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 第六章谢先生
- 7 第七章 书法
- 8 第八章 主意
- 9 第九章 皇后
- 10 第十章 和好
- 11 第十一章 思君
- 12 第十二章 闹鬼
- 13 第十三章 惊马
- 14 第十四章 得救
- 15 第十五章 教孙
- 16 第十六章 探病
- 17 第十七章 辨墨
- 18 第十八章 多嘴
- 19 第十九章 教导
- 20 第二十章 疑点
- 21 第二十一章 争执
- 22 第二十二章 牡丹园
- 23 第二十三章 顾如音
- 24 第二十四章 太子妃
- 25 第二十五章 松柏
- 26 第二十六章 杨三小姐
- 27 第二十七章 送伞
- 28 28
- 29 第二十九章 妇人
- 30 第三十章 药材
- 31 第三十一章 王朗
- 32 第三十二章 京畿府
- 33 第三十三章 别院
- 34 第三十四章 腻歪
- 35 第三十五章 京畿卫
- 36 第三十六章 张贺
- 37 第三十七章 觐见
- 38 第三十八章 王司徒
- 39 第三十九章 刘嬷嬷
- 40 第四十章 担心
- 41 第四十一章 现场
- 42 第四十二章 牢中见面(上)
- 43 第四十三章 牢中见面(下)
- 44 第四十四章 绿芜
- 45 第四十五章 救人(上)
- 46 第四十六章 救人(下)
- 47 第四十七章 出身
- 48 第四十八章 召见
- 49 第四十九章 了断
- 50 第五十章 远行
- 51 第五十一章 矿山
- 52 第五十二章 离别
- 53 第五十三章 万寿节
- 54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 55 第五十五章 夫妻夜话
- 56 第五十六章 韩梦莹
- 57 第五十七章 放下
- 58 第五十八章 梨园惊变(上)
- 59 第五十九章 梨园惊变(下)
- 60 第六十章 宫变(上)
- 61 第六十一章 宫变(中)
- 62 第六十二章 各方思量
- 63 第六十三章 传召
- 64 第六十四章 逼宫
- 65 第六十五章 骨折
- 66 第六十六章 惊
- 67 第六十七章 人质
- 68 第六十八章 出逃
- 69 第六十九章 一统之法
- 70 第七十章 归京
- 71 第七十一章 周府
- 72 第七十二章 夜谈
- 73 第七十三章 皇长孙
- 74 吐奶
- 75 第七十五章 审问
- 76 第七十六章 先知
- 77 第七十七章 储君
- 78 第七十八章 归来
- 79 第七十九章 轶事
- 80 第八十章 旧事
- 81 第八十一章 宫女
- 82 第八十一章 雍和
- 83 第八十二章 教弟
- 84 第八十四章 藏
- 85 第八十五章 旧局
- 86 第八十六章 新旅程
- 87 第八十七章 秋山
- 88 第八十八章 阿谀
- 89 第八十九章 见山
- 90 第九十章 剑拔
- 91 第九十一章 病倒
- 92 第九十二章 婚事定下
- 93 第九十三章 新妇
- 94 第九十四章 搅黄
- 95 第九十五章 博弈
- 96 第九十六章 密谈
- 97 第九十七章 暗涌
- 98 第九十八章 落幕
- 99 第九十九章 言传
- 100 第一百章 身教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捷报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隐卫司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大婚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立威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立威(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六章 探病
第十六章 探病
“郑嬷嬷,从库里取两支百年人参包好,我要出宫一套。”。
郑嬷嬷脸上露出难色:“郡主,您库里的百年人参已经用完了。”
“用完了?怎么会?”周菀翻了翻私库册子,脸色有些疑惑。
“库里一共就那几支,您向来大方,送了一支给老帝师,淑妃生病您又送了一支,您宫外的伯祖母病危的时候,送了一支,您的老师那送了一支,这七送八送的,人情往来几回就没了。”
周菀看着郑嬷嬷极力解释的样子,假装信了,便道:“那你去见张嬷嬷,央她从外祖母私库里取两支,另外我的私库里若还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给我过目。”
“诺。”
不一会儿,便有宫人捧着上等药材呈给周菀。
周菀看着郑嬷嬷捧着的盒子,打开一看只有一支人参,挑了挑眉,问道:“不是让你拿两支吗?”
郑嬷嬷微弓着身子,解释道:“太后娘娘库里也只有两支了,张嬷嬷说怕有什么急用的,只能匀一支给您。”
周菀挑了挑眉,接着又翻看其它宫人手捧着的锦盒,略一扫过,心下就有底了,选了几盒,吩咐宫人包好。
周菀换了一身男装,边带着福慧和几个侍卫出了宫。
因她偶尔会去王老先生家求学,皇帝便赐给她一块方便出宫的令牌,并几个保护她的侍卫。
周菀坐着马车,沿着主城路向城东驶去。
“郡主,咱们连名帖都没有,这样贸然上门,他们要不是给进怎么办啊?”福慧有些担忧。
周菀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越是富贵人家的门房,眼睛越是刁钻,你我衣着富贵,便是不让进,手面大方的话,通报一声还是愿意跑的。”
马车行驶了约莫一刻钟左右,便到达一处巍峨的府邸。
“公子,到了。”赶车的侍卫轻声道。
定国公府的守卫只见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了门前,马车后还跟着几个配着长刀的侍卫,只见那车帘先开,先是出现一支纤纤玉手,跳下来一个衣着华贵、面容清秀的少年。
福慧微微扫视,只见定国公府门前蹲着两只高大凶猛的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向南开,门庭巍峨,正中门上有一匾额,大书“敕造定国府”五个大字,此时中门关闭,只开了东西两边角门留人初入。
她皱了皱眉,走上前去道:“烦请进府上通禀一声:我家郡主前来拜访府上君珉公子。”
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守卫本以为这少年便是拜访之人,没想到不过是一个侍女,守卫多想了一句,京中有好几位郡主,便问道:“不知是哪位郡主娘娘?”
“荣嘉郡主。”福慧抬头挺胸,一脸自豪。
守卫脸色微变,客气道:“劳烦这位姐姐稍待片刻,小人这就进去禀告。”
却说那守卫小跑着进了府门,不多久,便遇到了门房上的李三,也不管他是一副要出门的样子,拉着他便道:“荣嘉郡主来拜访大公子,你赶紧去跟通报国公爷!”
李三一听,荣嘉郡主颇得盛宠京中皆知,也不顾手头上的事了,忙转身进了内院。一路小跑着穿门过院,终于抵达了国公夫人的院墙外,此时国公爷的小厮正在院外等候,忙道:“快进去跟国公爷通报,就说荣嘉郡主前来拜访大公子,问问老爷可否要准备迎接?”
那小厮是常常跟随定国公在外办事的亲信,知道此事轻重,忙进了院子里。
而此时院子里,定国公正陪着继室杨氏用早膳。
“昨日大公子回来的时候,带着一身的伤,也不知道去哪里顽皮了,右手都折了。”杨氏故作一副担忧的样子。
定国公皱了皱眉,“他不是在国府监读书吗?”
“昨日是二皇子亲自送他到了府门口,问他他也不说是什么事。”杨氏面带愁绪,“爷您也知道,我是个继室,又是庶出,他自来是看不上我的。每每关心他,他都觉得我是要害他一般。也不知他在外面惹了什么事,跟二皇子搅到了一起,就怕太子殿下那边知道了……”杨氏话犹未尽。
“这个孽子,肯定又是在外面闯祸了,送他进国府监,也没有学到什么好,天天就知道招猫逗狗,惹是生非!”定国公丝毫不关心长子的伤势,反倒害怕他在外面惹了祸。
那小厮通报后进了屋内,恭敬道:“老爷,荣嘉郡主来访。”
“她怎么来了?”定国公反问。
“说是来拜访大公子的。”
“开中门迎接,你先去迎进会客室,我马上就来。”定国公不假思索的道。
杨氏皱眉制止道:“爷,她一个小辈来访,何必要您亲自去陪着,不过一个郡主而已,克亲孤女,从角门迎进来就是了。”
小厮听了这话,微微低着头,掩去眼中的鄙夷。
定国公皱眉,斥道:“你懂什么,妇人之见!”
也不再解释,想了想还是道:“罢了,还是我亲自去迎吧!”
说罢,微微整了整衣衫,看了看杨氏被他斥责之下,眼眶微红,心下怜惜,便温声道:“道理是那个道理,可圣上宠着她,为臣子的也只有跟着敬着她。克亲孤女这种话,万万不能再说了,你也准备准备,跟我一起迎接吧。”
杨氏擦了擦眼泪,不情不愿的应了声。
夫妻二人匆匆乘着轿子到了外门处,打开中门,迎了出去。
“郡主亲临,老朽迎接来迟,怠慢之处,还请郡主宽待一二。”定国公拱手想着马车道。
周菀先开车帘,福慧连忙搬过一张小凳子,扶着周菀下了马车。
“国公爷不必如此客气,贸然上门,本就是本宫失礼了。”周菀向定国公还了一礼。
定国公看周菀行礼,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郡主肯驾临我这陋室,真是蓬荜生辉,何来失礼之处。郡主且随我来。”
周菀摆了摆手,客气道:“国公爷不必拘礼,本宫此来,单单为拜访君珉公子,派遣一二仆从引路即可,不必兴师动众。”
定国公有些吃惊,看了一眼周菀的样子,心下又有些明悟,他那个儿子虽不成器,但是生了一张好脸,这荣嘉郡主年纪轻轻的,估计是起了淑女之思,郡主盛宠,除了身世单薄这一点,自家若是能娶了她,可谓百利一害。
心里打着小算盘,面上却是不显,定国公笑容满面的道:“郡主上门,老臣岂有不陪着的道理,他日陛下若是知道了,岂不是要责怪我!”
“那就却之不恭了。”
众人入了府门,便有软轿在此等候,“郡主,请。”
周菀点了点头,便由福慧服饰这上轿。
“去大公子的院子,通知大公子准备迎接。”定国公轻声吩咐道。
轿子行了约莫半刻钟,到了一处僻静的院落,君珉吊着右边胳膊站在院门等候。
“你伤未好,在院子里面待着便是,何必出来。”周菀看的有些心疼。
君珉摇头不语。
定国公面色不善,“郡主跟你说话呢,你这是什么样子?”
“他有伤在身,国公爷何必如此严苛?”周菀皱眉看着这对父子,感觉不像是父子,更像是仇人。
“也不知道大公子又去哪里惹祸了,闹得一声伤回来,倒角郡主见笑了。”杨氏一开口就是不怀好意。
周菀眉头皱的更紧了,看定国公并无反驳之意,“国公爷不知道君公子因何受了伤?”
“左不过是招猫逗狗罢了。”
“难道府上公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您也没有来看过他吗?”这样的父母,看的周菀心脏微微一抽。
定国公却是不以为意,一脸理所当然的道:“他三天两头的惹事,老臣政务繁忙,哪里看得过来?”
“君公子是为了救本宫,才折断了胳膊。”
定国公有些不相信,道:“郡主莫不是为了帮这小子遮掩,才这么说的?他我还不知道,最是不学无术的。”
“莫非定国公是觉得本宫在诓你?”周菀不高兴的反问。
定国公忙道不敢。
“昨日在马场,本宫的马受惊了,幸得君公子舍身相救,今日登门,一为探访,二为致谢,福慧。”
说罢,福慧便奉上礼物。
“郡主没开玩笑?”定国公有些吃惊。
从头到尾,君珉都只是静静的看着,沉默不语。
到底是亲生父子,虽然有误解,但看见儿子出息了也还是非常高兴的,忙道:“郡主切莫如此客气,这小子侥幸救了您,是他的造化!还带什么礼物!”
周菀摇了摇头,道:“救命之恩等同再造,过几日舅舅就会有旨意下来了。容本宫多说一句。”
定国公忙道:“您说。”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令国公爷觉得君公子不学无事、惹是生非,本宫所见的君公子,聪敏好学,机巧灵变,是难得的良才美质,便是舅舅也大为赞赏,国公爷身居高位多年,必然是目不容沙、火眼金睛之人,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误解?”
定国公瞥了杨氏一眼,道:“说来惭愧,都是府上奴仆多嘴多舌,听风就是雨,我常年忙于政务,故而忽略了儿子。”
周菀冷淡的看了杨氏一眼,道:“不是被亲近之人蒙蔽了就好,今日人也见了,在府上耽搁了许久,怕是老师要等急了。本宫就先告退了。”
自始至终,周菀都没有和君珉说一句话。
“老臣恭送郡主。”
郑嬷嬷脸上露出难色:“郡主,您库里的百年人参已经用完了。”
“用完了?怎么会?”周菀翻了翻私库册子,脸色有些疑惑。
“库里一共就那几支,您向来大方,送了一支给老帝师,淑妃生病您又送了一支,您宫外的伯祖母病危的时候,送了一支,您的老师那送了一支,这七送八送的,人情往来几回就没了。”
周菀看着郑嬷嬷极力解释的样子,假装信了,便道:“那你去见张嬷嬷,央她从外祖母私库里取两支,另外我的私库里若还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给我过目。”
“诺。”
不一会儿,便有宫人捧着上等药材呈给周菀。
周菀看着郑嬷嬷捧着的盒子,打开一看只有一支人参,挑了挑眉,问道:“不是让你拿两支吗?”
郑嬷嬷微弓着身子,解释道:“太后娘娘库里也只有两支了,张嬷嬷说怕有什么急用的,只能匀一支给您。”
周菀挑了挑眉,接着又翻看其它宫人手捧着的锦盒,略一扫过,心下就有底了,选了几盒,吩咐宫人包好。
周菀换了一身男装,边带着福慧和几个侍卫出了宫。
因她偶尔会去王老先生家求学,皇帝便赐给她一块方便出宫的令牌,并几个保护她的侍卫。
周菀坐着马车,沿着主城路向城东驶去。
“郡主,咱们连名帖都没有,这样贸然上门,他们要不是给进怎么办啊?”福慧有些担忧。
周菀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越是富贵人家的门房,眼睛越是刁钻,你我衣着富贵,便是不让进,手面大方的话,通报一声还是愿意跑的。”
马车行驶了约莫一刻钟左右,便到达一处巍峨的府邸。
“公子,到了。”赶车的侍卫轻声道。
定国公府的守卫只见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了门前,马车后还跟着几个配着长刀的侍卫,只见那车帘先开,先是出现一支纤纤玉手,跳下来一个衣着华贵、面容清秀的少年。
福慧微微扫视,只见定国公府门前蹲着两只高大凶猛的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向南开,门庭巍峨,正中门上有一匾额,大书“敕造定国府”五个大字,此时中门关闭,只开了东西两边角门留人初入。
她皱了皱眉,走上前去道:“烦请进府上通禀一声:我家郡主前来拜访府上君珉公子。”
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守卫本以为这少年便是拜访之人,没想到不过是一个侍女,守卫多想了一句,京中有好几位郡主,便问道:“不知是哪位郡主娘娘?”
“荣嘉郡主。”福慧抬头挺胸,一脸自豪。
守卫脸色微变,客气道:“劳烦这位姐姐稍待片刻,小人这就进去禀告。”
却说那守卫小跑着进了府门,不多久,便遇到了门房上的李三,也不管他是一副要出门的样子,拉着他便道:“荣嘉郡主来拜访大公子,你赶紧去跟通报国公爷!”
李三一听,荣嘉郡主颇得盛宠京中皆知,也不顾手头上的事了,忙转身进了内院。一路小跑着穿门过院,终于抵达了国公夫人的院墙外,此时国公爷的小厮正在院外等候,忙道:“快进去跟国公爷通报,就说荣嘉郡主前来拜访大公子,问问老爷可否要准备迎接?”
那小厮是常常跟随定国公在外办事的亲信,知道此事轻重,忙进了院子里。
而此时院子里,定国公正陪着继室杨氏用早膳。
“昨日大公子回来的时候,带着一身的伤,也不知道去哪里顽皮了,右手都折了。”杨氏故作一副担忧的样子。
定国公皱了皱眉,“他不是在国府监读书吗?”
“昨日是二皇子亲自送他到了府门口,问他他也不说是什么事。”杨氏面带愁绪,“爷您也知道,我是个继室,又是庶出,他自来是看不上我的。每每关心他,他都觉得我是要害他一般。也不知他在外面惹了什么事,跟二皇子搅到了一起,就怕太子殿下那边知道了……”杨氏话犹未尽。
“这个孽子,肯定又是在外面闯祸了,送他进国府监,也没有学到什么好,天天就知道招猫逗狗,惹是生非!”定国公丝毫不关心长子的伤势,反倒害怕他在外面惹了祸。
那小厮通报后进了屋内,恭敬道:“老爷,荣嘉郡主来访。”
“她怎么来了?”定国公反问。
“说是来拜访大公子的。”
“开中门迎接,你先去迎进会客室,我马上就来。”定国公不假思索的道。
杨氏皱眉制止道:“爷,她一个小辈来访,何必要您亲自去陪着,不过一个郡主而已,克亲孤女,从角门迎进来就是了。”
小厮听了这话,微微低着头,掩去眼中的鄙夷。
定国公皱眉,斥道:“你懂什么,妇人之见!”
也不再解释,想了想还是道:“罢了,还是我亲自去迎吧!”
说罢,微微整了整衣衫,看了看杨氏被他斥责之下,眼眶微红,心下怜惜,便温声道:“道理是那个道理,可圣上宠着她,为臣子的也只有跟着敬着她。克亲孤女这种话,万万不能再说了,你也准备准备,跟我一起迎接吧。”
杨氏擦了擦眼泪,不情不愿的应了声。
夫妻二人匆匆乘着轿子到了外门处,打开中门,迎了出去。
“郡主亲临,老朽迎接来迟,怠慢之处,还请郡主宽待一二。”定国公拱手想着马车道。
周菀先开车帘,福慧连忙搬过一张小凳子,扶着周菀下了马车。
“国公爷不必如此客气,贸然上门,本就是本宫失礼了。”周菀向定国公还了一礼。
定国公看周菀行礼,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郡主肯驾临我这陋室,真是蓬荜生辉,何来失礼之处。郡主且随我来。”
周菀摆了摆手,客气道:“国公爷不必拘礼,本宫此来,单单为拜访君珉公子,派遣一二仆从引路即可,不必兴师动众。”
定国公有些吃惊,看了一眼周菀的样子,心下又有些明悟,他那个儿子虽不成器,但是生了一张好脸,这荣嘉郡主年纪轻轻的,估计是起了淑女之思,郡主盛宠,除了身世单薄这一点,自家若是能娶了她,可谓百利一害。
心里打着小算盘,面上却是不显,定国公笑容满面的道:“郡主上门,老臣岂有不陪着的道理,他日陛下若是知道了,岂不是要责怪我!”
“那就却之不恭了。”
众人入了府门,便有软轿在此等候,“郡主,请。”
周菀点了点头,便由福慧服饰这上轿。
“去大公子的院子,通知大公子准备迎接。”定国公轻声吩咐道。
轿子行了约莫半刻钟,到了一处僻静的院落,君珉吊着右边胳膊站在院门等候。
“你伤未好,在院子里面待着便是,何必出来。”周菀看的有些心疼。
君珉摇头不语。
定国公面色不善,“郡主跟你说话呢,你这是什么样子?”
“他有伤在身,国公爷何必如此严苛?”周菀皱眉看着这对父子,感觉不像是父子,更像是仇人。
“也不知道大公子又去哪里惹祸了,闹得一声伤回来,倒角郡主见笑了。”杨氏一开口就是不怀好意。
周菀眉头皱的更紧了,看定国公并无反驳之意,“国公爷不知道君公子因何受了伤?”
“左不过是招猫逗狗罢了。”
“难道府上公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您也没有来看过他吗?”这样的父母,看的周菀心脏微微一抽。
定国公却是不以为意,一脸理所当然的道:“他三天两头的惹事,老臣政务繁忙,哪里看得过来?”
“君公子是为了救本宫,才折断了胳膊。”
定国公有些不相信,道:“郡主莫不是为了帮这小子遮掩,才这么说的?他我还不知道,最是不学无术的。”
“莫非定国公是觉得本宫在诓你?”周菀不高兴的反问。
定国公忙道不敢。
“昨日在马场,本宫的马受惊了,幸得君公子舍身相救,今日登门,一为探访,二为致谢,福慧。”
说罢,福慧便奉上礼物。
“郡主没开玩笑?”定国公有些吃惊。
从头到尾,君珉都只是静静的看着,沉默不语。
到底是亲生父子,虽然有误解,但看见儿子出息了也还是非常高兴的,忙道:“郡主切莫如此客气,这小子侥幸救了您,是他的造化!还带什么礼物!”
周菀摇了摇头,道:“救命之恩等同再造,过几日舅舅就会有旨意下来了。容本宫多说一句。”
定国公忙道:“您说。”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令国公爷觉得君公子不学无事、惹是生非,本宫所见的君公子,聪敏好学,机巧灵变,是难得的良才美质,便是舅舅也大为赞赏,国公爷身居高位多年,必然是目不容沙、火眼金睛之人,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误解?”
定国公瞥了杨氏一眼,道:“说来惭愧,都是府上奴仆多嘴多舌,听风就是雨,我常年忙于政务,故而忽略了儿子。”
周菀冷淡的看了杨氏一眼,道:“不是被亲近之人蒙蔽了就好,今日人也见了,在府上耽搁了许久,怕是老师要等急了。本宫就先告退了。”
自始至终,周菀都没有和君珉说一句话。
“老臣恭送郡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