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5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四)
- 546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 547 第一章:前所未有(二)
- 548 第一章:前所未有(三)
- 549 第一章:前所未有(四)
- 550 第二章:兵戈再起(一)
- 551 第二章:兵戈再起(二)
- 552 第二章:兵戈再起(三)
- 553 第二章:兵戈再起(四)
- 554 第三章:主客之势(一)
- 555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 556 第三章:主客之势(三)
- 557 第三章:主客之势(四)
- 558 第四章:此伏彼起(一)
- 559 第四章:此伏彼起(二)
- 560 第四章:此伏彼起(三)
- 561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 562 第五章:四方云动(一)
- 563 第五章:四方云动(二)
- 564 第五章:四方云动(三)
- 565 第五章:四方云动(四)
- 566 第六章:纵横相间(一)
- 567 第六章:纵横相间(二)
- 568 第六章:纵横相间(三)
- 569 第六章:纵横相间(四)
- 570 第七章:新仇旧恨(一)
- 571 第七章:新仇旧恨(二)
- 572 第七章:新仇旧恨(三)
- 573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 574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 575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 576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 577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 578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 579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 580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 581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 582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 583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 584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 585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 586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 587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 588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 589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 590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 591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 592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 593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 594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 595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 596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 597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 598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 599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 600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 601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 602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 603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 604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 605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 606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 607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 608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 609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 610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 611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 612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 613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 614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 615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 616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 617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 618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 619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 620 九章:纵横交错(四)
- 621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 622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 623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 624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 625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 626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 627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 628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 629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 630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 631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 632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 633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 634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 635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 636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 637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 638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 639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 640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 641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 642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 643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 644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 645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 646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 647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 648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 649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 650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 651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 652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 653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 654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 655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 656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 657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 658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 659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 660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 661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 662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 663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 664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 665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 666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 667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 668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 669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 670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 671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 672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 673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 674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 675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 676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 677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 678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 679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 680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 681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 682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 683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 684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 685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 686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 687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 688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 689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 690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 691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 692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 693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 694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 695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 696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 697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 698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 699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 700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 701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 702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 703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 704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 705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 706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 707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 708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 709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2月5日早上5点前,绥远、晋北一带的天光还未放亮,除了个别地方的军营中透露着灯光外,整个山区和平原大都笼罩在黑暗之中。但5点一到,绥远、晋北的一些地方却响起了密集的炮声,而在炮声响起的地方,一团团炸起的火光却提前撕裂黑暗,把周遭映照得如同白昼!
“根据前方来电,除了第二路军负责的大同外,其他各路部队已分别在临河、包头、归绥、凉城、原平、崞县、代县、应县等地打响。开局还不错!”在榆林战区的指挥部里,周明远看过前方发来的电报后,兴致盎然地说道,“等天亮后,空军再一加入,我倒要看看莲沼蕃、后宫淳这两个老鬼子如何应对!杉山元的脸色想必也值得一看,可惜我们是欣赏不着了!”
“那个‘傻瓜元’恐怕是肝火大动,再加上一副苦瓜脸吧!”特意赶到榆林协助解决物资运输的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邹德贵笑道,“我们这回是虎口夺食,大赚特赚,杉山元初来乍到却大败亏输,脸色能好看那才见鬼了!”
聚集在指挥部的徐超远、洪飞、管承、翁照垣、朱榕等人闻言,也都乐了起来。
笑了一阵后,邹德贵却又奇怪道:“这第三、第四两路都打响了,第二路怎么没动静?从路程上看,偏关到归绥可比山阴到大同还要远不少啊!”
第三路军要沿途攻占右玉、凉城、卓子山、陶林等地,行进距离有两百五十多公里,现在却已拿下右渔并对凉城展开攻击;第四路军自偏关出发,现正攻击归绥,其间路程也有两百一十多公里。而第二路军要攻击的大同,距离人民军控制的山阴县北境只有七十多公里,即便考虑到山区穿插,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第三、第四两路距离远的却按时发起攻击,而第二路距离近的却滞后,这难免让刚到指挥部不久,不熟悉情况的邹德贵心中疑惑。
“第三路、第四路为了保证战役按时发起,提前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而大同周边,日军在左云、怀仁都有驻军,两地距离大同又近,第二路军就是想提前变通也行不通。只好将攻击大同的时间向后顺延了。”周明远将有关情况向邹德贵解释了几句。
由121师组成的第三路军,为了能尽快向北推进到大青山一带的陶林,已在3日晚上提前进占右玉。右玉距离大同有一百一十多公里,距离归绥有一百五十多公里,加上冬季严寒,人员往来稀少,提前一天解决这里的敌人并不会惊动其他地方的日军。
在特纵一个大队及121师属侦察营的协作下,解决右玉县城内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两个连的伪蒙军也并不费力。这样一来,就使121师在战役打响时有了可靠的前出阵地,执行向北穿插至陶林的任务也更有把握。
与121师的情况类似,第四路军122师也在3日晚向北前出,建立了前出阵地。
偏关到归绥有两百一十多公里,这段距离虽然不短,可若是乘汽车由晋绥间公路北上,也只需几个小时。但为了避免夜间行车过早惊动敌人,122师同样要采取步兵先行、机动车辆随后跟进的方式。
在不动用汽车的情况下,步兵要想一夜之间奔行两百多公里,这是无法实现的。而122师要想按时对归绥发起攻击,那只能提前向北推进。
经过仔细侦察、周密准备,122师于3日晚上悄然进占清水河县,并向北推进到和林格尔境内的三道营一带。这样一来,122师到归绥的路程便缩短成了三道营到归绥之间的七十多公里。这个距离,机动车辆顶多需要两小时,而步兵在马车的辅助下一夜急行军也能赶到。因此,122师4日晚并非从偏关北上,而是从三道营经和林格尔向归绥挺进。
“照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来看,除了应县、大同两处会费些手脚外,其他几处都问题不大。”听了周明远的解释,又了解了有关情况后,邹德贵断言道,“到今天入夜前,肯定有好消息传来!”
除了应县、大同两地日军多些,其他各处日军顶多是一个大队,包头、归绥还各有一个伪蒙军的骑兵师,而临河甚至没有日军只有伪蒙军。对比之下,人民军用于攻击各地的兵力,至少是敌人三倍以上!再加上远超敌人的轻重火力,一天之内取得战果并不稀奇。
“海澜他们赶到大同应该在中午前后,半天时间是解决不了大同敌军的。”周明远摇了摇头,又接着说道,“其他各地虽会有结果,但我们更要在意华北方面军的动向,看杉山元究竟会派来多少日军。若是时间来得及,不妨以大同为饵,再从援军身上打点主意。这节日尚未过去,小鬼子送上门的礼物我们可不能拒之门外!”
“阳高到大同的铁路尚未修复,加上我们有空中优势,小鬼子就是想快速增援也难以实现。这时间上应该是有保证的。”徐超远接口说道,“等继峰那边拿下应县,第一路军其他兵力也应该完成各自任务。如此一来,第一路军和第二路军完全可以在大同周边,与来援日军好好较量一番!”
“事情没那么简单。”一向精于算计的邹德贵却另有顾虑,摇头说道,“眼下这些小鬼子已是盘中的菜,可华北方面军却不能忽视。华北日军航空兵团实力已有所恢复,我们空军虽有优势,但在同日军航空兵交锋的同时,地面上难免就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况且,阳高以东的平绥铁路已被日军修复,而我们空军现在又不具备夜战能力。在明早之前,若是第二路军不能拿下大同,或者第一路军不能赶到大同,那么我军在大同可就要多费周折了。
有了这一昼夜的时间,日军援兵完全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在明天上午赶到大同附近。就看杉山元能调多少日军过来,看我们能不能比日军更快了!”
从北平到阳高只有三百二十多公里,哪怕白天因人民军空军对地轰炸而使日军无法顺利增兵,杉山元也完全可以利用夜间将日军援兵投送到阳高一带。而阳高到大同的距离不足六十公里,日军援兵在明天上午赶到大同并非虚话!
“若是天亮后,空军全部出动,轰炸阳高以东的平绥线,那能否使日军援兵迟滞上一段时间?”洪飞问道,“或者,我们集中力量轰炸大同日军,加快我军解决大同的速度?”
“我们空军出动,华北航空兵团现在一百多架战机也不会闲着。”邹德贵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虽然现在我们有六个飞行团,在数量上已超过华北日军现有战机,性能上更领先一大截,可要想解决小鬼子那些苍蝇,肯定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此一来,空军明天能对平绥铁路造成的破坏也将有限,对杉山元增兵的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天亮后对大同日军进行轰炸却是可行。这样也能减少第二路军攻击大同的难度。”
邹德贵充分显示了“邹掌柜”精打细算的本领,不过,他的分析却让在座众人感到压力,心情也各自有些沉重起来。
“先生以前说的没错,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敌人。”徐超远感叹道,“此前我还以为我军在此战中尽占优势,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看来,绥远、晋北的日军翻不起浪,杉山元那边可就有些不好说了。”
“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想干。杉山元那老鬼子也不可能把整个华北方面军用来对付我们。否则,晋南的阎锡山、平汉线上的程潜,以及海川他们,都不会放弃趁机向北扩张的机会。”周明远却另有见解,笑着说道,“杉山元要想保持日军现占区域的稳定,就不可能大举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如此一来,华北方面军能用来增援大同并与我军对决的,也就是几个新组建旅团,再加上从华中调过来的部分兵力,顶天也超不过三个师团!
而实际上,最让我们为难的不过是明天上午可能赶到的头一批援军。在我空军部队解决掉华北航空兵团后,阳高以东的铁路、公路将遭到我空军的全面轰炸,日军后续援兵的开进也将举步唯艰!
与此相反,我军各部在解决绥远、晋北各处日军后,却可方便的向大同开进。彼消我长之下,杉山元后续援军也就成了给我军送上门的猎物!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今天能围住大同并对日军予以重创,在明天能顶住日军援兵的三板斧,那此战的规模即便进一步扩大,却依然在我军掌控之中!”
周明远的分析让众人豁然开朗!邹德贵此前所说确实有道理,但他忽略了铁路运力有限,以及人民军空军在消灭华北航空兵团后对铁路运输的破坏、对日军援兵的打击和迟滞!哪怕杉山元真能抽调三个师团增援大同,也绝无法一夜之间运抵!
“算来算去,竟忘了铁路运力这茬了!”邹德贵拍拍脑门儿,自失地笑道,“这下可好,若是杉山元添油般的增兵晋北,那我们便可从容布置,给这老鬼子一个好看!”
在人民军空军的打击下,日军后续援军的开进速度肯定快不了!如此一来,若是战机把握得好,周明远此前所说的以大同为饵,歼灭日军援兵的设想也确有实现的可能。这也和赵振中、周明远战前所确定的“吸引两到三个师团”以减轻护卫军压力的目标相一致。
周明远等人在榆林战区指挥部里展望战局,胸有豪情。而刚被值班参谋叫醒,睡眼惺忪地赶到指挥部的莲沼蕃,在看过几份电报后,原有的睡意不翼而飞!
“包头告急!归绥告急!应县告急!代县、崞县也都告急!还有哪里不告急?!战术指导!战术指导!我们能有多少兵力去指导?!”莲沼蕃面如锅底,黑沉着脸朝早已在作战室里等候的兵团参谋长石本寅三、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混成第1旅团旅团长酒井镐次等人咆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支那人民军这次出动了多少兵力?情报机关为何就没有丝毫察觉?!”
兵团参谋长石本寅三看看众人都不吱声,只好硬着头皮回道:“阁下,此前已通过电报、电话向兵团辖区各地确认,除了以上告急的地方外,临河、原平、清水河、和林格尔、右玉、凉城等地失去联系,其他各地目前仍在我军掌握。
从各处告急电报、电话反映的情况看,支那人民军此次出动兵力不会低于六万,并带有许多重炮。若是失去联系的各地也发生不测的话,那敌人这次出动兵力很可能会在十万以上。
至于情报机关,我兵团情报机关尚未组建,而在此之前,驻绥远、晋北部队是从关东军或华北方面军获得有关战情通报的。”
“十万?!”一听这估计数字,莲沼蕃就懵了,眼睛瞪得虽大,却有些失神,对石本寅三后面的话也就没听进去。
莲沼蕃本身作战指挥能力并不出众,只是凭借在军中苦熬的资历以及同天皇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才在年近五十岁时被晋升为少将。其后虽曾出任过第9师团师团长一职,但这半年多的任职更多的是补充其任职经历而已,并未参与什么大的作战行动。
面对绥远、晋北现在急剧恶化的局面,莲沼蕃真有些慌了手脚,应变乏策。等他回过神来后,便转而向后宫淳问道:“后宫君,眼下局势堪忧,你有什么建议?”
在莲沼蕃想来,后宫淳在晋北的时间比较长,又曾和人民军交过手,加上晋北日军不但出自26师团,更是其一手布防,后宫淳怎么也应该有好主意才是。
不过,后宫淳却并不比莲沼蕃高明多少。莲沼蕃四十八岁时凭资历和天皇垂青晋升少将,而后宫淳则是在五十岁时凭苦熬资历和军中良好人缘晋升少将。这哥俩基本上都属于那种见识不错,理论也有,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眼高手低的类型。
被莲沼蕃问到时,后宫淳心里正暗自懊悔:“原本认为分兵多处是多占地盘的可行之举,但在人民军大军多路攻击下,各处已变成了筛子,根本就守不了几天。早知如此,那还不如把兵力抱团收缩在几个地点呢!”
听莲沼蕃点名,后宫淳更是喉咙发干,满嘴苦涩,还以为莲沼蕃要追究他此前兵力部署失当的责任。硬着头皮站起来后,后宫淳斟酌着说道:“阁下,支那人民军此番出动十万以上大军,重炮数量又多,帝**队分散各处,恐怕难以抵挡。而兵团在大同的兵力并不充裕,还要防范支那人民军的攻击,加上距离远近不同,也就无法对告急各处都予以战术指导。不若让崞县、代县的部队突围后向繁峙靠拢,繁峙的部队接应到后,再一起增援应县。而绥远境内的部队向归绥集中。兵团这边再派兵增援归绥,同时命怀仁的部队南下增援应县。另外,兵团这边也应将战况通报华北方面,并向杉山司令官求援。最好能让混成第2旅团早日归兵团指挥。”
不管怎样,后宫淳总算“挤”出了一番对策,而这些对策还多少让莲沼蕃感到“有道理”。人民军在绥远、晋北大举进攻,很可能也不会放过大同。而大同的总兵力才一万五千左右,自身安全能否确保都成问题,又有多少兵力可派出去?
正在莲沼蕃思忖间,酒井镐次却另有意见:“司令官,支那人民军有空中优势,绥远、晋北的帝**队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若是敌人空军出动,不但我军在各地的防守更为艰难,恐怕就是想在白日里突围、转进也无法实现。因此,各地告急部队必须固守到夜间才可突围!”
莲沼蕃虽然心中已有定见,却仍向自己的参谋长问道:“石本君,你认为呢?”
“应县那边我们必须派兵增援,而在解围之后,应县、繁峙也不能放弃。那是我们打通与晋南联系的前沿。”石本寅三补充道。
“那好吧,就命令代县、崞县的部队经繁峙增援应县;怀仁的部队也南下增援。其他各处告急部队,白日固守,夜间分别向归绥、大同方向转进。同时,将战况通报华北方面军杉山元司令官。”莲沼蕃综合几人意见后,来了个大杂烩。
小鬼子们想的是不错,但只是理论上想当然,实际上却不可行!日军若是有能力自各地突围、转进,那也不会无法抵挡人民军的攻势,叫苦连天了。
若是各地日军固守待援,或许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可一旦要想突围、转进,军心动摇不说,更正中人民军的下怀。此番人民军在晋北发动后,并非对一地发起攻击,而是同时攻击多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某处日军侥幸突围,可也会在随后的转进中再次落入人民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比如,原平镇的日军突围后,若想向代县靠拢,再经繁峙增援应县,先不说路途遥远日军能否及时赶到,仅攻击崞县、代县两处的人民军就是其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原平、崞县、代县只各有一个大队的日军,但人民军用于攻击这三处的,却是绝对优势兵力。在崞县、代县两地,人民军各出动了一个三千人编制的步兵团和一个装备12门105火炮的炮兵营。而在原平,为了阻击南面可能北上的第20师团,人民军出动了62师装甲汽车团、防空团、一个步兵团,及两个炮兵营。
在如此优势兵力、火力的打击下,日军想突围转进,无异于痴人说梦!甚至能否坚持到夜间,也是个大大的疑问!
!#
(去读读
2月5日早上5点前,绥远、晋北一带的天光还未放亮,除了个别地方的军营中透露着灯光外,整个山区和平原大都笼罩在黑暗之中。但5点一到,绥远、晋北的一些地方却响起了密集的炮声,而在炮声响起的地方,一团团炸起的火光却提前撕裂黑暗,把周遭映照得如同白昼!
“根据前方来电,除了第二路军负责的大同外,其他各路部队已分别在临河、包头、归绥、凉城、原平、崞县、代县、应县等地打响。开局还不错!”在榆林战区的指挥部里,周明远看过前方发来的电报后,兴致盎然地说道,“等天亮后,空军再一加入,我倒要看看莲沼蕃、后宫淳这两个老鬼子如何应对!杉山元的脸色想必也值得一看,可惜我们是欣赏不着了!”
“那个‘傻瓜元’恐怕是肝火大动,再加上一副苦瓜脸吧!”特意赶到榆林协助解决物资运输的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邹德贵笑道,“我们这回是虎口夺食,大赚特赚,杉山元初来乍到却大败亏输,脸色能好看那才见鬼了!”
聚集在指挥部的徐超远、洪飞、管承、翁照垣、朱榕等人闻言,也都乐了起来。
笑了一阵后,邹德贵却又奇怪道:“这第三、第四两路都打响了,第二路怎么没动静?从路程上看,偏关到归绥可比山阴到大同还要远不少啊!”
第三路军要沿途攻占右玉、凉城、卓子山、陶林等地,行进距离有两百五十多公里,现在却已拿下右渔并对凉城展开攻击;第四路军自偏关出发,现正攻击归绥,其间路程也有两百一十多公里。而第二路军要攻击的大同,距离人民军控制的山阴县北境只有七十多公里,即便考虑到山区穿插,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第三、第四两路距离远的却按时发起攻击,而第二路距离近的却滞后,这难免让刚到指挥部不久,不熟悉情况的邹德贵心中疑惑。
“第三路、第四路为了保证战役按时发起,提前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而大同周边,日军在左云、怀仁都有驻军,两地距离大同又近,第二路军就是想提前变通也行不通。只好将攻击大同的时间向后顺延了。”周明远将有关情况向邹德贵解释了几句。
由121师组成的第三路军,为了能尽快向北推进到大青山一带的陶林,已在3日晚上提前进占右玉。右玉距离大同有一百一十多公里,距离归绥有一百五十多公里,加上冬季严寒,人员往来稀少,提前一天解决这里的敌人并不会惊动其他地方的日军。
在特纵一个大队及121师属侦察营的协作下,解决右玉县城内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两个连的伪蒙军也并不费力。这样一来,就使121师在战役打响时有了可靠的前出阵地,执行向北穿插至陶林的任务也更有把握。
与121师的情况类似,第四路军122师也在3日晚向北前出,建立了前出阵地。
偏关到归绥有两百一十多公里,这段距离虽然不短,可若是乘汽车由晋绥间公路北上,也只需几个小时。但为了避免夜间行车过早惊动敌人,122师同样要采取步兵先行、机动车辆随后跟进的方式。
在不动用汽车的情况下,步兵要想一夜之间奔行两百多公里,这是无法实现的。而122师要想按时对归绥发起攻击,那只能提前向北推进。
经过仔细侦察、周密准备,122师于3日晚上悄然进占清水河县,并向北推进到和林格尔境内的三道营一带。这样一来,122师到归绥的路程便缩短成了三道营到归绥之间的七十多公里。这个距离,机动车辆顶多需要两小时,而步兵在马车的辅助下一夜急行军也能赶到。因此,122师4日晚并非从偏关北上,而是从三道营经和林格尔向归绥挺进。
“照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来看,除了应县、大同两处会费些手脚外,其他几处都问题不大。”听了周明远的解释,又了解了有关情况后,邹德贵断言道,“到今天入夜前,肯定有好消息传来!”
除了应县、大同两地日军多些,其他各处日军顶多是一个大队,包头、归绥还各有一个伪蒙军的骑兵师,而临河甚至没有日军只有伪蒙军。对比之下,人民军用于攻击各地的兵力,至少是敌人三倍以上!再加上远超敌人的轻重火力,一天之内取得战果并不稀奇。
“海澜他们赶到大同应该在中午前后,半天时间是解决不了大同敌军的。”周明远摇了摇头,又接着说道,“其他各地虽会有结果,但我们更要在意华北方面军的动向,看杉山元究竟会派来多少日军。若是时间来得及,不妨以大同为饵,再从援军身上打点主意。这节日尚未过去,小鬼子送上门的礼物我们可不能拒之门外!”
“阳高到大同的铁路尚未修复,加上我们有空中优势,小鬼子就是想快速增援也难以实现。这时间上应该是有保证的。”徐超远接口说道,“等继峰那边拿下应县,第一路军其他兵力也应该完成各自任务。如此一来,第一路军和第二路军完全可以在大同周边,与来援日军好好较量一番!”
“事情没那么简单。”一向精于算计的邹德贵却另有顾虑,摇头说道,“眼下这些小鬼子已是盘中的菜,可华北方面军却不能忽视。华北日军航空兵团实力已有所恢复,我们空军虽有优势,但在同日军航空兵交锋的同时,地面上难免就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况且,阳高以东的平绥铁路已被日军修复,而我们空军现在又不具备夜战能力。在明早之前,若是第二路军不能拿下大同,或者第一路军不能赶到大同,那么我军在大同可就要多费周折了。
有了这一昼夜的时间,日军援兵完全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在明天上午赶到大同附近。就看杉山元能调多少日军过来,看我们能不能比日军更快了!”
从北平到阳高只有三百二十多公里,哪怕白天因人民军空军对地轰炸而使日军无法顺利增兵,杉山元也完全可以利用夜间将日军援兵投送到阳高一带。而阳高到大同的距离不足六十公里,日军援兵在明天上午赶到大同并非虚话!
“若是天亮后,空军全部出动,轰炸阳高以东的平绥线,那能否使日军援兵迟滞上一段时间?”洪飞问道,“或者,我们集中力量轰炸大同日军,加快我军解决大同的速度?”
“我们空军出动,华北航空兵团现在一百多架战机也不会闲着。”邹德贵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虽然现在我们有六个飞行团,在数量上已超过华北日军现有战机,性能上更领先一大截,可要想解决小鬼子那些苍蝇,肯定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此一来,空军明天能对平绥铁路造成的破坏也将有限,对杉山元增兵的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天亮后对大同日军进行轰炸却是可行。这样也能减少第二路军攻击大同的难度。”
邹德贵充分显示了“邹掌柜”精打细算的本领,不过,他的分析却让在座众人感到压力,心情也各自有些沉重起来。
“先生以前说的没错,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敌人。”徐超远感叹道,“此前我还以为我军在此战中尽占优势,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看来,绥远、晋北的日军翻不起浪,杉山元那边可就有些不好说了。”
“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想干。杉山元那老鬼子也不可能把整个华北方面军用来对付我们。否则,晋南的阎锡山、平汉线上的程潜,以及海川他们,都不会放弃趁机向北扩张的机会。”周明远却另有见解,笑着说道,“杉山元要想保持日军现占区域的稳定,就不可能大举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如此一来,华北方面军能用来增援大同并与我军对决的,也就是几个新组建旅团,再加上从华中调过来的部分兵力,顶天也超不过三个师团!
而实际上,最让我们为难的不过是明天上午可能赶到的头一批援军。在我空军部队解决掉华北航空兵团后,阳高以东的铁路、公路将遭到我空军的全面轰炸,日军后续援兵的开进也将举步唯艰!
与此相反,我军各部在解决绥远、晋北各处日军后,却可方便的向大同开进。彼消我长之下,杉山元后续援军也就成了给我军送上门的猎物!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今天能围住大同并对日军予以重创,在明天能顶住日军援兵的三板斧,那此战的规模即便进一步扩大,却依然在我军掌控之中!”
周明远的分析让众人豁然开朗!邹德贵此前所说确实有道理,但他忽略了铁路运力有限,以及人民军空军在消灭华北航空兵团后对铁路运输的破坏、对日军援兵的打击和迟滞!哪怕杉山元真能抽调三个师团增援大同,也绝无法一夜之间运抵!
“算来算去,竟忘了铁路运力这茬了!”邹德贵拍拍脑门儿,自失地笑道,“这下可好,若是杉山元添油般的增兵晋北,那我们便可从容布置,给这老鬼子一个好看!”
在人民军空军的打击下,日军后续援军的开进速度肯定快不了!如此一来,若是战机把握得好,周明远此前所说的以大同为饵,歼灭日军援兵的设想也确有实现的可能。这也和赵振中、周明远战前所确定的“吸引两到三个师团”以减轻护卫军压力的目标相一致。
周明远等人在榆林战区指挥部里展望战局,胸有豪情。而刚被值班参谋叫醒,睡眼惺忪地赶到指挥部的莲沼蕃,在看过几份电报后,原有的睡意不翼而飞!
“包头告急!归绥告急!应县告急!代县、崞县也都告急!还有哪里不告急?!战术指导!战术指导!我们能有多少兵力去指导?!”莲沼蕃面如锅底,黑沉着脸朝早已在作战室里等候的兵团参谋长石本寅三、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混成第1旅团旅团长酒井镐次等人咆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支那人民军这次出动了多少兵力?情报机关为何就没有丝毫察觉?!”
兵团参谋长石本寅三看看众人都不吱声,只好硬着头皮回道:“阁下,此前已通过电报、电话向兵团辖区各地确认,除了以上告急的地方外,临河、原平、清水河、和林格尔、右玉、凉城等地失去联系,其他各地目前仍在我军掌握。
从各处告急电报、电话反映的情况看,支那人民军此次出动兵力不会低于六万,并带有许多重炮。若是失去联系的各地也发生不测的话,那敌人这次出动兵力很可能会在十万以上。
至于情报机关,我兵团情报机关尚未组建,而在此之前,驻绥远、晋北部队是从关东军或华北方面军获得有关战情通报的。”
“十万?!”一听这估计数字,莲沼蕃就懵了,眼睛瞪得虽大,却有些失神,对石本寅三后面的话也就没听进去。
莲沼蕃本身作战指挥能力并不出众,只是凭借在军中苦熬的资历以及同天皇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才在年近五十岁时被晋升为少将。其后虽曾出任过第9师团师团长一职,但这半年多的任职更多的是补充其任职经历而已,并未参与什么大的作战行动。
面对绥远、晋北现在急剧恶化的局面,莲沼蕃真有些慌了手脚,应变乏策。等他回过神来后,便转而向后宫淳问道:“后宫君,眼下局势堪忧,你有什么建议?”
在莲沼蕃想来,后宫淳在晋北的时间比较长,又曾和人民军交过手,加上晋北日军不但出自26师团,更是其一手布防,后宫淳怎么也应该有好主意才是。
不过,后宫淳却并不比莲沼蕃高明多少。莲沼蕃四十八岁时凭资历和天皇垂青晋升少将,而后宫淳则是在五十岁时凭苦熬资历和军中良好人缘晋升少将。这哥俩基本上都属于那种见识不错,理论也有,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眼高手低的类型。
被莲沼蕃问到时,后宫淳心里正暗自懊悔:“原本认为分兵多处是多占地盘的可行之举,但在人民军大军多路攻击下,各处已变成了筛子,根本就守不了几天。早知如此,那还不如把兵力抱团收缩在几个地点呢!”
听莲沼蕃点名,后宫淳更是喉咙发干,满嘴苦涩,还以为莲沼蕃要追究他此前兵力部署失当的责任。硬着头皮站起来后,后宫淳斟酌着说道:“阁下,支那人民军此番出动十万以上大军,重炮数量又多,帝**队分散各处,恐怕难以抵挡。而兵团在大同的兵力并不充裕,还要防范支那人民军的攻击,加上距离远近不同,也就无法对告急各处都予以战术指导。不若让崞县、代县的部队突围后向繁峙靠拢,繁峙的部队接应到后,再一起增援应县。而绥远境内的部队向归绥集中。兵团这边再派兵增援归绥,同时命怀仁的部队南下增援应县。另外,兵团这边也应将战况通报华北方面,并向杉山司令官求援。最好能让混成第2旅团早日归兵团指挥。”
不管怎样,后宫淳总算“挤”出了一番对策,而这些对策还多少让莲沼蕃感到“有道理”。人民军在绥远、晋北大举进攻,很可能也不会放过大同。而大同的总兵力才一万五千左右,自身安全能否确保都成问题,又有多少兵力可派出去?
正在莲沼蕃思忖间,酒井镐次却另有意见:“司令官,支那人民军有空中优势,绥远、晋北的帝**队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若是敌人空军出动,不但我军在各地的防守更为艰难,恐怕就是想在白日里突围、转进也无法实现。因此,各地告急部队必须固守到夜间才可突围!”
莲沼蕃虽然心中已有定见,却仍向自己的参谋长问道:“石本君,你认为呢?”
“应县那边我们必须派兵增援,而在解围之后,应县、繁峙也不能放弃。那是我们打通与晋南联系的前沿。”石本寅三补充道。
“那好吧,就命令代县、崞县的部队经繁峙增援应县;怀仁的部队也南下增援。其他各处告急部队,白日固守,夜间分别向归绥、大同方向转进。同时,将战况通报华北方面军杉山元司令官。”莲沼蕃综合几人意见后,来了个大杂烩。
小鬼子们想的是不错,但只是理论上想当然,实际上却不可行!日军若是有能力自各地突围、转进,那也不会无法抵挡人民军的攻势,叫苦连天了。
若是各地日军固守待援,或许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可一旦要想突围、转进,军心动摇不说,更正中人民军的下怀。此番人民军在晋北发动后,并非对一地发起攻击,而是同时攻击多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某处日军侥幸突围,可也会在随后的转进中再次落入人民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比如,原平镇的日军突围后,若想向代县靠拢,再经繁峙增援应县,先不说路途遥远日军能否及时赶到,仅攻击崞县、代县两处的人民军就是其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原平、崞县、代县只各有一个大队的日军,但人民军用于攻击这三处的,却是绝对优势兵力。在崞县、代县两地,人民军各出动了一个三千人编制的步兵团和一个装备12门105火炮的炮兵营。而在原平,为了阻击南面可能北上的第20师团,人民军出动了62师装甲汽车团、防空团、一个步兵团,及两个炮兵营。
在如此优势兵力、火力的打击下,日军想突围转进,无异于痴人说梦!甚至能否坚持到夜间,也是个大大的疑问!
!#
(去读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