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94 第六十章 王(上)
- 795 第六十一章 王(下)
- 796 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
- 797 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
- 798 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
- 799 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
- 800 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
- 801 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
- 802 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
- 803 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
- 804 第七十章 大道与未来
- 805 第七十一章 仙帝 天意 杀机
- 806 第七十二章 科学 修真 原初
- 807 第七十三章 新旧仙帝
- 808 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
- 809 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战 谋划
- 810 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
- 811 第七十七章 命中注定的对手
- 812 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标
- 813 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护府
- 814 第八十章 顺之者昌
- 815 第八十一章 滚滚向前的马车
- 816 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辉时刻(上)
- 817 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辉时刻(下)
- 818 第八十四章 威严
- 819 第八十五章 故人与故事(上)
- 820 第八十六章 故人与故事(下)
- 821 第八十七章 为资源 为远航
- 822 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
- 823 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
- 824 第九十章 年轻人的风景
- 825 第九十一章 界限
- 826 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
- 827 第九十三章 新舰 人选
- 828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夕
- 829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 830 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战(1)
- 831 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战(2)
- 832 第九十八章 平壤之战(3)
- 833 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战(4)
- 834 第一百章 灭国(上)
- 835 第一百零一章 灭国(下)
- 836 第一百零二章 属于朕(上)
- 837 第一百零三章 属于朕(中)
- 838 第一百零四章 属于朕(下)
- 839 第一百零五章 传说
- 840 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
- 841 第一百零八章 倭国
- 842 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
- 843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马海战(1)
- 84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马海战(2)
- 845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马海战(4)
- 84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胜利的成果
- 847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记起来
- 84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们跟你们不同
- 84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谓之天理
- 850 第一百二十章 劝降
- 85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
- 85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
- 853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战
- 85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来杀人
- 85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无灵
- 856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
- 85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规矩
- 85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契机
- 85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860 第一百三十章 追杀
- 86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远洋航线
- 862 第一百三十二章 烹小鲜
- 863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
- 86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异象
- 86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见陛下
- 86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星人
- 86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发
- 86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天机
- 86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机
- 870 第一百四十章 铁血手腕
- 87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
- 872 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开昆仑
- 873 第一百四十三章 热血未冷
- 874 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兹
- 875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与能耐
- 876 第一百四十九章 监察院
- 877 第一百五十章 刑讯
- 878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条狗的诞生
- 879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惊
- 880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军势汹涌
- 881 第一百五十四章 长安舰与白牛
- 882 第一百五十五章 灯笼
- 883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进展与大行动
- 884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福星
- 885 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营
- 886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战前夕
- 887 第一百六十章 圣军
- 888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战
- 889 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惧
- 890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护府疏勒镇
- 891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万威
- 892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斗志
- 893 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
- 894 第一百四十章 重新来过
- 895 第一百四十一章 避实击虚
- 896 第一百四十三章 确定行踪
- 89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面进攻
- 898 第一百四十五章 棋逢对手
- 89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应对
- 900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陌刀阵
- 901 第一百四十八章 黑链锁天
- 90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胜一击
- 903 第一百五十章 南部战局
- 90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触手可及的胜利
- 905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官倾城与狼牙军
- 906 第一百八十章 胜负已分
- 907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牛
- 908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最后时刻
- 909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强者的心
- 910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面恢复
- 911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2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相
- 913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4 第一百八十七章 身份与任务
- 915 第一百八十八章 焦点(上)
- 916 第一百八十九章 焦点(中)
- 917 第一百九十章 焦点(下)
- 918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击
- 919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第一(中)
- 920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下第一(下)
- 921 第一百九十五章 马伦的力量(上)
- 922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马伦的力量(中)
- 923 第一百九十七章 马伦的力量(下)
- 924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激斗
- 925 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方
- 926 第二百章 向前(1)
- 927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28 第二百零二章 向前(3)
- 929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30 第二百零四章 向前(5)
- 931 第二百零五章 向前(6)
- 932 第二百零六章 大胜(1)
- 933 第二百零七章 大胜(2)
- 934 第二百零八章 大胜(3)
- 935 第二百零九章 福星
- 936 第二百一十章 叛徒的人生哲学
- 937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友好同盟
- 938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算远
- 939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只小羊
- 94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星海璀璨
- 941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决胜(1)
- 942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决胜(2)
- 943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决胜(3)
- 944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决胜(4)
- 94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胜(5)
- 946 第一百二十章 决胜(6)
- 947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胜(7)
- 948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决胜(8)
- 949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胜(9)
- 950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胜(10)
- 95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上)
- 952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下)
- 953 第一百二十七章 岁月忽已晚(上)
- 954 第一百二十八章 岁月忽已晚(下)
- 955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后的疑难(上)
- 956 第一百三十章 最后的疑难(中)
- 957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疑难(下)
- 958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
- 959 第一百三十三章 胜利意味着什么
- 960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降
- 961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 文明
- 962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万四千年(1)
- 963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万四千年(2)
- 964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两万四千年(3)
- 965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两万四千年(4)
- 966 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天下(上)
- 967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一统天下(中)
- 968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统天下(下)
- 969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万年(上)
- 970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唐万年(下)
- 971 第一章 至暗时刻(1)
- 972 第二章 至暗时刻(2)
- 973 第三章 至暗时刻(3)
- 974 第四章 至暗时刻(4)
- 975 第五章 至暗时刻(5)
- 976 第六章 至暗时刻(6)
- 977 第七章 至暗时刻(7)
- 978 第八章 至暗时刻(8)
- 979 第九章 至暗时刻(9)
- 980 第十章 至暗时刻(10)
- 981 第十一章 英雄
- 982 第十二章 恐惧
- 983 第十三章 团队
- 984 第十四章 异常(上)
- 985 第十五章 异常(中)
- 986 第十六章 异常(下)
- 987 第十七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1)
- 988 第十八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2)
- 989 第十九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3)
- 990 第二十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4)
- 991 第二十一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5)
- 992 第二十二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6)
- 993 第二十三章 团队建成
- 994 第二十四章 出发
- 995 第二十五章 天魔世界
- 996 第二十六章 探查
- 997 第二十七章 进展与难题
- 998 第二十八章 解决方案
- 999 第二十九章 十万之众
- 1000 第三十章 行动开始
- 1001 第三十一章 城市瘫痪
- 1002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
- 1003 第三十三章 作战
- 1004 第三十四章 共进退
- 1005 第三十五章 态度
- 1006 第三十六章 不给活路
- 1007 第三十七章 难以面对的艰难
- 1008 第三十八章 只有人类自己
- 1009 第三十九章 共同需求
- 1010 第四十章 存亡之役(1)
- 1011 第四十一章 存亡之役(2)
- 1012 第四十二章 存亡之役(3)
- 1013 第四十三章 存亡之役(4)
- 1014 第四十四章 存亡之役(5)
- 1015 第四十五章 存亡之役(6)
- 1016 第四十六章 存亡之役(7)
- 1017 第四十七章 存亡之役(8)
- 1018 第四十八章 存亡之役(9)
- 1019 第四十九章 存亡之役(10)
- 1020 第五十章 存亡之役(11)
- 1021 第五十一章 存亡之役(12)
- 1022 第五十二章 存亡之役(13)
- 1023 第五十三章 存亡之役(14)
- 1024 第五十四章 同归于尽
- 1025 第五十五章 最大的恐怖(上)
- 1026 第五十六章 最大的恐怖(中)
- 1027 第五十七章 最大的恐怖(下)
- 1028 第五十八章 身陷敌境
- 1029 第五十九章 疑难杂症(上)
- 1030 第六十章 疑难杂症(下)
- 1031 第六十一章 冠冕堂皇(上)
- 1032 第六十二章 冠冕堂皇(下)
- 1033 第六十三章 幸福与阵痛
- 1034 第六十四章 目标
- 1035 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
- 1036 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
- 1037 第六十七章 最后的战争(1)
- 1038 第六十八章 最后的战争(2)
- 1039 第六十九章 最后的战争(3)
- 1040 第七十章 最后的战争(4)
- 1041 第七十一章 最后的战争(5)
- 1042 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剑
- 1043 第七十三章 议和
- 1044 第七十四章 邪恶与正义
- 1045 第七十五章 长存与再会(大结局)
- 1046 新书《第一氏族》已在纵横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章 大道与未来
第七十章 大道与未来
黎明的曙光洒落血火斑驳的城墙,李晔站在城头面往外瞭望,沸腾了一整夜的回鹘大营,终于在成为一片焦黑废墟后,随着缕缕升腾的浓烟平静下来。
一队队唐军将士在打扫战场,他们首先收敛的,自然是同袍尸骸,装车后运出营地,向划定好的墓地行去——所谓墓地,也不过是一片空旷的荒野罢了。
只不过此战之后,原本的平坦地面,会多出一座坟山。
至于回鹘将士的尸体,则是随意堆在一起,一把火点燃了事,虽说骨灰会被掩埋,但肯定不会有坟茔。
依照李晔的经验,掩埋数十万战士骨灰的地方,一定会在不久后成为一片格外肥沃的土地,滋养着生长在那里的花草树木。
这大概,是入侵的回鹘战士,能够为大唐这片江山做的唯一贡献了。
“羽林军的军报上说,他们成功劫住了药葛罗禄慬,伏击战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跟李晔并肩而立的李岘,望着动静小下来,但并未完全寂静的战场说道。
数十年沙场征战,胜利失败都经历过,哪怕是面对现在这样的场面,李岘脸上也看不到半分异色,说话的声音依旧沉稳。
“西州回鹘这些年势力虽然庞大,但根底也不过如此,此役之后,药葛罗禄慬想要在西域抵挡王师兵锋,也注定了只是痴人说梦。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正好描述他这回兴兵攻唐的行为。”
李晔轻笑一声,眸中有不加掩盖的轻蔑之意。虽说眼下他这具身体,是帝道之眼的化身,神态却是已经能跟本体没有多大差别。
李岘眼中也有了笑意,那是特属于胜利者的笑意。
他道:“回鹘也曾辉煌过,在漠北势力不凡,不过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药葛罗禄慬以为有明教帮助,就能再度争雄天下,的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晔不想过多谈论药葛罗禄慬的故事,对回鹘的梦想与奋斗也没有兴趣,说到底,此刻胜负已分,对方只是失败者,过多谈论他们,在李晔看来只是浪费时间。
他转而说起眼下战争的大局大势,以及对日后的军事安排:“现如今北境已经没有疑难杂症,打契丹虽然打得艰难了些,但胜利之后好处显而易见。
“契丹建国之时,独霸草原,漠北的那些大部落被打压得很惨,现如今契丹国一灭,草原就没有力量强大的部族,足保三十年太平。
“而只要朝廷策略得当,三十年足够我们治理好草原,让其成为大唐的后花园。如今有虎卫、骁骑两军暂时驻扎契丹故地,也不怕零星宵小之徒作祟。
“契丹国中唯一可以称作不安定因素的,是那些修为不俗的大修士。不过我已经有了处置他们的方案,不用多久,他们要么成为朝廷爪牙,要么就成为白骨。
“王建已经在蜀中击败南诏大军,阵斩了南诏王,眼下大军挺进南诏,就再也没有任何困难,预计不出两个月,南诏就会成为大唐州县。
“朝廷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就剩下凉州之役后,大军是否
要趁胜向西域进军,恢复安西四镇。有关这个问题,我还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晔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岘频频点头,末了还伸手抚起了胡须,一副欣慰愉悦的模样。
李晔的话说完后,李岘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着他说道:“我主持军政大事的时候,不是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就是整顿吏治肃清风气,然而叛乱却越平越多,吏治越肃越乱,最终落得那般结局。
“你刚出仕的时候,面对的局面比我那时要严峻百倍,但你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平定了国内霍乱,让朝廷重塑威严,令王师战无不胜。而今不仅国内太平,四境之敌,也基本被肃清,大唐俨然要重现盛世......”
言及此处,李岘无奈苦笑,既高兴又落寞,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李晔能够体会李岘的心情,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我跟您不同,您是在给朝廷到处补漏救火,呕心沥血之下,虽然成绩斐然,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另辟蹊径,坐视天下大乱,然后用强军平之,看起来是难了些,但一旦功成,无异于让皇朝脱胎换骨,再建一个盛世,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简而言之,重症用猛药。朝廷的根结烂了,从内部已经很难革新,唯有从外部下手,推倒重来。”
这席话李岘听得很认真,临了肃然颔首,“你说的不错......论魄力与远见,我的确是不如你。这如画的江山,终究还是属于年轻人。我,的确是老了......”
对这样的感慨,李晔唯有听着,没有接话的余地。毕竟他没老,无法感同身受,说什么都不太合适。
所以虽然心里不太同意这个观念,李晔也没有直接出言反对。
李岘很快收拾好思绪,正色道:“如果药葛罗禄慬没有被羽林军阻击成功,我们自然不能冒然进兵西域,毕竟路程太远,粮秣辎重供给困难,大唐现在刚刚内部平稳,藩镇还未彻底消除,又经历了这样的大战,应该休养一段时间。
“但既然药葛罗禄慬被伏击了,若是他的精锐大军损失惨重,那这就是我们克复西域的不二良机,甚至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达成目标,没有道理放过。”
李晔听罢点点头,这其实也是他的想法,有顾虑和困难,也是莫大的机会,正因如此,才需要李岘给他参谋一二,既然李岘觉得应该勇猛精进,李晔就不会再迟疑。
说完眼下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两人一时间都没再多言,只是静静看着清理战场的将士。
大唐四境,这些年战火不断,如今契丹、南诏都被解决,只能说主要问题解决了,并没有到李晔可以享福的时候。
吐蕃虽然早就被打败,但因为气候、地形、形势等等种种原因,唐军并未进驻草原,现在只是全真观、无空释门在活动。按照李晔的想法,日后肯定是要在高原驻军的,只是时机还没到。
西域方面,回鹘败了,西域就没有大的对手,但也不是唾手可得。彼处形势复杂,小国
、种族林立,还毗邻中亚。大唐经略西域,不能不跟中亚势力正面碰头,往后形势如何发展,还有的是说法。
至于渤海国、高句丽,虽然是小地方,却也需要大军出征。
当然,这些问题都已经不是燃眉之急,就眼下大唐的国势而言,他们也没有主动进犯大唐的实力。李晔只需要让大唐养精蓄锐之后,去主动出击即可。
举世攻唐的局面破解之后,大唐独霸东土,四夷小国只能瑟瑟发抖,如何处理他们,何时处理他们,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李晔手中。
比起这些,李晔现在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国内。
首先得彻底解决藩镇问题,将藩镇这个存在,从大唐彻底抹去,然后天下才能说是完全太平;其次就是等待土豆、玉米大规模种植,成为百姓家中的常备粮食;再次便是增强大唐修士力量与整体国力。
还有仙域。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李晔不得不正视的隐患。
默然半响的李岘,忽然语气复杂地开口:“如今四境即将平定,大好国势已经到来。自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的大唐,因为你横空出世,而摆脱了皇朝倾塌的危局。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是对你所作所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当此之时,你有不世之功,有百年未现的威望,而皇帝又疏于政务,沉迷享乐。这回与契丹之战,更因为这个隐患,导致大局差些崩坏,让你我跟大唐皇朝,距离万劫不复都只有一步之遥......
“李晔,那把椅子,你会不会坐上去?”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看着城外。
这些话说完,就转头直视李晔的双眼,面容肃杀,静候李晔回答。
李晔看着在回鹘营地中忙碌的王师将士,没有作声。
这个疑问,想来不只是李岘有,上到满朝文武,下到州县百姓,多多少少都会有。如果李俨是个正经皇帝,负责任的皇帝,那么这个疑问也不会这么大。
但平心而论,若无李俨,李晔一路走来不会这么顺,甚至极有可能在起步的时候,就大业夭折沦落江湖。
李晔不是那种,可以喊着为了天下大义,而果断舍弃至亲之人的愣头青或者伪君子。
但他现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有自己相应的职责,也必须有相应的担当。
李晔转头看向李岘,反问道:“您觉得我会如何?”
李岘摇摇头:“我不知道。宣宗在世时,对我耳提面命,故而忠君报国,是我一生之志,也是我活着的意义所在。为了这个国家,我可以舍身忘死,但面对这个选择,我也没有答案。”
李晔笑了笑,将目光重新投向城外,观景不语。
比起当不当皇帝,李晔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那才是刻不容缓的。
那是仙域之上的事。
再者,天道气机有九,现在出现了六个,还有三个在何方?
所谓大道之意,是仅仅是大唐的大道,还是不局限于东土的大道?
一队队唐军将士在打扫战场,他们首先收敛的,自然是同袍尸骸,装车后运出营地,向划定好的墓地行去——所谓墓地,也不过是一片空旷的荒野罢了。
只不过此战之后,原本的平坦地面,会多出一座坟山。
至于回鹘将士的尸体,则是随意堆在一起,一把火点燃了事,虽说骨灰会被掩埋,但肯定不会有坟茔。
依照李晔的经验,掩埋数十万战士骨灰的地方,一定会在不久后成为一片格外肥沃的土地,滋养着生长在那里的花草树木。
这大概,是入侵的回鹘战士,能够为大唐这片江山做的唯一贡献了。
“羽林军的军报上说,他们成功劫住了药葛罗禄慬,伏击战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跟李晔并肩而立的李岘,望着动静小下来,但并未完全寂静的战场说道。
数十年沙场征战,胜利失败都经历过,哪怕是面对现在这样的场面,李岘脸上也看不到半分异色,说话的声音依旧沉稳。
“西州回鹘这些年势力虽然庞大,但根底也不过如此,此役之后,药葛罗禄慬想要在西域抵挡王师兵锋,也注定了只是痴人说梦。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正好描述他这回兴兵攻唐的行为。”
李晔轻笑一声,眸中有不加掩盖的轻蔑之意。虽说眼下他这具身体,是帝道之眼的化身,神态却是已经能跟本体没有多大差别。
李岘眼中也有了笑意,那是特属于胜利者的笑意。
他道:“回鹘也曾辉煌过,在漠北势力不凡,不过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药葛罗禄慬以为有明教帮助,就能再度争雄天下,的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晔不想过多谈论药葛罗禄慬的故事,对回鹘的梦想与奋斗也没有兴趣,说到底,此刻胜负已分,对方只是失败者,过多谈论他们,在李晔看来只是浪费时间。
他转而说起眼下战争的大局大势,以及对日后的军事安排:“现如今北境已经没有疑难杂症,打契丹虽然打得艰难了些,但胜利之后好处显而易见。
“契丹建国之时,独霸草原,漠北的那些大部落被打压得很惨,现如今契丹国一灭,草原就没有力量强大的部族,足保三十年太平。
“而只要朝廷策略得当,三十年足够我们治理好草原,让其成为大唐的后花园。如今有虎卫、骁骑两军暂时驻扎契丹故地,也不怕零星宵小之徒作祟。
“契丹国中唯一可以称作不安定因素的,是那些修为不俗的大修士。不过我已经有了处置他们的方案,不用多久,他们要么成为朝廷爪牙,要么就成为白骨。
“王建已经在蜀中击败南诏大军,阵斩了南诏王,眼下大军挺进南诏,就再也没有任何困难,预计不出两个月,南诏就会成为大唐州县。
“朝廷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就剩下凉州之役后,大军是否
要趁胜向西域进军,恢复安西四镇。有关这个问题,我还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晔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岘频频点头,末了还伸手抚起了胡须,一副欣慰愉悦的模样。
李晔的话说完后,李岘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着他说道:“我主持军政大事的时候,不是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就是整顿吏治肃清风气,然而叛乱却越平越多,吏治越肃越乱,最终落得那般结局。
“你刚出仕的时候,面对的局面比我那时要严峻百倍,但你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平定了国内霍乱,让朝廷重塑威严,令王师战无不胜。而今不仅国内太平,四境之敌,也基本被肃清,大唐俨然要重现盛世......”
言及此处,李岘无奈苦笑,既高兴又落寞,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李晔能够体会李岘的心情,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我跟您不同,您是在给朝廷到处补漏救火,呕心沥血之下,虽然成绩斐然,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另辟蹊径,坐视天下大乱,然后用强军平之,看起来是难了些,但一旦功成,无异于让皇朝脱胎换骨,再建一个盛世,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简而言之,重症用猛药。朝廷的根结烂了,从内部已经很难革新,唯有从外部下手,推倒重来。”
这席话李岘听得很认真,临了肃然颔首,“你说的不错......论魄力与远见,我的确是不如你。这如画的江山,终究还是属于年轻人。我,的确是老了......”
对这样的感慨,李晔唯有听着,没有接话的余地。毕竟他没老,无法感同身受,说什么都不太合适。
所以虽然心里不太同意这个观念,李晔也没有直接出言反对。
李岘很快收拾好思绪,正色道:“如果药葛罗禄慬没有被羽林军阻击成功,我们自然不能冒然进兵西域,毕竟路程太远,粮秣辎重供给困难,大唐现在刚刚内部平稳,藩镇还未彻底消除,又经历了这样的大战,应该休养一段时间。
“但既然药葛罗禄慬被伏击了,若是他的精锐大军损失惨重,那这就是我们克复西域的不二良机,甚至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达成目标,没有道理放过。”
李晔听罢点点头,这其实也是他的想法,有顾虑和困难,也是莫大的机会,正因如此,才需要李岘给他参谋一二,既然李岘觉得应该勇猛精进,李晔就不会再迟疑。
说完眼下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两人一时间都没再多言,只是静静看着清理战场的将士。
大唐四境,这些年战火不断,如今契丹、南诏都被解决,只能说主要问题解决了,并没有到李晔可以享福的时候。
吐蕃虽然早就被打败,但因为气候、地形、形势等等种种原因,唐军并未进驻草原,现在只是全真观、无空释门在活动。按照李晔的想法,日后肯定是要在高原驻军的,只是时机还没到。
西域方面,回鹘败了,西域就没有大的对手,但也不是唾手可得。彼处形势复杂,小国
、种族林立,还毗邻中亚。大唐经略西域,不能不跟中亚势力正面碰头,往后形势如何发展,还有的是说法。
至于渤海国、高句丽,虽然是小地方,却也需要大军出征。
当然,这些问题都已经不是燃眉之急,就眼下大唐的国势而言,他们也没有主动进犯大唐的实力。李晔只需要让大唐养精蓄锐之后,去主动出击即可。
举世攻唐的局面破解之后,大唐独霸东土,四夷小国只能瑟瑟发抖,如何处理他们,何时处理他们,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李晔手中。
比起这些,李晔现在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国内。
首先得彻底解决藩镇问题,将藩镇这个存在,从大唐彻底抹去,然后天下才能说是完全太平;其次就是等待土豆、玉米大规模种植,成为百姓家中的常备粮食;再次便是增强大唐修士力量与整体国力。
还有仙域。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李晔不得不正视的隐患。
默然半响的李岘,忽然语气复杂地开口:“如今四境即将平定,大好国势已经到来。自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的大唐,因为你横空出世,而摆脱了皇朝倾塌的危局。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是对你所作所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当此之时,你有不世之功,有百年未现的威望,而皇帝又疏于政务,沉迷享乐。这回与契丹之战,更因为这个隐患,导致大局差些崩坏,让你我跟大唐皇朝,距离万劫不复都只有一步之遥......
“李晔,那把椅子,你会不会坐上去?”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看着城外。
这些话说完,就转头直视李晔的双眼,面容肃杀,静候李晔回答。
李晔看着在回鹘营地中忙碌的王师将士,没有作声。
这个疑问,想来不只是李岘有,上到满朝文武,下到州县百姓,多多少少都会有。如果李俨是个正经皇帝,负责任的皇帝,那么这个疑问也不会这么大。
但平心而论,若无李俨,李晔一路走来不会这么顺,甚至极有可能在起步的时候,就大业夭折沦落江湖。
李晔不是那种,可以喊着为了天下大义,而果断舍弃至亲之人的愣头青或者伪君子。
但他现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有自己相应的职责,也必须有相应的担当。
李晔转头看向李岘,反问道:“您觉得我会如何?”
李岘摇摇头:“我不知道。宣宗在世时,对我耳提面命,故而忠君报国,是我一生之志,也是我活着的意义所在。为了这个国家,我可以舍身忘死,但面对这个选择,我也没有答案。”
李晔笑了笑,将目光重新投向城外,观景不语。
比起当不当皇帝,李晔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那才是刻不容缓的。
那是仙域之上的事。
再者,天道气机有九,现在出现了六个,还有三个在何方?
所谓大道之意,是仅仅是大唐的大道,还是不局限于东土的大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