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0 第十六章 厌弃
- 121 第十七章 邪王
- 122 第十八章 儒魔
- 123 第十九章 论势
- 124 第二十章 暗谋
- 125 第二十一章 夜宴
- 126 第二十二章 身后
- 127 第二十三章 桥顶
- 128 第二十四章 问刀
- 129 第二十五章 如来
- 130 第二十六章 身死
- 131 第二十七章 农舍
- 132 第二十八章 再见
- 133 第二十九章 浊酒
- 134 第三十章 劝说
- 135 第三十一章 散人
- 136 第三十二章 乱战
- 137 第三十三章 变天
- 138 第三十四章 一网
- 139 第三十五章 任务
- 140 第三十六章 天君
- 141 第三十六章 惊蛰
- 142 第三十七章 月下
- 143 第三十八章 忧虑
- 144 第三十九章 南北
- 145 第四十章 退后
- 146 第四十一章 阵法
- 147 第四十二章 绝境
- 148 第四十三章 破阵
- 149 第四十四章 白马
- 150 第四十六章 惊雁
- 151 第四十七章 降龙
- 152 第四十八章 广成
- 153 第一章 昆仑
- 154 第二章 方士
- 155 第三章 命星
- 156 第四章 持否
- 157 第五章 残垣
- 158 第六章 破楼
- 159 第七章 大殿
- 160 第八章 血阵
- 161 第一章 怪人
- 162 第二张 白衣
- 163 第三章 存神
- 164 第四章 诛仙
- 165 第五章 霞光
- 166 第六章 逐出
- 167 第七章 邀请
- 168 第八章 圣殿
- 169 第九章 烛龙
- 170 第十章 归人
- 171 上架感言什么的
- 172 第十一章 欢聚
- 173 第十二章 道玄
- 174 第十三章 往事
- 175 第十四章 拭剑
- 176 第十五章 兴师
- 177 第十六章 狂想
- 178 第十七章 上官
- 179 第十八章 格杀
- 180 第十九章 镇魔
- 181 第二十章 兽神
- 182 第二十一章 天变
- 183 第二十二章 暗谋
- 184 第二十三章 意气
- 185 第二十四章 剑光
- 186 第二十五章 赞成(三千字)
- 187 第二十六章 行走
- 188 第二十七章 地德
- 189 第二十八章 护法
- 190 第二十九章 变化
- 191 第三十章 求援
- 192 第三十一章 交代(四千字)
- 193 第三十二章 掀翻
- 194 第三十三章 怪物
- 195 第三十四章 赌注
- 196 第三十五章 造化
- 197 第三十六章 瞩目
- 198 第三十七章 身影
- 199 第三十八章 巨眼
- 200 第三十九章 愚公
- 201 第四十章 去休
- 202 第一章 杀剑
- 203 第二章 断山
- 204 第三章 宗门
- 205 第四章 剑客
- 206 第五章 风雨
- 207 第六章 帷幕
- 208 第七章 盟友
- 209 第七章 助力(毕业狗终于安顿好了。。。)
- 210 第一章 苦涩
- 211 第二章 英才
- 212 第三章 起始
- 213 第四章 接战(4000)
- 214 第五章 抹去
- 215 第六章 元磁
- 216 第七章 挥掌
- 217 第八章 旁门
- 218 第九章 等劫
- 219 第十章 劈道
- 220 第十一章 银丝(提前祝福七夕节,心里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六章 身死
第二十六章 身死
秦穆看着眼前萎顿的四人,双目一闪,看向那洛水尽头,那水天交接之处,停着两艘画舫,船上灯火通明,但反而没有一丝丝竹之音,只有些武林人士,挟刀带剑,遥遥看向此地,甚至有些兵士在船上,弯弓搭箭,似乎是想瞅着空子,射杀秦穆。
他也不在意这些宵小,反而低下头对师妃暄说道:“师小姐,承让。”
师妃暄一双眼神色复杂的看着他,轻轻翕动嘴唇,想说什么,却没办法说出来,秦穆尽知她意,开口说道:“我言佛家,必然要有点呵佛骂祖的志气,不然如你等这般,不过守着个泥塑的偶像,日日烧香,哪里的得了什么真意。”
只听他吟诵起后世唐朝僧人所言的一段话:“我这裹,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
此时佛教进入中国尚未兴盛,哪里有如此离经叛道之语。不只师妃暄面色更加惨白,便是一旁的了空,一生痴心佛法,此时被秦穆伤的也是最深,更是一脸怒色,开口喝道:“孽障!”竟是连多年的闭口禅也破了去。
秦穆默然看了两人一眼,轻轻叹道:“你二人尚在执迷,倒显得我多事,可惜,这世间能懂我这一语的人不过寥寥,你二人是不在其内了。”
只听他又开口道:“师小姐,听说和氏璧在你等手中?”
师妃暄此时却好像从那秦穆的话语中领悟了什么,目光中渐渐有了灵性,听了他的话,却又是一惊,面色复杂开口说道:“秦公子就真的不将那天下苍生放在心中么,和氏璧是国之重宝,又何必想要染指呢?”
秦穆看着她,微笑了起来,笑着回道:“师小姐,天下苍生,你说了不算,我也说了不算,区区一块和氏璧,自然也是不算的。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今日你等敢于袭击我,总是要留下点什么,与这位王世充王大人同样,若然我三炷香后见不到和氏璧,那这位了空禅师,也许就见不到这人间万景了。”
只听了空面色胀红,轻颂一声佛号,开口说道:“老僧痴活近百载,哪里有什么苟活的念头。妃暄居士,万不可以老夫为念。”
秦穆不言,只听那了空接着说道:“老衲一人与和氏璧相比,微不足道,今日若我能一人身死,和氏璧得存,老衲是不胜欢喜的。”
秦穆却含笑看着面容变换的师妃暄其人,师妃暄毕竟是经过静斋教导的杰出弟子,看问题比这沉溺于佛法的了空更为全面,这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正道两派中,看似全然是慈航静斋做主导,但静念禅宗在佛门的影响力才是静斋能够被这佛道倚重的关键,不然凭着一群久不出世的女子,如何有人肯买账。
更不用说了空是佛门中少有的将武功练到返老还童地步的绝顶高手,比四大圣僧,单打独斗起来犹有胜之,正道中除了宁道奇,便数他和师妃暄境界最高,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舍弃的。
师妃暄面容一肃,正色对秦穆说到:“三炷香,以壁换人。”
人心与重宝,谁对着天下更有作用,师妃暄显然看得清楚。
秦穆哈哈一笑,大手一抓,那被他扔向了空的大关刀便倒飞回了他的手中,只见他从桥上俯身而下,一刀劈在那桥下湍急的流水上,只见那流水猛地掀起一阵巨浪,向远方涌去,到了那向这边观望的画舫之时,居然浪高还有一丈有余,扑在那船舷之上,只听一阵鸡飞狗跳,那船身一斜,居然歪了下去。
秦穆却再也一刀过后,头也懒得回,只是单手拎着那王世充,一跃而下,跳到了桥下的小舟之上,回身又将那近乎走火入魔的杨彦虚许开山两人抓下,对那了空说了一声:“大和尚,请。”
了空默默一叹,开口说道:“施主武功盖世,我亦深深佩服,但望施主日后千万以天下苍生为念。”师妃暄听得不好,飞身向前,但见那了空面色忽地苍白,一身光净如玉的肌肤也突然干瘪起来,霎时间便由一个玉树临风的和尚变作一个垂垂老朽。
了空此人,居然为了保住和氏璧,自戕而亡。
师妃暄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躯,只见他双手合十,开口说道:“今日才知,这一身武学,百年光阴,皆是孽障,皆是孽障。”
含笑而逝。
师妃暄悲痛异常,转头看向秦穆,亦是行了个佛礼,开口说道:“了空大师既然以身殉道,妃暄亦不会违背他的愿望,和氏璧关系天下,万不能就此给了秦公子。”
说罢,她捡起地上掉落的宝剑,剑尖遥指,居然面色坚决的又对向秦穆。
秦穆却毫不看她,反而对着那了空的遗体看了半晌,又回头看向师妃暄,轻轻问道:“他倒有些气性,我本来觉得你四人名声虽大,手下武功却太令我失望,他如今方才有些可敬之处。师小姐,你说这般,为了一个死物,值也不值。”
只听师妃暄说道:“道之所存,生死为轻。”剑上放出无匹的剑芒来。
秦穆面上突然露出笑容来,对师妃暄说道:“不错,道之所存,生死为轻,没有些舍身求道的执迷,没什么出息可言,不过你道非我道,我为了道途,连己身都能够舍弃,更不用说那站在我路上的敌人了,师小姐,我既道心如磐石,天地倾覆,亦是不改吾志的。”
“和氏璧,你二人既然不想给我,那我便自己去取好了。”
“江湖上的事情,还是拳头说话吧。”
只见他手掌一伸,五指成爪,倏忽之间,带出一阵残影,便来到了师妃暄的脑后,伸手一抓,师妃暄周身大穴都在他掌中,全身上下一丝内力也提不起,秦穆脚下一晃,便跃下了这天津桥。
PS:三件事:
第一:有书友问关于上架的问题:初步说的是六月一号,我也想多写点免费的章节,毕竟上架之后一部分书友可能会放弃本书。
第二:关于最近的更新:本来编辑也提醒我说更新要多,有些书友也一直问,但我很抱歉,一直是上不去的手速还有挤不出来的时间,实在是最近卡文比较严重,两小时才能差不多写一章,还觉得问题很大,主要是主角进境太快,我又想写的爽一点,又想压一压进度,有些纠结,另外大唐卷的发展方向,我还是摸不太准。
他也不在意这些宵小,反而低下头对师妃暄说道:“师小姐,承让。”
师妃暄一双眼神色复杂的看着他,轻轻翕动嘴唇,想说什么,却没办法说出来,秦穆尽知她意,开口说道:“我言佛家,必然要有点呵佛骂祖的志气,不然如你等这般,不过守着个泥塑的偶像,日日烧香,哪里的得了什么真意。”
只听他吟诵起后世唐朝僧人所言的一段话:“我这裹,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
此时佛教进入中国尚未兴盛,哪里有如此离经叛道之语。不只师妃暄面色更加惨白,便是一旁的了空,一生痴心佛法,此时被秦穆伤的也是最深,更是一脸怒色,开口喝道:“孽障!”竟是连多年的闭口禅也破了去。
秦穆默然看了两人一眼,轻轻叹道:“你二人尚在执迷,倒显得我多事,可惜,这世间能懂我这一语的人不过寥寥,你二人是不在其内了。”
只听他又开口道:“师小姐,听说和氏璧在你等手中?”
师妃暄此时却好像从那秦穆的话语中领悟了什么,目光中渐渐有了灵性,听了他的话,却又是一惊,面色复杂开口说道:“秦公子就真的不将那天下苍生放在心中么,和氏璧是国之重宝,又何必想要染指呢?”
秦穆看着她,微笑了起来,笑着回道:“师小姐,天下苍生,你说了不算,我也说了不算,区区一块和氏璧,自然也是不算的。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今日你等敢于袭击我,总是要留下点什么,与这位王世充王大人同样,若然我三炷香后见不到和氏璧,那这位了空禅师,也许就见不到这人间万景了。”
只听了空面色胀红,轻颂一声佛号,开口说道:“老僧痴活近百载,哪里有什么苟活的念头。妃暄居士,万不可以老夫为念。”
秦穆不言,只听那了空接着说道:“老衲一人与和氏璧相比,微不足道,今日若我能一人身死,和氏璧得存,老衲是不胜欢喜的。”
秦穆却含笑看着面容变换的师妃暄其人,师妃暄毕竟是经过静斋教导的杰出弟子,看问题比这沉溺于佛法的了空更为全面,这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正道两派中,看似全然是慈航静斋做主导,但静念禅宗在佛门的影响力才是静斋能够被这佛道倚重的关键,不然凭着一群久不出世的女子,如何有人肯买账。
更不用说了空是佛门中少有的将武功练到返老还童地步的绝顶高手,比四大圣僧,单打独斗起来犹有胜之,正道中除了宁道奇,便数他和师妃暄境界最高,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舍弃的。
师妃暄面容一肃,正色对秦穆说到:“三炷香,以壁换人。”
人心与重宝,谁对着天下更有作用,师妃暄显然看得清楚。
秦穆哈哈一笑,大手一抓,那被他扔向了空的大关刀便倒飞回了他的手中,只见他从桥上俯身而下,一刀劈在那桥下湍急的流水上,只见那流水猛地掀起一阵巨浪,向远方涌去,到了那向这边观望的画舫之时,居然浪高还有一丈有余,扑在那船舷之上,只听一阵鸡飞狗跳,那船身一斜,居然歪了下去。
秦穆却再也一刀过后,头也懒得回,只是单手拎着那王世充,一跃而下,跳到了桥下的小舟之上,回身又将那近乎走火入魔的杨彦虚许开山两人抓下,对那了空说了一声:“大和尚,请。”
了空默默一叹,开口说道:“施主武功盖世,我亦深深佩服,但望施主日后千万以天下苍生为念。”师妃暄听得不好,飞身向前,但见那了空面色忽地苍白,一身光净如玉的肌肤也突然干瘪起来,霎时间便由一个玉树临风的和尚变作一个垂垂老朽。
了空此人,居然为了保住和氏璧,自戕而亡。
师妃暄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躯,只见他双手合十,开口说道:“今日才知,这一身武学,百年光阴,皆是孽障,皆是孽障。”
含笑而逝。
师妃暄悲痛异常,转头看向秦穆,亦是行了个佛礼,开口说道:“了空大师既然以身殉道,妃暄亦不会违背他的愿望,和氏璧关系天下,万不能就此给了秦公子。”
说罢,她捡起地上掉落的宝剑,剑尖遥指,居然面色坚决的又对向秦穆。
秦穆却毫不看她,反而对着那了空的遗体看了半晌,又回头看向师妃暄,轻轻问道:“他倒有些气性,我本来觉得你四人名声虽大,手下武功却太令我失望,他如今方才有些可敬之处。师小姐,你说这般,为了一个死物,值也不值。”
只听师妃暄说道:“道之所存,生死为轻。”剑上放出无匹的剑芒来。
秦穆面上突然露出笑容来,对师妃暄说道:“不错,道之所存,生死为轻,没有些舍身求道的执迷,没什么出息可言,不过你道非我道,我为了道途,连己身都能够舍弃,更不用说那站在我路上的敌人了,师小姐,我既道心如磐石,天地倾覆,亦是不改吾志的。”
“和氏璧,你二人既然不想给我,那我便自己去取好了。”
“江湖上的事情,还是拳头说话吧。”
只见他手掌一伸,五指成爪,倏忽之间,带出一阵残影,便来到了师妃暄的脑后,伸手一抓,师妃暄周身大穴都在他掌中,全身上下一丝内力也提不起,秦穆脚下一晃,便跃下了这天津桥。
PS:三件事:
第一:有书友问关于上架的问题:初步说的是六月一号,我也想多写点免费的章节,毕竟上架之后一部分书友可能会放弃本书。
第二:关于最近的更新:本来编辑也提醒我说更新要多,有些书友也一直问,但我很抱歉,一直是上不去的手速还有挤不出来的时间,实在是最近卡文比较严重,两小时才能差不多写一章,还觉得问题很大,主要是主角进境太快,我又想写的爽一点,又想压一压进度,有些纠结,另外大唐卷的发展方向,我还是摸不太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