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36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三)
- 537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四)
- 538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一)
- 539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二)
- 540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三)
- 541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四)
- 542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一)
- 543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二)
- 544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三)
- 545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四)
- 546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 547 第一章:前所未有(二)
- 548 第一章:前所未有(三)
- 549 第一章:前所未有(四)
- 550 第二章:兵戈再起(一)
- 551 第二章:兵戈再起(二)
- 552 第二章:兵戈再起(三)
- 553 第二章:兵戈再起(四)
- 554 第三章:主客之势(一)
- 555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 556 第三章:主客之势(三)
- 557 第三章:主客之势(四)
- 558 第四章:此伏彼起(一)
- 559 第四章:此伏彼起(二)
- 560 第四章:此伏彼起(三)
- 561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 562 第五章:四方云动(一)
- 563 第五章:四方云动(二)
- 564 第五章:四方云动(三)
- 565 第五章:四方云动(四)
- 566 第六章:纵横相间(一)
- 567 第六章:纵横相间(二)
- 568 第六章:纵横相间(三)
- 569 第六章:纵横相间(四)
- 570 第七章:新仇旧恨(一)
- 571 第七章:新仇旧恨(二)
- 572 第七章:新仇旧恨(三)
- 573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 574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 575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 576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 577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 578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 579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 580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 581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 582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 583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 584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 585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 586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 587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 588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 589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 590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 591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 592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 593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 594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 595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 596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 597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 598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 599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 600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 601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 602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 603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 604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 605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 606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 607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 608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 609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 610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 611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 612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 613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 614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 615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 616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 617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 618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 619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 620 九章:纵横交错(四)
- 621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 622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 623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 624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 625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 626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 627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 628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 629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 630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 631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 632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 633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 634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 635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 636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 637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 638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 639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 640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 641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 642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 643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 644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 645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 646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 647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 648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 649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 650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 651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 652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 653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 654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 655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 656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 657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 658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 659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 660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 661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 662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 663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 664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 665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 666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 667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 668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 669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 670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 671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 672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 673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 674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 675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 676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 677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 678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 679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 680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 681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 682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 683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 684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 685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 686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 687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 688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 689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 690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 691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 692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 693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 694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 695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 696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 697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 698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 699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 700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 701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 702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 703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 704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 705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 706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 707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 708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 709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此前,人民军对蒋、苏、英、日所保持的不败战绩已让国内外领略了民众党领导下的西北的强悍;而现在,声明服从民众党领导不久的护卫军竟在山东战场创造了歼敌近两个师团的战绩,这就不得不让人对民众党领导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护卫军在控制山东大部的同时,竟能出动十多万大军以重火力围歼济南一带的第10师团,这就更令人深思。
老蒋投入了70多万大军的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时间,却只给日军造成了4万多杀伤;中**队统计死伤则达到了30多万。而护卫军则在前后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仅成建制消灭的日本陆军就超过了4万,更重创了日军海、空两部!
两厢对比,再加上老蒋和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上措施失当,国内民众在对蒋记政fu失望的同时,益发看好民众党及其领导下的力量。而各方势力的头脑则盘算着护卫军占据山东大部后,对抗战形势所带来的影响。
得知护卫军在山东取得的战果后,逃到鲁西南曹县的韩复榘满是苦涩,后悔不迭:“能动用这么多兵力,还有如此多的重炮,这护卫军哪里是什么山贼?这分明是民众党早就在山东埋下的后手!唉……悔不当初啊!”
长嘘短叹后,韩复榘略一迟疑,却又问坐在一边愁眉不展的李树春:“荫轩,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同护卫军或者西北方面进行联合?”
李树春却苦笑道,“总司令,我们此前不告而退,算是把护卫军得罪到底了。先前他们在元旦通电里指责我方,并声称绝不与政fu方面有任何实质性接触,眼下又陈重兵于运河东岸,这联合一事恐怕行不通啊。”
“蒋某人要我去开封开会,可这丢失山东的责任却不好背。”韩复榘叹道,“为了我们第三集团军能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哪怕不能与护卫军重新联合,也要确保他们不过河西进才行。”
现在老蒋的队伍仍占据河南、江苏,位于韩部西、南两侧;日本人则占据黄河以北;而最让韩复榘头疼的护卫军则占据运河以东地区,并随时都有进占鲁西南的可能。韩复榘也知道自己此前做得太过,把护卫军得罪狠了,可眼下局势又让他不得不谋求与东边强邻之间的缓和。
“蒋某人心意难测,总司令还是不参加会议得好,实在不行,荫轩愿替总司令与会。”李树春劝阻完,又分析道,“至于东边的护卫军,有此前的芥蒂在,恐怕我部很难再与其进行联合,但争取其不过河西进,却还可一试。”
顿了下,李树春继续说道:“护卫军此番占了山东大部,这地方稳定上就能牵扯他们不少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他们还要防范黄河北面的日军第5师团和第109师团所部,以及沿海方向的日本海军,至少在今后半年内,护卫军是不会过河西进的。”
“那好,荫轩就过河与护卫军接触一下,看能不能达成协定。我去开封开会。”韩复榘挥手说道,“我们虽然丢了山东大部,却不是丢给日本人,谅他蒋某人不能奈何得了我!”
李树春吃了一惊,连忙劝道:“总司令,开封之行还是取消得好。万一蒋某人把您给扣押了,第三集团军可就群龙无首,只能任凭蒋某人宰割了!”
“蒋某人和李德邻都来电催我去商谈有关军务,李德邻还保证不会有问题,应该不会出事。”叹了口气后,韩复榘决定道,“山东出了这么大乱子,我要再不去开封,那等于给老蒋送上了查办我们的借口。去是一定要去的。万一我真被扣了,那第三集团军就由你来带!只要别象东北军那样被老蒋借刀杀人消耗掉,你带队投奔护卫军都成!”
李树春咧嘴苦笑道:“第三集团军只能由总司令指挥,我可不成!”
……
韩、李两人在商讨有关事物,而退缩到武汉的老蒋、撤到临汾的阎锡山、坐镇成都的刘湘,以及身在陕北的老毛也都从山东战局的变化中判断出护卫军与民众党早有联系,甚至护卫军就是民众党在山东的埋下的后手!
护卫军刚在元旦发布指责韩复榘部的声明,随后就与西北发布联合通电,更别提西北空军在1月初转场沂蒙,而沂蒙那边竟早就修好了能停降近两百架战机的大型机场!这要是早先没有接触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知道究竟是一回事,能做出应对则是另一回事。
阎锡山、刘湘偏居一隅,山西、四川的事务都有些忙不过来,对山东局势的发展,除了赞叹赵振中的手笔外,就是思量着加大与西北合作的力度,并无别个心思。
而老毛虽然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考虑,但在38年初之前,**除了派出少数外省干部进入山东外,也无力向山东做进一步扩张。在护卫军占据大半个山东后,思及民众党的有关政策,老毛也只能暂缓对山东的心思。不过,如何劝说刚回国不久的王明以及党内同志,却让老毛颇费思量。
至于老蒋,却为山东局势的变化忧心忡忡。
抗战前,老蒋的部队原本就因韩复榘的抵制没能介入到山东;抗战爆发后,老蒋又集中兵力进行淞沪会战,无暇顾及山东,而现在,唯一听从其命令的沈鸿烈和几千海军陆战队也成了护卫军的俘虏。面对山东的变局,特别是能歼灭日军地面部队并重创日本海空军的护卫军,老蒋也只能徒呼奈何。
日军没能过河继续南下,护卫军又顶在黄河南岸、运河以东地区,这对今后江淮一带的抗战极为有利,但对老蒋来说,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护卫军占据,山东都是实实在在地丢了!而对造成山东目前局面有直接责任的韩复榘,老蒋却又不能一杀了之。
虽然韩复榘此前不听老蒋和李宗仁的命令擅自撤退,可护卫军出山抗日却是韩的策划。而护卫军又确实歼灭了过河日军,保住了山东大部,单从抗战大局来说,老蒋就不能以抗战不利的借口来除掉韩复榘。至于韩复榘和护卫军之间的龌龊,那却是国内不同势力之间的纠葛,老蒋也不能因韩某人算计山贼而治他的罪。
思量来去,老蒋这口闷气可就有些郁结难出了。
护卫军的战果固然让国人振奋,让国内各方势力考量今后的行止,但真正让国内外震撼的还是民众党揭露的南京大屠杀真相,以及民众党因此所发布的把天皇列为头号战犯,“战场之上不受降”的通电。
南京大屠杀影象资料的公布,激发了国人仇日情绪,让日军和“杀人狂”、“恶魔”等名词划上了等号,使得日本政fu在国际上也名声扫地。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国际上常见的事例,战败国一方的首脑也常因此下台或流亡国外,但一国元首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就被宣布为战犯,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中、日两国开战至今,日本政fu并未对中国宣战,而作为中国中央政fu的蒋记当局也并未对日宣战,反而是中国境内作为反政fu武装力量存在的民众党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就对日宣战。现在,民众党又将日本天皇列为头号战犯,并声称要“追缉、公审、严惩”战犯,这可是开天辟地般的头一遭,开创了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先例!
战犯名单的出台,以及民众党所表明的不惜一切代价在华参与屠杀凶犯、公审并严惩包括天皇在内各级战犯的态度,让国内各界、国际列强都感受到了民众党那种义无返顾的决然!而这种决然在让众多国人热血沸腾的同时,却也使列强们惊愕不已。
天皇被列为头号战犯,首相等内阁成员以及在华日军首要人物充斥其中,这自然让日本上下叫嚣不已。加上侵华日军前后多次在人民军、护卫军面前遭受重挫,日军大本营紧急磋商,筹谋对策。
日本之外,英、美等国的重要人物也对中国民众党所发布的通电深切关注,并各有思量。
“东方这只沉睡的狮子要苏醒了!”罗斯福在白宫中得到民众党有关声明后暗自沉吟,“不知道那些小朋友们究竟能走多远,可惜国内的孤立主义太严重了……”
“日本人虽然在华遭受一定挫折,但获胜的却是可恶的民众党力量。这实在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在下院充当“后座议员”的丘吉尔则充满忧伤地感叹道,“帝国的力量正在衰弱,而我却无能为力……”
“这是**裸地极端民族主义!”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叼着烟斗下完定义后,又对一边的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说道,“中亚军区、西伯利亚军区驻蒙部队要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防范中国民众党武装力量。必要的时候,要采取积极防御措施!”
伏罗希洛夫长期和斯大林共事,自然明白所谓的积极防御是先发制人的代名词,便点头应道:“在重点放在西线的同时,国防委员会将根据您的指示对中亚、西伯利亚、蒙古等地的兵力部署重新调整!”
德国的希特勒和戈林则从护卫军的战果里再次看到了新式战机的威力,加大了对飞机制造业的投入。同时,希特勒专门将洛德召来,要求其到中国西北进行秘密接触,以期得到有关技术资料。
……
列强们对民众党的通电或愤慨、或忧虑、或暗中筹谋,而对国内外大多数华人来说,西北连番痛击日寇并将天皇列为头号战犯,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举!
“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才是我华夏应有气象!好!好!好!”身在兰芳的陈炯明在获悉民众党有关通电后,忍不住拍案叫好。
“确实痛快,一消胸中块垒啊!”陈其尤也笑着赞叹道,“赵振中竟在十多年前就在山东埋下伏笔,做的一篇好大文章啊!”
“十多年前他还未及弱冠,北伐也尚未开始,他一个少年竟能率众进入鲁中开创基业,这是何等样人!”李济深也忍不住感慨起来。
在民众党与护卫军于1月初发布联合声明后,经赵振中同意,身在西北的蔡廷锴就将有关护卫军的来龙去脉电告兰芳陈炯明等人。这也使陈炯明等人在心惊赵振中谋算的同时,益发看好民众党。
“民国十四年的时候,我兵败之后,退避香港。而赵振中则进入沂蒙。真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陈炯明感叹完后,又对在座的兰芳众位要员说道,“虽然我们在兰芳立国,可我们的根、我们的心都在国内。落叶归根,我们海外致公党人也要为国家的统一和崛起尽自己的心力!不过,蒋中正和汪兆铭等人不愿接纳我们这些所谓的‘叛逆’,那我们就全面与民众党进行合作!为我们华夏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陈炯明曾与赵振中详谈过,知道民众党无意于一党独裁,这也为致公党与民众党进行长远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从国内形势,特别是民众党实行的有关政策以及人民军、护卫军展现的战斗力来看,陈炯明也和众人分析过,将来国内很可能会是民众党的天下。此时,李济深等人面对陈炯明的提议,思量之后,便纷纷出声赞同。
与陈炯明等人不同,阎锡山在获悉西北通电,特别是和二战区一众干将观看了赵振中派人送来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象资料后,却思绪万千。
“虽远必诛,西北好大的气魄啊!”感慨完后,阎锡山又对面色难看的众人说道,“日本鬼子的禽兽行径诸位也都看到了。早先我将晋北、晋中民众转移到西北,有人说我是通敌。可若非如此,这三晋父老现在的境况恐怕比南京遭受日寇肆虐的民众好不了多少!虽然政见不同,可西北毕竟和我们是同一个祖宗!更别说,在我二战区对日作战时,曾得到西北大力帮助。只要西北今后不主动进攻,我阎某人是不会与其为敌的!”
……
此前,人民军对蒋、苏、英、日所保持的不败战绩已让国内外领略了民众党领导下的西北的强悍;而现在,声明服从民众党领导不久的护卫军竟在山东战场创造了歼敌近两个师团的战绩,这就不得不让人对民众党领导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护卫军在控制山东大部的同时,竟能出动十多万大军以重火力围歼济南一带的第10师团,这就更令人深思。
老蒋投入了70多万大军的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时间,却只给日军造成了4万多杀伤;中**队统计死伤则达到了30多万。而护卫军则在前后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仅成建制消灭的日本陆军就超过了4万,更重创了日军海、空两部!
两厢对比,再加上老蒋和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上措施失当,国内民众在对蒋记政fu失望的同时,益发看好民众党及其领导下的力量。而各方势力的头脑则盘算着护卫军占据山东大部后,对抗战形势所带来的影响。
得知护卫军在山东取得的战果后,逃到鲁西南曹县的韩复榘满是苦涩,后悔不迭:“能动用这么多兵力,还有如此多的重炮,这护卫军哪里是什么山贼?这分明是民众党早就在山东埋下的后手!唉……悔不当初啊!”
长嘘短叹后,韩复榘略一迟疑,却又问坐在一边愁眉不展的李树春:“荫轩,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同护卫军或者西北方面进行联合?”
李树春却苦笑道,“总司令,我们此前不告而退,算是把护卫军得罪到底了。先前他们在元旦通电里指责我方,并声称绝不与政fu方面有任何实质性接触,眼下又陈重兵于运河东岸,这联合一事恐怕行不通啊。”
“蒋某人要我去开封开会,可这丢失山东的责任却不好背。”韩复榘叹道,“为了我们第三集团军能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哪怕不能与护卫军重新联合,也要确保他们不过河西进才行。”
现在老蒋的队伍仍占据河南、江苏,位于韩部西、南两侧;日本人则占据黄河以北;而最让韩复榘头疼的护卫军则占据运河以东地区,并随时都有进占鲁西南的可能。韩复榘也知道自己此前做得太过,把护卫军得罪狠了,可眼下局势又让他不得不谋求与东边强邻之间的缓和。
“蒋某人心意难测,总司令还是不参加会议得好,实在不行,荫轩愿替总司令与会。”李树春劝阻完,又分析道,“至于东边的护卫军,有此前的芥蒂在,恐怕我部很难再与其进行联合,但争取其不过河西进,却还可一试。”
顿了下,李树春继续说道:“护卫军此番占了山东大部,这地方稳定上就能牵扯他们不少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他们还要防范黄河北面的日军第5师团和第109师团所部,以及沿海方向的日本海军,至少在今后半年内,护卫军是不会过河西进的。”
“那好,荫轩就过河与护卫军接触一下,看能不能达成协定。我去开封开会。”韩复榘挥手说道,“我们虽然丢了山东大部,却不是丢给日本人,谅他蒋某人不能奈何得了我!”
李树春吃了一惊,连忙劝道:“总司令,开封之行还是取消得好。万一蒋某人把您给扣押了,第三集团军可就群龙无首,只能任凭蒋某人宰割了!”
“蒋某人和李德邻都来电催我去商谈有关军务,李德邻还保证不会有问题,应该不会出事。”叹了口气后,韩复榘决定道,“山东出了这么大乱子,我要再不去开封,那等于给老蒋送上了查办我们的借口。去是一定要去的。万一我真被扣了,那第三集团军就由你来带!只要别象东北军那样被老蒋借刀杀人消耗掉,你带队投奔护卫军都成!”
李树春咧嘴苦笑道:“第三集团军只能由总司令指挥,我可不成!”
……
韩、李两人在商讨有关事物,而退缩到武汉的老蒋、撤到临汾的阎锡山、坐镇成都的刘湘,以及身在陕北的老毛也都从山东战局的变化中判断出护卫军与民众党早有联系,甚至护卫军就是民众党在山东的埋下的后手!
护卫军刚在元旦发布指责韩复榘部的声明,随后就与西北发布联合通电,更别提西北空军在1月初转场沂蒙,而沂蒙那边竟早就修好了能停降近两百架战机的大型机场!这要是早先没有接触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知道究竟是一回事,能做出应对则是另一回事。
阎锡山、刘湘偏居一隅,山西、四川的事务都有些忙不过来,对山东局势的发展,除了赞叹赵振中的手笔外,就是思量着加大与西北合作的力度,并无别个心思。
而老毛虽然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考虑,但在38年初之前,**除了派出少数外省干部进入山东外,也无力向山东做进一步扩张。在护卫军占据大半个山东后,思及民众党的有关政策,老毛也只能暂缓对山东的心思。不过,如何劝说刚回国不久的王明以及党内同志,却让老毛颇费思量。
至于老蒋,却为山东局势的变化忧心忡忡。
抗战前,老蒋的部队原本就因韩复榘的抵制没能介入到山东;抗战爆发后,老蒋又集中兵力进行淞沪会战,无暇顾及山东,而现在,唯一听从其命令的沈鸿烈和几千海军陆战队也成了护卫军的俘虏。面对山东的变局,特别是能歼灭日军地面部队并重创日本海空军的护卫军,老蒋也只能徒呼奈何。
日军没能过河继续南下,护卫军又顶在黄河南岸、运河以东地区,这对今后江淮一带的抗战极为有利,但对老蒋来说,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护卫军占据,山东都是实实在在地丢了!而对造成山东目前局面有直接责任的韩复榘,老蒋却又不能一杀了之。
虽然韩复榘此前不听老蒋和李宗仁的命令擅自撤退,可护卫军出山抗日却是韩的策划。而护卫军又确实歼灭了过河日军,保住了山东大部,单从抗战大局来说,老蒋就不能以抗战不利的借口来除掉韩复榘。至于韩复榘和护卫军之间的龌龊,那却是国内不同势力之间的纠葛,老蒋也不能因韩某人算计山贼而治他的罪。
思量来去,老蒋这口闷气可就有些郁结难出了。
护卫军的战果固然让国人振奋,让国内各方势力考量今后的行止,但真正让国内外震撼的还是民众党揭露的南京大屠杀真相,以及民众党因此所发布的把天皇列为头号战犯,“战场之上不受降”的通电。
南京大屠杀影象资料的公布,激发了国人仇日情绪,让日军和“杀人狂”、“恶魔”等名词划上了等号,使得日本政fu在国际上也名声扫地。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国际上常见的事例,战败国一方的首脑也常因此下台或流亡国外,但一国元首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就被宣布为战犯,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中、日两国开战至今,日本政fu并未对中国宣战,而作为中国中央政fu的蒋记当局也并未对日宣战,反而是中国境内作为反政fu武装力量存在的民众党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就对日宣战。现在,民众党又将日本天皇列为头号战犯,并声称要“追缉、公审、严惩”战犯,这可是开天辟地般的头一遭,开创了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先例!
战犯名单的出台,以及民众党所表明的不惜一切代价在华参与屠杀凶犯、公审并严惩包括天皇在内各级战犯的态度,让国内各界、国际列强都感受到了民众党那种义无返顾的决然!而这种决然在让众多国人热血沸腾的同时,却也使列强们惊愕不已。
天皇被列为头号战犯,首相等内阁成员以及在华日军首要人物充斥其中,这自然让日本上下叫嚣不已。加上侵华日军前后多次在人民军、护卫军面前遭受重挫,日军大本营紧急磋商,筹谋对策。
日本之外,英、美等国的重要人物也对中国民众党所发布的通电深切关注,并各有思量。
“东方这只沉睡的狮子要苏醒了!”罗斯福在白宫中得到民众党有关声明后暗自沉吟,“不知道那些小朋友们究竟能走多远,可惜国内的孤立主义太严重了……”
“日本人虽然在华遭受一定挫折,但获胜的却是可恶的民众党力量。这实在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在下院充当“后座议员”的丘吉尔则充满忧伤地感叹道,“帝国的力量正在衰弱,而我却无能为力……”
“这是**裸地极端民族主义!”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叼着烟斗下完定义后,又对一边的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说道,“中亚军区、西伯利亚军区驻蒙部队要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防范中国民众党武装力量。必要的时候,要采取积极防御措施!”
伏罗希洛夫长期和斯大林共事,自然明白所谓的积极防御是先发制人的代名词,便点头应道:“在重点放在西线的同时,国防委员会将根据您的指示对中亚、西伯利亚、蒙古等地的兵力部署重新调整!”
德国的希特勒和戈林则从护卫军的战果里再次看到了新式战机的威力,加大了对飞机制造业的投入。同时,希特勒专门将洛德召来,要求其到中国西北进行秘密接触,以期得到有关技术资料。
……
列强们对民众党的通电或愤慨、或忧虑、或暗中筹谋,而对国内外大多数华人来说,西北连番痛击日寇并将天皇列为头号战犯,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举!
“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才是我华夏应有气象!好!好!好!”身在兰芳的陈炯明在获悉民众党有关通电后,忍不住拍案叫好。
“确实痛快,一消胸中块垒啊!”陈其尤也笑着赞叹道,“赵振中竟在十多年前就在山东埋下伏笔,做的一篇好大文章啊!”
“十多年前他还未及弱冠,北伐也尚未开始,他一个少年竟能率众进入鲁中开创基业,这是何等样人!”李济深也忍不住感慨起来。
在民众党与护卫军于1月初发布联合声明后,经赵振中同意,身在西北的蔡廷锴就将有关护卫军的来龙去脉电告兰芳陈炯明等人。这也使陈炯明等人在心惊赵振中谋算的同时,益发看好民众党。
“民国十四年的时候,我兵败之后,退避香港。而赵振中则进入沂蒙。真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陈炯明感叹完后,又对在座的兰芳众位要员说道,“虽然我们在兰芳立国,可我们的根、我们的心都在国内。落叶归根,我们海外致公党人也要为国家的统一和崛起尽自己的心力!不过,蒋中正和汪兆铭等人不愿接纳我们这些所谓的‘叛逆’,那我们就全面与民众党进行合作!为我们华夏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陈炯明曾与赵振中详谈过,知道民众党无意于一党独裁,这也为致公党与民众党进行长远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从国内形势,特别是民众党实行的有关政策以及人民军、护卫军展现的战斗力来看,陈炯明也和众人分析过,将来国内很可能会是民众党的天下。此时,李济深等人面对陈炯明的提议,思量之后,便纷纷出声赞同。
与陈炯明等人不同,阎锡山在获悉西北通电,特别是和二战区一众干将观看了赵振中派人送来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象资料后,却思绪万千。
“虽远必诛,西北好大的气魄啊!”感慨完后,阎锡山又对面色难看的众人说道,“日本鬼子的禽兽行径诸位也都看到了。早先我将晋北、晋中民众转移到西北,有人说我是通敌。可若非如此,这三晋父老现在的境况恐怕比南京遭受日寇肆虐的民众好不了多少!虽然政见不同,可西北毕竟和我们是同一个祖宗!更别说,在我二战区对日作战时,曾得到西北大力帮助。只要西北今后不主动进攻,我阎某人是不会与其为敌的!”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