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5 第135章 桓澈入宫
- 136 第136章 桓温欲逼宫?
- 137 第137章 赐婚
- 138 第138章安石出山
- 139 第139章 朝堂对决
- 140 第140章 身份之疑
- 141 第141章 沈氏醒来
- 142 第142章 楼主身份
- 143 第143章 再见虞氏
- 144 第144章 又一道圣旨
- 145 第145章 沈氏道真相
- 146 第146章 沈氏道真相(二)
- 147 第147章 虞氏真面目
- 148 第148章 刺杀的后果
- 149 第149章 一夜温情
- 150 第150章 殿上雄辨 天子用意
- 151 第151章 顾钰名动天下
- 152 第152章 来自桓澈的信
- 153 第153章 名份
- 154 第154章 楼主与桓澈的密谈(1)
- 155 第155章 楼主与桓澈的密谈(2)
- 156 第156章 楼主的坦白
- 157 第157章 谢玄到来,与楼主对峙
- 158 第158章 决战交锋
- 159 第159章 父子?选择?
- 160 第160章 与桓温和谈
- 161 第161章 顾钰的宣言,桓澈归来
- 162 第162章 他来,战!
- 163 第163章 她与他交锋
- 164 第164章 桓澈之泪
- 165 第165章 回归,谢郎之深情
- 166 第166章 审问虞氏
- 167 第167章 虞氏的招供
- 168 第168章 虞氏的招供(下)
- 169 第169章 谢郎告知身份
- 170 第170章 虞氏之死
- 171 第171章 与楼主的对战(1)
- 172 第172章 决战(2)要一个解释
- 173 第173章 承认,都来看(作者有话说)
- 174 第174章 面具落下 众人皆惊
- 175 第175章 遗言,找到凤皇
- 176 第176章 说清,沈氏最后的密秘
- 177 第177章 欲下聘
- 178 第178章 玉面修罗,剑指长安
- 179 第179章 凤止阿房,前尘梦
- 180 第180章 偷听,有孕
- 181 第181章 桓温计谋
- 182 第182章 顾芸之痛
- 183 第183章 顾冲之秘密
- 184 第184章 秘密(2)
- 185 第185章 虞氏真身份
- 186 第186章 顾悦的悔
- 187 第187章 为何会重生
- 188 第188章
- 189 第189章 及笄之礼,提亲!
- 190 第190章 故伎重施,她是谁
- 191 第191章 再次揭发
- 192 第192章 褚氏阿蓉
- 193 第193章 又要作妖
- 194 第194章 顾钰之策
- 195 第195章 做天下第一佞臣
- 196 第196章 顾七娘之死
- 197 第197章 未雨绸缪 定婚期
- 198 第198章 来相问
- 199 第199章 皇后之位,大婚
- 200 第200章 花烛
- 201 第201章 劫掠,不见
- 202 第202章 论情
- 203 第203章 他是慕容冲
- 204 第204章 解说
- 205 第205章 誓师
- 206 第206章 布局
- 207 第207章 有孕
- 208 第208章 萧护玉
- 209 第209章 阿钰,我们回家吧
- 210 第210章 言辞之魅力
- 211 第211章 说服,天下!
- 212 第212章 局变
- 213 第213章 归朝
- 214 第214章 准备揭发
- 215 第215章 重提旧事
- 216 第216章 滴血验亲
- 217 第217章 父子生隙
- 218 第218章 请她来作证
- 219 第219章 是谁
- 220 第220章 封候拜相
- 221 第221章 平反
- 222 第223章 这一巴掌的用意
- 223 第224章 得知,廷尉
- 224 第225章 再审
- 225 第226章 大白
- 226 第227章 昭雪
- 227 第228章 变法,废后
- 228 第229章 冷宫生变
- 229 第230章 夜来,弑君
- 230 第231章 宫变
- 231 第232章 他来
- 232 第233章 让天下人来公证
- 233 第234章 唯觉对不住谢郎
- 234 第235章 与桓澈的最后一次论道
- 235 第236章 发兵建康城
- 236 第237章 桓澈夺位
- 237 第238章 顾芸坦白 黄雀在后
- 238 第239章 宫中再相见
- 239 第240章 最后的决择
- 240 第241章 桓温之死
- 241 第242章 除名
- 242 第243章 请褚皇后临朝听政
- 243 终章 名士为凰
- 244 后记1
- 245 番外 凤皇的觉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5章 沈氏道真相
第145章 沈氏道真相
“孤不敢娶她,孤也不敢将她赐给你,所以,孤只能以这种方式将她留在你身边,这也是皇兄唯一能为你做的事。”天子语露苦涩的说道。
琅琊王大惊愕然。
“皇兄,你在说什么?”他有些不敢置信道,封她为太子少师,怎么就是为了他,就是为了将她留在他的身边了?难道皇兄是想……
“对,就是你想的这样。”天子微微一笑,一双白皙而秀气的手抚在了琅琊王肩上。
“阿岳……”他轻唤了一声,说道,“如今桓符子屯兵白石,时有可能会攻进健康城,孤无后,这极有可能会成为桓符子废帝的理由,孤若想保住我们司马氏的江山,就只能尽快定下储君人选,而以你的贤能,足以统承皇极,堪当大任。”
“皇兄——”
琅琊王更为惊恐失色,连忙跪倒在了天子面前。
天子却摆了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孤知道你喜欢她,那就让她以太子少师之身份常伴你左右好了,而且你不是说过,她曾有许诺过你,会相助于你,帮你出谋划策么?”
“皇兄,她愿助我,也便是愿相助于我司马皇室啊!”琅琊王不禁打断道了一句。
天子却是摇头涩笑,说道:“不,阿岳,你错了,如果这小姑子她真的愿意相助我司马皇室,她应不会拒绝母后三番两次对她的拉拢,可见她对我们母后乃致于庾氏一族都颇为反感,她应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而不会轻易相信或相助于任何人,但是她对你却不一样。”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含笑看着琅琊王,续道,“虽然皇兄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对你不一样,可皇兄的感觉不会错,如是你所求,或是你遇到危险,她一定会助你!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因缘际会吧!”
是这样么?如是他所求,或是他遇险,她便一定会相助于他么?
琅琊王不禁心中一喜,旋即又有些愧然,可这与利用她又有何区别?
“阿岳,你就快要行冠礼了吧?孤记得你比孤小了整整三岁,却至今尚无婚配,是孤无用,耽误你的婚事了!”天子忽地打断了他的思绪,说道。
因为想将琅琊王留在健康京都辅政,想利用他来拉拢一些吴中士族,庾太后一直想为琅琊王征选能为庾氏一族所控制的吴中贵女为正妃,只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琅琊王的婚事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既要立你为储君,也该为你定下一名端方知礼的正妃了!”沉吟半响后,成帝心中似下了什么决定,沉声说道。
“皇兄……陛下……”
琅琊王似要阻拦,天子却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脚步有些沉重而踉跄的向着勤政殿外迈去,可就在天子走出去没有多久,琅琊王耳边却突地响起一阵杂乱恐慌而尖利的惊呼!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快,传御医!传御医!”
……
顾钰猛然间打了个寒战,一旁的沈氏忙将一件水绿色半透貂毛滚边的大氅披到了顾钰身上,语含担忧的问道:“阿钰,你怎么了?可是昨晚着凉了?”
顾钰含笑摇了摇头,看向沈氏莞尔道:“无,我身体很好的,自小就跟阿娘习武,可不是这么容易着凉的!”
沈氏见她笑,不禁微微一窒,呆了一呆,忽地伸手抚向她的脸颊,叹道:“阿钰,你真美啊!没想到阿娘只是两年不见,阿钰便变得这般研丽幽绝,可比阿娘美多了!”
顾钰便打趣道:“我是阿娘生的,自然也继承了阿娘一半的美貌,阿娘这般夸我,岂不是也在夸自己么?”
沈氏眸中的笑意便是一敛,似略有些尴尬的垂下了头去,长睫覆盖掩住了她所有的神情。
见沈氏忽然沉默,顾钰也略有些担忧的问:“阿娘,你怎么了?”。
陈妪便立即笑嘻嘻的答道:“娘子说得对,娘子的容貌可是一半像母亲,一半像父亲的。”说着,便掀开了车帘,望向车外的风景,笑问道,“娘子,这里便是秦淮河了吧,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初来健康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这一座浮桥,娘子,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顾钰便答道:“乌衣巷!”
陈妪便是一愣,又惊又喜道:“娘子说什么?我们要去乌衣巷?就是那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两大族所在的乌衣巷么?”
自王导与谢鲲率族人部曲定居于此后,乌衣巷便成了象征着豪贵之所衣履风流的鼎盛繁华之地,而王谢两大门阀士族自然成了那些平民所仰望而高不可攀的存在。
娘子竟然说要带她们去乌衣巷,她能不激动吗?
自然同样激动的还有诗琴与诗画,两婢嘻笑宴语,一时之间,车厢之中变得格外轻松而热闹起来。
顾钰却一直处于凝眉思索中,不仅天子突然颁发的圣旨令她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虞氏今日的举动也太过异常。
不知不觉中,她又想到了昨晚沈氏所画的那个男人画像,那张与桓澈有几分相似的面容不得不让她心中生出怀疑,这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血缘联系?
而虞氏与那位楼主之间又会存在什么关系呢?她到底只是一名细作,还是有不得不相助于那个男人的理由?
这般想着,顾钰又想到了前世沈氏的死,虞氏最后的落胎发疯以及对她的陷害,还有曾经谢玄对她说过的有关会稽虞氏的谱牒。
谱牒?
念及此处时,顾钰脑海中似有根断了弦陡然接上了一般,陡然间通彻大亮。
“阿娘,阿钰还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你。”她道。
沈氏柔声道:“你说,阿娘知道的都会告诉你。”
此时此刻,沈氏眼中的柔光才是真正的慈爱之光,这样一种饱含怜惜和关注的光芒令得顾钰心中也微微一暖,似灌入了暖泉一般。
她斟酌了片刻后,才循序渐近般措词说道:“阿娘,我想知道,在你出嫁之前,沈家都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外祖父都见过一些什么人?还有你所说的那名收留的部曲,他可有什么异常,他与沈家之中多少人来往密切?”
沈氏的神情微微一呆,看向顾钰的眼神似乎更加柔软而忧伤了几分。
“阿钰,你是想查当年外祖父叛乱一事吧?”她道,又含泪摇头,“其实不查也没关系的,天子不是已经下旨让我们吴兴沈氏回归以前的二等士族地位了么?而且阿娘还被封为寻阳乡君,这样便已经足够了,
阿娘只想以后好好看着你,看着你平安生活,看着你嫁给自己喜欢的郎君,看着你生下可爱的孩子,能让阿娘也抱抱他,看他笑,看着你开心,阿娘也就开心了。”
说到最后时,沈氏的眼中甚至有泪光渗出,顾钰心中更是热潮翻涌,眼眶禁不住也有些湿润。
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但她以后可能永远也过不上了吧?
如今,无论是桓氏与谢氏的请旨赐婚,还是天子的这一道圣旨,都必然会将她推至风口浪尖,不要说这些门阀士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便是不久以后的健康城动乱以及苻秦与燕国的侵袭,都不会再让她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阿娘,也许外祖父并不在乎令名节义,可是这样的污名被记入史册,在吴兴沈氏的族史上世代流传下去,总归是不太好吧?”顾钰含笑说道。
沈氏便是一怔,心知顾钰说得一点也没错,哪怕以后吴兴沈氏还会成为一方豪强甚至成为如王谢桓庾一般的清望名门,可她父亲的污名却永远不会因此而改变,就如同王敦一样,对于琅琊王氏来说,王敦不但是家族耻辱,而更是被家族所弃之的判徒,这样的人只会被家族除名而故意选择遗忘。
“阿娘,你放心,我不会做没有把握之事,有关外祖父叛乱一事的卷宗我已经看过了,至少,我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自己心甘情愿。”
顾钰笑了笑,又道:“所以,阿娘要是知道什么,便告诉阿钰吧,至少能让阿钰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沈氏迟疑了片刻后,方才敛眉进入沉思,慢慢的追忆起往事,说道:“阿娘出嫁之前的那段时间,你外祖父的确是收到了一些书信,也一直忙于接见外客,训练部曲,很是忙碌,但那时候,阿娘心性还很玩劣,也没有在意你外祖父到底忙些什么,偶尔兴致来的时候问起,他也只是催着阿娘赶紧嫁人。”
“那外祖父到底接见了哪些客人?”顾钰便问。
沈氏再次寻思了一刻,答道:“有阿娘的五叔父沈祯,有两名同郡乡人,还有一名,阿娘不大认识,从他的衣着与举止来看,倒不像是士族子弟,倒像是流民。”
“流民?”顾钰喃喃了一声,又问,“那你收养的那一名部曲呢?在这段时间内,他又做了什么?”
琅琊王大惊愕然。
“皇兄,你在说什么?”他有些不敢置信道,封她为太子少师,怎么就是为了他,就是为了将她留在他的身边了?难道皇兄是想……
“对,就是你想的这样。”天子微微一笑,一双白皙而秀气的手抚在了琅琊王肩上。
“阿岳……”他轻唤了一声,说道,“如今桓符子屯兵白石,时有可能会攻进健康城,孤无后,这极有可能会成为桓符子废帝的理由,孤若想保住我们司马氏的江山,就只能尽快定下储君人选,而以你的贤能,足以统承皇极,堪当大任。”
“皇兄——”
琅琊王更为惊恐失色,连忙跪倒在了天子面前。
天子却摆了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孤知道你喜欢她,那就让她以太子少师之身份常伴你左右好了,而且你不是说过,她曾有许诺过你,会相助于你,帮你出谋划策么?”
“皇兄,她愿助我,也便是愿相助于我司马皇室啊!”琅琊王不禁打断道了一句。
天子却是摇头涩笑,说道:“不,阿岳,你错了,如果这小姑子她真的愿意相助我司马皇室,她应不会拒绝母后三番两次对她的拉拢,可见她对我们母后乃致于庾氏一族都颇为反感,她应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而不会轻易相信或相助于任何人,但是她对你却不一样。”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含笑看着琅琊王,续道,“虽然皇兄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对你不一样,可皇兄的感觉不会错,如是你所求,或是你遇到危险,她一定会助你!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因缘际会吧!”
是这样么?如是他所求,或是他遇险,她便一定会相助于他么?
琅琊王不禁心中一喜,旋即又有些愧然,可这与利用她又有何区别?
“阿岳,你就快要行冠礼了吧?孤记得你比孤小了整整三岁,却至今尚无婚配,是孤无用,耽误你的婚事了!”天子忽地打断了他的思绪,说道。
因为想将琅琊王留在健康京都辅政,想利用他来拉拢一些吴中士族,庾太后一直想为琅琊王征选能为庾氏一族所控制的吴中贵女为正妃,只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琅琊王的婚事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既要立你为储君,也该为你定下一名端方知礼的正妃了!”沉吟半响后,成帝心中似下了什么决定,沉声说道。
“皇兄……陛下……”
琅琊王似要阻拦,天子却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脚步有些沉重而踉跄的向着勤政殿外迈去,可就在天子走出去没有多久,琅琊王耳边却突地响起一阵杂乱恐慌而尖利的惊呼!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快,传御医!传御医!”
……
顾钰猛然间打了个寒战,一旁的沈氏忙将一件水绿色半透貂毛滚边的大氅披到了顾钰身上,语含担忧的问道:“阿钰,你怎么了?可是昨晚着凉了?”
顾钰含笑摇了摇头,看向沈氏莞尔道:“无,我身体很好的,自小就跟阿娘习武,可不是这么容易着凉的!”
沈氏见她笑,不禁微微一窒,呆了一呆,忽地伸手抚向她的脸颊,叹道:“阿钰,你真美啊!没想到阿娘只是两年不见,阿钰便变得这般研丽幽绝,可比阿娘美多了!”
顾钰便打趣道:“我是阿娘生的,自然也继承了阿娘一半的美貌,阿娘这般夸我,岂不是也在夸自己么?”
沈氏眸中的笑意便是一敛,似略有些尴尬的垂下了头去,长睫覆盖掩住了她所有的神情。
见沈氏忽然沉默,顾钰也略有些担忧的问:“阿娘,你怎么了?”。
陈妪便立即笑嘻嘻的答道:“娘子说得对,娘子的容貌可是一半像母亲,一半像父亲的。”说着,便掀开了车帘,望向车外的风景,笑问道,“娘子,这里便是秦淮河了吧,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初来健康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这一座浮桥,娘子,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顾钰便答道:“乌衣巷!”
陈妪便是一愣,又惊又喜道:“娘子说什么?我们要去乌衣巷?就是那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两大族所在的乌衣巷么?”
自王导与谢鲲率族人部曲定居于此后,乌衣巷便成了象征着豪贵之所衣履风流的鼎盛繁华之地,而王谢两大门阀士族自然成了那些平民所仰望而高不可攀的存在。
娘子竟然说要带她们去乌衣巷,她能不激动吗?
自然同样激动的还有诗琴与诗画,两婢嘻笑宴语,一时之间,车厢之中变得格外轻松而热闹起来。
顾钰却一直处于凝眉思索中,不仅天子突然颁发的圣旨令她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虞氏今日的举动也太过异常。
不知不觉中,她又想到了昨晚沈氏所画的那个男人画像,那张与桓澈有几分相似的面容不得不让她心中生出怀疑,这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血缘联系?
而虞氏与那位楼主之间又会存在什么关系呢?她到底只是一名细作,还是有不得不相助于那个男人的理由?
这般想着,顾钰又想到了前世沈氏的死,虞氏最后的落胎发疯以及对她的陷害,还有曾经谢玄对她说过的有关会稽虞氏的谱牒。
谱牒?
念及此处时,顾钰脑海中似有根断了弦陡然接上了一般,陡然间通彻大亮。
“阿娘,阿钰还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你。”她道。
沈氏柔声道:“你说,阿娘知道的都会告诉你。”
此时此刻,沈氏眼中的柔光才是真正的慈爱之光,这样一种饱含怜惜和关注的光芒令得顾钰心中也微微一暖,似灌入了暖泉一般。
她斟酌了片刻后,才循序渐近般措词说道:“阿娘,我想知道,在你出嫁之前,沈家都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外祖父都见过一些什么人?还有你所说的那名收留的部曲,他可有什么异常,他与沈家之中多少人来往密切?”
沈氏的神情微微一呆,看向顾钰的眼神似乎更加柔软而忧伤了几分。
“阿钰,你是想查当年外祖父叛乱一事吧?”她道,又含泪摇头,“其实不查也没关系的,天子不是已经下旨让我们吴兴沈氏回归以前的二等士族地位了么?而且阿娘还被封为寻阳乡君,这样便已经足够了,
阿娘只想以后好好看着你,看着你平安生活,看着你嫁给自己喜欢的郎君,看着你生下可爱的孩子,能让阿娘也抱抱他,看他笑,看着你开心,阿娘也就开心了。”
说到最后时,沈氏的眼中甚至有泪光渗出,顾钰心中更是热潮翻涌,眼眶禁不住也有些湿润。
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但她以后可能永远也过不上了吧?
如今,无论是桓氏与谢氏的请旨赐婚,还是天子的这一道圣旨,都必然会将她推至风口浪尖,不要说这些门阀士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便是不久以后的健康城动乱以及苻秦与燕国的侵袭,都不会再让她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阿娘,也许外祖父并不在乎令名节义,可是这样的污名被记入史册,在吴兴沈氏的族史上世代流传下去,总归是不太好吧?”顾钰含笑说道。
沈氏便是一怔,心知顾钰说得一点也没错,哪怕以后吴兴沈氏还会成为一方豪强甚至成为如王谢桓庾一般的清望名门,可她父亲的污名却永远不会因此而改变,就如同王敦一样,对于琅琊王氏来说,王敦不但是家族耻辱,而更是被家族所弃之的判徒,这样的人只会被家族除名而故意选择遗忘。
“阿娘,你放心,我不会做没有把握之事,有关外祖父叛乱一事的卷宗我已经看过了,至少,我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自己心甘情愿。”
顾钰笑了笑,又道:“所以,阿娘要是知道什么,便告诉阿钰吧,至少能让阿钰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沈氏迟疑了片刻后,方才敛眉进入沉思,慢慢的追忆起往事,说道:“阿娘出嫁之前的那段时间,你外祖父的确是收到了一些书信,也一直忙于接见外客,训练部曲,很是忙碌,但那时候,阿娘心性还很玩劣,也没有在意你外祖父到底忙些什么,偶尔兴致来的时候问起,他也只是催着阿娘赶紧嫁人。”
“那外祖父到底接见了哪些客人?”顾钰便问。
沈氏再次寻思了一刻,答道:“有阿娘的五叔父沈祯,有两名同郡乡人,还有一名,阿娘不大认识,从他的衣着与举止来看,倒不像是士族子弟,倒像是流民。”
“流民?”顾钰喃喃了一声,又问,“那你收养的那一名部曲呢?在这段时间内,他又做了什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