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56 第753章:这下有好戏看了
- 757 第754章:亲,玩分晋吗?(第二更)
- 758 第755章:开弓没有回头箭!
- 759 第756章:未雨绸缪
- 760 第757章:听说过自治吗?
- 761 第758章:万事俱备,回国就分晋
- 762 第759章:起雄城,大事近
- 763 第760章:汉,银河也!
- 764 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
- 765 第762章:不可逆转了啊
- 766 第763章:侯爵?侯爵!
- 767 第764章:一帮大佬的齐聚
- 768 第765章:可算盼到这一天啦
- 769 第766章:到来的战国时代
- 770 第767章:崭新的历史篇章
- 771 第768章:奋进的周天子
- 772 第769章:必要的风险
- 773 第770章:汉氏子姓
- 774 第771章:汉家自有制度
- 775 第772章:礼崩乐坏了呀
- 776 第773章:巍巍长安
- 777 第774章:妄自尊大
- 778 第775章:稳住,不要浪!
- 779 第776章:太子带兵进京啦
- 780 第777章:天下局势的骤变
- 781 第778章:君臣和谐呀
- 782 第779章:孔丘出生啦
- 783 第780章:岂知有今日?
- 784 第781章:被提前的五国相王
- 785 第782章:带甲百万
- 786 第783章:从今以后各玩各的
- 787 第784章:汉国太子
- 788 第785章:好惨的一个人
- 789 第786章:诸侯汇聚
- 790 第787章:吴国可怜吗?
- 791 第788章:说是误会,信吗?
- 792 第789章:寡人命你们统统滚开
- 793 第790章:确认不是来搞笑的?
- 794 第791章:进位为王
- 795 第792章:远交近攻
- 796 第793章:维新之难
- 797 第794章:不混一,寡人死不瞑目
- 798 第795章:十年,需要十年!
- 799 第796章:匆匆三年
- 800 第797章:范使哭汉庭
- 801 第798章:给脸,特么不要脸!
- 802 第799章:公子被流放啦!
- 803 第800章:时不待我!
- 804 第801章:百家之医家问世
- 805 第802章:可为,可不为
- 806 第803章:经略巴蜀之始
- 807 第804章:函谷关前
- 808 第805章:结盟?那是不可能结盟的。
- 809 第806章:宇内混一,舍我其谁?
- 810 第807章:怎么才能坑到汉国?
- 811 第808章:范王匄,薨。
- 812 第809章:危若累卵
- 813 第810章:汉军威武
- 814 第811章:差距超乎想象
- 815 第812章:必有四晋归一雄心
- 816 第813章:各自的心怀鬼胎
- 817 第814章:这才是战国时代啊
- 818 第815章:汉国危矣!
- 819 第816章:不讲武德啊!
- 820 第817章: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 821 第818章:又一个退出历史舞台
- 822 第819章:都是无耻小人
- 823 第820章:大争之世,唯论强弱存亡
- 824 第821章:错综复杂的局面
- 825 第822章:大汉太子
- 826 第823章:急君父之所急
- 827 第824章:爷孙三代
- 828 第825章:痛失栋梁
- 829 第826章:一人死,多事生
- 830 第827章:三年后,东出!
- 831 第828章:汉王高义啊!
- 832 第829章:寡人真的太难了
- 833 第830章:该拿楚国怎么办?
- 834 第831章:匆匆数载
- 835 第832章:大汉的敌人们
- 836 第833章:因为他是吕政呀
- 837 第834章:公孙初领兵
- 838 第835章:大汉的好圣孙啊
- 839 第836章:父子谈心
- 840 第837章:君父太难当了!
- 841 第838章:举世瞩目
- 842 第839章:难兄难弟
- 843 第840章:殊死一搏!
- 844 第841章:汉王邀荀王会猎
- 845 第842章:不过日子了呀!
- 846 第843章:出征!出征!
- 847 第844章:风云变幻啊!
- 848 第845章:要当乌龟的中行吴
- 849 第846章:陈年往事
- 850 第847章:谁会赢呢?
- 851 第848章:王师东进中原日
- 852 第849章:大汉之强
- 853 第850章:不见血的交锋
- 854 第851章:用兵最高境界是什么?
- 855 第852章:汉王,你不讲武德!
- 856 第853章:四晋归一无可扭转
- 857 第854章:生如夏花,岂可无灿烂之日
- 858 第855章:尘埃落定
- 859 第856章:来到关键的历史时刻
- 860 第857章:果真是好儿子
- 861 第858章:布局将来
- 862 第859章:生前事,身后名
- 863 第860章:一些事在悄悄改变
- 864 第861章:爷、儿、孙
- 865 第862章:即将到来的尾声
- 866 第863章:传承有序(全书终)
- 867 后记①:未来可期
- 868 新书《我在春秋做贵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63章:侯爵?侯爵!
第763章:侯爵?侯爵!
在这三年间,阴氏并没有停止对外用兵,只是相对于集结十数万人的大动干戈,出兵讨伐乌氏、空同氏以及对伊洛之戎、陆浑戎的动作就有点小了。
乌氏就是那个乌氏,整个部族的人口约在四五万左右,栖息在泾水上游,也就是秦地的西北方向。
秦国以前跟乌氏的关系不错,双方在贸易上是秦人拿粮食和布匹跟乌氏换取马、牛、羊和皮革,后来关系则是迅速恶化了。
轮到阴氏控制秦国,出兵攻打乌氏变得更加频繁,一开始乌氏还会集结大军迎战,后来被折腾得不轻被迫向西迁徙,撞上一个叫空同氏的部族进行合流,一块抵抗来自阴氏的侵扰。
双方进行的大大小小战事有点难以统计,小规模的摩擦不算,合兵在万人以上的交战多达十三次。
阴氏既然已经把秦国灭掉和进行吞并,乌氏和空同氏也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吕武带着五万大军来到秦地,划出去两万两千五百士兵组成三个“师”,再抽调一万骑士,组成了讨伐乌氏的方面军,三年一再追击之下,逼迫乌氏和空同氏的残余逃向了黄河上游(现代靖远一带)。
义渠?这个部族早被打没了。
随着乌氏、空同氏和义渠消失或败逃,摆在阴氏眼前的只剩下“冀”那边的秦人残余。
当然,阴氏没有彻底解决乌氏和空同氏之前,不会主动讨伐“冀”周围的秦人。
那些秦人会不会主动集结大军要跟阴氏拼了?看他们有没有那股心气吧。
吕武所知道的是“冀”那边的秦人一日三惊,一再集结大军进行防范,东进的意图则是看不到。
事实上,阴氏一家就能解决掉秦国的精华部分,仅剩的“冀”周边秦人脑子不糊涂,怎么也知道干不过阴氏的。
“父上,出击‘冀’一役,儿愿统兵。”吕阳这是来请缨了。
吕武看着已经开始在蓄须的大儿子,讶异地看到吕去病这个半大小子也是一脸的意动。
有那么一件事情是吕武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他给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取名叫去病,纯粹就是幼儿时期看着不太好,想要讨一个好彩头而已,没想到吕去病对骑兵会那么痴迷。
“如此,便由你统兵。”吕武看向了吕去病,说道:“你随为父往‘魏’地。”
吕去病不是吕阳,家族地位决定家主说什么就是什么,再想跟着大哥一块出征,父亲已经拿了主意,只有接受的份。
在这一件事情上,吕武不会让其他子嗣去抢了吕阳应得的荣誉。
吕阳十四岁就到秦国,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来清洗秦国上下,只等阴氏解决了“冀”的秦人就算圆满,连吕武都没有去抢着收尾,哪里轮得到其他人。
这也是吕武有意让吕阳建立自己的威望,有足够的功劳来打底子,免得日后接班了无法制衡军方。
在秦地待了三年的吕武要回去了吗?并不是的。
一旦吕武回去,晋国空缺的卿位该补人了吧?再来就是山东有要搞联盟的趋势,以晋国的霸道肯定需要出兵,由哪个军团出征肯定是由吕武说了算。
阴氏独自打崩了秦国。
范氏捡了一个大便宜获得郑国,同时属于范氏的肉也被分割了大半。
轮到荀氏展现自己的实力了。
如果中行吴无力对抗山东诸侯,分晋极可能就没有荀氏的什么事,对于这点荀氏要有自知之明。
在前往“魏”地的半途,吕武碰上了要去秦地的韩无忌。
“天子言及必会思量。”韩无忌看上去消瘦了很多,精神看着却是神采奕奕。
吕武只知道韩无忌既然要找自己,必定是有了结果,什么天子思量极可能有,但最终处置绝对定了。
韩无忌见吕武不搭腔,有点尴尬地说道:“天子索财,亦需兵甲。”
这事听着有点操蛋。
不说晋国,就说吕武等人,一再血战是为了保卫周王室为正朔,立下功劳没有奖赏,反而要被勒索。
从这里也能看出周王室的衰弱纯属活该。
吕武简短地吐出一个字:“予。”
要财帛和武器、盔甲是吧?给!
今天周天子拿了多少,等某天诸侯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阴氏会让周王室连本带利吐出来。
韩无忌欲言又止了一小会,说道:“我家无甚雄心壮志,阿武所言之事……,美意或将辜负。”
什么事?吕武当然不会傻乎乎直接邀请韩氏一块分裂晋国,拐弯抹角地提到已故的韩厥对晋国有功劳,一旦周天子赏赐爵位的话,阴氏、范氏、荀氏、解氏应得,韩氏也能巴望一下。
没有明说,春秋人自己应该明白从周天子那里获得爵位是怎么回事。
以宗法来说,得到爵位也就等于获得分封,哪怕仅仅是子爵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了。
吕武无所谓地笑了笑,说道:“韩氏自决便是。”
行吧,韩氏要继续留在晋国,又或是找阴氏、范氏、荀氏投奔,自己拿主意呗。
只是,韩氏投靠范氏或荀氏的可能性极小,能直接跟吕武沟通也没有透露要投奔的意思。这么看,他们是想留在晋国。
韩无忌表情复杂地说道:“天子尚有一事,索取伊水、洛水之土。”
哈!?
周王室开疆辟土的方式,是从功臣那里勒索土地???
伊水在伊洛之戎。
洛水则是贯穿伊洛之戎和陆浑戎。
要是整条水系的话,周王室获得两条水系周边的土地,一下子怎么都能增加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周王室目前的疆域才多大?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四万平方公里,等于一下子增加了原本疆域的一半地盘。
吕武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笑眯眯说道:“自无不可。”
韩无忌很是意外。
范氏先邀请赵氏一块去找伊洛之戎的麻烦,过程中赵氏的表现极为拉胯,间接导致了范氏瞧不起赵氏,后面搞出了范氏强要“温”地的事件。
为了获得土地范氏表现得那么横,周天子索要的土地可不止是阴氏嘴里的肉,一大片是范氏盯上的。
周天子现在要人没人,要钱……也许有一点,问题是只光有钱有个蛋用。
吕武心想:“我要修建伊阙关需要灭掉毛国,正好找不到借口呢。”
七八年的时间之内,阴氏喂了周天子多少财帛,看起来是个塞不饱的无底洞啊?
还是说,阴氏的大方让周天子认为可以索求无度?
现在阴氏可以让周天子先爽一爽,除非周天子能够在一二十年内重新崛起,要不然今日表现越是贪婪,后面遭的罪肯定越惨。
那个毛国是周王室的公卿之国,跟单国一样是上不得台面的国家。
有了周天子的无理索贿,阴氏和范氏又有了联合的理由之一,立国的前期不怕没有共同目标啦。
韩无忌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呐呐地说道:“如此,天子有言在先,阴氏、范氏可得侯爵,只待你二人往‘洛邑’便可授封。”
尽管早就料到事成了,得到答案的吕武还是控制不住兴奋得攥紧拳头。
吕武尽力让自己看上去平淡一些,说道:“荀吴亦有大功。”
韩无忌说道:“荀吴被封伯爵。”
哦,有爵位是吧?那就好。
吕武才不管中行吴获得什么爵位,得到周天子的背书,能够建立诸侯国就算成功。
韩无忌又说道:“解朔、彘裘皆得子爵。”
什么!?
彘裘也得到了立国的资格?
周天子是在谋算范氏咯???
有那么一件事情,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吕武需要解朔到秦国当执政,后面阴氏吞并了秦国,没有了秦国也就不存在什么秦执政,一下子让解朔有些懵逼。
吕武很是感概地说道:“周早有图谋晋之举动。如今楚去王号,天子如此待晋,非我等为人臣子可阻啊。”
真不要脸。
只是吧,讲道理好几代周天子早就想弄垮晋国了,可算是让现任那位周天子逮住机会。
韩无忌要说点什么。
吕武接着说道:“天子赐,何敢辞。我有大功,不受封赏,天下人何以信服天子。”
人家姜尚(姜子牙)六十岁出山,辅佐西周取代了殷商,有功劳得了分封。
吕武四十岁的年纪干成了晋国几代人没干成的事情,对周王室也是有大功劳的。
一样都是社稷之功,获得奖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要说受害者,让晋君姬彪去找周天子讲道理去呀。
然后,吕武是获得周天子封赏,有了自行立国的资格,阴氏的封邑改换城头旗帜,地盘不再属于晋国,于情应有之意,于理则是有点问题,黑锅肯定是拿了好处的周天子去背的咯。
所以吧,吕武的确是干了分割晋国疆土,乱臣贼子则是没有的事。
晋国只是一个分封国,晋君姬彪是周天子封的侯爵,关系一天没被切断,晋国在法统上还是受制于周王室。
现在是周天子给晋国分家,不是阴氏、范氏、荀氏或哪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或家族去搞分裂。这一点的认知必须要讲明白的!
而周王室早就想整垮晋国,扶持其他的诸侯,能从晋国内部进行瓦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并且还能获得伊水和洛水的土地,当代的周天子也算是有了开疆拓土的大功劳,薨逝了去地下也能向祖宗解释了。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受害者只有晋国公室以及公族,其余有立国资格的阴氏、范氏、荀氏、解氏、彘氏,包括其余的诸侯,甚至还有楚国,无一不是受益者呀!
乌氏就是那个乌氏,整个部族的人口约在四五万左右,栖息在泾水上游,也就是秦地的西北方向。
秦国以前跟乌氏的关系不错,双方在贸易上是秦人拿粮食和布匹跟乌氏换取马、牛、羊和皮革,后来关系则是迅速恶化了。
轮到阴氏控制秦国,出兵攻打乌氏变得更加频繁,一开始乌氏还会集结大军迎战,后来被折腾得不轻被迫向西迁徙,撞上一个叫空同氏的部族进行合流,一块抵抗来自阴氏的侵扰。
双方进行的大大小小战事有点难以统计,小规模的摩擦不算,合兵在万人以上的交战多达十三次。
阴氏既然已经把秦国灭掉和进行吞并,乌氏和空同氏也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吕武带着五万大军来到秦地,划出去两万两千五百士兵组成三个“师”,再抽调一万骑士,组成了讨伐乌氏的方面军,三年一再追击之下,逼迫乌氏和空同氏的残余逃向了黄河上游(现代靖远一带)。
义渠?这个部族早被打没了。
随着乌氏、空同氏和义渠消失或败逃,摆在阴氏眼前的只剩下“冀”那边的秦人残余。
当然,阴氏没有彻底解决乌氏和空同氏之前,不会主动讨伐“冀”周围的秦人。
那些秦人会不会主动集结大军要跟阴氏拼了?看他们有没有那股心气吧。
吕武所知道的是“冀”那边的秦人一日三惊,一再集结大军进行防范,东进的意图则是看不到。
事实上,阴氏一家就能解决掉秦国的精华部分,仅剩的“冀”周边秦人脑子不糊涂,怎么也知道干不过阴氏的。
“父上,出击‘冀’一役,儿愿统兵。”吕阳这是来请缨了。
吕武看着已经开始在蓄须的大儿子,讶异地看到吕去病这个半大小子也是一脸的意动。
有那么一件事情是吕武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他给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取名叫去病,纯粹就是幼儿时期看着不太好,想要讨一个好彩头而已,没想到吕去病对骑兵会那么痴迷。
“如此,便由你统兵。”吕武看向了吕去病,说道:“你随为父往‘魏’地。”
吕去病不是吕阳,家族地位决定家主说什么就是什么,再想跟着大哥一块出征,父亲已经拿了主意,只有接受的份。
在这一件事情上,吕武不会让其他子嗣去抢了吕阳应得的荣誉。
吕阳十四岁就到秦国,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来清洗秦国上下,只等阴氏解决了“冀”的秦人就算圆满,连吕武都没有去抢着收尾,哪里轮得到其他人。
这也是吕武有意让吕阳建立自己的威望,有足够的功劳来打底子,免得日后接班了无法制衡军方。
在秦地待了三年的吕武要回去了吗?并不是的。
一旦吕武回去,晋国空缺的卿位该补人了吧?再来就是山东有要搞联盟的趋势,以晋国的霸道肯定需要出兵,由哪个军团出征肯定是由吕武说了算。
阴氏独自打崩了秦国。
范氏捡了一个大便宜获得郑国,同时属于范氏的肉也被分割了大半。
轮到荀氏展现自己的实力了。
如果中行吴无力对抗山东诸侯,分晋极可能就没有荀氏的什么事,对于这点荀氏要有自知之明。
在前往“魏”地的半途,吕武碰上了要去秦地的韩无忌。
“天子言及必会思量。”韩无忌看上去消瘦了很多,精神看着却是神采奕奕。
吕武只知道韩无忌既然要找自己,必定是有了结果,什么天子思量极可能有,但最终处置绝对定了。
韩无忌见吕武不搭腔,有点尴尬地说道:“天子索财,亦需兵甲。”
这事听着有点操蛋。
不说晋国,就说吕武等人,一再血战是为了保卫周王室为正朔,立下功劳没有奖赏,反而要被勒索。
从这里也能看出周王室的衰弱纯属活该。
吕武简短地吐出一个字:“予。”
要财帛和武器、盔甲是吧?给!
今天周天子拿了多少,等某天诸侯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阴氏会让周王室连本带利吐出来。
韩无忌欲言又止了一小会,说道:“我家无甚雄心壮志,阿武所言之事……,美意或将辜负。”
什么事?吕武当然不会傻乎乎直接邀请韩氏一块分裂晋国,拐弯抹角地提到已故的韩厥对晋国有功劳,一旦周天子赏赐爵位的话,阴氏、范氏、荀氏、解氏应得,韩氏也能巴望一下。
没有明说,春秋人自己应该明白从周天子那里获得爵位是怎么回事。
以宗法来说,得到爵位也就等于获得分封,哪怕仅仅是子爵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了。
吕武无所谓地笑了笑,说道:“韩氏自决便是。”
行吧,韩氏要继续留在晋国,又或是找阴氏、范氏、荀氏投奔,自己拿主意呗。
只是,韩氏投靠范氏或荀氏的可能性极小,能直接跟吕武沟通也没有透露要投奔的意思。这么看,他们是想留在晋国。
韩无忌表情复杂地说道:“天子尚有一事,索取伊水、洛水之土。”
哈!?
周王室开疆辟土的方式,是从功臣那里勒索土地???
伊水在伊洛之戎。
洛水则是贯穿伊洛之戎和陆浑戎。
要是整条水系的话,周王室获得两条水系周边的土地,一下子怎么都能增加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周王室目前的疆域才多大?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四万平方公里,等于一下子增加了原本疆域的一半地盘。
吕武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笑眯眯说道:“自无不可。”
韩无忌很是意外。
范氏先邀请赵氏一块去找伊洛之戎的麻烦,过程中赵氏的表现极为拉胯,间接导致了范氏瞧不起赵氏,后面搞出了范氏强要“温”地的事件。
为了获得土地范氏表现得那么横,周天子索要的土地可不止是阴氏嘴里的肉,一大片是范氏盯上的。
周天子现在要人没人,要钱……也许有一点,问题是只光有钱有个蛋用。
吕武心想:“我要修建伊阙关需要灭掉毛国,正好找不到借口呢。”
七八年的时间之内,阴氏喂了周天子多少财帛,看起来是个塞不饱的无底洞啊?
还是说,阴氏的大方让周天子认为可以索求无度?
现在阴氏可以让周天子先爽一爽,除非周天子能够在一二十年内重新崛起,要不然今日表现越是贪婪,后面遭的罪肯定越惨。
那个毛国是周王室的公卿之国,跟单国一样是上不得台面的国家。
有了周天子的无理索贿,阴氏和范氏又有了联合的理由之一,立国的前期不怕没有共同目标啦。
韩无忌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呐呐地说道:“如此,天子有言在先,阴氏、范氏可得侯爵,只待你二人往‘洛邑’便可授封。”
尽管早就料到事成了,得到答案的吕武还是控制不住兴奋得攥紧拳头。
吕武尽力让自己看上去平淡一些,说道:“荀吴亦有大功。”
韩无忌说道:“荀吴被封伯爵。”
哦,有爵位是吧?那就好。
吕武才不管中行吴获得什么爵位,得到周天子的背书,能够建立诸侯国就算成功。
韩无忌又说道:“解朔、彘裘皆得子爵。”
什么!?
彘裘也得到了立国的资格?
周天子是在谋算范氏咯???
有那么一件事情,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吕武需要解朔到秦国当执政,后面阴氏吞并了秦国,没有了秦国也就不存在什么秦执政,一下子让解朔有些懵逼。
吕武很是感概地说道:“周早有图谋晋之举动。如今楚去王号,天子如此待晋,非我等为人臣子可阻啊。”
真不要脸。
只是吧,讲道理好几代周天子早就想弄垮晋国了,可算是让现任那位周天子逮住机会。
韩无忌要说点什么。
吕武接着说道:“天子赐,何敢辞。我有大功,不受封赏,天下人何以信服天子。”
人家姜尚(姜子牙)六十岁出山,辅佐西周取代了殷商,有功劳得了分封。
吕武四十岁的年纪干成了晋国几代人没干成的事情,对周王室也是有大功劳的。
一样都是社稷之功,获得奖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要说受害者,让晋君姬彪去找周天子讲道理去呀。
然后,吕武是获得周天子封赏,有了自行立国的资格,阴氏的封邑改换城头旗帜,地盘不再属于晋国,于情应有之意,于理则是有点问题,黑锅肯定是拿了好处的周天子去背的咯。
所以吧,吕武的确是干了分割晋国疆土,乱臣贼子则是没有的事。
晋国只是一个分封国,晋君姬彪是周天子封的侯爵,关系一天没被切断,晋国在法统上还是受制于周王室。
现在是周天子给晋国分家,不是阴氏、范氏、荀氏或哪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或家族去搞分裂。这一点的认知必须要讲明白的!
而周王室早就想整垮晋国,扶持其他的诸侯,能从晋国内部进行瓦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并且还能获得伊水和洛水的土地,当代的周天子也算是有了开疆拓土的大功劳,薨逝了去地下也能向祖宗解释了。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受害者只有晋国公室以及公族,其余有立国资格的阴氏、范氏、荀氏、解氏、彘氏,包括其余的诸侯,甚至还有楚国,无一不是受益者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