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 第四十一章苍城游历共降敌,江湖险恶防丹墨
- 43 第四十二章路遇老汉结同伴,酒楼观棋惹美人
- 44 第四十三章风灵掌门凝寸炮,丹墨书生解为难
- 45 第四十四章看惯百年混常事,无非江湖一匹夫
- 46 第四十五章丹墨悟剑含笑死,伏龙誓杀骆斌郎
- 47 第四十六章砥砺功夫同精进,儒士骑乘大公鸡
- 48 第四十七章高亮寺里有高僧,欧阳怒被三思骂
- 49 第四十八掌佛门古寺清净地,三思和尚来捉贼
- 50 第四十九章未能活捉谍身死,林中练武初小成
- 51 第五十一章大道林边遇武帝,难抗威压强低头
- 52 第五十二章匹夫登山谈高亮,三小进寺见宝相
- 53 第五十三章高亮经楼群书观,半练武功半参禅
- 54 第五十四章罗汉授武一白天,掌院阔谈夜未眠
- 55 第五十五章刘云替三思中毒,老僧愿舍身续命
- 56 第五十六章问天小玉寻大医,消声谍子擒圣者
- 57 第五十七章三能降住众恶徒,方丈御空行万里
- 58 第五十八章约架大黄见老黄,决斗炎河新第一
- 59 第五十九章翻山越岭见铁鸡,日夜兼程入仙谷
- 60 第六十章以毒攻毒苦摧残,出药缸再进药浴
- 61 第六十一章数日医治终渐好,灼心方知三小情
- 62 第六十二章灵草峡内尝仙果,灼阳观里走狐狸
- 63 第六十三章三戒僧大限将至,老神医欲要剥皮
- 64 第六十四章百年灵狐潭边斗,启智黑蚺欲化龙
- 65 第六十五章暴躁少侠寻高亮,急行三小学赶蝉
- 66 第六十六章冥堂獒奴养獒狗,平地鼠王见蛇王
- 67 第六十七章三侠客夜闯冥堂,胡占山心有所属
- 68 第六十八章仁义人行不义事,有情人为无情急
- 69 第六十九章鼠王冲冠为红颜,泰斗齐聚降獒主
- 70 第七十章土地庙代人收徒,高亮寺凌迟登山
- 71 第七十一章世间缘起又缘灭,老僧如去也如来
- 72 第七十二章凌迟人问道下山,慧童子传承入寺
- 73 第七十三章三能僧接武帝令,三少侠再闯江湖
- 74 第七十四章赵小四结识善缘,老太婆背剑上山
- 75 第七十五章黑麒麟切磋瑞雪,老太婆信递灵山
- 76 第七十六章逛集市观看耍猴,山野间再遇父子
- 77 第七十七章杀贼救人相护送,一行五人奔圣林
- 78 第七十八章锦鹏伤重寻郎中,消声谍子聚小镇
- 79 第七十九章初春肃杀西风烈,浴血迎敌尸满街
- 80 第八十章火道腾腾显神威,天雷隐隐欲斩龙
- 81 第八十一章才解平都夺命火,再遇黑衣问道刀
- 82 第八十二章万般苦终到圣林,解真相惊煞众人
- 83 第八十三章博芳计谋计连计,消声谍子谍中谍
- 84 第八十四章历经坎坷终一站,安稳快活住圣林
- 85 第八十五章说书人语带玄机,青衫客点石现玉
- 86 第八十六章万俟公子走江湖,红白双枪杀极乐
- 87 第八十七章白衣老者夺撼匠,大日神乞强出头
- 88 第八十八章老英雄硬借撼匠,两少侠二次拜师
- 89 第八十九章乐九章再到独胜,斗王战欲要开山
- 90 第九十章虎尾双鞭战飞斧,独胜自家斗青罗
- 91 第九十一章金衣人力压二侠,杨使者劝降王战
- 92 第九十二章油菜花海挨暴打,一面之缘似故人
- 93 第九十三章东南百姓善食补,干瘪老头也赶集
- 94 第九十四章渔人安度平凡日,江湖再现蛟龙王
- 95 第九十五章长孙寻人消声阻,南海欲要斗龙王
- 96 第九十六章长孙带话劝蛟龙,世间无耻最不二
- 97 第九十七章青松山上鸿雁观,千人打拳各不同
- 98 第九十八章鸿飞败极乐遁地,道长掳凌迟上山
- 99 第九十九章傲慢少侠亦被辱,困兽难逃禁观中
- 100 第一百章百般凌辱少侠客,血灌瞳仁无力敌
- 101 第一零一章单指低拂尘未掉,老道引欧阳学拳
- 102 第一零二章磨练盛夏至深秋,欧阳炼我少戾气
- 103 第一零三章寻仇人到鸿雁观,青松山上有青松
- 104 第一零四章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105 第一零五章朱雀斗人入道观,十九高手各显能
- 106 第一零六章遣散群魔无伤害,三小入观再学拳
- 107 第一零七章补石山上光华顶,一线极乐一线渊
- 108 第一零八章九兄妹分拜各派,武帝欲一统江湖
- 109 第一零九章众门派前往赴会,极乐教大动干戈
- 110 第一一零章武帝城外江湖馆,寒冬凿冰垂钓人
- 111 第一一一章寒冬静坐观鱼线,武帝城内见南宫
- 112 第一一二章豪杰上空十里雪,武帝杀人要立威
- 113 第一一三章江湖大统引争议,消声谍子渗各门
- 114 第一一四章飞锤龙卷千层雪,三小当众战龙王
- 115 第一一五章众侠客剑拔弩张,赤鼠王踏雪来到
- 116 第一一六章隐匿高人皆出世,鼠王一言退千人
- 117 第一一七章江湖何曾双武帝,天地一气现惊鸿
- 118 第一一八章武帝城前揭真相,江湖同聚五归真
- 119 第一一九章通天一炮止众怒,欺人是祸饶人福
- 120 第一二零章强风过拨云现日,千年遇先天道胎
- 121 第一二一章看江湖格局初定,观世间天下三分
- 122 第一二二章易石派身居山内,病痨鬼怒对武帝
- 123 第一二三章易石宝典归武帝,弟子长情清师门
- 124 第一二四章寒扫江湖红梅落,一僧一庙即一门
- 125 第一二五章灵山派五年收徒,有缘者另眼相待
- 126 第一二六章武帝城内元宵乐,江湖再现一高僧
- 127 第一二七章四小门难有改动,今识得玉珏公子
- 128 第一二八章贾五娣登山探刹,集众人问罪兴师
- 129 第一二九章盐霜横扫孤枝绿,满树尽挂素白霜
- 130 第一三零章十二问道斗金刚,浊酒耗尽百年情
- 131 第一三一章凤求凰僵持斗龟,三绝僧低眉怒目
- 132 第一三二章驱虎狼安邦护道,亦感知山雨欲来
- 133 第一三三章古今忠厚仁义使,天下百年一春秋
- 134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 135 第一三五章先天道胎备论道,春秋书甲做客卿
- 136 第一三六章春日蓬勃多活力,文少年遇武少年
- 137 第一三七章飞剑仙夜半而过,怪人物为狗寻仇
- 138 第一三八章酒足饭饱心生计,冒充使者诓灵山
- 139 第一三九章长孙不二发震怒,飞剑二百一十三
- 140 第一四零章剑阵血洒方丈地,灵山墨龙斗剑龙
- 141 第一四一章追仇人怒极问道,山脚下今夜杀君
- 142 第一四二章仇人走无可奈何,兴隆山神医救命
- 143 第一四三章夏云海兴师问罪,从今日不死不休
- 144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齐聚,温良玉对弈众人
- 145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 146 第一四六章驼驼岭上闲度日,重伤四人缓过来
- 147 第一四七章大论道万俟夺冠,密宗佛罗刹双修
- 148 第一四八章大真人法斗活佛,灵少爷再进道观
- 149 第一四九章江湖后浪崔前浪,秋风红叶垫萧蔷
- 150 第一五零章金麦田穷途末路,两界山有凤来仪
- 151 第一五一章莺莺燕燕云中汇,因因果果终要还
- 152 第一五二章人间自在不自在,心怀众生难众生
- 153 第一五三章江湖典籍藏入库,内里经纶天下楼
- 154 第一五四章遇强敌大难不死,美少年儿女情长
- 155 第一五五章统郡成国强兵甲,文人胸臆平天下
- 156 第一五六章遇瞎子穷山恶水,遭劫难天下镖门
- 157 第一五七章蛟龙王对战白虎,柳公卿受阻悟仁
- 158 第一五八章决生死峰回路转,定胜负两败俱伤
- 159 第一五九章小年日大限将至,大雪天英雄聚来
- 160 第一六零章阎君晓月出关日,惊鸿老人洞天机
- 161 第一六一章难得道行难得运,无愧江湖无愧天
- 162 第一六二章青衫客一袖苍龙,黑盲杖破甲穿身
- 163 第一六三章千年剑意逝流殇,宝刃伏龙压青芒
- 164 第一六四章满江红情断苍城,南宫帝撼岳拔山
- 165 第一六五章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166 第一六六章天下富甲失商道,先天道胎气焦阳
- 167 第一六七章人间富极两甲子,春华秋实并蒂蓉
- 168 第一六八章博古通今鸿儒去,万世师表大先生
- 169 第一六九章四斗人慷慨赴会,新军卫斗艳争奇
- 170 第一七零章书生统军初砥砺,世间杀人最无情
- 171 第一七一章四掌门斗皓月阵,武帝师一曲白头
- 172 第一七二章镜湖中高手隐居,郁林地鲜血浇灌
- 173 第一七三章镶龙卫突现至亲,马问天强行问道
- 174 第一七四章哀伤少年初露角,问道便可杀归真
- 175 第一七六章铁鸡寺内蚺化蛟,自在门人再入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二章匹夫登山谈高亮,三小进寺见宝相
第五十二章匹夫登山谈高亮,三小进寺见宝相
匹夫几人三天时间行了一千九百里,眼看着已经来到高亮山下,远远看去,高亮山顶上,紫气东来,袅袅紫烟略带金黄色,整座山仿若一座大佛坐于天地间,佛首周围金紫相交,光晕缭绕。
山下村镇气氛祥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此时正值春节之际,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大红的福字,大户人家的福字是正着贴的,小门小户为了讨个吉利,就将福字倒着贴起来。可不管怎么贴,吉祥如意的氛围都是浓浓的。
看着街两旁家家都是一副喜庆的对联,兴许是会写字的先生少,大家都去找那几个先生写春联,致使很多家春联都是一样的词。“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都臭大街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算是文雅一点的。而做生意的门店,千篇一律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平时看着家家户户都一样的对联也许会很不屑的腹诽一句没创意,可如今闻着满街的爆竹味,倒是觉得家家都一样也挺好,吉庆,安康!
几人停于山脚下,刘云深呼吸,风中除了爆竹味,好像还带着佛法,令人神清目明,内心平静。饶是几日前三小被武帝的气魄强压低头的郁闷,到了这里也好像消失了般,看淡了,放下了,还是超脱了,也许是被山上传来的钟声和街边孩子放的“窜天猴”声驱散了吧。
“大叔,咱们现在就去高亮寺吧,佛门圣地,江湖名门,我都快要紧张的哆嗦了。”刘云兴奋地叫道。
“稍安勿躁,咱们先去买些东西,大过年的,就当做给那高亮寺主事人的红包。”匹夫道。
“什么?三能方丈是这种人!还收红包!”马问天大叫。
“非也,这高亮寺的主事人不是三能方丈,而是三思掌院。而红包呢,也值不了几个钱,几个铜板而已。”
“难道三能方丈是傀儡?被软禁了?那三思掌院是什么人?能降服三能方丈,武功要高到什么境界?”马问天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三小都很好奇,仔细的听匹夫娓娓道来。
原来,传闻一百一十几年前,天下依旧是两寺为天下佛首,但是一直是铁鸡寺第一,高亮寺第二,数千年来一直如此。原因有二。一是铁鸡寺不知从何年开始,得一神兵,相传出自西域,是一位方丈悟道时佛陀向其授意,这位方丈西行游历六十六年,终于得此神兵,为一金刚伏魔杵,杵长一尺八寸,粗不过两寸余,周身雕佛身九九八十一,杵尖圆顿,却可破一切金刚法身,无坚不摧,自身刚硬无比,是世间一切神兵中最硬的。经受代代方丈加持,如今,据说这只名为“不归路”的金刚杵,自身带着袅袅梵音。而高亮寺以铜皮硬手的功夫著称,正好被“不归路”所克。当然,也没有听说过何时铁鸡寺与高亮寺真正切磋过,“不归路”能克高亮寺也只是江湖传闻而已。铁鸡寺胜高亮寺的第二个原因,是每十年天下佛门与道观都要举行佛道辩论,讲究佛法与道法的精妙,互相砥砺,互相学习,同时也为向世人传播佛法与道法,功德无量。而以往,都是行事“招摇”的铁鸡寺压过行事“憨厚”的高亮寺和尚一头。
直到高亮寺上一任方丈百岁时开始收徒,收到了大弟子三能,一百七十几岁时收了小徒弟三思。老方丈临终时力排众议,将方丈之位传于一直在斋堂刷锅挑水做饭的三能,三能本性憨厚,悟性一般,功夫在几个师兄弟里面只能排到四五位。将掌院之位传于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并且丝毫武功都没有的小弟子三思。老方丈说百年后这二人将使高亮寺至于天下佛门之首,之后,只说了一句“天下佛首高亮寺,兴佛法者在三思”,然后高颂佛号,含笑圆寂。
“难道就是说三思掌院将要成为天下佛首?”刘云问道。
“应该是,但也应该不是。”匹夫继续说。“三思掌院自二十岁起,每十年参加一次佛道辩论,到如今,连胜十场,这是自古至今从未有过的。他博学智广,熟读天下书籍。奈何一生勤奋练武,可功夫却连最基础的聚力都没有。”
“什么?三思掌院不会武功?难不成他要靠一张嘴说出个天下佛首?”马问天疑惑道。
匹夫皱眉,也为这位三思和尚惋惜,若是他功夫也能像悟禅一样精通,也许真能随了老方丈的遗愿。
三能方丈自从当上方丈之后,虽然愚钝,但贵在从不懒惰,无论佛法还是武功,一路登峰,仿佛从来没有遇到过瓶颈,如今二百零一岁的三能方丈,无论品行还是睿智还是武功,足以兴高亮一寺。在三能方丈与三思掌院的带领下,这半百年来,高亮寺才有比肩铁鸡寺的资格。
四人一路攀登着高亮山一千零八十阶台阶,一边听匹夫介绍高亮寺的过往。身边香客摩肩擦踵,一丈宽的山路被人挤得满满的。即使抢不上敬上新年的第一炷香,大家也怀着虔诚的心敬佛,也为家人求个下一年的平安。
正当四人向山上行去,忽听高空之上风火之声,几人抬头,见一团流火自东南而来,火中隐隐有四五人身影。
“嘿,正好想试试最近武功有没有长进呢,就来了几个极乐教徒,想啥来啥。”马问天说。
“是啊,有段时间没有见到极乐教徒了,怪想他们的。”刘云附和。
说罢,马问天就要拔剑。这时,上山香客们也看见了天上那一团流火,顿时人声鼎沸,但感到高兴的人远比感到惧怕的人多,有惧意的都是外地慕名而来高亮山拜佛的,看到奇景兴奋的都是高亮山附近百姓。身在高亮山,山下百姓都是相信即使山魔恶鬼来袭,高亮山上的大师们也会保护大家平安。
众人没有注意,不知何时,山上飞起一位法身罗汉,宽大僧袍飘飘,一缕长眉摆动,那是一老僧。踏空而行,直奔流火而去。
香客们惊呼声此起彼伏,言到高亮山上大师佛法无边,武功登峰造极。
刘云几人见山中有僧人去迎那极乐教徒,自己刚来,自然不好喧宾夺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看出飞升的那一老僧,平步青云一般行走空中,功夫是比他们强了太多。
只见那僧人飞出百丈余,单手托住那团流火,往后山而去,火团比僧人大了七八倍。
距离太远,火中的极乐教徒看不出如何行动,因为那团火依旧保持圆形。而那老僧,如金刚,如韦陀,手擎红日!
待到老僧消失在山巅背后,香客们又恢复了行进路程,这次下山,又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刘云几人再一次领略了什么是高人风范,若是换了他们三个,即使能打赢那极乐教徒,必然也是一番苦战,哪能像那老僧一样轻轻松松就将流火定住。
“不知那老僧是谁?好像远远的看去,那人半张脸是黑的,是不是以前被极乐教徒的流火给烧的啊?”刘云打趣道。
周围香客听到刘云玩笑,觉得他是亵渎圣僧,但见他只是一小孩子,瞪了一眼也没有出言教训。
“不得无礼,那位就是三戒罗汉,是我的至交好友,你们三个要在高亮寺精进武功,少不了他的教导。三戒罗汉天生半张脸是黑色死皮,看着吓人,但此人心肠好得很。”匹夫出言道。
“哦,原来是三戒罗汉,怪不得功夫如此了得。”马问天说。
四人随着人群进了庙门,见一队长长的队伍排在墙边,等着一个老和尚解签。而大雄宝殿外面,每一横排九个人,排了若干排香客等着进香。最显眼的,是院中一颗参天古柏,仿若欲入云一般。树皮龟裂,但给人一种生命力正盛之感。树下有和尚为大家新年舍粥。
那解签的老和尚面向慈悲,饶是每日数百人找他解签,他也从来不烦,百十年来,为人解签不止万万矣。
那解签的老和尚每解一签,就抬头看看周围香客的秩序。三能方丈曾玩笑过三思掌院,说自从院里坐了三思,少了十条好狗的吃饭门路。说的是三思和尚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以识小偷,使寺里百十年来香客丢的钱财,都被找了回来。当然,三思和尚谁也不怕,即使是方丈师兄,为了这个玩笑也被他追着骂了一个多月。
三思和尚一抬头,发现了匹夫四人刚刚进院。于是对香客说稍等一下,去去就回。跑到匹夫面前,一拳捣在匹夫前胸,说道:“嘿,老匹夫,可有二十五年四个月零十一天没有见着你了,想死老子了。”
三小原本以为这位高僧一定是仙人风骨,一听他说话,顿时心凉了九成。
“三思掌院,你这记性真好啊。日子算的这么准。”匹夫道。
“哈哈,什么准不准的,随便说一个数,反正你也记不清真假。”三思打趣道。
三小一听,原来这就是“天下佛首高亮寺,兴佛法者在三思”的三思大师,心中想要将他的形象高高托起,可是怎么也高大不起来。
三思边伸手,边说:“拿来拿来,呵呵呵呵,我都闻到味了。”一副小孩子见了糖果的样子。
匹夫从怀里掏出一包在山下买的茶叶蛋,这就是他所说的红包。
“还是你够哥们儿,这茶叶蛋可比寺里的白水煮蛋好吃。哈哈哈哈。”三思和尚乐的眼睛都开了花一般,手舞足蹈,完全不在乎周围人对这位掌院大师的看法。
一向不开玩笑的匹夫心里在合计,自从上次离开高亮寺,到现在差不多是二十五年了,几个月来着?走时候是秋天,到现在仿佛超过四个月,又不到四个半月吧。唉,实在记不清了。
(辞旧岁,贺新春,东方好斗给大家拜年,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山下村镇气氛祥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此时正值春节之际,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大红的福字,大户人家的福字是正着贴的,小门小户为了讨个吉利,就将福字倒着贴起来。可不管怎么贴,吉祥如意的氛围都是浓浓的。
看着街两旁家家都是一副喜庆的对联,兴许是会写字的先生少,大家都去找那几个先生写春联,致使很多家春联都是一样的词。“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都臭大街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算是文雅一点的。而做生意的门店,千篇一律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平时看着家家户户都一样的对联也许会很不屑的腹诽一句没创意,可如今闻着满街的爆竹味,倒是觉得家家都一样也挺好,吉庆,安康!
几人停于山脚下,刘云深呼吸,风中除了爆竹味,好像还带着佛法,令人神清目明,内心平静。饶是几日前三小被武帝的气魄强压低头的郁闷,到了这里也好像消失了般,看淡了,放下了,还是超脱了,也许是被山上传来的钟声和街边孩子放的“窜天猴”声驱散了吧。
“大叔,咱们现在就去高亮寺吧,佛门圣地,江湖名门,我都快要紧张的哆嗦了。”刘云兴奋地叫道。
“稍安勿躁,咱们先去买些东西,大过年的,就当做给那高亮寺主事人的红包。”匹夫道。
“什么?三能方丈是这种人!还收红包!”马问天大叫。
“非也,这高亮寺的主事人不是三能方丈,而是三思掌院。而红包呢,也值不了几个钱,几个铜板而已。”
“难道三能方丈是傀儡?被软禁了?那三思掌院是什么人?能降服三能方丈,武功要高到什么境界?”马问天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三小都很好奇,仔细的听匹夫娓娓道来。
原来,传闻一百一十几年前,天下依旧是两寺为天下佛首,但是一直是铁鸡寺第一,高亮寺第二,数千年来一直如此。原因有二。一是铁鸡寺不知从何年开始,得一神兵,相传出自西域,是一位方丈悟道时佛陀向其授意,这位方丈西行游历六十六年,终于得此神兵,为一金刚伏魔杵,杵长一尺八寸,粗不过两寸余,周身雕佛身九九八十一,杵尖圆顿,却可破一切金刚法身,无坚不摧,自身刚硬无比,是世间一切神兵中最硬的。经受代代方丈加持,如今,据说这只名为“不归路”的金刚杵,自身带着袅袅梵音。而高亮寺以铜皮硬手的功夫著称,正好被“不归路”所克。当然,也没有听说过何时铁鸡寺与高亮寺真正切磋过,“不归路”能克高亮寺也只是江湖传闻而已。铁鸡寺胜高亮寺的第二个原因,是每十年天下佛门与道观都要举行佛道辩论,讲究佛法与道法的精妙,互相砥砺,互相学习,同时也为向世人传播佛法与道法,功德无量。而以往,都是行事“招摇”的铁鸡寺压过行事“憨厚”的高亮寺和尚一头。
直到高亮寺上一任方丈百岁时开始收徒,收到了大弟子三能,一百七十几岁时收了小徒弟三思。老方丈临终时力排众议,将方丈之位传于一直在斋堂刷锅挑水做饭的三能,三能本性憨厚,悟性一般,功夫在几个师兄弟里面只能排到四五位。将掌院之位传于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并且丝毫武功都没有的小弟子三思。老方丈说百年后这二人将使高亮寺至于天下佛门之首,之后,只说了一句“天下佛首高亮寺,兴佛法者在三思”,然后高颂佛号,含笑圆寂。
“难道就是说三思掌院将要成为天下佛首?”刘云问道。
“应该是,但也应该不是。”匹夫继续说。“三思掌院自二十岁起,每十年参加一次佛道辩论,到如今,连胜十场,这是自古至今从未有过的。他博学智广,熟读天下书籍。奈何一生勤奋练武,可功夫却连最基础的聚力都没有。”
“什么?三思掌院不会武功?难不成他要靠一张嘴说出个天下佛首?”马问天疑惑道。
匹夫皱眉,也为这位三思和尚惋惜,若是他功夫也能像悟禅一样精通,也许真能随了老方丈的遗愿。
三能方丈自从当上方丈之后,虽然愚钝,但贵在从不懒惰,无论佛法还是武功,一路登峰,仿佛从来没有遇到过瓶颈,如今二百零一岁的三能方丈,无论品行还是睿智还是武功,足以兴高亮一寺。在三能方丈与三思掌院的带领下,这半百年来,高亮寺才有比肩铁鸡寺的资格。
四人一路攀登着高亮山一千零八十阶台阶,一边听匹夫介绍高亮寺的过往。身边香客摩肩擦踵,一丈宽的山路被人挤得满满的。即使抢不上敬上新年的第一炷香,大家也怀着虔诚的心敬佛,也为家人求个下一年的平安。
正当四人向山上行去,忽听高空之上风火之声,几人抬头,见一团流火自东南而来,火中隐隐有四五人身影。
“嘿,正好想试试最近武功有没有长进呢,就来了几个极乐教徒,想啥来啥。”马问天说。
“是啊,有段时间没有见到极乐教徒了,怪想他们的。”刘云附和。
说罢,马问天就要拔剑。这时,上山香客们也看见了天上那一团流火,顿时人声鼎沸,但感到高兴的人远比感到惧怕的人多,有惧意的都是外地慕名而来高亮山拜佛的,看到奇景兴奋的都是高亮山附近百姓。身在高亮山,山下百姓都是相信即使山魔恶鬼来袭,高亮山上的大师们也会保护大家平安。
众人没有注意,不知何时,山上飞起一位法身罗汉,宽大僧袍飘飘,一缕长眉摆动,那是一老僧。踏空而行,直奔流火而去。
香客们惊呼声此起彼伏,言到高亮山上大师佛法无边,武功登峰造极。
刘云几人见山中有僧人去迎那极乐教徒,自己刚来,自然不好喧宾夺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看出飞升的那一老僧,平步青云一般行走空中,功夫是比他们强了太多。
只见那僧人飞出百丈余,单手托住那团流火,往后山而去,火团比僧人大了七八倍。
距离太远,火中的极乐教徒看不出如何行动,因为那团火依旧保持圆形。而那老僧,如金刚,如韦陀,手擎红日!
待到老僧消失在山巅背后,香客们又恢复了行进路程,这次下山,又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刘云几人再一次领略了什么是高人风范,若是换了他们三个,即使能打赢那极乐教徒,必然也是一番苦战,哪能像那老僧一样轻轻松松就将流火定住。
“不知那老僧是谁?好像远远的看去,那人半张脸是黑的,是不是以前被极乐教徒的流火给烧的啊?”刘云打趣道。
周围香客听到刘云玩笑,觉得他是亵渎圣僧,但见他只是一小孩子,瞪了一眼也没有出言教训。
“不得无礼,那位就是三戒罗汉,是我的至交好友,你们三个要在高亮寺精进武功,少不了他的教导。三戒罗汉天生半张脸是黑色死皮,看着吓人,但此人心肠好得很。”匹夫出言道。
“哦,原来是三戒罗汉,怪不得功夫如此了得。”马问天说。
四人随着人群进了庙门,见一队长长的队伍排在墙边,等着一个老和尚解签。而大雄宝殿外面,每一横排九个人,排了若干排香客等着进香。最显眼的,是院中一颗参天古柏,仿若欲入云一般。树皮龟裂,但给人一种生命力正盛之感。树下有和尚为大家新年舍粥。
那解签的老和尚面向慈悲,饶是每日数百人找他解签,他也从来不烦,百十年来,为人解签不止万万矣。
那解签的老和尚每解一签,就抬头看看周围香客的秩序。三能方丈曾玩笑过三思掌院,说自从院里坐了三思,少了十条好狗的吃饭门路。说的是三思和尚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以识小偷,使寺里百十年来香客丢的钱财,都被找了回来。当然,三思和尚谁也不怕,即使是方丈师兄,为了这个玩笑也被他追着骂了一个多月。
三思和尚一抬头,发现了匹夫四人刚刚进院。于是对香客说稍等一下,去去就回。跑到匹夫面前,一拳捣在匹夫前胸,说道:“嘿,老匹夫,可有二十五年四个月零十一天没有见着你了,想死老子了。”
三小原本以为这位高僧一定是仙人风骨,一听他说话,顿时心凉了九成。
“三思掌院,你这记性真好啊。日子算的这么准。”匹夫道。
“哈哈,什么准不准的,随便说一个数,反正你也记不清真假。”三思打趣道。
三小一听,原来这就是“天下佛首高亮寺,兴佛法者在三思”的三思大师,心中想要将他的形象高高托起,可是怎么也高大不起来。
三思边伸手,边说:“拿来拿来,呵呵呵呵,我都闻到味了。”一副小孩子见了糖果的样子。
匹夫从怀里掏出一包在山下买的茶叶蛋,这就是他所说的红包。
“还是你够哥们儿,这茶叶蛋可比寺里的白水煮蛋好吃。哈哈哈哈。”三思和尚乐的眼睛都开了花一般,手舞足蹈,完全不在乎周围人对这位掌院大师的看法。
一向不开玩笑的匹夫心里在合计,自从上次离开高亮寺,到现在差不多是二十五年了,几个月来着?走时候是秋天,到现在仿佛超过四个月,又不到四个半月吧。唉,实在记不清了。
(辞旧岁,贺新春,东方好斗给大家拜年,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