那女娃见到伯勉进来,也不惊惧,好似旁若无人一般。只是她蹲在地上,右手握着根竹枝,竹枝头部用麻布包裹着,在竹筒中沾了些水,正于一块大石板上写字。伯勉移步上前,见她正写到:……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写在这里便停了下来。伯勉见她字体朴实无华,工整坚毅,前面所写已干,这后面几字倒也能算是尤劲有余。那女娃微微皱眉,沉思了片刻,见伯勉正站在一旁望着自己,随即问道:“先生可知后来如何写?”
伯勉微微一笑,走到她旁边也蹲了下来,伸手从她手中接过竹枝,占了些水,在那几个字后面写到:非朝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者而不早辩也。
这几字伯勉倒也写的工整,实而不华,笔势雄奇,并纳乾坤,却又不受拘束,顿转纵逸。直看得那女娃双目圆睁,一脸惊奇。半晌才将目光从石板上移至伯勉身上,赞道:“先生的字比舅舅写得还好。”随即又回头望着石板,将上面所写一一读出,问道:“此篇何解?”
伯勉将竹枝递还于她,微微一笑,言道:“此篇出至《周易》。言凡事皆有原因,善恶终有报,若不以善义为辩,时日久了便会惹来灾祸上身。”
那女娃细眉微皱了皱,沉思了片刻,突然愁楚起来,喃喃道:“想便是我前世为恶太多,现下才应用此报。”
伯勉见他小小年纪竟做出一副如此深沉的表情,不觉有些惊讶。忽又听那女娃转头问道:“我舅舅是不是也死了?”
听得此言,伯勉有些错愕,想必她口中所言的舅舅便是那个朱胖子了,这女娃小小年纪,独个在家中呆了两日,竟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有此一问出此言。实令人难以置信。随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姓蔓蓉。”徐蔓蓉道
伯勉微微一笑,眼中不觉露出一丝怜意,道:“朱胖子可是你舅舅吗?”
徐蔓蓉微微将头低下,轻点了两下,低声道:“他叫朱长青。”
伯勉从怀中取出那只玉镯来,递于蔓蓉,道:“这是你舅舅临终前拖我交予你的东西。”
徐蔓蓉抬头看了看,轻轻将玉镯接过,放在胸前。又低头喃喃的道:“我就知道,他也死了。”
伯勉见她听闻噩耗,不哭不闹,脸上竟显现出超乎年龄的沧桑感。暗自称奇,心道“这女娃年纪虽小,但行为言语形同大人,仿佛久历风尘,饱受沧桑一般。”随即问道:“你可还有什么亲人吗?”
只见徐蔓蓉一副目视神飞,若有所思的样子。良久,才微微摇了摇头。
伯勉见她孤苦无依,身世可怜,不觉竟升起了恻隐之心,轻叹一声,随即问道:“蔓蓉可愿意跟先生学习写字?”
徐蔓蓉不答,仍一动不动的蹲在地上,手中紧紧抓着那只玉镯,双瞳不知在看何处。良久,才见她眼角沁出泪来。
伯勉用手轻轻将她眼角泪花抹去。蔓蓉这才微转过头来,看着伯勉,她脸上那沉着的表情似乎再也绷不住了,渐渐的嘴角变得扭曲,鼻头抽搐,竟扑到伯勉怀中,大哭起来,伯勉不经感叹,毕竟只是个孩子。
伯勉被她这一哭触动心情,竟也伤感起来,想到朱胖子,虽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归根究底,确是被那气灵珠累死,心中黯然,轻轻伸手摸了摸蔓蓉的头,岂知这一摸,蔓蓉更是放肆,哭得越发伤心,眼泪犹若骤雨一般。良久,才稍稍安静下来,只是停止了哭泣,却仍趴在伯勉怀中抽咽着。
朱胖子死后,蔓蓉便成了孤女,从此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如她这般小小年纪,且不说有无生存之力,即便是日后长大成人,也定将受人欺辱。伯勉心下不忍,随即对蔓蓉言道:“蓉儿可愿意跟先生去?先生教你读书写字如何?”
只见蔓蓉摇了摇头,并不作答。伯勉很是意外,随即问道:“为何不愿?”
蔓蓉这才爬起身来,伸手搽去眼角泪痕,言道:“蓉儿哪儿也不去,蓉儿是天上的扫帚星,只会害人。”
伯勉听言,心中忽得生出一种莫名的酸楚,只觉这女娃小小年纪,竟如此悲观,人之本能的成长信念,已然扭曲。伯勉摇了摇头,低声责道:“胡说,谁告诉你的?”
“奶奶说的,奶奶说蓉儿是灾星下凡,刚一出身就克死了娘,五岁时又克死了爷爷,八岁那年,便把爹爹也克死了,奶奶说她不想被蓉儿克着,所以要用火将蓉儿送回天上去。”蔓蓉道。
伯勉听得此言,骇然失色,想必是这狠心的奶奶要将自己的孙女活活烧死,才被朱胖子将她救出,逃至于此。不经感叹天下怎会有如此无良的奶奶,更是同情这女娃的遭遇。又听蔓蓉问道:“舅舅也是被蓉儿克死的吗?”
伯勉听到此处,不经黯然,半晌才苦苦一笑,对蔓蓉道:“胡说,你舅舅乃是被贼人所害,蓉儿不是扫帚星,蓉儿聪明乖巧,决计不会是克人的灾星,你奶奶胡说八道,是骗蓉儿的。”
蔓蓉微微低头,迟疑片刻,言道:“奶奶不喜欢蓉儿,爹爹说因为蓉儿是女儿身,所以奶奶心有介怀,只要蓉儿长大好好孝敬奶奶,奶奶就会对蓉儿改观的。不过爹爹最疼蓉儿,爹爹还说不管蓉儿是女儿身还是男儿身,都是爹爹的掌上明珠。”言至于此,不经已是潸然泪下,声音呜咽,抽搐道:“不过爹爹已经不在了……”话没说完,忽然大哭起来,这孩子十多年的委屈此刻全然释放出来,泣不成声,哭得好不厉害,只让伯勉看的一阵心酸。又听她断断续续的呜咽道:“蓉儿……好想……好想爹爹。”
伯勉将蔓蓉抱着,任她在自己肩头嚎哭,哭到累了,也就渐渐的停了下来,只是身子还在不停的抽搐。伯勉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微微一笑,言道:“哥哥有个秘密,蓉儿想不想听?”
蔓蓉抽搐着,在他的肩头点了点头。伯勉这才将脸凑过来看着她。微微一笑,道:“其实哥哥跟蓉儿一样,也没了爹爹。”
蔓蓉抽搐两下,眼睛直盯着伯勉,良久,才一本正经的道:“哥哥若是想哭,便也趴在蓉儿身上哭吧。”
此话说的真切,只听得伯勉心中感动。伯勉微微一笑,手指在她鼻头上刮了刮,蓉儿眼睛一个眨吧,头稍稍后仰,又盯着伯勉,形容天真,确是个可爱至极的小女娃。只听伯勉道:“哥哥不哭,蓉儿也不哭。哥哥想跟蓉儿做个伴。蓉儿愿不愿意跟哥哥一起回家?”
只见蔓蓉轻轻摇了摇头,身子仍在止不住的抽搐着。
伯勉微微一笑,问道:“蓉儿可是怕将哥哥也克死?”
蔓蓉眼珠稍稍一转,又看了看伯勉,轻轻点了点头,这才将头低下。
伯勉抬手在她头上摸了摸,道:“傻孩子,哥哥要等蓉儿长大成人以后才会死掉。”
蔓蓉抬头看着伯勉,突然又拿起那根竹枝,在地上写了个“毂”字,问道:“这字蓉儿不识得,哥哥可否教教蓉儿?”
伯勉将这个字的读音以及注解详加解释了一遍给蔓蓉听,小蔓蓉又写了几个自己不识得的字,伯勉一一给他解释一番。心中暗觉奇怪,她小小年纪,却能记得这么多自己不识得的字,将形容笔画一一写出。随即问道:“蓉儿写的这些字,是在何处见到的?”
只见蔓蓉慢慢站起身来,从身后塌下草堆里取了两本书简递予伯勉。言道:“这些是爹爹身前的遗物。”伯勉接过书简一看,大惊失色。一本《匠心神谱》一本《徐子剑诀》署名都是北燕徐子豫。
这徐子豫乃是当今著名的剑客,北燕大夫。天下六大剑客之首,素有匠剑双绝燕子豫之称。十年前,北戎侵燕,徐子豫仅凭一柄湛卢长剑,斩杀北戎铁骑三百余,直取戎王首级于帐下,令戎兵胆寒而退,十年不敢来犯。早被传为佳话,更有民谣道:“燕蓟若得子豫在,戎狄皆畏悸方疆。”此乃剑诀。而这匠剑双绝的匠绝造诣,更在剑术之上。燕国首创四轮铁甲车,便是出自子豫之手,包括引水渠,天风引等现今广为人们所纳的农具,都是子豫手创。这本《匠心神谱》与《徐子剑诀》便是子豫平身所学,只可惜匠剑双绝一世英名,却在三年前被传暴病而亡,享年仅仅四十一岁。伯勉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小妮子竟是徐子豫遗孤。
伯勉将两本书简递还徐蔓蓉,笑道:“你爹爹乃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蓉儿若是想学爹爹的本事,哥哥教你好不好?”
徐蔓蓉听言欣若狂,会然一笑。一个劲的点头。
伯勉微笑道:“那蓉儿须得跟哥哥回去,哥哥才能教授予你爹爹的本事。”
蔓蓉稍稍迟疑了下,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伯勉见状笑了笑,道:“那咱们这便走吧。”
只见蔓蓉跑到塌前,将破旧的衣物从塌下取出,叠得整整齐齐,把那两卷书简小心翼翼的放在衣物当中,又取了些枯草将衣物系上,紧紧抱在怀中,这才转生看着伯勉。伯勉会意,上前牵住她的手,领着她出门而去。
两人出得草屋,见莫二拐趴在院内石桌之上睡得正香。伯勉随即上前唤道:“莫大叔……莫大叔……”
只听莫二拐“嗯!”的一声惊觉,方才坐起身来,一脸茫然,嘴角边还挂着青丝,猛的用手抹了抹脸,看形容定是还没回过神来。蔓蓉在旁见他如此睡姿,忍不住呵呵一笑。
莫二拐这才清醒,自觉有些不好意思,猛的做了个鬼脸吓唬蔓蓉。只听蔓蓉道:“莫叔叔你若要去河中打渔,且在船上睡一觉便是,河中的鱼自然都被你乐死了。”众人听了均哈哈大笑。
伯勉又拿了些银钱予莫二拐,言道:“劳烦莫大叔再送我一趟如何?”
只听莫二拐道:“公子今日给的钱,即便是渡舟十次都有余,哪里还需再给。”说什么也不肯再要伯勉的银钱。
岂料蔓蓉从伯勉手中拿过银钱,对莫二拐道:“莫叔叔,蓉儿要去学习爹爹的本事,要离开家好长一段时间,请你给蓉儿照看屋子好不好,这些……”言至于此,将银钱高举过头,递给莫二拐,续道“这些便先当做蓉儿付给您的工钱,若是不够,等蓉儿长大了再给您。”
伯勉见蔓蓉乖巧懂事,心中欢喜,微微一笑,轻轻在她头上摸了摸。想她这雇工的本事,定是以前在家中从父亲身上学来的。
莫二拐见状,也就不再客气,便即接过银钱收入怀中,又低下身将蔓蓉抱起,放到自己肩上,笑道:“小妮子好生乖巧,尽惹人喜欢,莫叔叔帮你看屋子便是。走,咱们坐船去”言罢,三人一起朝河边行去。
午后的旻河比起清晨更显生机,河水清澈见底,低头望去,依稀可见鱼儿在水中嬉戏,渔舟驶过,泛起阵阵涟漪,成功的将这水中丽日,撕成一条一条的。中秋正午并不炎热,莫二拐却仍撑得满天大汗。小蔓蓉坐在船头,手中紧紧攥着那只玉镯,目空无物,也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根本无暇赏阅这秋水依依。
伯勉轻轻走到她身旁,蹲下身来看着她,蔓蓉这才察觉,低头看了看手中镯子。只听伯勉问道:“这镯子可是你娘亲之物?”
蔓蓉轻轻点了点头,道:“爹爹说娘亲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可惜蓉儿从未见过娘亲,蓉儿在想,若是有一天蓉儿也死了,是不是便能与爹爹和娘亲相见了?”
伯勉心下黯然,微微摇头叹息,今日却是被着女娃触动太多心情,想她从小孤苦,小小年纪便流离失所,颠沛天涯。此种环境,莫说是个仅十岁的小姑娘,即便是个意志坚定的大人,恐怕意志也会被渐渐磨灭,随即笑道:“傻孩子,人死了就什么也没了,你不但要活着,还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活着,这样爹爹和娘亲才会高兴。”
蔓蓉双目炯炯,盯着伯勉,仿佛有所悟,微微的点了点头,又听伯勉道:“从明日起,我便先教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莫要负了你爹爹的威名。”
蔓蓉一脸激昂,愤愤的道:“蓉儿定会好好学习爹爹的本事,长大了好为爹爹报仇。”
伯勉听到“报仇”二字,大为惊奇,江湖中相传匠剑双绝徐子豫乃是暴病而亡,为何蔓蓉会提到“报仇”二字?心中不解,随即问道:“你爹爹可是得了场重病去世的?”
只见蔓蓉点了点头。伯勉笑道:“你爹爹既不是被人所害,这报仇二字……”
还没等伯勉把话说完,蔓蓉神情激动,言道:“我爹爹是被大恶人害死的。”
伯勉听这女娃说话前后矛盾,心中更觉奇怪,又问道:“你爹爹不是病死的吗?”
蔓蓉又点了点头,言道:“爹爹在家中病了三日,便死了。”言至此,心下黯然,微微低头,声音沉了下来。又道:“舅舅教我识字,便是要我长大了学爹爹的本事,将来好为爹爹报仇。”
伯勉越听越奇,沉思了片刻,双目微眯,随即问道:“蓉儿可知,爹爹是得的什么病?”
蔓蓉微抬起头,想了片刻,道:“舅舅说爹爹得的是荷香腐骨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