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7 第四十七章 燃灯
- 98 第四十八章 传道
- 99 第一章 酒馆
- 100 第二章 残兵
- 101 第三章 帝崩
- 102 第四章 群歼
- 103 第五章 收徒
- 104 第一章 江上
- 105 第二章 石龙
- 106 第三章 双龙
- 107 第四章 北行
- 108 第五章 追亡
- 109 第六章 鹰扬
- 110 第七章 急雨
- 111 第八章 来客
- 112 第九章 神通
- 113 第十章 曲傲
- 114 第十一章 武尊
- 115 第十二章 锤炼
- 116 第十三章 暂歇
- 117 传说中的三江那啥感言
- 118 第十四章 寿宴
- 119 第十五章 箫音
- 120 第十六章 厌弃
- 121 第十七章 邪王
- 122 第十八章 儒魔
- 123 第十九章 论势
- 124 第二十章 暗谋
- 125 第二十一章 夜宴
- 126 第二十二章 身后
- 127 第二十三章 桥顶
- 128 第二十四章 问刀
- 129 第二十五章 如来
- 130 第二十六章 身死
- 131 第二十七章 农舍
- 132 第二十八章 再见
- 133 第二十九章 浊酒
- 134 第三十章 劝说
- 135 第三十一章 散人
- 136 第三十二章 乱战
- 137 第三十三章 变天
- 138 第三十四章 一网
- 139 第三十五章 任务
- 140 第三十六章 天君
- 141 第三十六章 惊蛰
- 142 第三十七章 月下
- 143 第三十八章 忧虑
- 144 第三十九章 南北
- 145 第四十章 退后
- 146 第四十一章 阵法
- 147 第四十二章 绝境
- 148 第四十三章 破阵
- 149 第四十四章 白马
- 150 第四十六章 惊雁
- 151 第四十七章 降龙
- 152 第四十八章 广成
- 153 第一章 昆仑
- 154 第二章 方士
- 155 第三章 命星
- 156 第四章 持否
- 157 第五章 残垣
- 158 第六章 破楼
- 159 第七章 大殿
- 160 第八章 血阵
- 161 第一章 怪人
- 162 第二张 白衣
- 163 第三章 存神
- 164 第四章 诛仙
- 165 第五章 霞光
- 166 第六章 逐出
- 167 第七章 邀请
- 168 第八章 圣殿
- 169 第九章 烛龙
- 170 第十章 归人
- 171 上架感言什么的
- 172 第十一章 欢聚
- 173 第十二章 道玄
- 174 第十三章 往事
- 175 第十四章 拭剑
- 176 第十五章 兴师
- 177 第十六章 狂想
- 178 第十七章 上官
- 179 第十八章 格杀
- 180 第十九章 镇魔
- 181 第二十章 兽神
- 182 第二十一章 天变
- 183 第二十二章 暗谋
- 184 第二十三章 意气
- 185 第二十四章 剑光
- 186 第二十五章 赞成(三千字)
- 187 第二十六章 行走
- 188 第二十七章 地德
- 189 第二十八章 护法
- 190 第二十九章 变化
- 191 第三十章 求援
- 192 第三十一章 交代(四千字)
- 193 第三十二章 掀翻
- 194 第三十三章 怪物
- 195 第三十四章 赌注
- 196 第三十五章 造化
- 197 第三十六章 瞩目
- 198 第三十七章 身影
- 199 第三十八章 巨眼
- 200 第三十九章 愚公
- 201 第四十章 去休
- 202 第一章 杀剑
- 203 第二章 断山
- 204 第三章 宗门
- 205 第四章 剑客
- 206 第五章 风雨
- 207 第六章 帷幕
- 208 第七章 盟友
- 209 第七章 助力(毕业狗终于安顿好了。。。)
- 210 第一章 苦涩
- 211 第二章 英才
- 212 第三章 起始
- 213 第四章 接战(4000)
- 214 第五章 抹去
- 215 第六章 元磁
- 216 第七章 挥掌
- 217 第八章 旁门
- 218 第九章 等劫
- 219 第十章 劈道
- 220 第十一章 银丝(提前祝福七夕节,心里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北行
第四章 北行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秦穆自忖,三个世界以来,他见过令狐冲,王超和大唐世界的双龙。其中令狐冲没什么好说的,不外天赋高,运气好这一模板,而王超此人,虽然依旧是靠着唐紫尘传道之恩,但一颗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实在是令人倾佩,但双龙这二人,就真正只有四个字能够形容:
得天独厚。
长生诀此书,传闻为上古黄帝之师广成子观看战神图录之后,其毕生修为的总结,自广成子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够修成,其中原因,秦穆初看长生诀时,也是不解。
只有看到双龙二人,他才恍然明白其中原因,由于广成子创下长生诀之时,其实已经领悟到了破碎金刚的境界,故而长生诀,并不是一本循序渐进的秘籍,要修炼这本秘籍,只能是自身的境界和肉身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真正入门。
如果秦穆猜测不错的话,长生诀后面七幅图卷,甚至不能算正统的内气之法,而是广成子根据自身修得的神通之能反演而出的七种修行法门。
故而上古以来,有机会阅览长生诀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有所得的人万中无一,修成的,一人也无。
但就是这寥寥有所得的几个人,凭借着自己的一丝颖悟,便将这长生诀推到了四大奇书的地位。
寇仲徐子陵二人,却仿佛天眷一般,误打误撞的修成了那第六七幅图卷,除了这运气实在是太好之外,更多的却是他俩体质之佳,古今难有,寇仲乃所谓的负阳抱阴之体,徐子陵则是那负阴抱阳之形,这两者如果单独存在,不说是否会得天妒而引来灾祸,便是自身,都有阴阳不调,不能成年的隐忧。
但寇徐二人,自小一并长大。阴阳互济,不仅没有了性命之忧,反而两者互相刺激,互相调和,体质更加的纯粹起来,故而他俩资质之佳,早期无论是傅君绰还是宋鲁等人,都为他们没有习武而惋惜。也正因为这样,他俩才有这般运气,修成那长生诀中最后两幅图卷。
这两人虽然是有如此天赋,但对秦穆来说,却也有着极大的不足之处,一者他两人毕竟体质太过优异,这修行之人,身体是渡河的宝船,上了岸,这船再好,也是要丢弃的,到了那时,这得天独厚的体质,便是这两人前行的阻碍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人心思活泼,头脑聪颖,这本来是优点,可惜他俩自小没有名师指引,故而到了成年,性格将近定型之后,还是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这聪明劲反而阻碍了他们对自身道路的坚定,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能舍弃,这样的武者,起点再高,最终也是冢中枯骨。
寇仲放弃对天下的欲望,徐子陵放弃对道的追求,不能说其选择有误,但对他们自身来说,这样的放弃,基本上就是放弃了自身一辈子的道途。
这才是秦穆所言可惜的地方。
秦穆仔细观察了两人之后,才恍然大悟自身的问题所在,他练气之法本就是东拼西凑而来,幽明诀是那天风楼所传,有一些这世界魔门功法的意味,那紫霞神功又是儒家道家思想综合而成的练气法门,他用那太极阴阳理论将其统合在一起,但并没有融为一体,故而他内力本身就隐隐有着冲突,到了如今,都不能打破大周天。
更何况他的练体之法来自国术,精神修为又由系统和那国术境界共同而成,所以说秦穆此时的武学是个大杂烩,半点不假。
今日看得双龙两人,秦穆心中却是喜不自胜,那长生诀七幅图卷已经印在他脑海中,毫无秘密可言。秦穆却并不愿遵循着他人脚步而走,而是结合着七幅图卷上对阴阳五行的运用之理,反观自身的修行,一时之间,灵感丛生。
他再也无心去寻那消失不见得白衣女子,傅君绰此人,不过是一个以为以一人之力能够对抗大势的妄人而已,若不是她背后有着傅采林此人,秦穆对她一点兴趣也无,此时他心思全在这修行之上,哪里管得了她?
秦穆脚下不停,在那山中行走,他不仅由那长生诀和双龙的体形推断出最为适合自身阴阳真气的身体,更是用那国术中的练体之法和长生诀中前五幅图像之中的五行要义,反过来淬炼五脏,提升身体机能,只见他周身莹莹发光,全身的筋骨肌肉都在攒动组合,朝着秦穆心目中最为适合自己武学的构造而去。
此时天下已然是烽烟四起,中原有瓦岗军这等大势力盘踞,北方更是军阀林立,南方有宋阀蠢蠢欲动,这隋朝江山,眼看是气数已尽。
秦穆一路走来,眼见民生凋敝,路过的村庄中常常是空无一人,便是有着人烟的地方,也只剩下了不便于行的老者,其余的便是八岁的小孩,也被抓去应征。
史书记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户口之数大约是890万户,4600万人;到了唐高祖李渊得天下,武德年间,全国户口已经只有200万户,唐太宗贞观年间,全国户口也不过是300万户。
史书上唐代人口最为鼎盛的时期大概在唐玄宗之时,有记载的户口大概是891万户,恰与隋炀帝时期相合。
但这并非是说隋炀帝时期人口数超越了唐代的大部分时期,而是隋文帝此人在任上之时,大力清查关东大族隐户,人口有了一个爆发型的增长,反而唐代之时,大族势力开始回升,隐户问题又重新出现,关于唐玄宗时期到底有多少人口,普遍认为,在8000万人以上,更有甚者估计到了1.4亿人之多。
但无论怎么说,隋末唐初的****,给刚刚过了几年太平年景的汉人,有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大地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是大致可信的。
越往北行,秦穆心中越是愤怒,如果说那南方的居民是离乱之人,那这北方的汉人便是连人也做不上的惨烈景象。
隋朝北方,有个横跨中亚东亚的大势力——突厥。
秦穆自忖,三个世界以来,他见过令狐冲,王超和大唐世界的双龙。其中令狐冲没什么好说的,不外天赋高,运气好这一模板,而王超此人,虽然依旧是靠着唐紫尘传道之恩,但一颗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实在是令人倾佩,但双龙这二人,就真正只有四个字能够形容:
得天独厚。
长生诀此书,传闻为上古黄帝之师广成子观看战神图录之后,其毕生修为的总结,自广成子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够修成,其中原因,秦穆初看长生诀时,也是不解。
只有看到双龙二人,他才恍然明白其中原因,由于广成子创下长生诀之时,其实已经领悟到了破碎金刚的境界,故而长生诀,并不是一本循序渐进的秘籍,要修炼这本秘籍,只能是自身的境界和肉身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真正入门。
如果秦穆猜测不错的话,长生诀后面七幅图卷,甚至不能算正统的内气之法,而是广成子根据自身修得的神通之能反演而出的七种修行法门。
故而上古以来,有机会阅览长生诀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有所得的人万中无一,修成的,一人也无。
但就是这寥寥有所得的几个人,凭借着自己的一丝颖悟,便将这长生诀推到了四大奇书的地位。
寇仲徐子陵二人,却仿佛天眷一般,误打误撞的修成了那第六七幅图卷,除了这运气实在是太好之外,更多的却是他俩体质之佳,古今难有,寇仲乃所谓的负阳抱阴之体,徐子陵则是那负阴抱阳之形,这两者如果单独存在,不说是否会得天妒而引来灾祸,便是自身,都有阴阳不调,不能成年的隐忧。
但寇徐二人,自小一并长大。阴阳互济,不仅没有了性命之忧,反而两者互相刺激,互相调和,体质更加的纯粹起来,故而他俩资质之佳,早期无论是傅君绰还是宋鲁等人,都为他们没有习武而惋惜。也正因为这样,他俩才有这般运气,修成那长生诀中最后两幅图卷。
这两人虽然是有如此天赋,但对秦穆来说,却也有着极大的不足之处,一者他两人毕竟体质太过优异,这修行之人,身体是渡河的宝船,上了岸,这船再好,也是要丢弃的,到了那时,这得天独厚的体质,便是这两人前行的阻碍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人心思活泼,头脑聪颖,这本来是优点,可惜他俩自小没有名师指引,故而到了成年,性格将近定型之后,还是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这聪明劲反而阻碍了他们对自身道路的坚定,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能舍弃,这样的武者,起点再高,最终也是冢中枯骨。
寇仲放弃对天下的欲望,徐子陵放弃对道的追求,不能说其选择有误,但对他们自身来说,这样的放弃,基本上就是放弃了自身一辈子的道途。
这才是秦穆所言可惜的地方。
秦穆仔细观察了两人之后,才恍然大悟自身的问题所在,他练气之法本就是东拼西凑而来,幽明诀是那天风楼所传,有一些这世界魔门功法的意味,那紫霞神功又是儒家道家思想综合而成的练气法门,他用那太极阴阳理论将其统合在一起,但并没有融为一体,故而他内力本身就隐隐有着冲突,到了如今,都不能打破大周天。
更何况他的练体之法来自国术,精神修为又由系统和那国术境界共同而成,所以说秦穆此时的武学是个大杂烩,半点不假。
今日看得双龙两人,秦穆心中却是喜不自胜,那长生诀七幅图卷已经印在他脑海中,毫无秘密可言。秦穆却并不愿遵循着他人脚步而走,而是结合着七幅图卷上对阴阳五行的运用之理,反观自身的修行,一时之间,灵感丛生。
他再也无心去寻那消失不见得白衣女子,傅君绰此人,不过是一个以为以一人之力能够对抗大势的妄人而已,若不是她背后有着傅采林此人,秦穆对她一点兴趣也无,此时他心思全在这修行之上,哪里管得了她?
秦穆脚下不停,在那山中行走,他不仅由那长生诀和双龙的体形推断出最为适合自身阴阳真气的身体,更是用那国术中的练体之法和长生诀中前五幅图像之中的五行要义,反过来淬炼五脏,提升身体机能,只见他周身莹莹发光,全身的筋骨肌肉都在攒动组合,朝着秦穆心目中最为适合自己武学的构造而去。
此时天下已然是烽烟四起,中原有瓦岗军这等大势力盘踞,北方更是军阀林立,南方有宋阀蠢蠢欲动,这隋朝江山,眼看是气数已尽。
秦穆一路走来,眼见民生凋敝,路过的村庄中常常是空无一人,便是有着人烟的地方,也只剩下了不便于行的老者,其余的便是八岁的小孩,也被抓去应征。
史书记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户口之数大约是890万户,4600万人;到了唐高祖李渊得天下,武德年间,全国户口已经只有200万户,唐太宗贞观年间,全国户口也不过是300万户。
史书上唐代人口最为鼎盛的时期大概在唐玄宗之时,有记载的户口大概是891万户,恰与隋炀帝时期相合。
但这并非是说隋炀帝时期人口数超越了唐代的大部分时期,而是隋文帝此人在任上之时,大力清查关东大族隐户,人口有了一个爆发型的增长,反而唐代之时,大族势力开始回升,隐户问题又重新出现,关于唐玄宗时期到底有多少人口,普遍认为,在8000万人以上,更有甚者估计到了1.4亿人之多。
但无论怎么说,隋末唐初的****,给刚刚过了几年太平年景的汉人,有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大地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是大致可信的。
越往北行,秦穆心中越是愤怒,如果说那南方的居民是离乱之人,那这北方的汉人便是连人也做不上的惨烈景象。
隋朝北方,有个横跨中亚东亚的大势力——突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