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13章 无可奈何
- 14 第14章 长公主府
- 15 第15章 狭路相逢
- 16 第16章 两只蝴蝶
- 17 第17章 用心良苦
- 18 第18章 天下贵人
- 19 第19章 前世今生
- 20 第20章 鸡飞狗跳
- 21 第21章 蝴蝶效应
- 22 第22章 恃宠而骄
- 23 第23章 舐犊之情
- 24 第24章 似水流年
- 25 第25章 暗潮涌动
- 26 第26章 绞尽脑汁
- 27 第27章 弄巧成拙
- 28 第28章 歪打正着
- 29 第29章 淑阳郡主
- 30 第30章 尘埃落定
- 31 第31章 荣王婚礼
- 32 第32章 婚礼闹剧
- 33 第33章 未卜先知
- 34 第34章 泰平公主
- 35 第35章 庄周梦蝶
- 36 第36章 两位公主
- 37 第37章 没有标题
- 38 第38章 人心难满
- 39 第39章 元宵佳节
- 40 第40章 英雄救美
- 41 第41章 我回来了
- 42 第42章 出人意料
- 43 第43章 心之所往
- 44 第44章 手足相争
- 45 第45章
- 46 第46章 情之所钟
- 47 第47章 不速之客
- 48 第48章 不是不报
- 49 第49章 自寻死路
- 50 第50章 贤妻美妾
- 51 第51章 触景生情
- 52 第52章 问心无愧
- 53 第53章 无地自容
- 54 第54章 世事难料
- 55 第55章 无知无畏
- 56 第56章 丧心病狂
- 57 第57章 人心险恶
- 58 第58章 姐妹之间
- 59 第59章 端午快乐
- 60 第60章 端午快乐
- 61 第61章 悔不当初
- 62 第62章 女人的恨
- 63 第63章 没有标题
- 64 第64章 时过境迁
- 65 第65章 动心忍性
- 66 第六十六章
- 67 第67章 科举舞弊
- 68 第六十八章
- 69 第六十九章
- 70 第70章 宴无好宴
- 71 第七十一章
- 72 第七十二章
- 73 第七十三章
- 74 第七十四章
- 75 第七十五章
- 76 第七十六章
- 77 第七十七章
- 78 第七十八章
- 79 第七十九章
- 80 第八十章
- 81 第八十一章
- 82 第八十二章
- 83 第八十三章
- 84 第八十四章
- 85 第八十五章
- 86 第八十六章
- 87 第八十七章
- 88 第八十八章
- 89 第八十九章
- 90 第九十章
- 91 第九十一章
- 92 第九十二章
- 93 第九十三章
- 94 第九十四章
- 95 第95章 妈的智障
- 96 第九十六章
- 97 第九十七章
- 98 第九十八章
- 99 第九十九章
- 100 第一百章
- 101 第101章 一百零一
- 102 第102章 一百零二
- 103 第103章 一百零三
- 104 第104章 一百零四
- 105 第105章 一百零五
- 106 第106章 一百零六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 108 第108章 一百零八
- 109 第109章 一百零九
- 110 第110章 一百一零
- 111 第111章 一百一一
- 112 第112章 一百一二
- 113 第113章 一百一三
- 114 第114章 一百一四
- 115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
- 116 第116章 一百一六
- 117 第117章 一百一七
- 118 第118章 一百一八
- 119 第119章 一百一九
- 120 第120章 一百二十
- 121 第121章 一百二一
- 122 第122章 一百二二
- 123 第123章 一百二三
- 124 第124章 一百二四
- 125 第125章 一百二五
- 126 第126章 一百二六
- 127 第127章 一百二七
- 128 第128章 一百二八
- 129 第129章 一百二九
- 130 第130章 一百三十
- 131 第131章 一百三一
- 132 第132章 一百三二
- 133 第133章 一百三三
- 134 第134章 一百三三
- 135 第135章 一百三三
- 136 第136章 一百三六
- 137 第137章 一百三六
- 138 第138章 一百三六
- 139 第139章 一百三九
- 140 第140章 一百四十
- 141 第141章 一百四一
- 142 第142章 一百四二
- 143 第143章 一百四三
- 144 第144章 一百四四
- 145 第145章 一百四五
- 146 第146章 一百四六
- 147 第147章 前世番外
- 148 第148章 番外一
- 149 第149章 番外二
- 150 第150章 怀孕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3章 舐犊之情
第23章 舐犊之情
却说被抱回去的姜瑶光,面对丹眉端上来的安神汤,左躲右闪,这玩意闻起来就是生化武器,皱着一张包子脸,“不喝!”
丹眉跟着她转,温声细语的哄,“奴婢放了一大勺蜂蜜进去,可甜了,姑娘尝一口试试,不好喝咱们就不喝。”
姜瑶光表示信你我就是傻子,一看丹眉冲两边使眼色,打算包抄。直接跑到桌子底下去了,都不用弯腰,矮个子的也是有好处哒。
丹眉目瞪口呆,愣了会儿才蹲下身,和桌子底下的姜瑶光大眼瞪小眼。
淑阳郡主一进屋,扫了一圈没见到她闺女,心头一跳,“长生呢?”她下午去了纪家商量婚事,回来还没和俞氏说情况,就被俞氏告知姐妹间出了小状况,虽俞氏说姜瑶光无碍,可她这个当娘不亲眼看看,哪能放心。
丹春僵硬的指了指桌底。
淑阳郡主第一眼看见的是蹲着的丹眉,矮身一瞧,啼笑皆非,“你这是和阿娘玩捉迷藏吗?”心道,我姑娘可算是像个小孩子了。
姜瑶光摇摇头,指指丹眉手上的碗,“不喝!”
丹眉起身行礼,“老夫人让姑娘喝碗安神汤压压惊。”
淑阳郡主打量姜瑶光/气色,一摆手,大发慈悲,“她不愿意喝就算了,马上就要用晚膳,喝了这个,哪还吃得下。”对着姜瑶光张开双臂,“好了,咱们不喝这劳什子东西,你快出来吧!”
姜瑶光大喜,笑嘻嘻的冲进淑阳郡主怀里。
淑阳郡主抱着她往炕边走,问,“今儿可是吓到了?”
姜瑶光摇摇头又点点头,恹恹道,“四姐,病了!”
淑阳郡主脚步一顿,抚着她的背安慰,“会好的,吃了药就好了。”淑阳郡主不肯与她说丧气话,况她也未必听得懂。
姜瑶光闷闷的趴在她肩窝上。
走了几步,淑阳郡主想起一事,遂笑道,“我们长生真机灵,都知道要替姐姐喊郎中了。”
姜瑶光身子一僵,都不敢抬头看她脸,瓮声瓮气道,“难受,郎中。”
淑阳郡主觉她异样,只当她想起了四姑娘,便摩着她的背安抚,“长生真聪明!难受了就请郎中,看了郎中你四姐姐就不难受了。”
淑阳郡主倒不觉女儿古怪,盖因齐国公府有一个十七娘姜怡妧,三岁诵诗百首,小小年纪老成持重。镇国公府的二姑娘姜瑶惠,如今已经能作文了。淑阳郡主倒不羡慕,她巴不得两人名声再大点,她姑娘越不打眼,她越安心。
姜瑶光吊着的那口气终于呼了出来。
淑阳郡主可不知道自己把女儿吓了一通,也不管姜瑶光听不听得明白,道,“你二姐越大脾气越躁,性子上来不管不顾,你远着她点,你这么大点哪是她的对手,幸好今天没伤着咯。”说完看了看丹眉几个,“你们也记着,遇上二姑娘警醒点,莫让姑娘和她独处,若是她冲长生发脾气,也不必畏手畏脚,万事以姑娘为先。”四姑娘能挨那么一下,可不就是她身边的人缩手缩脚,没敢第一时间上去护主。
丹眉等忙称喏。
再晚一点,姜进和姜劭勤三兄弟都回来了,都摸着姜瑶光的脑袋安抚了一通,好似她被怎么着了,顺带收到了不少小玩意儿压惊。
姜劭勋的反应是最大的,一脸的受不了,“我早就说二姐脾气坏了,说不过我她就动手,好几次了。”
淑阳郡主却没安慰他,反道,“你是男孩子,谦让女儿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你还想和她动手不成,你都多大了,还好意思跟你二姐吵嘴,你让着她点不就得了。”
姜劭勋悲愤,“娘你不知道,她有多气人。”开始倒苦水。
可是姜进为首的众人皆是毫不留情的嘲笑,就连姜瑶光都笑个不停。
还是脾气最好的姜劭勉有良心,摸着姜劭勋的脑袋顺毛,“好男不跟女斗,乖,听话!”
姜劭勋哼哼唧唧,“我才没空和她斗,我都六岁了。”
淑阳郡主忍到腹痛,憋着笑意道,“对,你六岁,马上就要七岁了,是男子汉了,知道吗?”
笑闹着到了晚膳时分,一家人用罢膳,说了会儿闲话。直等到姜瑶光困得揉眼睛,淑阳郡主看着她睡着了,才命人抱下去,特意多指了两个丫鬟值夜。姜劭勤三兄弟也各自散去。
待子女都离开,淑阳郡主才道,“纪家婚事定了。”
姜进划了划杯盏,问,“婚期定在何时?”
“明年三月。”淑阳郡主笑着道,“纪家三老夫人是想等到后年三月的。”
看她模样,姜进知有内情,遂问,“这是有什么说法在里头?”
“纪姑娘的母亲临终前在纪家几房长辈面前把自己的嫁妆给三个儿女分好了,这几年都是三老夫人代管,我听说三老夫人没了长子之后对幼子疼爱入骨,她这幼子这些年一掷千金,活的别提多潇洒了。”淑阳郡主语调一变,“可不得找时间把嫁妆凑出来!要不是纪家其他几房看着,三老夫人都要把他们姐弟三胡乱嫁娶了,那嫁妆就能成糊涂账了。”
嫁进齐国公府,要说是金玉良缘,淑阳郡主就是昧着良心都说不出口,但比起纪家三老夫人给亲孙女找的那两门亲事,却是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纪姑娘嫁进齐国公府,她弟妹也算有了依靠,纪家三房想再随意拿捏,万万不可能。
姜进失笑,“即是个苦命的,日后进了门,多照应些就是。”
淑阳郡主叹息,“旁人能帮到多少,有个一子半女,她后半生才能说是有靠了。”说着说着,秀眉紧蹙。
姜进诧异的看着淑阳郡主。
“小六莽撞,十七娘心思重,纪氏入了门恐不易。”
姜进却是笑了,“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她要离了纪家这火坑,又能帮扶弟妹,还想嫁一个一点糟心事都没有的夫家?要是齐国公夫人这么好当,你和母亲何必如此操劳。你们既然选中了她,想来她总是有几分本事的。一对小娃娃,也就祖母会过分的护着小六,咱们家其他人哪个不讲理,只要她摆正位置,我是不觉有什么不易的。”
淑阳郡主没好气瞪他一眼,甩了甩帕子站起来,“你们男人哪里懂内宅事,算了,我懒得和你说话。”刚说了不说,淑阳郡主又接着吐槽,“你也知道祖母偏心起来不讲理了,看看今天这事,十七娘在她院子里罚跪了一个时辰,还要抄经书,可姜逊闹得那么难看,祖母愣是护着不让人罚,你叫纪氏日后怎么管教,轻了说她捧杀,重了说她苛待。”
姜进起身跟上,揽着淑阳郡主往内室走,好声好气应和,“我知道,我知道,继母难为,幸好叔父不糊涂,像今天这事,这不是二叔不在家吗,若他在肯定会亲自管教的。”
###
因事晚归的姜安和向长辈请安,在俞氏处见到了四姑娘,小姑娘居然还醒着,精神不济,心情却不错,躺在俞氏腿上,看着大姑娘用手帕折成的小兔子逗她玩。
姜安和陪着两个女儿玩了会儿,先是哄了四姑娘入眠,又送大姑娘回院子,一路询问了她的功课。大姑娘并未去惊鸿书院,不过俞氏为她请的几位先生,并不比书院差。
把大姑娘送回了屋,姜安和脚一拐去了隔壁二姑娘的院子。一刻钟后带着半截湿袖子再回俞氏处。
俞氏一眼就发现了那颜色不同的袖管,无奈道,“惠儿哭了。”
姜安和抬了抬手臂,苦笑,“哭了好一会儿,儿子怎么哄都哄不好,还是她哭累了自个儿睡着的。”
“是啊,这丫头哭起来不停歇,也不知道她哪儿来那么多眼泪。”
姜安和犹豫了下开口,“今儿的确是惠儿错了,阿娘怎么罚她都是该得,只是她喜欢上学总是好事,惠儿生性/爱热闹,把她拘在家里读书难为她了。”
“她性子好强,书院人多是非也多,今儿不就和人吵嘴了,她们知道说她娘能气着她,日后必会拿这事做文章,她还不得天天发脾气。”俞氏又问,“她是不是央你把胡氏放出来。”
姜安和讪讪一笑。
俞氏问,“你答应了?”
姜安和道,“没有。”
俞氏正了神色,“你对胡氏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你已经两年没有回正屋歇息了。”
姜安和尴尬的垂下眼,静默了一瞬才道,“我忘不了那日她掐着盈盈的模样。我害怕,要再是个女儿怎么办!她会不会像对盈盈那样对她。被亲生母亲厌恶,等孩子长大了,让她情可以堪。”
俞氏长叹一声,胡氏生产那日,姜安和也在外面守着,听着里面动静不对冲进去时,正见胡氏死死掐着四姑娘的脖子,旁边两个丫鬟都拉不开她,那五官狰狞扭曲的模样,别说姜安和忘不了,就是她都还记忆犹新,否则何以到今日,俞氏都没让胡氏亲近过四姑娘,当然胡氏也从来没有亲近这个女儿的念头。
“阿娘问问她,她要是愿意,就签和离书吧,没得蹉跎了年纪,想要什么都答应她。”
俞氏冷不丁问,“你是不是有了可心人?你说出来,我是你娘总会成全你的。”
姜安和愣住了,尔后斯文如玉的脸涨红了,“阿娘想哪去了,儿子怎么会做这种事。”
俞氏仔仔细细打量他的神色,松了一口气,对胡氏再不满意,俞氏也没法容忍儿子在外面胡来。“可你要是这辈子都忘不了,难道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和母亲提起这种事,姜安和颇觉丢人,硬着头皮道,“书中自有颜如玉。”
俞氏一听就骂了,“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书里还能给你蹦出个儿子来不成。”
姜安和红着脸道,“我有兄有弟,到时候哪家儿子多又愿意的话,过继一个给我就成。我也不要求侄子与父母保持距离,反正都在一处府里住着,由他生父生母照顾也是可以的,到底血浓于水。”
俞氏见他模样,显然他早就这么想过,当下又气又急,“当年我为什么不同意把你五弟过继过去,就是舍不得对亲生骨肉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关心。哪家过继不是巴不得养的跟亲生似的,你倒大方的紧,那你还过继什么。”
姜安和干巴巴道,“我身上无爵,其实不过继也没关系,就是嘉儿姐妹三,有那么多堂兄弟在,我身后也有人会给她们做主。”
俞氏指着姜安和简直说不出话来,半响才道,“你也知道嘉儿三姐妹需要个兄弟撑腰,堂兄弟再好,和亲兄弟总归是不一样的。”
“阿勤阿勉都是好孩子。”
“是,他们都是好孩子,嘉儿几个被欺负了,他们肯定会替姐妹出头,可是你若想他们待长生那般待嘉儿姐妹,那是强人所难。就拿你来说,在你眼里,姜逊和五郎一样吗?”
姜安和脸色一白。
俞氏心道,还好这儿子没傻到底,二郎学问人品是真的无可指摘,然而到底天真不切实际了点。
“和离,胡氏是不可能答应的。”就是俞氏自己也不想和离,虽说现今和离再嫁并非大逆不道之事,可到底不体面,她得考虑姜氏和大姑娘三姐妹的名声。俞氏甚至不止一次的想过让胡氏病逝,然而顾忌姜安和父女四人,于是把自己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姜安和低了头,“若阿娘觉得她改好了,解了她的禁,我会与她好好过日子的。”
俞氏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若是她冥顽不灵,你就纳妾吧。”
姜安和惊得抬起头,他受师父郑学士和父亲镇国公影响颇深,加上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有沾花惹草的癖好,遂他不喜欢胡氏是真,纳妾蓄婢却是从来没想过的。
俞氏垂了垂眼皮,“嘉儿姐妹三需要个亲弟弟。你也需要死后有人祭拜,莫做了那无人供奉的孤魂野鬼,你不在乎这个,我在乎。”
姜安和呆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开口,“都依阿娘的。”
俞氏的一桩心事终于了了,她真怕儿子拧不过弯来。
姜安和又问,“惠儿去书院的事?”
儿子让步了,俞氏便也退了一步,“给她请一个月的假,让她在家反省,你先别告诉她,省得她不记教训。”
姜安和大喜过望,作揖,“惠儿让母亲操心了。”
俞氏见他欢喜模样心里也觉高兴,嘴上还要说他,“惠儿这脾气,一半是你宠出来的,她要什么,你都依她。”
丹眉跟着她转,温声细语的哄,“奴婢放了一大勺蜂蜜进去,可甜了,姑娘尝一口试试,不好喝咱们就不喝。”
姜瑶光表示信你我就是傻子,一看丹眉冲两边使眼色,打算包抄。直接跑到桌子底下去了,都不用弯腰,矮个子的也是有好处哒。
丹眉目瞪口呆,愣了会儿才蹲下身,和桌子底下的姜瑶光大眼瞪小眼。
淑阳郡主一进屋,扫了一圈没见到她闺女,心头一跳,“长生呢?”她下午去了纪家商量婚事,回来还没和俞氏说情况,就被俞氏告知姐妹间出了小状况,虽俞氏说姜瑶光无碍,可她这个当娘不亲眼看看,哪能放心。
丹春僵硬的指了指桌底。
淑阳郡主第一眼看见的是蹲着的丹眉,矮身一瞧,啼笑皆非,“你这是和阿娘玩捉迷藏吗?”心道,我姑娘可算是像个小孩子了。
姜瑶光摇摇头,指指丹眉手上的碗,“不喝!”
丹眉起身行礼,“老夫人让姑娘喝碗安神汤压压惊。”
淑阳郡主打量姜瑶光/气色,一摆手,大发慈悲,“她不愿意喝就算了,马上就要用晚膳,喝了这个,哪还吃得下。”对着姜瑶光张开双臂,“好了,咱们不喝这劳什子东西,你快出来吧!”
姜瑶光大喜,笑嘻嘻的冲进淑阳郡主怀里。
淑阳郡主抱着她往炕边走,问,“今儿可是吓到了?”
姜瑶光摇摇头又点点头,恹恹道,“四姐,病了!”
淑阳郡主脚步一顿,抚着她的背安慰,“会好的,吃了药就好了。”淑阳郡主不肯与她说丧气话,况她也未必听得懂。
姜瑶光闷闷的趴在她肩窝上。
走了几步,淑阳郡主想起一事,遂笑道,“我们长生真机灵,都知道要替姐姐喊郎中了。”
姜瑶光身子一僵,都不敢抬头看她脸,瓮声瓮气道,“难受,郎中。”
淑阳郡主觉她异样,只当她想起了四姑娘,便摩着她的背安抚,“长生真聪明!难受了就请郎中,看了郎中你四姐姐就不难受了。”
淑阳郡主倒不觉女儿古怪,盖因齐国公府有一个十七娘姜怡妧,三岁诵诗百首,小小年纪老成持重。镇国公府的二姑娘姜瑶惠,如今已经能作文了。淑阳郡主倒不羡慕,她巴不得两人名声再大点,她姑娘越不打眼,她越安心。
姜瑶光吊着的那口气终于呼了出来。
淑阳郡主可不知道自己把女儿吓了一通,也不管姜瑶光听不听得明白,道,“你二姐越大脾气越躁,性子上来不管不顾,你远着她点,你这么大点哪是她的对手,幸好今天没伤着咯。”说完看了看丹眉几个,“你们也记着,遇上二姑娘警醒点,莫让姑娘和她独处,若是她冲长生发脾气,也不必畏手畏脚,万事以姑娘为先。”四姑娘能挨那么一下,可不就是她身边的人缩手缩脚,没敢第一时间上去护主。
丹眉等忙称喏。
再晚一点,姜进和姜劭勤三兄弟都回来了,都摸着姜瑶光的脑袋安抚了一通,好似她被怎么着了,顺带收到了不少小玩意儿压惊。
姜劭勋的反应是最大的,一脸的受不了,“我早就说二姐脾气坏了,说不过我她就动手,好几次了。”
淑阳郡主却没安慰他,反道,“你是男孩子,谦让女儿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你还想和她动手不成,你都多大了,还好意思跟你二姐吵嘴,你让着她点不就得了。”
姜劭勋悲愤,“娘你不知道,她有多气人。”开始倒苦水。
可是姜进为首的众人皆是毫不留情的嘲笑,就连姜瑶光都笑个不停。
还是脾气最好的姜劭勉有良心,摸着姜劭勋的脑袋顺毛,“好男不跟女斗,乖,听话!”
姜劭勋哼哼唧唧,“我才没空和她斗,我都六岁了。”
淑阳郡主忍到腹痛,憋着笑意道,“对,你六岁,马上就要七岁了,是男子汉了,知道吗?”
笑闹着到了晚膳时分,一家人用罢膳,说了会儿闲话。直等到姜瑶光困得揉眼睛,淑阳郡主看着她睡着了,才命人抱下去,特意多指了两个丫鬟值夜。姜劭勤三兄弟也各自散去。
待子女都离开,淑阳郡主才道,“纪家婚事定了。”
姜进划了划杯盏,问,“婚期定在何时?”
“明年三月。”淑阳郡主笑着道,“纪家三老夫人是想等到后年三月的。”
看她模样,姜进知有内情,遂问,“这是有什么说法在里头?”
“纪姑娘的母亲临终前在纪家几房长辈面前把自己的嫁妆给三个儿女分好了,这几年都是三老夫人代管,我听说三老夫人没了长子之后对幼子疼爱入骨,她这幼子这些年一掷千金,活的别提多潇洒了。”淑阳郡主语调一变,“可不得找时间把嫁妆凑出来!要不是纪家其他几房看着,三老夫人都要把他们姐弟三胡乱嫁娶了,那嫁妆就能成糊涂账了。”
嫁进齐国公府,要说是金玉良缘,淑阳郡主就是昧着良心都说不出口,但比起纪家三老夫人给亲孙女找的那两门亲事,却是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纪姑娘嫁进齐国公府,她弟妹也算有了依靠,纪家三房想再随意拿捏,万万不可能。
姜进失笑,“即是个苦命的,日后进了门,多照应些就是。”
淑阳郡主叹息,“旁人能帮到多少,有个一子半女,她后半生才能说是有靠了。”说着说着,秀眉紧蹙。
姜进诧异的看着淑阳郡主。
“小六莽撞,十七娘心思重,纪氏入了门恐不易。”
姜进却是笑了,“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她要离了纪家这火坑,又能帮扶弟妹,还想嫁一个一点糟心事都没有的夫家?要是齐国公夫人这么好当,你和母亲何必如此操劳。你们既然选中了她,想来她总是有几分本事的。一对小娃娃,也就祖母会过分的护着小六,咱们家其他人哪个不讲理,只要她摆正位置,我是不觉有什么不易的。”
淑阳郡主没好气瞪他一眼,甩了甩帕子站起来,“你们男人哪里懂内宅事,算了,我懒得和你说话。”刚说了不说,淑阳郡主又接着吐槽,“你也知道祖母偏心起来不讲理了,看看今天这事,十七娘在她院子里罚跪了一个时辰,还要抄经书,可姜逊闹得那么难看,祖母愣是护着不让人罚,你叫纪氏日后怎么管教,轻了说她捧杀,重了说她苛待。”
姜进起身跟上,揽着淑阳郡主往内室走,好声好气应和,“我知道,我知道,继母难为,幸好叔父不糊涂,像今天这事,这不是二叔不在家吗,若他在肯定会亲自管教的。”
###
因事晚归的姜安和向长辈请安,在俞氏处见到了四姑娘,小姑娘居然还醒着,精神不济,心情却不错,躺在俞氏腿上,看着大姑娘用手帕折成的小兔子逗她玩。
姜安和陪着两个女儿玩了会儿,先是哄了四姑娘入眠,又送大姑娘回院子,一路询问了她的功课。大姑娘并未去惊鸿书院,不过俞氏为她请的几位先生,并不比书院差。
把大姑娘送回了屋,姜安和脚一拐去了隔壁二姑娘的院子。一刻钟后带着半截湿袖子再回俞氏处。
俞氏一眼就发现了那颜色不同的袖管,无奈道,“惠儿哭了。”
姜安和抬了抬手臂,苦笑,“哭了好一会儿,儿子怎么哄都哄不好,还是她哭累了自个儿睡着的。”
“是啊,这丫头哭起来不停歇,也不知道她哪儿来那么多眼泪。”
姜安和犹豫了下开口,“今儿的确是惠儿错了,阿娘怎么罚她都是该得,只是她喜欢上学总是好事,惠儿生性/爱热闹,把她拘在家里读书难为她了。”
“她性子好强,书院人多是非也多,今儿不就和人吵嘴了,她们知道说她娘能气着她,日后必会拿这事做文章,她还不得天天发脾气。”俞氏又问,“她是不是央你把胡氏放出来。”
姜安和讪讪一笑。
俞氏问,“你答应了?”
姜安和道,“没有。”
俞氏正了神色,“你对胡氏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你已经两年没有回正屋歇息了。”
姜安和尴尬的垂下眼,静默了一瞬才道,“我忘不了那日她掐着盈盈的模样。我害怕,要再是个女儿怎么办!她会不会像对盈盈那样对她。被亲生母亲厌恶,等孩子长大了,让她情可以堪。”
俞氏长叹一声,胡氏生产那日,姜安和也在外面守着,听着里面动静不对冲进去时,正见胡氏死死掐着四姑娘的脖子,旁边两个丫鬟都拉不开她,那五官狰狞扭曲的模样,别说姜安和忘不了,就是她都还记忆犹新,否则何以到今日,俞氏都没让胡氏亲近过四姑娘,当然胡氏也从来没有亲近这个女儿的念头。
“阿娘问问她,她要是愿意,就签和离书吧,没得蹉跎了年纪,想要什么都答应她。”
俞氏冷不丁问,“你是不是有了可心人?你说出来,我是你娘总会成全你的。”
姜安和愣住了,尔后斯文如玉的脸涨红了,“阿娘想哪去了,儿子怎么会做这种事。”
俞氏仔仔细细打量他的神色,松了一口气,对胡氏再不满意,俞氏也没法容忍儿子在外面胡来。“可你要是这辈子都忘不了,难道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和母亲提起这种事,姜安和颇觉丢人,硬着头皮道,“书中自有颜如玉。”
俞氏一听就骂了,“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书里还能给你蹦出个儿子来不成。”
姜安和红着脸道,“我有兄有弟,到时候哪家儿子多又愿意的话,过继一个给我就成。我也不要求侄子与父母保持距离,反正都在一处府里住着,由他生父生母照顾也是可以的,到底血浓于水。”
俞氏见他模样,显然他早就这么想过,当下又气又急,“当年我为什么不同意把你五弟过继过去,就是舍不得对亲生骨肉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关心。哪家过继不是巴不得养的跟亲生似的,你倒大方的紧,那你还过继什么。”
姜安和干巴巴道,“我身上无爵,其实不过继也没关系,就是嘉儿姐妹三,有那么多堂兄弟在,我身后也有人会给她们做主。”
俞氏指着姜安和简直说不出话来,半响才道,“你也知道嘉儿三姐妹需要个兄弟撑腰,堂兄弟再好,和亲兄弟总归是不一样的。”
“阿勤阿勉都是好孩子。”
“是,他们都是好孩子,嘉儿几个被欺负了,他们肯定会替姐妹出头,可是你若想他们待长生那般待嘉儿姐妹,那是强人所难。就拿你来说,在你眼里,姜逊和五郎一样吗?”
姜安和脸色一白。
俞氏心道,还好这儿子没傻到底,二郎学问人品是真的无可指摘,然而到底天真不切实际了点。
“和离,胡氏是不可能答应的。”就是俞氏自己也不想和离,虽说现今和离再嫁并非大逆不道之事,可到底不体面,她得考虑姜氏和大姑娘三姐妹的名声。俞氏甚至不止一次的想过让胡氏病逝,然而顾忌姜安和父女四人,于是把自己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姜安和低了头,“若阿娘觉得她改好了,解了她的禁,我会与她好好过日子的。”
俞氏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若是她冥顽不灵,你就纳妾吧。”
姜安和惊得抬起头,他受师父郑学士和父亲镇国公影响颇深,加上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有沾花惹草的癖好,遂他不喜欢胡氏是真,纳妾蓄婢却是从来没想过的。
俞氏垂了垂眼皮,“嘉儿姐妹三需要个亲弟弟。你也需要死后有人祭拜,莫做了那无人供奉的孤魂野鬼,你不在乎这个,我在乎。”
姜安和呆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开口,“都依阿娘的。”
俞氏的一桩心事终于了了,她真怕儿子拧不过弯来。
姜安和又问,“惠儿去书院的事?”
儿子让步了,俞氏便也退了一步,“给她请一个月的假,让她在家反省,你先别告诉她,省得她不记教训。”
姜安和大喜过望,作揖,“惠儿让母亲操心了。”
俞氏见他欢喜模样心里也觉高兴,嘴上还要说他,“惠儿这脾气,一半是你宠出来的,她要什么,你都依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