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2 第580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
- 583 第581章 此女对我们很重要
- 584 第582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
- 585 第583章 关于蒸汽轮船制造引发的争议
- 586 第584章 帝王发怒
- 587 第585章 马士英的算计
- 588 第586章 开创新式教育与设立新式学堂
- 589 第587章 新式教育改革
- 590 第588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
- 591 第589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
- 592 第590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
- 593 第591章 送土地时有问过人家土著意见吗
- 594 第592章 朕给你撑着
- 595 第593章 惠王见吏部尚书华允诚
- 596 第594章 周后着急了
- 597 第595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
- 598 第596章 朕准备玩把大的
- 599 第597章 关于女子放足
- 600 第598章 他朱慈烺离死不远
- 601 第599章 怒扇徐昭华
- 602 第600章 怒扇朱慈烺
- 603 第601章 朱慈烺谋反
- 604 第602章 将三位皇子打入诏狱
- 605 第603章 尘埃落定
- 606 第604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
- 607 第605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
- 608 第606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
- 609 第607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
- 610 第608章 朕要严办!
- 611 第609章 锁拿朝鲜使团
- 612 第610章 给朕拉下去斩了!
- 613 第611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
- 614 第612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
- 615 第613章 有屠杀自南洋来
- 616 第614章 帝王暴怒
- 617 第615章 兵伐南洋
- 618 第616章 蒸汽与风帆双动力战舰
- 619 第617章 加农炮 臼炮大显神威
- 620 第618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
- 621 第619章 狂虐荷兰东印度公司
- 622 第620章 枪杀红毛番
- 623 第621章 扫荡荷兰东印度群岛
- 624 第622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
- 625 第623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
- 626 第624章 进军荷兰
- 627 第625章 击溃荷兰舰队
- 628 第626章 大战荷兰陆军
- 629 第627章 大破荷兰方阵
- 630 第628章 建立大明第一个西洋殖民地
- 631 第629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
- 632 第630章 开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师城
- 633 第631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
- 634 第632章 大明与朝鲜的战事
- 635 第633章 攻入朝鲜
- 636 第634章 步兵野战榴弹炮
- 637 第635章 机炮营出动
- 638 第636章 步炮协同作战
- 639 第637章 图谋大明在朝鲜的租界区
- 640 第638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
- 641 第639章 给老太监的恩赐
- 642 第640章 处决外番贵族
- 643 第641章 朝鲜国王求饶
- 644 第642章 准备征服倭国
- 645 第643章 明军登陆长崎
- 646 第644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
- 647 第645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
- 648 第646章 登陆日本本州
- 649 第647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
- 650 第648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
- 651 第649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
- 652 第650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
- 653 第651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
- 654 第652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
- 655 第653章 商人们要求皇帝重新掌权
- 656 第654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
- 657 第655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
- 658 第656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
- 659 第657章 复杂的大明社会结构
- 660 第658章 召开廷议
- 661 第659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
- 662 第660章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渗透进朝堂
- 663 第661章 帝国两派之争
- 664 第662章 臣等恭领圣谕
- 665 第663章 朝野震动
- 666 第664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
- 667 第665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
- 668 第666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
- 669 第667章 大明中央内阁出面
- 670 第668章 富商进京
- 671 第669章 内阁否决两院提案
- 672 第670章 帝国政体基本稳固下来
- 673 第671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
- 674 第672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
- 675 第673章 关于电磁感应
- 676 第674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
- 677 第675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
- 678 第676章 牛顿和他的表妹
- 679 第677章 发电机
- 680 第678章 铁甲舰
- 681 第679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 682 第680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 683 第681章 占领地中海直布罗陀
- 684 第682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
- 685 第683章 帝国扩张之路
- 686 第684章 十大元帅十大将
- 687 第685章 大结局
- 688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90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
第590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
破晓前的一场骤雨,湿润了整个北京城,夏季带来的暑热也因此消减了不少。
早早地赶往宫城的帝国官员们只觉一股清凉,内阁首辅高弘图也贪婪地深呼吸了一口气,以此来缓解他内心里的燥热。
马上就要宣布新任首辅的人选了。
坦白而言,高弘图内心很讨厌这样的制度,因为一旦陛下重新选择的首辅不是他,他就会骤然从云端摔落到最底层,就等于是被直接罢职!
高弘图已经习惯了当首辅的感觉,尤其是在陛下朱由检加强了内阁首辅权力后,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带给他的成就感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不过,高弘图还是有信心被陛下继续任命为首辅的,毕竟他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但为确保不至于被自己的同盟所影响,他不由得趁着和惠王朱慈烺擦肩而过时问了一句:“殿下,这些日子,你没做什么吧?”
惠王朱慈烺没有听明白高弘图突然问自己这么一句话的意思,本能地摇了摇头:“没做什么啊,一直谨遵先生教诲,只在部里同先生们学习政务,回家也只读书。”
“甚好,甚好,殿下放心,陛下虽英明强干,但到底也是需要听话的儿子,你若安然处世,为天下太平计,陛下不会不重新考虑你,若老臣还能留任的话,势必会用内阁之力为殿下谋太子位!”
高弘图这么一说,朱慈烺心里一阵欢喜,笑了出来:“先生放心,您一定能留任首辅的,连三弟都说,天下初定,父皇不会轻易更换首辅的。”
“三弟?殿下,以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主意也要自己拿才行,毕竟以后继承大统的是你,不是三皇子。”
高弘图劝了一句,他希望朱慈烺能学会主动思考而不是靠别人指点。
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堂不像是以前,帝国的太子一旦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就稳如泰山,连万历皇帝最终都不得不妥协。
高弘图知道非是万历不能换太子,而是无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而如今的大明没有万众一心的文官集团,皇子为各派势力所利用,皆想在将来为自己谋更大的利益,偏偏当今皇上的脉又把不准,因而要想成为帝国的储君没有自己的主见是难以取胜的,除非采取冒险的手段。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现在也大了,内心里还是有些反感高弘图如此教育他的,因为他总觉得好像自己在这些支持自己的大臣眼里就是个没长大的笨小孩一样。
“高阁老自履任首辅以来,可谓兢兢业业,抗击建虏南下以及北伐之战,若不是首辅从中周旋,也难以有今日胜局,更何况还有盐税改革之功,这可是利在千秋,济世利民之举,若非阁老舍小家而成天下大利,而今我大明百姓也难以实现家家有盐,因而以华某看来,新首辅只怕依旧是阁老您。”
吏部尚书华允诚这时候走过来朝高弘图拱手说道。
其余大臣也有好几个相继过来向高弘图行礼。
高弘图表面上也是微笑带在脸上,但是内心里颇为不安:“这些人虽与我同是惠王的支持者,但在首辅之位上也不忘了捧杀我高某,真可谓是两面三刀!”
“小王也在这里先预祝阁老继续留任首辅了!”
永王朱慈焕此时也笑着向高弘图行了一大礼,高弘图忙扶起了朱慈焕:“殿下快快请起,老臣哪敢受得起殿下的大礼,殿下与惠王乃是亲兄弟,当和衷共济才是!”
“那是,我一直觉得父皇该复大哥太子位!”永王朱慈焕微微一笑。
高弘图不知道永王朱慈焕是真这么想还是假意这么想,无论如何,他得承认永王朱慈焕说出来的这个想法是值得自己肯定的:“难道永王殿下深明大义!”
……
崇祯帝朱由检出现在了大臣们面前,在冠冕微微摇曳之际,开始宣布道:
“经朕仔细阅览上百封内外臣工之自荐疏后,朕又深思熟虑了一个月,决定出了新的内阁首辅人选,现在便由司礼监秉笔徐昭华宣读旨意。”
“今天下初定,万象更新之际……为国之辅,当敢为天下先,谋万民福,故任马士英为新任内阁首辅,其原有之实官官职一律免除,加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令其主持崇祯二十四年五月至二十九年五月之内阁政务,钦此!”
徐昭华念到“马士英为内阁首辅”,内心里也颇为惊讶,心道:“居然不是高弘图!”
阶下听旨的帝国官员们也都怔住了,谁也没想到新任首辅居然是马士英!
“这怎么可能!”
吏部尚书华允诚惊愕地抬头看了一眼宝座上的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从自己陛下那淡然的神色可以看出,徐昭华没有念错人,新任内阁首辅就是马士英!
高弘图恍如被人重重敲了一闷棍,整个人就是懵的,懵的都忘记了行礼遵旨。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高师傅,为什么不是高师傅!”
朱慈烺喋喋不休地念叨了起来,当现实发生的事没有按照他想象的轨迹运转时,他此刻直接慌乱了,甚至有些恼怒地瞪了三皇子朱慈焕一眼。
好像高弘图没有被任命首辅应该怪永王朱慈焕没说对一样。
永王朱慈焕没心思理会朱慈烺,他现在也很惊讶,同时也很失望,无奈地和吏部尚书华允诚互相对视了一眼。
阮大钺心里暗暗一笑,他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盟友马士英,在这些帝国官员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心道:“或许也只有陛下才能力压他一头了。”
阮大钺没有立即表态,他在等着看高弘图的笑话,按照规矩,高弘图现在应该立即带着大臣们领旨才是,但高弘图好像没回过神来,一直还站着,似乎好像不愿意遵从陛下的旨意一样。
“高弘图多站一时,陛下对他的不满便会加重一分!”
阮大钺拉住了自己的同党,示意其先别急着抢高弘图的风头。
“怎么,你们不肯遵从朕的旨意吗?”朱由检冷言一问。
早早地赶往宫城的帝国官员们只觉一股清凉,内阁首辅高弘图也贪婪地深呼吸了一口气,以此来缓解他内心里的燥热。
马上就要宣布新任首辅的人选了。
坦白而言,高弘图内心很讨厌这样的制度,因为一旦陛下重新选择的首辅不是他,他就会骤然从云端摔落到最底层,就等于是被直接罢职!
高弘图已经习惯了当首辅的感觉,尤其是在陛下朱由检加强了内阁首辅权力后,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带给他的成就感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不过,高弘图还是有信心被陛下继续任命为首辅的,毕竟他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但为确保不至于被自己的同盟所影响,他不由得趁着和惠王朱慈烺擦肩而过时问了一句:“殿下,这些日子,你没做什么吧?”
惠王朱慈烺没有听明白高弘图突然问自己这么一句话的意思,本能地摇了摇头:“没做什么啊,一直谨遵先生教诲,只在部里同先生们学习政务,回家也只读书。”
“甚好,甚好,殿下放心,陛下虽英明强干,但到底也是需要听话的儿子,你若安然处世,为天下太平计,陛下不会不重新考虑你,若老臣还能留任的话,势必会用内阁之力为殿下谋太子位!”
高弘图这么一说,朱慈烺心里一阵欢喜,笑了出来:“先生放心,您一定能留任首辅的,连三弟都说,天下初定,父皇不会轻易更换首辅的。”
“三弟?殿下,以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主意也要自己拿才行,毕竟以后继承大统的是你,不是三皇子。”
高弘图劝了一句,他希望朱慈烺能学会主动思考而不是靠别人指点。
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堂不像是以前,帝国的太子一旦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就稳如泰山,连万历皇帝最终都不得不妥协。
高弘图知道非是万历不能换太子,而是无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而如今的大明没有万众一心的文官集团,皇子为各派势力所利用,皆想在将来为自己谋更大的利益,偏偏当今皇上的脉又把不准,因而要想成为帝国的储君没有自己的主见是难以取胜的,除非采取冒险的手段。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现在也大了,内心里还是有些反感高弘图如此教育他的,因为他总觉得好像自己在这些支持自己的大臣眼里就是个没长大的笨小孩一样。
“高阁老自履任首辅以来,可谓兢兢业业,抗击建虏南下以及北伐之战,若不是首辅从中周旋,也难以有今日胜局,更何况还有盐税改革之功,这可是利在千秋,济世利民之举,若非阁老舍小家而成天下大利,而今我大明百姓也难以实现家家有盐,因而以华某看来,新首辅只怕依旧是阁老您。”
吏部尚书华允诚这时候走过来朝高弘图拱手说道。
其余大臣也有好几个相继过来向高弘图行礼。
高弘图表面上也是微笑带在脸上,但是内心里颇为不安:“这些人虽与我同是惠王的支持者,但在首辅之位上也不忘了捧杀我高某,真可谓是两面三刀!”
“小王也在这里先预祝阁老继续留任首辅了!”
永王朱慈焕此时也笑着向高弘图行了一大礼,高弘图忙扶起了朱慈焕:“殿下快快请起,老臣哪敢受得起殿下的大礼,殿下与惠王乃是亲兄弟,当和衷共济才是!”
“那是,我一直觉得父皇该复大哥太子位!”永王朱慈焕微微一笑。
高弘图不知道永王朱慈焕是真这么想还是假意这么想,无论如何,他得承认永王朱慈焕说出来的这个想法是值得自己肯定的:“难道永王殿下深明大义!”
……
崇祯帝朱由检出现在了大臣们面前,在冠冕微微摇曳之际,开始宣布道:
“经朕仔细阅览上百封内外臣工之自荐疏后,朕又深思熟虑了一个月,决定出了新的内阁首辅人选,现在便由司礼监秉笔徐昭华宣读旨意。”
“今天下初定,万象更新之际……为国之辅,当敢为天下先,谋万民福,故任马士英为新任内阁首辅,其原有之实官官职一律免除,加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令其主持崇祯二十四年五月至二十九年五月之内阁政务,钦此!”
徐昭华念到“马士英为内阁首辅”,内心里也颇为惊讶,心道:“居然不是高弘图!”
阶下听旨的帝国官员们也都怔住了,谁也没想到新任首辅居然是马士英!
“这怎么可能!”
吏部尚书华允诚惊愕地抬头看了一眼宝座上的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从自己陛下那淡然的神色可以看出,徐昭华没有念错人,新任内阁首辅就是马士英!
高弘图恍如被人重重敲了一闷棍,整个人就是懵的,懵的都忘记了行礼遵旨。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高师傅,为什么不是高师傅!”
朱慈烺喋喋不休地念叨了起来,当现实发生的事没有按照他想象的轨迹运转时,他此刻直接慌乱了,甚至有些恼怒地瞪了三皇子朱慈焕一眼。
好像高弘图没有被任命首辅应该怪永王朱慈焕没说对一样。
永王朱慈焕没心思理会朱慈烺,他现在也很惊讶,同时也很失望,无奈地和吏部尚书华允诚互相对视了一眼。
阮大钺心里暗暗一笑,他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盟友马士英,在这些帝国官员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心道:“或许也只有陛下才能力压他一头了。”
阮大钺没有立即表态,他在等着看高弘图的笑话,按照规矩,高弘图现在应该立即带着大臣们领旨才是,但高弘图好像没回过神来,一直还站着,似乎好像不愿意遵从陛下的旨意一样。
“高弘图多站一时,陛下对他的不满便会加重一分!”
阮大钺拉住了自己的同党,示意其先别急着抢高弘图的风头。
“怎么,你们不肯遵从朕的旨意吗?”朱由检冷言一问。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