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87 6.天下推新制
- 1188 7.淮海江东省
- 1189 8.桑田织锦坊
- 1190 9.筑紫太宰帅
- 1191 10.大唐船来航
- 1192 11.难波宫商谈
- 1193 12.东瀛狗血史
- 1194 13.扶桑亦阋墙
- 1195 14.太宰府密航
- 1196 14.弓福据莞岛
- 1197 16.巡狩人主责
- 1198 17.君臣齐声哭
- 1199 18.灵虚灵宝师
- 1200 19.黄帛书天降
- 1201 20.文杰竞上表
- 1202 1.盛世仿再临
- 1203 2.太子拒登封
- 1204 3.五星避明日
- 1205 4.灞桥焚椑车
- 1206 5.陛下忽狂奔
- 1207 6.封禅大功成
- 1208 7.陆九迁都议
- 1209 8.高三为门神
- 1210 9.万象初更新
- 1211 10.少阳院劝进
- 1212 11.郡王呼阿叔
- 1213 12.千秋又万代
- 1214 13.曲江闻内禅
- 1215 14.无忝祖宗命
- 1216 15.噬脐之悔恨
- 1217 16.独目落眼泪
- 1218 17.范希朝入京
- 1219 18.三川望已失
- 1220 19.谎言如冬雨
- 1221 20.罢废宫市使
- 1222 1.厘革神威军
- 1223 2.两仪父与子
- 1224 3.李纯读左传
- 1225 4.郑絪论方镇
- 1226 5.上皇三失误
- 1227 6.韦皋思不得
- 1228 7.银尺画地绝
- 1229 8.淄青献三州
- 1230 9.问计邢曹俊
- 1231 10.李师古翻悔
- 1232 11.最终负约定
- 1233 12.太上皇吃橘
- 1234 13.青鸟已宵逝
- 1235 14.五年大计画
- 1236 15.洛阳明巨万
- 1237 16.刘驼驼立功
- 1238 17.善良剑出鞘
- 1239 18.董混成脱逃
- 1240 19.义武军公案
- 1241 20.王武俊无忧
- 1242 1.宣武敢死队
- 1243 2.万炮击汴州
- 1244 3.纳妾私箧钱
- 1245 4.昼夜攻不休
- 1246 5.宣牙求自新
- 1247 6.琵琶沟尽赤
- 1248 7.讨高岳檄文
- 1249 8.邢老又中风
- 1250 9.太师为妙客
- 1251 10.王武俊北撤
- 1252 11.魏博口岸开
- 1253 12.辱于小儿辈
- 1254 13.刘悟遽反正
- 1255 14.平卢军倒戈
- 1256 15.胡惟堪夺质
- 1257 16.一日得三美
- 1258 17.指画行省界
- 1259 18.新建武康军
- 1260 19.高宫师迫城
- 1261 20.刘悟丧部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6.巡狩人主责
16.巡狩人主责
待到追及高岳后,韩愈有意与他相差一个马头,以示崇敬。
“退之这次去京师,就是你们‘韩门’扬名时,得好好地通过文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申大道啊!”高岳勉励他说。
“是也,张文昌(籍)、孟东野(郊)可都在京师等着我呢!”
“你此后如在京师,发挥的效用比在扬州更大。”
“卫国公的心意是?”
高岳微笑起来:“如继续让你为淮海行省衙司员外郎,怕是又会庶务缠身让你不乐,想要著书立说,不妨在尚书省内为员外郎更好。”
韩愈真的是受宠若惊,急忙表示感谢。
桑林青青,一行队伍出了锦绣坊后,开始沿山阳渎向楚州而去。
虽然可以从庐州的卫公渠走,但高岳还是选择漕运旧路,他的目标就是希冀得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和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的呼应。
果然张建封也领五百“黄头武宁军兵”(武宁军头顶黄色帽子)出泗水尾随高岳,而董晋则领五百宣武军于宋州,对高岳相迎。
高岳与董晋相见,颇是寒暄了番,接着两人达成共识:高岳对董晋保证,将来中枢宰执团体自然少不得董公您,毕竟您也是当过中书侍郎的,待到时机成熟,便派遣人来替手汴宋宣武军。
在宣武军内的这段日子,董晋总是担惊受怕,军府四周全是宣武军的牙兵,张弦露刃,四角望楼上还有手持火铳的,说是保护节帅周全,实则是胁迫挟持,董晋只能尽力尽意地厚抚之,可稍微在赏赐设宴有不如意的,宣武军牙兵里的“兵魁”就领头高呼,喊什么上司刻薄如此,接着百千牙兵一起呼应喧哗,惊得董晋和全家老小,只能缩在宅第里瑟瑟发抖。
多亏行军司马陆长源,处事强硬,经常呵斥乱兵,说你等莫不是忘记刘士宁、李万荣故事?要是胆敢犯上作乱,朝廷大军必来,尽杀你等。
牙兵们虽深恨陆长源,但也不敢真的作乱,这时宣武都知兵马使韩弘就走出来“唱红脸”,把几个带头闹事的打一顿脊,息事宁人,但实际上都知道,这些牙兵们背后撑腰者便是韩弘。
宣武镇内,“朝廷派”和“土著牙兵派”矛盾对立依旧尖锐,确是不争的事实。
故而董晋对朝廷要推行行中书省制,也是深表赞同,“枢衡力量若能加强,便可上尊君王,下驭军民,中可达成一统。”
接下来高岳、董晋、张建封互相神会,故意把队伍拉开段距离,而后入河阴,往东都洛阳行进。
很快,东都留守观察使杜亚,也加入到参觐封禅的行列中。
二月末,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各道节帅、连帅济济一堂,贡献给皇帝的骏马上百匹,全在大明宫光顺门外嘶鸣咆哮着。队伍里分别以剑南节度使韦皋、淮海行省中书侍郎高岳、岭南五管经略节度使杜佑为左中右三首,其后的大小连帅站满了街道,等待皇帝的接见。
“各帅的兵马,都立在渭水桥外,只和随行扈从居各自进奏院内,绝不敢干犯陛下都城藩篱。”紫宸便殿中,诸位中书门下宰相也都集体参谒,请求陛下尽快定下封禅华岳的大事。
封,即“丰”也,同样孳生出“邦”这个字来,最早是垒起土丘,在其上植树以祭祀神灵,其后便有“封其四疆”的意思,所谓“正其畿疆而沟封之”也。
而禅,本字为“单”,指的是人聚集清空用来居住、耕作的空地,也即是最初的社邑,此外单的字形还像是树,便是社邑所祭祀的“社树”。
封禅合在一起,便是华夏代代相传的祭祀和礼仪制度。
可这个礼仪制度,却让绳床上的皇帝不由得头晕目眩,若是封禅华山,而后再正式建各中书行省,那皇权可能就剩下个空壳,实际权力只能在两京之内,不,哪里有两京,是只在西京上都长安一地,不,是根本不出大明宫......
不过皇帝却苦笑起来,别有所想:假如,假如韦皋、高岳、陆贽、杜佑等真的能把这中书门下和各地行省权力衔接如佛寺无缝塔般,且真的一统天下、再造江山的话,那朕就算死,也会绝对被他们粉饰打扮为不世出的垂拱明君的,还会把朕的制抬高到无上的地位,朕的名声越高,给后代的桎梏就越重——好算计啊,好算计。
不,还没算完。
“请诸位卿,为朕论及封禅事。”皇帝发言询问。
杜黄裳便上前朗声说道:“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八月,巡狩至西岳;十一月,巡狩至北岳;中岳嵩高则五载一巡狩。我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定鼎之处只在关中,故而西岳华山地位自与其他四岳不同,自武德贞观年来,五岳、四镇、四海、四渎,每年须得一祭,本由当地都督、刺史为主祀,然玄宗皇帝践祚后,因其为乙酉岁圣诞,和华岳本命相当,故而封华岳为金天王,泰山为天齐王,嵩山为中天王,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此四岳便在金天王华岳之后,玄宗皇帝本欲封禅,却恰逢华岳庙失火,未能成行。今陛下威灵所至,西蕃攘除,党羌伏诛,又淮西跳梁,已被夷平,正是祭天告成、企求泰平的好时机,请陛下竟玄宗皇帝未成行之事业。”
皇帝还未有答复,另外位宰相韩洄也上前说:“臣洄冒死进言,陛下圣诞为五月,恰合南岳衡山本命,而先前太子少师高岳、太子少保杜佑诛灭南夷洞蛮大功告成,在封禅华岳后,似可在来年封禅南岳。”
听到此皇帝几乎要落泪,这样的话朕岂不是每年都要奔波在巡狩和封禅之中?
早春二月,朕要去泰山;
五月朕要去衡山;
八月朕要去华山;
而十一月,朕要去恒山;
凑齐五年二十次后,朕还能赢得一次去嵩山的机会。
更别说还有四渎(黄河、长江、淮水、济水)和四海在排队呢!
好在陆贽这时说话了,“封禅巡狩岂能不顾人力?国无大事则不行,遇到耗年则不行。”
皇帝此刻在绳床上缓缓举手,装作适度快乐的模样,“如此说,便是八月封禅华岳了......”
“退之这次去京师,就是你们‘韩门’扬名时,得好好地通过文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申大道啊!”高岳勉励他说。
“是也,张文昌(籍)、孟东野(郊)可都在京师等着我呢!”
“你此后如在京师,发挥的效用比在扬州更大。”
“卫国公的心意是?”
高岳微笑起来:“如继续让你为淮海行省衙司员外郎,怕是又会庶务缠身让你不乐,想要著书立说,不妨在尚书省内为员外郎更好。”
韩愈真的是受宠若惊,急忙表示感谢。
桑林青青,一行队伍出了锦绣坊后,开始沿山阳渎向楚州而去。
虽然可以从庐州的卫公渠走,但高岳还是选择漕运旧路,他的目标就是希冀得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和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的呼应。
果然张建封也领五百“黄头武宁军兵”(武宁军头顶黄色帽子)出泗水尾随高岳,而董晋则领五百宣武军于宋州,对高岳相迎。
高岳与董晋相见,颇是寒暄了番,接着两人达成共识:高岳对董晋保证,将来中枢宰执团体自然少不得董公您,毕竟您也是当过中书侍郎的,待到时机成熟,便派遣人来替手汴宋宣武军。
在宣武军内的这段日子,董晋总是担惊受怕,军府四周全是宣武军的牙兵,张弦露刃,四角望楼上还有手持火铳的,说是保护节帅周全,实则是胁迫挟持,董晋只能尽力尽意地厚抚之,可稍微在赏赐设宴有不如意的,宣武军牙兵里的“兵魁”就领头高呼,喊什么上司刻薄如此,接着百千牙兵一起呼应喧哗,惊得董晋和全家老小,只能缩在宅第里瑟瑟发抖。
多亏行军司马陆长源,处事强硬,经常呵斥乱兵,说你等莫不是忘记刘士宁、李万荣故事?要是胆敢犯上作乱,朝廷大军必来,尽杀你等。
牙兵们虽深恨陆长源,但也不敢真的作乱,这时宣武都知兵马使韩弘就走出来“唱红脸”,把几个带头闹事的打一顿脊,息事宁人,但实际上都知道,这些牙兵们背后撑腰者便是韩弘。
宣武镇内,“朝廷派”和“土著牙兵派”矛盾对立依旧尖锐,确是不争的事实。
故而董晋对朝廷要推行行中书省制,也是深表赞同,“枢衡力量若能加强,便可上尊君王,下驭军民,中可达成一统。”
接下来高岳、董晋、张建封互相神会,故意把队伍拉开段距离,而后入河阴,往东都洛阳行进。
很快,东都留守观察使杜亚,也加入到参觐封禅的行列中。
二月末,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各道节帅、连帅济济一堂,贡献给皇帝的骏马上百匹,全在大明宫光顺门外嘶鸣咆哮着。队伍里分别以剑南节度使韦皋、淮海行省中书侍郎高岳、岭南五管经略节度使杜佑为左中右三首,其后的大小连帅站满了街道,等待皇帝的接见。
“各帅的兵马,都立在渭水桥外,只和随行扈从居各自进奏院内,绝不敢干犯陛下都城藩篱。”紫宸便殿中,诸位中书门下宰相也都集体参谒,请求陛下尽快定下封禅华岳的大事。
封,即“丰”也,同样孳生出“邦”这个字来,最早是垒起土丘,在其上植树以祭祀神灵,其后便有“封其四疆”的意思,所谓“正其畿疆而沟封之”也。
而禅,本字为“单”,指的是人聚集清空用来居住、耕作的空地,也即是最初的社邑,此外单的字形还像是树,便是社邑所祭祀的“社树”。
封禅合在一起,便是华夏代代相传的祭祀和礼仪制度。
可这个礼仪制度,却让绳床上的皇帝不由得头晕目眩,若是封禅华山,而后再正式建各中书行省,那皇权可能就剩下个空壳,实际权力只能在两京之内,不,哪里有两京,是只在西京上都长安一地,不,是根本不出大明宫......
不过皇帝却苦笑起来,别有所想:假如,假如韦皋、高岳、陆贽、杜佑等真的能把这中书门下和各地行省权力衔接如佛寺无缝塔般,且真的一统天下、再造江山的话,那朕就算死,也会绝对被他们粉饰打扮为不世出的垂拱明君的,还会把朕的制抬高到无上的地位,朕的名声越高,给后代的桎梏就越重——好算计啊,好算计。
不,还没算完。
“请诸位卿,为朕论及封禅事。”皇帝发言询问。
杜黄裳便上前朗声说道:“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八月,巡狩至西岳;十一月,巡狩至北岳;中岳嵩高则五载一巡狩。我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定鼎之处只在关中,故而西岳华山地位自与其他四岳不同,自武德贞观年来,五岳、四镇、四海、四渎,每年须得一祭,本由当地都督、刺史为主祀,然玄宗皇帝践祚后,因其为乙酉岁圣诞,和华岳本命相当,故而封华岳为金天王,泰山为天齐王,嵩山为中天王,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此四岳便在金天王华岳之后,玄宗皇帝本欲封禅,却恰逢华岳庙失火,未能成行。今陛下威灵所至,西蕃攘除,党羌伏诛,又淮西跳梁,已被夷平,正是祭天告成、企求泰平的好时机,请陛下竟玄宗皇帝未成行之事业。”
皇帝还未有答复,另外位宰相韩洄也上前说:“臣洄冒死进言,陛下圣诞为五月,恰合南岳衡山本命,而先前太子少师高岳、太子少保杜佑诛灭南夷洞蛮大功告成,在封禅华岳后,似可在来年封禅南岳。”
听到此皇帝几乎要落泪,这样的话朕岂不是每年都要奔波在巡狩和封禅之中?
早春二月,朕要去泰山;
五月朕要去衡山;
八月朕要去华山;
而十一月,朕要去恒山;
凑齐五年二十次后,朕还能赢得一次去嵩山的机会。
更别说还有四渎(黄河、长江、淮水、济水)和四海在排队呢!
好在陆贽这时说话了,“封禅巡狩岂能不顾人力?国无大事则不行,遇到耗年则不行。”
皇帝此刻在绳床上缓缓举手,装作适度快乐的模样,“如此说,便是八月封禅华岳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