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 第88章父慈子孝
- 89 第89章颜真卿和刘柱
- 90 第90章 《方竹》
- 91 第91章 又见王胖子
- 92 第92章 富商王辉
- 93 第93章 结怨成仇,王见王
- 94 第94章 就是卖个新鲜
- 95 第95章 茶圣毁茶之由来
- 96 第96章 终于求出来了
- 97 第97章 连环套
- 98 第98章 杨门女将
- 99 第99章 咱家立个规矩啊
- 100 第100章 扬州业务培训
- 101 第101章 旅游系统的傻子和优秀工作者
- 102 第102章 阏伯台
- 103 第103章 八关斋
- 104 第104章 英雄何解?
- 105 第105章 假冒参军
- 106 第106章 假的真不了
- 107 第107章 真的假不了
- 108 第108章 喝问
- 109 第109章 请功否
- 110 第110章 英雄碑
- 111 第111章 怎么办?
- 112 第112章 花钱顶罪?做梦!
- 113 第113章 无官有罪,有官事发(第三更)
- 114 第114章 今时不同于往日
- 115 第115章 巴鲁
- 116 第116章 老夫人和小女孩
- 117 第117章 仆固
- 118 第118章 仆固怀恩
- 119 第119章 仆固老太太
- 120 第120章 奇了怪了
- 121 第121章 大唐佘太君
- 122 第122章 守选
- 123 第123章 大唐版碰瓷
- 124 第124章 徐三二三事
- 125 第125章 白捡一个媳妇儿,还多一个小舅子
- 126 第126章 外卖徐小哥
- 127 第127章 颜老爷子
- 128 第128章 小人
- 129 第129章 暴怒的王魁
- 130 第130章 到底是谁始乱终弃
- 131 第131章 也就跟狗比比
- 132 第132章 精气神
- 133 第133章 大唐财相
- 134 第134章 官场礼仪,镇川论盐
- 135 第135章 义责徐山
- 136 第136章 露布飞捷
- 137 第137章 人无信而不立
- 138 第138章 大唐的英雄豪杰
- 139 第139章 登闻鼓
- 140 第140章 郭驸马
- 141 第141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8章 杨门女将
第98章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正是王胖子给杨府老太君贺寿的戏。
剧本,自然是徐镇川提供。
这出戏取材于小说《杨家将》,在后世可谓家喻户晓,全国各大京剧院团都曾上演过,国家京剧院更是带着这出戏出访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算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都快成国家名片了。
回到戏曲本身,绝对精彩。
先说故事,佘太君百岁寿宴,天波府张灯结彩,却有焦孟二将回禀,西夏兴兵犯境,三关元帅杨宗保探寻敌情时不幸身故。
撤寿宴,摆灵堂。
宋王带着寇大人和王大人前来祭奠,同时商量如何应对西夏。
佘老太君斥责主和派王大人,带领杨家一门女将出征!
穆桂英夜探葫芦谷,佘太君挂帅战连营。
前后夹击之下击溃西夏,这才保得大宋平安。
这个故事,在评书里面,叫《十二寡妇征西夏》,在戏曲里面名字就多了,扬剧叫《百岁挂帅》,豫剧叫《五世请缨》,1960年范均宏先生移植到京剧里面,正式定名,《杨门女将》。
徐镇川把这出戏拿出来,主要就是为了哄杨府老太君高兴。
当然,其中的某些情节改动了一下,比如杨宗保没死,而是被困葫芦谷,再比如杨门女将也不是一门寡妇,而是杨宗保的夫人,总之,一切为了贺寿服务。
反正杨家将是宋朝的故事,在大唐上演,怎么改情节,徐镇川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只不过他更改之后还是觉得不如原本,也和王胖子商量过了,等到贺寿结束,就把原来的情节改回来再上演,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一个贺寿版,一个导演剪辑版。
闲话休提,《杨门女将》正式上演。
一开场就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寿宴,看得杨老太太直笑,再加上服装精美、锣鼓齐全,一瞬间就抓住了老太太的注意力,让她完全沉浸在杨门女将的故事之中。
不单单是她,前来杨府祝寿的众人,也全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聚精会神地观看了起来。
这里面也有例外,王辉!
这位堂堂扬州王四舅,今天实在糟心得可以。
原本想接着杨府老太君的寿宴,好好拉进一下和杨盐监的关系,然后从他手中弄点余盐出来贩卖。
谁承想,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精心准备的寿礼,送了还不如不送,要说不送吧,又惹出了杨府的管家,就算他再不懂事也得明白,事情到了杨府管家这个层面,杨盐监知道这件事,只会是时间问题。
到了那时候,还能有好果子吃?!
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受。
都是因为多子多福!
要是没有这根方竹竹杖,哪里来的这些破事!?
可巧,王辉一抬眼,正好看见人群中笑吟吟的徐镇川。
他在和谁说笑?
王辉一看,嗬,王子康,近期最烦的那个商人,家里有俩糟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非要进入扬州商圈,自家阻挠他不是一回两回了。
行了,全明白了!
王子康和徐镇川竟然是朋友,还是言谈不忌那种!
我说怎么这么倒霉呢,赶情是掉到人家挖好的坑里了!
王辉一念至此,蹭蹭蹭紧走两步,怒气冲冲直奔徐镇川而去。
“我道是谁,原来是徐参军。”
徐镇川正在和王胖子闲聊,听得身边有人说话,转头一看,倒霉蛋王辉,心中暗暗发笑,脸上却不动声色,淡然说道:“哦,这位是……哦,王员外,怎么,你也来参加寿宴?”
王辉一听,心里那个气啊,废话,我不来参见寿宴,我来干啥来了?再说了,当初卖多子多福的时候就说是要贺寿用,你这忘性也太大了吧?还有,你跟王子康给我挖坑,都快给我埋到脖子了,你不知道我来干什么来了?
王辉冷冷一笑,“徐参军,真人面前何必说假话,我要来参加寿宴,恐怕你早就知道了吧?”
徐镇川闻言,顿时冷了脸。
“王辉!注意你的身份!区区一介商贾,也敢与我堂堂台州参军如此说话!?
徐某路过扬州不愿生事而已,真以为你家有几个铜钱,大唐律法就管不到你的头上了!?
就你头上的玉簪,腰间的玉佩,身上的绫罗绸缎,我就可以治你个僭越之罪!
哼,五十鞭子,不多不少,打得你一个月下不来床,你信也不信!?”
王辉都没想到徐镇川开口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还没法还嘴,按照唐律规定,大唐商人只能服黑,跟屠户是一个水准,甚至都赶不上普通的农民,只不过近年来执行得没有那么严格,这才让扬州的豪商巨富渐渐开始讲究吃穿用度,可如果徐镇川真的揪着不放,说治他罪,还就真能治了他。
王辉气得腮帮子直哆嗦。
“好,好,徐参军好大的官威!王某受教了!”
说完之后,他怒气冲冲地想走,却转念一想,不成,这么一走那成什么了?别人一看,好嘛,王四舅专程过来打招呼,结果话还没说两句,就被台州徐参军直接骂跑了,这……这不贱得慌么?你跟人家有交情么,就往上凑?挨骂了,活该!
一念至此,王辉决定不走了,但是也不愿和徐镇川再搭话,便转向了旁边看笑话直乐的王胖子。
“王子康,好手段!
请了一位参军出马,区区一根方竹,就让王某进退失据,果然是好计谋!好手段!
不过,王某还要提醒你一点,扬州这个地方,向来山高水长,王某在扬州从商几十年,猛龙过江见得多了,不过,这些猛龙,差不多都淹死在小秦淮之中,到了最后,扬州的商场,还是扬州人的!
别以为你一时得计就能在扬州站稳了脚跟,咱们来日方长!”
王胖子听了,冷笑一声。
“王辉,你一个人代表不了扬州商场!
王某前来扬州,本着和气生财,愿意和所有扬州商业前辈合作发财。
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咄咄紧逼,这才有了今天之事。”
两人冷言冷语、寸步不让,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引得众人纷纷观瞧。
王辉冷冷一笑。
“多说无益,咱们以后商场上说话!
至于今天,哼!乃是王某一时疏忽,中了你们的奸计,不过嘛,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我看你王子康也就只会玩点这样的小把戏而已……”
王胖子嘿嘿一笑,“那可不一定。”
王辉怒极反笑,“你还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我就不信,你今天还能对王某怎么着!”
王胖子和徐镇川相视一笑,随即讲目光投向舞台之上。
佘太君正在训斥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巧了,他也姓王。
佘太君:“王大人,你待怎讲?”
王大人:“难难难!”
佘太君西皮快板开唱:“说什么无有良将选,说什么求帅难上难。还未出征先丧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朝中一声唤,这挂帅我佘太君一力承担!”
剧本,自然是徐镇川提供。
这出戏取材于小说《杨家将》,在后世可谓家喻户晓,全国各大京剧院团都曾上演过,国家京剧院更是带着这出戏出访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算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都快成国家名片了。
回到戏曲本身,绝对精彩。
先说故事,佘太君百岁寿宴,天波府张灯结彩,却有焦孟二将回禀,西夏兴兵犯境,三关元帅杨宗保探寻敌情时不幸身故。
撤寿宴,摆灵堂。
宋王带着寇大人和王大人前来祭奠,同时商量如何应对西夏。
佘老太君斥责主和派王大人,带领杨家一门女将出征!
穆桂英夜探葫芦谷,佘太君挂帅战连营。
前后夹击之下击溃西夏,这才保得大宋平安。
这个故事,在评书里面,叫《十二寡妇征西夏》,在戏曲里面名字就多了,扬剧叫《百岁挂帅》,豫剧叫《五世请缨》,1960年范均宏先生移植到京剧里面,正式定名,《杨门女将》。
徐镇川把这出戏拿出来,主要就是为了哄杨府老太君高兴。
当然,其中的某些情节改动了一下,比如杨宗保没死,而是被困葫芦谷,再比如杨门女将也不是一门寡妇,而是杨宗保的夫人,总之,一切为了贺寿服务。
反正杨家将是宋朝的故事,在大唐上演,怎么改情节,徐镇川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只不过他更改之后还是觉得不如原本,也和王胖子商量过了,等到贺寿结束,就把原来的情节改回来再上演,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一个贺寿版,一个导演剪辑版。
闲话休提,《杨门女将》正式上演。
一开场就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寿宴,看得杨老太太直笑,再加上服装精美、锣鼓齐全,一瞬间就抓住了老太太的注意力,让她完全沉浸在杨门女将的故事之中。
不单单是她,前来杨府祝寿的众人,也全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聚精会神地观看了起来。
这里面也有例外,王辉!
这位堂堂扬州王四舅,今天实在糟心得可以。
原本想接着杨府老太君的寿宴,好好拉进一下和杨盐监的关系,然后从他手中弄点余盐出来贩卖。
谁承想,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精心准备的寿礼,送了还不如不送,要说不送吧,又惹出了杨府的管家,就算他再不懂事也得明白,事情到了杨府管家这个层面,杨盐监知道这件事,只会是时间问题。
到了那时候,还能有好果子吃?!
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受。
都是因为多子多福!
要是没有这根方竹竹杖,哪里来的这些破事!?
可巧,王辉一抬眼,正好看见人群中笑吟吟的徐镇川。
他在和谁说笑?
王辉一看,嗬,王子康,近期最烦的那个商人,家里有俩糟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非要进入扬州商圈,自家阻挠他不是一回两回了。
行了,全明白了!
王子康和徐镇川竟然是朋友,还是言谈不忌那种!
我说怎么这么倒霉呢,赶情是掉到人家挖好的坑里了!
王辉一念至此,蹭蹭蹭紧走两步,怒气冲冲直奔徐镇川而去。
“我道是谁,原来是徐参军。”
徐镇川正在和王胖子闲聊,听得身边有人说话,转头一看,倒霉蛋王辉,心中暗暗发笑,脸上却不动声色,淡然说道:“哦,这位是……哦,王员外,怎么,你也来参加寿宴?”
王辉一听,心里那个气啊,废话,我不来参见寿宴,我来干啥来了?再说了,当初卖多子多福的时候就说是要贺寿用,你这忘性也太大了吧?还有,你跟王子康给我挖坑,都快给我埋到脖子了,你不知道我来干什么来了?
王辉冷冷一笑,“徐参军,真人面前何必说假话,我要来参加寿宴,恐怕你早就知道了吧?”
徐镇川闻言,顿时冷了脸。
“王辉!注意你的身份!区区一介商贾,也敢与我堂堂台州参军如此说话!?
徐某路过扬州不愿生事而已,真以为你家有几个铜钱,大唐律法就管不到你的头上了!?
就你头上的玉簪,腰间的玉佩,身上的绫罗绸缎,我就可以治你个僭越之罪!
哼,五十鞭子,不多不少,打得你一个月下不来床,你信也不信!?”
王辉都没想到徐镇川开口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还没法还嘴,按照唐律规定,大唐商人只能服黑,跟屠户是一个水准,甚至都赶不上普通的农民,只不过近年来执行得没有那么严格,这才让扬州的豪商巨富渐渐开始讲究吃穿用度,可如果徐镇川真的揪着不放,说治他罪,还就真能治了他。
王辉气得腮帮子直哆嗦。
“好,好,徐参军好大的官威!王某受教了!”
说完之后,他怒气冲冲地想走,却转念一想,不成,这么一走那成什么了?别人一看,好嘛,王四舅专程过来打招呼,结果话还没说两句,就被台州徐参军直接骂跑了,这……这不贱得慌么?你跟人家有交情么,就往上凑?挨骂了,活该!
一念至此,王辉决定不走了,但是也不愿和徐镇川再搭话,便转向了旁边看笑话直乐的王胖子。
“王子康,好手段!
请了一位参军出马,区区一根方竹,就让王某进退失据,果然是好计谋!好手段!
不过,王某还要提醒你一点,扬州这个地方,向来山高水长,王某在扬州从商几十年,猛龙过江见得多了,不过,这些猛龙,差不多都淹死在小秦淮之中,到了最后,扬州的商场,还是扬州人的!
别以为你一时得计就能在扬州站稳了脚跟,咱们来日方长!”
王胖子听了,冷笑一声。
“王辉,你一个人代表不了扬州商场!
王某前来扬州,本着和气生财,愿意和所有扬州商业前辈合作发财。
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咄咄紧逼,这才有了今天之事。”
两人冷言冷语、寸步不让,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引得众人纷纷观瞧。
王辉冷冷一笑。
“多说无益,咱们以后商场上说话!
至于今天,哼!乃是王某一时疏忽,中了你们的奸计,不过嘛,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我看你王子康也就只会玩点这样的小把戏而已……”
王胖子嘿嘿一笑,“那可不一定。”
王辉怒极反笑,“你还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我就不信,你今天还能对王某怎么着!”
王胖子和徐镇川相视一笑,随即讲目光投向舞台之上。
佘太君正在训斥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巧了,他也姓王。
佘太君:“王大人,你待怎讲?”
王大人:“难难难!”
佘太君西皮快板开唱:“说什么无有良将选,说什么求帅难上难。还未出征先丧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朝中一声唤,这挂帅我佘太君一力承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