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9 228逆袭开始
- 230 229会心一击
- 231 230更进一步
- 232 231首飞江海
- 233 232旗舰店前
- 234 233一锤定音(感谢黑哥1973)
- 235 234事后小结
- 236 235紧急任务
- 237 236千里救援
- 238 237棘手问题
- 239 238雷雨狂风
- 240 239黑夜的光
- 241 240轻松降落(感谢首位盟主 黑哥1973)
- 242 241我们回家
- 243 242项目汇报
- 244 243电推技术
- 245 244出乎意料
- 246 245太空旅行
- 247 246引擎试车
- 248 247又憋大招
- 249 248赚不赚钱?
- 250 249日常、异常
- 251 250坏人来啦
- 252 251大战前夕
- 253 252杀招出手
- 254 253来势汹汹
- 255 254战况激烈
- 256 255图穷匕见
- 257 256各存心思
- 258 257股东更替(一)
- 259 258股东更替(二)
- 260 259一波刚平
- 261 260一波又起
- 262 261必须强硬
- 263 262事态升级
- 264 263好戏开始(一)
- 265 264好戏开始(二)
- 266 265好戏开始(三)
- 267 266好戏开始(四)
- 268 267按兵不动
- 269 268组团来访
- 270 269机库初探
- 271 270有了准信
- 272 271节前造势
- 273 272在家过年
- 274 273进京路上
- 275 274会谈升级
- 276 275这下稳了
- 277 276亲身上阵
- 278 277完美入轨
- 279 278成功返航
- 280 279统一思想
- 281 280全球热议
- 282 281新里程碑
- 283 282新开阵地
- 284 283必然趋势
- 285 284效果超出想象
- 286 285新品发售准备
- 287 286终于揭开帷幕
- 288 287得道者必多助
- 289 288一切只是开始
- 290 289商业之大变局(一)
- 291 290商业之大变局(二)
- 292 291商业之大变局(三)
- 293 292商业之大变局(完)
- 294 293公司需要认可
- 295 294改变人生轨迹(一)
- 296 295改变人生轨迹(二)
- 297 296改变人生轨迹(三)
- 298 297改变人生轨迹(四)
- 299 298改变人生轨迹(完)
- 300 299独乐不如众嗨
- 301 300创新中心启动
- 302 301堪称一手王炸
- 303 302格局一定要大
- 304 303赚钱不是战略
- 305 304这是我的野望
- 306 305真的壕无人性
- 307 306买块地不缺钱
- 308 307随手反转舆论
- 309 308有人喜有人愁
- 310 309对手也在进步
- 311 310战略藐视他们
- 312 311战术目标宏大
- 313 312小卡的新身份
- 314 313宏图帷幕拉开
- 315 314牵一发动全身
- 316 315圆心飞船开建
- 317 316飞船“秘密武器”
- 318 317鲲鹏号2.0要来了
- 319 318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 320 319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 321 320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 322 321惊心动魄三十小时(1)
- 323 322惊心动魄三十小时(2)
- 324 323惊心动魄三十小时(3)
- 325 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 326 325惊心动魄三十小时(5)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38雷雨狂风
238雷雨狂风
夜色已经全黑了。陈文浩看了下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多。为了安全起见,陈文浩让勘察器又变形成了手表,贴身跟随自己行动。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在江海接到电话,即使紧赶慢赶,飞船小队从义东园区出发时已是四点刚过。一路上,飞船放弃了经济航速,而是飚到了最快速度,360公里的时速比标称数还略高一线。
五点四十的时候,飞船降落在军方提供的坐标点,开始第一次充电。现场早已拉好了大功率的供电线路,陈文浩拍板,使用了紧急充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飞船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充满,但是长期使用会降低电池效率,所以在对外提供的产品中属于隐藏功能,必须通过密钥启用。
八点一刻,五艘飞船顺利抵达第二个充电休整点,虽然这是飞船的第一次夜间载人飞行,也是第一次飞船的编组飞行,但在人工智能模块的控制下,到目前为止的飞行都很顺利。
在这里,还遇上了江省军区派出的两艘飞船,虽然比他们起飞时间晚了一些,但因为急速充电节省的时间,倒是在这里追上了。
考虑到双方飞船充电进度差不多,陈文浩和带队的军官简单沟通后,再由对方请示了军区领导后,飞船小队再次扩容,规模增加到了七艘。
飞船上的通讯装置一直在忙碌,和最前线的救援部队也建立了联系,救援现场的情况不间断地通报过来:
现场救援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和后方的公路已经基本疏浚,可以勉强通行机动车辆。但是进入景区的盘山公路受损过于严重,有大型机械的加入也依然进度缓慢,不断增强的大风也阻碍了救援的速度,短期内打通地面道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空中也不好走,多架直升机数次起飞,却连绳降都找不到机会,只是勉强将一些救援物资就近扔到了缓坡附近,甚至无法确认有没有被风吹走。
现场传来的消息越发严峻,透过语音都能感受到背后的焦虑和担心,数百名普通游客滞留在震区,接下来还将迎来暴雨夹雷电和大风的整晚肆虐,有多少人能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坚持整整一个晚上?还有众人说不出口的忐忑和期待:飞船行不行?如果不行怎么办?
最后所有的情绪都汇成了一道命令:“最快速度赶到!”
此时,飞船距救援现场还有最后的200公里。
……
……
救援前线的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正在和景区缓坡处的战士通讯,情况有点糟,风向开始转变,原本背风的缓坡,逐渐感受到狂风的威力。
从缓坡那边传来的声音夹杂着呼啸的风声:“现场人员中有孕妇和婴儿,还有不少砸伤摔伤的人员,前面空投的物资中只找到一顶军用帐篷,暂时把这些人安置在里面,但是不够用!需要尽快救援!”
来自缓坡的通讯挂断了。为了节省单兵电台的电能,每隔20分钟才会通报一次最新情况,平时处于省电的待机状态。
“首长,让我再去一次吧,就算不能落地,至少也可以多送点帐篷。”直升机大队的吴队长主动请缨。
“现在的关键不是帐篷,关键是怎么把那么多人带出来。风这么大又是夜里,你就算投下去,他们怎么找?”中年将官略微考虑,便拒绝了吴队长的请求。
他看了眼窗外,已经起了两个照明用的大灯,将平地区照亮,几名穿工作服的工人在军人的配合下,正在起更多的照明灯。
“供飞船充电的专用线路好了没?”
“报告,国电的工程车正在拉线,说是保证半个小时内完成。”
“联系下飞船那边,问问情况,让他们尽最快速度赶来。”
“是!”
……
焦急的等待中,风越来越大,盘山公路的清障行动也被迫停止了。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力有时候显得特别弱小。
时钟指向九点四十,山区的夜特别深沉,天空没有星星和月亮,只有黑到发蓝的夜幕。天上开始飘雨了。
“首长,飞船小组发来消息,他们已经在我们上空了,准备降落。”
“很好,立刻打开灯光指示,我们出去迎一下,现在这情况,就指望这最后的法宝了。”中年将官说完,就率直推门而出。吴大队长紧跟其后,他对直升飞机无能为力感觉懊恼,特别想知道飞船有何过人之处。
呼啦啦,除了关键岗位不能空缺,房间内的一圈人都跟着出来了,风呼呼地刮着,戴帽子的都得用手按着。外面,早就为飞船的起降留下了一大块空地,空地区域不仅设置了成排的指示灯,还放置了无线信号道标。
几分钟的等待,放在平时不过是聊上几句的功夫,在此刻却显得特别漫长和焦虑。
就在下一瞬间,黑漆漆的天空突然出现了几团亮光,刺破了黑色的封锁。亮光以肉眼可见的高速不断降低高度,很快全貌便出现在众人眼中,虽然现场大多数人还是首次亲眼看见实物,但在各种媒体上早已见过,一眼就认出了飞船,辨识度很高:船头有个倾角,船体造型方正。
在飞跃了1500公里的云和月之后,飞船以突然之姿抵达了此刻最需要它的地方。
领头的飞船就是陈文浩的座驾,导航和控制人员正在检查各类参数,雷达和远程红外的探测模块全功率启动,将地面的地形情况实时传送到控制平板上,屏幕采用柔性发光材质特制的控制平板既能手拿,也能卡在专用插槽内,不惧震荡和撞击。实际上,飞船的船体上还装有一圈无死角的高精度光学镜头,光线情况好时可以实时欣赏飞行过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休息了。
“风速9.6米每秒,稍微有点大,不过没问题。”控制人员高声读出数据,“信标参数已输入,已确认,开始进入自动降落模式。”
舱内人员能明显感觉到一路行来都非常平稳的发动机凶猛地加大了功率,就像是坐在一辆跑车里,忽然一脚油门踩到了底,整个人都被紧压在椅背上的感觉。这是飞船的智能模块在调动能量,同时抵御地球引力和大风影响,确保精准降落的表现。
而在地面人员看来,由于飞船开启了船体一周的发光设备,在黑夜中无比醒目,一举一动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此刻,它们在大风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编组,每艘飞船似乎都无视风力的影响,依次划出一道优美的小弧线,干净利落地降落在指定的区域,就连每艘飞船停放的间距都是一致的。相比起来,无论是噪声还是抗风性,直升飞机都是完败。
吴队长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小声说着,“江省军方的那边小兔崽子,难怪问他们飞船用得咋样,老给我打马虎眼,好东西原来在这藏着掖着呢。”
飞船的舱门打开,陈文浩率先走了下来,众人鱼贯而出。另一头,中年将官带着一群人迎了上来。
“轰!”一声巨雷在空中响起。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在江海接到电话,即使紧赶慢赶,飞船小队从义东园区出发时已是四点刚过。一路上,飞船放弃了经济航速,而是飚到了最快速度,360公里的时速比标称数还略高一线。
五点四十的时候,飞船降落在军方提供的坐标点,开始第一次充电。现场早已拉好了大功率的供电线路,陈文浩拍板,使用了紧急充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飞船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充满,但是长期使用会降低电池效率,所以在对外提供的产品中属于隐藏功能,必须通过密钥启用。
八点一刻,五艘飞船顺利抵达第二个充电休整点,虽然这是飞船的第一次夜间载人飞行,也是第一次飞船的编组飞行,但在人工智能模块的控制下,到目前为止的飞行都很顺利。
在这里,还遇上了江省军区派出的两艘飞船,虽然比他们起飞时间晚了一些,但因为急速充电节省的时间,倒是在这里追上了。
考虑到双方飞船充电进度差不多,陈文浩和带队的军官简单沟通后,再由对方请示了军区领导后,飞船小队再次扩容,规模增加到了七艘。
飞船上的通讯装置一直在忙碌,和最前线的救援部队也建立了联系,救援现场的情况不间断地通报过来:
现场救援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和后方的公路已经基本疏浚,可以勉强通行机动车辆。但是进入景区的盘山公路受损过于严重,有大型机械的加入也依然进度缓慢,不断增强的大风也阻碍了救援的速度,短期内打通地面道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空中也不好走,多架直升机数次起飞,却连绳降都找不到机会,只是勉强将一些救援物资就近扔到了缓坡附近,甚至无法确认有没有被风吹走。
现场传来的消息越发严峻,透过语音都能感受到背后的焦虑和担心,数百名普通游客滞留在震区,接下来还将迎来暴雨夹雷电和大风的整晚肆虐,有多少人能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坚持整整一个晚上?还有众人说不出口的忐忑和期待:飞船行不行?如果不行怎么办?
最后所有的情绪都汇成了一道命令:“最快速度赶到!”
此时,飞船距救援现场还有最后的200公里。
……
……
救援前线的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正在和景区缓坡处的战士通讯,情况有点糟,风向开始转变,原本背风的缓坡,逐渐感受到狂风的威力。
从缓坡那边传来的声音夹杂着呼啸的风声:“现场人员中有孕妇和婴儿,还有不少砸伤摔伤的人员,前面空投的物资中只找到一顶军用帐篷,暂时把这些人安置在里面,但是不够用!需要尽快救援!”
来自缓坡的通讯挂断了。为了节省单兵电台的电能,每隔20分钟才会通报一次最新情况,平时处于省电的待机状态。
“首长,让我再去一次吧,就算不能落地,至少也可以多送点帐篷。”直升机大队的吴队长主动请缨。
“现在的关键不是帐篷,关键是怎么把那么多人带出来。风这么大又是夜里,你就算投下去,他们怎么找?”中年将官略微考虑,便拒绝了吴队长的请求。
他看了眼窗外,已经起了两个照明用的大灯,将平地区照亮,几名穿工作服的工人在军人的配合下,正在起更多的照明灯。
“供飞船充电的专用线路好了没?”
“报告,国电的工程车正在拉线,说是保证半个小时内完成。”
“联系下飞船那边,问问情况,让他们尽最快速度赶来。”
“是!”
……
焦急的等待中,风越来越大,盘山公路的清障行动也被迫停止了。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力有时候显得特别弱小。
时钟指向九点四十,山区的夜特别深沉,天空没有星星和月亮,只有黑到发蓝的夜幕。天上开始飘雨了。
“首长,飞船小组发来消息,他们已经在我们上空了,准备降落。”
“很好,立刻打开灯光指示,我们出去迎一下,现在这情况,就指望这最后的法宝了。”中年将官说完,就率直推门而出。吴大队长紧跟其后,他对直升飞机无能为力感觉懊恼,特别想知道飞船有何过人之处。
呼啦啦,除了关键岗位不能空缺,房间内的一圈人都跟着出来了,风呼呼地刮着,戴帽子的都得用手按着。外面,早就为飞船的起降留下了一大块空地,空地区域不仅设置了成排的指示灯,还放置了无线信号道标。
几分钟的等待,放在平时不过是聊上几句的功夫,在此刻却显得特别漫长和焦虑。
就在下一瞬间,黑漆漆的天空突然出现了几团亮光,刺破了黑色的封锁。亮光以肉眼可见的高速不断降低高度,很快全貌便出现在众人眼中,虽然现场大多数人还是首次亲眼看见实物,但在各种媒体上早已见过,一眼就认出了飞船,辨识度很高:船头有个倾角,船体造型方正。
在飞跃了1500公里的云和月之后,飞船以突然之姿抵达了此刻最需要它的地方。
领头的飞船就是陈文浩的座驾,导航和控制人员正在检查各类参数,雷达和远程红外的探测模块全功率启动,将地面的地形情况实时传送到控制平板上,屏幕采用柔性发光材质特制的控制平板既能手拿,也能卡在专用插槽内,不惧震荡和撞击。实际上,飞船的船体上还装有一圈无死角的高精度光学镜头,光线情况好时可以实时欣赏飞行过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休息了。
“风速9.6米每秒,稍微有点大,不过没问题。”控制人员高声读出数据,“信标参数已输入,已确认,开始进入自动降落模式。”
舱内人员能明显感觉到一路行来都非常平稳的发动机凶猛地加大了功率,就像是坐在一辆跑车里,忽然一脚油门踩到了底,整个人都被紧压在椅背上的感觉。这是飞船的智能模块在调动能量,同时抵御地球引力和大风影响,确保精准降落的表现。
而在地面人员看来,由于飞船开启了船体一周的发光设备,在黑夜中无比醒目,一举一动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此刻,它们在大风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编组,每艘飞船似乎都无视风力的影响,依次划出一道优美的小弧线,干净利落地降落在指定的区域,就连每艘飞船停放的间距都是一致的。相比起来,无论是噪声还是抗风性,直升飞机都是完败。
吴队长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小声说着,“江省军方的那边小兔崽子,难怪问他们飞船用得咋样,老给我打马虎眼,好东西原来在这藏着掖着呢。”
飞船的舱门打开,陈文浩率先走了下来,众人鱼贯而出。另一头,中年将官带着一群人迎了上来。
“轰!”一声巨雷在空中响起。
正在加载...