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26 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西海行省
- 1227 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问心
- 1228 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
- 1229 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迁都
- 1230 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登基为皇
- 1231 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京师
- 1232 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非洲起硝烟
- 1233 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民主与独裁
- 1234 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没有圣诞,只有春节
- 1235 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神武之治
- 1236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钓鱼
- 1237 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波澜不惊的清洗
- 1238 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冰雪消融,春播为上
- 1239 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蒙古西征
- 1240 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惊天大案
- 1241 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战略级武器装备
- 1242 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攻伐大周
- 1243 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腐朽的大周王朝
- 1244 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给我一个理由
- 1245 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大周末路
- 1246 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逝去
- 1247 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
- 1248 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秋后算账
- 1249 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灵
- 1250 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变(新年快乐!)
- 1251 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宫变
- 1252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 1253 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选择
- 1254 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定鼎东非
- 1255 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人事几番新
- 1256 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帝国战略
- 1257 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绞肉机计划
- 1258 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都输不起
- 1259 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大战起兮云飞扬
- 1260 第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点兵点将
- 1261 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要致富,先修路
- 1262 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羞煞老夫也!
- 1263 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谁比谁更疯狂
- 1264 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
- 1265 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惊天大八卦
- 1266 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榨干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 1267 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杀人
- 1268 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强裁军方案(二合一)
- 1269 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
- 1270 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谁胜谁负
- 1271 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
- 1272 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前路已断
- 1273 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吐蕃之战结束
- 1274 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 1275 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骑兵时代的余辉
- 1276 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骑兵不死,只是换新颜
- 1277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六国灭,四海一
- 1278 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屯垦戍边
- 1279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八大战区
- 1280 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地图归零
- 1281 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试炼之地曝光
- 1282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国
- 1283 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精神上支持你
- 1284 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拉姆战舰
- 1285 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赢了,也是输了!
- 1286 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统
- 1287 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国情咨文
- 1288 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撤销府衙
- 1289 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
- 1290 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暴力机构
- 1291 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帝国继承人
- 1292 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战开启
- 1293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战的幕后赢家
- 1294 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神秘来客
- 1295 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大夏利益至上
- 1296 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能源战略
- 1297 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算计全人类
- 1298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接收埃及王朝
- 1299 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西班牙
- 1300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自保为上
- 1301 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各怀鬼胎的首脑会议
- 1302 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贪婪是原罪
- 1303 第一千三百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1304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搅局者
- 1305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杰克的应对
- 1306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做傀儡
- 1307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杀手锏
- 1308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
- 1309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显威
- 1310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
- 1311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稳定压倒一切
- 1312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不辜负
- 1313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烟
- 1314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负起全球治理责任
- 1315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货币全球化
- 1316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启动暗雷,布局天竺
- 1317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第二个皇朝
- 1318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敌合作
- 1319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蒸汽朋克时代
- 1320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遣返
- 1321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最后一次系统更新
- 1322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根达亚大陆
- 1323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
- 1324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黄金战争
- 1325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烟再起,烽火连天
- 1326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缘格局
- 1327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真真假假
- 1328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欧洲剧变
- 1329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荡余波
- 1330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天竺大战开启
- 1331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风起天竺,谁是垂钓之人
- 1332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军的反常举动
- 1333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一场不起眼的风浪
- 1334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
- 1335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鱼吃小鱼
- 1336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年年有鱼
- 1337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前进基地
- 1338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阿育王,死!
- 1339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灵军
- 1340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类历史灰暗的一天
- 1341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谁将挺身而出?
- 1342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
- 1343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舍我其谁
- 1344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盖亚降临
- 1345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重生之秘
- 1346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母星
- 1347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波斯受难日
- 1348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欧洲一台戏
- 1349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夏帝朝(谢盟主“镜_雾”赏!)
- 1350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钢铎之殇
- 1351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银掉色
- 1352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波斯投降
- 1353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铁道兵
- 1354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约
- 1355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拓荒团队的雏形
- 1356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舰
- 1357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女蜗
- 1358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统亚洲
- 1359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
- 1360 完本感言
- 1361 新书《废土国度》已发布
- 1362 新书《带着地球去封神》已发布
- 1363 新书《网游之洪荒战纪》已发布
- 1364 新书《全球屠魔:开局成为幕后大佬》已发布
- 1365 偷偷发个新书动态,应该没人看到吧
- 1366 新书《天天撒币》百万字已肥,可以开宰了!!!
- 1367 领地架构
- 1368 领地架构2.0
- 1369 众筹名单,致谢!
- 1370 大夏军队架构2.0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钓鱼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钓鱼
“陛下,真要这样做吗?”
御书房内,姜尚很是为难,脸上露出疲态。
大臣们站出来反对,欧阳朔虽然意外,却也不慌,他首先找到的,正是内阁首辅姜尚,希望由姜尚出面,顶在前面,弹压这一波。
不是说欧阳朔没有担当,出了事就当缩头乌龟,让大臣冲锋在前。事实上,以欧阳朔在朝野的威望,完全可以将这场风波独自弹压下来。
可真那样做了,大臣们只会口服,心不服。
未来大夏最高法院在行使职权时,必然会遭到各方或明或暗的刁难,根本不能树立起司法权威来,此项改制甚至可能中途流产,变了模样。
这不是欧阳朔想要的。
而且欧阳朔作为帝王,如果跟大臣们直接对撕,互相辩论,那也太有失体统,真正高明的帝王手腕,本就是用大臣来对抗大臣,以此实现政治意图。
姜尚无疑是合适人选。
除了说姜尚作为内阁首辅、百家宗师,无论是在历史人才圈子,还是在大夏文官集团,都具有很高的威望,更重要还是,姜尚已经具现为智人。
即为智人,整个思想自然就大不同。
姜尚太了解,陛下为何要设立大夏最高法院,本人也是持支持态度的。可这一状况,那些没具现的大臣是不会了解的。
为了不引起游戏世界的震荡,盖亚规定,在将NPC具现之前,其他NPC是无法接触到现实世界信息的,更不用说,去了解星际移民这样的大环境。
误解,在所难免。
由此,姜尚就成了沟通陛下跟大臣的桥梁,也是调和剂。
这本就是宰相职权之一。
如果搁在其他时候,姜尚会很乐意接下这样的差事,以此扩大在官场的影响力,可此事实在非比寻常,动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蛋糕,压力如山岳。
即便是以姜尚之能,也有些扛不住。
欧阳朔听闻,春节期间,曾经有十几位大臣同时赶到姜尚府邸登门拜访,质问首辅大人为何同意设立大夏最高法院。
为此,互相之间还闹出很多不愉快。
如果不是还有张良、贾诩等一干被具现的大臣,从中斡旋,姜尚此时怕是已经站在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这是大夏集团内部,第一次出现这么大的分歧。
随着时间推移,此事的余波更是由京师,逐渐向地方行省扩散,在诸行省很是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大夏官场,都为之一颤。
整个过程,欧阳朔都稳坐钓鱼台,他正需要这样一次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这些大臣们,好好看一看,到底哪个值得具现,哪个思想顽固,不堪大任。
随着大夏一统华夏之势不可阻挡,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才,几乎被大夏一网打尽。
林子大了,自然就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春节期间的暗潮涌动,上至朝廷,下至郡县,悉数被山海卫密探记录下来,一一逞到欧阳朔案前。
在京师大员中,闹得最欢的就是民政署长裴蕴,正是在裴蕴的撮合下,才有了十几位大臣“逼宫”内阁首辅府邸一事。
说实话,这位裴阀巨头之一的表现,实在是让欧阳朔失望不已。连带着,欧阳朔对朝中门阀势力,也有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门阀,终究还是太在乎家族利益了。
而在地方,闹腾的就更厉害,尤其是那些新进归附大夏的官吏,就差跳出来骂娘了,他们不敢将矛头指向欧阳朔这位帝王,就拿姜尚这个靶子出气。
春节休沐期间,欧阳朔竟然接到六十余封对姜尚的弹劾奏章,气的欧阳朔压根痒痒,恨不得将这些家伙统统砍头。
最终,欧阳朔还是忍了下来。
欧阳朔要继续冷静观察下去,他知道,现在跳出来的,绝不是会全部,一定还有更多、更大的鱼,潜伏在水面之下。
欧阳朔需要的,就是耐心。
半个月的休沐,朝野上下,当真是热闹不已。
让欧阳朔比较欣慰的是,那些没被具现的大臣,也不全是反对之人,大致来说,那些支持,或者至少没反对设立大夏最高法院之人,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武将。
这也是最让欧阳朔欣慰的,整个过程中,欧阳朔甚至都没指示白起出面,整个武将集团集体失声,恪守职责,没有介入这一场大风波。
有如此军队,实乃大夏之福,欧阳朔之福。
欧阳朔一直恪守的军政分离,军队不得干涉政治的原则,在这次风波中经受住考验,结出了胜利果实。
第二类,就是皇朝旧臣。
以顾修文、周海辰为代表的原住民文官,以及以田文镜、范仲淹为首的早期文官,此番都无条件地支持朝廷的决意。
这也让欧阳朔很欣慰。
他们这么做,一则是对欧阳朔最忠心,是真正的嫡系;二则也是因为曾经跟在欧阳朔身边,受过欧阳朔的熏陶,思想比较开明。
第三类,就是真正的有志之士。
他们不仅不反对,甚至还坚定地支持朝廷,支持对皇权做出一定的限制,曾国藩、魏征、狄仁杰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最让欧阳朔意外,也最不意外的,就是内政大臣卫鞅,此番立场坚定支持朝廷设立大夏最高法院。
要知道,一旦大夏最高法院设立,影响最大的就是内政院了。
卫鞅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站在法治的角度,客观地评估此事,实在是让欧阳朔心中大慰,直感没看错人。
法家巨子,就是法家巨子。
…………
朝廷开衙之后,这一场风波还未平息。
欧阳朔却是不准备再等下去,这一次,他不仅要设立大夏最高法院,还要借此机会,对大夏官场来一次自上而下的清洗。
姜尚得知,为难不已。
见此,欧阳朔宽慰说道:“阁老,如果时间充裕,朕也不想行此霹雳手段,但是现在已经是盖亚七年了,时不我待啊。”
欧阳朔当然急。
未来短短三四年时间,大夏既要继续开疆拓土,粉碎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还要在抵达希望星球之前完成内部蜕变。
无论哪一件,都是棘手之事,能不急吗?!
“微臣明白!”姜尚感慨点头,知道陛下的难处,决然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调和这一场风波。”
“辛苦阁老了。”
望着姜尚满头银发,欧阳朔也满是感慨。
但凡是改革,就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要面临各种风浪跟挑战。
“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之福。”
欧阳朔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说道:“之前皇朝太顺风顺水了,也该革一革自己的命,否则的话,终究是个祸害。”
姜尚默然。
御书房内,姜尚很是为难,脸上露出疲态。
大臣们站出来反对,欧阳朔虽然意外,却也不慌,他首先找到的,正是内阁首辅姜尚,希望由姜尚出面,顶在前面,弹压这一波。
不是说欧阳朔没有担当,出了事就当缩头乌龟,让大臣冲锋在前。事实上,以欧阳朔在朝野的威望,完全可以将这场风波独自弹压下来。
可真那样做了,大臣们只会口服,心不服。
未来大夏最高法院在行使职权时,必然会遭到各方或明或暗的刁难,根本不能树立起司法权威来,此项改制甚至可能中途流产,变了模样。
这不是欧阳朔想要的。
而且欧阳朔作为帝王,如果跟大臣们直接对撕,互相辩论,那也太有失体统,真正高明的帝王手腕,本就是用大臣来对抗大臣,以此实现政治意图。
姜尚无疑是合适人选。
除了说姜尚作为内阁首辅、百家宗师,无论是在历史人才圈子,还是在大夏文官集团,都具有很高的威望,更重要还是,姜尚已经具现为智人。
即为智人,整个思想自然就大不同。
姜尚太了解,陛下为何要设立大夏最高法院,本人也是持支持态度的。可这一状况,那些没具现的大臣是不会了解的。
为了不引起游戏世界的震荡,盖亚规定,在将NPC具现之前,其他NPC是无法接触到现实世界信息的,更不用说,去了解星际移民这样的大环境。
误解,在所难免。
由此,姜尚就成了沟通陛下跟大臣的桥梁,也是调和剂。
这本就是宰相职权之一。
如果搁在其他时候,姜尚会很乐意接下这样的差事,以此扩大在官场的影响力,可此事实在非比寻常,动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蛋糕,压力如山岳。
即便是以姜尚之能,也有些扛不住。
欧阳朔听闻,春节期间,曾经有十几位大臣同时赶到姜尚府邸登门拜访,质问首辅大人为何同意设立大夏最高法院。
为此,互相之间还闹出很多不愉快。
如果不是还有张良、贾诩等一干被具现的大臣,从中斡旋,姜尚此时怕是已经站在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这是大夏集团内部,第一次出现这么大的分歧。
随着时间推移,此事的余波更是由京师,逐渐向地方行省扩散,在诸行省很是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大夏官场,都为之一颤。
整个过程,欧阳朔都稳坐钓鱼台,他正需要这样一次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这些大臣们,好好看一看,到底哪个值得具现,哪个思想顽固,不堪大任。
随着大夏一统华夏之势不可阻挡,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才,几乎被大夏一网打尽。
林子大了,自然就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春节期间的暗潮涌动,上至朝廷,下至郡县,悉数被山海卫密探记录下来,一一逞到欧阳朔案前。
在京师大员中,闹得最欢的就是民政署长裴蕴,正是在裴蕴的撮合下,才有了十几位大臣“逼宫”内阁首辅府邸一事。
说实话,这位裴阀巨头之一的表现,实在是让欧阳朔失望不已。连带着,欧阳朔对朝中门阀势力,也有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门阀,终究还是太在乎家族利益了。
而在地方,闹腾的就更厉害,尤其是那些新进归附大夏的官吏,就差跳出来骂娘了,他们不敢将矛头指向欧阳朔这位帝王,就拿姜尚这个靶子出气。
春节休沐期间,欧阳朔竟然接到六十余封对姜尚的弹劾奏章,气的欧阳朔压根痒痒,恨不得将这些家伙统统砍头。
最终,欧阳朔还是忍了下来。
欧阳朔要继续冷静观察下去,他知道,现在跳出来的,绝不是会全部,一定还有更多、更大的鱼,潜伏在水面之下。
欧阳朔需要的,就是耐心。
半个月的休沐,朝野上下,当真是热闹不已。
让欧阳朔比较欣慰的是,那些没被具现的大臣,也不全是反对之人,大致来说,那些支持,或者至少没反对设立大夏最高法院之人,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武将。
这也是最让欧阳朔欣慰的,整个过程中,欧阳朔甚至都没指示白起出面,整个武将集团集体失声,恪守职责,没有介入这一场大风波。
有如此军队,实乃大夏之福,欧阳朔之福。
欧阳朔一直恪守的军政分离,军队不得干涉政治的原则,在这次风波中经受住考验,结出了胜利果实。
第二类,就是皇朝旧臣。
以顾修文、周海辰为代表的原住民文官,以及以田文镜、范仲淹为首的早期文官,此番都无条件地支持朝廷的决意。
这也让欧阳朔很欣慰。
他们这么做,一则是对欧阳朔最忠心,是真正的嫡系;二则也是因为曾经跟在欧阳朔身边,受过欧阳朔的熏陶,思想比较开明。
第三类,就是真正的有志之士。
他们不仅不反对,甚至还坚定地支持朝廷,支持对皇权做出一定的限制,曾国藩、魏征、狄仁杰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最让欧阳朔意外,也最不意外的,就是内政大臣卫鞅,此番立场坚定支持朝廷设立大夏最高法院。
要知道,一旦大夏最高法院设立,影响最大的就是内政院了。
卫鞅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站在法治的角度,客观地评估此事,实在是让欧阳朔心中大慰,直感没看错人。
法家巨子,就是法家巨子。
…………
朝廷开衙之后,这一场风波还未平息。
欧阳朔却是不准备再等下去,这一次,他不仅要设立大夏最高法院,还要借此机会,对大夏官场来一次自上而下的清洗。
姜尚得知,为难不已。
见此,欧阳朔宽慰说道:“阁老,如果时间充裕,朕也不想行此霹雳手段,但是现在已经是盖亚七年了,时不我待啊。”
欧阳朔当然急。
未来短短三四年时间,大夏既要继续开疆拓土,粉碎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还要在抵达希望星球之前完成内部蜕变。
无论哪一件,都是棘手之事,能不急吗?!
“微臣明白!”姜尚感慨点头,知道陛下的难处,决然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调和这一场风波。”
“辛苦阁老了。”
望着姜尚满头银发,欧阳朔也满是感慨。
但凡是改革,就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要面临各种风浪跟挑战。
“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之福。”
欧阳朔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说道:“之前皇朝太顺风顺水了,也该革一革自己的命,否则的话,终究是个祸害。”
姜尚默然。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