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7 077不平
- 78 078抚慰
- 79 079叹息
- 80 080史湘云
- 81 073登门
- 82 082撵玉
- 83 083同调
- 84 084机锋
- 85 085宅子
- 86 086水利
- 87 086解惑
- 88 088将来
- 89 089待选
- 90 090杯弓蛇影
- 91 091心事
- 92 092黯伤
- 93 093宴席
- 94 094失踪
- 95 095婴孩
- 96 096日常
- 97 097山
- 98 098僧道
- 99 099缘解
- 100 100决心
- 101 101消息
- 102 102登门
- 103 103毒草
- 104 104夜话
- 105 105功课
- 106 106羡慕
- 107 107心结
- 108 108新妾
- 109 109未来
- 110 110计划
- 111 111异想天开
- 112 112贺礼
- 113 113地动
- 114 114自救
- 115 115贾琏
- 116 116徐家
- 117 117俸禄
- 118 118下厨
- 119 119中馈
- 120 120请安
- 121 121秦可卿
- 122 122来客
- 123 123心惊
- 124 124节前
- 125 125晴雯
- 126 126端午
- 127 127为母
- 128 128为父
- 129 129饮食
- 130 130巫蛊
- 131 131姐姐
- 132 132守夜
- 133 133法与情
- 134 134希望
- 135 135接人
- 136 136关注
- 137 137连环
- 138 138审问
- 139 139暗手
- 140 140心事
- 141 141疑窦
- 142 142后续
- 143 143寿宴
- 144 144结果
- 145 145林如海
- 146 146作客
- 147 147子嗣计
- 148 148小心
- 149 149寿宴
- 150 150细犬
- 151 151非梦
- 152 152不满
- 153 153听壁脚
- 154 154生日
- 155 155反应
- 156 156对持
- 157 157八卦
- 158 158说梦
- 159 159双
- 160 160生产
- 161 161谋划
- 162 162问女
- 163 163峰回路转
- 164 164刘姥姥
- 165 165御驾亲临
- 166 166谦让
- 167 167君前奏对
- 168 168
- 169 169明悟
- 170 170忌讳
- 171 171荣耀
- 172 172亏空
- 173 173韩氏
- 174 174传话
- 175 175设计
- 176 176心结
- 177 177果子
- 178 178中招
- 179 179家事
- 180 180病
- 181 181老人
- 182 182命运
- 183 189大火
- 184 184知情
- 185 185变故
- 186 186告知
- 187 187宴会
- 188 188决裂
- 189 189禅让
- 190 190
- 191 191来访
- 192 192宝钗
- 193 193
- 194 194回家
- 195 195一年
- 196 196谋划
- 197 197新闻
- 198 198算账
- 199 199长房
- 200 200代族长
- 201 201父女
- 202 202
- 203 203
- 204 204失踪
- 205 205薛家
- 206 206
- 207 207圣意
- 208 208
- 209 209巷议
- 210 210
- 211 211自荐
- 212 212
- 213 213病情
- 214 214
- 215 215想岔
- 216 216姐妹
- 217 217
- 218 218备嫁
- 219 219母亲
- 220 220选秀
- 221 221
- 222 222
- 223 223试探
- 224 224似曾相识
- 225 225寻根究底
- 226 226祸水东引
- 227 227未雨绸缪
- 228 228指婚
- 229 229结婚
- 230 230盘夫
- 231 231约定
- 232 232借口
- 233 233
- 234 234
- 235 235求情
- 236 236云蕙
- 237 237
- 238 238准备
- 239 239
- 240 240劝说
- 241 241
- 242 242离间
- 243 243边关
- 244 244陷阱
- 245 245杀戮
- 246 246
- 247 247号角
- 248 248熟人
- 249 249山雨欲来
- 250 250雷霆之击
- 251 251满目苍夷
- 252 252街头偶遇
- 253 253各自惆怅
- 254 254喜宴
- 255 255圣心
- 256 256新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86解惑
086解惑
)
贾母见林家姐妹处处维护贾琏,又时时不忘贾家的体面,自然高兴。贾母的荣庆堂这里开开心心地说笑,那边得了消息的王夫人险些砸了一个茶盅子。
她抿着气,放下了茗碗,数着念珠,不停地念佛,口中却道:“来人,去叫凤丫头来。”
少时,王熙凤来了,王夫人也不让王熙凤坐下,只是自顾自地念佛,让王熙凤站了好久,这才慢悠悠地道:“琏儿跟着犯糊涂,你怎么也跟着犯糊涂?把好好的一个进项往外面推?”
王熙凤听着糊涂,她刚刚从邢夫人那里出来,还没有用早饭呢,就被王夫人这样一说,更是没头没脑的。
“太太这话,我怎么不明白?可是我们二爷在外头犯了什么事儿不成?”
王夫人怒道:“你还在这里装糊涂!我问你,那水利银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什么水利银子?”王熙凤更加不明白了。要说银子,王家的女儿都贪,也只有嫁进薛家的薛姨妈,因为薛家有钱,加上从来就没有人压在她的头上,也没有缺过银子,所以不是那么明显。可是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缺过银子的人,如果知道有一笔银子可以白捡的,哪里不上心的?
王夫人见王熙凤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更加恼火:“你还在这里装傻!要知道,你是王家的女儿、贾家的媳妇,既然有这笔银子,就该为公中想想,或者自己收着也好,怎么就便宜了林家?”
王熙凤这才隐隐有些明白了,她道:“太太,我也只是个内宅的女人,哪里有这个资格管我们爷外面的事儿啊。而且我们爷这些日子都在外头跑,一回家,都是倒头便睡,我们哥儿姐儿都快认不得父亲了。”
王夫人见王熙凤服软,这才缓了颜色,道:“为妻当为贤。尤其是外面男人顾不到的地方,你也要上心才是。回头,你跟琏儿好生说道说道。有些事情,当是顾着家里为先。”
这才让王熙凤回去了。
等离了荣禧堂,王熙凤这才招过平儿问缘故,平儿赶紧出去找了个丫头问明了,这才跟王熙凤说明情况。
这下,王熙凤也坐不住了。她一面打听林家姐弟有没有回梨香院,这里也顾不上吃饭,只拿着点心垫了垫。等听说林家姐弟已经回了梨香院,就直接带着往梨香院而来。
梨香院里,林家姐弟正准备沐浴更衣,好午睡呢,听见王熙凤来了,赶紧请人进了东厢房。
一见林招娣,王熙凤就拉着人家的手,道:“好妹妹,你可别恼了不请自来,只是我有件事情请妹妹帮忙参详参详。”
林招娣便问何事。
王熙凤等平儿带着下面的人都出去了,这才道:“妹妹也知道的,我不曾读过什么书,也不会吟诗作画,更对朝廷律令迷迷糊糊的。今儿个,太太把我叫了过去,发了好一顿火,说你琏二哥哥胳膊肘向外拐,顾着外头不顾自己家,还提到什么水利银子,倒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我想着,我们太太也是个内宅妇人,又不当家,家里这么多姐姐妹妹,对外面的事儿也糊涂,所以,来妹妹这里,想请教嬷嬷们一下这水利银子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太太这么看重。”
林招娣一愣,戴司正上前一步,道:“琏二奶奶说的太太,可是荣禧堂里的二太太?”
“正是。”
戴司正点点头,便向王熙凤解释起这水利银子的有关政策。
王熙凤道:“听司正嬷嬷这样一说,这水利银子岂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的?”
“只要是良民,家家户户都可以申请。只是申请了就要立下军令状,要在规定时间了完成朝廷摊牌的任务。如果完不成,就要以欺君之罪下狱。”
王熙凤吓了一跳,转念一想,道:“可是这银钱这么少,要贴补的又那么多,岂不是说,这项法令完全是个鸡肋?就不怕被人当做敛财的手段么?反正这水利的上的事儿,以次充好、虚报数目什么的一点都不稀奇。”
“琏二奶奶的确是个机灵人,一下子就看中关键。不过,要申请这水利银子,一要在当地有一定的产业,二,不是官宦之家就必须有人作保,三朝廷的巡察御史也不是吃素的。还有,御史台的相关官员及其家眷是不可以申请这水利银子的。别的地方也不好说,但是京畿一带还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王熙凤点点头,又听戴司正道:“琏二奶奶也不要以为,出了京畿就可以对这水利银子动手脚。要知道朝廷特地设立了河务总督,专门管着这一块呢。京畿一带的河务是直接交给京兆尹,由京兆尹报知户部工部的。可是京畿以外的地方,都地方官员报知本省布政使,然后由布政使派人调查,并通知巡察御史进行实地勘察,确认资料是否有误。等批复的下来,更是有数批巡察御史随时调查,调查结果,直接上交御史台。有的人家,时间到了,河堤等水利设施没有做好,被朝廷问了罪,满门抄家;有的人家,报上来闹水灾了,或者闹旱灾了,朝廷马上就会派人去查。哪怕是真的修好了,如果大水一过,损毁超过一成,依旧要被问罪。所以,京畿以外的水利银子,几乎就是索命贴、破家贴,等闲之家更是碰都不敢碰。”
王熙凤大吃一惊,道:“那妹妹家不是也……”
林招娣笑道:“嫂子,我们向朝廷申报的地方,是我们家的祭田,就是我们自己过得再简朴,也不能怠慢了祖宗们去。如今我们家只有我们姐弟几个在家里,父亲留给我们使唤的,也是新人,所以,如果有了巡察御史在边上监督着,这工程反而有保障。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我是不会做的,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而且,我们林家为了祭田那边早就备下了不下十万的银钱,这笔水利银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妹妹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如果将来妹妹遇见了什么困难,尽管张口。虽然嫂子手里的银钱不多,但是私房却有一点。你琏二哥哥也是个会来事儿的,他又管着那一块儿,妹妹有事,尽管让他帮忙跑腿。”
林黛玉在边上笑道:“那当然,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的缘故,我们也不会想着申请这水利银子,也不会想着一口气做到最好呢。”
王熙凤道:“林大妹妹,林妹妹,这京畿的水利好修么?”
林招娣道:“京畿,自通州过来,靠近京师这边的水利,那是年年有人修的。可是通州过去,就不好说了。而且,我们也问过老人,据说,京畿一带,每隔三五年就会有水灾和旱灾。平均下来,最多三年,就会有一次闹灾荒。这水利做得有一点子的差池,灾年一到,不就露馅了么?那个时候,不要说申请了水利银子的人家,就是相关的官员也有不是呢。”
王熙凤奇道:“既然这水利银子这样麻烦,妹妹家打算怎么做呢?妹妹不妨跟嫂子说一声,嫂子也好跟你琏二哥哥学学,让他有个准备,将来也能够多帮你们一点。”
“修建水利,第一要紧的就是人手。这几年,经常有流民进入京畿,没办法进城的,就滞留在附近的庄子村落里头。我们家的庄子上就收留了不少。琏二哥哥已经说了,他会跟那边管流民的同知打好招呼,让那些流民直接去我们的庄子上,这样一来,人手也会多一点。”
“原来你琏二哥哥已经这样做的。”
“是啊。如果不是琏二哥哥跟我们这样说过,我们还不会想到可以让流民来做这事儿呢。现在正好是枯水季节,流民到了我们的庄子上,正好可以清理河道,顺便也可以多挖一些水池子出来,以防干旱。我听说,有些年份,就是拿着银钱买水,也救不了地里的粮食呢。如果这些蓄水池子修好了,岂不是大功一件?就是寻常年份,这些水池子里也可以养些鱼虾,又是一笔进项。”
王熙凤点点头,道:“还有么?”
林招娣道:“还有,就是粮食。我们家祭田也不算少,出产的粮食也多。丰收季节也卖不出价钱,如果全堆放在库房里头,看着那些粮食白白地霉烂了也可惜。所以,今年我就回了父亲,将祭田出产的粮食留下了,又趁着丰收收购了一些,用粮食代替工钱,也比直接用银钱吸引人。来庄子上找差事的人也多。”
林黛玉补充道:“而且,这次我们买下了石头山和河滩地,这样,很多材料,我们可以不用去外头买。河里挖出来的淤泥还可以养地,河滩边上的芦苇可以编织袋子,石头山上还可以就地取材。我们还打算再那边修个小码头。如果真的需要从外头采买,直接可以用船运过去,倒也省事省力。”
这姐妹两个说一句,王熙凤就点一点头,等她们说完了,王熙凤才道:“难怪两位妹妹会说十成的把握呢。这可不是十成的把握?人手、材料、使费,都算计上了,怎么不能成的。”
“嫂子忘了还有琏二哥哥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管着这一块儿,我们也担心会横生枝节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贾母见林家姐妹处处维护贾琏,又时时不忘贾家的体面,自然高兴。贾母的荣庆堂这里开开心心地说笑,那边得了消息的王夫人险些砸了一个茶盅子。
她抿着气,放下了茗碗,数着念珠,不停地念佛,口中却道:“来人,去叫凤丫头来。”
少时,王熙凤来了,王夫人也不让王熙凤坐下,只是自顾自地念佛,让王熙凤站了好久,这才慢悠悠地道:“琏儿跟着犯糊涂,你怎么也跟着犯糊涂?把好好的一个进项往外面推?”
王熙凤听着糊涂,她刚刚从邢夫人那里出来,还没有用早饭呢,就被王夫人这样一说,更是没头没脑的。
“太太这话,我怎么不明白?可是我们二爷在外头犯了什么事儿不成?”
王夫人怒道:“你还在这里装糊涂!我问你,那水利银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什么水利银子?”王熙凤更加不明白了。要说银子,王家的女儿都贪,也只有嫁进薛家的薛姨妈,因为薛家有钱,加上从来就没有人压在她的头上,也没有缺过银子,所以不是那么明显。可是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缺过银子的人,如果知道有一笔银子可以白捡的,哪里不上心的?
王夫人见王熙凤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更加恼火:“你还在这里装傻!要知道,你是王家的女儿、贾家的媳妇,既然有这笔银子,就该为公中想想,或者自己收着也好,怎么就便宜了林家?”
王熙凤这才隐隐有些明白了,她道:“太太,我也只是个内宅的女人,哪里有这个资格管我们爷外面的事儿啊。而且我们爷这些日子都在外头跑,一回家,都是倒头便睡,我们哥儿姐儿都快认不得父亲了。”
王夫人见王熙凤服软,这才缓了颜色,道:“为妻当为贤。尤其是外面男人顾不到的地方,你也要上心才是。回头,你跟琏儿好生说道说道。有些事情,当是顾着家里为先。”
这才让王熙凤回去了。
等离了荣禧堂,王熙凤这才招过平儿问缘故,平儿赶紧出去找了个丫头问明了,这才跟王熙凤说明情况。
这下,王熙凤也坐不住了。她一面打听林家姐弟有没有回梨香院,这里也顾不上吃饭,只拿着点心垫了垫。等听说林家姐弟已经回了梨香院,就直接带着往梨香院而来。
梨香院里,林家姐弟正准备沐浴更衣,好午睡呢,听见王熙凤来了,赶紧请人进了东厢房。
一见林招娣,王熙凤就拉着人家的手,道:“好妹妹,你可别恼了不请自来,只是我有件事情请妹妹帮忙参详参详。”
林招娣便问何事。
王熙凤等平儿带着下面的人都出去了,这才道:“妹妹也知道的,我不曾读过什么书,也不会吟诗作画,更对朝廷律令迷迷糊糊的。今儿个,太太把我叫了过去,发了好一顿火,说你琏二哥哥胳膊肘向外拐,顾着外头不顾自己家,还提到什么水利银子,倒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我想着,我们太太也是个内宅妇人,又不当家,家里这么多姐姐妹妹,对外面的事儿也糊涂,所以,来妹妹这里,想请教嬷嬷们一下这水利银子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太太这么看重。”
林招娣一愣,戴司正上前一步,道:“琏二奶奶说的太太,可是荣禧堂里的二太太?”
“正是。”
戴司正点点头,便向王熙凤解释起这水利银子的有关政策。
王熙凤道:“听司正嬷嬷这样一说,这水利银子岂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的?”
“只要是良民,家家户户都可以申请。只是申请了就要立下军令状,要在规定时间了完成朝廷摊牌的任务。如果完不成,就要以欺君之罪下狱。”
王熙凤吓了一跳,转念一想,道:“可是这银钱这么少,要贴补的又那么多,岂不是说,这项法令完全是个鸡肋?就不怕被人当做敛财的手段么?反正这水利的上的事儿,以次充好、虚报数目什么的一点都不稀奇。”
“琏二奶奶的确是个机灵人,一下子就看中关键。不过,要申请这水利银子,一要在当地有一定的产业,二,不是官宦之家就必须有人作保,三朝廷的巡察御史也不是吃素的。还有,御史台的相关官员及其家眷是不可以申请这水利银子的。别的地方也不好说,但是京畿一带还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王熙凤点点头,又听戴司正道:“琏二奶奶也不要以为,出了京畿就可以对这水利银子动手脚。要知道朝廷特地设立了河务总督,专门管着这一块呢。京畿一带的河务是直接交给京兆尹,由京兆尹报知户部工部的。可是京畿以外的地方,都地方官员报知本省布政使,然后由布政使派人调查,并通知巡察御史进行实地勘察,确认资料是否有误。等批复的下来,更是有数批巡察御史随时调查,调查结果,直接上交御史台。有的人家,时间到了,河堤等水利设施没有做好,被朝廷问了罪,满门抄家;有的人家,报上来闹水灾了,或者闹旱灾了,朝廷马上就会派人去查。哪怕是真的修好了,如果大水一过,损毁超过一成,依旧要被问罪。所以,京畿以外的水利银子,几乎就是索命贴、破家贴,等闲之家更是碰都不敢碰。”
王熙凤大吃一惊,道:“那妹妹家不是也……”
林招娣笑道:“嫂子,我们向朝廷申报的地方,是我们家的祭田,就是我们自己过得再简朴,也不能怠慢了祖宗们去。如今我们家只有我们姐弟几个在家里,父亲留给我们使唤的,也是新人,所以,如果有了巡察御史在边上监督着,这工程反而有保障。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我是不会做的,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而且,我们林家为了祭田那边早就备下了不下十万的银钱,这笔水利银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妹妹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如果将来妹妹遇见了什么困难,尽管张口。虽然嫂子手里的银钱不多,但是私房却有一点。你琏二哥哥也是个会来事儿的,他又管着那一块儿,妹妹有事,尽管让他帮忙跑腿。”
林黛玉在边上笑道:“那当然,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的缘故,我们也不会想着申请这水利银子,也不会想着一口气做到最好呢。”
王熙凤道:“林大妹妹,林妹妹,这京畿的水利好修么?”
林招娣道:“京畿,自通州过来,靠近京师这边的水利,那是年年有人修的。可是通州过去,就不好说了。而且,我们也问过老人,据说,京畿一带,每隔三五年就会有水灾和旱灾。平均下来,最多三年,就会有一次闹灾荒。这水利做得有一点子的差池,灾年一到,不就露馅了么?那个时候,不要说申请了水利银子的人家,就是相关的官员也有不是呢。”
王熙凤奇道:“既然这水利银子这样麻烦,妹妹家打算怎么做呢?妹妹不妨跟嫂子说一声,嫂子也好跟你琏二哥哥学学,让他有个准备,将来也能够多帮你们一点。”
“修建水利,第一要紧的就是人手。这几年,经常有流民进入京畿,没办法进城的,就滞留在附近的庄子村落里头。我们家的庄子上就收留了不少。琏二哥哥已经说了,他会跟那边管流民的同知打好招呼,让那些流民直接去我们的庄子上,这样一来,人手也会多一点。”
“原来你琏二哥哥已经这样做的。”
“是啊。如果不是琏二哥哥跟我们这样说过,我们还不会想到可以让流民来做这事儿呢。现在正好是枯水季节,流民到了我们的庄子上,正好可以清理河道,顺便也可以多挖一些水池子出来,以防干旱。我听说,有些年份,就是拿着银钱买水,也救不了地里的粮食呢。如果这些蓄水池子修好了,岂不是大功一件?就是寻常年份,这些水池子里也可以养些鱼虾,又是一笔进项。”
王熙凤点点头,道:“还有么?”
林招娣道:“还有,就是粮食。我们家祭田也不算少,出产的粮食也多。丰收季节也卖不出价钱,如果全堆放在库房里头,看着那些粮食白白地霉烂了也可惜。所以,今年我就回了父亲,将祭田出产的粮食留下了,又趁着丰收收购了一些,用粮食代替工钱,也比直接用银钱吸引人。来庄子上找差事的人也多。”
林黛玉补充道:“而且,这次我们买下了石头山和河滩地,这样,很多材料,我们可以不用去外头买。河里挖出来的淤泥还可以养地,河滩边上的芦苇可以编织袋子,石头山上还可以就地取材。我们还打算再那边修个小码头。如果真的需要从外头采买,直接可以用船运过去,倒也省事省力。”
这姐妹两个说一句,王熙凤就点一点头,等她们说完了,王熙凤才道:“难怪两位妹妹会说十成的把握呢。这可不是十成的把握?人手、材料、使费,都算计上了,怎么不能成的。”
“嫂子忘了还有琏二哥哥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不是琏二哥哥管着这一块儿,我们也担心会横生枝节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