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广州是数百年来清国唯一的通商港口,与西方的交流颇多,以底蕴而言,远在刚开埠不久的上海之上。
赵大贵在广州考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工业,比如全中国的钟表和怀表都靠从西方进口,但在广州,却有好多中国工匠可以自己制作西洋钟表和怀表的,做工考究,质量优良,并不比西方引进的商品差。
更有意思的是,广州有专门的生丝复缫厂,引进西方机械对生丝进行复缫,甚至有几家丝厂都用上蒸汽机缫丝或复缫。
(知了注:广州这时期就有蒸汽机缫丝厂和复缫厂,史料上有记载,不是知了在胡说八道)
原来,中国的生丝生产向来简单,养蚕的农民收获蚕茧后,自己在家弄个灶台,支个锅,将蚕茧用水泡透了,再用极为简易的手摇式木制缫丝机,将蚕丝一点点抽出来。
本地的丝绸织造厂拿到这种生丝,就直接用来织造,生产出丝绸。
然而,西方丝织业向来精细,拿到这种生丝后还要复缫一下,将长度拉伸几倍,才用来生产丝绸。
因此之故,西方丝绸用的生丝原材料更细更精致,生产出来的丝绸也更精美雅观,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挤兑中国丝绸的生存空间,使得原来中国丝绸的出口额高于生丝出口额的情况,变为生丝出口额远远高于丝绸。
英法的工业比较发达,因此中国生丝拿到欧洲,是要送到这种复缫工厂去复缫的;而美国可能是工业基础较差一些,要在中国完成复缫后才会拉到美国去。
可以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生丝,都要在广州进行复缫后才出口到美国,这也解释了广州这里为什么会有技术和设备相对先进的复缫厂,需求诞生进步啊。
赵大贵打听了一下,中国生丝进行复缫以后,售价至少可以上浮四五成,有时候甚至翻倍:
赵大贵在上海卖上好的辑里丝,卖四百元以上就觉得很合适了,但这种复缫的生丝,每担能高达五百二十五元到六百五十元,中间的利润堪称暴利。
赵大贵以购买生丝的借口进这种复缫厂考察,又跟工厂主人商量,能否合伙开工厂,或者高价转让机器设备或工人,结果几乎是被人轰出来了。
“就那么点东西,我扫一眼就知道大概怎么做了,还保什么密呢。”赵大贵摇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在广州,拉拢更多西学派学者,考察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行业,以赵大贵个人来说是觉得收获颇丰的。
接着,赵大贵又拿着耆英给的名刺和信函到离广州不远的佛山去,按之前说的要招募铁匠什么的。
佛山是明清四大镇之一,从明朝时期就以发达的冶铁业文明,就是到了现在,也是整个清朝铁业和金属加工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地方之一。
赵大贵有耆英做靠山,在小小的佛山几乎可以横着走,当地军镇的千户极力巴结,提供各种方便。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帮助官府冶炼铁炮什么的,一度极为红火,战后就有些萧条了,铁匠们不见得找不到活做,但至少不怎么如意。
赵大贵给出颇为丰厚的工钱,要把人拉到上海去干活,有不少大匠和普通匠人感兴趣的,其中还有很多是有火炮铸造经验的名匠。
赵大贵对这些铁匠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有铸炮和制枪经验的铁匠是一定要拉走的;
一些岁数大了,挥不动铁锤,但经验特别丰富,凡是跟铁有关的事情,从耐火材料到炼铁炉的制作全部精熟的老铁匠,也是宝贝;
其余铜匠、银匠等但凡愿意到上海去的高明工匠,也要打包带走,甚至包括数名专门做鞭炮和火药的匠人。
上海商业极为发达,但工业水平却不高,当地铁匠的手艺水平远低于佛山镇的有丰富军工生产经验的匠人,毕竟上海本地的铁匠连最简单的泥模铸炮法都未曾掌握;而佛山的匠人,连清朝最先进的铁模铸炮法都非常精熟。
还是跟澳门一样,赵大贵自己开个头,然后留下两名掌柜,负责将佛山招募的工匠带到上海去。
闲暇之余,赵大贵在佛山逛街,居然找到一家叫“宝芝林”药店,一打听,这药店的老板叫黄麒英,是本地著名的武术家和医生,再一打听,这位黄麒英医师有个儿子叫黄飞鸿,只是年纪较小,如今只有十一二岁。
“这算什么,逛到黄飞鸿电影里来了吗。”赵大贵暗中吐槽,心里却明白在原来世界的历史中,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在这个时间段确实是在佛山经营宝芝林的,还靠一身武功跻身广东十虎之一,与苏乞儿等齐名。
赵大贵进去拜访黄麒英,交谈一番,又希望请他到上海办医馆,费用和薪酬什么的都好说,但黄麒英并不感兴趣,只是客气地拒绝,赵大贵也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赵大贵觉得自己到广东就是做人贩子来的,从澳门、广州到佛山,要收罗大量工匠和学者,忽悠到上海做事,大体来说买船、弄书籍、忽悠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在宝芝林碰个软钉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大贵在这三个地方忽悠的人太多,也不可能带着大家一起上路,只能是自己坐上“东方号”,带着上海和广州的部分学者先走一步,其他的人只能是在几名大贵商行掌柜的带领下,慢慢汇聚到上海去了。
东方号到了香港,赵大贵便拿出带来的钱财,造访广州商人开的钱庄和西方人的银行,兑换一吨左右黄金。
上海的黄金兑换能力有其极限,赵大贵多次在上海兑换黄金,已经对上海各大钱庄的兑换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因此还要在广东这边换些黄金。
只是,这么一来,手上的银元现金就不到二十五万了,让赵大贵切实感受到钱不够花啊。
接着,补充一下补给品就要北上,赵大贵又改主意,带着大家到雷州徐闻县考察,然后再到上海去。
赵大贵是钱主,别人也无所谓,就当做是旅游一趟吧。
雷州徐闻县比广州等繁华之地偏僻多了,但因为正好就在海南琼州府正北方,从地图上找起来却容易多了。
赵大贵在广州考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工业,比如全中国的钟表和怀表都靠从西方进口,但在广州,却有好多中国工匠可以自己制作西洋钟表和怀表的,做工考究,质量优良,并不比西方引进的商品差。
更有意思的是,广州有专门的生丝复缫厂,引进西方机械对生丝进行复缫,甚至有几家丝厂都用上蒸汽机缫丝或复缫。
(知了注:广州这时期就有蒸汽机缫丝厂和复缫厂,史料上有记载,不是知了在胡说八道)
原来,中国的生丝生产向来简单,养蚕的农民收获蚕茧后,自己在家弄个灶台,支个锅,将蚕茧用水泡透了,再用极为简易的手摇式木制缫丝机,将蚕丝一点点抽出来。
本地的丝绸织造厂拿到这种生丝,就直接用来织造,生产出丝绸。
然而,西方丝织业向来精细,拿到这种生丝后还要复缫一下,将长度拉伸几倍,才用来生产丝绸。
因此之故,西方丝绸用的生丝原材料更细更精致,生产出来的丝绸也更精美雅观,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挤兑中国丝绸的生存空间,使得原来中国丝绸的出口额高于生丝出口额的情况,变为生丝出口额远远高于丝绸。
英法的工业比较发达,因此中国生丝拿到欧洲,是要送到这种复缫工厂去复缫的;而美国可能是工业基础较差一些,要在中国完成复缫后才会拉到美国去。
可以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生丝,都要在广州进行复缫后才出口到美国,这也解释了广州这里为什么会有技术和设备相对先进的复缫厂,需求诞生进步啊。
赵大贵打听了一下,中国生丝进行复缫以后,售价至少可以上浮四五成,有时候甚至翻倍:
赵大贵在上海卖上好的辑里丝,卖四百元以上就觉得很合适了,但这种复缫的生丝,每担能高达五百二十五元到六百五十元,中间的利润堪称暴利。
赵大贵以购买生丝的借口进这种复缫厂考察,又跟工厂主人商量,能否合伙开工厂,或者高价转让机器设备或工人,结果几乎是被人轰出来了。
“就那么点东西,我扫一眼就知道大概怎么做了,还保什么密呢。”赵大贵摇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在广州,拉拢更多西学派学者,考察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行业,以赵大贵个人来说是觉得收获颇丰的。
接着,赵大贵又拿着耆英给的名刺和信函到离广州不远的佛山去,按之前说的要招募铁匠什么的。
佛山是明清四大镇之一,从明朝时期就以发达的冶铁业文明,就是到了现在,也是整个清朝铁业和金属加工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地方之一。
赵大贵有耆英做靠山,在小小的佛山几乎可以横着走,当地军镇的千户极力巴结,提供各种方便。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帮助官府冶炼铁炮什么的,一度极为红火,战后就有些萧条了,铁匠们不见得找不到活做,但至少不怎么如意。
赵大贵给出颇为丰厚的工钱,要把人拉到上海去干活,有不少大匠和普通匠人感兴趣的,其中还有很多是有火炮铸造经验的名匠。
赵大贵对这些铁匠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有铸炮和制枪经验的铁匠是一定要拉走的;
一些岁数大了,挥不动铁锤,但经验特别丰富,凡是跟铁有关的事情,从耐火材料到炼铁炉的制作全部精熟的老铁匠,也是宝贝;
其余铜匠、银匠等但凡愿意到上海去的高明工匠,也要打包带走,甚至包括数名专门做鞭炮和火药的匠人。
上海商业极为发达,但工业水平却不高,当地铁匠的手艺水平远低于佛山镇的有丰富军工生产经验的匠人,毕竟上海本地的铁匠连最简单的泥模铸炮法都未曾掌握;而佛山的匠人,连清朝最先进的铁模铸炮法都非常精熟。
还是跟澳门一样,赵大贵自己开个头,然后留下两名掌柜,负责将佛山招募的工匠带到上海去。
闲暇之余,赵大贵在佛山逛街,居然找到一家叫“宝芝林”药店,一打听,这药店的老板叫黄麒英,是本地著名的武术家和医生,再一打听,这位黄麒英医师有个儿子叫黄飞鸿,只是年纪较小,如今只有十一二岁。
“这算什么,逛到黄飞鸿电影里来了吗。”赵大贵暗中吐槽,心里却明白在原来世界的历史中,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在这个时间段确实是在佛山经营宝芝林的,还靠一身武功跻身广东十虎之一,与苏乞儿等齐名。
赵大贵进去拜访黄麒英,交谈一番,又希望请他到上海办医馆,费用和薪酬什么的都好说,但黄麒英并不感兴趣,只是客气地拒绝,赵大贵也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赵大贵觉得自己到广东就是做人贩子来的,从澳门、广州到佛山,要收罗大量工匠和学者,忽悠到上海做事,大体来说买船、弄书籍、忽悠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在宝芝林碰个软钉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大贵在这三个地方忽悠的人太多,也不可能带着大家一起上路,只能是自己坐上“东方号”,带着上海和广州的部分学者先走一步,其他的人只能是在几名大贵商行掌柜的带领下,慢慢汇聚到上海去了。
东方号到了香港,赵大贵便拿出带来的钱财,造访广州商人开的钱庄和西方人的银行,兑换一吨左右黄金。
上海的黄金兑换能力有其极限,赵大贵多次在上海兑换黄金,已经对上海各大钱庄的兑换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因此还要在广东这边换些黄金。
只是,这么一来,手上的银元现金就不到二十五万了,让赵大贵切实感受到钱不够花啊。
接着,补充一下补给品就要北上,赵大贵又改主意,带着大家到雷州徐闻县考察,然后再到上海去。
赵大贵是钱主,别人也无所谓,就当做是旅游一趟吧。
雷州徐闻县比广州等繁华之地偏僻多了,但因为正好就在海南琼州府正北方,从地图上找起来却容易多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