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士可杀不可辱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哪个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钱不够怎么办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礼物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群臣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计划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西凉之策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夫妻夜话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锅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魏的对策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父与子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烦心事儿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书信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中少年郎(下)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威逼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雪夜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诏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长安雪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刘备驾崩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波再起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孙权称帝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议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没钱就给人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儿愁嫁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说匈奴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怀不轨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农庄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没准备的仗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虚实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阳战起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藤甲建功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争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谈崩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战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败的刺杀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收网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关将至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吴之议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锦还乡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杀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队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闻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我要回家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团聚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杀也有程序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况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发起飙来六亲不认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师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战神祠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东吴战败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琐事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将成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惊叹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广袖流仙裙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
- 599 第六百章 青楼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将欲行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边陲之地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风光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选一个吧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捷报和噩耗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临别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国不可因一人而兴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团聚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开疆拓土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邦来朝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头万绪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纷飞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钥匙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归途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刘禅的野心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宫廷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争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之前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贻误军机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祭旗出征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肯定是他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烟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峙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装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截河断流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时机到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马兵败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达回朝请兵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动兵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袭营、反偷袭、再偷袭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盘外招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价码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放权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严挂帅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连败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浊漳水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严兵败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败走黎阳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阵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邺城外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无奈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战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长戚戚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问罪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的决定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战局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
- 654 第六百五十五章 疯狂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战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胜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势已定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合围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遗忘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条件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结果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壮士暮年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乡
- 665 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
- 668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国终章
- 669 后记
- 670 新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锅
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锅
“民夫的征调一定要小心,如今关中人心未稳,民心未附,我等是雇佣而非征募,钱会给到,而且价格不低,让他们放心,并非做白工,另外吃住方面另算,若是工程能够加快,提前结束的话,还会有赏钱拿,但不会太多。”
章武六年,九月十七,已经进了深秋时节,关中之战的后续影响已经逐渐消除,但这个时候要大动土木那就得防止刚刚稳定下来的人心再度出现变化,所以诸葛亮在这次负责招募民夫的过程中,相当的谨慎。
一大早,刘毅刚刚进了丞相府,便见诸葛亮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了。
“伯松,丞相几时起来工作的?”刘毅看向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询问道。
诸葛乔乃是诸葛瑾次子,因为诸葛亮至今尚未有子嗣,所以过继给了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对这个养子却是视如己出,也颇为严格,如今作为丞相少吏,秩俸三百石,这个官位,相比于如今已经渐渐闯出名堂的二代来说,太低了,但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要好好在基层磨练诸葛乔,作为丞相,诸葛亮对自己乃至家人的德行操守都是十分严格的,为避免有人说闲话,对于家族中出仕的子弟,那是严之又严。
“一般寅卯交替之际醒来,卯时三刻来此处理政务。”诸葛乔躬身道。
刘毅点点头,示意诸葛乔去忙,径直去了诸葛亮堂中坐下,帮诸葛亮分担一些事物,诸葛亮看了刘毅一眼,只是微微颔首,继续处理政务。
眼下关中新定,很多事情都要落实,而诸葛亮生性严谨,对于这些关乎民生的大事,必须亲自过问才能放心。
两人一直到巳时初,方才将公务处理完毕。
“多谢伯渊了,若非你来帮忙,怕是得到未时方能结束。”诸葛亮舒展了一下懒腰,看着刘毅笑道。
“你呀,这些事情交给府中官吏去做便是,这些你都做了,那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征事做什么?朝廷白发他们俸禄啊?”刘毅扭了扭脖子,无语的看着诸葛亮道。
“事关民生,怎能轻忽?”诸葛亮叹了口气,主要是不太放心。
“你呀!迟早把自己给累死。”刘毅对于诸葛亮这个想法并不赞成:“是,现在事情只是京兆这一带,你忙得过来,但以后呢,再收复失地,还是你?人力有穷,你是丞相,不是小吏,与其把精力放到这些事情上,不如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赶紧生个孩子。”
“伯渊!”诸葛亮哭笑不得的看着他道:“那若是伯渊,会如何做?”
“事交给他们去做。”刘毅指了指一旁端茶倒水的司直:“好好一个千石官员,硬是被你用成了小厮,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让他们做,而你作为这里的一把手,你要做的是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纠正,这样再过几年,你身边才能多几个能吏,朝廷花千石俸禄请来的官员,却在这里端茶送水,这钱花的多冤?”
“伯渊说的,倒是有些道理。”诸葛亮点点头,若有所思。
其实道理诸葛亮怎会不懂,但就是怕犯错,尤其是这个时候,关中要稳。
“不是有道理,而是事实,听我的,明天开始,这些事让他们来做,你还坐在这里,他们有问题可以问,你帮忙解决,但类似的问题若是超过三次,直接换人,那说明他们做不了,朝廷花千石请来的人,可不是来吃闲饭的。”刘毅很不客气的道,诸葛亮这个性格绝对要给对方掰过来,历史上蜀汉无人可用也就算了,现在刘备麾下人才济济,诸葛亮还这么大包大揽可就不对了。
“但……”诸葛亮苦笑着看向刘毅。
“没有但,这些事情,大家一起做,一个时辰就能解决,你偏偏一个人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看起来是兢兢业业,但实际上,你是在损耗人才啊。”刘毅指了指周围那些官吏道:“人若不用,会废的,再天才的人,你也得给他历练的机会,否则什么事都你干了,他们会对你形成依赖,久而久之,这些当初精挑细选的人才也会泯然众人。”
诸葛亮苦笑着点点头,刘毅说的道理他都清楚,只是平时还好,但真遇到大事,就像现在,整个关中的问题亟待解决,诸葛亮就有些不放心,不自觉的便将所有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去做了。
“司空府的事情都做完了?”诸葛亮看着刘毅,询问道。
“就是一些资源调配的问题,从汉中往这边的路,是由汉中那边出人修得,我过去了一趟,把钱发了,留下人监督,定期将进度发回来就行了,这边还需要一些时日调集资源,人手方面,你刚才也说了,协调是个问题,不能激起民变,各处监察至少做了三层,一环套一环,出问题的可能性不高,所以现在每天多半时间在陪妻儿。”刘毅点了点头,他做事情肯放手,如今手下也聚集了一批能吏,许多事情,都无需他操心,可比诸葛亮潇洒多了。
更何况还有各地少府协助,少府基本都是他带出来的人,协调配合方面,自然默契。
“伯渊所言甚是。”诸葛亮点了点头,看着刘毅道:“不知伯渊今日来此却是所为何事?”
“人手方面的协调,郿县和陈仓那边,这次是选了两条轨道先铺,汉中那边调集了三万人,我准备从陈仓和郿县这边一起开始动工进行对接,至少要一万民夫,最好从那一带就地雇佣,钱财已经备好,就差人了。”刘毅笑道。
“这个不难,郿县、武功一带可以凑足人手,只要钱财给到,其他的问题不大。”诸葛亮点点头,接过刘毅递来的文书,看了一遍没有问题之后,取出自己的相印盖上。
对于诸葛亮还要检查一遍,刘毅并没有不满,他和诸葛亮都是比较务实的那种性格,这样做起来,也不容易出错。
“好嘞,那我先走了,明日再来。”刘毅收起文书,起身笑道。
“明日?”诸葛亮疑惑的看着刘毅,事情都完了,明天还干什么?
“你这是病,得治。”刘毅看着诸葛亮道:“我真的很担心,天下平定的那一天,你是被自己给累死的,或者我去跟嫂夫人说说,让她来监督?我怕不行呢。”
诸葛亮:“……”
最终还是妥协了,默认了刘毅在未来这一段时间内监督他的想法,堂堂丞相,位还稍比刘毅高一些,现在却要被刘毅给监管,这上哪说理去?
“走了,你之前那一手,最后却是由我来背锅,如今都快成士人公敌了。”刘毅收好了文书对着诸葛亮挥了挥手。
此前诸葛连突袭查贪腐之事,抄家所得的钱财,基本都送到刘毅这里,现在刘毅在官场上,可是那种不受待见的。
诸葛亮脸上露出不失礼貌的微笑,起身送客。
刘毅虽然位列三公,但眼下的境况却不是太好,之前查抄之事,有理有据,而且事情已经发生,那些背后的家族也没办法说什么,更不可能因此就对刘备表现出不满来,甚至诸葛亮也不行,所以这份不满,最后就发到了刘毅身上。
不过如今的刘毅也不是当年只得刘备信任,没有丝毫根基的人物,位列三公,可不只是能力,刘毅的人脉如今在大汉的疆土上已经一点点的成长起来,成长到这些人即便有所不满,也没办法动的程度。
县级单位经过这一系列的清理后,新上任的大多数都是书院弟子,尤其是关中这一带,这个比例几乎占了七成,而刘毅这次修建的工作,主要是跟各地少府对接,那几本就是刘毅一脉,旁人想插手也插不了,各地县令配合之下,而财权又握在刘毅手中,如此一来,至少给刘毅这次重建二都使绊子是不行了,只能从明面上来堂堂正正的对决。
眼下关中新定,百废待兴,民心未附的情况下,刘毅这样大兴土木肯定是会引起不满的,甚至有不少地方在暗中唆使百姓抗拒征募。
不过刘毅说的也清楚,是雇佣,每天拿钱的,所以人还是能够募集到的,毕竟现在是农闲时候,而一天百枚大钱的收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收入可不低,平头百姓有属于他们的智慧,不会明着跟世家干,但县府政令出来的时候,还是会来应征,毕竟朝廷最大吗。
有时候,利益确实可以换取人心的,当地百姓跟地头蛇不是一条心了,那问题就好办多了,而且还促进了各地新任县令在地方上的人望以及掌控力,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双赢的,当然,那三十亿的钱发下去,刘备心疼劲儿是一直没有过去。
最重要的是,刘毅已经开始规划洛阳房舍的建筑,公开询问各地士人有没有想法,这么一来……很多牵扯不是太大的就倒向了刘毅这边,至少不会公然再去怼刘毅了。
章武六年,九月十七,已经进了深秋时节,关中之战的后续影响已经逐渐消除,但这个时候要大动土木那就得防止刚刚稳定下来的人心再度出现变化,所以诸葛亮在这次负责招募民夫的过程中,相当的谨慎。
一大早,刘毅刚刚进了丞相府,便见诸葛亮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了。
“伯松,丞相几时起来工作的?”刘毅看向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询问道。
诸葛乔乃是诸葛瑾次子,因为诸葛亮至今尚未有子嗣,所以过继给了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对这个养子却是视如己出,也颇为严格,如今作为丞相少吏,秩俸三百石,这个官位,相比于如今已经渐渐闯出名堂的二代来说,太低了,但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要好好在基层磨练诸葛乔,作为丞相,诸葛亮对自己乃至家人的德行操守都是十分严格的,为避免有人说闲话,对于家族中出仕的子弟,那是严之又严。
“一般寅卯交替之际醒来,卯时三刻来此处理政务。”诸葛乔躬身道。
刘毅点点头,示意诸葛乔去忙,径直去了诸葛亮堂中坐下,帮诸葛亮分担一些事物,诸葛亮看了刘毅一眼,只是微微颔首,继续处理政务。
眼下关中新定,很多事情都要落实,而诸葛亮生性严谨,对于这些关乎民生的大事,必须亲自过问才能放心。
两人一直到巳时初,方才将公务处理完毕。
“多谢伯渊了,若非你来帮忙,怕是得到未时方能结束。”诸葛亮舒展了一下懒腰,看着刘毅笑道。
“你呀,这些事情交给府中官吏去做便是,这些你都做了,那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征事做什么?朝廷白发他们俸禄啊?”刘毅扭了扭脖子,无语的看着诸葛亮道。
“事关民生,怎能轻忽?”诸葛亮叹了口气,主要是不太放心。
“你呀!迟早把自己给累死。”刘毅对于诸葛亮这个想法并不赞成:“是,现在事情只是京兆这一带,你忙得过来,但以后呢,再收复失地,还是你?人力有穷,你是丞相,不是小吏,与其把精力放到这些事情上,不如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赶紧生个孩子。”
“伯渊!”诸葛亮哭笑不得的看着他道:“那若是伯渊,会如何做?”
“事交给他们去做。”刘毅指了指一旁端茶倒水的司直:“好好一个千石官员,硬是被你用成了小厮,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让他们做,而你作为这里的一把手,你要做的是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纠正,这样再过几年,你身边才能多几个能吏,朝廷花千石俸禄请来的官员,却在这里端茶送水,这钱花的多冤?”
“伯渊说的,倒是有些道理。”诸葛亮点点头,若有所思。
其实道理诸葛亮怎会不懂,但就是怕犯错,尤其是这个时候,关中要稳。
“不是有道理,而是事实,听我的,明天开始,这些事让他们来做,你还坐在这里,他们有问题可以问,你帮忙解决,但类似的问题若是超过三次,直接换人,那说明他们做不了,朝廷花千石请来的人,可不是来吃闲饭的。”刘毅很不客气的道,诸葛亮这个性格绝对要给对方掰过来,历史上蜀汉无人可用也就算了,现在刘备麾下人才济济,诸葛亮还这么大包大揽可就不对了。
“但……”诸葛亮苦笑着看向刘毅。
“没有但,这些事情,大家一起做,一个时辰就能解决,你偏偏一个人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看起来是兢兢业业,但实际上,你是在损耗人才啊。”刘毅指了指周围那些官吏道:“人若不用,会废的,再天才的人,你也得给他历练的机会,否则什么事都你干了,他们会对你形成依赖,久而久之,这些当初精挑细选的人才也会泯然众人。”
诸葛亮苦笑着点点头,刘毅说的道理他都清楚,只是平时还好,但真遇到大事,就像现在,整个关中的问题亟待解决,诸葛亮就有些不放心,不自觉的便将所有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去做了。
“司空府的事情都做完了?”诸葛亮看着刘毅,询问道。
“就是一些资源调配的问题,从汉中往这边的路,是由汉中那边出人修得,我过去了一趟,把钱发了,留下人监督,定期将进度发回来就行了,这边还需要一些时日调集资源,人手方面,你刚才也说了,协调是个问题,不能激起民变,各处监察至少做了三层,一环套一环,出问题的可能性不高,所以现在每天多半时间在陪妻儿。”刘毅点了点头,他做事情肯放手,如今手下也聚集了一批能吏,许多事情,都无需他操心,可比诸葛亮潇洒多了。
更何况还有各地少府协助,少府基本都是他带出来的人,协调配合方面,自然默契。
“伯渊所言甚是。”诸葛亮点了点头,看着刘毅道:“不知伯渊今日来此却是所为何事?”
“人手方面的协调,郿县和陈仓那边,这次是选了两条轨道先铺,汉中那边调集了三万人,我准备从陈仓和郿县这边一起开始动工进行对接,至少要一万民夫,最好从那一带就地雇佣,钱财已经备好,就差人了。”刘毅笑道。
“这个不难,郿县、武功一带可以凑足人手,只要钱财给到,其他的问题不大。”诸葛亮点点头,接过刘毅递来的文书,看了一遍没有问题之后,取出自己的相印盖上。
对于诸葛亮还要检查一遍,刘毅并没有不满,他和诸葛亮都是比较务实的那种性格,这样做起来,也不容易出错。
“好嘞,那我先走了,明日再来。”刘毅收起文书,起身笑道。
“明日?”诸葛亮疑惑的看着刘毅,事情都完了,明天还干什么?
“你这是病,得治。”刘毅看着诸葛亮道:“我真的很担心,天下平定的那一天,你是被自己给累死的,或者我去跟嫂夫人说说,让她来监督?我怕不行呢。”
诸葛亮:“……”
最终还是妥协了,默认了刘毅在未来这一段时间内监督他的想法,堂堂丞相,位还稍比刘毅高一些,现在却要被刘毅给监管,这上哪说理去?
“走了,你之前那一手,最后却是由我来背锅,如今都快成士人公敌了。”刘毅收好了文书对着诸葛亮挥了挥手。
此前诸葛连突袭查贪腐之事,抄家所得的钱财,基本都送到刘毅这里,现在刘毅在官场上,可是那种不受待见的。
诸葛亮脸上露出不失礼貌的微笑,起身送客。
刘毅虽然位列三公,但眼下的境况却不是太好,之前查抄之事,有理有据,而且事情已经发生,那些背后的家族也没办法说什么,更不可能因此就对刘备表现出不满来,甚至诸葛亮也不行,所以这份不满,最后就发到了刘毅身上。
不过如今的刘毅也不是当年只得刘备信任,没有丝毫根基的人物,位列三公,可不只是能力,刘毅的人脉如今在大汉的疆土上已经一点点的成长起来,成长到这些人即便有所不满,也没办法动的程度。
县级单位经过这一系列的清理后,新上任的大多数都是书院弟子,尤其是关中这一带,这个比例几乎占了七成,而刘毅这次修建的工作,主要是跟各地少府对接,那几本就是刘毅一脉,旁人想插手也插不了,各地县令配合之下,而财权又握在刘毅手中,如此一来,至少给刘毅这次重建二都使绊子是不行了,只能从明面上来堂堂正正的对决。
眼下关中新定,百废待兴,民心未附的情况下,刘毅这样大兴土木肯定是会引起不满的,甚至有不少地方在暗中唆使百姓抗拒征募。
不过刘毅说的也清楚,是雇佣,每天拿钱的,所以人还是能够募集到的,毕竟现在是农闲时候,而一天百枚大钱的收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收入可不低,平头百姓有属于他们的智慧,不会明着跟世家干,但县府政令出来的时候,还是会来应征,毕竟朝廷最大吗。
有时候,利益确实可以换取人心的,当地百姓跟地头蛇不是一条心了,那问题就好办多了,而且还促进了各地新任县令在地方上的人望以及掌控力,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双赢的,当然,那三十亿的钱发下去,刘备心疼劲儿是一直没有过去。
最重要的是,刘毅已经开始规划洛阳房舍的建筑,公开询问各地士人有没有想法,这么一来……很多牵扯不是太大的就倒向了刘毅这边,至少不会公然再去怼刘毅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