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3章 阴差阳错
- 4 第4章 齐聚一堂
- 5 第5章 不期而至
- 6 第6章 厝火积薪
- 7 第7章 宫门似海
- 8 第8章 辗转难眠
- 9 第9章 奇葩进京
- 10 第10章 护花使者
- 11 第11章 亲爹回来
- 12 第12章 鹣鲽情深
- 13 第13章 无可奈何
- 14 第14章 长公主府
- 15 第15章 狭路相逢
- 16 第16章 两只蝴蝶
- 17 第17章 用心良苦
- 18 第18章 天下贵人
- 19 第19章 前世今生
- 20 第20章 鸡飞狗跳
- 21 第21章 蝴蝶效应
- 22 第22章 恃宠而骄
- 23 第23章 舐犊之情
- 24 第24章 似水流年
- 25 第25章 暗潮涌动
- 26 第26章 绞尽脑汁
- 27 第27章 弄巧成拙
- 28 第28章 歪打正着
- 29 第29章 淑阳郡主
- 30 第30章 尘埃落定
- 31 第31章 荣王婚礼
- 32 第32章 婚礼闹剧
- 33 第33章 未卜先知
- 34 第34章 泰平公主
- 35 第35章 庄周梦蝶
- 36 第36章 两位公主
- 37 第37章 没有标题
- 38 第38章 人心难满
- 39 第39章 元宵佳节
- 40 第40章 英雄救美
- 41 第41章 我回来了
- 42 第42章 出人意料
- 43 第43章 心之所往
- 44 第44章 手足相争
- 45 第45章
- 46 第46章 情之所钟
- 47 第47章 不速之客
- 48 第48章 不是不报
- 49 第49章 自寻死路
- 50 第50章 贤妻美妾
- 51 第51章 触景生情
- 52 第52章 问心无愧
- 53 第53章 无地自容
- 54 第54章 世事难料
- 55 第55章 无知无畏
- 56 第56章 丧心病狂
- 57 第57章 人心险恶
- 58 第58章 姐妹之间
- 59 第59章 端午快乐
- 60 第60章 端午快乐
- 61 第61章 悔不当初
- 62 第62章 女人的恨
- 63 第63章 没有标题
- 64 第64章 时过境迁
- 65 第65章 动心忍性
- 66 第六十六章
- 67 第67章 科举舞弊
- 68 第六十八章
- 69 第六十九章
- 70 第70章 宴无好宴
- 71 第七十一章
- 72 第七十二章
- 73 第七十三章
- 74 第七十四章
- 75 第七十五章
- 76 第七十六章
- 77 第七十七章
- 78 第七十八章
- 79 第七十九章
- 80 第八十章
- 81 第八十一章
- 82 第八十二章
- 83 第八十三章
- 84 第八十四章
- 85 第八十五章
- 86 第八十六章
- 87 第八十七章
- 88 第八十八章
- 89 第八十九章
- 90 第九十章
- 91 第九十一章
- 92 第九十二章
- 93 第九十三章
- 94 第九十四章
- 95 第95章 妈的智障
- 96 第九十六章
- 97 第九十七章
- 98 第九十八章
- 99 第九十九章
- 100 第一百章
- 101 第101章 一百零一
- 102 第102章 一百零二
- 103 第103章 一百零三
- 104 第104章 一百零四
- 105 第105章 一百零五
- 106 第106章 一百零六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 108 第108章 一百零八
- 109 第109章 一百零九
- 110 第110章 一百一零
- 111 第111章 一百一一
- 112 第112章 一百一二
- 113 第113章 一百一三
- 114 第114章 一百一四
- 115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
- 116 第116章 一百一六
- 117 第117章 一百一七
- 118 第118章 一百一八
- 119 第119章 一百一九
- 120 第120章 一百二十
- 121 第121章 一百二一
- 122 第122章 一百二二
- 123 第123章 一百二三
- 124 第124章 一百二四
- 125 第125章 一百二五
- 126 第126章 一百二六
- 127 第127章 一百二七
- 128 第128章 一百二八
- 129 第129章 一百二九
- 130 第130章 一百三十
- 131 第131章 一百三一
- 132 第132章 一百三二
- 133 第133章 一百三三
- 134 第134章 一百三三
- 135 第135章 一百三三
- 136 第136章 一百三六
- 137 第137章 一百三六
- 138 第138章 一百三六
- 139 第139章 一百三九
- 140 第140章 一百四十
- 141 第141章 一百四一
- 142 第142章 一百四二
- 143 第143章 一百四三
- 144 第144章 一百四四
- 145 第145章 一百四五
- 146 第146章 一百四六
- 147 第147章 前世番外
- 148 第148章 番外一
- 149 第149章 番外二
- 150 第150章 怀孕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章 无可奈何
第13章 无可奈何
辰时一刻,练完一套剑法的姜劭勤姜劭勉兄弟俩来降舒院请安,可怜的姜劭勋小朋友因为要进宫,完全脱离了大部队。
人到齐后,开膳,姜进和淑阳郡主带着姜劭勤兄弟俩吃,姜瑶光看。
瞧着她眼巴巴的小眼神,差点丢盔弃甲然后被老婆镇压的二十四孝老爹画下大饼,“等你半岁就能吃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姜瑶光愤愤扭过头去,信你我就是傻子。
“那时候妹妹还没长好牙,好些东西不能吃的。”姜劭勉一本正经的纠正父亲,转头对姜瑶光温声道,“妹妹可以吃水果泥,蔬菜汁,米糊糊还有蛋黄……很好吃的,四妹妹每次都吃的很开心。”
姜瑶光没出息的咽了咽口水,用一句话来形容她这三个多月的伙食,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
被儿子拆了台的姜进嘴角一抽,含含糊糊的点头。
淑阳郡主白一眼丈夫,旋即夸奖二儿子细心。
姜劭勤低了头闷笑。
一家人吃完,正打算去向长辈请安,丹霞捧了张帖子进来,屈膝道,“太子妃差人刚刚送来,请郡主明日进宫赏樱。”
淑阳郡主一愣,谁家下帖子不是提早十天半个月,就是一个月都不夸张,像太子妃这般提早一天的,才是稀罕呢。
姜进微微一笑,“那可不巧明日要向岳父岳母请安。”
淑阳郡主溜他一眼。
姜劭勤左右各看一眼,没出声。
想起数日来的耳闻,淑阳郡主猜到太子妃的用意,可这招委实落了下乘,“送帖的人可还在?”
丹霞回道,“还在呢。”
“我明儿不得闲,这樱花看来只能改日再赏。我给太子妃回张贴,让他带走。”
淑阳接过丹霞递过来的笔墨,写了一张回帖,又道,“把庄子上送来的桑葚挑一篓带上,我记得阿宓最喜欢吃这个。”
丹霞福身应诺,待淑阳郡主写完,接过帖子封上蜡便走。
淑阳郡主有心问问姜进,然顾及儿女遂压下了,先去请安。今日正好是休沐日,朱雀堂十分热闹,就连齐国公也在。
齐国公府和镇国公府就差了一道墙,开了一道小门,方便往来。不过齐国公住在丰南大营,一个月都难得回一趟府。而齐国公府里的少爷姑娘都在墓前结庐守孝,第四任齐国公夫人兰氏在启元十三年秋天病故。
是的,第四任!
齐国公与镇国公虽是兄弟,二人在女色上却是走了极端,镇国公和俞氏相识于微末,患难中生情,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齐国公则是一个大写的渣。
第一任妻子赵氏也是青梅,五年抱三,三个女儿,生生把底子耗空了,金老夫人的逼迫功不可没。
第二任妻子进门时,齐国公已经初露峥嵘,是以娶得是官家娇女米氏。齐国公红颜知己遍地,米氏眼里揉不得沙子,夫妻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到最后,齐国公都不肯回家了,把米氏憋屈死了。
第三位妻子沈氏是位江湖侠女,齐国公征战时认识的,顶着父母兄长的压力娶进门。二人夫唱妇随形影不离,众人都以为他要改邪归正了,万万没想到他没几年就故态复萌。沈氏每每发觉都要与齐国公大打出手,齐国公便指天对地的诅咒发誓,过一阵又犯,几番后,终于将沈氏逼得心灰意冷,不告而别。那阵子齐国公疯魔似的,上天入地的找,一无所获,齐国公消沉了好几年。看在旁人眼里,没有同情,暗暗都道一句该!就连镇国公都不同情他。
第四任兰氏亦是官家女,齐国公虽然女色上拎不清,年龄也不小了,然而他位高权重,有的是人家愿意做亲。况且齐国公女儿嫡嫡庶庶有十来个,儿子,一个都没有!也不知是不是报应。偌大的府邸需要一个继承人也需要一个主母,兰氏便这么入了门。
兰氏活得洒脱,对齐国公的莺莺燕燕从来不在意,只有一点不能伤了她正妻的体面,齐国公虽然贪花好色,但对妻妾嫡庶却是分明的。二人倒也处的不错,颇有点相敬如宾的意思,谁知兰氏命薄,一场风寒年纪轻轻就去了。
至此,齐国公克妻的名头和他花心的名头一般响亮了。就这也没阻止有心人上门做媒,齐国公跑去大营落了清净,苦了俞氏。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金老夫人得意洋洋的炫耀着大孙子孝敬她的金头面,不是姜进敷衍,完全是金老夫人就好这口,什么玉佩珍珠古玩字画,再价值千金的东西,在她那儿都比不上金子魅力大。
众人习以为常,顺着她的话捧,姜安和表情纠结极了,金老夫人是十分喜爱这个文曲星孙子的,遂一个劲的问他,就想从这个出口成章的孙子里得一句夸赞。作为一个孝顺的孙子,姜安和昧着良心夸了,天知道这头面完全与他的审美背道而驰。
热闹了一早上,众人散去。
姜进随着镇国公去了书房,一起的还有齐国公。
齐国公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人到中年,总有这样那样的难言之隐,于齐国公就是谢顶。不到三十中央就失守了。偏他同胞兄长都这把年纪了,头发那叫一个茂密,他亲爹保养的好,看起来都比他三十那会儿好。
齐国公被自己那群狐朋狗友笑话捉弄了几回,气恼之下扔掉假发套,剃了个锃亮的大光头,差点没把金老夫人哭死,奈何拗不过小儿子,齐国公便顶着个大光头过了十几年。
“几波人冲我转弯抹角的说太子,听得我头晕,到底怎么一回事?”齐国公问姜进。
姜进苦笑,从开头说起,“将士有心向太子展示士气,未想太子第一次遇上这场面,被惊得从马上摔了下去!”
齐国公扬眉,“马惊了?”
姜进无奈的摇摇头,十万将士高喊精忠报国,马没惊,太子倒惊了,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加之太子身宽体重,随侍也没接着,太子在众将士跟前摔了个狗啃泥。“为体面计,只能说太子一到大理就因水土不服病了,带病前来。”
齐国公啧了一声,真是长见识了,示意姜进继续。
姜进肃容,那还能说小事,更严重的是,“穆磊被一仓曹收买,对他用发霉的库粮充作军粮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道上将士腹痛如绞,不少人上吐下泻,被叛军趁虚而入,伤亡惨烈。谢奎险险捡回一条命,右手经脉伤了,能不能治好尚未可知。”
齐国公摸摸锃亮的大光头,“谢奎这老小子都十几年没打过败仗了,这次摔得可够狠的!以他那脾气还不得活剥了穆磊,怕是太子也讨不到好”
穆家并非显贵望族,穆磊能随行大理,全赖他有个当太子妃的姐姐,是太子做主把他带上的。
“等查清楚这批粮食是穆磊经的手,谢峰(谢奎长子)拿着剑就要去劈了穆磊,穆磊跑到了太子那儿,要不是人拦着,谢峰都要提剑追进去了。穆磊见那仓曹已经悬梁自尽了,死无对证,信誓旦旦说他也是被仓曹蒙蔽,并不知粮食有问题。”
齐国公嗤笑一声,“蠢货,死了一个仓曹,难道那些运粮的,收粮的人都死了不成,要不是穆磊出面打点,能这么顺利的糊弄过去。”
姜进叹了一口气,可太子信了,他真的信了。穆磊跪在他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是无心之失,现在悔不当初。
太子就对谢峰说,“穆磊经验不足,力有未逮,可要说他故意为之,孤却是不信的。”
那一刻,周遭人的神色都变了。那时候还有不少人觉的太子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穆家的面子。毕竟人是他带来的,权力也是他给的。谢磊故意还是无意,其中差别可大了去了。
大家伙也在斟酌是不是要给太子这个面子,把这事揭过去。
他们来之前都是被皇帝召见过,皇帝没明说,但意思大家都懂。
大理是大周属国,在大周的政策下,百姓逐渐汉化,兵力日渐衰弱,皇帝本意就是细水慢流的蚕食,然后彻底纳入版图,而不是只作为属国。这次大理段氏叛乱意图脱离大周控制,大周上下根本不觉得这是一场恶战。所有将领都觉得这是一个加官进爵的好机会,大周朝的规矩,非军功不封爵,哪怕你家出了个太后。
而他们被选上,是因为皇帝要他们辅佐太子,说白了,他们是皇帝加在太子身上的筹码。
太子不会打仗,大家都知道,江山,皇帝已经打下来了,太子会不会打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只要会使用能打仗的那撮人就成。
这次让太子领兵,皇帝一是想给太子刷刷威望,打胜仗了,那就是在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领导之下,我们才能顺利平定大理乱军。再吹吹太子如何体恤士卒,知人善用,仁厚慈善。二是让太子和皇帝选中的这批肱骨之臣培养感情。
他们愿意揭过去,谢家却不肯答应,太子点头把牵扯其中的人带上来,那时,众人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然后太子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太子,太子,太子!”齐国公一连说了三个太子,“可真……”
“老二!”镇国公沉声。
齐国公把到嘴边的话就着手上杯子里的茶喝了下去,问道,“太子真和谢家闹僵了,就为了一个穆磊?”
谢氏,老牌世族,当年在战乱中势力保存较好的望族,带领当地豪强开城门迎接皇帝。谢氏人才济济,文武兼备,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不可小觑。
穆家老爷子倒是个人物,否则女儿也不能嫁进皇家,然子弟平庸,自他过世,穆家便一日不如一日。穆磊眼高手低,年过三十,一事无成。
但凡明白人,都知道要拉拢哪个,尤其是在谢家占理的时候。
姜进木着脸道,“太子明白后也说要严惩,按着军法,当众枭首都不为过,可太子一听要枭首便开始含糊。谢家不肯罢休,太子不忍心,谢峰年轻气盛为父不平,语气便重了些。”
齐国公挠挠脸,“我听说都扯到太子姑息养奸,纵容外戚欺凌功臣了,把太子气晕了过去。”
姜进面无表情,“到了大理后,太子身子一直不大好,又心痛将士伤亡加之被穆磊伤了心,才晕过去。”
齐国公嘿嘿一笑,“混小子,在我面前还打马虎眼。”太子被谢峰气晕这名声可不好,不管是对太子还是谢家而言,又问,“那后来太子怎么同意杀了穆磊?”
“我和丁缪,司马弈私下谏了大半日,才说动太子,太子要给穆磊留全尸便赐了他毒酒。”都到这地步了,大家不可能由着太子胡闹,否则丢脸的不仅是太子,就连他们都得落个曲意奉承,不顾将士性命的恶名。就是皇帝那,见他们为了讨好太子而不顾是非怕也要怪罪,他要给儿子留忠臣良将不是奸佞幸臣。
“毒酒,”齐国公嗤笑,“他以为还在东宫吗?反正都是一个死字,何不拿穆磊的人头安抚谢家和众将士。”
姜进叹气,“我已经尽力了。”他不是没跟太子说明其中利害,可太子执意,他能怎么办?真和谢峰似的指着太子鼻子骂,犯不着!反正该做该说的他都说了,他问心无愧。
齐国公突然正色,望着镇国公的眼睛道,“大哥你是认定太子了?”
镇国公神情凌厉起来,“你想干嘛!”
齐国公赔笑,“我自然是跟着大哥走的,难道咱们姜家人还要自己打擂台不成。”又摇了摇头,还是说了出来,“只是太子恐非圣君。”
镇国公厉声,“闭嘴!你还当自己是黄口小儿,这种话也敢乱说。”
“这不是只有咱们几个吗?有外人我这嘴自然闭紧咯。”齐国公不以为杵。
“私下说顺口了,保不准就带出来一两句,尤其是醉后。你年纪也不小了,日后少喝。”
齐国公眉头一挑,没反驳,心道,反正我在丰南大营,你够不着。
静默了会儿,镇国公语调无奈,“除了他还有谁!”
人到齐后,开膳,姜进和淑阳郡主带着姜劭勤兄弟俩吃,姜瑶光看。
瞧着她眼巴巴的小眼神,差点丢盔弃甲然后被老婆镇压的二十四孝老爹画下大饼,“等你半岁就能吃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姜瑶光愤愤扭过头去,信你我就是傻子。
“那时候妹妹还没长好牙,好些东西不能吃的。”姜劭勉一本正经的纠正父亲,转头对姜瑶光温声道,“妹妹可以吃水果泥,蔬菜汁,米糊糊还有蛋黄……很好吃的,四妹妹每次都吃的很开心。”
姜瑶光没出息的咽了咽口水,用一句话来形容她这三个多月的伙食,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
被儿子拆了台的姜进嘴角一抽,含含糊糊的点头。
淑阳郡主白一眼丈夫,旋即夸奖二儿子细心。
姜劭勤低了头闷笑。
一家人吃完,正打算去向长辈请安,丹霞捧了张帖子进来,屈膝道,“太子妃差人刚刚送来,请郡主明日进宫赏樱。”
淑阳郡主一愣,谁家下帖子不是提早十天半个月,就是一个月都不夸张,像太子妃这般提早一天的,才是稀罕呢。
姜进微微一笑,“那可不巧明日要向岳父岳母请安。”
淑阳郡主溜他一眼。
姜劭勤左右各看一眼,没出声。
想起数日来的耳闻,淑阳郡主猜到太子妃的用意,可这招委实落了下乘,“送帖的人可还在?”
丹霞回道,“还在呢。”
“我明儿不得闲,这樱花看来只能改日再赏。我给太子妃回张贴,让他带走。”
淑阳接过丹霞递过来的笔墨,写了一张回帖,又道,“把庄子上送来的桑葚挑一篓带上,我记得阿宓最喜欢吃这个。”
丹霞福身应诺,待淑阳郡主写完,接过帖子封上蜡便走。
淑阳郡主有心问问姜进,然顾及儿女遂压下了,先去请安。今日正好是休沐日,朱雀堂十分热闹,就连齐国公也在。
齐国公府和镇国公府就差了一道墙,开了一道小门,方便往来。不过齐国公住在丰南大营,一个月都难得回一趟府。而齐国公府里的少爷姑娘都在墓前结庐守孝,第四任齐国公夫人兰氏在启元十三年秋天病故。
是的,第四任!
齐国公与镇国公虽是兄弟,二人在女色上却是走了极端,镇国公和俞氏相识于微末,患难中生情,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齐国公则是一个大写的渣。
第一任妻子赵氏也是青梅,五年抱三,三个女儿,生生把底子耗空了,金老夫人的逼迫功不可没。
第二任妻子进门时,齐国公已经初露峥嵘,是以娶得是官家娇女米氏。齐国公红颜知己遍地,米氏眼里揉不得沙子,夫妻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到最后,齐国公都不肯回家了,把米氏憋屈死了。
第三位妻子沈氏是位江湖侠女,齐国公征战时认识的,顶着父母兄长的压力娶进门。二人夫唱妇随形影不离,众人都以为他要改邪归正了,万万没想到他没几年就故态复萌。沈氏每每发觉都要与齐国公大打出手,齐国公便指天对地的诅咒发誓,过一阵又犯,几番后,终于将沈氏逼得心灰意冷,不告而别。那阵子齐国公疯魔似的,上天入地的找,一无所获,齐国公消沉了好几年。看在旁人眼里,没有同情,暗暗都道一句该!就连镇国公都不同情他。
第四任兰氏亦是官家女,齐国公虽然女色上拎不清,年龄也不小了,然而他位高权重,有的是人家愿意做亲。况且齐国公女儿嫡嫡庶庶有十来个,儿子,一个都没有!也不知是不是报应。偌大的府邸需要一个继承人也需要一个主母,兰氏便这么入了门。
兰氏活得洒脱,对齐国公的莺莺燕燕从来不在意,只有一点不能伤了她正妻的体面,齐国公虽然贪花好色,但对妻妾嫡庶却是分明的。二人倒也处的不错,颇有点相敬如宾的意思,谁知兰氏命薄,一场风寒年纪轻轻就去了。
至此,齐国公克妻的名头和他花心的名头一般响亮了。就这也没阻止有心人上门做媒,齐国公跑去大营落了清净,苦了俞氏。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金老夫人得意洋洋的炫耀着大孙子孝敬她的金头面,不是姜进敷衍,完全是金老夫人就好这口,什么玉佩珍珠古玩字画,再价值千金的东西,在她那儿都比不上金子魅力大。
众人习以为常,顺着她的话捧,姜安和表情纠结极了,金老夫人是十分喜爱这个文曲星孙子的,遂一个劲的问他,就想从这个出口成章的孙子里得一句夸赞。作为一个孝顺的孙子,姜安和昧着良心夸了,天知道这头面完全与他的审美背道而驰。
热闹了一早上,众人散去。
姜进随着镇国公去了书房,一起的还有齐国公。
齐国公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人到中年,总有这样那样的难言之隐,于齐国公就是谢顶。不到三十中央就失守了。偏他同胞兄长都这把年纪了,头发那叫一个茂密,他亲爹保养的好,看起来都比他三十那会儿好。
齐国公被自己那群狐朋狗友笑话捉弄了几回,气恼之下扔掉假发套,剃了个锃亮的大光头,差点没把金老夫人哭死,奈何拗不过小儿子,齐国公便顶着个大光头过了十几年。
“几波人冲我转弯抹角的说太子,听得我头晕,到底怎么一回事?”齐国公问姜进。
姜进苦笑,从开头说起,“将士有心向太子展示士气,未想太子第一次遇上这场面,被惊得从马上摔了下去!”
齐国公扬眉,“马惊了?”
姜进无奈的摇摇头,十万将士高喊精忠报国,马没惊,太子倒惊了,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加之太子身宽体重,随侍也没接着,太子在众将士跟前摔了个狗啃泥。“为体面计,只能说太子一到大理就因水土不服病了,带病前来。”
齐国公啧了一声,真是长见识了,示意姜进继续。
姜进肃容,那还能说小事,更严重的是,“穆磊被一仓曹收买,对他用发霉的库粮充作军粮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道上将士腹痛如绞,不少人上吐下泻,被叛军趁虚而入,伤亡惨烈。谢奎险险捡回一条命,右手经脉伤了,能不能治好尚未可知。”
齐国公摸摸锃亮的大光头,“谢奎这老小子都十几年没打过败仗了,这次摔得可够狠的!以他那脾气还不得活剥了穆磊,怕是太子也讨不到好”
穆家并非显贵望族,穆磊能随行大理,全赖他有个当太子妃的姐姐,是太子做主把他带上的。
“等查清楚这批粮食是穆磊经的手,谢峰(谢奎长子)拿着剑就要去劈了穆磊,穆磊跑到了太子那儿,要不是人拦着,谢峰都要提剑追进去了。穆磊见那仓曹已经悬梁自尽了,死无对证,信誓旦旦说他也是被仓曹蒙蔽,并不知粮食有问题。”
齐国公嗤笑一声,“蠢货,死了一个仓曹,难道那些运粮的,收粮的人都死了不成,要不是穆磊出面打点,能这么顺利的糊弄过去。”
姜进叹了一口气,可太子信了,他真的信了。穆磊跪在他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是无心之失,现在悔不当初。
太子就对谢峰说,“穆磊经验不足,力有未逮,可要说他故意为之,孤却是不信的。”
那一刻,周遭人的神色都变了。那时候还有不少人觉的太子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穆家的面子。毕竟人是他带来的,权力也是他给的。谢磊故意还是无意,其中差别可大了去了。
大家伙也在斟酌是不是要给太子这个面子,把这事揭过去。
他们来之前都是被皇帝召见过,皇帝没明说,但意思大家都懂。
大理是大周属国,在大周的政策下,百姓逐渐汉化,兵力日渐衰弱,皇帝本意就是细水慢流的蚕食,然后彻底纳入版图,而不是只作为属国。这次大理段氏叛乱意图脱离大周控制,大周上下根本不觉得这是一场恶战。所有将领都觉得这是一个加官进爵的好机会,大周朝的规矩,非军功不封爵,哪怕你家出了个太后。
而他们被选上,是因为皇帝要他们辅佐太子,说白了,他们是皇帝加在太子身上的筹码。
太子不会打仗,大家都知道,江山,皇帝已经打下来了,太子会不会打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只要会使用能打仗的那撮人就成。
这次让太子领兵,皇帝一是想给太子刷刷威望,打胜仗了,那就是在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领导之下,我们才能顺利平定大理乱军。再吹吹太子如何体恤士卒,知人善用,仁厚慈善。二是让太子和皇帝选中的这批肱骨之臣培养感情。
他们愿意揭过去,谢家却不肯答应,太子点头把牵扯其中的人带上来,那时,众人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然后太子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太子,太子,太子!”齐国公一连说了三个太子,“可真……”
“老二!”镇国公沉声。
齐国公把到嘴边的话就着手上杯子里的茶喝了下去,问道,“太子真和谢家闹僵了,就为了一个穆磊?”
谢氏,老牌世族,当年在战乱中势力保存较好的望族,带领当地豪强开城门迎接皇帝。谢氏人才济济,文武兼备,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不可小觑。
穆家老爷子倒是个人物,否则女儿也不能嫁进皇家,然子弟平庸,自他过世,穆家便一日不如一日。穆磊眼高手低,年过三十,一事无成。
但凡明白人,都知道要拉拢哪个,尤其是在谢家占理的时候。
姜进木着脸道,“太子明白后也说要严惩,按着军法,当众枭首都不为过,可太子一听要枭首便开始含糊。谢家不肯罢休,太子不忍心,谢峰年轻气盛为父不平,语气便重了些。”
齐国公挠挠脸,“我听说都扯到太子姑息养奸,纵容外戚欺凌功臣了,把太子气晕了过去。”
姜进面无表情,“到了大理后,太子身子一直不大好,又心痛将士伤亡加之被穆磊伤了心,才晕过去。”
齐国公嘿嘿一笑,“混小子,在我面前还打马虎眼。”太子被谢峰气晕这名声可不好,不管是对太子还是谢家而言,又问,“那后来太子怎么同意杀了穆磊?”
“我和丁缪,司马弈私下谏了大半日,才说动太子,太子要给穆磊留全尸便赐了他毒酒。”都到这地步了,大家不可能由着太子胡闹,否则丢脸的不仅是太子,就连他们都得落个曲意奉承,不顾将士性命的恶名。就是皇帝那,见他们为了讨好太子而不顾是非怕也要怪罪,他要给儿子留忠臣良将不是奸佞幸臣。
“毒酒,”齐国公嗤笑,“他以为还在东宫吗?反正都是一个死字,何不拿穆磊的人头安抚谢家和众将士。”
姜进叹气,“我已经尽力了。”他不是没跟太子说明其中利害,可太子执意,他能怎么办?真和谢峰似的指着太子鼻子骂,犯不着!反正该做该说的他都说了,他问心无愧。
齐国公突然正色,望着镇国公的眼睛道,“大哥你是认定太子了?”
镇国公神情凌厉起来,“你想干嘛!”
齐国公赔笑,“我自然是跟着大哥走的,难道咱们姜家人还要自己打擂台不成。”又摇了摇头,还是说了出来,“只是太子恐非圣君。”
镇国公厉声,“闭嘴!你还当自己是黄口小儿,这种话也敢乱说。”
“这不是只有咱们几个吗?有外人我这嘴自然闭紧咯。”齐国公不以为杵。
“私下说顺口了,保不准就带出来一两句,尤其是醉后。你年纪也不小了,日后少喝。”
齐国公眉头一挑,没反驳,心道,反正我在丰南大营,你够不着。
静默了会儿,镇国公语调无奈,“除了他还有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