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 第42章 落日余晖凉云烟绕月伤
- 43 第43章 泪如星光璨自损月影纱
- 44 第44章 故地重回梦风来归去音
- 45 第45章 欲归还未归福祸本无常
- 46 第46章 泪尽化虚无玉碎还魂身
- 47 第47章 灵幻携仙归红颜变枯槁
- 48 第48章 星辰如泪花铭心苦涩涌
- 49 第49章 月笼轻纱意澄澈似水寒
- 50 第50章 京城繁华秀丹凤霄汉魄
- 51 第51章 春日悲秋苦琴声渐弱无
- 52 第52章 金盆牡丹艳喜结连理枝
- 53 第53章 周府临双喜往事如烟痛
- 54 第54章 嫩蕊凝珠笑乱石风韵亭
- 55 第55章 深夜自伤酒中合泪礼
- 56 第56章 月下莲动舟晨辉漫卷来
- 57 第57章 贺寿千年参情人成眷属
- 58 第58章 黄昏夜莺归温婉女儿情
- 59 第59章 晨装碧色裙蔷薇自由去
- 60 第60章 十里红绸长梦中泪合流
- 61 第61章 安神助眠药梦逢遥无期
- 62 第62章 喜临悬月宫宛如初雪妙
- 63 第63章 婚宴丝竹美似曾柳叶眉
- 64 第64章 深若点漆眸清泉盈盈落
- 65 第65章 久旱无甘霖公主出浴美
- 66 第66章 醉卧巫山梦花落君至晚
- 67 第67章 手软如丝绵醋意胭脂泪
- 68 第68章 雨凄风萧萧月小却皎皎
- 69 第69章 怜惜眼前人粉花托生去
- 70 第70章 风清朗月下仙子临人间
- 71 第71章 茶美玉泽香积怨倾倒出
- 72 第72章 夏日入秋意菊香临霜寒
- 73 第73章 宫宴暗斗争河阳童言忌
- 74 第74章 相逢借酒意对菊暗思情
- 75 第75章 幽暗月下香皇后妒淑妃
- 76 第76章 素颜拂云眉心中愤不平
- 77 第77章 题诗暗追忆情重心难存
- 78 第78章 杨立化楚玄风中护花暖
- 79 第79章 重逢如隔世窗前思亲人
- 80 第80章 雪中相依守似水年华走
- 81 第81章 除夕合宫宴岁月留清颜
- 82 第82章 琴筝合奏曲后宫风波乱
- 83 第83章 席间昭君怨仙露润白花
- 84 第84章 生死相依情踏雪寻梅去
- 85 第85章 雪中百花放花神娘子来
- 86 第86章 郎中拒前程看透风雨间
- 87 第87章 冬中夏景美花神名馨妍
- 88 第88章 繁花落尽时心中渐生情
- 89 第89章 衣着白海棠忠敏窥视旁
- 90 第90章 借得落梅魂承清纯姿
- 91 第91章 无情却有情雨后暖春香
- 92 第92章 闻香忆往昔光阴如飞鹤
- 93 第93章 郡主满月宴醉抚花仙泪
- 94 第94章 对月思愁夜半醉情归
- 95 第95章 夏炎洗薄妆笑颜若轻霞
- 96 第96章 回宫谢圣恩酸楚瑶仙殿
- 97 第97章 陈氏出美人重礼惹纷乱
- 98 第98章 蓬莱传琴音巴山夜雨月
- 99 第99章 情深似海音隔帘胭脂雨
- 100 第100章 心口不一言闻之欲醉酒
- 101 第101章 不知深浅意寅时上朝去
- 102 第102章 如意若端云温似越女手
- 103 第103章 空留美人骨鸳鸯水晶包
- 104 第104章 月华妙无言酒醉忆清雪
- 105 第105章 似蹙非蹙眉互谈莺莺传
- 106 第106章 雨夜思杨妃忆往生感慨
- 107 第107章 花神怨凡花将军斥公主
- 108 第108章 长乐示真心将军不领情
- 109 第109章 皇后润秀发仙子戏石神
- 110 第110章 盈盈素颜下玉袖生风来
- 111 第111章 痛惜美人蕉外冷内热心
- 112 第112章 夜雨洗红尘空枕泪滚滚
- 113 第113章 落叶萧萧下花好月圆姻
- 114 第114章 情如天边日血染秀脸颊
- 115 第115章 乐极转生悲暴怒斥新人
- 116 第116章 苦衷难诉说清官难断事
- 117 第117章 乘云下南月下玉颜羞
- 118 第118章 湖水阔明月莲动夜香来
- 119 第119章 迷离同薄纱沉醉如仙香
- 120 第120章 水光潋滟好心凉茶无香
- 121 第121章 长乐诉真言白花酿酒甜
- 122 第122章 一身戎装去乌云泣雨征
- 123 第123章 同梦两地苦服侍美娇娘
- 124 第124章 三年匆匆逝征人尚未归
- 125 第125章 欢喜皆泡影深陷围困中
- 126 第126章 险象环生战滴水涌泉报
- 127 第127章 直上云霄去前世今生缘
- 128 第128章 做错嫁衣裳时光隔膜深
- 129 第129章 暗中选驸马真相出水面
- 130 第130章 情深追随去归来言不值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2章 金盆牡丹艳喜结连理枝
第52章 金盆牡丹艳喜结连理枝
皇帝见周将军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愣在那里,略有生气的说:“朕与你说话呢,怎么不言语,堂堂七尺男儿,脸红什么?”。
周将军立刻下跪,说:“臣,臣素来仰慕三公主已久,陛下赐婚太过突然,以致臣家中还未准备婚事之礼,所以刚刚惶恐不安”。
皇帝笑看金盆牡丹,说:“这倒无妨,你出征后,朕与你父亲已商量过此事,想来你还没回府,府中一切已安排妥当,只等下月的良辰吉日”。
周将军觉得自己的心被什么物体砸碎了一般,一抽一抽的疼,原来,什么都安排好了,自己不过是最后一个被告知的人,他盯着金盆牡丹看,突然发现,那枝干上有明显被剪断的伤痕,被剪去的应该是另一朵牡丹花,皇帝此举,无非是提醒自己,只能钟情于长乐公主一人,若有别的女子出现,就如另一朵牡丹,被毫不留情的去处,周将军明白,与公主的婚事已经尘埃落定,自己只有接受。
周将军磕头谢恩:“臣谢陛下隆恩,今生今世一定对公主如掌上明珠,呵护有加,不负陛下今日所托”。
皇帝说:“嗯,起来吧”。
周将军说:“谢陛下”。
皇帝说:“怎么还叫朕陛下,是不是要改口了”。
周将军说:“谢父皇”。
皇帝说:“午膳时间到了,你留下陪朕一同用膳如何”。
周将军说:“陪父皇用膳,是臣分内之事”。
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王修杰,你过来”。王修杰来到皇帝身边,皇帝说:“今儿个午膳不在甘露殿用了,让尚食局将午膳送到太液池上的不系舟,再加一壶秋露白,朕要与周将军共饮同餐”。
王修杰说:“是,老奴这就去办”。说完退下。
皇帝又对周将军说:“天热,在殿内有些闷,不如在不系舟里用膳,湖风吹着,看着太液池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心情都好”。从宁芳园走出,又路过一片花海,牡丹朵朵盛开,可周将军并未觉得有多美,因为盛极而衰,总带着一丝凋零的气息。
走到宁芳园门口,皇帝对轿夫说:“都回去吧,太液池离宁芳园不远,朕走着去,也当散散心。不坐肩舆了”。
八位轿夫齐声回道:“是,陛下”。
周将军与皇帝一同走去太液池,一路湖光山色,看的人心醉神迷,走到太液池旁,酒香、菜香早已伴随着花香传来,连皇帝的步伐都快了许多。
走近了,才看出,不系舟由通体白色的巨石凿出,与湖边的石阶为一体,悬于湖面之上,又以木料造出船身和船顶,从窗户往外看,整个太液池的景色尽收眼底,水面随着湖风吹拂而上下波动,阵阵水浪拍打在石底,听着这水声,仿佛自己在浩渺江河上卧波前行。
皇帝说:“凌程,这就到了”。
周将军说:“陛下先请”。
皇帝走上石阶,进入不系舟,周将军随之而进舟内,不系舟里已经摆好桌椅,美味珍馐早已在桌上排列整齐,中间的一道雏鸽白菊汤还冒着热气,散发阵阵醇香,皇帝入座后,对周将军说:“你坐到朕身边来”。
周将军说:“是,陛下”。
皇帝指着其中的两盘菜说:“这道菜是凤尾群翅,旁边的是佛手金卷,你可得多吃点,出了宫可就吃不上了”。在皇帝的示意下,一旁的宫女夹一块放在周将军的碗里,周将军尝了一口,说:“真是鲜美多汁,香甜软糯,令人回味无穷”。
皇帝说:“哎,朕还记得你年幼时的模样,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你沙场征战好几回了”。
周将军说:“陛下觉得时间过得快,可是臣则不这么认为,臣少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所以想快些长大,能征战沙场,保卫国家安定”。
皇帝说:“年少志强,你父亲是历经三朝的大将,如今年事已高,见你年纪轻轻就能纵横沙场,一定很是欣慰”。
周将军说:“能保卫国土安宁,为陛下效力,让家父放心,是身为臣子和儿子的本分”。
皇帝端起酒杯,说:“来,与朕饮了这杯酒”。
周将军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周将军说:“午膳后微臣是否要去立政殿拜见皇后娘娘”。
皇帝略微叹了口气,说:“唉,不必了,近来皇后身子不好,不便见客”。
周将军关切道:“皇后娘娘凤体欠安,可要好好养着”。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伤感,又恢复了平静,说:“之前皇后小产,还伤心着呢”。
周将军说:“好好的怎么会小产,是饮食不周,还是失足所致?”。
皇帝说:“你不是外人,朕也不瞒着你了,皇后本已有两月身孕,在宫中安胎,饮食一直很注意,失足滑倒更不可能,太医也说胎气稳固,可就在一个月前的深夜,也不知怎么了,突然腹痛难忍,随后小产,大约能看出,是一个女婴,为此,皇后日夜痛哭”。
周将军说:“皇后作为孩子的生母,小产后承受丧子之痛,身心俱伤,陛下要多加安慰才是”。
皇帝说:“嗯,朕常去看她,还好,皇后嫡出的皇子已满三岁,健康活泼,对皇后也是个安慰”。
周将军说:“皇后娘娘福泽深厚,日后还会有子嗣,要是现在小月里哭伤了身子,以后可如何是好”。
皇帝说:“是啊,朕尽量劝慰她,但愿她能想明白,保重自己的身子”。
皇帝喝了口汤,又接着说:“午膳后回府渐渐你父亲吧,你出征在外,他牵挂你呢”。
周将军说:“是”。
皇帝说:“宁芳园的金盆牡丹,朕赏你了,已经命人将其抬到你的府上”。
周将军说:“谢陛下赏赐”。
皇帝说:“朕还有政务要处理,先回御书房了,明日早朝,你按时前来即可”。
周将军站起身来,行礼道:“微臣恭送陛下”。
皇帝走出不系舟,坐上肩舆,往御书房去了。
皇帝走远了,周将军身边的两位太监说:“周将军,陛下吩咐咱家送您出宫回府”。
周将军客气道:“有劳公公”。
走出不系舟,沿着太液池往前走,转弯绕过宁芳园,跟随两位太监走了许久,才到宫门,太监打了个千,说:“将军好走”。周将军点了点头,走出宫门。
回到周府,门房见周将军回家,高兴的跑进内堂,喊:“老爷,夫人,将军回来了”。
周老爷和夫人听闻儿子归来,激动的跑出堂屋,周将军走上前来,跪倒在地说:“儿子征战归来,拜见父亲母亲”。
两位老人声音略有颤抖的说:“孩子,快起来”。
周夫人双手颤抖的抚摸着周将军,激动的说:“好孩子,快叫娘看看,听说你与突厥打仗,身负重伤,娘担心的不得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怎么活”。说完呜呜痛哭。
周将军安慰母亲,说:“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哭什么,我又打了个胜仗,高兴的事,快别哭了”。
周夫人破涕为笑,说:“娘这是高兴,是高兴”。
周老爷说:“凌程,陛下差遣人送来金盆牡丹,说是赏你的,你可知道?”。
周将军点了点头,周夫人说:“前段时间,陛下召见你父亲入宫,商量你与长乐公主的婚事,如今可好,你平安归来,早些完婚,省的日后夜长梦多”。
周老爷说:“是啊,往后你就是驸马,咱们周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周将军听了有些心烦,说:“父亲、母亲,孩儿重伤初愈,有些乏了,想先休息,再与你们长谈”。
周夫人说:“哎呀,娘老糊涂了,忘了你重伤初愈,还让你站在院子你说话,孩子,快回房里歇着”。
周将军说:“孩儿告退”。
周将军走过长廊,绕过假山,来到自己的房间,一进房门,只看到墙上贴着红剪纸,鸳鸯图案,屏风后面,透过晕红的软烟罗帐,隐约能看清床上的喜被,他大喊一声:“来人”。
仆人阿润进来说:“将军有何吩咐?”。
周将军指着这红色的一切,说:“这是怎么回事?”。
阿润说:“将军,您要与公主结婚,这是老爷夫人让提前准备的,说是事务繁杂,怕到时候忙中出错,失了礼仪就不好了”。
周将军无奈的说:“哦”。又指着台子上的金盆牡丹说:“把它拿出去”。
阿润说:“呦,将军,这可不行,这牡丹是陛下赏你的,您让小的搬出去,传到陛下的耳朵里,还以为将军不喜欢呢”。
周将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不是我不喜欢花,而是花需要阳光,我只是想你拿出去晒太阳”。
阿润说:“下午太阳毒,若是晒蔫了,恐怕不好交代”。
周将军怒道:“出去,出去,都给我滚”。阿润害怕的溜出了房间。
周将军立刻下跪,说:“臣,臣素来仰慕三公主已久,陛下赐婚太过突然,以致臣家中还未准备婚事之礼,所以刚刚惶恐不安”。
皇帝笑看金盆牡丹,说:“这倒无妨,你出征后,朕与你父亲已商量过此事,想来你还没回府,府中一切已安排妥当,只等下月的良辰吉日”。
周将军觉得自己的心被什么物体砸碎了一般,一抽一抽的疼,原来,什么都安排好了,自己不过是最后一个被告知的人,他盯着金盆牡丹看,突然发现,那枝干上有明显被剪断的伤痕,被剪去的应该是另一朵牡丹花,皇帝此举,无非是提醒自己,只能钟情于长乐公主一人,若有别的女子出现,就如另一朵牡丹,被毫不留情的去处,周将军明白,与公主的婚事已经尘埃落定,自己只有接受。
周将军磕头谢恩:“臣谢陛下隆恩,今生今世一定对公主如掌上明珠,呵护有加,不负陛下今日所托”。
皇帝说:“嗯,起来吧”。
周将军说:“谢陛下”。
皇帝说:“怎么还叫朕陛下,是不是要改口了”。
周将军说:“谢父皇”。
皇帝说:“午膳时间到了,你留下陪朕一同用膳如何”。
周将军说:“陪父皇用膳,是臣分内之事”。
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王修杰,你过来”。王修杰来到皇帝身边,皇帝说:“今儿个午膳不在甘露殿用了,让尚食局将午膳送到太液池上的不系舟,再加一壶秋露白,朕要与周将军共饮同餐”。
王修杰说:“是,老奴这就去办”。说完退下。
皇帝又对周将军说:“天热,在殿内有些闷,不如在不系舟里用膳,湖风吹着,看着太液池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心情都好”。从宁芳园走出,又路过一片花海,牡丹朵朵盛开,可周将军并未觉得有多美,因为盛极而衰,总带着一丝凋零的气息。
走到宁芳园门口,皇帝对轿夫说:“都回去吧,太液池离宁芳园不远,朕走着去,也当散散心。不坐肩舆了”。
八位轿夫齐声回道:“是,陛下”。
周将军与皇帝一同走去太液池,一路湖光山色,看的人心醉神迷,走到太液池旁,酒香、菜香早已伴随着花香传来,连皇帝的步伐都快了许多。
走近了,才看出,不系舟由通体白色的巨石凿出,与湖边的石阶为一体,悬于湖面之上,又以木料造出船身和船顶,从窗户往外看,整个太液池的景色尽收眼底,水面随着湖风吹拂而上下波动,阵阵水浪拍打在石底,听着这水声,仿佛自己在浩渺江河上卧波前行。
皇帝说:“凌程,这就到了”。
周将军说:“陛下先请”。
皇帝走上石阶,进入不系舟,周将军随之而进舟内,不系舟里已经摆好桌椅,美味珍馐早已在桌上排列整齐,中间的一道雏鸽白菊汤还冒着热气,散发阵阵醇香,皇帝入座后,对周将军说:“你坐到朕身边来”。
周将军说:“是,陛下”。
皇帝指着其中的两盘菜说:“这道菜是凤尾群翅,旁边的是佛手金卷,你可得多吃点,出了宫可就吃不上了”。在皇帝的示意下,一旁的宫女夹一块放在周将军的碗里,周将军尝了一口,说:“真是鲜美多汁,香甜软糯,令人回味无穷”。
皇帝说:“哎,朕还记得你年幼时的模样,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你沙场征战好几回了”。
周将军说:“陛下觉得时间过得快,可是臣则不这么认为,臣少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所以想快些长大,能征战沙场,保卫国家安定”。
皇帝说:“年少志强,你父亲是历经三朝的大将,如今年事已高,见你年纪轻轻就能纵横沙场,一定很是欣慰”。
周将军说:“能保卫国土安宁,为陛下效力,让家父放心,是身为臣子和儿子的本分”。
皇帝端起酒杯,说:“来,与朕饮了这杯酒”。
周将军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周将军说:“午膳后微臣是否要去立政殿拜见皇后娘娘”。
皇帝略微叹了口气,说:“唉,不必了,近来皇后身子不好,不便见客”。
周将军关切道:“皇后娘娘凤体欠安,可要好好养着”。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伤感,又恢复了平静,说:“之前皇后小产,还伤心着呢”。
周将军说:“好好的怎么会小产,是饮食不周,还是失足所致?”。
皇帝说:“你不是外人,朕也不瞒着你了,皇后本已有两月身孕,在宫中安胎,饮食一直很注意,失足滑倒更不可能,太医也说胎气稳固,可就在一个月前的深夜,也不知怎么了,突然腹痛难忍,随后小产,大约能看出,是一个女婴,为此,皇后日夜痛哭”。
周将军说:“皇后作为孩子的生母,小产后承受丧子之痛,身心俱伤,陛下要多加安慰才是”。
皇帝说:“嗯,朕常去看她,还好,皇后嫡出的皇子已满三岁,健康活泼,对皇后也是个安慰”。
周将军说:“皇后娘娘福泽深厚,日后还会有子嗣,要是现在小月里哭伤了身子,以后可如何是好”。
皇帝说:“是啊,朕尽量劝慰她,但愿她能想明白,保重自己的身子”。
皇帝喝了口汤,又接着说:“午膳后回府渐渐你父亲吧,你出征在外,他牵挂你呢”。
周将军说:“是”。
皇帝说:“宁芳园的金盆牡丹,朕赏你了,已经命人将其抬到你的府上”。
周将军说:“谢陛下赏赐”。
皇帝说:“朕还有政务要处理,先回御书房了,明日早朝,你按时前来即可”。
周将军站起身来,行礼道:“微臣恭送陛下”。
皇帝走出不系舟,坐上肩舆,往御书房去了。
皇帝走远了,周将军身边的两位太监说:“周将军,陛下吩咐咱家送您出宫回府”。
周将军客气道:“有劳公公”。
走出不系舟,沿着太液池往前走,转弯绕过宁芳园,跟随两位太监走了许久,才到宫门,太监打了个千,说:“将军好走”。周将军点了点头,走出宫门。
回到周府,门房见周将军回家,高兴的跑进内堂,喊:“老爷,夫人,将军回来了”。
周老爷和夫人听闻儿子归来,激动的跑出堂屋,周将军走上前来,跪倒在地说:“儿子征战归来,拜见父亲母亲”。
两位老人声音略有颤抖的说:“孩子,快起来”。
周夫人双手颤抖的抚摸着周将军,激动的说:“好孩子,快叫娘看看,听说你与突厥打仗,身负重伤,娘担心的不得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怎么活”。说完呜呜痛哭。
周将军安慰母亲,说:“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哭什么,我又打了个胜仗,高兴的事,快别哭了”。
周夫人破涕为笑,说:“娘这是高兴,是高兴”。
周老爷说:“凌程,陛下差遣人送来金盆牡丹,说是赏你的,你可知道?”。
周将军点了点头,周夫人说:“前段时间,陛下召见你父亲入宫,商量你与长乐公主的婚事,如今可好,你平安归来,早些完婚,省的日后夜长梦多”。
周老爷说:“是啊,往后你就是驸马,咱们周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周将军听了有些心烦,说:“父亲、母亲,孩儿重伤初愈,有些乏了,想先休息,再与你们长谈”。
周夫人说:“哎呀,娘老糊涂了,忘了你重伤初愈,还让你站在院子你说话,孩子,快回房里歇着”。
周将军说:“孩儿告退”。
周将军走过长廊,绕过假山,来到自己的房间,一进房门,只看到墙上贴着红剪纸,鸳鸯图案,屏风后面,透过晕红的软烟罗帐,隐约能看清床上的喜被,他大喊一声:“来人”。
仆人阿润进来说:“将军有何吩咐?”。
周将军指着这红色的一切,说:“这是怎么回事?”。
阿润说:“将军,您要与公主结婚,这是老爷夫人让提前准备的,说是事务繁杂,怕到时候忙中出错,失了礼仪就不好了”。
周将军无奈的说:“哦”。又指着台子上的金盆牡丹说:“把它拿出去”。
阿润说:“呦,将军,这可不行,这牡丹是陛下赏你的,您让小的搬出去,传到陛下的耳朵里,还以为将军不喜欢呢”。
周将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不是我不喜欢花,而是花需要阳光,我只是想你拿出去晒太阳”。
阿润说:“下午太阳毒,若是晒蔫了,恐怕不好交代”。
周将军怒道:“出去,出去,都给我滚”。阿润害怕的溜出了房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