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7 第452章 一波三折
- 448 第453章 做个快乐的坏人
- 449 第454章 醉花阴
- 450 第455章 田园之乐
- 451 第456章 渔猎为生
- 452 第457章 篱下秋菊香
- 453 第458章 诗酒话黄昏
- 454 第459章 月下送娇娘
- 455 第460章 朝戏田间
- 456 第461章 如此讨债
- 457 第462章 五方会谈
- 458 第463章 做事要抓重点
- 459 第464章 此心为云任意飞
- 460 第465章 隔壁有佳人
- 461 第466章 大话西游
- 462 第467章 酒馆小酌
- 463 第468章 杨大忽悠
- 464 第469章 秋夜闲话
- 465 第470章 西域起阴云
- 466 第471章 风宜清夜露宜秋(上)
- 467 第472章 风宜清夜露宜秋(中)
- 468 第473章 风宜清夜露宜秋(下)
- 469 第474章 眼儿媚
- 470 第475章 渔阳鼓起
- 471 第476章 增开恩科
- 472 第477章 文昌二年的第一场雪
- 473 第478章 一贯钱的烦恼
- 474 第479章 儒家叛徒
- 475 第480章 战争与和平
- 476 第481章 东京一日游
- 477 第482章 清娘要写红楼梦
- 478 第483章 求爱失败
- 479 第484章 收拾赵佶
- 480 第485章 妾不如偷
- 481 第486章 河东大地震
- 482 第487章 急奔太原
- 483 第488章 北上剿匪
- 484 第489章 铁腕手段
- 485 第490章 摧城破池
- 486 第491章 落草为寇
- 487 第492章 大王回山了
- 488 第493章 废墟之上
- 489 第494章 半夜有鬼
- 490 第495章 故人情谊
- 491 第496章 五更伏击
- 492 第497章 做贼心虚
- 493 第498章 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
- 494 第499章 捉贼拿赃
- 495 第500章 谁缠住谁
- 496 第501章 骑虎难下
- 497 第502章 耶律特里来了
- 498 第503章 落魄江湖载酒行
- 499 第504章 楚腰纤细掌中轻
- 500 第505章 严风吹霜海草凋
- 501 第506章 软玉温香抱满怀
- 502 第507章 踏雪寻梅
- 503 第508章 不如怜取眼前人
- 504 第509章 关系到长平之战胜败的密语
- 505 第510章 爹不回来不出娘胎
- 506 第511章 笏满床
- 507 第512章 上面和下面
- 508 第513章 拿清娘冲喜
- 509 第515章 双龙会
- 510 第516章 罚我俸.虐你孙
- 511 第517章 礼尚往来
- 512 第518章 繁华与寂寞
- 513 第519章 雪之趣
- 514 第520章 除夕驱傩
- 515 第521章 枝上柳绵吹又少
- 516 第522章 正旦大礼(上)
- 517 第523章 正旦大礼(下)
- 518 第524章 莫须有之罪
- 519 第525章 盈盈一握
- 520 第526章 幸有微吟可相狎
- 521 第527章 春风送暖入屠苏
- 522 第528章 分歧
- 523 第529章 会向瑶台月下逢
- 524 第530章 请君验取广陵潮
- 525 第531章 福兮祸兮
- 526 第532章 耀武益文昌
- 527 第533章 入室自成芳
- 528 第534章 风动玉门关
- 529 第535章 又见种家将
- 530 第536章 出京巡察
- 531 第537章 人到德州
- 532 第538章 兵分七路
- 533 第539章 平地起惊雷
- 534 第540章 天下乱局
- 535 第541章 狼来了
- 536 第542章 突然的自我
- 537 第543章 完颜阿骨打
- 538 第544章 杨氏嫡系军团
- 539 第545章 瞬息万变
- 540 第546章 呼伦贝尔草原的大溃败
- 541 第547章 乱世用重典.治世以宽仁
- 542 第548章 蝎子山下血成河
- 543 第549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 544 第550章 长辖底心起杀机
- 545 第551章 十万大军一夜易主
- 546 和552章 大金立国
- 547 第553章 雕栏玉砌今犹在
- 548 第554章 天赐皇帝
- 549 第555章 大圣皇帝马踏上京
- 550 第556章 江山如此多娇(求保底月票)
- 551 第557章 幽州御宴
- 552 第558章 欲凭赤手拯元元
- 553 第559章 率军出关
- 554 第560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 555 第561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
- 556 第562章 振衣千仞冈
- 557 第563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 558 第564章 惊天的交易
- 559 第565章 出师表
- 560 第566章 阵前戏鸟家奴
- 561 第567章 胜败的艺术(求推荐票)
- 562 第568章 剩潘金莲一个人在家
- 563 第569章 未来的发展方向
- 564 第570章 白石岭之战
- 565 第571章 金使习古乃
- 566 第572章 奉旨投宋
- 567 第573章 真理的扞卫者
- 568 第574章 我承认过女真立国了吗
- 569 第575章 受老天眷顾的苗大将军
- 570 第576章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
- 571 第577章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 572 第578章 潘金莲会有的
- 573 第579章 金戈铁马震山河
- 574 第580章 三军之魂
- 575 第581章 白登山突围战
- 576 第582章 杨逸之死
- 577 第583章 三军缟素战犹酣
- 578 第584章 敌人的敌人便是盟友
- 579 第585章 关门打狗
- 580 第586章 四面楚歌
- 581 第587章 十面埋伏
- 582 第588章 攻心为上
- 583 第589章 万众梯山似病猿
- 584 第590章 北望辽东
- 585 第591章 千骑万骑云飞扬
- 586 第592章 榆荫下的一潭月光
- 587 第593章 缓兵之计
- 588 第594章 孤军深入
- 589 第595章 杨逸之谋
- 590 一份发了两个小时的书评
- 591 第596章 辽东攻略
- 592 第597章 放弃上京
- 593 第598章 斡难河畔
- 594 第599章 西州回鹘倒戈
- 595 第600章 瓜州沦陷
- 596 第601章 我为诱饵
- 597 第602章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 598 第603章 顾此失彼
- 599 第604章 黄四娘家花满溪
- 600 第605章 血雨腥风辽阳城
- 601 第606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
- 602 第607章 男儿血,英雄色
- 603 第608章 没有硝烟的交锋
- 604 第609章 西州的菊花开了
- 605 第610章 欲哭无泪的完颜阿骨打
- 606 第611章 神秘的白狼王
- 607 第612章 于阗突围战
- 608 第613章 一个女人.一座城
- 609 第614章 千军万马渡长河
- 610 第615章 夜战沸流水,惊沙点铁衣
- 611 第616章 拦腰一斩
- 612 章 惇
- 613 第617章 片角吹残夜,天歌云乍飞
- 614 第618章 完颜阿骨打要逃
- 615 第619章 汉化
- 616 第620章 小白升官记
- 617 第621章 完颜阿骨打的内裤
- 618 宋朝城市风情之夜色
- 619 第622章 今夜你会不会来
- 620 宋朝城市风情之女伎
- 621 第623章 丧家之犬
- 622 第624章 边塞诗
- 623 宋代城市风情之青楼女子
- 624 第625章 马踏黄龙府
- 625 第626章 遍地烽火燃西域
- 626 第627章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 627 宋朝城市风情之酒楼茶肆
- 628 第628章 一团乱麻
- 629 第629章 左右为难的阿黛拉公主
- 630 第630章 天山雪莲
- 631 第631章 光毛猪
- 632 第632章 远见卓识的赤贴儿(求月票)
- 633 第633章 李白故里碎叶城
- 634 第634章 我家大帅想和大汗合作
- 635 第635章 化敌为友
- 636 第636章 伊丽河谷美人香
- 637 第637章 结拜安答
- 638 第638章 双簧
- 639 第638章 愿者上钩
- 640 第640章 水怪.作怪
- 641 第641章 制衡之道
- 642 第642章 各有算盘
- 643 第643章 一夜鱼龙舞(上)
- 644 第644章 一夜鱼龙舞(中)
- 645 第645章 一夜鱼龙舞(下)
- 646 第646章 碎叶川
- 647 第647章 蒙古西征
- 648 第648章 辞呈
- 649 第649章 一帘风月闲
- 650 第650章 上帝之鞭
- 651 第651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652 第652章 翻越葱岭
- 653 第653章 疏勒之战
- 654 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
- 655 第655章 星星峡之夜
- 656 第656章 瓜州逢故人
- 657 第657章 天使来了
- 658 第658章 经济制裁
- 659 第659章 闲来无事不从容
- 660 第660章 阿黛拉公主的胡旋舞
- 661 第661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
- 662 第662章 从地狱到天堂
- 663 第663章 全乱套了
- 664 第664章 胡无人,汉道昌
- 665 第665章 倾城相迎
- 666 第666章 剑履上殿
- 667 第667章 章 衙内从军记
- 668 第668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
- 669 第669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
- 670 第670章 将相和?
- 671 第671章 我只想自保你信吗
- 672 第672章 三千美娇娘
- 673 第673章 满城诗书声
- 674 第674章 悲摧的黄侍郎
- 675 第675章 狐狸满天飞
- 676 第676章 诡异的十三娘
- 677 第677章 盛世繁华
- 678 第678章 这样的一品夫人你见过吗
- 679 第679章 周瑜打黄盖
- 680 第680章 你劫财,我劫色
- 681 第681章 休假
- 682 第682章 书房那些事儿
- 683 第683章 杨家的机密
- 684 第684章 蜜月旅行
- 685 第685章 桑田里的小姑新娘
- 686 第686章 民生无小事
- 687 第687章 桑蚕业的新时代
- 688 第688章 桑叶采摘器
- 689 第689章 试验
- 690 第690章 农村合作社
- 691 第691章 声入碧云枫叶秋
- 692 第692章 天涯海角有暖流
- 693 第693章 资本掠夺
- 694 第694章 拐骗公主
- 695 第695章 迟到的时光
- 696 第696章 重心南移
- 697 第697章 吐蕃威胁论
- 698 第698章 文昌会议(上)
- 699 第699章 文昌会议(中)
- 700 第700章 文昌会议(下)
- 701 第701章 小日子
- 702 第702章 大朝会
- 703 第703章 吃力不讨好的差遣
- 704 第704章 延春阁
- 705 第705章 先问风水
- 706 第706章 虚凰假凤
- 707 第707章 潘金莲在床
- 708 第708章 防患未然
- 709 第709章 家有儿女
- 710 第710章 心灵相通
- 711 第711章 吹往印度洋的风
- 712 第712章 先发制人
- 713 第713章 殿上舌战
- 714 第714章 股价飙升
- 715 第715章 帝京风水
- 716 第716章 征地的差使我不干
- 717 第717章 蔡京杀上门来
- 718 第718章 扎棉机.弹棉弓.纺车
- 719 第719章 改进
- 720 第720章 难道真要去贩卖黑奴
- 721 第721章 盛世丰碑
- 722 第722章 一呼百应
- 723 第723章 有宝贝
- 724 第724章 倭寇来了
- 725 第725章 携美出城
- 726 第726章 全是丁子户
- 727 第727章 把钱都交出来
- 728 第728章 明察秋毫的杨太傅
- 729 第729章 大公鸡的两条腿在哪?
- 730 第730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 731 第731章 姜还是老的辣
- 732 第732章 送你一顶大帽
- 733 第733章 风云突变
- 734 第734章 东京炒房团
- 735 第735章 双喜临门
- 736 第736章 万国来朝
- 737 第737章 鬼市遇刺
- 738 第738章 我也想要个孩子
- 739 第739章 咱不拼爹行不?
- 740 第74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 741 第741章 自家建个科学院
- 742 第742章 无题
- 743 第743章 富贵闲人
- 744 第744章 货币论
- 745 第745章 利益冲突
- 746 第746章 趁火打劫
- 747 第747章 相国霜钟
- 748 第748章 按劳分配
- 749 第749章 春联
- 750 第750章 茄子芝麻
- 751 第751章 天涯节序匆匆
- 752 第752章 为君立传
- 753 第753章 路边小店的纷争
- 754 第754章 路中遇伏
- 755 第755章 要嘛不做,要做做绝
- 756 第756章 大宋的钢铁产业
- 757 第757章 苏绣
- 758 第758章 江南女子
- 759 亲们,昊远需要鼓励啊!
- 760 第759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761 第二更奉上,继续跪求月票。
- 762 第760章 海上巨无霸(第三更,继续求月票)
- 763 第761章 雌雄大盗
- 764 第762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 765 第763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 766 第764章 文惠书院
- 767 第765章 风云际会澜沧江
- 768 第766章 启航前夕
- 769 第767章 杰克船长
- 770 第768章 雨林探险
- 771 第769章 斩巨蟒
- 772 第770章 山洪暴发
- 773 第771章 牛群金矿
- 774 第772章 改名星加坡
- 775 第773章 突袭摩夕河口
- 776 第774章 水战(上)
- 777 第775章 水战(下)
- 778 第776章 民族的劣根
- 779 第777章 下一个目标
- 780 第778章 印度洋的风暴
- 781 第779章 宝石之国
- 782 第78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 783 第781章 夺城
- 784 第782章 拿下僧伽罗
- 785 第783章 阿三,我来了!
- 786 第784章 保克海峡之战
- 787 第785章 兵临城下
- 788 第786章 七重城
- 789 第787章 坦贾武尔公约
- 790 第788章 乡音未改
- 791 第789章 盛宴
- 792 第79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793 第791章 注书立说
- 794 第792章 皇家科学奖
- 795 第793章 反应
- 796 第794章 安享荣华
- 797 第795章 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2章 五方会谈
第462章 五方会谈
****
结束悠闲的田园生活回到学士院,杨逸坐在自己签押房的太师椅上,感觉有些懒洋洋的,似乎患了假后综合症。
他吩咐直院学士林风帮准备一些西域方面的资料,林风正在翻找,杨逸便进里间准备小憩一下。
里间有些象他的私人籍文档,紫檀大案上摆着精美的笔架,落地的屏风后还有一张床榻,枕被齐全。
翰林学士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承命撰写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经常要值宿禁中,所以里间才会准备好床榻衾被。
黄头回鹘等几部使者已经参加过朝贺大礼,照例皇帝是要赐宴款待的,但赵捷还太小,于是刘太后便让翰林大学士出面招待各部使者。
杨逸舒服地躺在榻上,思量着关于西城的事,目前西域部族众多,小国林立,情况比较复杂。
大宋虽然打出了抵制天方教东侵的大旗,竖起了黑汗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西域这些小部族也不是傻瓜,现在他们夹在大宋与黑汗国之间,或许还有个左右逢源的机会。
一但大宋把黑汗国给灭了,他们就基本成了大宋的国中之国;
宋太祖有言,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到时还有他们安身立命的余地吗?
这些简单的道理,西州回鹘这些小国不会不明白;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他们甘心情愿做前驱对付黑汗国。这就成了杨逸需要面对的问题。
杨逸躺在榻上想着这些事情,久而久之便睡了过去,迷迷糊糊地睡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别院小河边。清朗的月光洒在河面上,如霜似雪,远处的庄子传来几声犬吠。给月夜更增添了几分宁静和安详。
那株杨柳树下,夜风拂动着韦晶的衣裙,杨逸正热烈地注视着她,皎洁的月光下,她一脸羞红,娇婉柔媚,腮边两个梨窝如同吸人魂魄的漩涡,让他忍不住吻了下去。
那敞开的罗裳。滑落的肚兜,让她胸前的一片雪玉之光毫无掩饰的袒露出来,一对如梨**随着娇喘轻轻起伏着,他毫不犹豫伸手握了上去…….
“大学士,大学士,快醒醒,您要找的文牍下官给您找好了。”
耳边突然传来林风的声音。让杨逸不禁一惊。
“林学士,真的全找好了吗?这么快?”杨逸从榻上坐起身来,语气有些不善,这家伙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俺就要得手的时候来,实在可恶,太可恶了。
“杨大学士放心,下官岂敢敷衍您,都按您吩咐的找好了。”
林风见杨逸一脸不乐,便知自己扰人清梦了,说起话来分外小心。
现在大宋官场上悄悄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得罪阎王爷,莫要得罪宁国公。
宁国公不但权倾一时,而且性格强悍;说他不是文官吧,他状元出身,华采词章天下哄传。
说他是文官吧,他战功赫赫,杀气凛凛,做武将的时间似乎比做文官的时间还长。
前些天听说还用银碇当街把开封府尹的亲侄子砸得满头是血,这可不象是文官干的事,别惹,这种人最好别惹。
杨逸哪知道林风瞬息之间心思已千百转,醒悟到自己为了个春梦,竟对勤奋的下属发脾气,暗暗哑然失笑。
“林学士辛苦了,资料都放这吧,对了,你准备一下,下午和我一起去接待各国使节吧,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林学士,让衙里的小吏给我准备些小食,中午我就在这儿对付一下了。”
杨大学士突然变得和颜悦色,让林风受宠若惊,连连应是,长身一揖才退出去。
杨逸到檐下舀了一盆水,洗了把脸,才重新坐回公案前,传心啃起那些有关西域的资料来。
这些资料他大体上是了然的,只不过要在接见各部使者前,加深一下印象,多了解一些细节。
而细节,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到了下午申时(15点),杨逸准时带着林风走出学士院,刚巧在回廊上遇到了前来拱垂殿送草诏的中书舍人林希。
杨逸先作揖笑道:“林大人气色不错,这红光满面的,想必这个重阳节过得很舒心吧。”
林希呵呵一笑答道:“那里,那里,我倒是听说任之这几日移居城外别院,隔绝攘扰,任之的闲情逸致岂不更让人羡慕。”
“哈哈哈,林大人说笑了,我谈不上什么闲情逸致,不过是小憩两日而已,对了,林大人这是?”
“倒也没什么大事,环庆路经略使尹策调任颖州,济州知州苏轼调任开封少尹,本官奉旨拟写草诏……”
“苏轼调开封少尹?林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杨逸请了几天假,呆在别院不问世事,这事他还真不知道,若是往时,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动引不起他的关注,但涉及到苏轼以及开封府,不免让他敏感起来。
苏轼元祐党人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是谁提议将他调进京的,这就有必要弄清楚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开封府志在必得,这时突然让苏轼插进来,只怕事情会变得复杂起来。
林希哪知他心里想什么,依旧含笑答道:“这只是正常的调动,开封少尹已经出缺半年,昨日政事堂讨论此事时,刘太后有意由苏轼接任,苏相公赞同,章相公也不反对,此事便定了下来。”
杨逸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又和林希闲话几句才告辞。
学士院有一个主要的职能和中书省近似,那就是草拟诏书。
两者之间差别在于: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任免三品以上的将相等重要文告,由学士院来拟旨。
三品以下的官员调动及普通的诏省来草拟。
苏轼现在只是四品知州,他的调动诏令是轮不到学士院费神的,所以杨逸不知道这事,苏轼调入京他不反对,但调入南衙,就让他有些不得劲儿了。
开封府少尹的职能和各州有能判不同,开封是天下首府,少尹的品级比普通的知州还高,行使签押公事等职能,对府尹有很大的制约力,如果是亲王兼任开封府尹时,南衙的实权还是由少尹来代行的。
让苏轼来任少尹,无疑将打乱自己掌握开封府的计划,如今旨意已下,木已成舟,杨逸也是无可奈何。
刘清菁这个娘们,这回算是无意间捅了咱的菊花了,奶奶的,等下非去找她报仇雪恨不可。
这次招待西域各国使者的宴席设在集英殿,集英殿是大宋皇帝赐宴中外之臣及试进士的地方,将接待的宴席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表达大宋对各部使者的重视。
杨逸到来时,御膳房、太常寺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御膳房不用说,当然是负责做菜的,太常寺管着教坊司,负责皇家礼乐事宜。
有宴无乐怎能彰显皇皇大宋之威仪,可以说每次皇宫御宴,太常寺都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杨逸到后不久,四部使者在鸿胪寺少卿尚义的带领下,自东华门而入,杨逸站于阶上相候,虽不是皇帝亲至赐宴,但礼节上已无可挑剔。
四部使者中,有三个算是熟人了,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阿柴部使者莫斯洛,草头鞑靼使者野度荣,这三人杨逸征伐河西时,曾在沙州接见过,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倒是西州回鹘的使者让杨逸有些诡异,因为他竟是个汉人,叫刘云山,身上虽然穿着回鹘官服,但言行举止仍保持着汉家谦恭礼让之风;
前唐之时,曾大量移民西域,安史之乱过后,唐朝逐渐衰微,无力西顾,大量的汉民沦落异族之手,西州回鹘治下汉民最多;
这些汉民沦陷胡尘几百年,基本已和各少数部族融为一体,象刘云山这样的汉民后裔在高昌为官,算不得汉奸,杨逸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大家客套一番之后,一同入殿就坐,宫女太监们随即将一样样精美的菜肴端上来,教坊司的歌伎同时献上舞乐,场面隆重而喜庆。
杨逸首先举杯说道:“各位使者远来为贺,一路鞍马劳顿,此中盛情,实在是难能可贵,本官奉谕款待,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一二,来,请各位满饮此杯。”
四部使者纷纷起身,连道不敢。
刘云山坐次最靠前,他当先说道:“交趾蕞尔小邦,竟敢进犯天朝,宁国公率大义之师征伐,一举平定交趾,如此盛事,我等奉主之命前来朝贺本是应当,能得上国圣主赐宴,更是万分荣幸,岂敢当辛劳二字。”
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也跟着说道:“正是,正是,我等实在当不得辛劳二字,倒是宁国公刚平西夏,又讨交趾,劳苦功高,此番还能亲自出面款待我等,实在是让我等受宠若惊啊!”
“哈哈哈,各位使者不必客气,本官微末之功,何足挂齿,平西夏讨交趾之所以如此顺利,皆因我朝有圣君在位,隆威盛德,惠及天下,西夏与交趾逆天而行,犯上作乱,我主以大义为旗,顺时兴师,西夏与交趾这两个跳梁小丑岂有不亡之理?本官受命率军讨伐而能胜之,皆因有我主天威为恃也,本官岂敢言功?”
各部使者又是一阵赞崇,拍完赵捷的马屁,拍杨逸的。
这种场面话虽然讨厌,但却少不得,杨逸与他们连饮边谈,观看歌舞,只等时机成熟,才会将话引入正题。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结束悠闲的田园生活回到学士院,杨逸坐在自己签押房的太师椅上,感觉有些懒洋洋的,似乎患了假后综合症。
他吩咐直院学士林风帮准备一些西域方面的资料,林风正在翻找,杨逸便进里间准备小憩一下。
里间有些象他的私人籍文档,紫檀大案上摆着精美的笔架,落地的屏风后还有一张床榻,枕被齐全。
翰林学士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承命撰写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经常要值宿禁中,所以里间才会准备好床榻衾被。
黄头回鹘等几部使者已经参加过朝贺大礼,照例皇帝是要赐宴款待的,但赵捷还太小,于是刘太后便让翰林大学士出面招待各部使者。
杨逸舒服地躺在榻上,思量着关于西城的事,目前西域部族众多,小国林立,情况比较复杂。
大宋虽然打出了抵制天方教东侵的大旗,竖起了黑汗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西域这些小部族也不是傻瓜,现在他们夹在大宋与黑汗国之间,或许还有个左右逢源的机会。
一但大宋把黑汗国给灭了,他们就基本成了大宋的国中之国;
宋太祖有言,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到时还有他们安身立命的余地吗?
这些简单的道理,西州回鹘这些小国不会不明白;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他们甘心情愿做前驱对付黑汗国。这就成了杨逸需要面对的问题。
杨逸躺在榻上想着这些事情,久而久之便睡了过去,迷迷糊糊地睡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别院小河边。清朗的月光洒在河面上,如霜似雪,远处的庄子传来几声犬吠。给月夜更增添了几分宁静和安详。
那株杨柳树下,夜风拂动着韦晶的衣裙,杨逸正热烈地注视着她,皎洁的月光下,她一脸羞红,娇婉柔媚,腮边两个梨窝如同吸人魂魄的漩涡,让他忍不住吻了下去。
那敞开的罗裳。滑落的肚兜,让她胸前的一片雪玉之光毫无掩饰的袒露出来,一对如梨**随着娇喘轻轻起伏着,他毫不犹豫伸手握了上去…….
“大学士,大学士,快醒醒,您要找的文牍下官给您找好了。”
耳边突然传来林风的声音。让杨逸不禁一惊。
“林学士,真的全找好了吗?这么快?”杨逸从榻上坐起身来,语气有些不善,这家伙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俺就要得手的时候来,实在可恶,太可恶了。
“杨大学士放心,下官岂敢敷衍您,都按您吩咐的找好了。”
林风见杨逸一脸不乐,便知自己扰人清梦了,说起话来分外小心。
现在大宋官场上悄悄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得罪阎王爷,莫要得罪宁国公。
宁国公不但权倾一时,而且性格强悍;说他不是文官吧,他状元出身,华采词章天下哄传。
说他是文官吧,他战功赫赫,杀气凛凛,做武将的时间似乎比做文官的时间还长。
前些天听说还用银碇当街把开封府尹的亲侄子砸得满头是血,这可不象是文官干的事,别惹,这种人最好别惹。
杨逸哪知道林风瞬息之间心思已千百转,醒悟到自己为了个春梦,竟对勤奋的下属发脾气,暗暗哑然失笑。
“林学士辛苦了,资料都放这吧,对了,你准备一下,下午和我一起去接待各国使节吧,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林学士,让衙里的小吏给我准备些小食,中午我就在这儿对付一下了。”
杨大学士突然变得和颜悦色,让林风受宠若惊,连连应是,长身一揖才退出去。
杨逸到檐下舀了一盆水,洗了把脸,才重新坐回公案前,传心啃起那些有关西域的资料来。
这些资料他大体上是了然的,只不过要在接见各部使者前,加深一下印象,多了解一些细节。
而细节,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到了下午申时(15点),杨逸准时带着林风走出学士院,刚巧在回廊上遇到了前来拱垂殿送草诏的中书舍人林希。
杨逸先作揖笑道:“林大人气色不错,这红光满面的,想必这个重阳节过得很舒心吧。”
林希呵呵一笑答道:“那里,那里,我倒是听说任之这几日移居城外别院,隔绝攘扰,任之的闲情逸致岂不更让人羡慕。”
“哈哈哈,林大人说笑了,我谈不上什么闲情逸致,不过是小憩两日而已,对了,林大人这是?”
“倒也没什么大事,环庆路经略使尹策调任颖州,济州知州苏轼调任开封少尹,本官奉旨拟写草诏……”
“苏轼调开封少尹?林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杨逸请了几天假,呆在别院不问世事,这事他还真不知道,若是往时,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动引不起他的关注,但涉及到苏轼以及开封府,不免让他敏感起来。
苏轼元祐党人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是谁提议将他调进京的,这就有必要弄清楚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开封府志在必得,这时突然让苏轼插进来,只怕事情会变得复杂起来。
林希哪知他心里想什么,依旧含笑答道:“这只是正常的调动,开封少尹已经出缺半年,昨日政事堂讨论此事时,刘太后有意由苏轼接任,苏相公赞同,章相公也不反对,此事便定了下来。”
杨逸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又和林希闲话几句才告辞。
学士院有一个主要的职能和中书省近似,那就是草拟诏书。
两者之间差别在于: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任免三品以上的将相等重要文告,由学士院来拟旨。
三品以下的官员调动及普通的诏省来草拟。
苏轼现在只是四品知州,他的调动诏令是轮不到学士院费神的,所以杨逸不知道这事,苏轼调入京他不反对,但调入南衙,就让他有些不得劲儿了。
开封府少尹的职能和各州有能判不同,开封是天下首府,少尹的品级比普通的知州还高,行使签押公事等职能,对府尹有很大的制约力,如果是亲王兼任开封府尹时,南衙的实权还是由少尹来代行的。
让苏轼来任少尹,无疑将打乱自己掌握开封府的计划,如今旨意已下,木已成舟,杨逸也是无可奈何。
刘清菁这个娘们,这回算是无意间捅了咱的菊花了,奶奶的,等下非去找她报仇雪恨不可。
这次招待西域各国使者的宴席设在集英殿,集英殿是大宋皇帝赐宴中外之臣及试进士的地方,将接待的宴席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表达大宋对各部使者的重视。
杨逸到来时,御膳房、太常寺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御膳房不用说,当然是负责做菜的,太常寺管着教坊司,负责皇家礼乐事宜。
有宴无乐怎能彰显皇皇大宋之威仪,可以说每次皇宫御宴,太常寺都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杨逸到后不久,四部使者在鸿胪寺少卿尚义的带领下,自东华门而入,杨逸站于阶上相候,虽不是皇帝亲至赐宴,但礼节上已无可挑剔。
四部使者中,有三个算是熟人了,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阿柴部使者莫斯洛,草头鞑靼使者野度荣,这三人杨逸征伐河西时,曾在沙州接见过,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倒是西州回鹘的使者让杨逸有些诡异,因为他竟是个汉人,叫刘云山,身上虽然穿着回鹘官服,但言行举止仍保持着汉家谦恭礼让之风;
前唐之时,曾大量移民西域,安史之乱过后,唐朝逐渐衰微,无力西顾,大量的汉民沦落异族之手,西州回鹘治下汉民最多;
这些汉民沦陷胡尘几百年,基本已和各少数部族融为一体,象刘云山这样的汉民后裔在高昌为官,算不得汉奸,杨逸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大家客套一番之后,一同入殿就坐,宫女太监们随即将一样样精美的菜肴端上来,教坊司的歌伎同时献上舞乐,场面隆重而喜庆。
杨逸首先举杯说道:“各位使者远来为贺,一路鞍马劳顿,此中盛情,实在是难能可贵,本官奉谕款待,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一二,来,请各位满饮此杯。”
四部使者纷纷起身,连道不敢。
刘云山坐次最靠前,他当先说道:“交趾蕞尔小邦,竟敢进犯天朝,宁国公率大义之师征伐,一举平定交趾,如此盛事,我等奉主之命前来朝贺本是应当,能得上国圣主赐宴,更是万分荣幸,岂敢当辛劳二字。”
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也跟着说道:“正是,正是,我等实在当不得辛劳二字,倒是宁国公刚平西夏,又讨交趾,劳苦功高,此番还能亲自出面款待我等,实在是让我等受宠若惊啊!”
“哈哈哈,各位使者不必客气,本官微末之功,何足挂齿,平西夏讨交趾之所以如此顺利,皆因我朝有圣君在位,隆威盛德,惠及天下,西夏与交趾逆天而行,犯上作乱,我主以大义为旗,顺时兴师,西夏与交趾这两个跳梁小丑岂有不亡之理?本官受命率军讨伐而能胜之,皆因有我主天威为恃也,本官岂敢言功?”
各部使者又是一阵赞崇,拍完赵捷的马屁,拍杨逸的。
这种场面话虽然讨厌,但却少不得,杨逸与他们连饮边谈,观看歌舞,只等时机成熟,才会将话引入正题。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