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8 第398章 试一试
- 399 第399章 守城之道
- 400 第400章 玄女下凡
- 401 第401章 奖赏
- 402 第402章 进城
- 403 第403章 杀贼
- 404 第404章 私心还是祸心
- 405 第405章 什么也没做
- 406 第406章 请君入瓮
- 407 第407章 罪人
- 408 第408章 再出兵
- 409 第409章 想在前头
- 410 第410章 御驾亲征
- 411 第411章 偶遇
- 412 第412章 相逢
- 413 第413章 夜伏
- 414 第414章 刺杀
- 415 第415章 受死
- 416 第416章 使者何来
- 417 第417章 至虞州
- 418 第418章 疑兵
- 419 第419章 各路追兵
- 420 第420章 进山
- 421 第421章 追逃
- 422 第422章 不共戴天
- 423 第423章 将死
- 424 第424章 仇报了
- 425 第425章 不甘
- 426 第426章 落定
- 427 第427章 封赏
- 428 第428章 命好
- 429 第429章 整顿
- 430 第430章 夜谈
- 431 第431章 抵京
- 432 第432章 拜见
- 433 第433章 团聚
- 434 第434章 婚期
- 435 第435章 城门
- 436 第436章 除夕
- 437 第437章 看灯
- 438 第438章 故人
- 439 第439章 猜测
- 440 第440章 忍耐
- 441 第441章 安排
- 442 第442章 待嫁
- 443 第443章 婚期前
- 444 第444章 贺新婚
- 445 第445章 婚车
- 446 第446章 过关斩将
- 447 第447章 花烛
- 448 第448章 都好
- 449 第449章 明珠
- 450 第450章 高兴
- 451 第451章 早睡早起
- 452 第452章 进宫
- 453 第453章 回门
- 454 第454章 师徒
- 455 第455章 楚九的谋算
- 456 第456章 结亲
- 457 第457章 发兵
- 458 第458章 柳氏的行踪
- 459 第459章 找人
- 460 第460章 旁观者清
- 461 第461章 多想想
- 462 第462章 警告
- 463 第463章 背叛
- 464 第464章 人选
- 465 第465章 相看
- 466 第466章 引蛇出洞
- 467 第467章 夜归
- 468 第468章 没想到
- 469 第469章 权宜之计
- 470 第470章 我不同意
- 471 第471章 揭穿
- 472 第472章 对质
- 473 第473章 别出去了
- 474 第474章 礼佛
- 475 第475章 旧事
- 476 第476章 芥蒂
- 477 第477章 问话
- 478 第478章 信不信
- 479 第479章 有信来
- 480 第480章 去找他
- 481 第481章 走了
- 482 第482章 让她来
- 483 第483章 寻人
- 484 第484章 让他来找
- 485 第485章 来了
- 486 第486章 话要说出来
- 487 第487章 安心
- 488 第488章 急了
- 489 第489章 夜变
- 490 第490章 狭路相逢
- 491 第491章 援兵
- 492 第492章 你先下去
- 493 第493章 交印
- 494 第494章 不会太远
- 495 第495章 时机已到
- 496 第496章 舅爷
- 497 第497章 说有就有
- 498 第498章 谁的问题
- 499 第499章 大喜
- 500 第500章 嫉妒
- 501 第501章 去看看
- 502 第502章 常去
- 503 第503章 怀疑谁
- 504 第504章 威胁
- 505 第505章 复发
- 506 第506章 新方子
- 507 第507章 怀疑
- 508 第508章 求医
- 509 第509章 父子说事
- 510 第510章 秘事
- 511 第511章 打听
- 512 第512章 吃酒
- 513 第513章 真相
- 514 第514章 大胜
- 515 第515章 风波
- 516 第516章 抖包袱
- 517 第517章 决心
- 518 第518章 帮个忙
- 519 第519章 柳家人
- 520 第520章 不能说
- 521 第521章 灭口
- 522 第522章 选择
- 523 第523章 病倒
- 524 第524章 找人
- 525 第525章 秋雨
- 526 第526章 真实的自己
- 527 第527章 杀机
- 528 第528章 没有退路
- 529 第529章 您配吗?
- 530 第530章 对峙
- 531 第531章 揭露
- 532 第532章 最厉害的死人
- 533 第533章 我不配
- 534 第534章 知不知道
- 535 第535章 为我的儿子
- 536 第536章 天明
- 537 第537章 善后
- 538 第538章 理想与情话
- 539 第539章 明珠(结局)
- 540 番外 沧海月明
- 541 番外 花里逢君
- 542 后记
- 543 番外 灯火阑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08章 再出兵
第408章 再出兵
待徐吟料理完手头事务,卫均和齐小姐回来了。
齐小姐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还带回来数名副将。
为首的郑副将领着众人请罪:“末将等有罪,被范明这厮蒙蔽,险些误入歧途。”
徐吟听了转述。
那范明存着私心,再怎么隐瞒,身边亲兵总会知道一些蛛丝马迹。卫均带着人过去,还真诈出了一个消息。原来范明去平乱的路上,曾经找到一个逃出来的山民,发现县城被攻破可能另有黑手。但他没有去查证,而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依照原定计划去县城。
这下可好,等兴通遭了殃,范明立时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且他畏惧乱兵之势,内心先退缩了,干脆按住全军不动,以来不及为由停下来观望。
副将们都被他蒙在鼓里,但内心不是没有抱怨。等这事一爆出来,齐小姐又找了他们幸存的家人过来劝降。
这下还犹豫什么?论道义,论名分,论局势,他们都没有理由陪着范明送死,便干脆利落地卸了甲,随齐小姐进来谢恩。
徐吟请他们起身。
“我与齐小姐商议过了,你们都是兴通子弟,家中遭此大难亦悲痛难当,此番也是被蒙在鼓里,不应该与范明共同论罪。因此,此事只诛首恶,余皆赦免。”
众人感激涕零:“谢两位小姐。”
徐吟摆摆手,令他们随卫均退下,安排入城诸项事宜。
她自己留下了齐小姐。
“你怎么想?”她问齐小姐。
齐小姐茫然地看着她。
徐吟示意她喝口茶压一压情绪,等她缓过来了,方道:“兴通军姓齐,如今你是齐氏仅剩的后人了。”
齐小姐琢磨了一下,坦诚道:“三小姐,说实话我很羡慕你,你我出身一般,可境遇完全不同。在此之前,我就是个普通的闺阁千金,锦衣玉食养着,等年纪到了便婚配出去,给家族结一门得力的姻亲。”
“那现在呢?”
齐小姐咬了咬嘴唇,继续道:“可我跟你不一样,你敢独自领兵出门,料理这些事游刃有余。我既不通兵事,也不懂政务,叫我接手兴通军委实超过了能力。”
徐吟露出微笑。范明都拿下了,她当然要收了兴通军。
齐小姐很识时务,她跟徐吟确实不一样。
这世间的规则,女子无法独立拥有权力,她们所掌之权,要么来源于父亲,要么来源于丈夫,又或者儿子。
徐吟的权力就是父亲分给她的,如果她有能力撑起徐氏,那么部下对家族的效忠,便表现为对她的效忠。
而齐刺史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分权给齐小姐,她也无法独立成为继承人。现在齐氏灭门,兴通军对她有故主之情,短时间还会听命,但这不代表她能成为兴通军的新主——如果徐吟不帮她的话。
“那么,齐小姐还要留下来帮我吗?”
“当然,只要三小姐不嫌弃。”齐小姐诚挚地看着她,“此番得徐氏援手,我才能报此大仇。若三小姐愿意留下我,无论抄抄写写,又或者端茶倒水,我都愿意尽一分力。”
徐吟笑道:“先前让齐小姐抄写,是行军之中的权宜之计。如今我们安定下来了,凭齐小姐的学识,还干这些岂不是大材小用?”
“那我能做些什么?”
徐吟道:“齐小姐跟随我这几日,也大致了解了日常事务。兴通军需要重新整顿,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不如就请齐小姐帮忙料理细务吧。”
齐小姐欣然应允:“但凭吩咐。”
看着齐小姐离开,徐吟心情甚好。
虽然齐小姐不是继承人,但是有她在这里,收编兴通军就容易多了。整军过后,由杜鸣训上几个月,这支军队便能拉出去用了。
这样一来,她麾下兵马达到两万之数。然后把楚地扫过一遍,怎么也能凑个八到十万。
手里握着十万兵马,这场天下逐鹿之争,就有了入门的资格。
徐吟收拢心思,开始写信。
……
入夏,兴通军整顿完毕,南源派来的人接手了兴通的事务。
徐吟下一个瞄准的是临近的颖中。
谁知道她还没行动,就收到了颖中程刺史的信件。信的内容很有意思,跟齐刺史一模一样,邀请她去平乱的。
颖中当然没有乱,而是程刺史撑不住了。
各地刺史并不都像徐焕一样,能做到大权独揽。譬如早年的雍城,地方势力太强,朝廷不知道派了多少任刺史,有的死在半路上,有的在任期暴毙,有的干脆不来。
朝廷威信日弱,刺史能不能到任,到任后能不能收拢权力,这都得靠自己。有的豪强干脆占了地盘再上书,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程刺史就是那个压不住地方豪族的倒霉蛋。他年纪大了,性格又优柔,尽管经营多年,仍无法完全掌握颖中。
自从天下起兵,颖中各势力蠢蠢欲动。程刺史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疲于奔命。
他得知兴通被人攻破,战战兢兢之下,等来的却是徐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兴通的消息。
程刺史看得分明,从雍城事件开始,徐氏崛起已是势不可挡。而且徐三小姐行事厚道,去年送及笄礼的时候,得知颖中秋种不足,回赠了数车,堪称活人性命的大功德。
至于筑京观的凶残之举,程刺史更有体会。滥好人做不了大事,一面心怀慈悲,一面雷霆手段,才能控制得了局势。
于是他痛下决心,写了这封求援信。颖中这状况,与其苦苦支撑,不如投了徐氏。有徐氏掌控局面,凭他的能力和性格,安稳做个政务官更合适。
徐吟了解了内情,叫来三位将领——除了杜鸣和卫均,她还提拔了兴通军那位郑副将,重新编队后,令他带领其中一支。
“颖中刺史来报,有豪族囤粮居奇,抢夺民生,致使百姓衣食无着,野有饿殍,我拟三日后出兵,尔等可有意见?”
三人齐声应是,尤其刚刚升职的郑将军,才换了主家,他正愁没有机会立功,又加了一句:“末将愿为先锋!”
------题外话------
大家节日好。
这段剧情差不多写完了。后面打BOSS。
齐小姐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还带回来数名副将。
为首的郑副将领着众人请罪:“末将等有罪,被范明这厮蒙蔽,险些误入歧途。”
徐吟听了转述。
那范明存着私心,再怎么隐瞒,身边亲兵总会知道一些蛛丝马迹。卫均带着人过去,还真诈出了一个消息。原来范明去平乱的路上,曾经找到一个逃出来的山民,发现县城被攻破可能另有黑手。但他没有去查证,而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依照原定计划去县城。
这下可好,等兴通遭了殃,范明立时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且他畏惧乱兵之势,内心先退缩了,干脆按住全军不动,以来不及为由停下来观望。
副将们都被他蒙在鼓里,但内心不是没有抱怨。等这事一爆出来,齐小姐又找了他们幸存的家人过来劝降。
这下还犹豫什么?论道义,论名分,论局势,他们都没有理由陪着范明送死,便干脆利落地卸了甲,随齐小姐进来谢恩。
徐吟请他们起身。
“我与齐小姐商议过了,你们都是兴通子弟,家中遭此大难亦悲痛难当,此番也是被蒙在鼓里,不应该与范明共同论罪。因此,此事只诛首恶,余皆赦免。”
众人感激涕零:“谢两位小姐。”
徐吟摆摆手,令他们随卫均退下,安排入城诸项事宜。
她自己留下了齐小姐。
“你怎么想?”她问齐小姐。
齐小姐茫然地看着她。
徐吟示意她喝口茶压一压情绪,等她缓过来了,方道:“兴通军姓齐,如今你是齐氏仅剩的后人了。”
齐小姐琢磨了一下,坦诚道:“三小姐,说实话我很羡慕你,你我出身一般,可境遇完全不同。在此之前,我就是个普通的闺阁千金,锦衣玉食养着,等年纪到了便婚配出去,给家族结一门得力的姻亲。”
“那现在呢?”
齐小姐咬了咬嘴唇,继续道:“可我跟你不一样,你敢独自领兵出门,料理这些事游刃有余。我既不通兵事,也不懂政务,叫我接手兴通军委实超过了能力。”
徐吟露出微笑。范明都拿下了,她当然要收了兴通军。
齐小姐很识时务,她跟徐吟确实不一样。
这世间的规则,女子无法独立拥有权力,她们所掌之权,要么来源于父亲,要么来源于丈夫,又或者儿子。
徐吟的权力就是父亲分给她的,如果她有能力撑起徐氏,那么部下对家族的效忠,便表现为对她的效忠。
而齐刺史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分权给齐小姐,她也无法独立成为继承人。现在齐氏灭门,兴通军对她有故主之情,短时间还会听命,但这不代表她能成为兴通军的新主——如果徐吟不帮她的话。
“那么,齐小姐还要留下来帮我吗?”
“当然,只要三小姐不嫌弃。”齐小姐诚挚地看着她,“此番得徐氏援手,我才能报此大仇。若三小姐愿意留下我,无论抄抄写写,又或者端茶倒水,我都愿意尽一分力。”
徐吟笑道:“先前让齐小姐抄写,是行军之中的权宜之计。如今我们安定下来了,凭齐小姐的学识,还干这些岂不是大材小用?”
“那我能做些什么?”
徐吟道:“齐小姐跟随我这几日,也大致了解了日常事务。兴通军需要重新整顿,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不如就请齐小姐帮忙料理细务吧。”
齐小姐欣然应允:“但凭吩咐。”
看着齐小姐离开,徐吟心情甚好。
虽然齐小姐不是继承人,但是有她在这里,收编兴通军就容易多了。整军过后,由杜鸣训上几个月,这支军队便能拉出去用了。
这样一来,她麾下兵马达到两万之数。然后把楚地扫过一遍,怎么也能凑个八到十万。
手里握着十万兵马,这场天下逐鹿之争,就有了入门的资格。
徐吟收拢心思,开始写信。
……
入夏,兴通军整顿完毕,南源派来的人接手了兴通的事务。
徐吟下一个瞄准的是临近的颖中。
谁知道她还没行动,就收到了颖中程刺史的信件。信的内容很有意思,跟齐刺史一模一样,邀请她去平乱的。
颖中当然没有乱,而是程刺史撑不住了。
各地刺史并不都像徐焕一样,能做到大权独揽。譬如早年的雍城,地方势力太强,朝廷不知道派了多少任刺史,有的死在半路上,有的在任期暴毙,有的干脆不来。
朝廷威信日弱,刺史能不能到任,到任后能不能收拢权力,这都得靠自己。有的豪强干脆占了地盘再上书,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程刺史就是那个压不住地方豪族的倒霉蛋。他年纪大了,性格又优柔,尽管经营多年,仍无法完全掌握颖中。
自从天下起兵,颖中各势力蠢蠢欲动。程刺史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疲于奔命。
他得知兴通被人攻破,战战兢兢之下,等来的却是徐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兴通的消息。
程刺史看得分明,从雍城事件开始,徐氏崛起已是势不可挡。而且徐三小姐行事厚道,去年送及笄礼的时候,得知颖中秋种不足,回赠了数车,堪称活人性命的大功德。
至于筑京观的凶残之举,程刺史更有体会。滥好人做不了大事,一面心怀慈悲,一面雷霆手段,才能控制得了局势。
于是他痛下决心,写了这封求援信。颖中这状况,与其苦苦支撑,不如投了徐氏。有徐氏掌控局面,凭他的能力和性格,安稳做个政务官更合适。
徐吟了解了内情,叫来三位将领——除了杜鸣和卫均,她还提拔了兴通军那位郑副将,重新编队后,令他带领其中一支。
“颖中刺史来报,有豪族囤粮居奇,抢夺民生,致使百姓衣食无着,野有饿殍,我拟三日后出兵,尔等可有意见?”
三人齐声应是,尤其刚刚升职的郑将军,才换了主家,他正愁没有机会立功,又加了一句:“末将愿为先锋!”
------题外话------
大家节日好。
这段剧情差不多写完了。后面打BOSS。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